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边唐-第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光明神在上——”

彩衣宫女温柔地掩住了安禄山的嘴巴,打断了安禄山的话,从怀里拿出一个物什在安禄山面前晃了晃。

安禄山眼中现出激动之色,紧紧地盯着宫女手里的东西。

“安将军,你就要回归光明神的怀抱了,有些东西应该交给我们了。”彩衣宫女移开封在安禄山嘴上的小手,用粟特语低声道。

“回归光明神的怀抱?你们……你们不救我了?”安禄山声音微微颤抖。

“不是不救,是你伤势太重,且又身中剧毒,已经救不了了。东西交出来吧,光明神的子民们还需要这些东西。”彩衣宫女用粟特语轻声道。

第一百七十二章万民相送

“中毒?我何时中了毒?”安禄山颤声道。

“刀伤伤口里发现了我们常用的毒药,此药无法解救。你是如何中毒的,只有你自己清楚。我们也很想知道。”

“什么!”安禄山目露惊悸之色,“是马相!马璘!他为何要害我!他为何会有你们常用的毒药!”

“原来是马璘,怪不得,和我想的一样。”彩衣宫女点了点头,“安将军,交出来吧,你留着那些东西已经没有用了。”

“马璘狗贼害我!我要禀告天子!天子会为我杀了这个狗贼!我要去见天子!我要见天子!”

安禄山声音极为激愤,彩衣宫女冷哼一声,星眸中现出一丝杀意,小手掩住了安禄山的口鼻。

安禄山身躯一阵颤抖,却挣扎不起来,十几息的时间过后,安禄山终于是停止了挣扎。

彩衣女子小手伸入安胖子贴身小衣里一阵翻检,找出一个古朴的锦盒,打开一看点了点头,塞入自己的怀里。

小手在安禄山痴肥的身体之上一阵按压,各处伤口皆是有鲜血溅出,把白布染的红色。彩衣宫女轻点螓首,显然对于自己的手法极为满意。

“安将军死了!”一声惊慌的叫喊忽然从她的樱唇中传出。

……

就在这天夜里,三镇节度使安禄山突然伤口崩裂而死,死在了华清宫里。大唐天子李隆基知道后更加震怒,连夜下旨命令陈希烈和太子李亨加紧查办此案,杨国忠的相府当夜便被北衙禁军抄了。

三木之下。什么口供都会有。许国公陈希烈跟着杨国忠一起查办的已故宰相李林甫谋反一案。从杨国忠那里学会了不少手段。这一次刚好用上,两个时辰过后,杨国忠便已经招认此事。

平明之时,太子李亨便将杨国忠的口供送到了李隆基的面前。李隆基怒不可遏,命令陈希烈和李亨继续深挖此案,同时追究杨国忠结党营私之罪,要把杨国忠一党连根拔起。

十二月初的长安城里,一场巨大的风暴毫无征兆的来袭。不到十日的时间。便有足足数十位大臣待罪下狱,党附杨国忠之重臣几乎为之一空。

十二月初八,陈希烈和李亨查结此案,结果报给天子御览。李隆基盛怒之下,御笔一挥便有十三位杨氏一党的重臣人头落地,家人一律流放河中,另有二十八位杨氏一党大臣有的被降职,有的被贬官赶出长安。

李隆基毕竟是少有的仁厚天子,即便是谋逆之案亦是很少诛杀罪臣家人。这一次杨国忠之案被他定性为谋逆,却也只是砍了十三颗人头。

而作为首恶的杨国忠。这次却是逃过了刀斧之灾,定的罪亦是流放。却非是流放河中,而是流放岭南道。

这无疑是杨妃起了作用,不然杨国忠定然会人头落地。流放杨家人的名单之中,并没有杨幼娘的名字,不过在这一场巨大的风暴之中,这个小小的细节几乎没有人注意到。

……

对于这样的一个结果,马璘心中自然是有些遗憾。就这样还弄不死杨国忠,天子对于杨妃果然情深意重。

十二月初十,正是杨国忠一家离开长安的日子。马璘换了一身衣服,早早地来到了相府门口。

天子仁厚,允许杨国忠回家收拾行李。此刻在杨府大门之外,足足站了几百北衙禁军。虽然是清晨,杨府门外却是挤满了长安百姓。

杨国忠走出府门之时,身上已经没了宰相紫袍,脸色极为苍白,隐隐然能看到些许伤痕。目光从人群头顶掠过,看向了骊山的方向,他的眼中亦是出现一丝沧桑。

辛苦经营这么多年,一朝崩塌竟然是如此凄惨。长安城这些百姓平日里谁敢围到府门之前,现在都来看我杨家的笑话了!

