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边唐-第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元戎弩,这种安西新军最为倚重的恐怖武器,终于是第一次彻底显露出了它的威力!

这个距离,已经接近吐蕃人角弓的射程。在这个距离之上,便是明光铠也抵挡不住元戎弩的这种攻击,更不用说只有简单皮甲的逻些骑兵了。

六百多名元戎弩手一次齐射,六千多根钢箭如同死神的镰刀一般,收割了大部分的逻些骑士的生命。倒在箭雨之下的逻些骑士足有两千余人,还活着的吐蕃骑兵已经不足五百之数。

这样恐怖的伤亡,纵然是彪悍的逻些骑兵也是感到了巨大的恐惧,幸存的逻些骑兵看着周围密集的人尸马尸,一个个脸上现出惊慌之色。

这根本就不是战斗,这根本就是屠杀!

在唐军这种骇人的弩阵面前,他们便是掉入陷阱之中的羔羊,只能是任人宰割!

元戎弩手一击之后,立马便是快速的收缩回阵中,同时开始重新为元戎弩上弦。这个时候,骑兵和步兵的弩手们在经过了一次酣畅淋漓的齐射之后,都已经完成了重新的上弦,开始在低级军官的口令下进行着最为标准的三段式射击。

步兵骑兵加起来四千余人。每一拨射击都有千余根弩箭飞了出去。剩余的逻些骑兵被困在人尸马尸中间进退不得。一个个被轻而易举的钉死在地上。

战场上总有一些最为彪悍的家伙,箭雨也往往奈何他们不得,这种人即所谓的百人敌,万人敌。马璘自己就是这样的人,而吐蕃骑兵中也有这样的角色。

三波箭雨之后,大部分的逻些精骑都倒在了血泊之中,还有十几个最为强壮的吐蕃骑士拨开箭雨,挥动着狼牙棒向着安西军疯狂的冲了过来。

马璘冷哼一声。马刺在青海骢腹部轻轻一点,青海骢嘶鸣一声便冲了出去。

安西军中又一波箭雨飞了出去,又有几个吐蕃骑士跌落马下。唐军停止了射击,马勇马强兄弟二人紧跟着马璘,挥舞着陌刀冲向了猛扑过来的七名吐蕃骑士。

最前面的吐蕃壮汉大声咆哮着,挥动狼牙棒狠狠地向马璘砸来。马璘冷笑一声,陌刀带出一道弧线,把壮汉的狼牙棒从中斩断,顺势一撩已然是在壮汉的胸前开了一个大口子,内脏全都流了出来。

根本没有理会这个家伙。马璘催动青海骢继续向前冲去,陌刀再次挥出之时。已经又把一位吐蕃人连人带马砍成两截。

身后的壮汉拼命想要把内脏塞回去,刚塞进去却又流了出来,折腾了两三下之后便重重地倒了下去。

这一点儿功夫,马璘陌刀之下又倒了两位吐蕃好手,皆是一刀挥出人马皆碎,很有一点儿陌刀大将李嗣业的风采。

当初在龟兹城,马璘便和李嗣业战过一场,论绝对的力量还超过了李嗣业。他自投军安西以来每战皆为跳荡先锋,哪曾像现在这样站在后面观战,这几天他早就手痒了,如今终于是等到了机会。

马勇马强兄弟二人护在马璘的身侧,各自也是斩杀了一名对手,马强肩头被敌人狼牙棒扫了一下,看上去鲜血淋漓的,不过还能舞动陌刀,显然只是皮肉之伤。

最后只剩下一位吐蕃骑士,看着杀神一般冲来的马璘,眼中现出一丝恐惧,怪叫一声拨马便走。

马璘长笑一声,从背后拔出一根安西军的制式短矛,用力掷了出去。

短矛快若流星,轻易的洞穿了吐蕃骑士的后背,吐蕃骑士惨吼一声,从马背上跌落下来。

来自逻些的精锐骑兵,就这般轻而易举的被唐军全歼。

这一次的战斗,唐军健儿一个没死,只有十几人被羽箭射伤。

“真是太简单了!”马璘心道。

见到主将如此骁勇,身后的唐军健儿们齐声喝彩,马璘看着面前的几位吐蕃骑士的尸体,乱军之中,也不知道哪个是达扎路恭。

便在此时,几位唐军斥候沿着河边飞驰而来,他们中间是一位吐蕃骑士,手中拿着一个巨大的脑袋。

……

战争胜负往往取决于士兵的集体无意识,指挥者却往往懵懂莫名。

看着提着达扎路恭人头站在自己面前的安西老卒冯大中,马璘忽然想起这句在后世很出名的话来。

战争当真是由无数偶然组成的事情,每一个偶然都可能改变战争的结果。柳中县老兵冯大中的出现,便改变了整个战场的局势,也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

