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话水浒之武大郎传奇-第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东郭太寻命杀手不分敌我,用飞镖袭杀武府精英,扰其阵形,用五百骑兵冲锋,结果武大身先士卒,利用自己强大的号召力以及凝聚力,再次不分胜负;
东郭太寻诱武大深入成功,武大吃了闷亏,幸,林冲等人即使搭救,略输一筹。
但无论如何,输也好,胜也罢,武大如今的武功虽然暂时处于三流水平,但他似乎一直智珠在握,不能说不着急脱身,起码是没有自乱阵脚,原因就是他早就知道卢俊义在赶来的路上。
当日四海镖局开张,九大舵主奔赴各地开设分舵,卢俊义同时带走了梁山两百精英悍卒。
武府出事后,金莲被劫持,武大就通知了卢俊义。
退一万说,武大之所以敢带着两百余就来单刀赴会,是因为他成竹在胸。
卢俊义是谁?卢俊义是河北玉麒麟,枪、棒、拳号称河北三绝,棍棒更是天下无双,名震天下,在河北何止是一呼百应?
他之所以姗姗来迟,就是因为他在召集人马。
他虽曾与武大有过嫌隙,但后来却成了同门师兄弟,同为周侗弟子,武大有难,林冲都来了,他这个大师兄,责无旁贷。
何况,上次四海镖局与武府结盟的时候,他虽然有些恼怒武大给他安排了个客卿职位,可他最终与师尊一番密谈之后,终究还是没有拒绝。
此时,在武府与蔡府陷入最混乱的僵持阶段的时候,卢俊义终于来了。
这才是武大最后的底牌,也是武大最大的底气所在。
武大熟知历史,他太清楚卢俊义的号召力和战斗力了,在整个水浒传中,卢俊义何时败过?好像只有北宋四大寇中的王庆麾下有一名人称“金剑先生”的李助,似乎凭借一身剑术曾经不清不楚的赢过卢俊义半招。
武大野心很大,他这次就是要一次性的把蔡府给打疼。
此前与蔡府的数次交锋,互有胜负,蔡京在武大春风得意的时候劫持了金莲,给予武大迎头痛击,孰不知,与梁山结盟之后,武大也一直在策划给蔡府一次血的教训。
张良被策反,武大发现的太迟,这是一个致命的错误。
而在我们犯下了致命的错误之后,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就是将计就计,趁势再重新布下一个更大的局,在敌人露出底牌后,依旧能够挥洒自如,将敌人一网成擒,作为一个武力一般只能靠智商碾压敌人的聪明人,谋局当如此也!
卢俊义出现后,他的身后,又直接冲出大约两百骑,前来支援武大。
这些人,是梁山那些跟随卢俊义赶往河北的两百精英。
其中,有一百杀向了那些躲在一侧随时准备偷袭武府的七星盟杀手,另外一百则直接提刀看向了东郭太寻的人马。
与此同时,周围的山头上,喊杀声四起。
不出武大所料,甲七这个阴险的狡诈之徒,果然还是留了后手。
是大约一百位弓箭手。
一百位弓箭手,看起不来不多,但他们埋伏在四周,一旦武大等人强行突围的时候,恐怕这些弓箭手会给予武大毁灭性的打击。
可惜,由于卢俊义的到来,胎死腹中。
出手的,是卢俊义在河北江湖上的绿林朋友,以及他上次与武大还不相识,在阳谷县县衙大牢内救出的江湖游侠,各个都有一身武艺,那些只擅长挽弓射箭的弓箭手,与这些绿林中人短兵相接,恐怕会死伤惨重。
武府士气高涨,武大面露森然,终于露出了獠牙:
“杀!”
东郭太寻不只是个陷阵的猛将,他的脑子也极为好使,衡量了一下眼前的局势得失,果断下令,“撤!”
可惜,武大怎么会让他们安然退去?
“上强弩!”
是的,这一路,直到此地,武府精英从童英军营带出来的强弩一直都没动用,目的就是等到蔡府底牌用尽黔驴技穷之时,彻底将他们全部灭杀!