马璘遥遥看着杨国忠,眼中现出一丝冷意。杨国忠是倒霉了,可这还不足够。既然是血仇,终归是需要血来洗刷。

“杨相,上车吧!”羽林军将军对于杨国忠依然极为恭敬。

杨国忠点了点头,正要登上马车,忽然围观的百姓不约而同的跪了下来,向着杨国忠同时叩拜。

杨国忠微微一怔,站在那里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马璘亦是吓了一大跳。周围的人刷的一下全部跪下去了,他一个人站在那里便显得极为显眼。

“各位街坊,你们这是为何?如此大礼,杨某受不起啊。”杨国忠看着人群,皱着眉头轻声问道。

人群最前面一位老年文士白须飘荡,红着眼睛大声道:“杨相,你是好人,你是忠臣啊!太宗当年说过,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这些年来长安人都说杨相你是奸诈小人,谁料到你才是真正的忠臣!这些年来,长安人都看错你了!杨相,老夫替长安百姓多谢你了!”

又一个中年文士大声道:“杨相!那安禄山狼子野心,杨相为国除奸毫不惜身,替天下除掉了这个祸害,免除了长安人的一大灾祸。你这样的作为,可是比那些逼迫百姓迁往河中的奸贼好上百倍!杨相,你这一走,朝中可就是豺狼当道,虎豹横行啊!杨相,长安百姓舍不得你!”

“杨相!一路平安!”第三个文士大声喊道。

“杨相!一路平安!”周围跪着的百姓也跟着乱纷纷的喊了起来。

杨国忠看着众人,心神激荡之下,眼角也是微微湿润。

马璘嘴角一阵抽搐,长安百姓居然自发给杨国忠来送行,这是他事先根本没有料到的,原本以为这些家伙是来看杨家笑话的。

“连着在郡王府里陪着杨幼娘这些天,坊间的风评居然是如此了?杨国忠这奸诈小人居然成了忠臣,某家为国为民忠心耿耿。反倒是成了大奸臣!”

跪在最前面的几个文士虽然有些许夸张表演的成分。眼神却是骗不了人的。马璘看得出来,这些家伙是对杨国忠真心感激。

也就是说,他们也相信了安禄山想造反,对于杨国忠为国除奸极为感激。而大奸贼马璘,先是逼着关中百姓迁往河中,后又救了安禄山的性命,相比之下谁忠谁奸自然是一目了然。幸好安禄山自己死了,不然杨相可就白白牺牲了。

这样的状况。马璘脑子一转便明白了。他本来就是来看杨国忠笑话的,却没想到居然会是这幅场面。

杨国忠哽咽着走上前去,伸手扶起几个文士。看他的样子,当真是以为自己是大忠臣了。

“谢谢各位,谢谢各位!国忠来日若能返回长安,定然不忘各位今日的恩情。”

杨国忠情绪激荡,声音哽咽,动情地道,目光一扫之下,却是落到了马璘身上。

马璘身材极为高大。单独站在一群跪拜的百姓中间,杨国忠想不看到也难。他虽然做了一番装扮。杨国忠却是一眼认出了他。

“马相,你也来送我了?”杨国忠看着马璘,大声笑道。

杨国忠此言一出,下一瞬间,所有人的目光都是落到了马璘的身上。听说这就是大奸贼马璘,人们的目光立马变得极为愤怒。

人的目光是有重量的,何况这是上千人,马璘握紧了袖笼里的横刀,向着杨国忠遥遥点头。

“马相,你毕竟是我的女婿。既然来了就过来吧,我有两句话要跟你说。”杨国忠直视着马璘,大笑说道。

马璘点了点头,跪在地上的人们挪了挪,给马璘让开了一条道路。马璘穿过人群走上前去,那羽林军的四品将军向着马璘拱了拱手,走到了一边。

几位文士看着马璘,显得极为愤怒。马璘认出这几个都是去过自己府门外骂娘的,自然也不肯给他们好脸色,哼了一声就走到了杨国忠的面前。

“有什么话,你可以说了。”

杨国忠微微一笑道:“附耳过来。”

马璘嘴角一抽,忽然响起了前世那个咬人耳朵的家伙,虽然依言附耳过去,心中却是暗加戒备。

他虽然是练家子,耳朵却是练不到的,若是被杨国忠咬上一口破了相,以后再想招惹小美女可就难了。

“马璘,你听着!本来本相是准备把你贿赂我十万缗钱的消息捅出去,和你来一个鱼死网破的!算你命好,今日这么多长安百姓为本相送行,本相决定保住这个好名声,这十万缗钱本相决定自己到岭南花用了。”杨国忠冷冷的声音在马璘耳边响起。

马璘心中微震,轻轻点头。

“本相的女儿,你要好好照顾!若是幼娘出了什么差错,你贿赂本相十万缗钱帛这件事情我就会禀告陛下!”

