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武圣传说之岳武穆篇-第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于是乎。杨钦又利用自己的关系,又为岳飞劝降了全琮、刘诜等部。
洞庭湖的贼寇,一下子少了泰半。
岳飞原先订下的“用敌人之兵,夺其手足之助,离其腹心之援,使桀黠孤立”的计划,已经成功了一半。
虽然如此。,匪首杨么仍然企图凭借地利,负隅顽抗。
这时候,距离岳飞答应张浚的时间刚刚过了三天。而岳飞已经决定正式用主力大军对杨幺的水寨发起进攻。
岳飞正在中军帐与众人商议进攻计划,而杨钦此时又向岳飞献计。
杨钦的说法是,说杨幺之凶猛,全赖于水寨中的大车船;而大车船有个弱点,非一丈深的湖水不可通行。
而应对的方法是,开闸放水,用千万束青草撤在湖面,以阻遏车船的行驶;车船移动困难,自然成了固定的靶子,任由官兵射杀。
对于杨钦的意见,岳飞全盘采纳,下令用巨筏堵塞鼎州附近湖面的各个港汊,选择水浅之处,派官军用小船挑战,以秽言詈骂,引诱敌军出战。
对于官兵小船的挑战,水寨中的贼寇没有不出来迎敌的道理。
事实上,到目前为止,官兵还从来没能在水战中占得任何便宜。
虽然岳飞的名声在外,但是杨幺坚信,只要岳飞敢到水中来挑战,依然还会败在自己的无敌车船之上。
杨幺的车船出来了,相比起官兵的那些小船和竹筏,杨幺的车船就是巨无霸、就是泰山、就是绿巨人。
两军很快就纠缠在一起,从远处观望,官兵这次又惨了。
突然,情况出现了变化,杨么的车船踏板被杂草缠住,没法前进后退。
这样一来,水战就变成了陆战。
岳飞的军队能够在野战中正面击败女真人的主力部队,区区水匪算得了什么,战斗很快就结束了。
杨幺看见大势已去,真是有泪流不出,英雄末路之时!
无奈,杨幺唯有先将钟子仪推下水,然后自己跳水自杀。
杨幺跳水后,牛皋竟然跟着跳下去,引得众人哈哈大笑。
众人笑的原因很简单,牛皋在黄河边上长大,杨幺是在洞庭湖里长大,水性当然差不到哪里去;如今就看黄河里长大的蛟龙厉害,还是洞庭湖中的水蛇凶猛?
事实再一次证明了,牛皋虽然为人粗鲁,却从来不打没把握的仗。
还不到一盏茶的功夫,牛皋就已经把气息奄奄的杨幺被押解到岳飞面前。
PS:谢谢靓女007大大、hans2006大大、大寒尖大大的打赏和支持。

第三百零七章宅心仁厚

杨幺和钟子仪的被俘就擒,宣布了洞庭湖水匪的彻底消亡,虽然还有一两处漏网之鱼,但已经完全不成气候。
而这个时候,距离岳飞到达鼎州刚好是第八天。
捷报很快就传到了潭州张浚的都督府内,张浚无比感慨地说道:“岳侯殆神算也!”

张浚大人走了,押送着几个的匪首,回临安府给高宗皇帝报喜邀功去了。
这一次到洞庭湖剿匪,是张浚复出后负责的第二项任务。功劳最大的当然是领军主帅岳飞,但身为都督和阵前监军,张浚的功劳也绝不会少。
而且,在这次合作的过程中,张浚既看到岳飞的勇武和智谋,也发现了岳飞的廉洁竟然到了“避荣宠”的程度。
这里“避荣宠”指的是岳飞的大公子岳云。
岳云在这次剿匪的行动中,每战必冲锋在前,奋不顾身,可谓是居功至伟功,而岳飞却是一如既往,把岳云的功劳按下,不予上报。
张浚得知实情后,也颇受感动,说道:“岳侯避宠荣一至此,廉则廉矣,然未得为公也。”
回到临安府后,张浚还特地向高宗皇帝上奏说:“湖湘之役,岳云实为奇功,以云乃飞子,不曾保明,乞与特推异数。”

