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边唐-第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康青青知道不妙,心中大急。慌乱之间猛然张口,一丝寒芒便是飞了出去。
马璘如何不知她的手段,头一偏便避了过去,然后狠狠地扳过康青青,用力印在她柔嫩欲滴的樱唇之上。
微凉的清甜气息令马璘有些迷醉。原本他不过是准备戏弄一下这个丫头,并非是真想要对她用强,这时却是有些收不住了。
康青青的身躯忽然软了下来,眼神变得有些迷离,呼吸有些灼热,单薄的身躯变得滚烫。
马璘明白这丫头已经情动,他也已经是控制不住,一手撕开粟特少女的衣衫,康青青的娇躯便再次呈现在了他的眼前。
第一次看到这具娇小的身躯之时,作为一个后世来人。他还有着深深的罪恶感,然而此时他却再无这种感觉。只想着在这具娇躯之上尽情的释放自己的欲念。
龟兹城外田庄里的那两位龙家少女,被他祸害时比当初的康青青还要小。他那时便未曾有丝毫的犹豫,更不用说这个时候了。
唐人腰下只束一条兜裆布,他也早已接受了这个习惯。康青青身形娇小,轻轻一抱便抱了起来。
强健的身躯压向了粟特少女,刚刚触碰到一个潮湿温润的所在,尚未得其门而入,马璘忽然感觉肋间一疼,脸孔一阵抽搐。
康青青猛然一按马璘的前胸,**的身体倒飞出去,小脸上现出迷茫之色,显然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在她的手里,拿着一根数寸长的尖刺,尖刺之上鲜血淋漓。
“你这丫头!”马璘强笑一声。
真是大意了,这丫头刚才明明已动情,却依然是有着出手的能力。一年多不见,刚才只想着她是可堪采撷的小尤物,却忘记了她是一头小刺猬,浑身都是尖刺。
“……我算是被你碰了么?”康青青夹紧双腿,咬着牙道,小脸上的潮红煞尚未褪尽,浅浅的绯色极为可爱。
“算是吧!”马璘忍痛笑道。
自己也真是活该,用强的事情也做出来了。不过那轻轻的一触,当真是**蚀骨。
康青青眼中现出寒芒,握着尖刺走到马璘身边:“马璘!你这个坏人!我要杀了你!”
“你杀了我,你也出不了长安城。要想回到康居,更是难上加难。”马璘强笑道,“你的父亲赶走了波斯人,正需要我大唐铁骑的帮助。我要死了,便没人帮你的父亲,你父亲不单是无法成为河中王,还将在河中无立足之地。”
“我不管!你碰了我,我就要杀了你!”康青青咬牙道。
马璘感觉伤口越来越麻,心中骇然,强笑道:“你不要忘记了,你父亲把令牌给了我,你们全部都是我的属下,令牌在我手里,你应该听我的命令。”
“你若遵守承诺,我自然听你的命令!你违反承诺,我就要杀你!”
马璘嘴角一阵抽搐,这个小刺猬还真是拧。
“不过是碰了你一下而已,至于么?你不要告诉我,你在康居有中意的男子了。”
康青青用力摇头:“没有。我原以为你是个大英雄,我已经准备好给你做侍妾了,你却这般对我。马璘,你就是个坏人!”
