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黄粱三国-第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呵呵!希望   季云能像军令状中保证的一样,顺利的打到荥阳呀!不然哥哥可不会卖你面子哦!”
    王奇心中有气,面上却笑着说道:
    “请本初兄放心!王奇的忠心唯天可表!”
    “哼!自己的父亲在董卓手下做官,还说忠心唯天可表,不知道是不是以董贼为天呢!”一个声音阴阴的说。
    这句话说得不重,但是帐中诸人确实都听到了。说话的是北平太守公孙瓒。
    王奇听了大怒,刚想说话,陈群不甘自己主公受辱,已经抢先答道:
    “呵呵!公孙太守是不满袁公当盟主吧!要不然怎么出声讽刺盟主呢!”
    众人听了一愣,随后一想却觉得很有道理。
    袁绍的叔父袁隗,此时也在董卓手下当官,而且当的是太傅。众人本来还在奇怪,公孙瓒和王奇是师兄弟,怎么还会说话讽刺王奇,现在听了陈群一解释,才明白公孙瓒原来是在讽刺袁绍。除了曹操等少数几人在听了陈群的话后眼睛一亮,其余的人现在都是一幅恍然大悟的样子。
    袁绍当然也认为公孙瓒是这个意思了。眉峰一挑,就准备发作。
    “不!不!诸位切莫误会,某绝对没有这个意思!”公孙瓒忙澄清道。
    “呵呵!诸位都忙了一天了,大家都散了吧!明天我们还要正式结盟呢!”袁绍竟然只是就这么微笑着说道。
第六十八章 酸枣会盟
    “嘭!”的一声,袁绍狠狠的将一只价值几十万钱的琉璃杯砸在了地上。
    “可恶!公孙恶奴欺人太甚!”
    扔了一个价值几十万钱的琉璃杯,袁绍仍不解气。
    “主公为何这般生气?”旁边的田丰问道。
    “是呀!主公你是万金之躯,可不值得为那些小人生气!”一旁的郭图也出声道。
    看了一眼化作碎片的琉璃杯,心中暗道可惜。
    袁绍听到两位谋士的话,感觉才稍为好了点。就把今天在中军大帐内发生的事情都跟两人说了。
    这次袁绍来酸枣,并没有带多少兵马,谋士就带的更少了。只有田丰和郭图两人,剩下的审配,许攸,陈震等众人,全都被袁绍留在渤海了。
    田丰在听完袁绍的话句后,就明白这是怎么一会事了。但他心中已经靠向了王奇,当然不会拆穿陈群的把戏。所以并未作声。
    另一边的郭图,他为人虽然卑鄙,但是才能还是有一点,对阴谋诡计尤其在行。此时听了袁绍的叙述,竟然也猜出了陈群的意思。但他是因为受王奇的推荐,才能来投靠袁绍,心中自然对王奇心存感激了。所以此时听了袁绍的话,也没有出言拆穿。反而道:
    “呵呵!主公勿忧!这分明是公孙瓒对主公当了盟主看不顺眼,又知道主公和季云先生是好友,所以才故意出言讽刺主公二人的。”
    “不错!我日间已知此事,但可虑的是公孙瓒手下兵马强壮,不易对付呀!”袁绍叹道。他本来是当场就想动手教训一下这个藐视盟主的人,但是考虑到公孙瓒手下的白马部队,最后还是忍了下来。
    “我有一计,可让公孙瓒死无葬身之地!”郭图阴笑道。
    “哦!公则计将安出!”袁绍高兴的道。
    “今太尉刘虞为幽州牧,余者皆伏。唯有他北平太守公孙瓒一人,以击乌桓有功而不服调令。主公可修书一封送于刘虞,说其收公孙瓒之兵。以公孙瓒之为人,定然不会服从,如此两人必然会有一战,以一郡之兵对一州之兵,公孙瓒必然大败!”
    “妙计呀!哈哈哈!若是他真的交出了军权,那还不是任我鱼肉吗!”袁绍赞道。
    “是呀!还是主公考虑的全面呀!”郭图亦称赞袁绍道。
    刚才他是故意那样说的,另一个选择让袁绍自己说出来,就更能得对方的欢心。
    旁边的田丰看了暗暗摇了摇头,这两个人一个善于阿谀,一个喜欢阿谀,还真是绝配呀!
    ……………………
    “嘭!”的一声。一只青铜酒爵被狠狠的砸在了地上,碎成几瓣。
    “可恶!王奇小儿欺人太甚!”
