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盛唐神话-第1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有的人都陷入了沉默,他们自然都知道,兰陵王所言不差,可是在古代的皇~权~专~制~社~会,纵然君主确实昏聩,但做臣子的,又怎么可以直言不讳如此抨击君父呢?

    若是换了别人,只怕已经有不少人跳了起来,但现在说这话的,乃是是他们的精神领袖,所有人最崇拜的人,他们也只能沉默不语了。

    听兰陵王说下去吧,兰陵王总不会有错的。

    萧去病继续道:“天策府是大唐的守护者,一百多年来,天策府的将士前仆后继,为大唐浴血奋战,冲锋在前,在场的所有人,包括我和建宁王在内,都以自己是天策府的一员而为荣!

    我平时是怎么教导你们的?我对你们讲要爱国,讲军人的责任和义务,讲军人的奉献和牺牲,讲天策府的使命,讲天策府的忠诚和守护。

    现在我来问你们,天策府的使命是什么?”

    几百人想也没想,同声回答:“天策府的使命是守护大唐,消灭一切大唐的敌人,保卫家园不容侵犯!”

    “天策府的忠诚是什么?”

    “天策府的战士永远忠于大唐,忠于社稷,忠于天策府!”

    “天策府守护的是什么?”

    “天策府守护的大唐的江山社稷,天下的太平安定,百姓的安居乐业!”

    萧去病又问:“现在陛下要剿灭我们天策府,以陛下的强势、自私和多疑,日杀三子,囚禁太子和皇子,王忠嗣将军也是被太子牵连差点被杀,你们说,若我们自缚双手,去向陛下表忠心,陛下会放过我们么?显然不会!

    那现在陛下要剿灭我们,我们要怎么做?”

    所有的人都说不出话来。萧去病停了停,示意李倓,李倓立刻会意,大声道:“或许,陛下现今最为忌惮者,就是师父和我两人,就算我二人束手就擒,陛下要接管天策府,天策府的高级将领,李将军、马将军、曹将军、秦将军、南将军,以及李少尹,高书记,王长史,杜子美先生者,也必将全被受到牵连被杀。

    天策府,四海商社的中级将领,管理也至少要受到流放。而陛下接管了天策府和四海商社以后,又会如何,陛下不思朝政,醉生梦死,身边又满是奸佞,天策府和四海商社他只能交给杨国忠之流。

    杨国忠这个大草包,大奸臣,赌场混混这做好这一切吗?到时候幽州军死灰复燃,回纥降而复叛,杨国忠之流能平定叛乱,使得天下太平,百姓安居吗?

    南诏二十万将士的殷鉴,河东军五万冤魂不远,不问可知,到时候必定是天下倾覆,社稷倾颓,百姓生灵涂炭,大唐从此陷入战乱之中,盛唐的荣光不复存在,这些都是可以预见的事情!

    更重要的是,我们天策府,我和师父,赤胆忠心,精忠报国,我们有什么错?我们为什么要束手就擒,我和师父更不会引颈受戮!我们守护的是大唐,忠于的也是大唐,天策府的使命,是守护大唐,保卫家园,而不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萧去病淡淡接过话道:“这就好比家有百口,主事一人,在平常的时候,众人都要听这个家长。族长的。这没错。可是假若有一天这个主事之人。他突然疯了,他要点火烧掉这几百口人生活的家园,他要联合外贼残杀家中子弟,他要让一个个好好的家变得残破不堪,家破人亡。难道我们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听之任之?

    我们天策府的守护的是大唐的安定,天下的太平,百姓的福祉。我们忠于的是大唐这个国家,而现在的陛下,他现在就是一个彻彻底底的大昏君,他的所作所为,就是要葬送掉这个国家的气运,将大唐拖入无休止的战乱中,他为了一己之私,却要让整个天下,无数百姓,都陷入毁灭的深渊。

    他现在虽为一国之君。却实在是大唐的叛逆,大唐的罪人。危害大唐江山社稷的凶手!我们要守护大唐,他就是我们最大的敌人!”

    所有的人震惊了,兰陵王,建宁王两人的话已经说得够明白了,特别是兰陵王最后一句,更是前所未有的振聋发聩,胆大包天,六百多名各级军官,训导官,一下愣住了。

    这就是要跟朝廷,跟皇帝对着干了?这就是要发动政~变了?皇帝陛下是我们的敌人,这是要杀了皇帝吗?

