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边唐-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着韩国夫人拉下窗帘,娇喝一声:“走!”两个豪奴这才放了杜环。马车启动向前,豪奴们跟着马车快速离开。

杜环站起身来,惨然一笑。他的背上满是鞭痕,这时却全然不觉痛疼。

当日长安市上的邂逅,虽只是春风一度,却让他没齿难忘。也就是从那时起,他才喜欢上这等珠圆玉润的女子。

回到长安,本想找机会远远的再看上一次,没想到这么快就见面了,更没想到见面居然是这等光景。

他已成为蓝田县子又如何?她仍然是高高在上的国夫人。当初的春风一度,不过是她耐不住寂寞而已。长安市上多有杨家姐妹的风言风语,和她有过这般露水姻缘的何止他一个。

心里虽是明白,却终究是放不开。纵然远走安西,却还是一样。

一时间杜环觉得兴味索然,竟然至于了无生趣。看着眼前高大的扶风侯府邸,觉得一切的努力都没有意义,在侯府外的台阶下坐下,久久沉默不语。

他不再想去看他在蓝田县的封地,也不想再向昔日旧交夸耀他的功绩,只想着早日离开长安,逃得越远越好。

……

精致的马车碾压着延康坊的青石大道,在几个豪奴的护卫之下向着前方缓缓而行。马车之内,韩国夫人神情古怪,两侧各坐着一个美丽的少女。

左侧的少女乃是广平王李俶的妃子崔氏,打扮虽是少女,其实已经是嫁给李俶有些时间了。崔氏看着韩国夫人,掩口笑道:“母亲,这个蓝田县子我也见过,我听他说话便记得他了。”

韩国夫人脸上现出忸怩之色,哼道:“丫头,你这是取笑母亲么?幼娘在这里,你不要乱说话。”

“我哪里有乱说话,真的是记起他了嘛。几年不见,这个杜环倒是精壮了许多。”崔氏嬉笑道。

韩国夫人瞪了女儿一眼,看着右边的少女,轻咳一声道:“幼娘,你若是不想嫁这马璘,就跟姑母说。虽说是天子赐婚,可你真不想嫁,咱们就有不嫁的法子。左右不过是一介武夫,算什么良配,男女之事总要自己心里快活才是,可不要委屈自己。”

“是啊幼娘,以你的身份,嫁个王爷也轻而易举。若你不想嫁给这军汉,直接进宫告诉姨娘便是。”崔氏也是娇笑道。

那少女身材单薄,面容清稚,与韩国夫人母女的丰满大不相同。听了韩国夫人的话,少女轻轻摇了摇头,清冷道:“姑母,姐姐,你们有所不知。赐婚之事,并非是姑母和父亲决定的,而是我去宫中求了姑母,才有了这桩事情。如今让我再进宫去求姑母,我哪里还有这个脸面。”

“马璘今日这般羞辱咱们家,难道就真的这么算了?”崔氏娇声道。

“他是大将军,可未必能赢得了我这小女子。我在京师游侠儿里,也听过他的名声。这样的夫君,我是嫁定了!他想不要我,哪有那么容易?”少女目光微微闪亮,咬了咬嘴唇道,“他不是送了几十个侍妾到府邸了么?反正以后这里就是我家,明天我就搬去侯府,我倒要看看他的那些部下能在我的面前玩出什么花样儿来!”

“看来你还真是铁了心了!也罢,你既如此想,就随你了。咱们杨家的女子,也就你这丫头是个异数。”韩国夫人叹口气道。

少女不再说话,转头看着马车之外,星眸里有着光芒闪现。

……

在府邸大门外坐了好久,杜环才平静了些。进入府邸之时,他已经打定主意,完成将军大人交待的任务之后,就立刻离开长安返回安西,走得越快越好。

没想到第二日一早,还没出大门就再次见到了韩国夫人。在韩国夫人的身边,站着一个身材单薄的漂亮丫头。

杜环看着韩国夫人便说不出话,小丫头鄙夷的撇了撇嘴。韩国夫人狠狠地瞪了杜环一眼,道:“这就是我的侄女儿幼娘,未来的郡侯夫人。反正扶风侯暂时不回长安,天子也没确定成婚的时日,我这侄女儿想要早日为夫家做些事情,从今天起就开始掌管这里的家业了。今后你们只要在长安,都要听她的,明白么?”

