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边唐-第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杜甫还了一礼,叹息道:“今日才知马相是何等人,以往倒是错怪马相了。马相放心,杜某一定尽心竭力,不许裴氏苛待百姓,陪着百姓一起平安到达安西。”

马璘点头,咬了咬牙策马驰去,八百余骑跟着冲了出去,冲到了蓝田军之前绝尘而去。

……

按照原本的历史走向,屠夫阿巴斯很快就要病死了,曼苏尔即将上位,然后便是和阿卜杜拉的一场内战。

天子一下给河中送来了几十万百姓,需要的口分田和永业田便是数千万亩,这已经超出了河中的接受能力,不向乌浒水以南开拓土地根本无法兑现对百姓的承诺。

黑衣大食内战,正是火中取栗的大好机会。必须趁着这个机会向南开拓,才能保证承诺给这数十万关中百姓的土地。

所以他不能陪着蓝田军慢慢前往安西,因为时间根本就不允许。

当然了,另外的一个原因就是他根本看不下去移民百姓悲哀的面容。

若是为了田地自愿前往,此刻一定是极为高兴,然而天子一纸诏令,却把好事生生变成了暴政。

这一路上,不知道有多少人将会倒下。马璘无法改变,只能是闭上眼睛塞住耳朵,不闻,不问。

……

蓝田军在等到了新任都虞候杜甫之后,便也跟在安西军之后踏上了前往河中的道路。马璘不愿听百姓们的哭声,带着八百健儿催动战马一路疾驰,直接驰出了数十里才放慢速度。

长安是个烂泥潭,他根本就不愿多呆。葱岭以西的广袤土地,才是他实现梦想的舞台,是他最想为汉家子民收取的地方。

这一次奉诏来到长安报捷,最大的收获便是干掉了安胖子,以及杨国忠流放岭南。造成安史之乱的两大罪魁祸首,如今都已经退出了大唐的历史舞台。

没有了这两个祸害,便不用再担心安史之乱令大唐盛世腰斩,从此便后顾无忧,不必再担心安西成为西陲飞地,只需要专心向着西边开拓便可。

天子莫名的信任,则是这一次长安之行的另一收获。

流沙以西皆归自己节制,手握和战之权,不必事前禀告长安,只需事后报捷。不算关中百姓组成的河中八军,安西精兵便容许最多扩充至十万。加上之前获得的大量的四品以上将军空白告身……以后在安西可以说是随心所欲,无人能管了。

为了除掉安胖子准备的手段都没有用上,用上的只有一点儿珍藏了十来年的毒药,这便如同蓄足了力量却打到了空处。不过安胖子毕竟死了,终究是值得高兴的。

之前撒往范阳的两百多安西密探应该正经由回纥道返回安西,他们这一次虽然没有在干掉安禄山这件事情上发挥作用,却能得到不少漠南草原的地图。李隆基要求扫平西方之后打通回纥道,这件事情只怕是早晚得做,有了一些地图,将来便能发挥一些用场。

二百多斤黑火药太过沉重,都留在了郡王府之中没有带走。这次回到安西,不知道李岫能不能再给自己一些惊喜。

一路上不断换马晓行夜宿,除了过莫贺延碛速度稍慢一些之外,其他时间每日行军都是达到了三百里,这几乎便是骑兵行军的极限速度了。

天宝十三年二月初,马璘带着八百健儿终于是到了龟兹城。

……

“马璘大哥,你走了这几个月,如今作坊里的软钢产量增加两倍还多,弩箭的产量也增加了几倍,李岫大匠对铁丝网也做了改良,重量更轻,效果却更好,造了也有一段时间了。”

马家田庄里,高芊芊任由马璘握着小手,带着马璘走在各个作坊之间,开心地介绍着。

如今马家作坊再次向外扩张了半里,几乎就是一个小的城市。周围田庄的庄户们都不愿种地了,大多都在作坊之内做工。整个田庄之内依然是黑乎乎的,到处都是烟熏火燎的味道。

“丫头,辛苦了。”马璘握着高芊芊的小手,轻声道。

高芊芊目光闪亮,靠在马璘胸口闻了闻,轻轻一笑道:“马璘大哥,你身上有她的味道。”

“她是谁?”马璘干笑一声。

“杨幼娘啊,那个丫头身上有种特别的好闻气息,我能闻得出来。马璘大哥,我就说这样的漂亮小姑娘你不会放过的,果然是这样,那丫头应该已经被你祸害了吧。”高芊芊微笑道。

“丫头,你这是吃醋了么?”