“……”
马璘感觉眼前发黑,知道这丫头尖刺上的毒药起了作用,心中知道不妙。这丫头拿着尖刺站在这里,似乎随时就要再捅个十下八下的。小丫头没穿衣服的娇躯依旧诱人,他却没有了丝毫的欲念。
“总不会真的死在她手里吧?那可实在太丢人了!”马璘心道。
一道温暖的目光落在了他的身上,马璘心头猛然一阵悸动,整个人的神智瞬间变得无比清醒。
“这么多年了,你还是这般急色。”
一个温柔的声音响起,小院中多了一个美丽的女子,碧色的眼眸如同幽潭一般,一望便令人陷入其中。女子含笑看着马璘,眼眸中有着无限的温柔缱绻。
“小雨!”马璘看着女子,双眼微微湿润,这一刻已然是忘记了痛疼。
第一百六十三章大国贼
十二年的时间,岁月并没有在她的身上什么痕迹,反而将她雕琢得更加的美丽。那盈盈的一丝浅笑,瞬间让天地间的一切都失去了光彩。
这一瞬间,马璘已经忘记了自己是谁,潜藏在灵魂深处的记忆,如同潮水一般涌来。
康青青手握尖刺看着突兀出现的女子,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光着身子僵在小院之中。
女子缓步走到马璘的身边,皓腕一翻手上多了一把银色的匕首,伸到伤口处一旋一转,剜下一大块肉来。马璘痛哼一声,伤口处的麻痒感觉消失不见。
“没有伤到内腑,没事的。这样的伤,当年你可没有少受,过不了几天就好了。”女子浅笑着替马璘整理好衣衫,柔声道。
马璘点了点头。
此时他已经不想其他,眼中唯有这个笑靥如花的美丽女子。
当年在长安城的游侠儿之中,康小雨是最为独特的一个,因为她是康居人。
如烟往事浮上心头,马璘伸出手来,握紧了康小雨的小手。
康小雨浅浅一笑,并没有拒绝。
马璘脸上露出笑意,心中一直忐忑的一件事情终于确定。
十二年的时间,她依然是在等着他。
知道这一点儿,便足够了。
康青青看着两人,不知道该如何是好。这个突兀出现的美丽女子,让她感到极为危险。
两人也没有理她,目光之中唯有彼此。
“这些年来,你是如何过的?”马璘看着康小雨。轻声道。
这是一个终究无法绕过的话题。
康小雨浅浅一笑:“你离了长安。我的处境就变得很是艰难。后来……后来我收了一个弟子。一心一意教她,时间就变得好打发了。”
“杨幼娘?”
“嗯。那个时候,她家还没有这么显赫。那丫头很漂亮,对吧!她是我送给你的一个礼物。这样的丫头,我知道你肯定喜欢。”
“这些年你一直住在杨家?”
康小雨摇头道:“没有。杨幼娘只是我的弟子,我和杨府并无关系,杨家之人也并不知道我的存在。幼娘这孩子很听话,嘴巴也严。”
康青青拭去尖刺上的鲜血。重新插回头发之中,站在小院中踌躇了一会儿,见二人根本就没有理会她的意思,悄然钻入房间之内。
康小雨带着马璘出了小院,来到后院一个偏僻的院落之中。
这个地方明显是康小雨的住处,房间中有着许多旧物。
“自从幼娘花钱买下这座府邸开始,我就住在这里了。这么多年漂泊在外,终于是有个安定的地方。幼娘这孩子倒是孝顺,我现在已经喜欢上住在这里了。这里是你家,我只希望你不要赶我走。”康小雨看着马璘。微笑说道。
“你肯住在这里,我高兴还来不及。又怎么会赶你走?”马璘紧握着康小雨的小手轻声道,“当年我太过固执,希望你能给我一个弥补的机会。”
康小雨盈盈一笑,又道:“幼娘这孩子越长越好看,听说了你在安西立功的消息,我就准备把她当礼物送给你。雷大哥他们不知道你的身份,只有我知道你是马少保的后人。这孩子很听我的话,人也机灵,家世也很好,我想你肯定喜欢。那个时候,我可不知道你在安西有了喜欢的女子。”
马璘想起龟兹城外那个明眸皓齿的美丽少女,默然不语。
“我跟幼娘说起你当年的事迹,这丫头极为着迷,便进宫求了她的姑母,让天子赐婚给你。幼娘是个好孩子,你要好好待她。再过一些日子,你们就要成亲了。有她陪着你,我很放心。”
马璘看着康小雨道:“那你呢?我们呢?”
“小马哥哥,小雨已经快三十岁了,已经是个老女人了。你能让我住在这里,我已经很满意了,小雨哪里还敢奢求其它?我毕竟是个胡人。”康小雨浅浅一笑,柔声道。
“小雨,你一点儿都不老。”
康小雨浅浅一笑:“当年你若肯这般说话,我们也不会分开了。小马哥哥,幼娘并不知道我和你的关系,只知道我和你是故人,我见过你的消息你不要让她知道。这丫头性子烈,这一点也极为像我,我们之间的关系,你永远不要和她提起。”
马璘看着康小雨,心中微微一沉。
对于两人之间的关系,她显然已经做了界定。以她的性子,怕是很难改变。
他不甘心,很不甘心。
“小马哥哥,你不要生气。有些事情,错过了就是错过了。小雨已经不是十二年前的小雨了,我们都已无法回头。小马哥哥,小雨跳舞给你看,你还想看么?”
