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盛唐神话-第1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老人和妇孺的,他们怎么生活?”

    二牛正要说话就听外面响起敲钟的声音,二牛连忙起来,对郑南等十位耆老鞠了个躬,直起身子对邹狗剩道:“这位兄弟,俺要去上工了,这么说吧,你说的这样的人家当然有,但兰陵王和建宁王也都照顾到了。

    给他们找了一些最简单,最轻松的活,看大门啊,带孩子啊,实在困难的还有各种照顾,虽然吃不起肉,但起码不会饿肚子就是,你们去看看就知道了……”

    二牛的话,和洛阳地区的巨大变化给了郑南太多的震撼,他到现在依然忘不了二牛说这些话时的表情,是那样的骄傲和优越感满满。

    而梁小山邹狗剩则是对在都畿道百姓的生活无比的羡慕,心里想的是自己能来都畿道做工或者兰陵王和建宁王能管把他们那里一起管了,反正两地也不算远,那该多好!

    而且他们听同来的耆老问过王六郎。说为什么这个二牛懂得这么多啊。答案就是每个工人。如果愿意,晚上都可以去夜校上课识字,平日里也会有人专门给他们讲解这些内容,让他们清楚明白。

    这四海商社,这兰陵王,也太好了吧,十人就在心里默默祝祷,希望兰陵王官越做越大。四海商社越来越好,最好兰陵王能做宰相,到时候全大唐的人,就能能跟着他享福了。

    然后,一行人就怀着各自的心思,见到了那个给他们带来太多震撼的兰陵王萧去病。

    “几位老人家,远来辛苦了,路上颠簸还吃得消吧。”

    二十三岁的年轻王爷拉着这名老人的手,十分热情地说道,倒让这十人有些拘谨。心里想道,不像传扬的那样三头六臂。膀大腰圆,一怒就要吃人啊,就是一挺清秀俊朗的少年郎君。

    “兰陵王将都畿道的官道修得又平又直,四轮马车又快又稳,哪有什么颠簸。”郑南有些尴尬地道:“兰陵王,我们来这里,本来是想求兰陵王率领天策军前去征讨南诏的,没想到一道洛阳,才知道,兰陵王已经准备出征南诏了,我等……”

    萧去病明白他的意思,笑着道:“你们没有白来,诸位远来是客,这几天就由四海商社的员工带着几位到洛阳附近到处走走看看,吃什么,玩什么,买什么,都由四海商社付钱,可好?”

    “啊……”几名耆老一脸错愕,还有这样的好事,这下可抄着了,十名壮丁代表更是激动坏了,兴奋的同时,又觉得兰陵王是不是好的太没边了。

    萧去病当然有自己的打算,带他们玩几天能花几个钱?但洛阳百姓富足的生活可就传播开去了。

    人就怕有比较,到时候关内道,京畿道的百姓,自然人人心思浮动,然后看到自己过的艰难困苦的生活,想跑又不能跑,就会恨主持朝政的杨国忠,顺带恨上不思朝政,醉生梦死的皇帝。

    郑南反应过来:“那怎么好意思,小老儿无功不受禄。”

    萧去病笑道:“怎么是无功不受禄呢,老太公,你们这次来请我出兵征讨南诏,有没有带什么万人书?”

    “自然是带了。”郑南从怀里掏出一卷绢帛,上面是他们这些京畿道和关内道耆老恳请天策军出征的表文,下面是密密麻麻的画押和手指印。

    “这就是大功啊,几位老太公,去病失陪了。”萧去病接过这卷绢帛,心说这下可好办多了。其实不用这个萧去病也能请战出征,但有了理由就更充分了不是,他杨国忠也不就不好多什么了。

    萧去病朝众人拱了拱手,带着王玉珏转身就走了,郑南等二十人还有些发愣,过了半饷,一名耆老才问道:“兰陵王做什么去了。”

    “王爷带着阿舅回家一趟,然后就会启程去长安,明天上午就能见到陛下了。诸位请跟我来,我给诸位安排休息和住宿的地方。”一名四海商社的小管事挥了下手,做了个请的动作。

    这二十人都有些傻了,过了四五息才有人反应过来,一边跟着那名管事走,一边的喃喃道:“兰陵王真是个好人,神人呀……”

    当这二十人分成两桌,吃着四海商社给他们准备的美味佳肴,喝着甜甜的果子酿,小声议论着着一路的见闻和对萧去病的印象的时候,被他们谈论的萧去病已经骑着小红马驶出了洛阳,夕发朝至,在第二日辰时的时候,在兴庆宫见着了李隆基,然后几乎同时,杨国忠也到了。

