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边唐-第1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然而他是右相,李亨对他极为信任,可以说整个帝国的权柄如今都掌握在他的手里,这个时候他必须是作出决定。

拧着眉头思索良久,张巡长出了一口气,低沉道:“老将军,再等等吧,这件事情不可外传,你守着这里,谁也不许进来,就说陛下身体微恙,需要静养一些时日。你只负责管住这件事情,其余的事情我来处理。”

陈玄礼阴沉着脸点了点头:“那便如此,但愿陛下能醒过来。”

张巡叹了口气,把延康坊发生的事情跟陈玄礼说了一遍。

“竖子焉敢如此?”陈玄礼听完,拧着眉头厉声喝道。

“当真是人心难测,谁能想到啊……”张巡摇头道,“这边的事情辛苦老将军了,我身为右相,还得应对这件事情。多事之秋……只望天佑大唐……”

“右相去吧,这里不用管了,陛下若是醒了,我会派人知会你。”陈玄礼沉声道,他是老臣,自然明白此时何事更加重要。

张巡忧心忡忡的看了李亨一眼,转身快步离去。

万万没想到会是今日之局面,虽然已经快到油尽灯枯的地步,然而为了这个帝国,他还得咬牙支撑下去,至少要支撑过这一段日子。

他只希望天子没事,只要天子没事,长安城内就不会乱,而万一天子有个山高水低,天子的众多兄弟加上天子的诸多子嗣……长安城里面就要成为一个泥潭,那时若是马璘引军来攻……事情根本不敢想象。

……

中秋之夜,加上天子登基,长安城内一片欢腾。这一座有着百万人口的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今夜金吾不禁,本来是极为热闹的,然而延康坊内发生的事情却是很快就传开了。

没有人知道具体是为了什么,只知道几千龙武军围了扶风郡王府,想要抓捕里面的人,里面的人不从,动用了碛西边军的火器。最后不知道是什么结果,不过扶风郡王府被火器炸出了一个大坑,大门都没了,如今整个府邸已经被封了。

如同在平静的湖心投下了一颗石头,消息在这个巨大的城市之中快速的蔓延,人们或是兴奋或是不安的传着各种版本的消息,都想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请,为什么龙武军会对扶风郡王府动手。

有门路的人去找龙武军的人打探消息,有身份的人也能知道得更多一些。因为这一件事情的发生,这个夜晚长安城注定无法平静。

“兔死狗烹啊……这是早晚的事情,没想到这么快就发生了。”

平康坊一处华美的楼阁之内,绣榻之上一个文士搂着美丽的少女,微微叹气,“可惜了,马相毕竟是有三桩灭国之功的,如今新君登基,居然落到这般田地。看样子不单是要削弱权势,这是连富家翁都不让做的架势啊。陛下这次实在是太着急了,太着急了……”

美丽的少女似懂非懂,眨着大眼睛一脸崇拜的看着文士,文士心中得意,呵呵一笑道:“这种事情古来常有,不过说了你也不懂,不说了,教你看某家的手段!”说着复又翻身压到少女身上,惹得少女一声惊叫。

说到底这是大人物的事,跟他可没什么关系,他也只是和马相的门客李绾有些交情,这种时候动动嘴皮子也算不得什么,毕竟今晚找姑娘的钱还是李绾出的。

李绾出钱素来大方,虽然来往的大都是不得志的穷酸文人,这种人却能够左右舆论,这个夜晚平康坊里各家青楼之中,说这些话的文人自然不少,也算是还李绾一个交情。说过了就说过了,该玩姑娘还玩姑娘,今朝有酒今朝醉,别的事情谁去管他。

说的人多了,自然能够影响舆论。去探听消息的人也探听不到真正的内幕,本来就有很多人联想到兔死狗烹之上。

大唐四境已经没有敌寇,从此之后便要安享太平,如今新皇登基,大伙儿有了主心骨,这是一件好事,新皇登基清洗旧臣亦是理所应当,这个大家也都能接受,甚至还有着心理准备。然而这毕竟是太快了,吃相也太难看了,以马相的功绩,至少该容他返回林泉做个富家翁吧,现在连家人都不放过,未免令人齿冷。

李绾平日里交游士林,钱帛水一般的花出去,这个时候也是发挥了作用。不知不觉间,舆论慢慢倒向了马大将军这一边。虽然破落文人们能影响到的不过是底层的升斗小民贩夫走卒,不过这些人毕竟人多。官方没有给出明确的理由,百姓们便更加笃定新君要对马大将军动手了。虽然不能改变什么,可说几句同情的话还是可能的。

