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边唐-第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刚才一刀斩断李璟的坐骑,在安西健儿们眼里不算什么,他们的主将如何强大,每个人都是极为清楚。然而这一幕看在龙武军骑兵的眼里。却是大不相同。

自诩不败的李璟竟然败了!且是败得这般难看!

龙武军之中好手不少。几乎每个人都曾败在那位少年校尉的手里。那位少年校尉在龙武军骑兵的眼里。便是无敌般的存在。

适才见到李璟挑战扶风郡王马璘,他们都是希望李璟能击败马璘,替龙武军出一口气,然而仅仅是一个照面,这位龙武军中的最强者便败下阵来!

同样是七尺高的昂藏男儿,他们并不认为自己比不上边军的那些杀才,然而这一刻对于马璘,他们却是真正的服气了。

军中最重强者。纵然是龙武军亦不例外。能够在万军丛中阵斩吐蕃赞普父子的新一代大唐军神,果然是不同凡俗的厉害人物。

马璘心中考虑着刺杀安禄山的计划细节,同时快速的令健儿们整好了队形,每一列骑兵四十人,组成了一个简单的方阵。所有的骑士都把陌刀挂在鞍边,全部从背后取出装着元戎弩的皮匣,把元戎弩小心的抽了出来。

龙武军骑兵退到了校场边缘,诺大的校场中心便只有这八百铁骑。马璘一声令下,校尉队正伙长们接连不断的发出短促的命令之声,八百铁骑同时向前缓缓加速。包了蹄铁的马蹄踏在地面之上,如同雷霆一般。

大军从高台之前如潮水一般冲过。军容极为严整,李隆基惊异道:“不过八百健儿,如何便有这般的声势?朕多次观北衙禁军演武,可未曾见过数百人声势就这般惊人。”

陈玄礼躬身道:“陛下,这个微臣倒是知道。碛西之地沙砾遍地,极易损伤马蹄,马仁杰上次从河中返回之后,突发奇想在战马脚掌钉上铁片,这样战马再行经碎石地面之时便不会伤了马蹄。之所以有这般声势,一来是因为这几百健儿训练有素,战马步调一致的缘故,另一个便是因为马蹄上钉有铁片。我大唐安西军马原本折损极快,马仁杰想出在马蹄上钉铁片,也是一大功劳。”

李隆基点了点头,笑道:“陈卿,马卿适才击败了你麾下的李璟,你看上去并不记恨他啊。”

陈玄礼脸色一肃,沉声道:“陛下,马仁杰适才虽然无礼,所言却是忠臣之言。陛下有这样的臣子,微臣为陛下高兴,又岂会记恨!陛下在潜邸时便认识微臣了,微臣跟随陛下已有四十余年,这点儿心胸还是有的。”

李隆基哈哈大笑,瞥了一眼杨国忠道:“杨卿,看到了么?这才是宰相心胸!陈卿是武将做不得宰相,这份心胸你却是要好好学学。”

杨国忠脸色一滞,连忙点头。

安西新军转了个弯又驰了回来,马上健儿皆是双手平端钢弩,从高台之前呼啸驰过,李隆基指着马璘道:“这数百人双手不提马缰,居然能够轻松转弯,这又是何故?”

陈玄礼笑道:“陛下,这是马仁杰用的另一种小玩意儿,说是叫什么马刺。就是靴子上安有一种可以伸缩的尖刺,可以刺痛马腹来控制方向,却不会伤到战马。这种东西制作极为精巧,眼下只有安西军中能造这种东西。有了此物,骑兵在马上便可双手挥动兵刃,增加好多力气。”

李隆基点头,笑道:“不好造便好。容易造的话,草原上的蛮族学了去可不是一件好事。那些儿郎们手上拿着的,便是元戎弩了吧。”