    名叫尉迟彬的天策军校尉颤声发问:“兰陵王,你说我们该怎么做?”

    名叫赵旭的天策军中郎将脸色发白道:“兰陵王、建宁王,你们有什么决定就直说吧,只要不违背天策府的府训,只要是为了大唐好,我们必定无所不从。”

    名叫冷天峰的天策府老将着急道:“皇帝陛下毕竟是皇帝……兰陵王、建宁王,我们要做什么,一定让这大唐少些动~乱,天下快点平定才好!”

    萧去病和李倓对望一眼,又看了看远远的哨兵,这才道:“现如今,只有两条路可走,一者我和建宁王束手就擒,消除陛下的疑虑,天策府四分五散,然后再被杨国忠和其手下送掉几十万军队,坐看天下大乱,无数百姓死于战乱,国家元气大伤;二者,我等奋力一搏,出其不意,逼宫政~变,迅速平定动~乱,天下太平,让大唐重新走上正轨,越来越强盛。

    你们说,我们该选哪条路?”

    “自然是第二条!”另一名天策老将徐长海问道:“兰陵王可是早就定好了计划?”

    萧去病点头:“昔年,太宗皇帝时,隐太子和齐王要谋害太宗皇帝,太宗皇帝是怎么做的?再后来,韦后欲篡夺大唐江山,当今陛下又是怎么做的?

    我和建宁定下的行动计划非常简单,便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陛下和杨国忠还没反应过来之前,神兵天降出现在长安,诛杀杨国忠,逼迫陛下让位太子,太子登基后,立建宁王为太子。”

    大唐从一开始起,就从来都不缺乏宫廷政~变,特别是萧去病所举例的,有李隆基发动的唐隆政~变,就是一场挽救大唐危亡的政~变,李隆基也因此上台成为太子。

    既然政~变早有先例,而且确实挽救了大唐,所有的人也就豁然开朗了,下面就是政~变的计划了。

    萧去病的这个计划确实十分简单,这话换谁说出来,都会让人觉得有如儿戏。政~变岂是这么容易发动的,皇帝身边的几万禁军,京兆府还有十几万驻军呢,还有十几万赶来围剿我们的朔方、河西、陇右镇边军呢?

    可这话出自萧去病之口,在场的六百多人,却没有一个人对此表示怀疑;现在这六百多人,唯一关心的就是,这次政~变,会不会死很多自己人,会不会长期打内~战,会不会造成天下大乱,还有政~变成功之后,现在的这个皇帝会怎么办?

    仿佛看透了他们的心思一样,在一些人稍微流露出一些这样的疑虑甚至是表情之后,萧去病和李倓就为大伙解答了这些问题。

    于是,差不多两个刻时之后,这六百多人,各自回到了自己的队伍,三万大军紧急动员起来。

    三万大军兵分三路,第一路,两千战兵押着安禄山以及两万多幽州战俘前往都畿道;第二路一万八千战兵连同两千八百幽州降兵,由徐长海和冷天峰率领立刻北上,解围太原之后,配合河东军同时出井陉关和雁门关,一路打到范阳去。

    第三路则是,七百多天策骑兵和六千骑马天策老兵,由李倓率领押着安禄山从现在马不停蹄赶往长安;萧去病则是再次单人三马,给李倓打前哨。

    在天策府三路大军紧急行动起来的食盒,朝廷方向,各路大军也没闲着,郭子仪的四千先锋骑兵正顺着北洛河一路南下,已经快要行军到冯翊郡的地界;而在朔方的更西边,河西军、陇右军的一万先头骑兵则已经到达彭原郡。

    论起路程来,这三镇兵马先头部队,距离河东战场都有有几百的距离,若是他们能够知道四万幽州军已经被消灭,六千多天策军正火速往长安赶,他们便会立刻停止赶往河东战场,而是转向长安城方向,在路上将天策军拦住。

    可是那个时代又没有电报电话,战场情报也被天策军严密封锁,他们自然不会知道这一切,还在拼命往河东方向跑。

    而另一边,长安城内,数万禁军和五万天武军也紧急战备了起来,训练的训练,守城的守城;李隆基所住的大明宫内,更是戒备森严,三步一哨,五步一岗,可谓固若金汤。

    长安城外,五千天武军驻军霸上,与长安城互为犄角之势,六万京兆驻军和华阴郡、冯翊郡的一万五千地方驻军也接到了命令,进入一级战备,随时准备作战。

    与此同时,李隆基又派人密切关注征讨南诏回师的一万八千多天策军,命令京兆驻军集结整肃完毕,河西、陇右军的后续兵马火速前往扶风郡集结,务必拦住这一万八千多天策军,使其不得进入京兆府半步。