一夜的发酵,舆论便已经慢慢形成。整个长安城都在谈论这件事情,对于即将身败名裂的马大将军,大伙儿都是极为同情。

而这样的局面,是很多人都没想到的。张巡和陈玄礼没有想到,杨幼娘同样也没想到。

不管怎么说,听到有人夸赞自家夫君的功绩,终归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

ps:月底了,求月票^_^

第三百八十九章一件小事

至德元年八月十六,杨幼娘带着马府众人离开了长安城,踏上了前往碛西的道路。

今日的长安城和平日里没什么两样,虽然昨夜发生了诸多大事,城门处守卫的兵丁依然是懒洋洋的,似乎就没有接到命令让他们盘查什么人一般。

实际上,也的确没有这样的命令。右相张巡正在极为紧张的忙碌着应对可能的不测之事,根本就没有下令追捕马家众人。

这些杨幼娘并不知晓,她只是觉得出城太容易了。若是她一个人出城自然无妨,完全可以高来高去逾城而过,可是这次她是带了这么多人,好几辆马车大摇大摆的出了安远门,根本就没人上来阻拦。

当然这是在米雪事先确定了状况之后才发生的事情,不然米雪也不会让她们以这种方式离开长安城。

离开长安城已经很远了,回头看着远处匍匐在平原上巍峨的城市,杨幼娘忽然觉得有点儿心疼了。

他和她的家,被留在了这座城市之中。不单是如此,还有马家的众多产业,那都是她这几年的心血,如今也都不得不放弃。

能够随身带走的,便只有那些河中集团开具的财富凭证,还有就是九十九万缗钱的河中集团股本存根,这些也不算少,价值三百万缗钱以上了,可是丢在长安城的价值更多。

“希望有一天,夫君那把这些抢回来吧。这可不是陛下家的,本来就属于本来就是我家的。”杨幼娘心中暗道。

在安西密探的暗中护卫下,几辆马车在秋日的驿道上渐行渐远。终至不见。

……

到了早上。张巡勉强躺下睡了一个时辰。便匆匆忙忙的赶到了兴庆宫。永王李璘正在宫门处,指着守卫宫门的龙武军士卒破口大骂,龙武军士卒脸色都很难看,却是紧闭着嘴一言不发,挡着李璘不让他进宫门一步。

张巡心里暗暗点头,龙武军战力虽然拿不上台面,陈老将军毕竟是陈老将军,派出来的精锐在遵从军令这一点上做得还是极好的。就这样把李璘拦在外边,也是需要相当的勇气。

“右相来得正好,你来评评理,这些杀才居然不让我进宫拜见皇兄,真真气煞我也!”李璘见到张巡,立马拉着张巡指着那些龙武军士卒大声叫道。

“殿下要进宫有什么事?”张巡板着脸皱起眉头道。

“无事!不过我每日都是要见一见皇兄的,难不成皇兄登了基当了皇帝,就不见我了?我不信!”

“陛下身体微恙,正在宫中静养,此时谁都不见。殿下请回吧。”张巡冷着脸道。

李璘沉了脸,怒声道:“右相这话什么意思。皇兄连我也不见了么?皇兄对我如何你又不是不知道,我不信皇兄会不让我进去!你们这些家伙不让我去见皇兄,是不是有什么不可告人之事?”

张巡不再理他,迈步向前走去,进了宫门之后回头道:“拦住他。”士卒们依旧是一言不发,却是把李璘挡在了外边。

“张巡!你这个王八蛋!”李璘暴跳如雷,在宫门外跳脚大骂。

张巡哼了一声,心道这家伙肯定是听到什么风声了,这才巴巴的来探听消息。陛下素来亲爱这个弟弟,这一点人人皆知,不过这个李璘本就是一个蠢货,这些日子以来不断的交往大臣想要干什么,陛下都知道得一清二楚。陛下对这个弟弟实在是太宽容了,只当他年少无知胡闹,根本就没有放在心上,只是一笑置之。不过在张巡看来,这个蠢货其实早就该死了。

北衙禁军虽然没多少战斗力,可是对付李璘那几百王府卫士还是绰绰有余的。大唐帝国皇帝的宝座,可不是随随便便谁都能坐上去的。

没有再搭理这个家伙,张巡匆匆忙忙的向里走去,再次见到李亨之时,李亨正在进食。一位太监在后面扶着李亨的身体,另一名太监端着小碗,一勺一勺的围着李亨吃粥,李亨依然是闭着眼睛,勺子到嘴边了就张开嘴,把里面的食物吞下去。

张巡看着李亨这个样子,眼底微微有些发酸,揉了揉眼睛看着陈玄礼道:“陛下还没醒过来么?”

