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魏文魁-第1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口亦渐稀。”
曹操说我还以为翻过山道路要好走一点呢,想不到还是如此的崎岖烦难……他们所经过的地方,确实还能勉强看出旧日道路的痕迹,但很多地方都被乱石阻断。也不知道是不是地震所造成的。被迫要绕路。甚至要派士兵强行凿开通道。
是勋前世在地图上大致研究过曹操奇袭乌丸的这条线路,知道迂回曲折,北出汉境百余里外——可是对于其险狭难行,也就光有史书上那些模糊的字句的印象了,直到此间,才终于有了直观的感受。他估计这地方大概是在后世的承德市附近,承德他也去过,可是坐火车途经。真跟用两条腿踏过(很多地方马匹难行,只好下来牵着走),感受绝然不同啊!
(其实白檀是在滦平以北,距离承德还有一段距离呢。)
他前世因为喜欢历史,见天儿捧着《中国历史地图集》翻看,知道不仅这地方,再往北两三百里地,西汉时代亦属汉境,那边应该还有秦长城的遗迹,也不知道为什么。东汉的北境竟然后缩了那么多。当下即对曹操说道:“既有城址,亦汉地也。若能开其故道,复孝武皇帝时全盛之境,吾等当不愧祖先矣。”
曹操笑道:“孝武皇帝时,东有朝鲜四郡,西控西域,即南方交趾之境,亦似较今为广,若图恢复,恐尽你我毕生,亦难全也。”是勋轻轻叹了口气:“子孙不孝……”
一行自白檀转而向东,迤逦三百里,乃抵前汉右北平郡治平冈城。可是这个时候,后方的辎重车辆已经跟不上来了——前军虽然必须开山凿路,终究都是精锐,马匹也多;而后面全是步卒,还有大车,很多地方前军虽已开路,后军还得加凿,要不然车辆过不去啊。所携粮食,竟然将要吃尽,只好真跟史书上说的那样,杀马为食。
一大锅没放多少盐,更没有八角茴香的连皮马肉,是勋闻着都有点儿反胃,更别说吃了。虽说曹操照顾这些文士,剩下的一点点粟米全都拨给他们,但是勋眼瞧着连曹操都跟士兵一起啃马肉,自己也不好太搞特殊化啊。这倒并非想要谄媚曹操,问题人是社会性的动物,身边所有人都在吃马肉,光你一个嚼干粮,无形中就会产生一种被排斥在团体之外的恶寒感,显得份外孤独……
是勋心说我也是苦出生啊,还在穷坳那会儿,兔子、松鼠、甲虫,什么不吃啊,更哪儿掏摸盐和香料去?那时候见点儿肉腥就跟过节似的,怎么如今把脾胃养得这么刁呢?真所谓“由简入奢易,由奢入简难”啊。尤其你瞧,人家王仲宣不也皱着眉头在啃马骨头么?!
本来曹操没打算带王粲,那小子只有文字之能,对军事一窍不通,这种行动带他干嘛?还是王粲主动要求跟随的,他说:“主公出塞千里,以定乌丸,此骠姚(霍去病)之功也,臣欲从之,以诗赋之,可显主公之绩而垂之万世。”曹操本来想说,赋诗记事,有是宏辅在就够了嘛,可是瞧着王仲宣一对小眼睛扑闪扑闪的,就显得那么殷切,也不忍拒绝——算了,带上他吧。
是勋心说亏得带上了王粲,这要是让我应景写诗,我可真写不出来啊!
你别说,王粲身形矮小,却颇灵动,体力不佳,倒能吃苦,虽然整天皱着个眉头,还经常唉声叹气的,但他终究一路咬着牙关跟下来了,到了这个时候,竟然还能够跟军士一起吃马肉。是勋瞧瞧王粲,不禁暗中叹息:我可以比不上曹操,可以比不上那些大头兵,但总不能连王粲都不如吧?