达扎路恭虽然是吐蕃将军,在这个年代却是声名不显,至少安西将士们不知道此人。马璘来自后世,出于后世来人的态度,必欲除之而后快,是以放弃了营寨,来和逻些骑兵正面对决。

没想到达扎路恭居然不在大军之中,而是在后面被冯大中给解决了。

听冯大中叙说着事情的经过,马璘立马明白这一切是怎么回事。

一切都是偶然,一连串的偶然造成了眼前的胜利。

杨预带着斥候骚扰吐蕃骑兵,结果射掉了逻些人的旗帜,射伤了吐蕃主将达扎路恭的右手。是以逻些骑兵们愤怒了,倾巢而出想要围杀杨预他们。

这时达扎路恭已经发现不妥,想要去追回他的骑兵。若是逻些骑兵们放弃追赶杨预他们,这一战依然会很麻烦。

然而就在此时,被吐蕃人掳掠到这里十几年的安西老兵冯大中找到了机会,暴起发难干掉了落单的达扎路恭。

正在冲锋的逻些骑兵们不知道这一点,这才会一直追赶杨预他们追到军营附近。安西军离开军营正面决战,这才全歼了逻些骑兵。

这一场轻而易举的胜利,实在是有些偶然。马璘原本以为遇到了可称人杰的吐蕃大将达扎路恭,这一战一定要花些时间的,没想到却是这般容易。

从冯大中的手里接过人头,马璘想起后世去拉萨游玩时见到的达扎路恭纪功碑,心神一时间也是极为恍惚。

短短几日之间,赤松德赞和达扎路恭,吐蕃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君主和大论都死在了自己的手里。胜利的到手,竟然是这般的轻而易举!

……

一番询问之下,马璘也知道了这位老兵是跟随盖嘉运攻击小勃律时被俘,然后被吐蕃人带到了这里,成为了雪鹰东岱的奴隶。雪鹰东岱时常被逻些的赞普征发打仗,有着不少的残户都是女子丈夫死于战事,冯大中在这里和一位寡居的吐蕃女子结为夫妇,如今和那寡妇已经有了两个儿子。

他在柳中县原本也有妻子,思念家乡一直想要离开,却找不到机会。这次见到唐军到来,这才抓住机会干掉达扎路恭然后来见王师。

在这个时代,冯大中这样的人绝对不少。大唐和吐蕃在西域争夺百余年,不知多少汉家子被掳掠到吐蕃,欲要回归乡井而不可得。吐蕃人极重人口,俘虏汉军之后甚少杀戮,多是化为奴隶,汉家子在吐蕃娶妻生子的比比皆是。

冯大中手刃了达扎路恭,自是大功一件。在别的安西将校眼里这件功劳是很大,却没什么特别的,而在马璘的眼里,这个功劳说多大都不过分。

达扎路恭带二十万吐蕃兵攻占长安十五日,在这个时代还没发生,在马璘的记忆里却是读史之时无法抹去阴影。

所以当冯大中提出他的想法时,马璘也不得不慎重考虑。

……

冯大中虽然怀念柳中县家乡,却也舍不下他的吐蕃老婆和两个儿子,他请求马璘能够允许雪鹰东岱投降唐军,而这和马璘之前的计划是完全不同的。马璘原本是想要剪除距离白石滩最近的三个象雄人东岱以立威,然后再以象雄王的名义尝试招降剩余的七个东岱的象雄人。

现在的状况是达玛部落的妇孺被逻些骑兵给杀死了,雪鹰东岱此时又想投降。尚未立威,就面临招降的问题,马璘心中也是有些犹豫。

几位幕僚都跟着上高原捞取军功来了,自然是不用白不用。马璘让亲兵先带冯大中去营地内歇息,然后带着几位幕僚走到河边,让几人都发表自己的意见。

“将军,我以为此事可行。”段秀实当先开口道,“杀妇孺立威太过不仁,非王师当为之事。逻些精骑尽数死于我手,那些象雄人亲眼看到,这已经是足以立威了。象雄人兵势不如逻些,逻些精骑尚且败得如此之惨,他们如何还敢与我争斗?既已心怀畏惧,便可招降之。”

“将军,段君子所言甚是,我也是这样想的。”岑参笑道,“既然这些人愿意归附,我们接纳便是。有了这些人的效忠,我们便可在此地站稳脚跟。欲要守此地,必要筑城,欲要筑城,必要人手。如今吐蕃王子断送在我之手,赞普必然不甘心,必定会汹汹而来。若我们能在此之前于此地筑一雄城,胜过十万雄兵!”

