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赝医-第3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重九坐在椅子上,他也感觉有点失落,这场登基大典,未免太过草率,虽然是因为事发仓促,但实在是太过简单了,什么气势都没有,甚至连奏乐都省了,这几乎都称不上是一场登基大典,只能说是宣布一下,他李重九自立为帝了。
李重九想了想,对吴有仁说道:“吴爱卿,你看祭祖的事,是放在打败燕军之后,还是今天呢?”
对于皇帝登基这种大事,如果不举行祭祀祖先的仪式,不向祖宗说一声,那就算是不合法,所以李重九对这个还是很在意的。
吴有仁微微一皱眉头,祭祀这种大事是绝对不能避开的,好在太原是大方帝国龙兴之地,李家祖庙就在太原,祭祀是没什么问题的,甚至要比长安都方便举行。
对于皇帝的合法性,这个万万马虎不得,吴有仁咬了咬牙,道:“等大臣们向百姓宣告皇上登基之后,便由皇上带着文臣武将,还有一众城中宿老,咱们便去祖庙祭祀祖先吧,只要行动快一些,应该不会有什么危险的,燕军没法这么快就到!”
李重九微笑着点了点头,他也是这么想的,虽然祖庙是在城外,可是如果行动得快一些,趁着燕军还没到,就把祭祀的事情给办好了,那还应该是没什么危险的。
一刻不祭祖,一刻心里就不踏实啊!(未完待续。。)
第七百一十八章 朕先逃一步
李重九和吴有仁坐在留守府里,这里还算是安静,可此时的太原城里,却是欢呼的海洋了,百姓们纷纷走上街头,对着大小爵爷们欢呼,而大小爵爷们则开始撒钱,一筐一筐的铜钱,仍旧是诚亲王和靖德郡王提供的,比上次的数量还要多。
诚亲王和靖德郡王也豁出去了,反正李重九的大事要是成功了,他们就会有花不完的钱,可是失败了,他们就得全家完蛋,所以也不用想着留点养老钱了,就花吧,千金散尽还复来,小钱而已,身外之物。
诚亲王和靖德郡王并没有离着留守府太远,具体的事情也不需要他俩去办,两个人是在留守府边上的一座大宅子里,训示着自家的儿孙。
院子当中,诚亲王看着自己二十多个儿孙,虽然儿孙们以前都被他“赶出家门”了,可私下里还是可以偷偷见面的,但象今天这么光明正大的见面,却还是二十多年来的头一回,他双眼中几乎全是泪花了,没法不激动。
靖德郡王则好些,他的儿孙只有十来个,而且世子还一直都跟在他的身边,没有被赶出去过,但他也挺激动的。
诚亲王平稳了一下心情,说道:“李家的好儿郎们,咱们的苦日子到今天就算到头儿了,太子殿下已然登基称帝,我们皇族后裔又可以堂堂正正做人了,不必再害怕女皇的迫害,但为了不让另一个女皇出现,我们一定要反抗,一定要清君侧,清太上皇的君侧,这不光是为了我李氏皇族,也是为了天下苍生!”
理由相当地高大上,反正这年头只要是想造反,或者起义。都会加上一句为了天下苍生,这样也是给他们自己增加点信心。
靖德郡王也点头道:“杨泽已经身亡,算是恶贯满盈了,可万岁公主李菜菜还活着,她就是那个想当另一个女皇的恶女人,咱们李家的好儿郎,就算是抛头颅洒热血,也一定要击碎她的邪恶阴谋,还我大方帝国一个朗朗乾坤!”
他们的几十个儿孙同样也是激动万分,他们终于可以对别人说。他们是皇族成员了,不用再偷偷摸摸地,总是怕别人发现他们的身份了。
诚亲王又道:“这些年来,虽然咱们忍辱负重,可却也没有闲着,没有什么都没做,太原城以及周边五成的生意都是咱们的,而且军队里也有咱们的亲信,可以说太原就是咱们的天下。只要咱们跺跺脚,那么太原就得颤三颤!”
靖德郡王也连忙点头,说道:“刚才,我家的儿孙都随我去了军营。得了相应的军职,你们以后就要替皇上把握好这支军队,以后你们就会是禁卫军的大将军,所以一定要好好做。替皇上守好这花花江山!”
