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边唐-第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个多时辰过后,牛诩回来了,神色颇为怪异。
“那小贱人死了?”马璘问道。
“没有,我放她走了。”牛诩摇头道。
“你说什么?”马璘皱起眉头。
牛诩低声道:“小马叔,她说是别人指使她这样做的,她是被逼的。她是无辜的,我不能杀她!”
马璘气得嘴角一抽:“她说她是被逼的!小牛犊子,你什么时候又懂粟特话了!”
牛诩低头道:“我不懂粟特话,她是用长安官话和我说的。我看她可怜,就放她走了!”
马璘长出一口气,盯着牛诩看了好久,神色变得有些怪异,沉声道:“小牛犊子,只怕没这么简单吧!”
牛诩忽然脸一红,尴尬道:“她自己先脱的衣服,我可没对她用强……”
“滚蛋!”
把这个管不住下半身的家伙赶了出去,马璘心中更加笃定了那个粟特厨娘出身哪里。若真是捕喝城中一个寻常的粟特厨娘,怎么可能会长安官话!
飒秣建城外康家古堡之下的秘密祆祠中。常年有祆教圣女在接受训练。中原官话和杀人的本事都是最基本的。这些祆教圣女都不是省油的灯。一个个都是康青青一样的小刺猬,牛诩这个没心眼的家伙,被那粟特厨娘逃了也是正常。
所谓神药,便是罂粟的汁液风干而成,康青青曾经对封常清使用这种东西,只是因为剂量不够,封常清后来慢慢就缓了过来。而如今段秀实又中了招,只希望段君子意志力足够坚强。能够撑过这段时间。
回到总督府之中,马璘立马拨了一队亲兵去了段秀实的府邸,把段秀实关在了家里。他没给段秀实任何的解释,东征大军回来之前,不让他离开小院一步。
希望这一段时间,能让他摆脱对于康居人神药的依赖。
同时马璘找来米雪,令她加强对于捕喝城康居王室的监视,以免将来康居人有什么动作,自己这边儿猝不及防。若是发现那个被牛诩放掉的粟特厨娘,立即格杀绝不客气。
……
同一时间。长安城。
大唐天子李隆基站在花园之中,脸上满是笑意。
最近这一段时间。李隆基可以说是春风得意,心情极为舒畅。
羌塘之上,各个部族已经打得乱成一团,根据最新的消息,象雄人已经攻下逻些城,一直打到了江南地区,象雄王李贡布把松赞干布家的祖坟全部挖了,里面的宝贝全部起出来。后来江南部族合力围攻,李贡布依然是全军安然退回了象雄领地之内。
象雄王李贡布谦卑的发来表文,说都是托马璘将军的神威才能有如此大胜,此次掠夺逻些所得财富极多,已经准备了一笔三百万缗钱的礼物,正从王都受降城运往于阗,准备托马璘将军献给天可汗。
对于象雄王的谦卑,李隆基极为高兴。当然更为高兴的是这一笔三百万缗钱的礼物。大唐为这次河中移民砸出了三成的岁入,虽然这些钱暂时都还躺在大唐的府库之中,还没有支付给河中集团,可是早晚是要给的。这对于户部而言,是极大的压力。而如今这一笔天降横财,可以说为大唐减轻了极大的压力。
第二个好消息,则是来自东北方向。宗室子弟李璟为平卢节度副使,到任之后便直接向辽西契丹人发起攻势,连战皆捷,逼得契丹人和奚人不断远窜,如今大军已经打到了新城。李璟发来奏章,请求陛下恩准将安东都护府迁往新城故地。
辽西契丹各部叛唐数十年,困于大唐和突厥之间部族离散,始终未能凝聚出真正的力量,然几十年内始终与唐为敌,始终是大唐东边大患,河朔军马大半都是与契丹作战。这些年来安东都护府接连内迁,从平壤一直迁回到河北道,除了新罗和渤海国的压力之外,契丹不肯臣服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几十年来东北战局都极为胶着,安禄山几年前更是接连失败,天门岭一战竟至十万众尽没。如今李璟一到,立马就是在辽西打开了局面。李隆基极为高兴,同时也感叹马仁杰有识人之明,若非是他极力推荐,李璟一个小小校尉如何能为节度副使,又如何能够建立这般功业。
