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话水浒之武大郎传奇-第1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走,我带你去见你的小师叔,武植。”

    ……

    与此同时,葫芦口以北的一处战场,也已经基本落幕。

    武大亲自率领近所有从上京城退下来的人马,将被困在这里,苦苦支撑的鲁智深“山字营”,给救了出来。

    山字营损伤极为惨重,他们之前被辽兵重重围困,如若不是西门庆一直在与他们周旋,如若不是武大带领援兵来的及时,山字营必然会全军覆没。

    可即使如此,武大也是心中一痛。

    都是爹生娘养的,这次兄弟们为了救他,先是千里奔袭,紧接着就是千里大逃亡,委实付出了太多太多。

    自上次短暂见面后,又是阔别许久,满脸疲惫的西门庆,从树梢抓起一把白雪,抹在自己的脸上,强行打起精神,皱着眉头,望着武大,直言道:

    “你不该来,但……我知道你一定会来。”

    武大笑了笑,诚恳说道:“辛苦了,谢谢。”

    武大很少对自家兄弟言谢,越是亲近的人,他便越不会用言语来表达谢意,可此时,他实在不知该对西门庆说些什么。

    此次整个营救行动,主角虽然是武大,可最累的依旧是统筹全局的西门庆,不只是身体上的累,更多的还是心累,他需要做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

    西门庆自嘲一笑,揶揄道:“跟了喜欢当甩手掌柜,不靠谱的老大,我只能辛苦一些喽,有什么办法?”

    时间来不及开太多的玩笑,西门庆紧接着说道:“老大,有句话我还是要说,即使你不想抛弃兄弟们独自逃跑,可你也依旧不该来。按照我本来的打算,你完全可以让吴刚等人率兄弟们前来救山字营,而你则带着张良,迅速穿过辽兵防线,与梁山、摩尼教大军汇合,再杀个回马枪,这样才是最稳妥的办法。你现在是武家家主,更是各大势力的中间人,你的生死,牵扯着太多人的成败,何须亲自涉险?”

    武大讪笑了几声,“好好好,下次,下次都听你的。”

    西门庆翻了个白眼,强行按下心头的怒气,继续说道:“我明白你的意思,你是想要与兄弟们同生共死,可以你现在的身份,真的不行。老大,你是不是以为,这次兄弟们千里奔袭,真的只是单纯为了救你?”

    武大微怔,沉默了片刻,问道:“我已经太久没跟兄弟们有联系,有些事情,我的确不知。”

    西门庆扫视一圈,淡淡说道:“当着大家伙的面儿,我也不妨直说了。此次千里奔袭,不可否认,必须是要把老大你给救出来,但除此之外,还有另外一个目的。”

    “我仔细揣摩了一下,老大你当初自一线天逃亡后,宁愿待在燕云,也不愿回大宋,必然是有自己的打算。别告诉我你回不去大宋,你只是不愿意,也不甘心就这般回去。如若我没有猜错,老大你是想彻底将燕云十六州掌控起来,以此为筹码,要挟宋徽宗,让宋徽宗不敢轻举妄动,不敢对兄弟们贸然出手,可对?”

    武大点了点头,西门庆脸上露出了一丝淡淡的笑容,冷冷说道:“也正是因为如此,我才会联络梁山、摩尼教以及河北,几乎倾巢而出,赶往燕云。宋徽宗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想让我们武府一系的人马,与辽兵死磕,孰不知,我也是正是是要利用宋徽宗的这个打算,趁势而为,来个乾坤大挪移!”

    “嘶……”

    武大心头巨震,倒吸了一口凉气,望着眼前这个最信得过的兄弟,满脸骇然道:“你是要借这个机会,将大宋境内与我们武府有密切联系的各大势力,全都光明正大的调到燕云,自立为王!?”

    西门庆满脸炙热,忍不住兴奋的说道:“不错,就是这个道理!”

    好高明的手段,好缜密的心思!

    这是一个局中局,一环套着一环,环环相扣,几乎把所有人都利用在内,包括武大想要掌控燕云的打算,包括梁山与摩尼教的处境,甚至将宋辽两位皇帝陛下的心思也包括在内,全都利用到位了。

    不过,武大不相信西门庆居然会有如此魄力,居然敢有如此石破天惊的想法。

    武大看了西门庆一眼,西门庆微不可计的略一颔首。

    不错,这个计划不是西门庆想出来的,而是“背叛”了武府,归顺了朝廷,武大与林冲、卢俊义的师尊,周侗想出来的!

