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话水浒之武大郎传奇-第1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个的沙场悍将了!

    即使如今手头缺少了最为犀利的震天雷与猛火油,可那又如何?莫要忘了,当初武大自立为王之初,燕云本来是没有这么多震天雷与猛火油的,但燕云不依旧还是凭借强悍的武力、战斗力以及凝聚力,极为强横的震慑群雄?

    兄弟们本就出身江湖,都有一些武艺防身,如今在武大的牵引之下,兄弟们早已不是被朝廷所看不起的草莽之辈,而是被天下各国势力所最为头疼的一股铁血之师!

    江湖人,除了武力够高,最为重要的还是脾气够硬,绝对不缺胆气,本来是最为缺少凝聚力的,毕竟谁都不服谁,但是燕云五大都督拥护武大,武大自立为王之后,兄弟们终于彻底拧成了一股绳,这样的一群虎狼之师,绝对称得上是钢铁战士!

    何况,即使没有震天雷与猛火油,各大营的武器装备,本就比倭国人高了不止一筹,全部都是由武府工匠与隐族大匠改良加工,然后再由各大作坊秘密出产的,岂是倭国能够比拟的?

    自身战斗力够强,武器装备够犀利,倭国焉有不败之理?

    五万倭**卒,几乎全都被燕云逐渐蚕食,屠戮一空!

    此一役,仅在平安京城外,倭国已经死伤近十万军卒!

    尔后,由于平安京的一座城门之前已经被飞虎旅轰炸过,城门洞开,燕云精锐,随着武大的一声令下,长驱直入,正式攻入倭国京师平安京。

    这一次,武大没有下达不准扰民的军令,毕竟,平安京太大了,而且武大也分不清是否有倭国皇族藏在了倭国普通百姓当中,所以,燕云大军攻入平安京后,展开了最为冷酷的屠戮。

    见人就杀,所有人几乎都杀红了眼。

    在这一刻,燕云大军就像是一个个杀人机器,冷血且无情。

    他们只坚守着武大的最后一条军令:

    “倭国百姓可以杀,但不可辱,尤其是女子,绝对不可以欺辱女子!”

    后世倭国在我们华夏土地上强行欺辱过无数女子,这一点,是武大的底线。

    男人嘛,天生就是强者,天生就是进攻者,哪怕是在床上,大多数也是男人主攻,女人只是被动承受,武大非常不喜欢男人强行欺辱女人,何况,武大更加不希望,自己麾下的兄弟们,会跟倭国女人有染。

    除了这一条军令之外,燕云大军无恶不作,他们是在屠城!

    是的,血腥屠城!

    平安京是倭国京师,这里的倭国百姓最为富裕,接受的教育与文化也最为全面,武大不希望这些人还活着,那会给燕云留下太多的祸根。

    聪明的敌人要不得,蠢货倒是可以允许他们苟延残喘。

    除了杀戮之外,燕云还放火。

    十三鹰是玩火的行家,这个重任,就交给了他们。

    很明显,武大不想再看到倭国这个标志性的都城,还继续存在着,他要将平安京彻底摧毁。

    武大率领燕云大军,自平安京“明德门”攻入,连破平安京110坊,东西两市被付之一炬,破外城,一直杀到内城,从内城,直接杀入了皇宫。

    期间,并没有遭受到太大的阻挠。

    这是显而易见的,今日的倭国,在平安京遭遇了太大的创伤,先是震天雷与猛火油,紧接着就是燕云大军势如破竹,摧枯拉朽一般攻入城内,倭**卒根本提不起战意。

    何况,其实有许多倭国公卿,趁着燕云在城外大战的时候,已经率领麾下的精锐,从其他城门,悄悄的跑掉了。

    如此一来,武大所遭遇的阻扰,便愈发的被削弱了。

    杀入皇宫之后,武大等人一步一步前进,进度放到了最低,因为,武大不允许还留在皇宫之内的倭国人,出现任何漏网之鱼,他要将整个皇宫,屠戮一空,一个不留!

    杀戮,不停的杀戮,甚至是虐杀。

    燕云乘大胜之势,一往无前!

    倭国皇宫仅存的一些武士护卫,很快便溃不成军。

    从高空当中降落下来的张良与张阳,率领大军直接杀入后宫,见人就杀!这货,今天势必要杀掉倭国天皇无数妃嫔与子女了!恐怕会非常之爽!武大唯独希望他不要见色起意才好!