东郭太寻的人马本就大部分被武府纠缠着,剩下的想要跟他一起逃跑的心腹,瞬间就被强弩射杀一片。
东郭太寻也顾不上这么多了,调拨马头,带着仅余的几名心腹,突围。
他的武功太高,真心想要逃,在一时之间,武大还真没办法去拦住他。
甲七的脸色极为难堪,他的身边只有畏畏缩缩的蔡九,以及梅香和几名七星盟杀手。
这点人,连给卢俊义塞牙缝都不够。
他想逃,他想跟东郭太寻一起逃,可茫然四顾,处处狼烟,他能往哪跑?何况,卢俊义正盯着他,单枪匹马杀了过来。
他迟疑,可卢俊义却不会给他仔细考虑的时间,迅速逼近。
甲七气急败坏的对身边的七星盟杀手下令道:“上!给我杀了他!”
但,这种杀手,在暗中伏杀,水平还勉强可以一战,正面交锋,被卢俊义一击而溃。
卢俊义单人单马,以一己之力,成功擒获甲七、蔡九以及梅香。
与此同时,各处交火处也是一面倒的局势,武府一系的人马大胜!
仅仅一刻钟后,蔡府人马眼见东郭太寻逃窜,甲七被抓,大多数人投降,其余人被就地斩杀,武府完美收官。
武大喘着粗气,来到甲七面前。
甲七早已经没有了之前的意气风发,现在的他就如同一只丧家犬。
“武大官人,我是蔡府心腹,你杀了我,蔡太师一定不会饶过你的!”
武大满脸漠然。
甲七顿时慌了,“我是甲七,蔡府甲字号心腹排名第七,我知道蔡府很多秘密,您不能……”
武大根本就没等他说完,干净利索的一刀就把甲七给宰了。
“蔡府甲七?”
“我甲你一脸!”
(今日五更已完成,祝大家周末愉快,请大家多多支持,谢谢~)
138。第138章 回家
其实甲七说的没错,他是蔡府绝对铁杆心腹,按照常理来说,武大不应该一刀就把他给杀了,但,武大还是这样做了。
这样做的原因有二。
首先,第一条,即使甲七供出些什么,武大也不能确认他所言属实,这家伙阴险狡诈,稍有不慎,就会被他迷惑,得不偿失,当然,这是最简单也最次要的原因;
最重要的是,尤其武大武功有限,所以如今的他更像一个擅长谋略的谋士,以智取胜,但他还是武家家主,他还是一个满腔热血的男人!
作为一家之主,甲七设计绑架了金莲,武大绝对不能容忍他还多活在世上一天,动我女人,杀!
作为一个男人,甲七用梅香逼迫张良,策划如此之大的阴谋,致使武府上下的家将护院损伤惨重,动我兄弟,杀!
是可忍孰不可忍,即使孰(叔)可忍,婶婶也不能忍!
大战结束了,但武大还是不能休息,他需要解决的问题还有太多太多。
首先是蔡九,一刀杀了倒是简单,不过武大沉吟了一番后,把他交给了梁山处置。确切的说,他是想看看宋江会如何处置蔡九。
如今的梁山,在武大的指点下并没有堂而皇之造反,藏匿了身形,一边练兵,一边赚钱,两不耽误,蒸蒸日上。但无论如何,以历史上的宋江的秉性,如若他还想要一门心思的往朝廷身上靠拢,终究是个隐患。
毕竟,及时雨宋江的号召力太强,如若日后他真的与武大等人反目成仇,估计梁山会彻底分裂,他最少能带走一半的人马。
蔡九是蔡京第九子,家世深厚,但无奈他这次被绑架,戴宗做的很小心,没有留下任何蛛丝马迹,神不知鬼不觉,即使被人给杀了,也是一桩无头公案,根本无从查起。
退一步讲,就算蔡京心知此事是梁山或者武大做的,可那又如何,空口无凭,他没有证据。
这是武大对宋江的一次试探,他想看看宋江是否会有所转变。
其次就是被卢俊义生擒的梅香姑娘。
在此次事件中,梅香姑娘设计引诱张良,是最大的导火索,如果没有她的出现,张良不可能被甲七利用。当然,受伤最深的,也是张良。
武大斟酌了许久,把梅香姑娘交给了张良处置。
是生是死,武大不在乎,但他需要给张良一个彻底了断此事的机会。
这两个人处理完之后,最棘手的问题也就来了。
东郭太寻带来的那五百铁骑,身份已经查明,他们是濮州濮阳郡驻军。
这是朝廷的人马,杀,杀不得,放,又放不得,着实让人头痛。
最后还是童英过来给武大解决了这个难题。
“把人带回去,交给我吧。”
武大微怔,“你能怎么处理?别说把他们都杀了,他们毕竟是朝廷州军,再者说,他们只是奉命行事而已。”
童英翻了个白眼,“杀什么杀?军方的事情你不懂,把人交给我就行了,你管那么多干嘛?”
