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金主-第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茂才公次子鉴公,袭广西都指挥使,后来也就断了消息。”康彭祖道:“我家乃是茂才公三子镇公后裔,而镇公其实并未有封爵,直到成化年间,我祖上因功得了金山卫指挥佥事,后又有一房得了南汇嘴千户所千户的世职。”
  康彭祖自己脑子里捋得更加详细,只是挑了大略道:“军户不能分家,每代只有一人袭职,所以我曾祖父时候就移居上海县城,开了个车马行,又开了牙行,由此发家。虽然与金山康、南汇康都是一家,但是远离军中已经三代,要想承袭职位哪里那么简单?”
  “可以买么?”徐元佐尚不死心。
  “可我只会吟诗作对,哪里懂得行军作战?”康彭祖两手一摊,满脸无奈道。
  “行军作战其实是最简单的事,只要有得力干将左右参谋策划便是了。”徐元佐道:“到时候苌生兄只需写下‘单于夜遁逃’的千古名句,自然就是我朝儒将之首!”
  康彭祖一愣,心中略起了心思:纵观国朝才子之诗,我恐怕排不进前十;若是从武将论,作诗比我强的,大约也就只有戚南塘(继光)了吧。
  徐元佐看出了康彭祖的犹豫,连忙再进一功:“非但诗才能胜苌生兄的不多,恐怕书法上苌生兄也能排进前五。”
  “哈,论说书法,能胜过我的大约也只有戚南塘。”康彭祖仰头一笑,浑然不觉得自己被徐元佐带进了沟里。
  徐元春知道康彭祖酒色诗才是有些底蕴的,但机心城府却根本比不过自己这个弟弟。他有些不忍心看康彭祖被卖了还不自知,道:“从军之事倒是不急,苌生明年照样下场,若是科场不济,再说从军之事。”他又对徐元佐道:“若是需要军中助力,到时候再寻一个可靠的也无妨。”
  徐元佐微微点头表示同意,心中却道:咱们这个核心领导层就是最大的股东,你引入的人越多,那分红的人也就越多。能尽量压榨,为何不压榨一番呢?更何况大明在未来五十年都是绝对战胜国,跟着打顺风仗就行了——直到五十年后的萨尔浒才会败一场,即便那时也轮不到你出征了呀。
  “元佐,你这边可还有安排需要我们相助的?”徐元春又问道。
  徐元佐想了想,道:“我这边最大的缺口只是人才。”
  徐元春点了点头:“家中奴婢之人,你若要用的,尽管调拨便是了。”
  徐元佐笑着摇了摇头:“我说的人才,乃如元帅座下的骁勇之将,非是承欢侍宴的奴仆之人。而且数量也要极多,非三五人就够用的。唔,对了,大兄,家中可有靠得住的小奚奴?”
  “小奚倒是无妨,回头便给你调个过来。”徐元春又道:“你说的那些骁勇之将,打算从何补来呢?”
  “一者是在市上寻觅,有才能出众的掌柜、伙计,厚币卑辞挖些过来。”徐元佐想了想,又道:“只是这种人可遇不可求,所以还是要从少年培养。我与朱里陆夫子有约,但凡进学无望的少年,便传授算术,送我这儿来学习经营。”
  徐元春道:“看来此事也只有靠你自己了。”
  康彭祖也道:“看来三人之中,元佐最为辛苦。”
  ——谁让我投胎本领弱了点呢!
  徐元佐微笑道:“正是天将降大任于我也!”


第144章 准备开业
  徐元佐原本设想的政、军、商三管齐下战略终究没有被彻底采纳。康彭祖读了这么多年的书,又有些才华,断不肯就此从军,非要下场搏一搏。不过三人倒是都看出徐元佐这里才是发力的关键,需要各种支援,却受限于人才这个瓶颈。
  徐元佐只好抓紧时间教导园中少年,同时加大了对五个客栈样板店的督察。
  这个时代的装修速度快,同时也意味着没有后世那么多花样,效果自然也不能跟后世相比,处处都透露着简陋。譬如墙上不会三层涂白,只是白刷一遍就过了。甚至连这白也不是为了美观,而是杀虫和防白蚁用的。
  刷了白之后,上等套房都要用幕布遮墙,这是为了美观,可惜不能做出墙纸的效果来。又因为只能用条板压住四边,所以看上去也不甚服帖。
  “用胶贴呢?”徐元佐重点督察唐行的旗舰店。他看着套房,只觉得像极了八十年代的台湾武侠剧的布景棚。
  丁俊明在一旁,低声道:“就怕有腥味去不掉。”
  徐元佐闻到过鱼鳔胶的味道,知道这个时代都是动物胶,最难处理的就是味道。他作为一个文科生,是很不屑于去搞技术的。若是能够顺利搞出来也就罢了,还能为自己增加声望,若是搞不出来岂不是毁了自身形象?