这两个好消息,都与宰相马璘有极大关系。而最后一个好消息,刚刚传到长安的,则是来自剑南道。
杨国忠攻打南诏取得大捷,阁罗凤折损了数万兵马,已经退过泸水,同时上表表示臣服,还送了两个儿子来做质子。
放眼四顾,已经几无敌手。垂暮之年却迎来了这般局面,赫赫武功令李隆基极为振奋。
对于有功之臣,自然是要大加奖赏。象雄王李贡布被正式册封为崇信王,地位得到了大唐的正式承认。李璟行军还没结束,是以暂时没有册封,却发了一道诏书大大表彰了一番,同时令范阳节度副使郭子仪全力配合李璟,务必要完成安东都护府还治新城的任务。
而以白身领兵的原宰相杨国忠,则是领剑南节度使、御史中丞两职,爵位依旧是国公,即日召回长安。
李隆基明白即便是南诏一战,也是因为阁罗凤没了吐蕃人这个靠山,所以杨国忠才能成事。三个好消息,说起来都和马璘有着莫大关系。
之所以没有让杨国忠复登相位,也是考虑到这一点,因为他说过右相之位是给马璘准备的,哪里能够反悔。不管怎么说,马璘的功劳也要比杨国忠大得多。
马璘自然是要奖赏,李隆基却忽然发觉竟然是已经赏无可赏了。他在为赫赫武功高兴之余,也在发愁如何赏赐马璘这位有功之臣。
召杨国忠入朝的制书刚刚发出去,如今朝堂里还是以陈希烈为大。李隆基正在发愁,左相陈希烈前来觐见,却给他解决了这一个大难题。
“陛下,马仁杰生性浮浪,乃是性情中人。他苦恋高仙芝之女高芊芊,以致不愿接受陛下赐婚,后来却与杨幼娘有了夫妻之实,杨幼娘未过门却住在郡王府里,盘着妇人发髻主持扶风郡王府大小事务,在长安已经成为奇谈。这次三件大事皆是与马仁杰有关,马仁杰有功不可不赏,臣以为陛下应该让马仁杰如愿,他必对陛下感恩戴德。”
“陈卿此言何意?”
“陛下,马仁杰乃游侠儿出身,平生最重然诺,他在安西时对高仙芝之女有过承诺,要以高芊芊为马家大妇,如今却又让杨幼娘公然住在郡王府里,他所在乎的,乃是二女的名分而已。若陛下能下一道制书,特别允许二女皆为马家大妇,马仁杰必然对陛下感激涕零,为陛下肝脑涂地在所不惜。如此赏赐对马仁杰而言,乃是最需要的。”
李隆基眼前一亮,哈哈大笑。
他身上有着胡人血统,本就不重礼教,不然也不会有强夺儿媳这样的事情发生。一家两位大妇的事情别人看起来荒谬,在李隆基看来却是一段难得的佳话。
“好!好!好!哈哈!陈卿所言甚得我心,就这样办!杨幼娘高芊芊皆为马家大妇,这样马仁杰就后顾无忧了,哈哈!”
李隆基开怀大笑,命贾至立马草拟旨意,直接送到扶风郡王府里。
“陛下,我这次来,还有一个好消息禀告陛下。”陈希烈见李隆基高兴,趁机说道。
“说说吧!又有什么好消息?哪处边将又为朕开疆拓土了不成?”
陈希烈道:“左威卫将军木坤恭喜陛下武功赫赫,送来了一份大礼,价值超过两百万缗钱,如今已经运到了兴庆宫外。”
“木坤?”李隆基皱起眉头道,“泥涅师的子孙一年就那点儿朕给的俸禄,也没听说他们经商,如何就能拿出两百万缗钱送给朕?”
陈希烈笑道:“听木坤说,钱财来自波斯寺。”
李隆基点了点头,手指轻敲着椅子道:“原来如此,看来波斯王族还有些底子。陈卿,波斯王子这次送这么大礼给朕,必有所求,泥涅师的子孙想要朕给他们什么?”
陈希烈笑道:“木坤听说安西军已经攻到捕喝,正准备越过乌浒水南进,他想求陛下重开波斯都督府。”
李隆基脸色猛然一沉:“陈卿,你收了木坤多少好处,这样的话也敢在朕面前说出来!”