诚亲王家里有钱,对于文官也有一定的影响力,而靖德郡王则是自认为掌握了军队。文臣武将,还有财富他们都有了,没有理由会失败的。以太原一地,当然是无法对抗长安朝廷的,但可是如果出其不意,在长安朝廷还没做出反应之前,他们就挥军打到了长安城下,那么成功的希望至少有八成,其余两成听天由命,这已经是很高的胜算了。
对自家的儿孙又做了些训示,诚亲王转身对靖德郡王说道:“老兄弟,咱们一在内,一在外,为兄年纪大了,禁不起折腾,就占个便宜,留在皇上的身边,想办法控制住文臣,而老兄弟你辛苦一些,留着孩子们去控制军队,咱们一起为皇上夺取这个天下,一起努力!”
这其实就算是划分势力了,以后诚亲王就会专门管文官这一块,在文官里面有势力,而靖德郡王则管武将这一块,势力在军方,两个人想得都得长远的,虽然大事还没有成功呢,就先把地盘大概地划分了一下,这也是两个人的共识,谁也不要侵占对方的利益,如此才能长久的合作,毕竟大家都是亲戚,有共同的目标嘛!
靖德郡王立即点头,道:“老哥哥说得对,咱们兄弟同心,其利断金!”
说着两个老王爷眼中都是泪花涌动,两人竟然握手在了一起,互相勉励一番,而下面他们的儿孙也是如此,大家都感好日子就要来到了,这个时候一定要好好表现。
互相勉励一番之后,两家人便分头行动了,诚亲王带着自家的儿孙回了留守府,而靖德郡王则带着他的儿孙,又去了军营。
现在军营里面只有杜大下巴一伙人,靖德郡王有点儿不放心,他深怕杜大下巴利用这段时间,把所有的实权都给掌握了,不给他留下点啥,那他忙乎一通,该有多亏啊!
太原城的街头一直乱到了中午时分,道路才算是重新畅通了,李重九在吴有仁的陪同下,坐着一辆豪华马车出了留守府,诚亲王则带着文臣们围在李重九的豪华马车旁,而靖德郡王则带着他的儿孙还有王府里的侍卫,充当羽林军,再外围就是杜大下巴带着的三千太原兵了。
百姓们见了这阵势,连忙上前,问外围的那些太原兵,新皇帝这是要去哪儿啊?太原兵都是本土士兵,见到有熟人相问,便说是要去城外的祖庙祭祖,百姓们听了,无不欢喜,祭祖可是大事啊,祭祖之后,新皇帝还会不会再撒次钱?
皇帝登基这种事可是不常见,在太原那就更不常见了,百姓们都想着能再捡一次钱,带着这个美好的愿望,上万名百姓跟在李重九的马车之后,一起往城外走去。
太原的皇家祖庙离着城池也不算太远,一是要风水好,二是要离城近,这样也好方便祭祀,只不过大概十几里地的样子,如果骑马快跑,一会就到了,就算是步行,大概一个时辰甚至不用这么久,也会走到的。
李重九的这支祭祖大队,走的不快,相反还有点儿慢。一直走了足足一个多时辰,这才能远远地看到祖庙的围墙,也就一里来地了,就算走得再慢,两刻钟的时间,也必定会走到!
可就在这个时候,远处一个金乌兵飞奔而来,看他的样子,应该是给李重九的大队打前站的,先到了祖庙这里通知。可不知怎么的会跑得这么快,看样子是出大事了!
李重九突然间心头就是猛地一紧,祖庙可不要出什么事啊,不过,看起来似乎也没出什么事呀,不象是失火了的样子,难不成是被不开眼的盗匪给打劫了?
吴有仁却比李重九反应快多了,他急道:“难不成是前几天燕军先锋的溃兵,他们无处可去。所以打劫了祖庙,或是在祖庙这里住下了?”
做为皇家的祖庙,一来庙宇占地较广,能住的房间很多。二来这里并没有什么村庄,祖庙的周围当然不能住太多的闲杂人等,这就使得这里是一个很好的藏身之处了,所以吴有仁猜测得还算是对头!
这时。那金乌兵已经奔到了跟前,他叫道:“皇上,大事不好。远处发现了大队的燕军骑兵,正在往祖庙这边赶来,足足有好几千人!”
“有好几千人的燕兵?他们是从哪里冒出来的?”李重九差点儿吓晕过去,要是来的燕兵有好几千,那他带出来的这点儿太原兵也不够用啊,根本没法抵挡!