得,这位小爷在之前的交战中负了伤,这个人情武大欠大了,惹不起,不管了。
“另外,把那些山匪还有七星盟的杀手,全都押回阳谷,回头我让人起草一份文书请父亲大人过目,就说这些人全是三道口的山匪,终日打家劫舍,无恶不作,报上去,我有军功,你也不会吃亏,还顺便帮你解决了难题,你该怎么谢我?”
果然不愧是将门子弟,处理起这种事情如鱼得水,这可给武大帮了大忙了。
武大拱了拱手,“多谢。”
这件事处理完,就只剩下最后一个问题,也是让武大最揪心的问题。
此战,武府两百余护院,战死四十七人,重伤者三十五人,其余的也全都人人负伤。
十名家将,战死四人,两人重伤,四人轻伤。
这些家将护院,全是为武家而战,也是为武家而死,而伤。
武大的心情极为沉重,李师师是场间唯一一个懂的医术的,正忙的不可开交,为负伤的家将护院包扎。
金莲挺着大肚子走到武大身旁,望着忙前忙后的李师师,幽幽叹了口气,轻声道:“夫君,奴家是不是挺没用的?除了一直给您添麻烦之外,一点忙都帮不上您……”
家将与护院的战死让武大极其难过,但他还在脸上尽量挤出一丝笑意,安慰道:“不要胡思乱想,这一路你也没少受委屈,去歇着吧,回府后我请人再配几副安胎药。”
金莲展眉如初,乖巧退下。
武大信步走到张良身边,查看了一下他身上的伤,关切道:“没事吧?”
张良没有说话,只是沉默着摇了摇头。
或许是因为内心的自责,张良在此战中简直就是一幅不要命的打法,疯狂的杀敌,武大明白,他是在为自己赎罪。
而张平,则在带人整理出战死的兄弟尸首。
武大心中一恸,悲上心来,沉声道:“仔细点,一个也不能少,一个也不能弄错。”
张平沉默着点头,“是。”
这是武大首次体会到战场的残酷与无情,冷兵器的交战,无论武府一系多么的骁勇善战,终究还是避免不了死亡。当然,这些还活着人,势必成为未来武府人马的核心战力。
这里面有许多人,武大都只是眼熟,并没有太多的直接交集,毕竟,如今的武府人马太多了,武大不可能个个都认识。但即使如此,他们还是义无反顾的选择了为武家而战。
“做好统计,回家后,厚葬,善待他们的家人。”
“是。”
两个时辰后,战场清扫完成。
童英与众多梁山精英,换了东郭太寻那些人马的甲胄,押着浩浩荡荡的俘虏在前开道,武大率领晁盖等梁山好汉、石宝等方腊部众,以及后来赶来的卢俊义的人马,砍了粗壮的树枝,抬着伤员,以及战死的兄弟,踏上了归途。
走出三道口,武大回身又望了一眼这个自己将铭记一生的地方,长吸一口气,强行按耐住内心的悲伤,大声呼喊道:
“兄弟们,回家!!!”
“回家!!!”