陈希烈不慌不忙,恭敬一笑道:“陛下,木坤是送给微臣一份礼物,不过微臣敢来跟陛下开口,是因为微臣认为重开波斯都督府对大唐极有好处。”
“有什么好处!波斯都督府废置这么久,波斯故地哪里还有前朝遗民!河中之地是马璘带着我大唐健儿打下来的,难道泥涅师的子孙也想分一杯羹不成?”李隆基冷笑道。
第二百零一章暗流(下)
”陛下,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河中之地原本属于昭武九姓,我大唐助钦化王赶走大食人,进军河中自是顺理成章。乌浒水以西久为大食所有,大唐越过乌浒水,便是师出无名。”
“然乌浒水以西百余年前乃是属于波斯,我们以重开波斯都督府的名义进军乌浒水以西,便是名正言顺之事。何况波斯遗民虽然很少,却毕竟不是一点儿没有,木坤家族盘踞吐火罗山中多年,如今波斯王普尚还带着族人在那里,安西健儿们若打起为波斯王复国的旗号,定然会令波斯遗民望风归顺,大军便少了不少阻力。”
李隆基沉默许久,看着陈希烈道:“说的有些道理。我只想知道陈卿你收了木坤多少好处。”
“木坤送的东西都在这里,微臣不敢拿回家中,一直放在身上。”陈希烈脸色平静,自怀里拿出一个小盒子,恭敬的在李隆基面前打开了。
李隆基看了一眼,摆了摆手道:“收起来吧。你倒不算黑心。”
陈希烈呵呵一笑,把盒子揣回怀里:“陛下,这件事情臣以为可行。”
李隆基沉思良久,点了点头道:“李璟在东边开疆拓土,朕正需要钱用。看在两百万缗钱的份上,朕可以答应木坤。不过要先出个章程来,一定不要影响到马璘在河中的开拓。陈卿,你回去好好想想,写个能让朕满意的奏章再说吧。”
陈希烈笑着点了点头,躬身离去。
李隆基长出了一口气,陈希烈不会骗他。这一点儿自信他还是有的。三千缗钱的礼物。当着他的面承认了。他自然不会追究。
战事一起,花费的钱帛便如流水一般。李璟在辽西开拓,补给线越拉越长,耗费的钱粮越来越多,户部已经有点儿吃不消了。
说起来还是马璘最让人省心,打起仗来最为轻松,每一战之后都能获得大量财富。
不过李璟已经是做的不错了,贫穷的契丹人和奚人哪有什么值得掠夺的东西。马璘乃百战宿将,李璟不过是初出茅庐,能做到这一步已经不易,必须要在钱粮上全力支持,不能让这些沙场血战的长安子弟心寒。
既然泥涅师的子孙还存着复国之念,那就不妨给他们一次尝试的机会。波斯故地太大,大唐本来就没有完全占据的打算。
……
新的赐婚诏书从兴庆宫内发出,一份直接送到了扶风郡王府中,一份送到了高仙芝大将军的府上,还有一份直接快马送往了河中。
与此同时。诏书的内容也在长安城内公开传扬开来。这是大唐天子李隆基的意思,他自认这是一段佳话。自然不惮于闹得人人皆知。
诏书内对于高仙芝大加赞赏,加封高仙芝为密云郡公,右羽林大将军。杨国忠刚刚恢复爵位,诏书刚出长安,自然不宜再加封赏,却也在诏书里大大夸赞了一番。
得到夸赞最多的乃是马璘,原本浮浪的行为在诏书里却成了重情重义。诏书的最后,自然是杨家高家两女同为正妻,同为马家大妇这件奇葩的事情。
挽起妇人发髻的杨幼娘已经重新在郡王府建立起自己的威信,接到圣旨之后,杨幼娘神色极为平静,赏赐了传旨的中官,便一个人拿着诏书去了后院。
“师父!”
站在这位她最信任的人面前,杨幼娘心中悲苦,星眸中泛起丝丝泪光。
家人都已被流放,一个人呆在长安,喜欢的男人又去了河中,抛头露面操持马家的大小事务,整日面对长安人的风言风语,她表面上平静,心里却已经几乎要崩溃。要不是师父在这里,她早就撑不下去了。
几天之前,剑南大捷的消息传来,然后天子诏书公开发出,她的父亲恢复了爵位,马上就要入京为官。这个消息让她极为高兴,原本准备等父亲回到长安后,再去宫里求着姑母让天子重新发一道赐婚诏书,把她和马璘的婚期尽快确定一下,让她早日正式嫁入马家,摆脱这种不清不楚的尴尬。没想到最后赐婚诏书提前来了,却是这样的一个结果。
高家那丫头是很厉害,当初在安西时也曾饶她一命,她现在并不如何讨厌那个丫头,可是她才该是马家的大妇,如今居然让马璘迎娶两个正妻,这算怎么一回事!