于是捏着鼻子从锅里舀一大勺肉汤,拌着炒熟的粟米吃——说起来这炒干粮也是他“发明”的,知识还是来自于前世看过的几部抗美援朝的老影片。
曹操光穿了一件身甲,把披膊都暂时卸掉了,光着头也没戴盔也没戴帽子,挽着衣袖,左手按剑,右手抄着一根还带着肉丝的大腿骨,边啃边走过来,抬起骨头来一指:“宏辅、仲宣,此肉可还入得口否?”
王粲皱着眉头:“甚腥,惜乎无酒。”是勋叹了口气:“军中有此肉,已是节庆;我等有此肉,但觉难咽。”没必要跟曹操打马虎眼,实话实说最好。
曹操闻言,“哈哈”大笑道:“宏辅最好美食,焉能忍此,然而……”说着凑近一些:“吾观宏辅非安守案牍者也,亦欲跃马横槊,立骠姚之业,则此物不可不食矣。”你要是有在军事上建功立业的打算,那就得习惯吃马肉。
是勋心说马肉也没啥不好,问题是……咱能别做得这么粗放吗?
第九章、为国杀贼
曹操一边啃着马骨头,一边在是勋和王粲面前岔开腿坐下来,想想不妥,又顺势改成了跪坐——他跟兵将们相聚而食的时候,往往是前一种坐法,然而面对是、王这二位文士,就不能那么邋遢和没规矩啦,再说,也有失他大汉丞相的身份啊。
跟大头兵在一起,多粗俗也不会有失身份,因为对方根本就不懂礼仪,但在士大夫面前,举措稍有不慎,就可能召来……怨言倒未必会有,谏言定然是跑不掉的。当然啦,是勋并不在乎这些,而且瞧王仲宣也并不是一个很“讲礼”的人——终究王粲是文学家,文学家往往心思细腻,行为却未必拘谨。
这年月流行的坐法就是传统的跪坐,垂腿而坐则自是勋而逐渐风行起来——终究屁股着座总比胫骨着座来得舒服啊。然而膝盖耸起,足部和臀部处于同一水平线上的所谓“箕坐”,仍然属于很不礼貌的行为。无他,那时候裤多无裆(甚至可能着裙而无裤),那么着坐必然露JJ啊,JJ向人,何其的无礼——虽然骑马戎装都是有裤裆的,即便曹操真箕坐了,JJ也不会露出来。
坐下以后,曹操还扭了扭屁股,非常不习惯——他虽然摘了披膊,可仍然着着战裙和护腿,实在硌得难受——然后抬起头来问是勋:“闻宏辅少年时,客居乐浪,彼处如何也?闻其南方,更有天地,又如何?”
是勋心说那地方真不如何——“境内多山,耕田稀少。唯西海畔略有平地——闻其南方。平坦处更少……”朝鲜半岛那种多山地形。在当时那个年代是很不适宜耕种的,这也是中原王朝多少年没兴趣往那儿发展的重要原因。
“然而,”是勋突然一转折,“乐浪以北,辽东之东,高句丽居焉,彼处林深而多大木,土地亦因此而沃。若能得之,十年开拓,可为天府。”其实高句丽他也没去过,但比照后世东北三省的宜耕程度,估计这年月也未必会有多差吧?