那金乌兵微一犹豫,道:“回皇上的话,具体有多少燕兵,末将实在是数不清,但就见尘头大起,奔过来的全是燕兵,也许没有几千……”
李重九这才算是松了口气,没有几千就好,要不然他很容易连太原城都回不去。
可那金乌兵却补充了句:“可能得上万吧!”
李重九吓得立即就从豪华马车里跳起来了,跳得太猛,不小心还把头给撞了,他叫道:“多少?有上万的燕兵?”
吴有仁同样大急,他道:“离此还有多远?”
那金乌兵一指南边,道:“是从这个方向来的,大概还有两三里地吧,骑兵那是说到就到的,但现在走估计还来得及!”
吴有仁立即道:“杜将军,杜将军,你带人去拦住燕贼,本官保护皇上回城,你万万要拦截得住啊!”
杜大下巴叫道:“没问题,你先保护皇上回城吧,这里交给本将军就可以了!”他又冲着太原兵们叫道:“往南,大家往南去拦住燕军!”
太原出来的兵将都蒙了,这时候也不知该怎么办才行,他们都是守城的兵将,并不是上战场野战的部队,而且太原这里太平已久,很多兵将连敌兵长什么样儿都没见过,更别提打仗了,听到有大队的燕兵到来,不少太原兵甚至想着要逃走,扔下李重九,他们先逃回城里去,逃回自己家,把门一关,哪儿也比不上家里安全啊,不少太原兵就是这么认为的,只要把家里的门一关,敌人就没招可使了!
尤其是靖德郡王的儿孙们,他们现在都是小将领了,这时候都跟在李重九的身边,听到杜大下巴叫喊,他们却谁也没有往兵将们的人群里走,都没有去带兵,他们都认为这个时候,应该保护皇上李重九才对,和那些臭哄哄的大头兵在一起,那实在是太犯不上了,厮杀之事,还是让命贱的人去做吧,他们的命可金贵着呢!
这边他们还在慌乱呢,可还没等李重九的豪华马车走出多远,就见远处尘土飞扬,似乎有无数的兵马往这边冲来,马蹄踏动,把地皮都给震得颤动了!
李重九顿时吓得心胆俱裂,他可是从来没有见过大队骑兵奔驰,从来没有想过竟然能造成如此山崩地裂的震动,他在马车上再也坐不住了,他跳下了马车,叫道:“马,把最好的马给朕!”
吴有仁倒还算是震定,他估计就算是燕军到来,可也没法马上就冲到李重九身前的,那些太原兵就算是再不会打仗,可也能抵挡一阵子的,时间不用多,只要一刻钟就行了,他就能和李重九一起跑回太原城了!
自有金乌兵给李重九牵过一匹最好的战马,李重九这时候都吓得手脚酸软,还是金乌兵扶他上的战马,李重九上了马后,给他牵马的金乌兵狠狠地一抽马屁股,那战马便冲着太原城的方向,飞奔而回。
吴有仁也换了一匹上好的战马,他叫道:“金乌兵,保护皇上!”
金乌兵这时候有一大半的人分出去控制兵权了,只剩下了三十来人,剩下的都是城里大小爵爷的子孙,足足有二三百之多,再就是大小爵爷了,还有各级官员,加起来总数差不多有五六百之多,人数不少,可是真能打仗的,也就是那三十来个金乌兵了!
这个时候,众人见李重九和吴有仁当先跑了,他们也都慌了,也跟着跑了起来,因为刚才是列队走在道路上,现在这么突然狂奔,队形当然是说不上了,可却造成了人挤人,马撞马的恶劣结果,反而使得不少马术不精的人倒了下来,不少身体弱的,倒地之后爬不起来,反而被同僚的马给踩伤了!
杜大下巴远远地望了一眼,心中嘿然,怎么竟然慌成了这个样子,看来都是胆小鬼啊,竟然一听有燕军冲来,就全都一窝蜂似的逃了,就算是要逃,这种逃法也是不对的呀!