杜环怔了一下,连忙点头,看着那明艳照人的小丫头,心中叹息一声。

让杨家悔婚的计划已经失败,那么自动已经进入第二计划。他并不知道将军大人有什么布置,不过却是知道这丫头是注定活不长了。

按照马璘和他所说,只要第一计划失败,事情就自动脱离他的控制。他只管完成任务返回安西,其他的事情自然有人进行。

杨国忠的母亲是张易之的妹妹,生下的女儿自然样貌不差,这是杜环早就预料到的。然而亲眼看到了这个小丫头,这丫头的容貌还是让他极为震撼。

真真是人间绝色,这样的女子就这样断送了,未免太过可惜。

来宣布完这件事情之后,韩国夫人再次瞪了杜环一眼,便即直接离开。而从杨家来的大量奴仆和侍女则是在小丫头的命令之下,直接接管了整个侯府。

尚未过门就住到夫家,这在长安城来说的确是件稀罕事,不过杜环知道杨家的女子向来行事出人意料,也就见怪不怪了。

把带来的商队向杨幼娘做了交接,杜环便匆匆出门而去,前去寻找愿意去安西的巧手工匠。这是军务上的事情,自然不能让她知晓。

第八十九章李岫

杜环对于长安也是熟门熟路,策马在长安城各坊乱转,靠着记忆半日的时间里找到了几个大匠宇文恺的后人。这几个家伙虽说都是早已家道中落,可听说杜环要请他们去安西没一个人答应,即便是杜环说待遇极为丰厚也不同意。

杜环不敢明说若去安西一人一年的待遇有上千缗钱,毕竟长安城里的公卿们明面上的收入也没有几个有这么多。几位国夫人每年从天子那里得到的脂粉钱超过一千缗钱,这都已经被满朝公卿诟病了。给一个工匠这样的待遇直接说出来,定然是会在长安引起轩然大波。

不许直接在长安说待遇几何,这是马璘特意交代的。心中诅咒这几个家伙永远受穷,杜环无奈之下只好找到了将作监,想在这里碰碰运气。长安城他已不敢多呆,寻访工匠的事情必须及早完成,若能从将作监里挖走几个不得意的匠人,也勉强算是办好了自家将军交待的差事。

蓝田县子也是勋贵,进出将作监这等冷衙门自无问题。有小吏引着杜环去见值班的将作监少监,杜环打眼一看吓了一跳。这位将作监少监一脸和善,居然是和尚书左仆射、晋国公李林甫极为相似,不过是年纪轻了一些。

见杜环神色古怪,那名少监笑着挥手令小吏自去,微笑道:“昨日在家中远远见了县子一面,没想到今日就又见县子,可不就是有缘!我乃晋国公之子李岫,忝居将作少监一职。不知县子亲来此地,所为何事?”

杜环啊了一声,心道原来是晋国公之子,怪不得和肉腰刀长得一模一样。

“原来是李相公子,失敬失敬。少监大人,我今日来此确是有事要求达人帮忙。”看着这个和李林甫一样满脸笑容的家伙,杜环心思一转,便直截了当的说明了来意。

昨日李林甫已经表明了要拉拢马璘了,这将作监少监又是李林甫的儿子,这个有利条件自然是不用白不用。说不定这一次真的能找到几个合用的工匠,完成将军大人交待的差事。

李岫听了杜环所说,微微沉吟了一下,心中已是有了计较,笑道:“安西路远,转运不易,扶风侯欲要在安西自制军械,本是有利国家的好事。不过这等事情不该私下进行,而应禀明天子才是。不然的话,被有心之人知晓了,来日说不准便是一桩罪过。”

杜环连忙点头,心道若不是着急离开长安回安西,哪个愿意来将作监这等地方。就算是来将作监,原本也就是想要收罗几个低级工匠,若不是你刚好是李林甫的子嗣,也不至于把目的直接说出。

“正因如此,还望少监大人能够周全。若安西边军能自制军械,每岁可为国家节省钱帛何止十万!也就是知李相一心为国,我才敢在少监面前说这等话。若是今日是别的少监当值,我只敢求一两个低级工匠,哪里会说这些。”

“那我倒要多谢县子信任了,呵呵!”

李岫笑了笑,站起身来感慨道:“扶风侯和县子为国之心,我也是感同身受。说起来我比扶风侯还要长上几岁,靠着父亲才担当此职位,可以说是一事无成。看着扶风侯在边郡建功立业,心中好生羡慕。既是扶风侯那里缺少人手,我亦有意前往安西,随扶风侯一起建功立业,只望扶风侯莫要嫌弃。”

“什么!”