“我吃什么醋,我可是马家大妇!”高芊芊哼了一声,“你的性子我早就知道,你又不是不要我了,我有什么好担心的?”

马璘呵呵一笑,忽然低头在高芊芊额头轻轻一吻。

高芊芊惊叫一声,小脸腾地红了。

马璘细细端详着高芊芊,几个月不见,高芊芊居然又长高了不少,也不再是小女孩儿家瘦弱的样子,胸前的曲线更加的玲珑。

这么长时间以来,马璘一直把田庄的担子压在她的身上,却忽略了她还是一个正在成长的小姑娘。

高芊芊红着小脸靠在了马璘怀里:“后院里我又给你买了两个龙家小姑娘,比之前那两个还小一点儿,也是一对姐妹,我想你肯定喜欢。葛秋儿来田庄交割牧场的账目,刚好也没有走,有这几个小丫头陪着你,你应该不会无聊吧。”

马璘抽了抽嘴角,心道自己在这丫头心中的形象已经成什么了。不过也怪不得高芊芊,毕竟自己一向是浮浪惯了的。

这次是要去河中大展拳脚,哪里是放纵自己的时候。马璘揽着高芊芊的纤腰,微笑道:“这些都不是什么大事。天子给我流沙以西和战之权,总要做出点儿什么才好。咱们去看看李岫大匠,不知道他搞出什么好东西没有。”

高芊芊点头道:“我估计他是搞出什么了不得的东西了,最近我去他的作坊他都不许我进去了。方大叔的陶范作坊和他的作坊并在了一起,不知道他们在里面做什么。”

“去看看!”马璘笑道。

李岫天生大才,往往能够给人惊喜。不知道火药颗粒化是否已经完成,还有他的那种古怪的箱弩究竟搞出来没有。

几个月不来,李岫的作坊大变模样,门口一队兵丁守着,周围围着高高的曲曲折折的围墙,说是围墙其实和城墙也差不多,他的这个作坊完全就是一个堡垒了。

堡垒!马璘心中猛然一动,看着围墙上露出的几个黑黝黝的方洞。

李岫作坊的造型,完全可以看做是一座棱堡,这些方洞像极了棱堡安置火炮的地方!

第一百八十二章试枪

“将军!”

门口的士兵见到马璘,同时躬身行礼。

马璘笑着摆了摆手,士兵们让开道路,马璘和高芊芊二人走入围墙之后。

“院墙是李岫大匠设计的,花费了很多材料。你说过李岫大匠可以动用任何资源,所以我就同意了。”进门之后,高芊芊指着围墙道。

这道围墙宽度足有一丈,表面乃是以青砖砌成,有马道通往围墙顶端,和城墙也差不了多少。厚厚的围墙围着一个巨大的院子,最里面是李岫的作坊,原本这个区域还有许多别的建筑,显然都已经是拆掉了。

这并不能算是一个真正的棱堡,只是院墙之上有着棱堡的一些元素罢了。马璘沿着马道走了上去,看到那些方洞里空空如也,并没有大炮之类的东西在里边。

“将军来了!”

李岫带着一脸黑灰走了出来,见到来的是马璘连忙躬身行礼。

马璘见李岫极为消瘦,却是精神奕奕,心道科学怪人就该是这个样子,微微一笑道:“正监,辛苦了。”

李岫呵呵一笑:“将军鞍马劳顿,才是真正辛苦。李岫整日在此地安坐,有什么辛苦可言。将军诸多奇思妙想,李岫只恨不能一一实现。”

“正监春风满面,应该是有所得吧。”马璘笑道。

李岫点了点头笑道:“火药的颗粒化已经实现。其实这个并不难,将军已经指出了方向,我需要做的不过是按照将军所言确定细节罢了。确如将军所言。颗粒化之后炭粉和芒硝不会因颠簸而分离。远程运输没有丝毫问题。”

说完李岫命工匠端了一盘火药出来。又拿了几个压得极为紧实的药饼给马璘观看。火药已经是较细的颗粒,药饼是半成品,碾碎过筛之后便是成品。

马璘满意的点了点头,火药这玩意儿的作用目前暂时无法和元戎弩相比,却是武器发展的方向。这个时代能造出的火器虽然射程不远,却胜在操作简单,可以让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弱者近距离杀死一位强壮的骑兵。唯一能够把大汉民族的人口优势发挥到极致的,就是具有实战作用的火器了。有了颗粒化的火药。便为这个目标迈出了第一步。