陈玄礼点头:“应该便是。此弩出自诸葛武侯的元戎弩,却是更胜一筹,诸葛武侯元戎弩有八支短箭,这种元戎弩却足有十支,威力听说也是超过了诸葛武侯的元戎弩。”

李隆基点了点头,感慨地道:“李林甫负我厚恩,没想到李岫却是大才智之人。马仁杰奏章上写得明白,这元戎弩乃是李岫到了安西之后所制,他能够杀死吐蕃赞普父子,靠的便是此物。可惜李岫早死,不然便是将作监大匠不二之选。”

“陛下快看,马仁杰要开始了!”陈玄礼指着校场中道。

李隆基点了点头,凝目看着前方。

此时马璘已经带着麾下健儿们驰到了校场中央,距离高台已经颇远。之前的元戎弩之上并无弩箭,此刻健儿们手上的硬弩已经是压满了闪着寒光的纯钢箭矢。

大军从君王面前驰过时,弓弩自然是不能搭箭的,不然便是形同谋反。这个位置距离高台已经有二百多步,算是比较安全的距离了。

马璘一声令下,同时轻轻扳动了元戎弩的机括,一根钢箭斜着飞了出去。同一时刻,所有健儿齐齐扳动机括,天空之中顿时出现一蓬黑色的弩雨。

弩箭在空中如蛇一般旋转,带着怪异的尖啸之声,飞向了远处的空地。空地之上放着十几具覆盖着残破明光铠的人偶,顿时人偶之上满是弩箭,周围的地面也是被弩箭覆盖。

“三百步!洞穿明光铠!”陈玄礼目光猛然一亮,大声叫道。

高台之上一片轰然,三百步,这可是伏远弩的有效射程了。

安西健儿继续向前飞驰,不过驰出二十余步,又是一蓬箭雨飞出,覆盖了人偶后方的地面。

这个间隔的时间极短,比弓箭手连续射箭的间隔时间还短了一大半。高台之上站着不少武将,此时都是一片惊叹之声。

“咻咻咻!”

八百健儿在校场中一路飞驰,连续不断的射出弩箭,角度选择的都是最远射程,分布在校场上的披甲人偶一具具被轰得倒了下去。

马璘带着安西健儿们转了个弯,又向来路驰去,头顶上不时有弩雨飞出。陈玄礼目光发亮,沉声道:“每次皆是三百步!陛下,这些元戎弩的射程居然是一模一样,李岫当真大才!”

李隆基点头。

杨国忠忽然道:“陛下,马仁杰距离此处怕已经不足三百步了!”

此言一出,高台之上瞬间静了下来。几名侍卫慌忙抬着一面大盾,挡在了李隆基的面前。

“拿走!”李隆基怒声喝道,“杨钊!你当真想要乱唐不成?马仁杰是朕之神将,如何能允你这般中伤?”

陈玄礼摆了摆手,几名侍卫抬着大盾又退了回去。杨国忠满面通红,噗通一声跪在地上。

说话间安西健儿们又射出两波箭雨,把最后的几个人偶射倒在地。陈玄礼笑道:“陛下,这已经是第十箭了!”

李隆基重重地哼了一声,看都没看跪在地上的杨国忠,目光落在安西健儿们的身上。

安西健儿们放慢了马速,从革囊里拿出一根根钢箭压在元戎弩之上,然后纵马向前驰去。李隆基站起身来,沉声道:“陈卿,让他们近前一些,这该是要演示一弓十箭齐射了,朕要看清楚些。”

“陛下,不可!太危险了!”杨国忠惊叫道。

“闭嘴!再多说话,莫怪朕翻脸无情!”李隆基怒道。

陈玄礼传令下去,高台上一位龙武军的校尉挥动令旗。马璘接到命令,立马带着安西健儿们驰了过来。

“马卿,便在此地驰射。朕年纪大了,想要看清楚些。”李隆基站在高台之上,豪迈笑道。

马璘大声道:“是,陛下!”,心中却道不愧是李隆基,糊涂归糊涂,帝王的气度还是有的。

陈玄礼和几位武将站到李隆基的两侧,神色都是变得肃然。看这个样子,若是真有什么意外,他们立马就会把天子挡在身后。

这是做臣子的拳拳之心,李隆基自然也不会阻拦,笑着向马璘挥了挥手:“马卿,可以开始了!”