    一番布置下来,李隆基和杨国忠都松了一口气,长安城防守的如此严密,各镇节度使的兵力源源不断集结过来——等安西北庭军一到,便直接撤换了高仙芝和封常清,又有什么打紧。

    天策军的战力,两人也都弄清楚了,也就那么回事,之前河北战场三万天策军不是轻易就被一万幽州骑兵打败了吗?在杨国忠看来,所谓的三十万战兵和农兵,其实战斗力有限得紧,完全是靠之前的老兵强撑着,李隆基也深以为然。

    而朝廷这边各镇兵马,加上北衙禁军都是精锐,无论数量还是战斗力,都完胜天策军,加上朝廷有大义的名义,即使不能速胜,僵持下去,朝廷这边也是必胜!

    然而,就在杨国忠信心满满的时候,一些流言的出现,却让他的心里变得不踏实起来。于是,在和几名心腹亲信商议一番过后,杨国忠便立刻急冲冲赶到了大明宫。(未完待续。)

第八十一章 猪队友

    大明宫,紫宸殿,杨国忠着急忙慌地求见大唐皇帝李隆基。

    “陛下,臣有机密军情要向陛下单独禀报。”杨国忠一脸神秘,同时还还意味深长地看了站在李隆基身旁的高力士一眼。

    李隆基有些不悦道:“有什么军情直说无妨,支支吾吾做什么,难道朕还信不过高翁吗?”

    “那臣就说了。”杨国忠又极为轻佻的看了高力士一眼,高力士皱了皱眉,心说这废物大奸臣又要出什么幺蛾子,难道还跟我有关?陛下总有一天会毁在这赌场混混手里。

    就听杨国忠道:“这段时间,天策府的秘谍活动猖獗,到处煽风点火,恶言中伤臣,现在长安城内,流言飞起,人心慌慌,有很多百姓,甚至世家官宦,都心向天策府,替天策府说话,污蔑诽谤于臣还有陛下。”

    李隆基心中极为烦躁,他心里也极为清楚,安禄山的叛乱,他作为皇帝难辞其咎。特别是近一年以来,全天下几百人向自己上疏安禄山将反,可自己依然无比宠信安禄山,最后还因为不胜其烦,将十几名忠心耿耿的大臣缚送到范阳,结果被安禄山活活打死。

    这事现在全京畿道传得人尽皆知,现在安禄山果真造反了,自己的脸也就被打得啪啪响了。

    更加烦人的还是,长安城内还有许许多多的河北道、河东道逃来的家破人亡的难民,他们每天都会向人讲诉,甚至不用他们去讲,光看到他们就能让想起河北河东道的凄惨。

    不问可知,这时候这些官宦和百姓的议论,肯定是好听不到哪里去。只怕每个人心里都是不知道怎么骂朕是个昏君呢!

    可偏偏天策府的声望又实在是太好了,京畿道哪家哪户没有因为天策府或四海商社受益的?无论是招工,跟着一起经商办工坊,还是赈灾,还是挺身而出代替他们征讨南诏,哪一个人在心里对天策府不是感恩戴德?

    有感于此。这些天来,李隆基也想过要重新励精图治,奋发图强,将自己的声望提起来,可是他不思朝政十多年了,突然想做事,又如何适应得过来,甚至不知道如何下手,心中的烦躁可想而知。

    李隆基急切地问道:“这些百姓是如何议论朕的?”

    “百姓都说都是因为陛下重用奸臣。宠信安禄山,才造成今天的这一切,还说去年关中大旱,今年大水,都是因为臣的原因,要不为什么兰陵王和建宁王所在的都畿道这两年就风调雨顺呢?”

    李隆基皱眉道:“还有呢?”

    “还有就是,这些官宦世家和百姓,都为天策府喊冤。说是臣蛊惑了陛下,说陛下忠奸不分。说臣在南诏送掉了二十万大军,在河东又送掉了五万大军,现在又觊觎天策府的功劳和四海商社的财富,蛊惑陛下对天策府下手。”

    高力士心中道,这些人议论的没错啊,这样很好啊。就该把你杨国忠杀掉以谢天下,百姓的怒火就平息了!