相比元戎弩昂贵的价格,火器一定会便宜很多。将来能让河中八军大量装备的不可能是元戎弩,而是将会提前登上历史舞台的各种火器。

李岫又从怀里摸出了一个盒子,小心地打开了,笑道:“这是将军的另一种奇思妙想,李岫也已为将军实现。不过这种东西制造极难,能够大量铸造的构件极少,怕是无法大量装备大军。眼下作坊里工匠之中,也只有我自己能勉强造出这种东西。”

“燧发枪!”马璘看着盒子里精美的火枪,嘴角不由得微微翘起。心道李岫当真大才。

装在盒子里的,分明就是一把燧发枪。这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火器。打造得极为精巧,一看便知道是李岫亲手制作的。

这个时候没有机械,能够依靠的就是工匠们的巧手。这一把尺许长的燧发枪,不知花费了李岫多少的心血。

马璘从盒子之中拿出那一把燧发枪,李岫又让工匠拿出来一袋大小均匀的铅弹,一根铁条,一块沾满了牛油的西州大练。

“火药装填几何?”马璘问道。

这可不是开玩笑的,虽然这一把燧发枪使用了马家作坊的好钢作为材料,可若装药太多肯定承受不住。若是装药太少,便又没有威力。李岫等人显然多次试验过,知道装填多少才合适。

李岫接过了那把燧发枪,拿起一个扁平的木勺添加五小勺颗粒化的火药,然后递还给了马璘。

马璘撕下一块沾有牛油的西州大练,裹上一颗铅弹放入枪口,用铁条轻轻捅到底部。因为油脂的关系,所以一切都极为顺畅。

早有工匠搬来了裹着残破明光铠的人偶,马璘站到人偶二十步开外单手举起燧发枪,眯眼轻轻一扣枪机,燧石迸发火星引燃火药,只听轰的一声巨响,枪口喷出青色的烟雾。

火枪反冲之力不小,不过对于马璘这样的战将自然是毫无问题。再看明光铠胸甲处,多了一个明显的不规则孔洞,已然是被铅弹轻松洞穿。

“哈哈!好!”马璘大笑一声,心情极为舒畅。

高芊芊笑道:“怪不得大匠作坊里常有怪声,原来是这东西作怪。马璘大哥,我也要试试。!

马璘笑着点头,把火枪内的残渣倒了出来,这才把燧发枪递给了高芊芊。

木柄钢身的燧发枪被李岫打造的极为漂亮,高芊芊拿在手上爱不释手。高芊芊小手碰了一下枪管,惊呼一声道:“好烫!”

“稍等一下再装填火药。”马璘笑道。

高芊芊点头,等枪管凉一些了,学着李岫的样子往枪膛里装填了五小勺火药,又学着马璘从西州大练上撕下一小块来,裹着一颗浑圆的铅弹,用木条推进枪管最里面。

然后高芊芊举起短枪,毫不犹豫的扣动枪机,只听砰的一声响,她的胳膊微微一震,枪口处青烟弥漫,人偶胸甲之上又多了一个破洞。

“中了!”

高芊芊握紧短枪,兴奋的叫了起来。

“能够造出这种东西,正监真是大才。原本我以为能造出火绳枪也就不错了。”马璘笑道。

李岫笑道:“将军才是大才之人。这把枪我试过很多次,用不用西州大练包裹铅弹,射程差别太多,威力相差更是惊人,却不知道是何缘故。”

马璘笑道:“西州大练沾有油脂,以此包裹铅弹,一则更快完成装填,二则增加了气密性,简而言之就是让火药之力封闭在枪管之中,爆发出来才威力强大。”

李岫点了点头道:“和我猜的一样。既是如此,后面火门也该考虑药力封闭这个问题,应该在保证进气畅通的同时改的尽量小一些。”

马璘笑着点头,大匠不愧就是大匠,说话都在点子上。

“正监,这种燧发枪多久能造出一把?”马璘问道。

李岫笑道:“若是全力制作的话,半月能够造出一把。不过这东西委实用处不大,我也不想把时间都花在这上面。将军其他的奇思妙想,我还想要逐一实现。”

半月一把,那就真的是玩物了。这样的效率,的确是无法用于大军。

当然了,就算是能大量制造,鉴于这东西射程的关系,也同样无法和昂贵而彪悍的元戎弩相比。燧发枪的枪管即便加长,射程也不会超过元戎弩。对付马背上的敌人,还是元戎弩更加靠谱一些。