八百铁骑四蹄翻动,再次向着前方冲去。兜了一个圈子之后从和高台平行的方向驰过,马璘一声令下,伴随着机括扳动的声音,天空顿时为之一暗。

“咻咻咻!”

密密麻麻的钢箭呼啸着爆射而出,斜斜的飞上天空划着诡异的弧线,穿透空气飞向远方,然后向着下方急速落下。

第一百五十九章犯言直谏

感谢书友“隆隆书友”、哈雷是个传说、(稻草人)、杰榆、章根硕、半渡而击的慷慨打赏。新的一周,有推荐票月票的兄弟投一下,多谢了。

……

顷刻之间,一百五十步之外的地面之上,便是扎满了密密麻麻的钢箭。

高台之上一阵惊呼,这般场面谁也未曾见过,李隆基看得两眼放光,哈哈大笑。安西健儿们却是快速的把元戎弩放入皮匣负在身后,然后继续向前冲去。

“掷!”

战马速度加到最大的瞬间,随着马璘短促的命令,安西健儿们同时从背后拔出短矛,向着前方奋力的掷出。在连续掷出四波短矛之后,健儿们一个个从鞍边摘下沉重的陌刀。

“壮哉!壮哉!”李隆基看得两眼放光,哈哈大笑道,“若是天下边军皆如此辈,何愁胡虏不平!”

陈玄礼也是笑道:“天佑大唐,微臣为陛下贺!元戎弩这等利器为我大唐先有,若有数万汉家儿郎皆如眼前此辈,扫荡胡虏易如反掌!既有这等利器出世,微臣倒是觉得马仁杰适才所言是杞人忧天了。”

八百陌刀骑士从校场之上呼啸而过,齐声喊杀,陌刀在阳光下闪烁着寒芒。大唐天子站在高台之上,想起玉真公主所言,心中更加高兴。

大军再次到了高台之前,马璘领着八百健儿在马背上齐齐躬身,李隆基大笑道:“好!很好!不愧是天下兵锋之最,大唐安西铁军!赏!每人赐钱二十缗。帛二十段。皆从内库里出!”

八百健儿齐声大喝:“谢陛下!”

李隆基哈哈大笑。健儿们也都是极为高兴。

其实二十缗钱二十段帛对别处边军算是一大笔钱,对他们而言却并不算什么,不过这可是天子所赐,东西不在多少,代表的是荣耀。天子赐的财帛拿回安西,那可是几辈子的光彩。

“马卿,借元戎弩让朕一观!”

马璘下马登上高台,双手呈上了元戎弩。李隆基端着元戎弩。在马璘的讲解之下很快学会上上弦,十根钢箭被他亲手压入凹槽之中,陈玄礼早命龙武军骑兵在百步之外摆下了几个披甲人偶。

在马璘的帮助下,李隆基把元戎弩调至单发射击模式,眯眼透过望山瞄准人偶,轻轻扣下机括之后,一根钢箭疾飞而出,正中人偶头盔。

高台之上欢声雷同,高台下的安西健儿们也齐声喝彩,李隆基哈哈大笑。连续不断的一次次扣动机括,把十根钢箭逐一射出。居然是尽数命中在人偶头胸位置,十根钢箭皆是轻而易举的洞穿了人偶身上的破旧明光铠。

“陛下威武!”许国公陈希烈大声叫道。

“陛下威武!”文臣武将们齐声高喊,夹杂着妃嫔女眷们的娇喝之声。李隆基听得极为高兴,看着马璘笑道:“马卿,这把元戎弩可舍得送给朕?”