裙裾飞扬,旋转如风,举手投足依旧是当年的模样。马璘看着面前美丽的女子,心情慢慢变得平静下来。
从此之后,便真的成为故人了。
这样也好,至少还能看着她好好的。
……
时间能够改变一切,往日的情人最终却是成为了朋友。
那一支最为热烈的胡旋,她只为他跳过一次。眼前的女子虽然裙裾飞扬,却跳的不是那一支了。
十二年前的长安城,小马哥哥和康小雨,一切都已成为过去。
虽然极为不舍,然而马璘却很清楚,两人之间的情缘伴随着这一支胡旋,已经是随风逝去。
时间当真能够改变一切,十几天的时间过去,长安城内的流言已经少了许多。
李隆基为了安西健儿入京报捷而推迟了去华清宫的时间,现在又和往年一样,带着文武百官和后宫妃嫔一起搬到了华清宫。按照往年的惯例,每年十月去华清宫过冬,第二年三月才返回长安。
作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大唐除了陈希烈杨国忠之外的第三位宰相,马璘也只能是陪着天子一起去了华清宫。杨国忠自省十日的时间已到,却被天子命令留在长安不许前往,暂时被排除出了大唐的朝堂之外。
华清宫并非是一座单独的宫殿,而早已发展成为了一个极为庞大的建筑群。马璘在这里有着自己的住处,不过和长安城里自然是无法相比。
连续几天的时间,朝议的主题都是往河中之地移民的事宜。李隆基对于这件事情极为重视,陈希烈只是唯唯诺诺之辈,对于天子的话自是言听计从。其他人也不敢有什么意见,经过几次朝议之后,事情最终就定了下来。
天下十道勋官前往河中依旧是自愿,朝廷供给沿途所需,到了安西之后,再统一由安西军护送至河中。另外还准备发天下轻罪之徒前往河中,以屯田实边。
对于关中百姓移民的事情,则是要严苛得多。关内道租庸调三年未交之户,必须离开关中前往安西。
这样的移民计划,已经超出了马璘的想象。
有功军卒移民的方案,与他奏章里设想方案相比并没什么改变,增加的罪犯移民他也能接受。这种事情历代都有,后世的美国最初不就是流放英国罪犯的地方么。
三年租庸调未交之户必须举家离开关中前往河中,这对于安土重迁的关中百姓来说意味着什么可想而知。原本马璘是想要以自愿为原则,可从来没有想着逼人移民。
若是李隆基年轻之时,定然是不会发布这样的命令。而现在他坚持发布这样的诏令,说明他真的是老糊涂了。
然而糊涂归糊涂,李隆基的威权无人敢质疑。马璘几次提出反对意见,都被李隆基当众驳斥。其他人根本就不敢出言反对,最后诏令还是直接发了下去。
大唐的国家机器还是极有效率的,在李隆基的严令之下,户部开始准备财帛车马,关内道各郡官吏则是开始紧张的清查账薄,看那些户是需要移民到河中去的。
而随着诏令的发出,长安市井之内的议论也是瞬间爆发。马璘的人望随着这一道诏令的传出,而迅速的下降。
诏令发出之前,马璘是大唐新一代的军神,李卫公第二,天赐神将,国之栋梁,坊间一片溢美之词。然而随着这一道诏令的发出,马璘却立马成了奸相,国贼!
三年租庸调未交就要被迁往万里之外的河中,终生再也无法见到乡井,这对于关中人来说是何等残酷的事情!情绪在民间被迅速引爆,愤怒的诗人们在平康坊各家青楼相聚,一首首大骂国贼的诗篇便在青楼姐儿的床上做了出来。
国子监的学生们在祭酒的亲自带领下到了延康坊,堵着扶风郡王府的门大骂不休。若非是门口站着的安西军样貌凶狠,早就一起杀了进去。
有几个胆大的把几个夜壶隔着墙头扔进了扶风郡王府里,近百个安西军拿着雪亮的陌刀便冲了出来,把学子们围在中间一一逼问,没奈何几个人便站了出来,结果被安西军脱了裤子按在地上胖揍一顿,屁股都被陌刀柄拍的稀烂,最后还直接扔到水池里去,完全就是斯文扫地。
安西军这般跋扈,立马再次引爆了学生们的情绪,虽然没人再敢往里面扔夜壶,围在门外骂娘的却是越来越多了。
马璘的黑历史,也很快被学生们扒了出来。听说他府里养了几十个侍妾,大部分都是胡女,个个都是花容月貌。
这样的人,有什么资格当宰相,有什么资格教化万民?