李重九要是有过上阵的经验,他这时候就应该故作镇守,让太原兵列阵,把弓箭都准备好,等着燕军冲过来,就给燕兵一通迎头痛击,而李重九则在后面指挥,这样可以给太原兵提升士气。
等太原兵拦一拦燕兵的,李重九再逃走也来得及,而且那时候他逃掉了,太原兵不见得会立即发现,说不定还在拼命抵抗,只要有士气,就算是太原兵照燕兵差一些,可多的时间抵挡不住,两刻钟甚至小半个时辰,总不会有太大问题的。
燕兵为了减少伤亡,又不知李重九的具体位置,说不定就要试探攻击几次,然后知道虚实了,再大举进攻,这同样也会给李重九的逃走,争取一定时间的。
可李重九偏偏这时候就跑了,不但让太原兵什么士气都没有了,而且还暴露了他自己的位置,燕军冲来,只要一调转马头,那不照样能追杀上去么,这里离着太原城可有十来里呢,这样的距离说远不远,说近不近,可是什么事情都能发生的。
当然,以上都是杜大下巴自己想的,可实际上却是没法实现的,因为他明知太原兵出来,是没有带弓箭的,但这并不妨碍他借此认为李重九很愚蠢,反正总得找个理由嘛!
杜大下巴呸了一声,小声道:“扶不起来的阿斗,早晚是死货一只!”他转过头,对着太原兵大声下令,叫道:“站成三排,都站好了,把弓箭都拿出来,上好了弦,等燕兵一过来,就拿箭射他们!”
这时有太原兵叫了起来,表示没法用箭,他们是来护着李重九祭祖的,怎么可能带弓箭那种远程攻击性武器,就算有的人带了,可也凑不出几把,根本就没办法挡得住冲过来的燕兵啊!(未完待续。。)
第七百一十九章 慌乱
杜大下巴当然知道太原兵凑不出弓箭来,但要想用稍微远一点儿的攻击武器,却也不一定要是弓箭。
杜大下巴咳嗽一声,大声道:“把手里的长矛都举起来,等燕兵过来,就把手里的长矛扔出去,尽量抵挡燕兵,为皇上返回城里争取时间!”
太原兵有三千人呢,就算他喊破了喉咙也不会有太多的人听到,顶多也就是身边附近的太原兵听到罢了,附近的太原兵听了之后,有不少的人脸上都露出了愤怒之色,让他们在这里抵抗,就是为了给李重九争取逃命的时间!
连皇帝都临阵脱逃了,他们干嘛还要在这里卖命,他们把命都卖了,就是为了让李重九能接着好好地活着,接着当他的皇帝?
这些太原兵对李重九可没有什么感情,而且尚未得到什么好处,让他们直接卖命,去和燕兵厮杀,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再说杜大下巴是谁啊,一个今天才认识的将军罢了,他的命令有什么好听的?不需要听啊,假装没听见就得了!
杜大下巴明知那些太原兵不满,可他也不解释什么,也不让传令兵大声的传令,反而火上浇油地道:“要是长矛扔出去了,那就捡石头扔!”
果然附近的太原兵听了,那就是更怒了,而远处的太原兵却得不到任何的命令,还都是在茫然着呢,只能随大溜儿了,所幸现在还没有出现逃跑的,否则他们就要一哄而散了!
杜大下巴下达了命令之后,果断地往后面退了退,等一会儿燕兵冲过来,乱打乱杀之下,可不见得有人会注意到他这个杜将军,万一分不出他是自己人还是敌人,那他被误伤了。岂不是冤枉之极的事!
他这么一后退,附近的太原兵见了,更加的愤怒,这个只会乱下命令的狗屁将军,看样子也是要逃了,那他们就更加没必要在这里卖命了,就他们全都是勇敢的士兵,可也不能白丢掉性命啊,贪生怕死的懦夫逃掉了,接着活下去。而勇敢的士兵却全都死了,这个怎么看,也不是件很值得称赞的事吧!
说时迟,那时快,只不过片刻的功夫,远处的燕军大队便冲了过来,燕军大队可是带着弓箭的,离着太原兵还有上百丈的距离时,燕兵便开始放箭了。一时之间,箭如雨下,对着太原兵便射了过来。
这队燕兵的领兵将军便是付丙荣,前几天他带着兵马在太原城下逛了一圈。假装崩溃,连营地都扔了,然后远远地奔了出去,在几十里之外找了个地方安营。因为没有营帐,兵将们便露宿在野外,吃干粮喝凉水。好不容易今天接到了杨泽的命令,让他带兵去堵住太原城外的各条小路。
付丙荣立即就带队出发了,上次太原城的兵力虚实,其实他也算是摸了一把,感觉太弱了,太原兵绝不是野战军队,所以要是在野外碰上,那不需要担心什么,估计只需要吓唬一下,就能把城外的太原兵给吓唬散了!