“多谢陛下!”

谁让人家是天子,要了你的东西还得道谢。马璘把装着钢箭的革囊也呈了上去,连带装元戎弩的皮匣也一同递给了天子。

“陛下,我这次从安西来,特别带了五十把元戎弩献给陛下。这是微臣的一点儿心意,还望陛下能收下。”

他这次到长安来本就是想要抱大腿的,五十把元戎弩原本是准备送给杨国忠的,如今和杨家已经撕破脸皮,自然是不如送给天子,来抱李隆基这根最粗的大腿。

“嗯,好!”李隆基点了点头,笑道,“你倒是有心。你奏章里说一把元戎弩造价便要五百缗钱,这五十把元戎弩价值便是两万五千缗钱。送这样的厚礼给朕,说吧,你想要什么?”

马璘笑道:“也没什么,陛下准我在安西扩军,最紧缺的便是明光铠,安西府库里已经被微臣搜尽了。陛下怜惜安西健儿,若能从将作监给微臣找一些明光铠微臣就感激不尽了。”

李隆基大笑,点头道:“好,朕准了!马卿,将作监里的东西,你自己去看便是,有用的尽管拿走,朕可也等着你带着大唐健儿打到天边呢!不过有一样,元戎弩这等国之重器,不可安西军独有,这样,你去将作监找东西之时,顺便把元戎弩的制造之法给他们一份,让他们也试着制造一些。”

马璘抽了抽嘴角,心道果然有此一说,躬身道:“陛下,元戎弩制造之法臣会给将作监,不过只怕他们造不出来。”

“为何?”李隆基皱眉道,“李岫虽是大才,将作监里也不少能工巧匠,有了制造之法,如何会造不出来?”

马璘躬身道:“陛下,这元戎弩制造之法极为繁复,最关键的便是这种软钢。这种软钢乃是用龟兹独有的一处铁矿炼制而成,别处的铁矿臣也试过,都是不成的。若是无法炼制出这种软钢,有了制造之法也是无用。纵然是花费上千缗钱,也不可能造出这元戎弩。”

李隆基想了一下,嘴角现出莫名的笑意,看了马璘一眼道:“既是如此,这倒难办了。制造之法你还是留给他们,让他们姑且一试。若是不行再想他法。”

马璘连连点头。制造元戎弩的钢材只有马家作坊能生产,把元戎弩的制造之法给将作监也没什么,他们肯定是造不出来。

他倒不是有心藏私,实在是不愿这种利器落到心怀不轨者手里。这种武器明光铠都挡不住,若是落到安禄山之辈手里,对于大唐来说便是一大麻烦。

等到消弭了安史之乱的祸患,他也不介意向将作监公开炼钢之法。元戎弩造的越多,再作战时汉家儿郎遭受损失就会越小。

李隆基让人把他的元戎弩收了起来,笑道:“这玩意儿太过昂贵,朕要一把即可。多了也没有用处。这样吧。朕已命人去范阳宣召安禄山入京。那五十把元戎弩先放到龙武军这里,等到安禄山来了朕便送给他。边军雄武,长安自然无事,这等利器放在长安城委实无用,何如放在边军儿郎手里杀敌。等到安禄山来了,就让他带回河北吧。”

陈希烈又是高声喊道:“陛下圣明!”引得高台上众人齐声欢呼。

马璘跟着喊了一句,心中无数个草泥马呼啸而过。

真是怕什么就来什么,五十具元戎弩虽然不多。可落到安禄山这个杂胡手里,将来反噬的便是汉家儿郎。

不过天子金口玉言,这样说了他还能如何?

“陛下!不可!不可啊!”就在这时,已在地上跪了许久的杨国忠猛然大叫道,脸色涨红道。

“杨钊!”李隆基气得脸色发白,怒声道,“你还是那般说辞不是?这次等到安禄山到了京师,我看你还有什么话说!”