马璘心中冷笑,他最受不得别人威胁,不过他还是点了点头。

“还有一件事情,你给本相听好了!那天在延康坊伏击你的绝不是本相!本相和那件事情没有丝毫干系!”

马璘站直了身子,笑着凑近了杨国忠的耳朵:“我不信!”

“马璘,你就是头蠢牛!”

“呵呵!”

马璘漠然一笑:“你就要走了,我也有话想问你。你为何认定安禄山会谋反,又为何冒险出手杀他?”

“本相是忠臣!本相是为国除奸!”

“呵呵!好一个忠臣!我再问你,你又准备如何让边令诚把责任推到我的身上?”

“……能想到这一层,看来你倒也不是蠢到极点,不过我不会告诉你。”

“走好,不送。”

杨国忠点头,向着众多长安百姓拱了拱手:“国忠去也!”登上马车在羽林军的护卫之下缓缓离去。

“杨相!走好!走好啊!”在几位文士的带领之下,众人皆是大声高呼,极有气势。

第一百七十三章权倾天下

ps:书友群148244045;欢迎各位书友

马璘不理会杨府外百姓们愤怒的目光,跟在羽林军之后走了许久,心情变得越来越郁闷。

跟着出了坊门,见到街边上到处都是跪拜的百姓,马璘心中郁闷,索性不再看了,一脸恼火的回了扶风郡王府。

这一日杨国忠一家老小离开长安城流放岭南道,所过之处百姓无不跪拜,光出城便足足花了三个多时辰。

杨国忠被下狱消息传出,杨幼娘每日里都是提心吊胆,马璘这些天除了在华清宫之外,其余大部分时间都是在郡王府里陪着紧张到极点的杨幼娘,没有到街巷中走动。今日本来是想看大奸臣杨国忠的笑话,这时他才发现长安城的舆论已经一边倒的倒向了杨国忠,杨国忠已经被人们给捧到了天上,他则成了十成十的大奸臣!

几乎所有的长安城百姓都接受了安禄山将要谋反的说法,对于为国除奸的杨国忠感恩戴德。还有人把他和已死的平原太守颜真卿、静塞军使高文远并列,称为三圣,设祠祭拜。

同样是当朝宰相,一个为国除奸毫不惜身,一个却把关中百姓逼往万里之外的蛮夷之地,两相对比之下,自然是云泥之别了。

郁闷归郁闷,马璘却并不在乎。相比声名,他更重实效。不管如何,局势已经向着他努力的方向转变了。

杨国忠流放岭南道,朝中没有这个死敌的掣肘,经营河中之地就会容易得多。而天子的诏令对于关中百姓来说虽然刻毒。却能够在最短时间内改变河中之地的人口结构。

一旦有数十万汉家子民在河中之地繁衍生息。乌浒水、药杀水之间直到咸海的广袤土地。便将永久归属汉家所有。

落了个大奸臣的名声,他并不在乎。万里奉王事,一身无所求,他从无私心,一心只为着整个汉族着想,自然是问心无愧。

……

杨国忠离开长安之后第二日,华清宫之中又是一纸诏书发了出来。

故三镇节度使、河北道采访使、东平郡王安禄山,被追赠为太尉、雍州大都督。单谥一个“武”字,妻子儿女各有封赏,天子为之罢朝十日,可谓是备极哀荣。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这个在原来的历史上祸乱中国、令大唐盛世遽然终结的杂胡,最终却是以这样一种方式彻底离开了大唐的历史舞台。

安禄山一死,范阳、河东、平卢三镇节度使虚悬,确定新的人选便成了当务之急。

十二月二十一日,华清宫再次早朝。

到场的公卿之中少了许多熟悉的面孔。又多了一些人。

罢朝十天的时间,李隆基已经私下里进行了大量的人事调整。杨国忠一党留下的空缺皆已补齐,杨国忠右相的位置暂时却是依旧空着。

这样的场合,马璘不准备发表意见。反正安胖子已经死了,大唐潜在的威胁已经解除,大唐毕竟是名将如云,不管谁去坐镇东北也不会比安禄山要差。

左相陈希烈神色恭谨,眼神中的得意却是无法掩饰。杨国忠得罪流放岭南道,马璘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虽也算宰相,地位却比他这个左相要低,如今他便真正成了天子之下第一人了,这样的地位正是他这么多年所梦寐以求的。

天子还未进来,群臣都在殿内侯着。陈希烈走近马璘,微笑道:“马相,三镇节度使之人选,你心中可有计较?”