  所以徐元佐并没有在这件事上过多发表意见,尤其是连程宰这样的当地人,都觉得做到这种程度已经很了下本钱——他自己家里也就书房这么遮了一下。
  至于胡琛,看到徐家的客栈下了那么大成本,早就乐得合不上嘴了。他相信这意味着徐家很快就会从唐行撤走,断然没有做成生意的可能。
  袁正淳消息渠道略多些。知道徐元佐刚参加了县试。显然他只一场就被取中了,看来个人才能和前途都是颇有保障的。在此基础上,他也愿意锦上添花,介绍几个有头脸的大人物去徐家客栈下榻。
  何况说起来要贵,其实也不过贵了那么一丢丢,更何况徐家还肯收铜钱。
  因为铜钱的品相和成色。尤其是不能纳税,使得市面上许商家能收银子则收银子——虽然银子也有许多伪银,但终究还是可以流出去的。
  “掌柜的还没找到合适人选么?”徐元佐问道。
  丁俊明是唐行店五人小组的组长,负责整个唐行店的筹备工作。徐元佐当初选择他并不是因为他在五人之中最能干,而是他年龄最大,了解下来最为温和包容。这是一个独当一面的领导者必须具备的性格,否则终究难以走稳。
  说起来最为老成,可丁俊明终究只是个十五岁的半大小子,嘴唇上的软毛还没褪尽。能否将这个投资近五百两的客栈撑起来,是所有人都担忧的问题。就连他自己都没有十足自信。
  “能挖来的人,口碑都有些瑕疵。”丁俊明小声道。他这些天真是没有睡好,大半夜都会爬起来一个人呆呆站在店里,幻想各种情形。一方面他希望能够自己出头,成为一个掌柜。另一方面他又十分害怕,害怕搞砸了差事,辜负了元佐哥哥。断了自己的前程。
  “这是可以想见的。”徐元佐叹了口气:“没问题的人,都是从一而终啊。”
  如今商行颇有些像后世的日企。论资排辈,一辈子不挪窝,优点是稳定性强,缺点自然就是流通性弱了。
  徐元佐看了看这个十五岁的少年,道:“虽然没有阅历经验是你们的弱项,却有两个妙策可以弥补。”
  “请元佐哥哥教我。”丁俊明知道这是徐元佐要让他独当一面了。连忙道。
  “想客人所想,急客人所急,能办到的事都全力去办!”徐元佐伸出食指:“这是第一条。”
  丁俊明在心中默念一遍,道:“哥哥说得是。”
  “第二嘛,万般伎俩都怕六个字:小心。谨慎,勤劳。”徐元佐道:“咱们店里最大的风险就是后面的堆货。如果货出了问题,赔得也就多了。如何不出问题?就是这六个字。”
  丁俊明早已听说有人拿了劣货投店,暗中放火,然后讹诈店家。听了徐元佐的交代,他不由暗道:章程里规定了每半个时辰要巡视一趟,我索性找人轮班睡在后面便是!
  徐元佐自己也想到了风险控制的问题,又道:“不过存货的问题上,我会考虑一下,弄个保值条款出来。”让客人对自己的货物进行报价,价值高的收取较高的看管费,价值低的自然不用那么上心,实在发生意外,赔了也就赔了。
  这在后世很常见,不过眼下却得找程宰,看如何转化成大明同行的合同文本,让人能够接受。
  “总而言之,人要舒服,货要安全。”徐元佐想了想又低声道:“若是有人来找麻烦,先好茶好饭招呼,暗中摸清底细交给我。”
  丁俊明连声称是。
  徐元佐又拍了拍丁俊明的肩膀:“咱们大东家是徐阁老,在松江谁都别怕。不过唐行到底不是郡城,最好别和人有摩擦。你见过上次来的程宰程先生了吧?真有一时解决不了的麻烦,夏圩那边又赶不及过来,可以找他帮忙。”
  “如果有需要,提前叫人过来帮忙。”徐元佐道:“二月底,三月初,正是行商在途的时间。”
  海商要看季风,陆商也要看天候。进入二月之后,土地解冻,春风暖人,各地的商贾也都动了起来,现在唐行已经明显可见地热闹许多。不过因为客栈人手方面还没有配置妥当,所以预计开业时间就要拖到二月下旬了。
  商榻那边作为重镇也是一样问题,反倒是刘家角、北竿山和重固三处小店,因为规模小,工程量小,人员也是现成的整体并入,随时都可以挂牌营业了。
  “我这次来,还有一桩事体要你办妥当。”徐元佐取出一卷纸,展开给丁俊明看。
  丁俊明上前一看,原来纸上画了图案,标的尺码竟然有两丈高,简直如同旗杆一般,却是一根木头柱子。
  柱子还要刻字,乃是:前方某某里,有家客栈,住了不想走!