    公孙瓒大声的骂道。
    “大哥!什么事让你这么生气呀!”旁边的公孙越问道。
    公孙瓒听了公孙越的话,想起白天在中军大帐的事情,越想越火。就恨恨的把帐中发生的事情跟公孙越说了。
    公孙越虽然是公孙瓒的兄弟,但是为人却很分明,知道这其实是自己大哥的错。但那边的王奇自己毫不熟悉,而这边却是自己的大哥。所以只得宽慰公孙瓒道:
    “大哥!你不就是看不顺眼那王奇的名声在你之上吗!其实你根本不用担心,你们两人的长处不一样,他长于文采,而大哥长于武功,只要大哥能在这次讨董的大战中大显身手,就不难名满天下,说不定还会超过那王奇呢!”
    公孙越嘴上是这么说,但是内心却是明白自己的大哥应该没这个能耐。
    “呵呵!二弟说得有理!等几日后与董卓开战了,我多杀几个敌将,让天下人也知道我公孙瓒的威名!”公孙瓒笑道。
    虽然公孙越劝解人并不在行,但是当一个人生气的时候,只要有人去劝解,那个人就会觉得好受很多。
    ……………………
    “哈哈哈!今日多亏了长文,要不然我可就要丢脸了!”王奇在自己的帐大笑道。
    “那里!其实就算陈群不说,主公也应该是有办法解决的!只不过陈群身为臣下,理应为主公分忧!”陈群谦虚道。
    “长文过谦了!”王奇还是知道自己的才能的,虽然能解决,但是绝不可能解决的这么漂亮。
    “哈哈!今日长文定然是大显身手了吧!”一个清朗的笑声从帐外传来。
    帐中两人听了,忙站起身来相迎。
    听声音,应该是偷偷去和张辽联络的的郭嘉了。
    果然,帐帘被撩起,从门外进来一个留了小胡须的英俊青年,正是王奇的首席军师郭嘉郭奉孝。
    “奉孝辛苦了,快坐下休息一会!”王奇忙道。
    虽然现在郭嘉的情况很好,脸色红润,再也不是以前的一幅病奄奄的样子了,但是王奇还是总把郭嘉当病人。
    郭嘉心中感动,谦虚了一番就坐下了。又笑着问一同坐下的陈群:
    “怎么样,今天长文的表现应该不错吧!”
    “呵呵!那里比得上你呀!”陈群笑道。
    两人关系一直很好,所以也经常相互的开玩笑。当下就把白天发生的事情也说了一边。
    郭嘉听完后点了点头,赞道:
    “不错!这样既不得罪诸侯,还能把袁绍拉来当挡箭牌,确实是妙计呀!呵呵!长文今天立了这么大一个功劳,看来这次出门的首功应该非长文莫属了!”
    “好了!你就别说我了!还是先说说你自己吧!这次去那个张辽那儿有什么收获,我白天见了那人,感觉应该是个人物!”
    平常王奇和他们两个人相处的很好,彼此间都不拘礼,所以现在两人竟然当着王奇的面讨论起来。不过王奇并不介意,反正自己就在旁边,他们这样讨论自己也能听见,说不定这种交流还能产生更好的主意呢。
    “那当然!主公看重的人怎么会是普通人!”郭嘉笑道。还不轻不重的拍了一下王奇的马屁。
    “呵呵!好了!奉孝你还是快说此行的收获吧!”这回连王奇都忍不住催了起来。
    “是!主公!”