马璘摇了摇头:“马璘不过一武夫,这样的事情天子和陈相决断便可,何须来问我这个粗人。”

陈希烈呵呵一笑:“马相何必过谦,谁不知道马相文武全才。——以老夫愚见,三镇节度使不可赋予一人,而应以三人分任。最重要的一点,不能再让胡人担任。杨国忠和安禄山这番冲突,说到底还是因为安禄山是胡人,令杨国忠不放心所致。此为前车之鉴,我等不可不慎。”

马璘点头:“陈相所言极是。”

陈希烈笑着拍了拍马璘的肩膀,走回了自己的位置。他说话的声音不大,却足够所有的人都听到。众人听了陈希烈的话,心中自然各自有了计较。

等了许久,大唐天子李隆基才在高力士的陪伴之下走出来,神色看上去颇为疲倦,坐下打了一个哈欠后道:“贾卿,宣旨!”

公卿们同时跪下,中书舍人贾至拿出一份早已拟好的圣旨,朗声读了起来。

“制曰:骠骑大将军马璘……”

这一道圣旨,居然是给马璘的!

马璘听贾至念完,嘴角一阵抽搐。其他人看着马璘,眼中皆是有着羡慕之色。

河东节度使,范阳节度使,平卢节度使!

安禄山死后空下来的三镇节度使,居然都落到了马璘的头上!

算上安西、北庭两道,这已经是五道节度使了!就算当年王忠嗣极盛之时,也不过是四镇节度使而已,如今马璘竟然是比王忠嗣还多了一道!

“马卿,还不谢恩?”李隆基看着马璘,温和笑道。

马璘浑身一个激灵,猛然叩拜在地,连声道:“陛下赎罪,臣万死不敢领旨!”

“为何?”李隆基皱起了眉头。

马璘嘴角抽搐,这他娘是要害死人啊。

安西北庭两道那是为了进取河中,现在又加上这三镇是什么意思?那可就真的是权倾天下了。等你老人家一死,继任皇帝来个兔死狗烹,我还能活么?

“陛下!承蒙陛下信任,微臣感激不尽!只是微臣并非贪恋权位之人,一心只想以大唐之剑为大唐之犁开拓土地。持节安西已是微臣能力极限。再加上河朔三镇实在是无法兼顾。陛下让臣担此重任。只怕会坏了国事。微臣立志进取西方。实在无法担当此三镇节度之职位。”

李隆基脸上现出一丝莫名的笑意:“马卿不必过谦,西方要开拓,东方也要开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朕委你重任,就是想看看你能带着大唐铁骑走到哪一步。”

天子还真是贪心!

马璘心中苦笑,只好再次叩首道:“陛下,我大唐名将如云。三镇节度使合当委以三位名将,微臣实在是无此能为。何况安西北庭与河朔三镇之间相隔万里,中间还隔着一个回纥,微臣取西方还需要数年,哪里能兼顾河朔三镇!陛下,这件事情万万不可啊。”

李隆基微笑道:“马卿,朕意已决,你不必再说了。安西北庭与河朔三镇相隔万里,朕相信你会有为朕打通那一天!你说取西方需要数年时间,朕便许你数年时间。这样吧。三镇节度使的位置还是你的,不过你算是以宰相遥领。以副节度使代行职权。副节度使的人选,就由你自行挑选。这样如何?”

“陛下,臣实在不敢奉命!”马璘哀嚎一声。

还要负责打通安西北庭和河朔三镇,那岂不是还得灭掉回纥?天子的胃口还真大!