第一百六十四章伏击(上)
伴随着李隆基的一纸诏令,长安城中再次掀起巨大的风暴,而刚刚平步青云的马璘则是成为了风暴的中心。
“小马,既然这诏令是天子自己的意思,你为何不发一言为自己分辨?”
骊山山道之上,南霁云看着一脸郁闷的马璘。
马璘苦笑一声,摇了摇头:“八哥,我已经想明白了,天子未必不知道这样做会惹起民怨,他本来就打算让我背这个黑锅的。人家让背,咱老老实实背着就是,何必去惹天子不痛快。”
“看来位极人臣也不是什么好事情,至少我南八这一辈子就没被这么多人一起骂娘。现在延康坊有多热闹你是不知道,那些做生意的都把吃食摊子支到你家门口了,就为了那些骂你的人方便。”南霁云笑道。
马璘也是笑了。
李隆基并非是真的糊涂,而只是想要把移民河中这件事情尽早办成。他已经很老了,不知道自己还有多少时间,所以这才以这种强横的方式强行推进河中移民。他也只是希望能亲眼看到这一桩大事取得成果而已。
天子永远是圣明的,所以黑锅只能臣子来背。移民河中的计划是马璘提出来的,这个黑锅他不背谁背?
背黑锅也没什么,毕竟名义上他也是宰相,哪能没有这点儿担当?做自己该做的事,问心无愧便好。
“小马,哥哥多嘴说一句,大伙儿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此去河中万里迢迢。诏令中是要让全家老小一起去河中。若是处理不当。路上不知道要死多少百姓。黑锅反正已经背了,这件事情你就要好好处理,争取把百姓的损失降到最小。”
马璘点了点头:“八哥,你放心,这件事既是我来主持,便一定尽可能做到最好。”
南霁云拍了拍马璘的肩膀,快步走了下去。
马璘眯眼看着远方,心道这么大规模的移民。路上不死人是不可能的。他只能是动用自己的权力,尽可能的减少百姓的损失罢了。
关内道部分郡县的清查结果已经报了上来了,汇总上来的数字让马璘极为震惊。仅仅是蓝田县一县,便需要移民七八百户,五千余人。现在较远郡县的结果还没有送来,需要移民的人数已经是达到了三万余户,近二十万口。
大唐立国以来,经过百余年的休养生息,人口急剧增长,土地兼并也极为严重。关内道地狭人稠,不少自耕农沦为佃农。均田制早已崩坏,建立在均田制基础上的租庸调制却依旧在实行。对于少地和无地的农户来说,这是一个极为沉重的负担。
没有土地,便没有收成,拿什么去缴给官府?租庸调拖欠多年的贫户极多,这些年来天子为政并不苛刻,对于这些拖欠租庸调的贫户也并不过分逼迫。
这次诏令一下,各个郡县都是乱作一团,不少贫户为了不离开乡井,卖地借债也要把拖欠的租庸调给补齐了。这最后送来名册之上的,都是欠的年数太多而实在无法补齐的。
长安周围各县因为这一纸诏令,不知有多少贫户被迫卖掉了仅有的一点儿土地。长安城的皇亲国戚王公大臣们一面痛骂马璘这个国贼,暗地里却是派人前往周围各个郡县,趁着这个机会大肆收购土地,这些事情几乎都是摆在明面之上,马璘怎么可能一点儿不知。
天子为了尽快看到成果,这才下了这般刻毒的诏令。马璘知道这里面弊端太多,然而却无法和天子诏令对抗,只能是尽量在细节之上做到最好,减少移民百姓的损失。
从长远来看,关中百姓向外移民乃是必然的选择,因为这里的人口实在是太多了,再如何精耕细作,也无法养活越来越多的人口。风调雨顺之时还好说,万一遇到天灾,大量的饥民便是遍地的干柴,一根火星就能点着。
天子同意了他的计划,却是给他出了一个难题。这个难题能不能解决好,关乎整个计划能不能实现。
其实抛开故土难离的因素不谈,去河中远比留在家乡要好。至少到了那里可以实现均田之令,口分田永业田都有绝对的保障。大汉民族的先民若不是一次次的向各个方向开拓,如何能有今日这么大的地盘。
把事情做到最好,这便是马璘如今要做到的事情。
……