    姜,果然还是老的辣呀!

    算计来算计去,感情全都是在为武大铺路?

    如果这个计划真的顺利完成了,宋辽两国皇帝陛下,尤其是宋徽宗,恐怕会被气的吐血三升而亡吧?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还是得看武大能否突破辽兵的防线,并且利用他与二龙寨在燕云十六州的民心,一举将燕云掌控在自己手里,打造成铁板一块。

    但无论如何,此时终于确认了自己的师尊周侗从未背叛之后,武大心里总算有了足够的底气。

    既然武府一系的核心人马,从来都没有人背叛过,那么即使面对辽国的千军万马,又有何惧!?



372。第372章 大战,起!

    以前我们曾经说过,我们不能把成功的机会都押在敌人的选择上,那是下下之法,只有无论对手做出何种选择,我们都有应对之策,那才能算是真正的掌控大局。

    当初武大虽然知晓童贯童大将军此次北伐势必会铩羽而归,一直是打算待大宋落败后,带领梁山与摩尼教等人大发神威,一举彻底去掉历史上给盖的造反的帽子,并且名留青史。

    可是他忽略了宋徽宗,他没想到历史上一无是处的宋徽宗,居然会心狠手辣到直接将童大将军铲除,并且给他老人家盖上了一个谋逆的罪名。

    武大本人虽然没被判谋逆,可童大将军待他如子侄,自然不想就这般轻而易举的将此事揭过,即使宋徽宗愿意保他一世平安,武大自己也不乐意。

    男儿一世,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武大不可能忘却童大将军的冤屈,也不可能忘记一线天战死的那近百家将护院。

    可既然已经犯下了一个致命的错误,那么解决问题唯一的办法就只能是继续犯错,一错再错,布一个更大的局,于是乎,武大另辟蹊径,不再一心在大宋发展,而是决定将燕云掌控在自己手里,有了这个筹码,武大就能做很多事。

    可他没想到,在万般无奈之下身份暴露,被辽国给抓了,他更没想到兄弟们来救他的时候,宋徽宗那个老王八蛋会落井下石,把他逼上了左右为难的绝路。

    人终究是人,武大也只是一个普通人,他不是神,他还需要磨练,需要成长,再者说他与兄弟们太久没有联系,很多事已经不在他的掌控之内。

    幸亏,这个年月大多数兄弟们还是很讲义气的,没有背叛他武大;

    幸亏,他武大有一个值得信任和托付对好兄弟西门庆,还有一个德高望重的好师傅周侗,还有一群肯生死相随的好兄弟!

    辽国要杀了武大,不让武大这种人才安然无恙回到大宋,更不想让武大身边如此庞大势力为大宋出力;

    宋徽宗的目的则一直很明确,就是让武大一系的势力去与辽国死磕,河蚌相争,他渔翁得利;

    可是他忘了,他宋徽宗的德行本就一般,童贯虽然恶贯满盈,可他的军功在大宋也是尽人皆知的,宋徽宗阴杀了童贯后,让天下人彻底寒了心,梁山、摩尼教等人不愿归附,要跟着武大在燕云自立为王。

    如今,各自的底牌已经全部揭开,各自的目的也已经完全明了。

    那么剩下的,就是真刀真枪的开“干”了!

    ……

    武大等人休整了片刻,排成数个小型方阵,正式开始往葫芦口行军。

    鲁智深被困的这个位置很古怪,要想回到燕云,必须要讲过葫芦口,这是西门庆选定这里为最终战场的原因所在。

    走了没多久,迎面碰上了“姗姗来迟”的卢俊义。

    师兄弟俩也没有过多寒暄,卢俊义手底下的人马自成一个方阵,继续赶路。

    小半个时辰后,武大一行人终于进入葫芦口。

    在这期间,二龙寨与张青手底下的人,陆陆续续的再次送来了一批兵甲装备,以及猛火油与震天雷。

    如今,挡在武大眼前的,是大批的辽兵,数量大概有……足足两万之众!

    而武大身边,即使把所有人都算上,也绝对不会超过四千人,而且辽兵摆在明面上的就已经超过两万余人马,谁知道他们隐藏在暗处的有多少人?