“那火绳枪呢?火绳枪能不能大量制造?”马璘问道。

相比燧发枪,火绳枪自然是简单得多,只要李岫能造出样品,作坊应该就能大量制造了。

李岫道:“那个玩意儿较为容易,按照将军的设计,长四尺半的火绳枪已经造出来三个月了。这东西射程还是不如元戎弩,不过胜在价格便宜。至于能不能大量制造,那就要看芊芊这丫头的了。”

马璘明白李岫的意思,也就是说火绳枪已经定型,各个钢制部件都已经做好了模具,可以大量制造了。能够出产多少,那就要看高芊芊如何分配作坊的资源了。

“芊芊,正监把模具给你之后,保证元戎弩和骑弩制造的前提下,全力制造这种东西。等到蓝田军一到这里,就训练军中的健儿,这样他们到了河中,便有一定的自保之力。”马璘看着高芊芊肃容道。

“知道了!”高芊芊眉开眼笑道。对于她而言,这便是马家作坊又多了一门大生意,意味着滚滚财富要流入马家,自然是极为高兴。

“蓝田军?什么蓝田军?”李岫有些茫然。

马璘笑了笑,这才把到长安后发生的事情拣选一些告诉了李岫。这个时候李岫和工匠们才知道眼前的已经不仅仅是安西都护,而是安西大都护,五镇节度使,大唐宰相了。

听到杨国忠一家被流放岭南道,李岫显得极为激动。毕竟他了解他的父亲,他的父亲不算是好人他很清楚,可是绝对不可能和阿布思勾结谋反。对于杨国忠给他父亲扣这个帽子他自然是耿耿于怀,如今听说杨国忠也倒台了,心中自然是出了一口恶气。

“正监,我看你这围墙建的有些意思,上面留了那么多炮位,莫非是火炮也制作成功了?”马璘看着李岫问道。

李岫摇了摇头:“将军,火炮倒是制作出了几门,却都不合我的心意。这种东西是要装备大军的,自然是宁缺毋滥。现在容我藏私一次,等到真正铸造出合用的火炮,我再去禀告将军。”

“也好。”马璘笑着点头。

他明白李岫就是这个性子,不肯把半成品给拿出来,拿出来的一定是最好的。反正现在大军还没有用到火炮的地方,那玩意儿造出来也就是防守之用,轻骑千里扫荡蛮夷带上这东西反而是累赘。现在安西军在河中是为开拓,并没有多少需要防守的时候,暂时等一等,等李岫拿出来更好的东西也是不错。

第一百八十三章爱惜羽毛

安西军要扫荡河中,马家作坊便是根基,李岫更是其中极为关键的人物。这一次安西军大量将校被天子封赏,李岫却依然是只能躲在作坊之中,不单是封赏没有他的份,甚至还不敢让外人知道他的身份。

对于李岫,马璘心中也是有着一份歉疚。然而这个时候还不是让李岫公开露面的时候,因为之前李岫病死的奏章是他亲手写的,这就相当于是承认了欺君之罪。

李岫一心钻在马璘告诉他的诸多奇思妙想之中,对于这些似乎并不在意。不过对于马璘而言,李岫的功绩是不允许抹杀的,将来必须要给李岫以相当的回报。

“马璘大哥,这个东西给我成么?”高芊芊握着那把燧发枪爱不释手,看着马璘央求道。她平日里都是一副干练的模样,此时却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央求马璘,显然对于这把燧发枪是真的喜爱。

“好,给你了。”马璘笑着点头。

高芊芊开心的笑了起来,李岫从高芊芊手里拿过燧发枪,又给高芊芊讲了一遍用法。马璘这个时候才注意到这一把燧发枪居然是连保险也有了。

对于李岫的巧手,他也是更加的佩服。李岫拿过来盛着颗粒火药的袋子和一袋铅弹,一并交到了高芊芊的手里。

“马璘大哥,这个东西叫什么好呢?你给它起个名字吧!”高芊芊握着枪柄道。

马璘点头,想了一下笑道:“这东西以燧石发火,可以称为燧发枪。碛西河中砂砾遍地。你这一把就叫做沙漠之鹰吧!”