曹操先点点头,然后又摇摇头:“自黄巾起,诸侯纷扰,百姓多死,户口十不存一。吾所望者,人也。而非地也。”说“十不存一”多少有点儿夸张了,更多的人口是流亡边陲。或者为大户所隐匿,国家户籍上大开天窗而已。其实从汉末直到三国,数十年动乱,说死了六成人大概是有的,死更多,可能性就不大了。曹操的意思,现在是大片荒地无人耕种啊,我首要目的是先定中原,繁殖人口,而不是再去寻摸外族的土地。
聊聊说说,很快便又到了启程的时候。大军从平冈附近转向东南方,下一站的目的地,乃是原右北平郡的重镇白狼,然后从白狼再绕向东北,前指原西部都尉所在地柳城。根据探报所得,袁氏兄弟所依附的乌丸大人蹋顿,就正设帐于柳城附近。
乌丸,后世亦称“乌桓”,本是东胡的一支,东胡为匈奴所灭后,其族即归附匈奴。等到汉武帝遣骠骑将军霍去病击败匈奴左部以后,便将乌丸族解放出来,迁之于长城以南,设“护乌丸校尉”统辖之,使其为大汉守边,以挠匈奴。西汉末乌丸再与匈奴合,数次侵扰汉地,为伏波将军马援所破。光武帝趁机羁縻乌丸,封其渠帅八十一人为王为侯,并再准内迁。于是乌丸就此分布于幽、并二州的北部,从辽东到朔方,到处都可以看到其族人的身影。
逮至汉末,鲜卑崛起,乌丸在长城以北和并州境内的部族,逐渐为鲜卑所驱逐或吞并。曹操这回要去讨伐的,乃是乌丸主力所在,俗称“三郡乌丸”——三郡即指辽东、辽西和右北平——大概是在中平年间,因汉人叛贼张纯的联络而初步统一起来,并且出了一个著名的首领,名叫丘力居。
后来丘力居死了,其子楼班继位,但因为年龄太小,实权都掌握在堂兄蹋顿手中。袁绍占据冀州,与公孙瓒相争的时候,为了羁縻和拉拢乌丸,从背后捅公孙的刀子,因而以大将军的身份册封蹋顿,以及右北平郡乌丸大人汗鲁王乌延、辽东属国乌丸大人峭王苏仆延,全都当单于。三单于中,仍以蹋顿势力最强,并且据说这回庇护二袁,他也把另两位单于给硬扯上了战车。
曹军一路艰难跋涉,非止一日,终于进至白狼附近。田畴屡次劝曹操放缓行军速度,等等后路——“此处距柳城不过二三百里,乌丸侦骑或已查之,若会兵来攻,我军疲惫,恐难当也。”曹操却说越是这样,咱越是不能慢喽,要不怎么还叫奇袭呢?现在杀过去,我军固然疲惫,敌人也仓促间难以备战啊,要是等他们准备好了,咱们却未必歇得过来,那此前的努力就全都化成泡影啦。
结果才到白狼,前锋哨探便来禀报,说乌丸果然侦知了我军的动向,仓促举兵,正汹涌杀来。曹操左右望望,扬鞭一指:“可上白狼山,凭险而守,以待后军。”
于是大家伙儿又呼哧带喘地爬上了山,到得山顶朝下一望,王粲当即就腿软了。只见山下漫山遍野的都是乌丸骑兵啊,间中也还夹杂了一些汉家旗号,估计是二袁仅剩的兵马了。王粲伸手捅捅是勋:“宏辅可能看出,敌有多少?”
是勋也算久临战阵了,这点儿眼力还是有的,打眼一瞧:“前者为战兵,未足五万,其后辅兵,恐亦不下五万众。”王粲倒吸一口凉气:“我军尚不足万,可如何抵拒?”是勋说没关系,打咱们或许打不赢,守在山上还是问题不大的——乌丸突骑,天下无双,可要是下了马爬山来攻,一顿滚木擂石就能让他们躺下大半。
他嘴里这么说,却斜眼瞟着曹操,那意思:“打是不打?”因为在原本的历史上,曹操是直接就冲下去了,一战而大破乌丸,阵斩蹋顿。史书上说,战后所俘和受降的胡、汉各族共有二十多万口,而眼前到达的还不足一半儿,应该能打得过吧?
果然,曹操眺望少顷,扬鞭一指:“彼阵未整,乃可击之!”环顾左右:“谁去为某擒斩袁氏二逆?”