第一百二十二章唐人的仁慈

感谢书友“隆隆书友”的打赏,感谢书友波音和书友七八五十七的月票支持,感谢所有订阅本书的朋友们、投推荐票给我的朋友们。跳荡一定会更加努力,争取写出更好的故事来报答各位。

……

另外几位幕僚也各自发表了意见,马璘听完之后,笑着点了点头。

这些读书人毕竟都是仁厚君子,说出的话差不多,那就是若是象雄人愿降,不妨接纳他们。这里面不仅包括了冯大中所在的雪鹰东岱,甚至还包括了穹窿东岱。

马璘心里略略斟酌了一下,决定采纳众人的意见。这些象雄人杀不杀的可以以后再说,反正刀把子攥在自己手里。先用这些人来筑一座城,倒是个不错的主意。

安西新军虽然骁勇,却是安西军唯一的一支,不可能在羌塘之上常驻。没有一座雄城在手,安西新军就脱不开身,只能是被拖在高原之上。

决定了之后,马璘便让亲兵叫来了冯大中,让他去叫雪鹰东岱的头人来此地见面。穹窿东岱的头人若是也愿归降,那就一并前来,若是不愿,那就洗干净脖子等待被唐军砍下脑袋。

杨预带着十几名斥候护送冯大中回到了雪鹰东岱的营地之中,这个时候两个东岱的头人正聚集在一起,低声商量着什么。

刚才冯大中离开之时,他们对于归降唐军还心有不甘,然而在目睹了几千名逻些骑兵瞬间死光之后,他们都已经明白了自己该做如何选择。

彪悍的象雄人并不是傻子。百年前屈服于吐蕃人的兵威。现在屈服于唐军的兵威。目的都是一样,那就是保全自己的族群并延续下去。

这块土地永远都是属于象雄人的,不管是逻些人还是唐人都只会是过客,不可能成为这片土地真正的主人。

那吐蕃女子正坐在地上伤心流泪,见到冯大中又回来了,立马跑过来抱着冯大中的小腿便大哭起来。

“嚎什么,老子还没死呢!”冯大中用吐蕃语骂道,自己的眼睛却已经红了。

两个小男孩儿哭着走到冯大中的身边。一人一边紧紧拉着冯大中的衣角,红红的脸蛋上满是泪水的痕迹。

杨预和羌人打过很到交道,亦是听得懂吐蕃话,看着冯大中对那吐蕃女子发威觉得有些好笑,再看哭成一团的妇人和孩子,心中也是有些唏嘘。

其他的健儿们亦是如此,看着这一家人坚硬的心也瞬间变得柔软了许多。

雪鹰东岱的头人和穹窿东岱的头人看着杨预等人,脸上皆是现出敬畏之色。唐军刚才展现出来的强大,已经让他们彻底放弃了抵抗的打算。

冯大中揉了揉发红的眼圈,伸手拍了拍两个儿子的脑袋。看着雪鹰东岱的头人道:“族长,将军大人说你若愿降。就自己去见他。若是不愿,就准备被他砍下脑袋。”

花白头发的老者点了点头,苦笑道:“事到如今,还有什么可说的。带我去见你们唐人的将军吧。”

“贡嘎,你跟他们说下,我穹窿部也愿意归降大唐。”穹窿东岱的头人连忙道。

冯大中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花白头发的老者回过头来,冲着后面的族人们大声喝道:“这次咱们能活下去,多亏了贡嘎一家!给贡嘎家拨二十头牦牛,一百只羊,十匹马,现在就送过来!”

听到族长的命令,几个管事的很快就把这些羊马赶了过来,送到了冯大中和那吐蕃女子的身边。

刚才还在抱着冯大中腿大哭的吐蕃女人看着这些羊马牦牛,立马不哭了,红红的脸上依然满是泪痕,却已经笑得极为开心。

“傻婆娘!”冯大中用官话笑骂一句。女子显然是听得懂这句话,有些难为情的低下了头。

穹窿东岱的头人见了,连忙朝着自家的族人喝道:“快!快给贡嘎兄弟送来三十头牦牛,二百只羊,二十匹马,要最好的!”

管事人哪敢怠慢,立马就是把羊马牦牛赶了过来。看着这些牦牛羊马,那吐蕃女子笑得更开心了。周围的吐蕃人看着这大群的羊马牦牛,眼中皆是现出羡慕之色。

眼看着冯大中立马就成了一个吐蕃人种的富户,杨预不由得笑道:“大中老哥,莫非你还准备在这腥膻之地继续呆下去不成?”