    最为重要的是,一眼望去,这两万辽兵精骑中,不只是千篇一律的轻骑,居然出现了一批重骑兵!

    重骑兵,是在如今这个大多数情况下还是要靠冷兵器解决问题的战争年代,最为强力的一种特殊兵种。

    重骑兵,无论是人还是马,都全副武装,又被称之为具装重甲骑兵。

    这种重骑兵,皆装备有防护性能良好的盔甲和盾牌,武器以长矛为主,以强大的冲击力和优秀的防御力而著称于世,是杀伤力最为恐怖的一种兵种。

    谁都没有想到,辽国居然动用了重骑兵,辽国那位皇帝陛下还真是瞧得起武大一行人,同样,由此可见,辽国那位皇帝陛下是铁了心要杀武大了。

    武大坐在马背上,很是没有节操的掏了掏胯下,喃喃道:“裆下和当下,都很忧伤啊……”

    那可不,裆下禁欲一年了,当下大军拦路了。

    西门庆微微一笑,配合着武大,打趣道:“听说老大在辽国有勾搭了一位美女?难道没……发生一些动人的小故事?裆下何来的忧伤?”

    武大极为“幽怨”的瞪了西门庆一眼,“饭可以乱吃,话可不能乱说,我对你嫂嫂还是很忠诚的……”

    这话儿说的,连武大自己都有些心虚。

    西门庆煞有其事的点了点头,毫不留情的讥讽道:“的确是很忠诚,汴京城有师师姑娘相伴,上京城有一位……似乎某人做梦的时候喊人家为圆圆姑娘?”

    “……”

    武大无言以对,身后的天邪不留痕迹的稍微往后缩了缩身子。

    不用问,肯定是天邪这个无孔不入,如影随形的家伙,听到了武大的梦话,然后尽忠尽职的将这一切有意无意的透露给了西门大官人。

    大军压境,铁衣如雪,煞气冲天,武大与西门庆居然还有心思若无其事的调侃,众人心生佩服之余,紧绷的神经,也略微放松了一些。

    是的,这也正是武大与西门庆想要的。

    在这个兵荒马乱的年月,或许有人说,不怕死才不会死,其实那都是扯淡,不怕死的很快就已经死绝了,没有谁不怕死,唯有“死不足惜”与“死得其所”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而已。

    便在此时,对面的辽兵有了动作。

    一千名辽兵精骑,越众而出。

    为首那名满脸漠然的千夫长,跃马横刀,上前叫阵道:

    “武大官人,听说你的麾下有数个极为骁勇善战的精兵大营,可敢与我的儿郎们一战!?”

    武大两眼微眯。

    他身侧有无数冲锋陷阵的高手,叫阵,武大肯定是不怕,武大忌惮的,是这一千辽兵手臂上,奇形怪状的……独臂刀!



373。第373章 强强对抗!