她可以接受马璘的浮浪,毕竟这是师父早就告诉过她的。马璘有太多的侍妾她也不在乎,富贵人家谁不是如此。然而两个正妻这种事情,未免太过可笑。杨幼娘想象不出今后再在长安市上行走,那些人会如何看自己。
“好孩子,这已经很不错了。”康小雨看完诏书放在一边,看着杨幼娘微笑道。
“师父,这让我成为了长安城的一个笑话。”杨幼娘一脸委屈地道。
“丫头,你站在你夫君的立场想一想,难道还有比这更好的结局么?”康小雨盈盈一笑,“东市小马是何等人,我已经和你说得很清楚了。如果他能放弃承诺,抛弃一个与他有过盟誓的女子,他就不是东市小马了。一个不顾承诺的男子,丫头,这样的男子值得你去喜欢么?”
杨幼娘低下头去,默然不语,泪水终于是滴落尘埃,看上去极为可怜。
“喜欢他,就要站在他的立场为他着想,这样才是真的喜欢。他遇到高芊芊在前,天子为你赐婚在后,当初听说了高家那个丫头,我就很为你担心。不过现在看来,结果对你来说还不错。丫头,相信我,这已经是难得的好结局了。”康小雨幽然道,轻抚着杨幼娘的发髻,眼眸中闪过一丝怅然之色。
“师父,我不想做一个依附男人的女子。我不想成为一个笑话。师父。幼娘不甘心!”杨幼娘握紧了小拳头。低声道。
“这个世界之上,哪有不依附男子的女子。我年轻时也是这般想的,现在才知道自己错了。我想要回头,却已没有可能……”康小雨神色寂寥,轻声叹息,“丫头,你的男人是这个世界上最厉害的男人。你嫁给这样的男人,哪个有资格笑话你?不要要求再多了。要求再多,握在掌心里的幸福也会失去,明白么?”
杨幼娘默默点头,靠在康小雨的身上,神色微微有些疲惫,几息之后便已沉沉睡去。
康小雨轻叹一声,幽潭般的眼眸看着天空,久久沉默无言。
……
看着木坤的礼物被运入内库,陈希烈出了兴庆宫,马车驶向了左威卫将军府。
对于自己的机变。陈希烈极为得意。两女同为马家大妇这样的天才主意,可不是谁都能想出来的。
若是只有杨幼娘为马家大妇。说不定将来马璘和杨国忠这对翁婿就能成为一体,对他而言便是大大的不妙。而如今马璘多了高仙芝这个岳父,杨国忠和马璘抱团的可能性就要大打折扣。
一个临时的主意,给自己带来这么多的好处,陈希烈自然是越想越高兴。
左威卫将军木坤在疏勒城北一战中被安西军射成残废,两只手却依然有力。他在府邸之中大部分时间也都是坐在骆驼背上,手上拿着沉重的狼牙棒,回想以往沙场血战的荣光。
见到陈希烈到来,木坤连忙斥退左右,看着陈希烈急切道:“陈相,成了么?”
陈希烈点了点头。
木坤眼中现出振奋之色,低吼道:“多谢陈相!”
陈希烈呵呵一笑道:“合作而已,有什么可谢的。王子到了故国之后,不要忘了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木坤点头:“波斯复国已然无望,能在唐军羽翼下得一隅之地足矣。我最想做的自然是杀死马璘,报这双腿被废之仇,陈相不用提醒我,该做的我自然会做。”
陈希烈道:“马璘此人天生幸运,想要杀死此人并不容易。王子尽力去做,若能在河中杀死此人,将来不管换谁主持河中,我都会让他给王子最好的条件,让王子为一方之主是没有问题的。”
木坤目光一闪道:“陈相就不担心马璘死了,河中局势变得不堪收拾?”
陈希烈冷笑一声:“王子太小瞧我大唐了!我大唐名将如云,比马仁杰强者比比皆是,只是没有机会而已。将来不管换了谁主持河中,纵然不能再开拓,守成是绝无问题的。马仁杰狼子野心,若让他在河中之地坐大,才是我大唐心腹之患!老夫愿与你合谋,非是为了右相之位,实在是为了大唐江山社稷!”
木坤呵呵一笑,没有说话。
陈希烈知道木坤并不相信,不过他并不在乎。
“王子到了河中之后,千万要谨慎行事,务必不要轻举妄动,一旦发动就必须成功!上次王子在延康坊伏击马璘,告诉本相势在必得,结果却是功亏一篑!这样的错误,决不能再有一次!”