第145章 有家客栈
  “这……”丁俊明疑惑道:“不像店招呀。”
  “这叫广而告之,简称广告。”徐元佐道:“将这柱子放在唐行官道两侧,每五里放一个。可以找附近的农户帮忙看顾,不要叫倒了,每月给他们百来钱算作看护费用。”
  “是……只是元佐哥哥,这个有何用处么?”
  “别人看了之后,会想:到底什么样的客栈能叫人舍不得走?于是就会有人来试着住住。”徐元佐解释道:“只要人能进来,如何留住人,就是你们的工作了。”
  “但是,哥哥,咱们是不是得把店招放上去?否则人家怎么知道是咱们家?”丁俊明道。
  “有店招啊,看,有家客栈。”
  “所以人家怎么知道是咱们家?”
  “咱们的客栈,就叫‘有家客栈’。”
  丁俊明颇有些被打击的感觉,挠了挠头:“咱们不是叫徐家客栈么?”
  “那多没意思?咱们就叫‘有家客栈’,有家的感觉!”徐元佐又蹦出一句广告词,吩咐丁俊明记下来,道:“这个名字多有意思,只要客人说道‘有家客栈’就会想到咱们,还能跟人打趣。如此一来,客栈的知名度不就上去了么!”
  丁俊明在脑中过了过,道:“好像是这么回事。”
  “肯定是这么回事。”徐元佐信心满满:“上口,好记,断然没有被人忘记的道理。这些牌子上标明里程也是有道理的。让人一路走来,心中总有个声音在跟他们说:还有多久多久就到了。只要他们动了这个念头,能往下走也会忍不住多住一晚,这叫‘暗示’。我不明说,但你有这样的想法,正好随我心意。”
  “不自觉中就被元佐哥哥摆布了……”丁俊明想想有些骇然。但是这手段出自元佐哥哥,却让人心生仰慕,恨不得自己学会。
  “这种揣摩人心的小手段上不了台面,无非就是由己度人罢了。”徐元佐道:“关键还是要认识自己本心。”
  “多谢哥哥教诲!”丁俊明道。
  徐元佐点了点头,又叫新招来的厨子准备了些家常菜。然后给丁俊明表演了一下:摆盘。
  同样的菜品,因为摆盘不同。立马就变了脸。
  丁俊明看得暗暗心惊:元佐哥哥常常说细节决定胜负,敢问世上还有谁比他更能看到这些细节的?那岂不是说他天下无敌了!
  徐元佐却没那么多想法,在唐行吃了午餐,拿了账簿,然后又马不停蹄地赶往北竿山。
  就在他到处奔波的时候,一个读书人拖着虚弱的身体,踉踉跄跄挨到了松江城里元揆牌坊之下,一屁股坐在地上,只是看着牌坊喘气。
  这人正是没有钱交店例被赶了出来的梅成功。
  梅成功不知道自己是否该去找徐元佐催问活计的问题。但是他已经到了走投无路的境地,就连姐姐和妻子都没法从吴相公手里掏出一点钱了。在饿了两天之后,梅成功终于被店家推出了客栈——并不说赶他走,而是要他去想法子借钱。
  于是梅成功想到了徐元佐,想着即便没有活计可做,终究也能先借点银子吃口饭。
  此刻,他已经彻底走不动了。
  “咦?你是谁?为何坐在我家门口?”一个少年从牌坊下经过人,看起来十五六岁的模样。拍醒了饿昏过去的梅成功。
  梅成功只觉得眼皮沉重,勉强打起精神:“这位小哥。我是来找徐公子的。”
  “这里最多的就是徐公子,你找哪一个?”少年蹲在梅成功面前,脸上带着提防。
  “徐……元佐。”梅成功差点记不起徐元佐的名字,总算吐出口后颇有些庆幸。
  那少年长长哦了一声,道:“原来是佐哥儿的熟人。我是他的长随,正要去夏圩找他呢。”
  “他不在这儿?”梅成功觉得一颗心缓缓地沉入黑暗之中。
  “他偶尔来住。主要是住在夏圩的新园子里。”这长随道:“咱们正好作伴,走吧。”
  梅成功浑身一点力气都没有:“小哥,我实在是饿得站不起来……有吃的么?”