    独臂刀,质地古朴,造型奇特,没有刀柄,或者说是刀柄极长,覆有环形铁条,缚在手臂上,与整个手臂是完全绑在一起的,除非将整条胳膊都砍下来,否则便刀不离手。

    这也就是传说当中的刀在人在,刀毁人亡。

    独臂刀还有一个别名,“环臂刀”。

    这是一种辽国传承已久的刀具,只是并不常见,因为只有对辽国朝廷忠诚不二,且敢随时为辽国战死的精英中的精英,方有资格佩戴。

    而且,据传言称,辽国这种“环臂刀”大营的筛选和训练极为残酷,类似于七星盟培养杀手,都是从小便被抓走开始培养的,百里挑一,胜者,方有资格成为环臂刀大营正式兵卒。

    不错,百里挑一进去的,也只能是从一名普通兵卒坐起,能成为千夫长的,绝对是高手中的高手。

    毫不谦虚的说,环臂刀大营,是辽国最后的依仗和底牌。

    如果说重骑兵的出现还只是让武大惊讶,那么这一千装备有环臂刀的一千精骑,则是让武大不得不绷紧了心神。

    一千,少吗?武大觉得太多了,实在太多。

    这一千骑兵,可不是之前卢俊义一个人就敢冲阵的那种软脚虾。

    想要吃下这一千精骑,必然要付出足够的代价,而这也正是武大所不希望看到的。

    而且,这一千骑兵上前叫阵,恰好击中了武大的软肋。

    武大更加擅长,也更加喜欢用震天雷与猛火油柜配合起来,用最小的损伤,给予敌人最沉痛的打击。

    至于会消耗多少猛火油与震天雷,武大不在乎,他更在乎的是减少兄弟们的死伤。

    可如今辽兵上前叫阵就不一样了,必须得派人上去真刀真枪的与他们厮杀,如若不然,那就是不敢应战,己方首先就失了一分军心。

    军心,是一支军队的脊梁。

    从豪门世族到普通百姓,都讲究个薪火相承,而对于一支军队而言,最为重要的则是脊梁不能断,宁碎……不断!

    军心不是别的事情,没了还可以轻而易举的找回来,凝聚军心本就是一件极难的事情,一旦散了,想再凝聚起来,还不知道要到猴年马月了。

    扛着一把硕大“武”字帅旗的武松,对武大说道:

    “大哥,我来!”

    武松本是武府家将大统领,后来随着张平、张良与吴刚的迅速成长,武松便不再管理家将,让他们三个放手施为,尔后凡是武府有大战,武松都要亲自扛着一把“武”字帅旗,隐隐已经成为武府扛旗手。

    但,这并不意味着武松就失去了对武府家将的掌控,恰恰相反,其实除了武大之外,武松是整个武府,唯一一个对家将有着绝对掌控力与号召力的存在。

    莫要忘了,武府家将的班底,可以说是武松与西门庆一手打造出来的,都算是他的徒子徒孙。而武家越来越壮大之后,西门庆便早已不再插手家将事宜,或许多多少少,他都是为了避嫌吧,毕竟他不姓武。

    如今,武松请战,自然就是要带领武府家将护院,亲自出战了。

    但是,这一路从上京城千里大逃亡,“走失”许多了兄弟,武府家将护院只有不足五百人,自然还要加上他武松麾下的执法堂,以及部分铁血堂人马,才终于凑够了一千人。

    武大沉默了许久,淡淡点了点头,嘱咐道:“去吧,小心一些。”

    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这一战,避无可避。

    最硬的一块骨头,总得有人去啃下来,装备与凝聚力最强的武府家将护院,恰好适合这一角色。

    只是,武大终究还不是一名完全冷血无情的统帅,他无法做到只看结果,不顾及兄弟们的死伤,所以,武大微不可计的略一点头,张平、张良与吴刚也全都加了进去。

    反正严格来说,他们本来就是武府家将。

    再者说,既然已经动用铁血堂人马,林冲作为铁血堂堂主,自然不会落于其后,也很是低调的参与了进去。

    再有就是史进武功不低的好汉,也悄悄混了进去。

    除了卢俊义依旧风轻云淡,以及梁山各大营的鲁智深、花荣等人没参与之外,其余的高手基本都混入了其中。

    不要讲什么公平,战争从来就没有公平可言,两万配备了重甲与环臂刀的辽兵,围堵武大一系不到四千人马,这特么的公平吗?公平?去他丫的公平,这个世界从来就没有公平可言!

    如若真是四千对四千,武大一系的人马都不屑于用猛火油柜与震天雷,直接冲阵,又有何惧?

    还是那句话,生死看淡,不服就干!

    武松咧了咧嘴,手中青龙棍一举,大喝道:

    “列阵!”

    “喝!”

    辽兵千夫长,望着随武大出列的一千骑,眼中逐渐开始流露出嗜血的光芒。

    他的爷爷就是一名环臂刀大营军卒,死于与大宋交战之中;

    他的父亲也是一名环臂刀军卒,而且已经坐到了百夫长,却依旧死于与大宋交战;

    他的弟弟同样是一名环臂刀军卒,可惜尚未上战场,便在训练中把自己的右臂练废了,再也没有机会征战。

    毫不谦虚的说,他全家与大宋都有化不开的血仇,在他弟弟变成残废之后,为他全家报仇雪恨的希望,就落在他一个人身上。

    他苦练多年,苦熬多年,在边境上杀戮无数大宋将士,终究成为了千夫长。

    他在辽国境内虐杀玩弄过无数汉人男女,可他依旧觉得不解恨,他认为,只有在战场上,残杀大宋军卒,才是最为解气的。

    尤其是在这种冬日大雪天里,那种亲手用环臂刀刺入敌人胸膛,划开敌人的胸腹,心肺肠胃抛洒一地,在雪地上拖拽出一条猩红血路的场景,当可谓是酣畅淋漓!