王粲听了心里就是一哆嗦,急忙上前劝阻:“不可,敌众我寡,兼之乌丸突骑无前,若下山与战,必败无疑。要当守险,以待后军。”说着话朝是勋使个眼色,那意思,你也赶紧来劝劝吧。
是勋果然也跟过去劝:“仲宣所言是也,,今我军寡而敌军众,即可战胜,势难聚歼也,乃攻袁氏,则蹋顿必然来救。吾闻蹋顿唯恃武力,别部大人多有不服,若攻蹋顿,即袁氏与乌丸别部或未必救——当取蹋顿,则余众必然星散。”
王粲一翻白眼,心说我是请你劝主公不要下山啊,你倒叫他直接去打最强的蹋顿?
曹操瞟一眼是勋,微微而笑:“宏辅所言允当,是某计不周也。”于是就问田畴,哪儿是蹋顿的旗号?
田畴指给曹操看了,曹操再次下令:“谁为某斩此獠首级来献?!”结果四周鸦雀无声,竟然没人敢答应。
终究将领们也多少有点肝儿颤啊,敌人那么多,这仗真打得赢吗?是勋一琢磨,心说坏了,在原本的历史上,当先冲下山去,阵斩蹋顿的乃是张辽张文远哪,可如今吕布未破,张辽还在凉州,缺了这员虎将,则谁还敢出来应声啊?
左右一瞧,身旁的大将只有许禇、曹纯、高览和夏侯廉,可惜曹洪曹子廉还在后军,没能跟上来呢。曹纯那仨,论武勇和胆气尽皆不如张辽,可是匈康你不应该啊?你应该既能战又敢战哪?干嘛也不应声?
再一瞧许禇,正紧张地盯着曹操的背影,嘴巴紧努着,牙关紧咬着——是勋明白他的意思了,此战悬危,匈康作为亲卫队长,必须得保护在曹操身边,谁都能下去冲,就他不能。除非曹操当先发起冲锋,则许禇必然遮护在曹操身前。
一见无人应声,曹操不禁慨叹道:“惜乎子廉、妙才不在……”当下怒目圆睁,暴喝一声:“卿等皆惧,无妨,某乃自战可也!”一边抖动马缰,一边平伸出右手来,那意思——抬我大槊来!
曹操问谁当先冲锋,谁都不敢应声,这回他自己要冲,众人全都慌了,赶紧上来劝阻。也就是勋没劝,他还忙着左右寻摸,究竟谁才能有冲锋的能力和胆量了?这一瞟,就瞧见猫在曹纯背后的郭淮了——郭伯济是大将之才,后来的战绩不在张辽之下,但论武勇就未必足够了。不过也难说,在原本的历史上,夏侯渊在定军山被黄忠所斩,时郭淮为其司马,能于乱军中勒束部众,缓缓而退,说明这人很擅长苦战啊。身处那般危局,都能清醒不乱,那么提前二十年,正当青春年华的郭伯济,心中是不是还能多那么一份少年人的血性呢?
是勋望向郭淮,郭淮有所察觉,也把目光给转过来了。是勋朝他一使眼色,那意思:“你小子敢不敢上?”郭淮本来还在犹豫,见此目光,不禁豪气顿生,于是绕过曹纯,催马迈前两步,于众声嘈杂中猛然大喝道:“淮不才,虽非大将,愿为国家杀贼!”
第十章、临阵手谈
郭淮应声,愿意当先冲锋,曹操转过头来一瞧,不禁大喜过望。
曹操对郭淮是有印象的。一则郭伯济虽然并未正式拜师入门,但是勋也把他当弟子看待,经常带在身边,曹操当然不可能没见过;二则郭淮与诸葛亮又不同,有个当雁门太守的老爹,曹操又岂能不多加关注?此番允许郭淮补入“虎豹骑”,曹纯也是跟曹操打过招呼的,曹操若不点头,既非老兵又非谯沛人士的郭伯济还真未必有入队的资格。
可是曹操是高兴了,曹纯却有点儿不大乐意——哦,丞相询问谁敢当先冲锋,我身为大将没应声,我麾下一员小将倒越众而出了,这是在打我的脸吗?当下曹子和把牙关一咬,就马背上一拱手:“纯愿领虎豹骑为先!”