杜环一听心中大惊,看着李岫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他不过是来求几个巧匠的,哪里想到居然会出现这种状况。

堂堂晋国公李林甫的儿子,竟然要去安西那等地方?

斟酌了许久,杜环才开口道:“边军困苦,不比长安。那等地方,实在不是少监这样的贵人能呆的。少监能帮着我家将军找几个合用的人手,我们就感激不尽了,哪敢劳烦少监亲自前往。”

李岫呵呵一笑:“扶风侯父祖亦是显宦,不也去了边郡建功立业!我李岫也是七尺昂藏男儿,如何去不得安西!我自幼文不成武不就,却在器械之道上下过功夫。能够坐到这个位置,也不全是靠着家父的荫庇。县子不用担心,我去安西绝不会掣肘,而是实实在在想做些事情。领军打仗不成,在安西掌管个将作营还是可以胜任的。”

杜环咧了咧嘴,马璘交待他时,可也没预料到会出现这种局面。

“此事就这么定了!”李岫显得兴致勃勃,大声道,“我所擅长的,便是制作强弓硬弩,到了安西也能对扶风侯有助益。今日回去我便会禀明父亲,让他明日求天子准许此事。想要在安西另立一个将作监,制作八牛弩这等大型军械,要得到天子的允许,非家父办不到。待到天子准了此事,我便带家眷一同随你前往安西,定要随扶风侯一起做一番大事业!我父之宏愿,我会看着扶风侯一一实现!”

见李岫一副意气风发的样子,杜环不知道说什么好。看这家伙的样子,似乎真是一位擅长弓弩制作的良匠,这样的人才,正是安西军现在所需要的。

“县子回去等信儿吧!明日这件事就会有所计较。”李岫显然根本不打算争取杜环的意见,便是直接做了决定,“明日旨意下来,我便会抽调良匠,带家眷和你一起返回安西。京城里的将作监实在没什么意思,到了安西我才能好好展示手段。”

见李岫这么笃定能有圣旨下来,杜环还有什么可说的,只好道:“既如此,我就静候大人的佳音了。只是我家将军想要在安西自制军械的事情,还望不要向天子提起。”

李岫笑着点头:“那是自然。父亲只会和天子说我想要到边军建功立业,欲在安西设一制作军械之所,求天子恩准罢了。至于别的事情,断然是不会说的,总不能让扶风侯为难。”

杜环也是果断之人,知道这件事已经没有了转圜的余地,也是点了点头。

心道本来是找两个匠人的,结果却把这个家伙招惹到了安西,不好好的呆在长安享你的福,真是吃饱了撑的。晋国公李林甫的儿子啊,当朝宰相之子,真要是到了安西,万一掣肘起来可是比边令诚还麻烦。

不过事已至此,又有什么办法。是福是祸,只能以后再看了。

杜环起身告辞,李岫也不远送。见到杜环的身影消失,李岫脸上的笑容慢慢消失,背负双手轻轻叹了口气。

“在内而亡,在外而安……提心吊胆了这么多年,终于还是要离开长安了啊!”

……

离开将作监之后,世家子心中更加混乱。杨幼娘入住扶风侯府这件事已经够麻烦了,现在又多了李岫要去安西这件事情。

马璘没亲自来长安,这些事情完全不是他能够应对的。虽然是世家门阀出身,他却也未曾经历过这种事情。处理这些事情,已经是超出了他的能力。

策马刚进到延康坊之内,便见到垂柳下停着一座巨大的马车。马车窗帘掀开一丝,里面一双美丽的眼眸正含笑望着他。

看不清女子的面容,他却也知道她是谁。杜环心中一阵迷乱,不知道自己是如何上了女子的马车,又在马车上呆了多长时间,只知道从马车之上下来之时,浑身已经没了一丝力气,腿脚都瘫软了。

眼见着马车缓缓离去,杜环失魂落魄的站在那里,良久之后,才迈步向着扶风侯府走去。

第二日一早,扶风侯府内乱作一团。杜环出门看到杨家那小姑娘红肿的额头,心中猛然一惊。

不敢去问这位小姑娘,杜环偷偷问了一下小姑娘附近一位脸嫩的侍女,知道这位是早上去花园里练剑,莫名其妙的就被苔藓滑了一跤,磕成了这个样子。幸好小姑娘身手敏捷,这才没有破相。

这个时候,杜环如何还不明白是将军大人的第二计划已经发动了。看着小姑娘一脸怒气的样子,杜环知道这里是绝对不能再呆了。还有大把的功名要去挣呢,若是这小姑娘出事时他还在长安,那可就脱不了干系了。