    这段时间,李隆基已经玩得简直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他和萧去病的关系,也还算是在蜜月期。

    除去让他一下变年轻这么多,以及每半年给他推宫过血一次之外,还给他带来这么多的钱和好玩的东西。

    而且根据王承恩和袁思艺的奏报,萧去病对权力和富贵并没有太多的热切,更多的心思和愿望,一个在于陪妻子,一个就在打仗冲锋陷阵。

    李隆基想想也确实是这样,如此一来,他对萧去病的戒心也就几乎没有了,而萧去病但有所请,他也几乎无所不允。

    “辅臣你要去打南诏?”李隆基和杨贵妃几乎同时问道。

    萧去病还没回话。杨国忠就不干了。站出来。大声道:“陛下,臣有本奏,南诏就快要平定了。臣正准备发动剑南军给予南诏最后的雷霆一击,南诏不日就要覆灭,何劳天策军千里迢迢前往征讨。”

    他一边说着话,一边还偷偷向萧去病使眼色,意思是说,我们可达成过协议。要和平共处的,现在你来拆我的台算怎么回事?南诏可是我这个剑南节度使负责的战区,你已经捞了这么多战功了,还要来跟我抢功劳?

    萧去病心中冷笑,心说你这个赌场混混还真是自私和偏执到了极点,为了一点虚无的面子和争宠,已经葬送了这么多人的性命还不够,现在还要继续往里面填人命。

    关键是,你往里面填,能打赢南诏兵也还好说。问题是你丫根本不是这块料,却非要去追求什么战功。然后还要拿着这么多条人命,还有大唐的元气,陪你玩一个根本赢不了的赌局。

    在另一个时空,大唐的国力大部分就是在杨国忠这孙子手里消耗的,几次征讨南诏都是全军覆没,原来关内道也有驻军八万左右,被他全被投到南诏送死送掉了,洛阳的天策府的三千最精锐轻骑兵估计也是死在南诏。

    以至于,到最后安胖子造~反的的时候,受命防守的洛阳和陕县的封常清和高仙芝只能临时招募一些市井商人前去抵抗安禄山的百战精兵。

    再后来,哥舒翰带着他的陇右军防守潼关,本来再坚持一两个月,郭子仪和李光弼就能打到安禄山的幽州老家去,结果杨国忠为了和哥舒翰斗法(当然哥舒翰也有责任,哥舒翰的部将曾建议哥舒翰借这个机会要挟皇帝干掉杨国忠),明知道出战就是死的情况,杨国忠撺掇着李隆基强行出击,又送掉几十万的陇右军。

    这个赌场小混混出身的所谓大唐宰相,他从来就没在乎过其他人的性命,几十万人在他心里还不如他的一点面子重要。

    这家伙从头到尾,就是一副小人心态和赌徒心理,现在就是用这种心理在猜度自己,理直气壮暗示自己,小子,你捞过界了啊,你这是不给我面子啊!

    萧去病心说,一开始跟你达成那个和解协议,那是为了立足和换取发展的空间,现在老子大势将成,根本就在乎跟你杨国忠翻脸,

    萧去病冷笑一声,根本懒得搭理杨国忠,从怀中掏出那卷万民书,道:“陛下,一者,天策军训练已经完成,还未经过大的阵仗,臣准备把他们拉出去历练一番。

    二者,杨相所言不实,剑南兵数次征讨南诏,都是全军覆没,何来南诏就要平定之说?杨相强征关内道,京畿道,河北道,河南道二十万兵丁准备再征南诏,他这是准备拿人命去把南诏填平。

    不过臣敢断定,即使杨相再填掉这二十万兵丁,还是打不下南诏。原因就是这些被强征的丁壮,一个个听说要去南诏,都吓得魂飞魄散,每个被点中的家庭现在都是哭声震天,生离死别,试问这样的军队,人数再多,又怎么能够打赢敌人?”