洞庭湖的水寨和土寇全部被瓦解了。然而,对于如何处置包括家眷在内的约二十多万的俘虏,引起一场争论。
牛皋的说法是:“许大杨么,占据重湖作过,致烦朝廷之忧。虽至王四厢大军数万人。犹自败折了空回。今节使太尉提大兵来,讨荡巢穴,贼众畏伏虎威,尽已出降,独遮杨么抗拒。已行擒戮。若不将其手下徒党少加剿杀,何以示我军威?”
好一个牛皋,居然提议岳飞屠寨,把之前拒绝投降的水寨上下都杀个干净。
这么做是当时的惯例,说得好听是为国家着想,为了长治久安。私下里嘛。谁都清楚,刘光世、张俊的钱都是这么来的,抢光之后杀光才能毁灭证据。
对于牛皋的提议,岳飞坚决反对。
岳飞答道:“杨么之徒,本是村民,先被钟相以妖怪诳惑。次又缘程吏部怀鼎江劫虏之辱,不复存恤,须要杀尽,以雪前耻,致养得贼势张大。其实只是苟全性命,聚众逃生。今既诸寨出降,又渠魁杨么已被显诛。其余徒党并是国家赤子,杀之岂不伤恩,有何利益?况不战屈人之兵,而全军为上,自是兵家所贵;若屠戮斩馘,不是好事。但得大事已了,仰副朝廷好生之意,上宽圣君贤相之忧,则自家门不负重责,于职事亦自无惭也。”
岳飞的做法。可以用一句成语来形容………宅心仁厚。
就这样,洞庭湖之战以岳飞宅心仁厚般的行为结束了。
有一点是可以确认的,在南宋初期的那种兵危战凶的年代,随便换哪个已知的将领来,洞庭湖的人民都不会获得如此宽厚的优待。
岳飞宽大为怀的措置。也得到高宗皇帝的肯定。
他亲自给岳飞写了一道手诏,说道:“非卿威名冠世,忠略济时,先声所临,人自信服,则何以平积年啸聚之党,于旬朝指顾之间。不烦诛夷,坐获嘉靖,使朕恩威兼畅,厥功茂焉!”
此份手诏是参知政事沈与求为高宗皇帝草拟的。
在南宋初年,战祸连绵不止,人口大量减耗。尽可能多地保存劳动力,以便为国家提供兵源和赋役,这也是宋高宗君臣赞成“不烦诛夷”的一个原因。
岳飞对二十多万俘虏分别作了处置:
二万七干多户老弱“出给公据”,“各量支米粮归业”;几万名壮丁则编入军队;另有部分“无所归著”者,被遣送遥远的镇江府,“遂以逃荒之田,令其力农”。
选择强壮者当兵,就不怕老弱者造反;保留老弱者耕田,又可供强壮者口粮。这个做法一举两得,也符合南宋朝廷以往的惯例。
不但如此,岳飞还替当地人向朝廷申请,让朝廷作出了一些减免、倚阁赋税的规定和约章。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九十:洞庭湖沿湖的人户,凡绍兴三年以前的欠税,可以倚阁三年…潭、岳、鼎、澧、荆南归业之民,其田已为他人请佃者,以邻近闲田与之,仍免三年租税。即原无产业,愿受闲田者,亦予之。
岳飞兵发洞庭湖,为时仅两个半月,便顺利地解决了朝廷积年的心腹之患,赢得了朝野上下的一片欢呼。
《朱文公文集》卷九五:“以谓上流既定,则川、陕、荆、襄形势接连,事力增倍”,从此可以专力抗金,以成“中兴之功”。
这样一来,却引起了三位朝中重臣的不满,他们是军中的三大巨头:刘光世、韩世忠、张俊。
他们不满的原因很简单:加上收编上来的洞庭湖军队,岳家军的总编制已经达到了十万人次。
如此规模,在当时超越了韩世忠和张俊的兵力,仅次于刘光世。
三大军头最担心的事终于还是发生了,各人反应各不相同:有咬牙切齿的,如刘、张;有苦笑摇头,如韩世忠。
拳头大才是硬道理,岳飞已经压在了他们的头顶上。
出乎他们的意料,没多久,张俊和韩世忠各自收到了一份礼物,是从洞庭湖过来的一条车船,船上器械人员齐备。
这是岳飞的一份敬意,他以此向老大哥们表示友善,他没忘记张俊给他的提携,更没漠视韩世忠的赫赫战功,他想获得他们的友谊。
岳飞只成功了一半。
老韩收到礼物后,呵呵大笑,从此交上了岳飞这个朋友;张俊却更加愤怒,在他来看,岳飞这是在向他示威,向他展示战功。
张俊回忆起来、对比这几年里他和岳飞交集的各个片断,包括这份礼物在内,岳飞的每一步都映衬着他的无能、怯懦和失败。
这在张俊的心底里缓缓地生成了一股怨毒,在之后的岁月里,随着岳飞不断取得伟大功绩,这怨毒也愈加深。
直至他做出人神共愤的错事!
在三个人当中,刘光世的反应最为奇怪。
从过程上看,他应该是最恨岳飞的。岳飞不给他写信,送礼也没他份,而他拥有最多的兵力,他本该暴跳起来去教训岳飞才对。
但实际上,啥也没发生,刘光世平静得出奇。
这个人在南宋立国初期,一直是朝廷倚重的对象,可惜的是,他逃跑的次数太多了,不但在朝廷高层的位置岌岌可危,甚至在一般官员的心目中也不太把他当回事。
他的兵再多又怎样,又不会打仗,没用的家伙!