没过多久,一大队马车便到了扶风侯府邸之外。杨家的几位国夫人都到齐了,一个个怒气冲冲大发雷霆。

显然这位小姑娘在杨家地位极不一般,不然也不会有这样的大阵仗。骂得最凶的便是韩国夫人,她完全没了昨日马车里**时的温存模样,指着杜环的鼻子骂得极为大声。杜环见到这个女人便不知道该如何是好,直到韩国夫人离开之后还是如在云雾之中。

最后还是杨家小丫头送走了几位国夫人,扶风侯府邸内才平静下来。过了不久,又是一队马车来到了府邸之外,为首之人却正是李岫。

马车里的都是将作监的工匠,看上去都是一脸愁苦,另外几辆马车上是李岫的家眷。李岫倒是显得意气风发,看着杜环含笑道:“县子,旨意已经有了。我被天子任命为安西大都护府将作营正监,即刻赴安西上任,为安西军打造军械。我家眷都已带来了,不若这就出发?”

第九十章扫荡

杜环点了点头,长安城他是一刻也不愿呆了。

杨家那个丫头已经名义上成了这个府邸的主人,所以杜环也只能是进去向那丫头辞行,顺便把澄心堂纸的生意拜托给了她。按照之前的计划,他负责有在长安为澄心堂纸打开市场的任务,现在这个任务他也只能是放弃了。

跟他来的护卫连同商队一并带走,高芊芊为在长安开设纸行准备的五千缗钱则是上缴给了杨家那丫头。五千缗钱对于这个丫头应该是个极大的数字,这从小丫头看到这些上好的武德年间铸造开元通宝的神色上可以明显看得出来。

交割完毕之后,杜环便直接带着商队离开,一百多头骆驼浩浩荡荡的出了延康坊,径直往安远门的方向而去。

“县子,既有这么多骆驼,何不自长安带一些货物一同上路?”李岫问道。

“不用了。”杜环勉强笑笑。他只想着快些离开长安,向马璘禀报这些事情,哪里还有心情想着赚钱。

谁料李岫根本就不准备和他商量,直接下令把驼队赶到了长安市上,乱七八糟的买了一大堆东西,说是要带去安西贩卖。他是晋国公的儿子,杜环哪能不依,只好由着他了。

原本他来长安找工匠,是想要充实到马家作坊里去,由马家作坊发给年例,算是马家私人雇佣的。而现在李岫带着圣旨前往,却是只能加入安西军中,这些工匠虽多,却和马家作坊没有任何关系。这无疑也是一个麻烦,不过这个麻烦只能是等到安西之后由自家将军出面解决。

商队的伙计们赶着骆驼,几十位护卫骑马护卫,马车里坐着的是将作监的工匠和李岫的家眷。从安西带来的人全都要返回,唯独把马璘的几十个侍妾还有粟特小圣女们留在了长安。

骆驼背上携带的货物价值上千缗钱,全部都是李岫自掏腰包购置的,不用说到了安西贩卖之后,收益也是属于这位相府少爷的。

出了安远门,回头望了一眼长安城高大的城墙,一时间杜环也是心乱如麻。

……

从长安到安西,路上便要走上两月时间。杜环还在返回长安的丝路之上,遥远的安西,于阗南山附近,皮山镇守军的营地里悄然走出一队骑兵。

于阗南山直至疏勒北的葱山山麓是五俟斤部落传统的游牧之地,再往南的山中便是羌人居住的地盘。这些羌人生活在高山地带,时常到于阗各各地劫掠,是于阗国最为头疼的敌人。

蕃者羌也,吐蕃帝国未曾建立之时,便是高原上的一群羌人部落,与这些于阗南山附近的羌人乃是同一种族,都是信仰原始苯教的羌人。正因为如此,吐蕃在和大唐争夺安西之地时,西线每次皆是从于阗南山一带发起攻击,这种攻击也每每得到这一带羌人的响应。

这几十年来大唐与吐蕃攻守之势已变,特别是天宝年间王忠嗣哥舒翰先后持节陇右,在河源一带连战连捷,不断把战线向神龙旧界推进,压制得吐蕃无法喘息,由于无法从大唐这里占得便宜,吐蕃内部也对于赞普极为怨愤,内部叛乱纷争不断。在这种情况之下,吐蕃人根本无法再西线和大唐一争短长,大唐这才接连征服大小勃律,在西线牢牢地占据了主动。