    杨国忠脸红了又白,白了又红,不停颤抖,急道:“兰陵王,你胡说……”

    “陛下请看,这是都畿道耆老请求臣带领天策军出征南诏的万人书,如若不信,可问天策内卫或者陛下亲自到京畿道一看便知。”

    李隆基打开万人书粗略地看了几眼,他对萧杨两人的人品倒也有比较清楚的认识,一瞬之间就有了自己判断。

    然后李隆基合上万人书,瞪了杨国忠一眼,回头对萧去病道:“朕准了,另外朕再授你便宜行事之权,南诏战事由你一应负责,望辅臣能早奏凯歌,回来看你外甥出生。”

    随后李隆基又狠狠训斥了杨国忠几句,杨国忠恨恨而退,等他走后,李隆基马上又高兴了,笑着对萧去病道:“辅臣,这次你给朕带了什么音乐的八音盒啊,还有,你得给朕推一次血再走。”

    萧去病打开带来的木盒子,也笑着道:“这次带来的两首儿歌的八音盒,作为我这个舅舅给小外甥的礼物,一首叫《蜗牛与黄鹂鸟》,另一首叫《小毛驴》,很好听的。”

    李隆基变年轻了,杨贵妃身体也经过调理好了很多,然后就怀孕了,随着八音盒的播放,萧去病也高兴的唱起来:“阿门、阿前、一棵葡萄树,阿嫩、阿嫩、绿地刚发芽,蜗牛背著,那重重的壳呀,一步,一步地,往上爬,阿树,阿上,两只黄鹂鸟……”

    朗朗上口,轻松活泼的旋律,生动有趣的歌词,没过多久,李隆基也杨贵妃也就跟着一起唱了出来,气氛融洽,欢声笑语。

    而同一时间,回到宣阳坊杨府的杨国忠却在咬牙切齿地大骂道:“鼠狗辈,萧去病,鼠狗辈安敢如此!”

    虢国夫人杨玉瑶在一旁劝道:“三哥,那小子就是一个喜欢打仗的疯子,跟他置什么气,就让他替你打下南诏,最后南诏还不是要归剑南节度使管?有置气的工夫,还不如想想,怎么问他多捞一点,家伙可是个财神……”(未完待续。)

第七章 脑子有毛病

    天宝十三年五月初六,两万天策军启程出发,先至长安,取道汉中古道,经马嵬驿到达城都,在城都休整两天后两万大军继续出发,九天后,抵达与南诏的前线昆州益宁城(今昆明市安宁市),远征近四千里,光行军时间,就用了近五十日。

    说起来,南诏之乱打仗都在苍山洱海腹地,起因却是由昆州益宁城而起。南诏本是六诏之一,在唐朝扶植之下,一统六诏。

    唐朝此举本意是想让南诏强大后牵制吐蕃。而昆州的滇池地区,则是唐朝自己重点经营的区域,这里也有个土著势力,爨氏。

    不成想,南诏势大之后,并不如唐朝所愿积极对抗吐蕃,反倒将触角伸到益宁城,最后竟然出兵攻灭了爨氏,唐朝自然不能忍,于是暗中培植阁罗凤的弟弟于诚节取代他,并各种压制南诏,结果直接将南诏逼反,唐朝一败再败。

    天策军来到益宁城的时候,可能是为了试探唐军战力,南诏的兵锋竟然都快打到益宁城西二十里了。

    萧去病大怒,亲率八百天策轻骑,大败六千南诏军,追击四十里而还,随后,萧去病下令大军抓紧时间适应当地气候,三日之后向洱海东岸进发。

    而在这之前,四海商社以及和四海商社有合作关系的大唐商贾已经源源不断将各种物资运到了成都,后来又被运到了益宁城,现在城里已经是商贾云集,物资如山。

    被关了一天,名叫段铭艺的南诏小将,等他被人押着去见萧去病的时候,见到的就这样一幅让他匪夷所思的景象。若不是胸口和脸上的伤隐隐作痛,他几乎以为这是在做梦。

    这天策军什么鬼,哪有打仗带这么多商贾和物资的,你看这些商贾一个个都病恹恹的,叫他们来送死么?那兰陵王到底想做什么?

    然后他就见到这支军队的统帅,是一个看上去二十岁刚出头的英俊爽朗的年轻人。只是看上去有点神志不正常?

    他一见到自己,眼睛就放光,然后上上下下,左左右右,盯着自己看了足足十几息,也不说话,旁边的人也是一脸严肃,但却憋着笑,场面陷入一种诡异而滑稽的气氛中。

    就在段铭艺被盯得有心发毛。心中惴惴的时候,名叫萧去病的年轻统帅开口了,一脸崇拜和相见恨晚的表情:“阁下可是姓段?”

    “啊……是啊!”段铭艺纳闷姓段怎么了,至于这么大惊小怪的吗?

    “你们那可有一座寺,叫做天龙寺的?”那年轻人又问。

    段铭艺愣了一愣,心说这什么东西,旋即摇头:“天龙寺?没有啊……”

    萧去病瞪大眼睛问:“那你可会一阳指绝学?”