陈玄礼点了点头道:“还没有,不过应该是好了些。那些家伙说或许三两日就能醒来。”

张巡点了点头,心中略松。

“也或许以后就是这个样子,没办法醒来了。”

“什么!”张巡脸色猛然一变。

一位御医低声道:“可以确认陛下不是受到惊吓,而是伤到了脑袋。这种事情,向来是很麻烦的。三两日内若能醒来,那就一切都好说,若是不能醒来……那就一直是这个样子了。照看好的话……也许能支撑上三五年时间……也就是这样的了。最终会是如何,三日之内就会见分晓了。”

张巡神色沉郁,点了点头。脑袋受伤,本就是极为麻烦之事,这一点他自然明白。若是真是如此,可就麻烦了。

看着天子此时的样子,张巡心中极为难受。陛下以太子身份监国以来,对于他的信任更胜于太上皇,可以说是君臣相得,为了报陛下的知遇之恩,他已经是拼上残命了,哪里想到陛下刚刚登基,就成了这个样子。

“右相不要忧心,只望天佑我大唐吧。老夫这一辈子什么都见过了,不管出了什么事,该做的事情还是得做。右相身负陛下重托,身为百官之首,切切不要忘了自己职责。这个时候是做事的时候,可不是忧心的时候。”陈玄礼盯着张巡,沉声道。

张巡轻轻点头,向着陈玄礼微微躬身,道一声:“受教。”

“陛下我会在这里看着。右相去吧。”

张巡再次走出兴庆宫。永王李璘已经不见了。宫门处一位龙武军士卒眼窝黑青,像是被人打了一拳。这都是小事,张巡也并不理会,这一天他需要办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

……

八月的辽东,亦是略略有了秋意。

渤海国上京,大钦茂睁着眼睛看着眼前的宫殿,似乎有些不甘。

这座宫殿的主人本来是他。如今却换了新的主人。

不过他并不能说什么,因为他不过是一颗人头而已,一颗被高高挂起来的人头。

上京其实早就被唐军给占领了,五京之地全部落入唐军手中,乃是去年就发生的事情。唐军势大,他本来已经逃往黑水都督府,托庇到靺鞨人的羽翼之下,也没想着复国,就算是唐军主力离开了渤海去草原上讨伐回纥人时,他也不敢带兵回国。

他其实并没有复国的打算。至少暂时没有,只是想先活下来再说。哪料到便是这亦是不行,那个叫李璟的大唐宗室根本就不给他这个机会。

也不能怪靺鞨人不讲义气,他们的头领亦是断送在李璟的手里。李璟自草原上突然杀了回来,先是顺道彻底灭掉了室韦人,然后便是进入黑水都督府,便如同疯了一般连续不断的攻击,直接就把黑水靺鞨人给打趴下,不得不向李璟表示了臣服。

原先的黑水都督府都督被杀掉,换了一个靺鞨人当黑水都督,大钦茂也遭遇了池鱼之殃,残部被李璟全歼,然后被直接押到上京,当着国人的面直接斩首。

与他一同被杀的,是渤海国所有的皇族。如今男女老少几百人的人头都挂在他的旁边,看上去极为壮观。

室韦人灭了,靺鞨人降了,高句丽人在谁的治下都是种田纳粮,对于李璟成为渤海国的新主人也没什么不满。李璟站在宫殿门口,看着高杆上密密麻麻的人头,又看向广场上的大军,心中极为满意。

监国太子李亨发布谕旨,令各路北征主将入朝,使者刚到军中,就被他直接杀死了。那个时候,他便已经没了退路。

别的人还好说,他和马璘是注定要倒霉的,特别是他,身为章怀太子后人,这个身份本身就是忌讳。天子能容下他,李亨却必然容不下他。

在回辽东的路上,他本就已经做好了决断。权力炙手可热,放弃是不可能的,现在去长安城当个富家翁他自然不愿意,毕竟他才二十出头,更何况这样的机会,李亨也只怕未必敢给他。