“诏书已下,岂有收回的道理?就这么定了!马卿,你与其在这里和朕费口舌,倒不如好好想想三位副节度使的人选!”李隆基大手一摆,温和笑道。

“……”

李隆基笑道:“马卿,别人加官进爵,都是鼓舞振奋,偏偏你是这个样子。能够心怀谨慎也是好事,更说明朕没有看错人。朕还记得当初朕命王忠嗣持四节之时,王忠嗣是何等的高兴。相比之下,马卿你倒还是更胜一筹。”

“马卿,大唐右相之职位,朕从今日起为你虚悬,等你功成入朝之时,你便是朕的右相!”

马璘又是咧了咧嘴,这分明是把自己架在火上烤啊。偷眼看了一眼陈希烈,陈希烈神色平静,眼底却有着一丝失望之色。

本来杨国忠得罪,他极有可能更进一步,接替杨国忠的位置。而现在天子的一句话,却是堵死了这条道路。

“马璘,天子如此待你,你还不谢恩?”高力士的声音忽然响了起来,声音极为威严。

马璘心中苦笑,心道这道消息再传出去,自己这个权奸的帽子就摘不掉了。朝野之中,不知有多少人将会把自己看做眼中钉肉中刺。然而能有什么办法,天子金口玉言谁能违抗?只能是叩首谢恩了事。

“朕还有些乏,今日就这样吧。”李隆基笑着摆了摆手,站起来走了回去,当真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一道道目光皆是落在马璘身上,目光皆是极为灼热。

“马相,恭喜了!”陈希烈走上前来,微笑说道。

“马相,开元以来还未有大臣有如此恩遇,马相这可是第一人。马相,恭喜了!”

“马相……”

马璘苦笑一声摇了摇头,朝着众人拱了拱手走了出去。

五镇节度使,右相之位虚悬以待!

这叫什么事儿!老子又没有日天本事,哪里担得了这么多重任!

……

消息传出,不出马璘预料,立马在长安城里引起了轰动。

不知多少人捶胸顿足摇头叹息,言道天子被奸人蒙蔽。有胆子大的,直接说天子是老糊涂了。

其实马璘自己也觉得天子是老糊涂了。大唐天下四十余万兵马,如今名义上归自己掌管的就有二十万,还他娘的都是边军精锐。要是一个正常的皇帝,绝对干不出这种事儿来。

莫非玉真公主又梦见了她家祖先老子了?马璘坐在郡王府里,心中腹诽道。

心中压力太大,面前的女子美丽温柔依旧,却也无法令他完全释然。

第一百七十四章花开堪折

“五镇节度使,二十万军马,若是经营得当,天下亦可坐得。小马哥哥,你说是么?”

马璘看着美丽的粟特女子,苦笑着摇了摇头:“小雨,你知道的,我可没有那等心思。”

“你没有那等心思,别人未必认为你没有啊。”康小雨看着马璘,盈盈浅笑道。

马璘点头:“这正是我烦恼的地方。我的权力都来自天子,便如同沙子筑成的城堡,没有丝毫根基。说句大不敬的话,万一天子驾崩,我只怕立马就成众矢之的。五镇节度使,二十万兵马,实在太多了。”

“所以才应该早作准备啊。毕竟有二十万兵马在手,纵然不想当皇帝,至少可行废立之事。不然的话,小马哥哥,等到天子驾崩新皇即位,是不可能放过你这样一位权臣的。到时候生死握于人手,一切雄心壮志都将成为泡影,多年辛苦何苦来哉。”

“行废立之事……”马璘再次摇头。那不是奸臣才干的事情么?自己只想为大汉民族开拓土地,可没想过做这等事情。

天子给自己这么大权力实在是糊涂,可从另一个方面来说,那也是极大的信任。若是自己这般行事,如何能对得起信任自己的天子?

现在大唐的权力依然牢牢地握在天子的手里,他的旨意无人可以违逆,这五镇节度使是推脱不掉了,这样的权力握在手里,当真是炙手可热,热得发烫。

“小雨。你当真是这样想的么?坐天下。或是行废立。你真的喜欢这样?”

“小马哥哥,我可不是唐人。我只想你好好的,不想你将来刀斧加身罢了。至于其它的事情,我可不会在乎。”

马璘点头,小雨来自康居,眼里自然没有什么忠于大唐的概念,站在她的这个角度,说出这样的话来不算意外。

不过天子至少还有七八年寿命。这期间应该不会出问题,只要自己能够持续为大唐建立功勋,就可以得到天子的信任。至于七八年后……

七八年之后,河中之地应该巩固得差不多了吧,若是真有大难临头,束手就擒自然不会,可是谋朝篡位想都没想过,至于行废立之事也不可能。

到时候唯一的选择,恐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