冯大中拍了拍两个儿子的脑袋,看着一脸幸福笑容的吐蕃女人无奈的叹了口气:“两个小子我肯定是要带走的,傻婆娘怕是不会愿意跟我回柳中。她是羌人,我族里规矩大,也容不下她。有这些东西,她以后在这也能好过一些。”

“贡嘎,我们过去吧,莫要让将军大人等急了。”雪鹰东岱的头人提醒道。

冯大中点了点头,道:“走吧!”低头跟两个小男孩儿交待两句,策马便向来路而去。

两位头人连忙策马跟上,身边都没带一个随从之人。杨预带着斥候们拨转马头,把两人围在中间快速而去。

……

马璘背负双手,居高临下的看着跪在地上的两位东岱首领。一众将校皆是横眉立目,手按刀柄杀气腾腾。

两位头人跪在地上许久,也没听到马璘开口,脑袋俯在地上不敢抬起。

“某家本来的意思,是要杀光你们全族的。”

许久之后,马璘冷冰冰的声音终于是响了起来。

冯大中充当了译语人的角色,把马璘的话用吐蕃语说了一遍。两位头人身子一颤,低头不敢说话。

“时常翻越雪山伙同于阗南山羌人劫掠于阗的,便有你们。受逻些征发至大小勃律与我唐军为敌的,也有你们!掳掠我汉家儿郎至这里为奴为仆的。也是你们!某家若是杀光你们。一点儿也不冤枉!”

“这一次。我大军来到羌塘,便是为了扫荡你们这些勾结逻些人的家伙。逻些精兵又如何?五千之众瞬间灰飞烟灭!你们人数虽多,某家要踏平你们要不了一个时辰!”

雪鹰部落的头人,那位花白头发的老者壮着胆子抬起头来,低声道:“将军大人,我等是实心实意归降大唐,还望将军大人接纳。从此之后我等一心效忠大唐效忠天可汗,绝无二心!”

穹窿东岱的头人也连声道:“我穹窿部落也是这样。以往和天可汗为敌,都是受逻些人的胁迫。从今以后我穹窿部落一定赤心为唐,永远为大唐前驱!”

马璘哼了一声,冷冷道:“冯大中是我安西老兵,顾惜妻子求到了某家面前,某家念在他斩杀敌酋的功劳上,这才给你们一个说话的机会。”

“你们倾族出动,来和我大唐为敌,甚至连马羊牦牛都带来了。我若是大军踏平你族,这些羊马牦牛自是尽皆归我所有!如今你等却要归降。某的大军岂不是什么都得不到?几千健儿翻山越岭跟某家来到这里拼死血战,却不能得一分一毫。天下哪有这样的道理!”

雪鹰部落的头人低声道:“将军大人说的极是,我雪鹰东岱愿意竭尽所能供给大军,以表我等归降天可汗的诚意。”

穹窿东岱的头人也是道:“归降天可汗后,我等亦是大唐子民,穹窿部落所有的东西,将军大人可随意取用。穹窿部落的所有战士,愿意受将军大人驱使。”

马璘点了点头,淡淡道:“这可是你们自己说的,不是某家逼迫你们的。”

两位头人心中暗骂,却是连连点头。

马璘呵呵一笑:“如此甚好,两位头人既如此忠心,某家自是却之不恭。这样吧,这里所有的羊马牦牛,包括达玛部落留下的,我大军只取七成,剩余的三成,就留给你们,如何?”

冯大中翻译了马璘的话,两位头人在心里盘算了一下,都是点了点头。

达玛部落族人已经被达扎路恭杀光了,遗留下来的羊马牦牛极多,和他们两族不相上下。三族的羊马牦牛加到一起,留下三成两族若是平分,每一族也是能保留原来的四成半。

从敌人变成朋友,本来就不是容易的。能够保留接近一半的财富,已经是唐人足够仁慈了。

高原上永远都是动荡不安的,虽然有赞普在上面压着,部族之间的争斗却是少不了的,战败者的结果是什么大家都很清楚,可没有唐人这般处理的。

一时之间,两位头人都是如释重负。这样的结果,已经是超出了他们的预期。不管如何,至少部族算是保住了。

马璘觉得自己已经够苛刻了,见这两个家伙不但不愤怒,反而表现得极为愉快,一时间也是有些迷茫。原本他以为这两个家伙听到这个条件要暴走的。

微微摇了摇头,马璘顺着自己的思路继续说下去道:“我大军来此地自有军粮,要太多羊马牦牛本无大用。这七成的羊马牦牛,暂时放在我这里,不过我会给你们一个拿回去的机会。”