所以他只能是如此。

整顿军马,清除异己,流了不少两京子弟的血,不过这都不算什么,大军终于是铁板一块了,跟从他的将军都是有野心的,至于那些士卒们,他们只知道听将军们的。

一路上连续作战,扫荡室韦残部,然后兵入黑水都督府,皆是势如破竹,之后便回师渤海国,把在黑水都督府抓来的大钦茂当众处死,正式把渤海国收入囊中。不是收入大唐,而是收入他自己的囊中。

渤海国人口众多,高句丽人又极为恭顺,绝对是一大资源。如今他在高句丽人中征召大军,轻而易举的便又多了十万大军。之前为了征伐回纥,户部运来的钱粮堆积如山,后来虽然减半,可支撑几个月后的征伐还是没有问题的。

李璟认为自己暂时没有大的野心,现在走到这一步,也是形势比人强,不得不如此。现在他想要做的,也就是把这片土地牢牢占据住,成为东北王而已。而要实现下一个目标,必须要铲除的一个势力就是新罗人。这一次征召这么多军队,目标就是新罗。

派往碛西联络马璘的使者早已在路途之上,如今大军已经准备停当,已经是到了兵发新罗的时候了。不过在此之前,还是要先正名号。

十万大军跪拜于前,文臣武将山呼万岁,这种感觉委实不错。

至德元年八月十六,大唐平卢节度副使李璟于渤海国上京龙泉府自立为帝,国号仍为唐,改元嘉德,暂以龙泉府为都城,然后亲率大军南下,准备去扫灭新罗。

第三百九十章长安消息

东北方向,风云骤起。

平卢一镇所有军马全部加起来,连番血战之后依然还超过五万之数,再加上新征召的十万高句丽丁壮,十五万大军浩浩荡荡,在李璟的带领之下离了龙泉府,直奔渤海国南京南海府方向而去,准备渡过大同江一鼓而下新罗。

五万装备精良的汉军是李璟手里的王牌,是他最大的依仗。高句丽人和新罗人是世仇,十万丁壮虽然少有训练,然而毕竟人心可用。李璟的计划是趁着长安方面没有反应过来,迅速以雷霆万钧之势荡平新罗,以免将来面临长安方面出兵讨伐之时腹背受敌。

先把东北连成一片,届时退可以自保一隅之地,进可以择机南下窥伺长安。等到长安方面反应过来,割据之势已成,到时候便可占据主动,不至于进退失据了。

当然最为关键的,还是碛西方面马璘的态度。马璘肯不肯接受他的条件,对他而言才是最重要的。

开弓没有回头箭,事已至此,想多了也没有用,毕竟有着章怀太子后人的身份,自己也算是皇家正统。送往碛西的信里面已经把利害分析得极为清楚,马仁杰毕竟是个聪明人,应该会做出正确的选择的。

兵贵神速亦是他跟马仁杰所学的,大军浩浩荡荡离开龙泉府之后不久,李璟便立即分兵,亲自带领所有骑兵先行出发,直奔南海府而去,大部分的高句丽步卒则是在心腹部将的带领之下随后赶来,作为大军策应。

这件事情之前并无准备。可以说是仓促为之。是在知晓天子失踪后才临时做的决定。李璟知道自己自立的消息很快就会传到长安,所以必须要尽快拿下新罗。

如今东北方面就只剩下这一个对手,李璟对自己有足够的信心。不过是一个小小的鸡林州都督府而已,大军到了自然能够一鼓而下。拿下新罗之后,局势就会变得对自己有利了。

……

天子驾崩,这是国丧,所以庭州军民这个中秋节过得极为冷清。从附近各地紧急运来的西州白练全部被军方高价买走,安西新军和北庭军全部为天子披麻戴孝。整个城市到处都是耀眼的白色,一片肃杀的气氛。这样的局势之下,自然没有人还有什么过节的心思。

段秀实忙于操持一应事务,到现在为止也没带人半夜来割脑袋,看样子段君子是完全信了自己所说了——当然,那些本就是事实而已,李隆基的确是被蒸熊掌给噎死的——马璘也就不再提防他了。

总的来说,局势还是在掌控之中,正在按照预定的计划往前走。对于李隆基的死,马璘并不感到如何后悔。事前一直紧张,事后也就那样了。一代雄主的死。和一个寻常百姓的死,其实也没什么不同。