曹操的脾气他是知道的,虽近老年,而豪气不减,兴致一上来,那还跟当年在荥阳汴水畔打徐荣似的,是要亲自上阵的呀。尤其这回话都说出口了——你们不冲我来冲——除非荀氏叔侄或者郭奉孝在,真未必有谁能拦得住。哦,是宏辅或许也能拦得住,但瞧他却并没有拦的意思。
那么自己身为亲信大将,难道真的由着主公当先冲锋?那不比郭淮越众而出,甩自己的耳光更响吗?以后还有脸再领兵打仗吗?大不了一死而已!为将若不能马革裹尸,而要死于箦上,那真是死不瞑目啊!所以——“主公且退后,看我等催破强敌!”
曹纯这一表态,夏侯廉、高览也绷不住了。纷纷请战。就连许禇都说:“若主公不下山时。禇愿往取蹋顿首级!”
曹操挺得意——激将之计完美成功。士气瞬间就给鼓起开了。当下仍然摊着手,却招呼一声:“取某大纛来!”从人奉上帅旗,曹操转手就递给了郭淮:“虎豹骑当先,余部继之,卿等若胜,某便不下山也,若挫,某乃下山与卿等同死!”
是勋心说别介啊。诸军都可下山冲阵,我们这些文官可以高踞于山上不动,可要是连身为主将的你都冲下去了,我们就不可能不动啦。他开始有点儿懊恼自己的孟浪了——这仗很险,历史上打赢了,未必现实中也能打赢啊,况且又缺了个张文远……冷兵器时代,将领个人武勇还是能够在胜负天平上加上不轻的砝码的,少了那一个,说不定赢面就要降到五成以下。
还不如跟王粲他们一起劝曹操固守白狼山呢……可惜。后悔药没处掏摸去。
瞧眼着郭伯济双手接过大纛,那兴奋劲儿。从脚后跟直冲顶门,就连傻子都看得出来。随即曹纯便整顿“虎豹骑”,排成楔形阵势,手舞大槊,指点道:“不必在意敌众,只取蹋顿首级!”呼啸一声,一马当先就冲下去了。夏侯廉、高览各率所部,左右遮护。
其实这白狼山并不高峻,骑兵沿着樵采人踏出的小路大可驰骋,当下“呼啦啦”地就冲下了山,距离敌军两箭之地开始加速。是勋跟山上瞧着,这心都悬到嗓子眼里来了,几乎就想闭上眼睛——反正自己也派不上用场,生死由命,我不瞧了吧!
估计后世淝水之战时候的谢安也是这般心理,反正兵已经派出去啦,打赢打输,全看天意,与其整天提心吊胆,还不如找人来下盘棋,分散一下注意力为好。
想到这里,忍不住就一扯王粲:“仲宣可欲手谈一局?”王粲急得直翻白眼,说生死顷刻,你怎么就想到下棋了呢?谁能有这种心情?是勋说反正你也瞧不懂战事,与其跟山上干跺脚,不如下盘棋吧——“即死,亦不堕吾辈儒者浩然之气也。”
王粲只是不肯,曹操在旁边听见,不禁瞟一眼是勋,心说我倒是想跟你下一盘呢——只可惜,你就是个臭棋篓子,平素看你面对必应之手还要筹思良久,那比看眼前的战事更让人起急;再说了,你们都可以去下棋,不管战事,我身为主将不能够啊,我得随时掌控战斗的节奏,分派指令才成。
曹操听懂了是勋的意思,那就是转移注意力,以舒缓紧张情绪,但问题王粲不懂,被是勋逼急了,只好一摊双手:“军中安得有棋?”是勋一琢磨也是,军中倒未必无棋,问题这回是轻装前来的,谁还能扛上那么沉重的棋枰赶路呢?曹操非跟你急不可!低头瞧瞧,山上倒是很多碎石——要不咱们来玩儿五子棋?对了,虽说现在许都和曹军中基本全都换了纸张办公,可文人们的老习惯改不了,都还随身带着削竹木的小刀呢,咱们来“剁刀”吧……