139。第139章 苍蝇
由于人员众多,光生擒的俘虏就有八百多人,即使他们已经被缴械,但依旧不容松懈,再加上武府伤员极多,所以武大等人走的极慢。
按照童英的心意,他是想直接调兵,毕竟这些俘虏里的确是有很多山匪,剿匪是百姓和朝廷都喜闻乐见的,此时剿匪完成,调兵也不算逾礼。
但,武大沉吟了许久之后,拒绝了。
当初与童府的瓜葛,本就是武大在万般无奈之下作出的决定。武大最早穿越而来的时候,被盐铁司封了制盐坊,带到了盐铁司审讯,后来童英马踏中门,从此武大就被打上了童府一系的标签。
其实武大当初也可以选择请蔡京的儿子“蔡九”出手,只不过那样他就变成了蔡系的人马。武大之所以选择了童家而非蔡家,一来童家掌握的是兵权,拳头的确够硬,二来就是因为武大一直对当兵的军人有天生的亲切感,他总觉得童贯这种军人要比蔡京那种玩弄权术的政客更容易打交道。
可惜事实证明,武大发现自己错了。
武大是聪明人,既然童英跟着自己来了三道口,那么武大有理由相信,蔡京的心腹一定在关注着这里的一举一动。而且蔡京此次调用了由东郭太寻掌管的濮阳郡驻军,武大不相信童家会一无所觉,但童家并没有告知武大提前做好准备,而是任由武大率领两百余人就闯进了蔡家的陷阱。
再者说,武大之所以一直成竹在胸,甚至是有恃无恐,是因为除了卢俊义之外,武大相信附近一定有童家的人马,随着准备救出童英。可是直到最后,童家的人马也没有出现。
如此一来,这件事就值得推敲了。
退一万步讲,纵使此次童家并没有与蔡京联手致武大于死地的意思,但童家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也一定是目的不纯,他们似乎选择了观望,或者说是坐视不理,坐收渔人之利。
照此推算的话,事情就很明显了。
武大死了对童家有何好处吗?答案是有!
自从武大进献了制盐之法,又搞出来锻体之术,童家就一直在时刻关注着武大的下一步动静,阳谷县城的变动,作坊的扩张,四海镖局的开设,三苏后人的私塾,这些都瞒不过童贯。
童英与武大交好,又在阳谷县城附近驻军,只要武大死了,近水楼台先得月,童家可以瞬间接管与武大有关的这一切的一切。
也正是因为武大洞察到了童贯的这些心思,所以即使此次童英仗义相助,武大还是拒绝了童英要调兵前来的举动。
还是那句话,私交归私交,如今的童英还不是童家的掌权人,武大必须对童家保持足够的警惕了。如若不然,恐怕随时都有可能在阴沟里翻船。
归途是美好的,但是由于伤兵很多,心情略有些沉重。
路过范县的时候,武大派人去县城重金“请”了一些大夫过来,李师师一个人实在忙不过来。
这些大夫一开始畏畏缩缩的,但武大的确许诺了重金,再者说童英又拿出了自己的令牌,所以这些大夫很快就进入了角色,尽心为伤员包扎。
战死的兄弟已经太多,即使在别人眼里武大已经是大胜,但作为武府家主,武大却只认为是惨胜,他绝对不允许,再有护院因为重伤没得到及时救治而殒命。
在荒郊野岭休憩了一夜之后,忙碌了一整夜都没合眼的大夫们,捂着袖中沉甸甸的银钱,心满意足的离去了,武大等人再次动身。
即将进入东平府地界的时候,身后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沉闷马蹄声。
“戒备!”
武大皱眉,有些不明觉厉。
蔡府人马已经擒获,难道还有后手?
不多时,不远处出现大约一百骑。
他们并未披甲,从他们的穿着上来看,他们更像是府兵之流。
当先一骑,坐着一位趾高气扬,满脸高傲的俊俏公子哥,脸白的跟大姑娘屁股似地,一看就是从小锦衣玉食的官宦子弟。
如若不是他左脸颊上有一颗标志性的大黑痦子,绝对有当小白脸的潜质。
那公子哥手拿一把折扇,“唰”的一声打开,坐在马头笑眯眯的说道:“鄙人濮阳郡宋子航,敢问哪位是童英童少爷?”
武大心中松了口气,看来是友非敌,看向童英,却见童英两手一摊,表示不认识。
不过,既然人家指名道姓了,童英也只好朗声道:
“我就是童英,你是哪个?”