    而吴刚,则直接率兵杀入东宫;

    其他各大营主将,分散而出,屠戮各个宫殿。

    至于武大,则亲自率领武府家将护院,直接杀入了倭国皇宫最为重要的大殿——正殿太极殿!

    在这里,武大见到了满脸惨白,却依旧端坐在龙椅上的倭国天皇。



第610章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在武大率军攻入倭国京师平安京当日,中原大陆上,也发生了一件大事。

    大宋第八位皇帝宋徽宗赵佶……遇刺!

    皇帝遇刺,绝对不是小事,一石激起千层浪,大宋隐藏在暗处最为强大的特务机构“督察院”,在院尊丁卯的亲自率领之下,展开了秘密调查。

    事情的来龙去脉,很快就在督察院的强大运作之下水落石出,然而这个真相,却让整个大宋,举国震惊!

    行刺宋徽宗的元凶,居然是宋徽宗的长子,大宋太子殿下,开封牧,赵桓!

    历史上的赵恒,便是下一任大宋九五之尊,事实上按照史书记载,在公元1125年,赵恒就已经登基称帝,但是很遗憾,如今随着武大的出现,历史的车轮早已改变,宋徽宗并没有禅位,所以赵恒依旧只是大宋太子。

    就像那句老话说的那样,“老子一日不死,你就只能是太子!”

    按照常理来说,虽然宋徽宗迟迟没有禅位,但赵恒既然是太子,那么他早晚都会坐上那张龙椅,完全没有必要派人去密谋刺杀宋徽宗。

    然而,正所谓世事无常,赵恒……等不及了!

    赵恒虽然是太子,但是他的太子之位一直岌岌可危,尤其是三皇子赵楷的强势崛起,已经严重威胁到了赵恒的太子之位。

    史书对赵楷的描述是这样的:

    “性极嗜画,颇多储积。善画花鸟,极为精致。又善墨花,但用墨粗欠生动耳。”

    赵楷,是历史上身份最高的状元!

    他曾经偷偷地参加了重和元年的科举考试,由于他文采的确非凡,竟一路披靡,进入了殿试。在殿试中发挥更是出色,夺得了头名状元。发榜后,赵楷将实情告诉了徽宗。徽宗高兴之余,怕天下士子说闲话,就把当年的第二名(榜眼)王昂提为状元。

    除了赵楷之外,只有清朝康熙帝也曾偷偷参加科举,并获得第三名(探花),但毕竟不是状元,所以赵楷便成了中国历史上身份最高的状元。

    以前的赵楷,与宋徽宗同样在琴棋书画皆有所成,且醉心于山墨水画,一向安分守己,似乎从不结党营私,虽然一直深得宋徽宗宠爱,但毕竟很是内敛,太子赵恒并没有在意过赵楷。

    然而,随着赵楷代表大宋出使燕云,在北燕王武植自立为王之日,亲自前去恭贺,尔后促成了大宋与燕云的一系列通商协议之后,赵楷便逐渐变得锋芒毕露起来。

    本就得宋徽宗垂青的他,在朝堂之上逐渐崭露头脚。

    最让太子赵恒忌惮的,曾经与赵楷一起出使燕云的大宋禁军大统领东郭太寻,以及秦桧的势力,逐渐靠拢到了赵楷身旁。

    如果仅仅是这些,或许赵恒还可以继续等待,然而事情的发展,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

    赵恒突然“查明”,周侗与隐藏在暗处的督察院丁卯一系的势力,居然也秘密投靠到了赵楷麾下!

    周侗如今在大宋的号召力太强了,这些朝廷大佬与禁军联手,一起足以左右朝堂,只要他们真心拥护赵楷,那么赵恒的太子之位,随时都会易主。

    赵恒当然不知道,这些,都只是周侗小心翼翼的,一丝一丝,故意露出马脚,目的就是为了逼迫赵恒,让赵恒这位大宋太子,狗急跳墙罢了!

    再加上,近日宋徽宗的确是一直对三皇子赵楷多有回护与重用,反而狠狠的斥责了几次太子赵恒,赵恒便彻底陷入了疯狂。

    正所谓恶向胆边生,于是乎,赵恒今日兵行险招,趁着宋徽宗出行打猎之际,派人刺杀宋徽宗!

    然而很遗憾,他终究还是失败了。

    原因很简单,是周侗一步一步把他逼到了这个地步,也是周侗与丁卯联手布局,给了赵恒刺杀宋徽宗的机会,但是,周侗绝对不允许赵恒真的杀掉宋徽宗!