  少年长随警惕地打量了梅成功一眼,又问道:“你是何人?为何要找我家哥儿?”
  “我是他……同场的朋友。”梅成功心虚道:“正要找他……”
  “打秋风是吧!”那少年站起身来,长叹一口气:“好吧。我便算是做桩善事,去给你找点吃的,且等在这儿吧。”
  梅成功连连点头,心中悲鸣:我就是想走也走不动了呀!
  少年正是徐元春给徐元佐安排的小奚奴,原本是跟在徐元春身边,属于墨茗不方便时搭把手的备用。他也有个颇有风雅的名字:棋妙。不过因为徐元春并不喜欢下棋,所以想到他的时候就很少了。
  不管怎么说,这也是身边可靠的人,徐元春让他去照顾元佐也十分放心。
  棋妙重又回到府中,先去下厨找了熟人,拿了两块饼,又见有粥,便拿陶罐装了一小罐,夹了几根咸菜。等他回到牌坊下面,果然看到梅成功动也不动,心中暗道:可别饿死了。他加快脚步,将吃食送到了梅成功面前。
  梅成功连道谢都来不及,捧起罐子便往口中灌粥。可叹徐家的粥太稠,流得极慢,几乎把梅成功的眼泪都急出来了。
  “慢些吃,不至于饿成这样吧。”棋妙简直不忍直视。
  梅成功总算喝到了粥,才落入胃袋,就已经滋生出了说话的力气。他道:“我已经饿了两天了……”
  “你是要卖身给我家公子么?”棋妙心中评价道:看上去是个读书人,但这般无用,想来也只能给我打打下手了。
  梅成功被呛了一口粥,又不舍得喷出来,憋得整张脸通红,良久才缓过劲,道:“我只是求他介绍个体面的活计,并非卖身为奴。”
  棋妙也松了口气,道:“你这样,想来也做不了长随。你识字么?”
  “若非时运不济,中个生员还是没问题的!”梅成功在这小奚奴面前顿生豪情。
  “那我能请教么?”棋妙试探道。
  “你说!”梅成功咬着饼,信心满满。
  棋妙找了一块小石头,在地上划了一竖,问道:“这是什么字?”
  梅成功愣在当场:这也是字?


第146章 常备柚子叶
  “丨”非但是字,还是多音多义字。
  最常用的含义是表示上下贯通,读作“滚”;
  做部首时读作“竖”;
  做姓氏时读作“衣”。
  “受教了……”梅成功嘴里含着饼,眼里含着泪。
  “那么,这个字念什么?”棋妙又在地上一划,写下了“丨”字。
  梅成功轻轻嚼着饼,暗道:你当我是傻子么?刚说了受教……他道:“这不就是滚么?还有竖!还有衣。”
  “非也非也。”棋妙摇头道:“我是从下往上写的,所以这个字古读‘信’,今读‘退’。”
  梅成功整个人都凝成了一尊石像。
  棋妙站起身,大摇其头:“唉,你这点学识也好意思说自己是读书人?这些都是我家少爷小时候玩的。”
  梅成功重重垂下头,连腹中饥饿都忘了。
  棋妙一直都是被忽视的小透明,今日成功地打击了一个读书人,心情大好,道:“日后好生读书,好生做事,就算学问浅点,肯尽心也是好的。现在能走动了么?”