    段铭艺眼神茫然:“一阳指?没听说过……”

    “那你还说你是大理段氏?”那人又问道。

    段铭艺越发茫然:“我是段氏,但不是大理段氏。大理,没听过啊……”

    那年轻的统帅面露疑惑。随即一拍大腿,大声道:“那你可知六脉神剑,或者凌波微步,北冥神功?”

    段铭艺直接傻了,这唐军统帅是不是有病啊,然后旁边的马燧踢了他一脚。段铭艺咧着嘴大喊:“我不会,听都没听过啊……”

    “还好不会六脉神剑,也不会一阳指,凌波微步,北冥神功。”那年轻统帅长出了一口气。拍着胸口,一副终于放心下来的样子,然后眼神一转,大笑道:“既然如此,那留着也就没用了啊!”

    段铭艺委屈得简直要哭出来,心说这都是什么啊,不会六脉神剑和一阳指就要砍头啊,老子简直太冤枉了。他很想求饶,但想到唐军连续有二十万大军死在南诏,觉得求饶也没有用,梗着脖子就被马燧推出了中军大帐。

    然后就听嘡啷一声横刀出鞘,段铭艺战战兢兢发抖,闭上眼睛在心里发誓,下辈子投胎,一定要首先问清楚六脉神剑和一阳指是什么,这次死得太莫名其妙了。

    哗地一下破风之声传来,段铭艺只觉得手腕一凉,身上汗毛倒竖,却没感觉到痛,原来横刀只是割破了绑着手腕的绳子,他一下睁开眼睛,转头疑惑道:“你不杀我?”

    “你没听我们大帅说啊,你个废物,留着也没用,还浪费粮食。”马燧收刀回鞘,一脸鄙视:“什么都不会,还好意思自称是大理段氏!”

    段铭艺骑着他那匹跟毛驴差不多的滇马走了,唐军还给了他两天的干粮,一直到走出益宁城两三里远,段铭艺依然感觉像在做梦一样。

    什么情况?问了几句莫名其妙的话,然后就放自己走,这算是怎么回事嘛?段铭艺感觉自己的脑子里简直一团浆糊,这名唐军统帅是不是脑子有毛病啊?便在这时,他突然听到身后的唐军大营传来嘹亮的军歌。

    “万人一心兮,泰山可撼!

    惟忠与义兮,气冲斗牛。

    主将亲我兮,胜如父母;

    干犯军令兮,身不自由。

    号令明兮,赏罚信,

    赴水火兮,敢迟留?

    上报天子兮,下救黔首。

    杀尽胡獠,觅个封侯!”

    说起来,这支唐军的士气还真是气冲牛斗,段铭艺打了个哆嗦,连忙拼命踢着马腹,得赶紧把这里的见闻报告给大王。

    差不多同一时间,吐蕃墨脱以北两百多里,一支八万人的吐蕃大军正在山道上艰难地跋涉,领军的大将恩兰·达扎路恭正在大声地给部下打气;“大家加把劲,过了这段山路,下面的大路就好走了……”

    与恩兰·达扎路恭相隔三里的地方,两名年岁和相貌都有些相仿的吐蕃将军,并辔走在队尾,其中一人数目赤红,拳头握得紧紧的。另一人表情却轻松得多了,他随意地问道:“阿叔。那萧去病真的有这么强吗?他只有两万军队,南诏八万大军还不够吗,还要再加上我们八万?”

    这名被喊做阿叔的,正是那名在大朝会上被萧去病单手举起来,全名叫做那囊·尚结赞拉囊,汉文简称尚结赞的吐蕃大将。

    身边那人虽然年岁和他差不多。但按辈分却是他的侄子,名叫那囊·尚杰斯秀亭,汉文简称尚悉结。

    尚结赞闻言,一下将拳头握得咯咯响,双目几乎要喷出火来。吐蕃,还有自己,现在弄成这个样子,全都是拜这个萧去病所赐!

    那日大朝会上,自己萧去病这奸贼把自己单手举了起来。后来放下来的时候,他的左手轻轻在自己小腹上一带。

    当时还没觉得什么,可等自己回到吐蕃之后,却发现自己的下身再也不能不能抬起来了,稍微有半点反应就会痛不欲生,这才发现自己已经着了那萧去病的道。

    这狗贼可真是阴险啊,神不知鬼不觉地轻轻一带,就让自己失去了作为男人的尊严。把自己变成了阉人。

    因为一有反应就会痛不欲生,多方医治无效之后。尚结赞一狠心,干脆就自己把两个蛋蛋切了,那种刻骨的疼痛和对他心灵的伤害,让他对萧去病的恨意一天强过一天,现在总算能找那不共戴天奸贼报仇了!