    因为,周侗的目的很简单,他只是是要废去赵恒的太子之位!

    周侗这个老狐狸,布局非常之周密,他最近的确隐隐对三皇子赵楷极为亲密,有心人或许都会认为,周侗已经投靠了三皇子赵楷,也正是为了赵楷登上太子之位,周侗才会布下今日这个杀局,来废掉如今的太子赵恒。

    没有任何人知道,这所有的一切,都只是周侗放出来的烟雾弹而已。

    废掉太子赵恒,这的确是周侗想要达到的目的,但他绝对不是想要扶持赵楷登上太子之位,他只是想让大宋的太子之位空出来,让所有的皇子都为了争夺这个位置而去厮杀拼抢。

    唯有这样,有朝一日,周侗方能浑水摸鱼,乱中取胜,扶持武大与李师师的孩子……登上太子之位!

    甚至,直接登上那张九五之尊的龙椅!

    这,本来就是周侗命李师师入宫的根本原因。

    只不过,这个宏伟的计划,周侗一直引而不发,一直隐忍到现在,才终于显露出了峥嵘!

    宋徽宗遇刺,被督察院给救了,虽然没死,但也受到了惊吓,尤其是得知主谋居然是自己的大儿子太子赵恒之后,勃然大怒,大发雷霆。

    虽然一切尚未尘埃落定,赵恒也尚未被处斩,但是无论如何,赵恒这种弑君杀父的畜生,必然是无法继承大统,势必要被拿下太子之位了。

    三皇子赵楷内心里无比的畅快,表面上却还要表现的很是沉重,一边安慰自己的父皇宋徽宗,一边还要小心翼翼的为自己的大哥赵恒求情,恰到好处的表现出自己尊敬父皇,但也重兄弟之情的情怀,一时之间,朝堂之上对赵楷的赞美声络绎不绝。

    宋徽宗也深表欣慰,感叹曰:“生子当如此!”

    但是,即使如此,宋徽宗依旧没有立刻处置太子赵恒,更没有直接封赵楷为新任的太子。

    毕竟,赵恒是他的长子,虽说是天家无情,但骨肉至亲,也不是说杀就能杀的,何况,宋徽宗不是傻子,他总觉得这件事有些诡异。

    所以,在众多闻讯赶来的大臣退下之后,宋徽宗直接对他最为信任的大太监李彦下令道:

    “传旨,命司空尚风秘密赶回京师,严查此事!朕……需要真相!”

    “奴才遵旨!”



第611章 巾帼不让须眉!

    太子赵恒刺杀宋徽宗这件事,是否能够顺水推舟,助周侗扶持武大与李师师的孩子顺利登上太子之位暂且不提,有一点好处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护驾有功的督察院丁卯,愈发的得到宋徽宗的重用与青睐了。

    是夜,丁卯避过了所有的眼线,悄悄来到了李师师宫中。

    李师师宫里很是清冷,并没有太多的下人,这并不是说宋徽宗不看重李师师,而是李师师说自己喜欢清静。

    丁卯来的时候,李师师与白依依刚刚伺候两个孩子睡下。

    白依依微微躬身一福,就要退下,但是丁卯却让她留在了屋内。

    丁卯走到两个沉睡当中的孩子身前,脸上微微柔和了许多,逗弄了俩孩子一会儿,直起身来之后,丁卯又恢复了古井无波的冷酷模样。

    “太子赵恒已经完了,接下来,我们会不遗余力的挑唆众多皇子争夺太子之位,师师姑娘您什么都不用做,只需好好抚养两个长大成人即可。待到时机成熟,我等自会扶持孩子登上那太子之位,哪怕是最后的那张龙椅,或许也未尝不可。周老让我来告诉您,请您放心,无论最终成败与否,我等都会全力护您和孩子周全,这是我们对你的承诺,也是对武大官人的承诺。”

    李师师满脸淡漠,不置一词。

    丁卯眉头微皱,扭身,对白依依说道:“你很幸运,如若不是师师姑娘全力为你求情,你的孩子绝对不可能顺利降生,更不要说是活下来。但是,周老让我给你带句话,这个孩子,是你的,但又不是你的!请你时刻谨记,这个男孩,是师师姑娘与武大官人的孩子,而绝对不是你白依依的孩子!唯有如此,我等才会扶他上位,如若不然……一旦出现任何差错,你也是出身七星盟,你知道我们的规矩,到时候莫说是你的孩子,就包括你在内,也会直接被灭口,记住了没有?”