  梅成功勉力站了来,垂头丧气跟着棋妙往夏圩去了。只看两人的神态,他倒更像是棋妙的小奚奴。对于棋妙而言,这是他迈出徐府的第一步,似乎是个不错的彩头。
  梅成功一直到了礼塔汇,方才从打击之中缓过劲来。这一路走来,肚子里的粥和饼也已经消化得差不多了,棋妙自己也起了馋心,在镇上买了两个夹肉馒头,两人吃了方才过河,到了新园。
  此时徐元佐正在五店巡察之中,园子里有罗振权看家。顾水生、陆大有、姜百里三人各司其职,人人都有事做,看起来井井有条,朝气蓬勃。
  罗振权见了棋妙,一眼可知他是徐元佐的长随小奚,让他先在园子里收拾一间房出来自己住。再看梅成功。却有些疑惑。
  “你能干甚么?”罗振权问他,以为是徐元佐要留在园管行听用的——这倒是被他无意间猜中了。
  梅成功正被打击得跌在低谷,垂头丧气道:“我什么都不会干……”
  罗振权上上下下又打量了他一番,暗道:这人看起来像是个书生,手不能提肩不能抗,就连卖屁股都嫌太老。难道元佐将他叫来就是白白养着?不像元佐为人啊!
  “你是读书人?”罗振权问道。
  梅成功心中一跳,期期艾艾道:“算是吧……”
  “识字么?”
  梅成功这回汗都吓出来了,谨慎道:“平日常用的、不出于四书五经的字,侥幸识得几个……”
  罗振权不知道他一早被棋妙踩过。还以为他没有信心,暗道:还是头一回见到读书人这般发怯的,莫非是个骗子?
  “来,你跟我来。”罗振权将他带到办公室,这里人多,也没甚可以偷的东西。
  办公室的少年们以为来了新同事,又见这新同事年纪颇长,竟然连胡须都没有。不由面露好奇,纷纷揣测他是太监还是天阉。都不曾想到有人为了下场装嫩,硬生生将胡子拔光。
  梅成功见有这么多少年人,不由紧张起来,循着罗振权指的位置坐了,连手放在哪里都不知道。
  罗振权叫人给他拿了纸笔,道:“会写自己名字么?”
  梅成功总算松了口气。道:“这个会的,会的!”连忙舔笔,在纸头上写了“梅成功”三个字。
  下海的人最为忌讳,因为在这个时代大海还是神的领域,稍不小心就有去无回了。而海贼过着刀口上舔血的日子。整日将脑袋别在腰带上,比寻常走海之人忌讳更多。是以罗振权一看梅成功的名字,已经暗吸凉气:这倒霉名字,可别把霉运带到园子里来!
  ——不过字还是写得不错。
  罗振权在跟着徐元佐之前,连自己的名字都不认识,更遑论读书写字了。也就是这几个月每天跟着小友们读书识字,总算解决了日常工作中的签字问题,不用再画押按手印了。他又常见徐元佐的字,也知道什么样的字算好,什么样的字算差。
  在他看来,梅成功的字大约已经到了徐元佐的水平,是他无法挑剔的了。
  “你就在这儿抄书吧,等会吃饭跟着大家走就是了。”罗振权扔下一本手抄本的《幼学抄记》,又跟少年们交代了吃饭带上他的事,径自去忙了。
  这本《幼学抄记》正是要刊印的。但是现在要刻本书也真不容易,首先是得做雕版。虽然活字印刷术早就有了,从唐朝的木活字到如今也有铜锡铅等金属活字,但主要是印刷佛经道书之类的非主流印刷品。又因为油墨黏性不足,活字印刷出来的书籍质量远不如雕版印刷的好。
  徐元佐当然不能坐等雕版,于是只好用了最直接的方法:抄。
  少年郎们分成数个小组,抄写各卷,然后调换再抄。可以加深印象,也可以解决教材问题。只是这种抄法终究不够,而且少年的字有的好看,有的难看,所以只能自己抄自己的。
  现在梅成功抄的这份,正是罗振权的。
  梅成功先翻了一遍底稿,总算没有看到自己不认得的字,心中已经轻松了许多。他又细读了几章,只觉得文辞直白质朴,有些是常识,有些却不知道出处,但显然对于读书、处世,与人交往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于是他提起笔,小心翼翼地抄下一行行真书小楷,一如在考场之中答卷,半点不敢马虎。
  罗振权进来看了两回,对梅成功的印象大为改观。
  字迹清晰,卷面干净,这样的人留在园管行里当个抄写的文书也是好的。
  “不急着抄完,先吃饭。”到了饭点,罗振权亲自去叫梅成功吃饭,也算是接纳了他的意思。
  梅成功却是连头都没抬,手下不停,专注得就像没有听到。
  罗振权见状更是惊叹:元佐真是有识人之能,这梅成功看起来一无是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