“将军大人请讲!”两位头人听到这里,已经是有些喜出望外了。

“也没什么,我大军来到此地,便不准备再回去了。我准备在此地筑受降城一座,这件事情就交给你们两部的族人。也不让你们白干,按照我大唐的规矩每日都有工钱,工钱便以羊马牦牛兑现,价格保证公道。至于最后能够得到多少,那就要看你们自己的本事了。”

听了这话,两位头人相互看了看,心中已经升起了较劲的心思。

羊马牦牛是部族最宝贵的财富,是部族兴旺发达的保证。更多的羊马牦牛,便可养活更多的族人。族人越多,越能在这片高原上站稳脚跟。

……

有着一干文人幕僚的协助,事情很快就变得井井有条。三个部族的财富被统计完之后,属于安西军的七成财富就被健儿们赶了回来。

而就在河边不远处,挨着道边一座大城已经完成选址。雪鹰部落和穹窿部落的骑兵们卸下战甲,全部都成为了苦力,跟着族中管事之人在唐人的带领之下开始准备筑城。

ps:有推荐票的兄弟给几张呗,谢谢了啊

第一百二十三章象雄王的号召力

把这一座城命名为受降城,纯粹是为了向张仁愿表示敬意。马璘原本还想恶心安胖子一把,把这座城命名为雄武城,后来想想没什么意思,也就放弃了这个念头。

中宗当年欲出师北伐,张仁愿在漠南抢筑三座受降城,前后不过花了两个多月时间。如今是在苦寒的羌塘高原上筑城,马璘原本以为要花费很长时间,不过几天时间过去了,马璘已经明白这次筑城未必会比张仁愿慢多少。

灭杀五千逻些骑兵的战斗出乎意料的容易,战后从三个东岱得到了大量的羊马牦牛,自然是放开了肚子大快朵颐,不知多少牛羊被放倒在营地之内,整个军中到处都飘荡着浓郁的肉香,安西健儿们一个个吃得嘴角流油,营地之内一片欢腾。

不远处的筑城工地之上,监工的羌人管事用力嗅了嗅鼻子,一脸的心疼之色,手上的鞭子却是毫不留情的抽了下去:“都给老子麻利点儿!家里能够得到多少羊马牦牛,就看你们自己的了!娘咧,牛羊哪有这样吃的,这不是糟蹋人么!”

被鞭子抽到的羌人们一言不发,只是更快的挥动着手上的工具。

高原苦寒,生存不易,他们平日里吃肉的机会也不多,大多数时间吃的都是糍粑。羊马牦牛都是各家的命根子,谁敢这样不要命的吃。

唐人是仁慈的,作为胜利者并没有拿走他们所有的财富。给唐人筑城甚至还给工钱,工钱就是那些羊马牦牛。闻着扑鼻的肉香,他们比管事的还要心疼。只想着多干一些活儿。好多帮家里挣一些牲畜。

受降城挨着狮泉河。背靠大山紧邻大道,此城建好之后,便是在羌塘高原上钉下一颗钉子。吐蕃人不拿下此城,便无法进入白石滩,也就断了通往安西和大小勃律的道路。安西军从葱山南道进军河中也就没了后顾之忧,不用再担心被吐蕃人断了归路。

当然眼下这座城的作用,那就是阻挡吐蕃赞普大军的来袭。马璘只希望筑城的进度能再加快一些,赶在逻些大军到来之前发挥作用。

吐蕃王子和大将都死在这里。尺带珠丹不发狂才是怪事。安西新军虽然厉害,毕竟人数太少。马璘并不担心打不过逻些军,却最不愿看到汉家子的伤亡。每一个汉家子倒下去,他的心中都极为难受。有一座城在手里,防守起来就会容易一些,汉家子的伤亡就能大大减轻。

马璘如今已经放弃了继续沿着狮泉河向下攻击的打算,就准备在狮泉河上游应对逻些人的反扑。尺带珠丹很快就会有所动作,等到逻些大军再次到来,安西军能不能在高原之上站稳脚跟,很快就要见分晓了。

雪鹰东岱和穹窿东岱的全部族人都被达扎路恭驱赶到这里。如今两个东岱都是只留下了少量的族人放牧,剩余的族人不管是女人、老人还是孩子全部加入到筑城的行列之中。为的就是在唐军吃掉太多的牲畜之前,多赚回来一些牲畜。

安西军营地内飘出来的肉香比管事们的鞭子还要管用,羌人们在唐人的指挥之下拼命干活,能活动的人全部参与筑城。每天都有大量的羊马牦牛从安西军营地之内赶出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