就在刚才下令让燕兵射箭之前,付丙荣的副将还劝他呢,副将说道:“大将军,离着这么远射箭没用啊,一来咱们的箭射不到那么远,二来骑得这么快,这箭也没准头啊,准头也就算了,可离得太远,敌兵都不用竖盾,咱们的箭就全得射空。”
别的将领也都是这么认为的,离得太远了,箭根本射不到地方!
可付丙荣却哼了声,道:“用不着射到人,只要一射箭,他们就会吓得跑光了!”
就象是证明他说得很对似的,只不过一轮箭雨压了过去,确实是一个太原兵都没有射到,可就听见太原兵发出惊天动地的惊叫声,紧接着立着将旗的那块太原兵就崩溃了,转头就跑,跑得飞快,再紧接着大批的太原兵就都转过马头,开始了逃跑!
而其中有少数一些太原兵,看样子是想要抵抗一下的,至少也要厮杀一下,打不过再逃,可大队太原兵崩溃之后,那少数想要当英雄的太原兵,只能被挟在人群当中,也跟着逃了起来,而只是一旦调头开逃,那就停不下来了!
付丙荣见状,哈哈大笑,指着前面逃走的太原兵,笑道:“还用得着真的射中他们吗,你们还真打算和他们厮杀一顿啊,别开玩笑了,他们根本就不会给你们这个机会的!”
将领们大加赞扬,都说付大将军料事如神,可他们同时也对太原兵的战斗力摇头了,要是李重九真想凭着这样的军队成事,那未免有点异想天开了!
杜大下巴混在溃兵的人群当中,带着金乌兵逃走,一个金乌兵奔近了他,说道:“杜大哥,咱们就这么逃啊?”
杜大下巴笑道:“要不然,还能怎么着!不过,大家注意点儿,等逃到城门那里时,我们要在最后进城,便由咱们来断后!”
“会不会被误伤?”这可不是一个金乌兵担心,而是所有的金乌兵都害怕这种事情发生。
杜大下巴嘿嘿一笑,道:“放心好了,要是在这里,那误伤是要担心的,可要是到了城门那边,那就什么都不用担心了,误伤的事情一定不会发生的!”
金乌兵们这才勉强算是放下了点儿心,仍旧混在大群溃兵里逃跑,但让他们感到安慰的是,后面的大队燕兵,并没有追得很急,完全没有冲上来大砍大杀一顿的想法!
一路奔逃,刚开始大批的太原兵还能都往一个地方跑,可跑着跑着,有的太原兵就开始走小道儿了,有的则往树林里面钻,反正只要能逃脱后面的燕军大队,怎么个逃法,那还不是各人有各人的智慧么!
轰轰隆隆中,太原兵终于看到了太原的城墙,逃在最前面的太原兵已经踏上了吊桥,眼看着就要逃进城里了!
就在这个时候,李重九在两个金乌兵的搀扶下,上了城墙,刚才的一阵狂奔。几乎象是抽光了他身体里所有的力气似的,他都快瘫软了,可现在情况危急,他就是算是再不敢面对燕兵,可也得上城墙看看战况啊,杜大下巴是肯定败了,但燕兵追没追上来,他只有登上了城墙,才能看到的!
吴有仁在后面也上来了,他同样也是被金乌兵扶上来的。而后面上来的诚亲王,靖德郡王,还有一众大小爵爷,反正只要成功逃回来的,都是被人扶上来的,经过这么一通狂逃,几乎所有的人都明白,要想和燕兵对抗,几乎是不可能获胜的。武力相差得太远了!
李重九走到了墙垛旁边,向下面看去,首先看到的是往回逃来的太原骑兵,跟着他出城的三千太原兵。一千人是骑兵,剩下的两千人是步兵,能跟在李重九后面往回逃的,首先便是骑兵。不过,上千人的骑兵也只不过逃回四五百人,还有一半的骑兵。不知逃到哪里去了!
骑兵的后面,还有一部分掉队的太原大小爵爷,他们虽然也骑在马上,可因为骑术不精,或者受了点儿伤,所以逃得不快,是在骑兵之后。
再往后便是大队的太原步兵了,现在两千来人的步兵,也只剩下了一半,而这些步兵一边逃,一边发出惊天动地的喊叫,仿佛在后面追他们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