    白依依脸上面无血色,紧紧咬着下嘴唇,心绪翻滚不已。

    不养儿不知父母恩,可怜天下父母心。

    武大与李师师所生的是一个女婴,根本不可能坐上太子之位,恰好,白依依作为李师师的替身,整日里与宋徽宗在床上,龙,颠,凤,颤,反倒剩下了一个男婴。

    这个男婴能够活下来,的确是李师师的缘故,可即使是活下来了,这个孩子也只能是李师师的孩子,而决不能是白依依的孩子,如若不然,必死无疑。

    而且,其实白依依心里头很清楚,如果她想让她的孩子坐上太子之位,这个孩子就只能是李师师的孩子,如若不然,周侗不会那般费尽周折的帮孩子当上太子。

    只是,那孩子毕竟是白依依的亲生儿子,这让白依依如何能割舍下呢?试问,这个世间又有几个为人父母者,会狠心不要自己的孩子?

    还是那句话,这个世界上永远只有对不起父母的儿女,从来没有对不起儿女的父母。

    丁卯黑着脸,盯着白依依,沉声说道:“我再问你一遍,记清楚了没有!?”

    白依依惨然一笑,刚欲答话,李师师突然插话道:

    “记清楚了又怎样?没记清楚你又能怎样?”

    丁卯脸色一沉,寒声道:“师师姑娘,我丁某人之所以敬你三分,那全都是武大官人的面子,但是,你也不要试图破坏我们的计划!”

    李师师满脸不可置否,淡淡说道:

    “其实,你何须亲自来走一趟?我与依依,从一开始,就都只是任你们摆布的棋子,难道不是吗?你之所以冒险过来将这件事郑重其事的告诉我们,无非是以利相诱,但是,也请你记住,我李师师之所以答应你们背着武大官人入宫,并不是我希望我的孩子坐上那张龙椅,我只是觉着,如果我的孩子坐上那张龙椅,以后我将他的身世与他挑明,那么我的孩子就会知道他与武植是亲父子,那么大宋与燕云之间在以后的几十年里就不会再有战事!唯有如此,北燕王武植方能继续逍遥快活,安心造福一方。这,就是我唯一的目的!”

    “永远不要以为这个世界是你们男人的天下,我们女人也不比你们差!麻烦你回去告诉周老,我的孩子自然是我的孩子,依依的孩子也是我的孩子,我会把这一双儿女都当成是我的亲生儿女来照料,让孩子们安安稳稳的长大成人!至于你们接下来到底要怎么做,那是你们的事情,我一点儿都不关心,你们也无需来告知我!还有,请你们以后不要再来打扰我和依依的生活!”

    丁卯微怔,沉默了许久,突然叹息一声,扭身,悄无声息的消失不见。

    白依依柔声说道:“姐姐,谢谢你……”

    李师师脸上露出一个略微有些牵强的笑容,和煦说道:“同是天涯沦落人,在这偌大的皇宫,只有你我姐妹二人相依为命,理应相互关照,又何须如此客气?”

    白依依展颜一笑,只是如若仔细观察,就会发现白依依的眼神当中,微微有些复杂,除了感慨万千之外,似乎还掺杂了一丝丝怨毒,一丝丝不甘。

    李师师没有留意到这些,走到窗口,望着北方,望着燕云方向,幽幽叹息一声,说不出来的心酸。

    古语有云:

    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

    红尘滚滚,奈何不了一往情深;

    人欲横流,唯简单笃定不乱一心。

    正所谓:

    黄金万两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

    自古长如此,叹息何曾休?

    世人皆堪不破,人生本是孤寂,热闹只是强装,缘之所以是缘,本就是要散的。

    李师师与武大极为有缘,她是除了金莲之外,第一个与武大有着密切交往的女子。

    随着时间的推移,俩人情种深陷。

    然而,缘来缘散缘如水,“缘”之一字,本就如水。

    水无常态,缘无定数。

    李师师终究是为了武大,确切的说是为了武大与她的后半生,毅然决然的选择了入宫,配合周侗的计划。

    自古皆言女子不如男,李师师偏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告诉世人:

    女子也能顶半边天!

    巾帼不让须眉!



第612章 罪恶之城!