    李隆基的眉头皱得更深了,杨国忠名声极坏,李隆基不是不知道,可是这个时候也不能惩治他啊。

    一来除了杨国忠朕现在也无人可用。二来现在示弱认错严惩杨国忠,天策府这边势必会得寸进尺,再次将矛头指向朕。

    到时候中~央权威一失,长安一乱,地方边镇可能就会不听调度,天策军正好可以一路杀进来。

    要动杨国忠也必须等过来这个关键时刻再说啊。

    李隆基道:“你继续说。”

    杨国忠第三次看了一眼高力士,这才道:“臣得到可靠情报,说是朔方军之前受了天策府和四海商社巨大的好处,朔方军的士兵之前是没有饷银的,因为四海商社的帮助,现在每月至少有四个银币的饷银,伙食,兵甲,战马也得到极大的改善。

    还说朔方军的很多将校都到大唐武学去进修过,跟天策府的关系好的不得了,还有郭子仪也是因为兰陵王的举荐而当上朔方节度使的,他们全都心向天策府,准备跟着天策府一起攻打长安,清君侧!

    不但朔方军如此,河西军、陇右军也同样如此,有很多士兵将校都在为天策军鸣不平,甚至连陛下身边的飞龙禁军也是如此。陛下,臣得到密报,说是左右飞龙军使柏欣和杨南,近来行动鬼祟,和一些疑似天策秘谍的人员接触频繁,准备一等天策军带兵打过来,飞龙禁军就做内应!”

    高力士心说合着一直看我就是为这个啊,这下可坏了,这是明显是天策府或者谁的挑拨离间啊,将陛下身边能用的军队挨个离间一遍,让陛下无兵可用。

    这挑拨的也太明显了,可陛下偏偏陛下这么多疑,杨国忠偏偏这么蠢,这可如何是好!

    李隆基大惊失色道:“贼子敢尔,萧去病这逆贼果然一早就没安好心,这可如何是好?”

    高力士着急道:“杨相你休得听风是雨,污蔑好人,飞龙禁军乃是陛下亲军,咱家亲领,全军上下无不对陛下忠心不二,柏欣和杨南也对陛下赤胆忠心,又岂容你如此污蔑。”

    说完,高力士扑的一下就跪倒在李隆基面前:“阿郎,老奴敢向陛下担保,飞龙禁军还有柏欣和杨南绝对没有问题!

    陛下你想啊,以兰陵王的本事,做事如此隐蔽,真要有这样的事,又怎么会被杨国忠事先得知呢?”

    杨国忠冷冷道:“陛下,六千飞龙禁军中,有两千可是萧去病亲手调教出来的,有一千还跟着他一起出征打过仗,早就在心里认兰陵王当自己的统帅了。

    这两年来,飞龙禁军有七成以上的将士到大唐武学培训过,跟天策府来往密切,那萧去病又惯会蛊惑人心。陛下若是不信,可招两人来和臣当面对质,一问便知。”

    李隆基本就多疑。飞龙禁军是皇帝的亲军,却跟天策府跟萧去病有着如此深的渊源,纵使从理智上更愿意相信高力士,但是在潜意识里,李隆基却怕的要命,自然是连忙点头。让高力士出殿让人去叫柏欣和杨南前来。

    与此同时,杨国忠又抓紧时间讲他的情报是如何来的,绝对没有错,李隆基脸色越来越差,两人开始商议如何对付流言,如何对待朔方军、河西军、陇右军。

    高力士听了,再次心急如焚劝谏道:“陛下,不可啊,堵不如疏。一味用强,岂不更加让长安百姓人心慌慌,岂不更加将人心推向天策府和兰陵王?

    这分明是兰陵王的计策啊,他想用这个办法和陛下争夺人心,剪除陛下左膀右臂,陛下如此猜忌飞龙禁军,朔方军,河西军。陇右军,岂不正遂了兰陵王的意!”

    李隆基理智上未必没有和高力士一样的想法。萧去病心机如此深沉,做事如此隐秘,真要已经收买了飞龙禁军,朔方军,河西军,陇右军。又岂会轻易让杨国忠知道?

    可是在内心深沉,又有另外一个更强烈的声音响起,人心难测,连安禄山那样看起来直肠子,憨憨傻傻的人都能一直欺骗自己。这些武将都不可靠,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万一是真的呢?如果朕什么都不做,岂不是坐以待毙?

    “力士,那你说,为今之计朕该如何呢?”