日常事务交由段君子打理就好,他本来也不擅长这些。波斯寺的事情还得慢慢来,不过大萨满已经死了,波斯寺其实已经不成体系了,难于再翻出什么风浪。这也是波斯寺架构存在的问题,大萨满手里集权太多,各地各个分支首领都只知道他,他被杀死了,波斯寺这个组织便自动分散成一个个小部分,彼此之间无法联系。

波斯寺的积财是他的目标,不过那些得等到和长安方面的关系正式定下来之后再说。至于大萨满所说的把柄,那是另外一个问题。大萨满活着,这个问题很严重,大萨满已经死了,那么这个问题就不那么严重,至少不是迫在眉睫。

这些日子倒是难得的闲了下来了,心思便不免活泛起来。段君子的悲痛是真的,他的悲痛则是假的。原来那个马璘浮浪的性子他也没有刻意去摆脱,毕竟是万恶的旧社会,仆固族长的女儿性情够烈,不过这种征服本来也是另有一种趣味。

这样的事情自然是谈不上什么情分,不过是无聊临时起意而已,或者说是发泄一下征战半年来淤积的**,毕竟他是一个成年男人,已经数月未尝肉味。这样一个眼中满是仇恨的女子,她的美丽只能引起他征服的**,却不会引起他的真情。

胜者通吃,世事便是如此残酷。因为仆固一族杀了蒲类县的汉官和汉民,杜怀光便在蒲类海边杀光了她的族人,她被当作战利品送到这里,心中对着唐人充满了仇恨,然而却只能是承受他一遍又一遍的发泄,想要趁机杀他却无法做到。

这都不过是些小事,美丽的仆固少女不过是马大将军闲暇时的一个小小玩物,算不得什么。已经决意要当权臣,那就要有个权臣的样子。

这一日,海东青又从长安城里带来了消息。

鹰奴把情报送到马璘面前,马璘打开情报看了一下,微闭了眼睛喃喃道:“居然还是至德啊……”

李亨登上帝位,比原本的历史上要晚上一个月;称帝的地方不在灵武,而是在长安城。然而李亨选择的年号,仍然是至德。

大唐帝国的历史已经被他带入了另一个岔道,然而似乎还在保持着原来的惯性,不时要出来提醒一下马璘,它其实并未脱离原来的历史轨道太远。

李亨登基,改元至德,以户部尚书张巡为右相,而原本右相之位是李隆基为他虚悬的。

安思顺,哥舒翰,李嗣业,郭子仪,李璟,五位北征主将均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头衔,皆是一跃成为宰相。晚唐时期“使相”遍地的局面,似乎有着提前出现的可能。

李亨倒是颇有魄力,这是公然削弱他的权势了。且是他统兵在外、手握重兵的时候。马璘有些恶趣味的想着,若是现在坐在这个位置上的人不是自己,而是另外的一个统兵大将。将会作出什么样的反应。

当然没有如果。既然是他在这个位置上。兵连祸结生民涂炭的局面就绝不会发生,因为这是他的底线。

“这对君臣,哪里来的自信!”马璘摇头道。

他知道这些事情肯定是张巡出的主意,至少也是和张巡大有关系。张巡为人孤直,可也未免太孤直了些,说句不好听的话,也幸亏这些算不上阴谋的东西针对的是他,若是针对的是另外一个人。张巡这样做那就是要成为大唐社稷倾覆的罪人,是要以恶名记载在史册上的。坐在这个位置上的是自己,只能说张巡运气够好。

如今大唐领兵将领之中,加上自己已经是有六位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了。虽然是有相职而无相权,然而毕竟都是宰相,地位一旦推这么高,将来想要再拉下来可就难了。这是为了削弱自己的地位,然而这实在不是什么好的招数。

李亨针对自己,这没什么,新君么。兔死狗烹几乎是唯一的本能选择,特别是针对自己这样一个bug般的存在。

马璘看着这些内容。并不生气。也没什么好生气的,就是手段蠢了点儿而已,还是帝王的本能反应。再说自己已经下了决心,那么李亨就削不掉自己的权力,又有什么好生气的。

这一万铁骑不会当真用在自己人身上,可要是拉出去那可是很吓人的。更何况人数又在增多,这半年时间里大军在漠北草原之上杀人,安西那边李岫大匠也没闲着,战争时期马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