杨国忠连连叩首,咬着牙根道:“陛下三思!陛下三思!昔者文献公为相之时见安禄山,曾说‘乱中国者。必此胡也!’!这个杂胡狼子野心,若又得了这等利器。来日有事之时,只怕祸不旋踵!陛下,此事万万不可,万万不可啊!”

“杨钊!”

李隆基怒不可遏,猛然一脚踢在了杨国忠的身上。

这等话他听杨国忠说过多次,这次宣召安禄山入京,也就是听从杨国忠的意见,试一试安禄山的忠心。不过他打心眼里是不相信安禄山会造反的,也料定安禄山这次一定会来。

私底下说也没什么,杨国忠为相,这也是他的职责。今日杨国忠不知发了什么疯,竟然是在这大庭广众之下说出这样的话,事情便没了转圜的余地。

听了杨国忠的话,高台之上顿时一片哗然。安禄山如今圣眷正隆,杨国忠公然把这样的帽子扣到安禄山的头上,这绝对是大事一件。

“陛下!国之利器岂可付诸贼手?此事绝不可行,绝不可行啊!”杨国忠以头抢地,连声叫道。

李隆基气得嘴都歪了,又是一脚踢在杨国忠身上,自己也趔趄了一下。马璘眼疾手快,连忙一把扶住。

“杨钊!张九龄为相之时,你不过是微末小吏,他何时和你说过这样的话!此等虚妄之语,你以为朕会信么?”

“亦有人在朕面前说过金刀乱唐之谶语,朕若信此等虚妄之语,又岂会拜你为相!安禄山独抗东北二虏于国有功,这等功臣岂容你信口诋毁!”

“今日你先是说马卿持元戎弩距朕不到三百步,后又这般诋毁安禄山,到底是何居心!”

这一次李隆基是真的怒了,既然杨国忠把私下里的话拿到明面上来说,他也不再给杨国忠一点儿面子,便是贵妃的面子也不顾了。

马璘听了这话,这才知道杨国忠今日又想阴自己,心中更是愤怒。

不过杨国忠说不把元戎弩给安禄山,马璘却是极为赞同。这样的东西给了安胖子,安胖子可不就是如虎添翼。

杨国忠见天子又提及金刀乱唐之谶语,脸色苍白不再说话,只是拼命叩头。李隆基震怒之中,高台上下无一人敢说话。

“朕以真心对安禄山,又岂会疑他!”李隆基怒气冲冲,看着马璘道,“马卿!你回到安西之后,须加快元戎弩的制造,每月准备一百套元戎弩,经回纥道送往范阳安禄山处!如今吐蕃已不足为患,陇右那边暂时用不着此物,东北二虏却是国之大贼,河北军中多一些这种利器,河北儿郎折损便能少一些。”

马璘闻言,嘴角忍不住一阵剧烈的抽搐。

真是怕处有鬼,每月给安胖子送一百具元戎弩,安胖子肯定要笑死了。

“陛下,这件事情委实有些难办。一百具元戎弩便是五万缗钱——”

纵然是天子震怒,马璘也不得不斗胆进言了。万一这次刺杀安胖子不成,安胖子平安回到河北,自己再每月给他送一百具元戎弩,想想马璘就要发狂。

“钱帛不用你管,朕不会白要你的。朕不是和你商量,这是旨意!”李隆基阴沉着脸,寒声道。

“是,陛下!微臣一定办到!”马璘心中郁闷,却是回应得极为干脆。

“奸贼!奸贼!”杨国忠红着眼睛瞪着马璘,切齿怒骂道,“大唐大好江山,便要毁在汝辈手里!”