南霁云这一次送来的消息,让马璘放心下来。在长安城外暗地里已经张开了一张大网,等待着安禄山豢养的门客们。截止到今日,已经有十几个安禄山的门客被长安游侠儿截杀,其中还有几个是曾经载入史册的家伙。
而一个更好的消息,则是安禄山已经过了平原郡,正在入京朝拜天子的路上。
按照时间来算,安禄山到长安的时间大概比史书上记载的要早上一点儿,不过这并不是什么大的问题。他来到这个世界之后,对于很多事情都是或多或少有了一些影响,随着他的地位越高,影响自然会越大,事情并非是会一成不变的。
眼下他需要操心的事情有两个,一个是明面上的,便是关内道百姓移民河中的详细计划,一个是私下里的,那就是争取干掉这个将要祸乱中国的死胖子。
当然还有一件事情,相对来说就不那么重要了。再过十天的时间,便是天子确定的马家和杨家联姻的时刻,也就是他正式迎娶杨幼娘的时候。
……
十一月的河北道,天气已经颇为寒冷。大道之上,一支军马沿着官道缓缓而行。
这一支军马全部是骑兵,数量有三百余人,其中有不少骑士明显是突厥人。
一辆特制的巨大马车被骑士们围在中间,马车内一个胖子正眯眼看着外面寥落的山川。
官道上的行人看到这一队军马的旗号,立马远远的避开。在河北道的地面之上,谁敢惹三镇节度使兼河北道采访处置使安禄山大将军。
这两年安禄山是越来越胖了,重量已经超过了三百斤,像这样远距离的赶路,根本无法骑乘战马。骑马行走战马自己受不了,他自己也极为费力。他的力气还要留着见天子时表演胡旋,自然不肯随便用掉。
这里乃是他自己的辖区,他这是去长安朝拜天子,并非是和契丹人作战,所以自然不用斥候,行走也只是挑选大路。
天子召他入朝为了什么他很清楚,不外又是要试探他的忠心而已,对此他已经习惯了。只要杨国忠还在天子身边,这种事情以后还是少不了的。
这次到了长安,只要在天子面前痛哭一番,便能让杨国忠灰土灰脸,他自己反而能得到更多的好处。
杨国忠又不是李林甫,一个无才无德的小人,他根本就不畏惧。
中午在路边休息了一下,举行了一个祭祀光明神的小小仪式,安禄山重新坐回马车之中,命令亲兵们继续上路。
官道延伸进入一个山谷之中,道路变得时宽时窄,最狭窄的地方巨大的马车堪堪能够过去。骑士们无法再跟在马车两侧,只能是分散到马车的前后。
山坡之上,忽然滚下了一块碗口大的石头,砸伤了一头战马的前腿。安禄山皱起了眉头,挥手喝令大队人马停下。
这个地方,实在是太安静了,安静得让安禄山心中发慌。
“承庆,你带几个人去坡顶看一下。”安禄山皱着眉头沉声道。
“将军,这里可是河北道,契丹人和奚人不可能跑这么远吧。”一位突厥人将军答道。
“去吧!”安禄山脸色一沉。
阿史那承庆心中一凛,连忙带着一队突厥骑士下了战马,快步走上了山坡。
十一月的河北道,树木早就落光了叶子,根本没有能藏人的地方。阿史那承庆带十几人快要走到山顶,忽然山坡后飞出一阵箭雨。
阿史那承庆反应极快,立马团身一滚,这才侥幸躲了过去。其余的突厥人却没有这么幸运了,直接被羽箭射成了刺猬。
敌袭!
安禄山心中一惊,猛然从马车里窜了出来,三百多斤的体重,这一刻却是极为快捷。
山坡之上响起一阵呐喊之声,两边山头上都是出现了大量的人影,旌旗招展极为热闹。
“不是契丹人!将军,是静塞军!”阿史那承庆从山坡上一直滚下来,看到山头上的旗号大声道,“将军,静塞军要造反!”
安禄山听了,眼中现出怒色。他这两年受眼疾之苦,根本无法看远,是以看不清山头上的旗号。驻扎平原郡的静塞军有三千人,乃是一支预备部队,并非是一支强军,关键静塞军根本就是他的部下,只是不是嫡系罢了。
此地距离平原郡已经超过了二百里,静塞军突然出现在这里,这是要干什么?
“平原太守令!安禄山狼子野心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