宋子航微怔,似乎有些羞恼,显然没想到童英居然不认识他。
说起宋子航来,在濮阳郡的确是鼎鼎有名的大人物。
他是濮阳郡郡守嫡长子,无意官场,也无心学武,倒是走了偏门,学了一身好步法,轻功了得,号称来无影去无踪。
这宋大公子极为好色,当然,身为郡守之子,他的确有这个资格让许多的俊俏姑娘自动送来门来,你情我愿,谁也不能说闲话。
可如若只是这样也就罢了,这宋大公子有一个癖好,或许是因为送上门来的太过乏味了,他喜欢采花,仗着轻功好,半夜三分就潜入人家姑娘房内,扮演那采花大盗的角色,完事之后还死不认账,也不娶人家,只是偶尔隔三差五的想起人家姑娘来,再去做那名不正也不顺的勾搭。
濮阳郡的商贾以及百姓家的闺女都没少受宋大公子祸害,对此是深恶痛绝,可惜又敢怒不敢言,以前有人去过衙门告状,不但没能处置了宋大公子,反而被毒打一顿,下了大狱。
如此一来,宋大公子就愈发的嚣张了,变本加厉,甚至跋扈到了当着人家相公的面儿,就去干那偷香窃玉的勾搭,名震濮阳。当然,这个“名”,是恶名。
童英的家将跑到童英身边解释了几句,童英微微皱眉,略一颔首,淡淡说道:“原来宋少爷,不知有何贵干?”
宋子航嘴角微翘,玩味道:“本少爷听说有一队不知死活的贼人,劫持了蔡太师的公子,故,特意前来相救。未免伤了童少爷,请您让行。”
此言一出,气氛便陡然变得微妙起来。
(祝大家周末愉快,今天继续五更~)
140。第140章 取死之道(一)
武大此行,亲自带出来的两百余人当中,大概还有一百人有一战之力,卢俊义带来的两百梁山精英,战力基本完整,再加上他从河北带来的那些绿林好汉,林林总总,能够继续战斗的总人数不会超过四百人。
但,这四百人,却押着足足有近千的俘虏,本就捉襟见肘,只不过由于那些俘虏在主将东郭太寻狼狈而逃后毫无反抗的心思,且已经被缴械,才算是相安无事。
当然,另外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卢俊义以及梁山好汉和方腊部众,这些人都是武功高强、赫赫有名的陷阵高手,威慑力极高,才导致那些俘虏不敢有反抗的心思。
而此时,在濮阳郡有着莫大名气的濮阳郡郡守之子宋子航带着一百府兵出现后,那些俘虏便开始蠢蠢欲动了。
摆在武大面前的局面很麻烦,内有俘虏要作乱,外有宋子航带着一百府兵在作妖,当可谓内忧外患。
童英也是个暴脾气,两眼微眯,反问道:“我若是不让呢?”
宋子航似乎早已预料到会被拒绝,一点都不惊讶,不紧不慢的缓缓说道:“那……可就别怪我不客气了。如若真是一不留神伤了童少爷,还请您莫要怪罪。”
一个郡守之子,敢对童贯的儿子童英如此不放在眼里?除非他是傻子,要么,他就是有所依仗。
俗话说良禽择木而栖,大腿择粗而抱,宋子航口口声声要救蔡九,连得罪童英都在所不惜,那么就很明显了,他是蔡府一系的。
双方再无言语,屏息,酝酿接下来的风暴。
率先发生骚乱的,那些被生擒的俘虏。
武大略一抬手,武府所属,全数抬弩。
冰冷的强弩,让俘虏胆寒。
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就全部都不敢动手。
几名心思狡诈之徒,对视一眼,同时大喝道:
“兄弟们,不要怕,他们人少,我们……”
很可惜,他们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被强弩直接射杀了。
俘虏暂止干戈,宋子航却抓住了这个难得的机会,准备下令府兵冲锋。
他要制造混乱,只要打起来,俘虏们肯定也会冲出来,到时,凭借绝对的人数优势,他就能把武府尽数覆灭。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让他没有想到的是,他从来没有睁眼瞧过的武大,做了一件让他绝对意想不到的举动。
濮阳郡府兵尚未冲锋,武大已经当机立断,淡淡说道:
“冲锋。”
就是这样简单的一句话,武松与张良便同时冲了出去,身后,只带了大约五十骑。
宋子航鼻子都快要气歪了,他带领的这一百府兵,全是濮阳郡的精粹,配备着最好的战马最好的甲胄最好的长刀,个个都是有血腥的好汉子,武府居然只出动了五十骑?
“冲锋!”
随着宋子航恶狠狠的一声令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