    还有他们吐蕃的老赞普赤德祖赞,也十分肯定就是被萧去病联合苏毗部的狗贼害死的。赤德祖赞受伤的那天,他就闻到一种奇怪的味道,和长安那种萧去病新发明的烟花是一个味道。

    可是,明知是这样却拿拿萧去病没办法,甚至拿苏毗王没庐赞和象雄王李秀卓也毫无办法。现在两部后面有安西军和陇右军支援,联合起来共同对抗悉勃野部,吐蕃已经一分为三。

    两部的战士同样适应高原环境,同样英勇善战,唯一的缺点就是进攻的欲~望不太强,但在唐军的训练和挑拨下,现在两部的战士全都变得嗷嗷叫,时常主动出击了。

    两部还配合安西军、陇右军,还切断并封锁了吐蕃的茶叶来源,喝惯了茶,嗜茶成性的吐蕃人身体一下就出了各种毛病。

    然后就有很多人带着大量的良马和牛羊去找苏毗部和象雄部换取茶叶,这些黑了心的苏毗人和象雄人竟然漫天要价。以前一匹上等马能换四十斤茶叶,到现在竟然变成了一匹上等马只能换七八斤,而且还时常不给你换。

    但身体实在难受了,茶叶又不能不喝,到现在吐蕃高原上的好马已经快流失一半了。除了茶叶两部还会向吐蕃走私白糖和白酒,大量换取吐蕃的粮食和牛羊,现在粮食也开设不够吃了,这些天杀的强盗!

    而且还有一点,以前吐蕃年景不好,或者碰到好机会,还可以下山去劫掠粮食和人口上山,现在被两部守在外面,劫掠的事就再也不用想了。

    更可恶的还是,两部还到处宣扬,说悉勃野部的牧民过得不好,就是因为他们的赞普和军队背弃了苯教的神灵,已经受到神灵的诅咒,所以吐蕃赞普才会被雷神劈死,所有继续跟着悉勃野部赞普的都会被神雷神惩罚,都会死,闹得吐蕃内部人心慌慌。

    这样三管齐下下来,曾经十分强大的,甚至可以和唐朝分庭抗礼的吐蕃一下变得分崩离析,虚弱无比。

    好在吐蕃在这一连串的打击下挺过来了。在论若赞和恩兰·达扎路恭等良臣名将的运作下,吐蕃断臂求生,主动放弃了很多地盘,将主力全部召回到核心地区。

    并在境内大量清洗苏毗部和象雄部的奸细和心存怀疑者,之后屡屡示弱,诱敌深入,一战消灭苏毗部和象雄部的九万联军,打破了谣言,鼓舞了士气。

    不过即便如此,吐蕃悉勃野部目前依然处于守势,本来是用来作战的士兵,现在很多却被用来拦路设卡。

    因为两年下来,悉勃野部的牧民的生活一下变的极其困难,反观苏毗象雄两部牧民的生活却变得非常优越,以致吐蕃内部各部落族民,甚至悉勃野本部的牧民都纷纷蠢蠢欲动,想要脱离吐蕃,逃到苏毗象雄两部去。

    而这一切。都是因为萧去病那个奸贼,强盗,这份出兵攻打,扶植苏毗象雄两部对抗,还有物资封锁的策略就是萧去病制定出来的。如果不是他,以前怎么没人想到?

    想到这里。尚结赞咬牙切齿道:“此人力大无穷,勇冠三军,我吐蕃变成今天这个样子,全都是拜他所赐,你说他强不强?

    既然他敢只带两万军马前来攻打南诏,自然是有恃无恐。我只希望南诏王能坚持到我们援军的到来才好。”

    尚悉结闻言,颇有些不以为然,南诏的地形和地理环境实在太好了,简直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就算正面战场不敌,凭险关防守,怎么可能坚持不到援军到来呢?

    不过看阿叔脸色这么不好,也就不再说什么了,等这瞧吧,说不定等我们抵达南诏的时候,那萧去病的大军再次全军覆没了也不一定。

    另一边,两天之后。段铭艺回到了洱海南岸的龙尾城。

    “什么,他就只问了你一些这样莫名其妙的问题。就放你回来了?”听完段铭艺的汇报,南诏王阁罗凤同样觉得不可思议。

    这伙唐军确实凶悍,六千南诏军竟然被对方的八百轻骑兵在三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