    郭嘉可不敢开自己主公的玩笑,当下就把傍晚和张辽谈的东西都说了出来。
    张辽在和王奇分别后,一直按照王奇的吩咐办事,没多久,就利用王家的势力,顺利的升到了校尉一级。但是匈奴内部却迟迟没有起内讧,直到中平五年,老单于死了,那须卜骨都侯才趁机作乱,要驱逐于夫罗和呼厨泉。张辽此时已经升任都尉了,得到机会就向须卜骨都侯发起正式的进攻。但根据王奇尽量让匈奴内耗的指示,张辽是等到于夫罗他们实在支持不下去了,才正式进兵攻击须卜骨都侯的。等到将须卜骨都侯成擒,于夫罗的部队也没剩多少了。
    整个南匈奴部族,经此内乱之后,人口已经不足十几万了。而且绝大多数都是妇女和小孩,至于老人,匈奴族基本上是没有老人的。游牧民族的人寿命基本上很短,老人多的话就会拖累整个部族,所以很多人老了之后,会选择离开部族,自生自灭。
    由于已经没有多少人了,继续待在草原的话,很有可能会被别的部族吞灭,于夫罗不得不向张辽要求,将自己部族的妇女小孩搬到汉人的城中。张辽秉承王奇的指示,也同意了于夫罗的要求,但是要求于夫罗上书向汉灵帝称臣,并且允许内迁的妇女和汉人男子结婚。形势比人强,于夫罗也不得不答应了。其实这也变相的等于将部族并入了汉族。但是于夫罗还指望生活在汉人中的匈奴小孩能早日成长起来,这样就还有恢复部族的希望   。不过这一点王奇早就料到了,等这些小孩长大了,他们早就习惯了汉人城中的悠闲生活,不愿再到了草原上过风吹日晒的亡命生活了。
    无形之中,王奇已经把本来五胡乱华时的前赵给消灭了。
    当何进召集天下群雄进京助剿时,虽然张辽也接到了召书,但是此时他正忙着整顿匈奴中郎将所属部队,再加上王奇也曾指示他要固守晋阳,所以张辽并没有行动。到了丁原被吕布袭杀时,由于张辽经常阻拦高顺和吕布交往,此时的高顺和吕布关系并不好。等吕布杀了丁原,对丁原心存感激的高顺就决定要杀吕布报仇,但没想到军中还有吕布的人马,高顺只得带着自己所属八百陷阵营和两万效忠丁原的部队,和他们作斗争。等吕布再次从董卓那儿带兵回来,高顺就知道自己抱不了仇了。他对吕布的武勇还是很了解的。看清了形势。高顺只得带着这不到两万兵马去投故友张辽了。
    张辽作为匈奴中郎将,本应有五万兵马,但是由于此职长期空缺,所以士兵还不足三万人,虽然张辽及时的招募了新兵,但是等到诸侯讨董时,连带上高顺的两万兵马,张辽属下也只有五万兵马。
    这次张辽来参加讨董,高顺本来是强行要来的,但是考虑到晋阳作为他们的根本,必须留一个人防守,而参加会盟的却只能是各地的诸侯,所以最后还是让高顺留了下来。
    听到这里,王奇稍为有点遗憾,如果能再次见到高顺,就可让他给自己训练一只强大的重步兵了。
    经过几次到匈奴采办马匹,再加上第一批马的繁殖,现在王奇的马场中已经有五万多匹优良匈奴马了,这些马可比中原的马要好多了。虽然不可能驮得动欧洲中世纪的铠甲,但是如果只是让战士穿轻铁甲,那这些马还是没问题的。要知道,现在的各路军中,只有将领才能穿铁甲,骑俊马。而现在如果出现这样一支六万人队伍,那绝对是没人敢为敌的。
    但她还是有先天克星的。
    由于王奇前期忙着训练弓骑兵,根本就没想到要再训练一支重步兵。而弓骑兵是属于轻骑兵的,就如同骑兵是步兵的克星一样,重步兵就是轻骑兵的克星,身穿铁甲,手持长矛或投枪的重步兵,绝对不是轻骑兵能对付得了的。一支投枪可以把轻骑兵连人带马的窜在一起,一支长矛可以把没有护甲的马匹刺个对穿,而弓骑兵射出的箭枝则根本无法穿透重步兵的铠甲。
    不过陈群随后又说了,高顺听到张辽其实是效忠王奇的之后,也表示愿意效忠王奇,认王奇为主公。
    王奇听这才心中有所安慰,只要高顺效忠了自己,那就不用怕没有好的步兵用。
    当然,既然有了重步兵,就还得有重骑兵。当重步兵遇上重骑兵的时候,投枪不一定能刺穿重骑兵的铠甲,而且此前,投枪还得穿过重骑兵手中的长枪或长矛;至于重步兵手中的长矛,在它碰到马身之前,就已经被重骑兵手的长枪挑飞了。等到这时,对弓箭来说还比较强硬的铠甲,对冲过来的重骑兵来说,简直就和训练时的草人差不多。
    虽然现在诸侯中还没有一个有克制弓骑的重步兵,但是三国时才能之士辈出,不久的将来,绝对会有人想到对付弓骑兵的办法,到时去训练重骑兵就来不及了。在冷兵器时代,重骑兵就是现代的坦克。只要不是遇上重型的武器,或者是特别精锐的弓骑兵,他们就基本上是无敌的。所以王奇已经决定找时间就让郑浑制作相关的铁甲。
    由于张辽还要隐瞒和王奇的关系,所以并没有跟随郭嘉来见王奇,但是仍是叫郭嘉带来了他的问候,并表示绝对效忠王奇,愿听凭王奇差遣。
    王奇听了心中感动。叹道:
    “张辽以国士报我,我亦必以国士待张辽!”