    倭国,平安京一役,北燕王武植运筹帷幄,一副决胜于千里之外的架势,以火力最为凶猛的飞虎旅,转瞬之间抹杀近五万倭**卒,尔后与燕云各大精锐大营,共计近三万人马,大破倭国大军,破城而入,长驱直入,展开了最为凶残也最为疯狂的屠城举措。

    当日,平安京城池被废,城内110作坊被焚烧,东西两市也被付之一炬,而城内大多数没有来得及逃出平安京的倭国人,全都被燕云的虎狼之师,尽数屠戮一空!

    死结,唯有以死解!

    我们华夏与倭国之间的国仇家恨,武大始终无法忘怀,他根本就没有把这些倭国人来当人看!

    试问,如果说此时的倭国人是无辜的,那么,一旦放任自流,再过了千八百年,后世我们华夏子孙再被倭国残害无数之时,谁来为我们华夏儿女喊冤出头?

    还是那句话,没有什么所谓的无辜不无辜,武大就是要将倭国屠戮一空,挫骨扬灰,将危险扼杀在摇篮之内。

    武大的目的很简单,他既然极为幸运的穿越到了大宋这个年月,那么他就要全力将我们华夏发展起来,顺便将后世我们华夏最大的敌人“倭国”提前抹杀,为我们华夏打好足够深厚的基础,为我们华夏积累足够的底蕴,那么,武大死后,即使儿女不孝,瞎折腾,最起码也能多缓冲几年,提前做好准备,难道不是吗?

    唯有如此,武大方能心安。

    平安京一战,被后世史书命名为“恶魔之战”。

    而倭国京师平安京,则被命名为“罪恶之城”。

    因为,这里是燕云对倭国实行无限制罪恶的开端。

    也是从这一天开始,燕云对倭国展开了全方位的杀戮。

    但是,史书这个东西,历朝历代,都是不完整的,比如平安京一战,史书就没有记载北燕王武植率兵攻入倭国皇宫之后的故事。

    由于倭国皇宫已经被飞虎旅用震天雷与猛火油轰炸与焚烧过,所以整个皇宫之内,狼藉一片,乱七八糟的,而且还在燃烧着熊熊火焰,所以皇宫之内的倭国人早就已经乱套了。

    他们很惊慌,很害怕,以前从未有过的失措,幸运的是,燕云大军的出现,终于替他们解决了所有的问题。

    因为,燕云大军所过之处,寸草不生,一个不留,死了,自然也就不用再害怕了,也自然也就不再有惊慌与疼痛。

    古语有云,早死早托生,这句话在这一刻被昭显的淋漓尽致。

    武大下的命令很绝,非常绝,他不想放过任何一名倭国皇族,所以直接就下达了杀无赦的命令,而燕云大军执行的更加彻底,男女老幼,一个不留,来来回回屠戮的三遍,才确认没有遗漏。

    当然,提前已经跑出皇宫的,暂时燕云还顾不上他们。

    而武大,则正在倭国皇宫正殿之内,笑吟吟的望着死到临头还死死的端坐在“龙椅”上的倭国天皇。

    这名倭国天皇,到底姓甚名谁,武大不知道,也不想知道,暂且就叫他“小泉尺使”吧。

    (ps,很明显,这个名字是我这个作者自己杜撰的,我也懒得去仔细查资料了,不过我个人认为这个名字非常之霸气!小泉是谁,你懂的啊,上任倭国首相嘛,其实我本来是想用“安,倍”的,但是这俩字会被和谐掉,只能用“小泉”了,至于“尺使”,麻烦书友们请读谐音“吃,屎”。)

    小泉尺使的命很硬,他居然没有直接被震天雷给炸的四分五裂,毫无疑问,他很幸运。

    但是与此同时,他又极为不幸,因为他遇到了武大。

    其实对于小泉尺使没被炸死,武大表示很欣慰。

    被炸死,简直太便宜这个王八蛋了,武大更加希望自己能够亲自解决掉小钱尺使这个倭国天皇的性命。

    唯有手刃倭国天皇,才是最为爽快的。

    小泉尺使满脸惨白,两股颤颤,哆哆嗦嗦的坐在龙椅上,结结巴巴的,指着武大疾言厉色道:

    “をして、天皇があって、天地の皇者をいにさすがふざけるな!?”(朕,乃天皇,天地皇者,尔等怎敢放肆!?)

    武大两手一摊,满脸玩味的说道:

    “去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