转瞬间,是勋就把前一世童年时候的游戏全给想起来了。
他跟王粲两人正在拉扯,忽听身旁响起一个声音来:“是司直可愿与某猜枚否?”是勋转过头去一瞧,呀,原来是向导、徐无令田畴田子泰。
于是是勋放开了王粲,连声答应。敢情他还在琢磨下棋的事儿呢,田畴就已经下马捡了一把石子儿在手中,当下双手握拳,平举到是勋面前,说:“亦可以猜枚赌此战胜负也。”
是勋说我知道这是要猜单双啊,可是单双怎么跟战斗的胜负挂起钩来哪?田畴笑道:“吾手中子数,即自身亦未数得,若一阴一阳,即为胜矣。”
这年月占卜的方法很多,最麻烦的大概就是分蓍草卜易数了,最简单的则是掷筊。所谓筊,就是一种特制的浅杯,杯面为阳,杯底为阴,两杯掷出,二阴则为凶,二阳表示祈愿不清,须再向神灵请示,若然一阴一阳,那就称为“圣筊”,是佳兆。
对于数字来说,一般认为单数为阳,双数为阴,所以田畴的意思,倘若他两只手里的石子儿都是双数,那证明此战必败,一单一双,此战必胜,两个单数……我重新捡点儿石子,咱再来一局吧。
是勋双眼紧盯着田畴伸出来的两个拳头,就琢磨着猜啥为好呢?自己当然是希望一单一双啦,然而石子儿的数目真有那么巧吗?己方是个人就都期盼胜利,人人都愿意是圣筊,说不定田畴潜意识里也故意按单双数来捡的。可到时候对方双手张开,一拍两瞪眼,这赌赛就算结束——战斗可还没结束哪,还要靠点儿啥来分散注意力呢?那么猜两单或者两双?要是万一真是两双,为大凶之兆,那多窝心啊?会不会就此动摇了军心呢?
越琢磨越麻烦,这哪儿能够舒缓紧张感啊,自己觉得比刚才更紧张了呀!
他愣了好一会儿,最终只得长叹一声:“田令将石掷去了吧,不当以此卜战事之吉凶也。”
这会儿田畴也反应过来了,只好微微苦笑,把双拳放下,顺手抛掉了石子儿。是勋说还是下棋好——来来,我来教你最简单的“井字棋”。
正在此时,忽听周边一阵惊呼,是勋和田畴两人都不禁浑身一震,忍不住便探头朝山下望去。远远的,只见“虎豹骑”已然楔入了敌阵,虽然瞧不清人脸,但大纛所在,应该就是郭淮了,正位于楔形的前端。只是“虎豹骑”是一往无前了,其后的夏侯廉、高览所部战斗力要略差一些,却被乌丸兵从两翼包夹上来,给牢牢绊住。眼瞧着这三个阵势就相距越来越远……
即便是勋不怎么懂军事,也能够瞧得出来,这是要被敌人分割包围,逐一歼灭的架势啊!
就听曹操冷哼一声:“仲康,下山相助!”许禇赶紧关照:“禇可动,主公绝不可动!”曹操说哪儿那么多废话啊,你们要是打输了,我光带着一票文官,还能够逃得了吗?如今只有置之死地而后生耳,快去!
于是许禇答应一声,打马扬鞭,领着百余骑亲卫便冲下山去。这时候整个山头上,也就剩下了是勋、王粲、田畴等二十多名文官,外加曹操本人,以及不足三十名相府亲卫。
是勋不禁就胆寒啊,忍不住问:“敌众我寡,设分兵来攻山,奈何?”
曹操闻言愣了一下,随即微微而笑:“宏辅,可害怕否?”是勋心说怎么可能不害怕?但嘴里却说:“勋亦能挽弓射马,若有万一,请主公速退,勋来阻敌可也!”
曹操仰天大笑道:“设吾阻敌,则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