    旁边的郭嘉和陈群听了都是心中感动,对着王奇作揖道:
    “主公如此体恤臣下,我等也必以国士报主公!”
    “哈哈!好!好!”王奇笑着扶起两人。“我可是早就以国士待你们了!”
    “哈哈!”两人也一起大笑。
    ……………………
    初平元年正月。
    山东诸侯正式在酸枣进了会盟。本来嘛,这只不过是一次诸侯的会盟,并不是什么正式的大典,但众人却把这个仪式办得像一个皇帝登基大典似的。
    筑了三层的高台,树立各种旗帜,上面还建了白旄黄钺,兵符将印。
    时辰一到,袁绍正式登台。
    和众人一起盟誓:
    “汉室不幸,皇纲失统。贼臣董卓,乘衅纵害,祸加至尊,虐流百姓。绍等惧社稷沦丧,纠合义兵,并赴国难。凡我同盟,齐心戮力,以致臣节,必无二志。有渝此盟,俾坠其命,无克遗育。皇天后土,祖宗明灵,实皆鉴之!”
    盟誓完毕,以袁绍为盟主,行车骑将军。袁绍因为曹操曾礼让他当盟主,所以对他心存感激,在当了盟主后就任命他为建威将军,这又和历史上有所不同。又任命自己的堂弟袁术总督粮草。至于王奇,本来袁绍也是想任命他一个官职的,但是被王奇拒绝了。
    王奇知道,从袁绍开始行车骑将军开始,诸侯的官职就不是太重要了,一般只要你有朋友,请你的朋友给你上书朝廷,让你行什么官职,你就算是什么官了。王奇手下这么多太守,这些人都是有上书朝廷的权力的,所以王奇根本不想欠袁绍这个人情。
    既然会盟已经结束了,那下面就是部署讨董事宜了。
    “现在会盟已毕,我们当选一将为前锋,直抵汜水关挑战!何人愿领兵前往!”
    “末将愿往!”
    “末将愿往!”
    有两个人立刻跳了出来。
    一个是本来应该去的孙坚,还有一个却是立功心切的公孙瓒。
    这两个人都是以勇武出名的,袁绍也不知道该怎么选择。凭心而论,他是很想让公孙瓒去打的,这样就可以让他损失一点实力,但又怕汜水关的守将很弱,让公孙瓒轻松的打了下来,这样就变成白白的给他功绩了。想想已经有策略对付公孙瓒了,就说道:
    “呵呵!两位都是一时俊杰,拿下汜水关都没问题,不过公孙将军都是骑兵,不利于攻城,这次就交给文台了,以文台的勇烈,应该可以轻松的拿下汜水关!”
    “诺!”孙坚高兴的应道。
    公孙瓒有点不甘,但是形势比人强,虽然明知道袁绍这是故意的,但也只得恨恨的退下。
    王奇看到孙坚最终还是接下了这个任务,心中有点遗憾,就决定等会没人的时候,再告诉他要小心粮草。
    “报……”
    就在众人准备散去时,突然有流星探马来报。
    “报!董卓闻知诸位大人起兵,已经令华雄为骁骑校尉,带兵五万,前来汜水关迎敌!另外……”
    那流星探马喘了一口气,不过似乎并不是因为喘气而不说。
    “另外什么?还不快说!”一旁的袁术斥道。
    袁绍有点无奈,看探马的意思,分明就是现在不适合说,不过既然自己的堂弟已经发话,自己也不能太驳他的面子,就对着探马微一点头,示意他说话。
    “另外加司徒王允为太原侯,增邑万户!并任命公子王奇为豫州牧!”
第六十九章 情义袁绍
    洛阳,相国府。
    “是么?那王奇小儿竟然也起兵造反了!”董卓坐在床榻上懒洋洋的道。
    董卓本来就是一个挺胖的人,自从来到京师后,更是每天好酒好肉的养着,现在身体变得愈加的胖了。平时不累也喜欢躺在榻上,由于怕被人行刺,更是很少出门。
    “是的!主公!据探子回报,那王奇已经出发去酸枣,参加山东诸侯的会盟了!”下面的李肃恭敬的答道。
    这个李肃在上次说服了吕布投降董卓,并且使吕布得以封侯拜将。但是他本人却没有受到董卓的什么封赏。心中还是颇有怨气的。不过此人城府挺深的,表面上对董卓还是很尊敬,没有丝毫的不满。
    “哼!王奇小儿!他父亲在我手下为官,竟然还敢参加山东判乱!难道不怕我杀了他的老爹吗!”