木坤呵呵一笑:“延康坊那次虽然没能成功,却让杨国忠和马璘成了死仇,杨国忠后来流放岭南道,起因便是此事。那次行动对陈相极为有利,若没有那次行动,陈相又如何能做当朝第一人?现在杨国忠死灰复燃,却不过是个御史中丞,地位还在陈相之下,皆是缘由那次行动。”
陈希烈点了点头:“你说的不错,不过一切都是偶然,老夫更喜欢一切都在掌握之中。现在还有人在长安坊间查找这件事情的真相,王子可不慎乎!”
“陈相的话,我会谨记。这次我到了河中不发动则已,一旦发动必定是雷霆一击,绝对不让马仁杰再逃脱,陈相放心便是。”
“那就等候王子的好消息了。老夫回去写一个章程,定让陛下和王子都满意。不日之后,王子就可以去河中了。”
陈希烈说完,接过木坤早已准备好的一份礼物,便是离开了左威卫将军府。
第二百零二章迎击
感谢书友“隆隆书友”的慷慨打赏,拜谢了。书友群148244045,热忱欢迎喜欢这段历史的朋友。
……
高宗朝设波斯都督府于疾陵城,隶属于安西大都护府,存在时间只有区区数年,随着俾路斯逃往长安,波斯都督府便已名存实亡。
当然波斯都督府从来没有明文废置,现在重开波斯都督府,其实也不过是旧事重提而已。
左相陈希烈当晚便写好了奏章,次日朝会递上去,大唐天子李隆基予以恩准,诏书立马发了下去。
以左威卫将军、波斯王族后裔木坤为波斯都督府都督,还治疾陵城,隶属安西大都护马璘管辖。令安西大都护马璘攻取疾陵城,以为波斯都督木坤安身立命之所。
诏书发出的当日,左威卫将军木坤便辞谢天子,带着数百名护卫骑着骆驼出了安远门,向着安西方向而去。
这件事情在长安百姓们中间,并没有掀起什么波澜,河中已经太过遥远,谁也不知道波斯都督府在哪里,疾陵城在什么方位。如今最热闹的消息是剑南道大捷的消息,忠义无双的前宰相杨国忠就要回长安城了,长安百姓们极为高兴,哪里会理会这件小事。
……
库法城。
四万哈里发的军队在河畔集结完毕,一个个显得战意盎然。在他们对面,是远道而来的叙利亚军团,两万人的规模,已经是叙利亚总督阿卜杜拉手上所有的力量了。
“我亲爱的叔叔。安拉与你同在。”曼苏尔看着阿卜杜拉微笑道。“有这样一支强大的军队。你一定能赶走远道而来的唐人。呼罗珊是属于安拉的土地,被异族占据是我们的耻辱,就请你用异族的血来洗刷这份耻辱吧。”
阿卜杜拉神色虔诚,微微躬身道:“尊敬的曼苏尔,我一定会把木鹿城里的唐人全部杀死。你把这样一支军队交到我的手上,阿卜杜拉感谢你的信任。”
曼苏尔笑着道:“维齐尔哈立德将跟你同去,帮你指挥这四万库法城的军队,他会听从你的命令的。”
阿卜杜拉看着站在四万哈里发军队之前的哈立德。轻轻点了点头。
这四万军队皆是骑兵,乃是曼苏尔手里最重要的力量,曼苏尔自然不肯把指挥权交到他的手里。等到了木鹿,哈立德这个曼苏尔的忠犬也不会轻易出战,曼苏尔的想法就是让他的叙利亚军团拼命,在驱赶唐人的同时削弱他的力量。
“这四万骑兵断送在木鹿城下之时,哈里发就该属于我了!”阿卜杜拉心中冷笑,神色却是极为平静。
曼苏尔不过是因人成事之辈,凭什么成为哈里发。还自称是安拉在地上的影子,简直是狂妄到了极点。虽然阿卜杜拉自己对于信仰也并不虔诚。然而他对于曼苏尔的狂妄依然是感到愤怒。
先知自己都没说过这样的话,哈里发不过是先知的代理人。如何能去冒犯神圣的安拉?倭玛亚王朝最糊涂的君主,也不会让所有的臣民每周为自己祈福,偏偏曼苏尔就敢这么做!
这样做只能是让大食陷入分裂,同样是穆圣家族的后裔,阿卜杜拉感到极为忧心。必须要把曼苏尔赶下来,由他来凝聚大食人,才能拯救这个脆弱的新生帝国。
“我亲爱的叔叔,我在库法城等待你的喜讯。对了,每个周五的时候,不要忘了带领勇士们为他们的哈里发祈福。”
阿卜杜拉默然点头,转身上了披着铁甲的战马,带着两万叙利亚军团向东驰去。过了一会儿,哈立德带着四万库法铁骑跟了上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