    他的手上,从来不留活口,更从来不会有俘虏,有的只有虐杀,疯狂到变,态的虐杀!

    如今,面对在辽国境内名声鹊起的武府一系的人马,他更要将其一击即溃,尔后……疯狂虐杀!

    一千对一千,彼此极为有默契的沉默着同时开始冲锋。

    霎那间,撞在了一起。

    “轰!”

    强强对抗!



374。第374章 震撼!

    从前有座山,山里没有庙,只有一群侠肝义胆,劫富济贫,为民请命的……梁山好汉。

    普通意义上的“侠”,侠者,侠客,游侠,讲究个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很是潇洒不羁,然而,他们的大局观不够,他们没有能够团结起来,是故,被扣上了一个以武犯禁,做事全凭个人好恶的帽子。

    梁山好汉与之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无论从任何角度来分析,这群可爱的人都是值得我们尊敬的。只是很可惜,在历史上,自古以来,他们却始终摆脱不掉造反的那一顶帽子,即使归顺了朝廷,最后也落了个不得善终的下场。

    如今,武大来了,就是改变这个尚未发生的惨剧。

    武大从来都没想过要造反,即使被宋徽宗给阴了,即使宋徽宗再昏庸无能,武大也不想擅起战事,他不想因为自己强加在别人身上的一些想法,而导致战火四起,百姓流离失所。

    不想造反,又不想继续为宋徽宗效力,那么,来到被辽国契丹族占领数百年的燕云十六州,安心发展,总不为过吧?

    将本就属于我们汉人的燕云,收于囊中,这也算变相的为大宋出了力了,有何不可?

    从客观角度来说,武大做的无可挑剔,可事实却是,他这样做,不但辽国恼羞成怒,就连宋徽宗也选择了落井下石,试图坐收渔翁之利。

    既然如此,那么咱们的武大官人,就索性甩开膀子,卯足了尽头,大干一场。

    你不让这么干,你们都不让我这么干,我还非就要这样干,还一定会干出点样子来让你们瞧瞧。

    不但要屠戮辽兵,为国杀敌,为梁山好汉正名,更要全面接管燕云十六州,自立为王!

    如今,在武松的率领下,武府三大家将以及林冲与史进等人,便要与辽国最为精锐的环臂刀大营,展开正面厮杀。

    这两千骑,彼此之间都极有默契的没有使用弩箭,完全摒弃了外物,就是全心全意的将速度催发到极致,并且完美的保持着阵形,全力冲锋!

    天虽寒,却尚无雪。

    除了地面上已经被众人踩的泥泞不堪的残雪之外,天空中连一片雪花都没有。

    想来,以地面上那些残雪的厚度,是盖不住葫芦口的血色了,甚为遗憾。

    “轰!”

    蹄若奔雷,两千骑悍然撞在一起,互相攻入彼此战阵。

    最前方,打虎英雄武松、豹子头林冲、武府家将大统领断臂张平、武府家将二统领神经刀张良、武府家将三统领十三鹰统帅吴刚、九纹龙史进等武功不俗的武林高手,排成一排,率先发力。

    鲜血迸射!

    有敌人的,也有自己的,但更多的,还是敌人的。

    只是一眨眼的工夫,武大一系的骑兵阵营中,前首的十几位冲锋陷阵的大将,挥手间,挑翻辽兵环臂刀几十名悍卒!

    他们没有手下留情,全力以赴,全都是冲着敌人脖颈处去的,一瞬间,战场上飞起几十颗圆滚滚的“糖葫芦”。

    大好头颅!

    时间放佛在这一刻静止,无声……亦无息,但时间它不会真的停下来。

    在众人的注视之下,在那几十颗头颅被高高抛起,尚未落地,一切视听感应,便恢复如初。

    “杀!!!”

    马蹄阵阵,如雷,如鼓,厮杀声骤起!

    大多数人,在砍杀掉一个敌人之后,甚至还没来得及杀掉一个敌人,就得必须去面对紧随其后的第二排,第三排敌人。

    尤其是各自最前方的悍将,他们所承受的压力是最大的,因为他们从一开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