    董卓表面上说的很凶,内心却并没有想过要杀王允。当初袁绍最先起兵响应曹操,董卓也没把他的叔父袁隗一家怎么样,只不过是叫手下严加注意而已。而王允还曾经帮助过自己,董卓当然更不会拿王允怎么样了。
    旁边的李儒跟随董卓多年,深知董卓的为人,知道他现在是想找一个不用为难王允的理由,就会意的问李肃:
    “那王奇这次参加会盟带了多少兵马!”
    “王奇好像并没有带兵参加会盟,据探子回报,王奇走时只有几百护卫随行,颍川的七万大军并没有调动!”李肃还是恭敬的答道。
    要说董卓的手下中,他最看不惯的就是这个李儒了。为人虽极有才能,做事却极为卑鄙无耻。仗着自己是董卓的女婿,把自己这些同僚经常当属下一样使唤。
    “呵呵!那就是了!我就说吗!子师如此效忠于我,他的儿子怎么会反叛我呢!只是他素与袁绍等人交好,定然是因为怕驳了他们的面子,才不得不应付着去参加会盟的!”董卓笑道。
    董卓对王允的宠信,应该是仅次于西凉来的诸将的。
    “虽是如此,但我们也不得不防他真的是参加了叛乱!”李儒阴阴的道。
    除了自己,他是谁也不相信的。至于董卓,那是因为自己的依靠就是他,如果董卓这棵大树倒了,那自己也就跟着完蛋。所以李儒不得不尽心尽力的帮助董卓。
    “恩!若山东诸侯给了那小子足够的好处,说不定还真有可能背叛!那贤婿有何妙计呀!”董卓问道。
    董卓手下的谋士不多,不过就算多了,也很难得到他的信任。只有这个李儒,既是自己的女婿,又是一个极有才能的人,所以对他的话还是很在意的。
    “呵呵!恩相刚才不是说了吗!若是山东诸侯能给那王奇足够的好处,他就会反叛!但是若要论好处,他们给的能高过恩相给的吗!只要给了他高官,即使他是真的想投靠山东诸侯,诸侯也不会再信任他了!另外可再封赏王允的官职,让诸侯以为,是王允说服了那王奇小儿不参加叛乱!到时说不定他们还会窝里斗呢!”
    李儒虽然是董卓的女婿,但是却有点看不起董卓这样的武夫,若不是自己功利心太强,要依靠董卓成为上流社会的人,他甚至都不愿意拜在董卓的门下。所以虽然已经娶了董卓的女儿为妻,但从来不称他为父亲,甚至连岳父都不叫一声,只是以官位相称。
    “不错!朝中一切事情都取决于我。呵呵!那王奇原来不是权行豫州牧吗,如此我就正式封他为豫州牧!并让他带兵讨伐叛乱的山东诸侯!”董卓笑道。
    “不!不能让他带兵讨伐山东诸侯!”李儒阻止道。
    “哦!这是为何!”
    “呵呵!若让他讨伐山东诸侯,诸侯定然会看破我们用的是离间之计!反而不如什么也不要求。只要稍稍释放一点流言,以袁绍等诸侯的多疑性格,必然不会再信任那王奇,到时王奇在山东那边碰了壁,再回想恩相给予他的好处,定然会前来投效恩相的!”李儒阴笑道。
    “好!好呀!既然如此,今日就叫小黄门传旨,进封王允为原侯,食邑三万户;并封王奇为豫州牧!”董卓对李肃下令道。
    “诺!”李肃令命前去。
    不久,董卓封赏王允父子的消息就被诸侯派在洛阳的探子传了回去。
    ……………………
    酸枣,盟军大帐。
    会盟的诸侯在听了探子的话后,看向王奇的目光都有点不一样了。
    就连张辽,刚开始听了探子的话,也有点误会王奇了,但是再一看王奇委屈恼怒的神色,才选择了相信王奇。因为如果王奇真要投向董卓,应该没理由瞒着自己。
    陈群和郭嘉虽然几次想站起来出言澄清,但是也知道,此时如果解释的话,反而会让诸侯更加认定王奇心中有鬼。所以虽然很着急,但是并没又站起来求情。
    “呵呵!王豫州刚才拒绝盟主的封赏,不会是早就得到董贼的任命,看不起盟主任命的小官了吧!”又是公孙瓒跳了出来。
    不过这回公孙瓒吸取昨天被陈群抓住小辫的错误,言语间尽量的向袁绍靠拢。
    袁绍听了果然脸色一变。他本来就是多疑之人,虽然相信王奇应该不会投靠董卓,但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