“好。就叫做沙漠之鹰!”高芊芊开心笑道,小鼻子也是皱了起来。

这样的燧发枪,李岫一共造出来了三把。高芊芊要去了一把,他便又拿了一把给了马璘。

马璘又看了看李岫制造的火绳枪样品,也是极为满意。这种火绳枪枪身长四尺半,枪管三尺有余,结构简单可靠,正适合大量装备河中八军。

李岫大匠出品。都是做到了极致才肯拿出来,务求尽善尽美便是他一贯的风格。

马璘问了一下李岫,这种火绳枪每一把制作的成本不超过三十贯,这主要是钢制部件成本较高。对于马璘来说,这个价格还是可以接受的。

当然生产还是要高芊芊负责,不留给高芊芊利润是不可能的,具体卖给安西军什么价格那还要和高芊芊商量。

马璘来到龟兹并没有进城,第一时间就到了自家田庄,为的就是看看李岫这边有何进展。这边的情况让他极为满意,不光是火药的改进和火器的出现。八牛弩的改造也已完成。经过李岫改良的八牛弩,射程已经达到了一千二百步。这比原本历史上北宋魏丕改造八牛弩达到的极限射程一千步还多了两百步,重量却比原来的老式八牛弩大大减轻。这种恐怖的武器一旦大量装备安西军,在战场之上将会是胡人和草原蛮族的噩梦。

李岫原本极为看重的箱弩,却依然是在修改之中。按照李岫的说法,那也是一个半成品,不好拿出来给将军观看。

离开了田庄之后,马璘这才带着健儿们去了龟兹城中,再次见到了封常清。

御史大夫封常清如今已经是交河郡侯了,马璘在长安盘桓数月,封赏安西军众将的旨意却是早就到了安西。这几个月以来,封常清独力主持安西事宜,封侯之后的封大夫更加尽心竭力。见到马璘归来,封常清也终于是松了口气。

“河中那边眼下如何?”马璘来不及和封常清过多寒暄,直接问道。

封常清道:“马相——”

“大夫叫我仁杰便可,马璘在你面前永远是后辈,大夫莫要和我客气。”

封常清摇了摇头,笑道:“上下有序,岂能乱了尊卑?马相,如今河中局面算是比较平静,李嗣业、荔非元礼、段秀实他们不断传递消息过来,如今大食人在乌浒水以南没有丝毫动静。捕喝城已经被李嗣业他们修建成了一座雄城,周围又修建了三座小城和诸多堡垒,马铺烽燧在河中各地都已经铺开了,现在河中和安西也没什么两样了。这几个月没有动什么大的干戈,主要就是筑城和修建烽燧设立马铺驼铺。眼下捕喝城一带除了安西新军和李嗣业部之外,还有钦化王咄曷的三万粟特精兵,另外还有近两万西突厥各部助战之兵。”

“移民之事呢?进行的如何了?”马璘问道。

封常清笑道:“一切都很顺利。现在迁过去的汉民都已盖好了房舍,全部都安置在安息州,周围就是咱们的大军。河畔的土地的确极为肥沃,老卒们没有不喜欢的。按照军功土地都已分了出去,种子农具都不缺,没有耕牛,从突厥人那里买了一批上不了战场的劣马,用来拉犁还是可以的。现在都在等天气转暖,一旦天气转暖了就要开始耕种了。你也知道安西汉子们的脾气,看着自家土地闲着都是心中发慌。”

马璘松了一口气,点了点头道:“大夫辛苦了。”

封常清笑道:“这不算什么。天子旨意上说要强令关中交不起租庸调的贫户移民安西,这才是一个大事。马相,不知这次将有多少关中移民,旨意上说所有移民一年之内安置到河中,人数多了可就难办了啊。”

马璘苦笑一声道:“关内京畿二道,移民百姓超过四十五万人!”

“四十五万!”封常清惊呼一声。

“一年之内移民这么多,陛下真是疯了!”马璘摇头道。在长安不敢说这话,现在是在安西,他终于是忍不住了。

封常清脸色一板,沉声道:“马相,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才不负忠义二字。为人臣子。岂可指摘君父的不是!四十五万百姓。我们尽力为陛下安置好就是,岂可口出怨言!”

“大夫说得是,仁杰受教了。”马璘抽了抽嘴角。

封常清何等人也,当着他的面对陛下出言不逊,被训斥简直就是自找的。

“四十五万移民,永业田口分田加在一起要数千万亩!只靠河中可供开垦的土地,只怕远远不够。河中之地集中在乌浒水和药杀水两岸,和那密水畔。有些绿洲太小不适合军屯,不能让移民进驻。也就是说,移民不仅仅是要安置在九姓之地,还要向西向南扩展了。”封常清皱着眉头,立马就开始思索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