草原上的吐蕃人不再下来,于阗南山附近的羌族便没有了靠山,不过这些高山上的人最是彪悍,生存的压力让他们不断下山劫掠。

安西四镇之中,于阗镇是最靠近吐蕃的一个,于阗国最经常遭受吐蕃和附近羌人的祸害。也正因为如此,于阗国王族尉迟氏最为痛恨吐蕃和羌族,对于大唐最为忠心。于阗国中亦有可战之兵万余,每每与大唐于阗镇守使的兵马一起对付高山上下来的羌人。

这一小队骑兵只有百余人,却足足携带了三百多匹战马,正是最近大唐斥候的标准配备。战马行走起来声响不大,显然马蹄上都是裹了棉毡的。

杨预眯眼看着远处的的雪山,马刺轻轻在战马腹部一点,战马微微吃痛,旋即快速的奔驰起来。后面的袍泽连忙跟上,一百人轻骑快马直奔远处的雪山山麓。

两个时辰过后,一个山谷出现在视野之中。山谷之内响着羌人女子响亮的歌声,有炊烟升起,间或能听到马匹的长嘶。

谷口处有数骑迎了过来,正是提前来山谷中侦查的弟兄。

“校尉,里面有三十余户,男丁五六十,还有二百余于阗奴隶。”

杨预点了点头,在马上慢慢地把明光铠穿戴起来,其余士兵也都是做出了同样的动作。

一百人策马转过山口,即刻便向着山谷深处发起了冲击。山谷并不大,只有数里长,由于隐藏在雪山之下,平时很难发现。

唱歌的羌族少女欢笑着抽打着她的于阗奴隶,忽然听到了地面震动的声音,转头看时,已经有一根生仳箭飞了过来,径直洞穿了她的咽喉。被铁链绑缚的于阗少年怔了怔,杨预扔了一把横刀过来,在马上大声喝道:“于阗国王让我来救尔等!想活命的话就把刀子拿好!”

他说的是于阗本地话,那少年立马就懂了。少年脸上现出狂喜之色,用力的握紧了刀柄,杨预等人却根本没有停留,冲锋的同时箭如飞蝗,把正在放牧马羊的一群羌族少年男女悉数射死。

山谷深处,羌人们也是发现了来袭的唐军骑兵,一个个羌人汉子怒吼着跳上战马,乱纷纷的向着唐军冲了过来。杨预一声令下,骑士们一个个把角弓挂在背上,各自从鞍边端起一把硬弩。

“放!”

眼见羌人冲到了硬弩射程之内,杨预一声令下,旋即弩箭爆射而出,飞向了身无战甲的羌人。顿时有二十余人连同战马都被射翻在地,未死的人大声的嚎叫着。

其余的羌人怒吼着弯弓搭箭,羽箭飞射而出,却还未射到唐军战马之前便软绵无力的落在地上。

射出弩箭的五十名骑士快速旋转弩臂上的钢制绞盘,轻而易举的完成了上弦。这虽然还是比射箭要慢,却极为节省力量,硬弩的射程也是远超角弓的射程。杨预又喝了一声:“放!”另外五十名骑士射出弩箭,又有十几位羌人战士被射落马下。

剩余的羌人还在马上的只有几个,剩余的全都是妇孺。到了这时,这次突袭已经局面已定,杨预喝了一声:“自由射击!”骑士们把弩箭乱纷纷的射出,把剩余还在马上的羌人战士射成刺猬,便是向着那些营帐冲去。

硬弩被再次挂到了马鞍边上,百余骑齐头并进,竟然是有着一种排山倒海般的气势。有羌人害怕的跪在了地上,战马从身边冲过,直接把羌人踏成了肉泥。

“我乃于阗国王派来救你们的!拿起刀子来,杀死这些羌贼!”杨预在马上大叫着,陌刀斜着伸出从一座帐篷边上一掠而过,帐篷内响起几声惨叫,陌刀上已经是染满了鲜血。

羌人老弱妇孺惊慌失措的到处乱窜,却被唐军骑士追上一一斩杀。小小的山谷之内,一具具尸体倒在了地上,鲜血染红身下的草坪。

为羌人放牧劳作的于阗奴隶们呆呆的看着这一幕,反应过来的发出大声的欢呼,带着铁链踉踉跄跄的奔跑着,捡起羌人的武器便杀向了羌人的老弱妇孺。

百余名精锐骑兵,事先又经过细致的侦查,这样的战斗实在是没有任何悬念。等到山谷之内平静下来,已经没有了一个活人,杨预的手下却是毫发无伤。

把于阗奴隶的锁链一一解开,命令他们去拾取那些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