这便是**裸的诅咒了,李隆基哪里能忍,怒喝道:“掌嘴!”几个中官相互看了看,连忙走了过去。

“陛下信任安禄山,大唐危矣!”杨国忠涕泪横流,不待中官靠近,自己却已是噼里啪啦的打了起来。

马璘嘴角一阵抽搐,这还是史书上的杨国忠么?这哪里是奸臣,简直他娘的就是犯言直谏的忠臣啊。反倒是自己,一心为了大唐,却被这大奸臣扣上了个奸贼的帽子,真是好不郁闷。

一月一百具元戎弩啊,这他娘的叫什么事。偏偏这是天子旨意,根本不容违背。

看来必须要下更多本钱,一定要设法在长安干掉安胖子了。不然安胖子活着回到范阳,这旨意遵也不是,不遵也不是。

第一百六十章雷万春

杨国忠跪在高台之上涕泪横流,噼里啪啦的把自己扇得如同猪头一般,马璘看到他这个样子,心中也是感觉极为怪异。

在原本的历史上,安胖子最后自然是反了。可杨国忠凭什么如此笃定安胖子要反?难道就因为张曲江那一句“乱中国者,必此胡也”?

后世读史之时,马璘一直认为张九龄对安胖子的这句评语不过是后人杜撰,没想到今日居然是亲耳听到杨国忠当着众人的面说这句话。

中官见杨国忠自己先扇了起来,站在那里也不好下手。李隆基怒不可遏,气得浑身发抖,咬牙看着杨国忠一言不发。

不惟是马璘震惊,在场的公卿妃嫔们也都是大出意外。

杨国忠十年之内平步青云,一跃而成为大唐宰相,靠的便是钻营,虽然登上相位,声名却是并不算好,从来没有人认为杨国忠是个敢于触碰逆鳞的直臣。

今日杨国忠所言固然是令人震惊,杨国忠的表现更是令人感到不可思议。

“回宫!回宫!”过了一会儿,见杨国忠根本就没有停手的意思,李隆基终于是怒喝一声,大步便向高台下走去。

马璘待天子上了步辇,大手一挥之下八百安西健儿策马跟了过来,护在了步辇的两侧。

他和杨国忠有点儿相似,也可以说是一步登天,根基不稳,权力全部依赖天子,所以必须要牢牢抱住天子这根大腿。

让他和杨国忠这般当众违逆天子,他是绝对不肯干的。眼下既然有表现的时候。他怎么可能放过。

李隆基见马璘如此。脸上现出赞许之色。神色略微和缓了一些,回头对贾至道:“传朕旨意,杨国忠狂悖无礼,罚俸三年,回家自省十日!”然后摆了摆手:“回宫!”

果然还是简在帝心,若是别的大臣今日当众来这么一出,只怕会被当众杖毙。杨国忠这般大闹,却只罚俸三年自省十日。可以说是轻轻放过了。

好好的一场君前演武,就这么被杨国忠突然的犯颜直谏给破坏了。不过马璘可以看得出来,李隆基对他的表现还是极为满意的。对于他来说,今天也算是大有收获。

今日这么多人在场,杨国忠的话根本不可能隐瞒住,传播开来之后,立马就会引起极大的波澜。

毕竟谋反这一顶帽子,扣得实在是太大了。这样的话说出来,杨国忠和安禄山之间已经没有丝毫和解的可能。

安禄山在长安城中有豪华的宅邸,家里养了大量门客。包括安庆宗也在长安城中,他们知道了今日的事情。很快安禄山也就会知道了。

马璘设想一下自己处于安禄山的位置,后背忽然升起一丝寒意。

被人公然逼到这个地步,当真是不反也要反了。

“只希望安禄山得知这个消息之后,不要怂了不敢来长安,不然我的第二计划便无法发动。”马璘心道。

……

带着八百健儿把李隆基一直送入到兴庆宫内,马璘叩拜了天子之后,让几个校尉带健儿们回了龙武军的军营,自己则是带着亲兵直接驰向了延康坊。

刚到延康坊门口,便看到街边站着一个眉清目秀的高大少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