    高力士连忙恭谨道:“为今之计,阿郎宜下诏罪己,励精图治,刷新朝政,与此同时,追回之前旨意,命令天下各镇兵马共讨幽州叛军,并奖赏有功人员,特别是天策府,建宁王,兰陵王。

    唯有如此,才是顺应民心,才能和天策府、兰陵王建宁王争夺人心。阿郎四十年太平天子,虽有小错,然过不掩功,人心依然在陛下这里,边镇各将依然拥护陛下。

    这个时候,兰陵王和建宁王若再要行什么不臣之事,就是谋逆,非但天下百姓各镇兵马都不会支持他,就是天策府的将士也不会跟着他们谋逆。

    陛下,那可是誓守大唐,最忠心大唐的天策府啊。到时候就是天策府兰陵王,建宁王也只能俯首称臣!待天下大治之后,陛下想怎么处置天策府,兰陵王、建宁王还不就是一句话的事吗?

    只要阿郎诛除身边的奸臣,如开元时期,任用贤相,用心朝政,大唐必定为之一新,为之振奋,陛下虽下诏罪己,却获得了全天下的拥戴,又何乐而不为呢?”

    李隆基微有犹豫,他也不是没有过要重新励精图治,奋发图强,提高声望的想法,只不过现在天策府对他皇位的威胁这么大,一切还要先等解决了天策府问题之后再说。

    好死不死的,见他犹豫,那边高力士又赶紧补了一句:“阿郎,兰陵王曾经向老奴,也就是让老奴传话给陛下,做出保证,他对大唐绝无二心,只要陛下能诛除奸邪,刷新朝政,励精图治,他就一定谨守臣节,唯陛下之命是从!”

    杨国忠也不干了,还真是会咬人的狗不叫啊,这高力士平日里恭谨小心,谁都不得罪,现在却一口一个诛除奸邪,这奸邪说的不就是自己吗?

    自己在官员和百姓里面的声望如此恶劣,唯一的依靠就是陛下的支持,这要是陛下稍有犹豫,自己这一家就万劫不复了。

    于是杨国忠也噌的一下跪了下来,着急道:“陛下,兰陵王身怀操莽之心,他就是想要篡汉的王莽啊,王莽篡汉之前多谦恭啊,他的话怎么能信呢?”

    李隆基也一下想通过来,他自然相信高力士对自己的忠心,但要说相信萧去病不会篡权夺位,他死也不信。

    于是他一下怒了起来,厉声对高力士道:“力士,你休要再替那逆贼说话,若不是朕深知你心,光凭你刚才的话,朕就应该治你死罪!”

    高力士连忙吓得顿首谢罪,口称自己一时糊涂,说错了话,心里却在不住哀叹,完了,完了,陛下这下要被杨国忠这头蠢猪害死了!

    很快的柏欣和杨南就被带到。杨国忠亲口与之对质,两人自然矢口否认,杨国忠气得暴跳如雷,口口声声两人就是有问题,而李隆基也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原则,竟然就真的将两人论罪关了起来。若非高力士拼死求情,差点就推出去斩了。

    即便如此,李隆基仍然不放心,在杨国忠的不断强调下,于是命中使宦官带着数百飞龙禁军,手持敕书前往朔方军,河西军,陇右军以做监军,实际控制军队。郭子仪、安思顺、哥舒翰若有违命可立杀之。

    而这一边左右飞龙军使柏欣和杨南入狱,乃命杨国忠长子杨暄为左飞龙军使,杨国忠小舅子裴昱为右飞龙军使;金吾卫大将军长孙全绪代杨暄为左天武军大将军,杨国忠的次子杨昢为金吾卫大将军。

    杨国忠高兴极了,陛下还是信任自己,还是要倚重自己,而且长安城八成以上军队都掌握在自己手里,这简直太爽了。人生顶点有木有!

    他示威也似的颇为轻佻地看了一眼脸色难看得个昆仑瓜(茄子),正不住唉声叹气的高力士。哼着小调就走出了紫宸殿,去安排镇压百姓议论,还有收服飞龙禁军军心的事去了。

    哼,这些长安百姓还敢骂我,叫你们骂,通通抓起来!飞龙禁军不是很牛么。靠老子怎么将你们收服得服服帖帖!

    于是,很快长安城里就乱成了一团,所有的金吾卫士兵,京兆府、长安县、万年县的衙役公差全部出动,上街巡逻。那些河北河东道的难民,通通都抓起来,赶出了长安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