对于岳飞而言,出兵洞庭湖的最大成果,莫过于岳家军兵力的急速膨胀。
刚刚出发的时候,岳飞只带来了一万五千精锐部队。
到了湖南以后,利用新任命的荆湖南、北路制置使的权利,征调了当地包括鼎州在内大部分官兵,总兵力超过五万人。
而平定了洞庭湖的土寇后,又有五六万“丁壮”编入岳家军。
至此,在加上原来在襄阳六郡留守的岳家军,岳飞麾下的总兵力超过十万,一跃而成为南宋政权的第二大集团军,也是武力最强的一个集团军。
经过朝廷的同意,岳飞把整个岳家军则编为十二军。分别是:背嵬军、前军、右军、左军、后军、中军、游弈军、踏白军、选锋军、胜捷军、破敌军和水军。
而这十二军中,又以背嵬、游弈和选锋三军最为精锐。
背嵬军是岳飞的亲兵卫队,战士们全部经过优先选拔。结果是“犒赏异常,勇健无比”,作战凶悍,无坚不摧。
另外,这一支部队全部由骑兵组成,无论是长途跋涉还是短距离冲锋,都是来去如风。以至于日后金兵提起背嵬军,无不为之变色,说是“背嵬一来,寸草不留”、“背嵬军马战无俦,压尽当年众列侯。”
另外,岳飞还把所有的将领分成了二十二名统制、五名统领和二百五十二名将官。在二百五十二名将官中,又分设正将、副将和准将各八十四名。
在这些将官之中,既有张宪、杨再兴、牛皋、董先、徐庆、王贵等能够独当一面的人物,也有李山、傅选、王万、岳亨、姚政、李宝、毕进、孟林等一大批能征善战之士。
当然,军中绝对少不了的是遇神杀神、见佛杀佛的赢官人………岳云。
除了一众虎将之外,因为岳飞的志向、追求、品质和人格魅力,他的身边也集结了一大群有学识、有才干、有气节的文士。
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岳飞的幕僚长黄纵。
黄纵是苏州人,精于军事,素有天机神算之名,因为他的父亲黄策被徽宗赵佶和太师蔡京定性为“元符奸党”,黄纵终生不得参加科举。
高宗南迁后,元符奸党的后代被朝廷下旨平凡,恢复名誉。黄纵趁机向朝廷献言,献上十册自己对兵法的研究心得,轰动一时。
岳飞通过奇士赵九龄的穿针引线,费尽周折,终于把黄纵纳入自己的军中,堪称当时军界里的一段佳话。
PS:谢谢靓女007的打赏和支持。

第三百零八章大小眼将军

对于黄纵的加入,荆湖南路制置使席益曾经向岳飞致贺,大肆赞颂,说他在后省审阅了两千多份关于兵书的讨论文章,没有一份比得上黄纵的精辟独到。
而实际上,黄纵与岳飞的关系是亦师亦友,而岳飞每逢临机制敌之际,都会先与黄纵多加商量;黄纵感激岳飞的知遇之恩,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正因为如此,岳飞经常跟黄纵说道:“如果岳飞有什么过错,你务必给我直接指出来。”
岳飞与黄纵的关系,远远超出了一般的友谊。
严州桐庐县人朱梦说,是个饱学之士。
早在政和五年,他就警觉到了北宋的种种亡国之兆,不断给徽宗上书言事,痛陈时弊,惹得蔡京、童贯一伙奸人恚恨不已,将他抓了起来,发往池州。
钦宗赵恒在火线中即位,听说了朱梦说的忠义之名,特意召了他回来。
靖康元年,东京失陷,朱梦说宁死不屈,积极组织民众救亡抗金,直至战败,流落到了南方,累迁泰州军事推官。
岳飞敬仰他的为人,多次邀请,安排他在军中当制置司干办公事。两人志同道合,相得益彰。
温州永嘉县人薛弼,进士出身,遇事多谋善断。
靖康初年,金人入侵,李纲进言要坚守东京,当时有很多人持反对意见,但薛弼却坚决拥护和支持李纲的主张。
他在刑部侍郎兼河防宋伯友手下任点检粮草官,负责筹备粮食、军需等后勤事务,“为计谋甚切”,是个极其优秀的参谋型人才。
岳飞将他招揽到岳家军担任荆湖南路的转运判官,全面负责军中钱粮供应。
除此之外。还有诸如李若虚、高颖、王良存、夏珙、李启、党尚友、张节夫、于鹏、孙革、侯邦、智浃、王大节等一众知名文人雅士。
侯邦原在荆南府制置使王燮手下统制官郝晸家中当门客,是黄纵早年一起交游的朋友,很有才干,经黄纵举荐,岳飞专门派人前去接侯邦。
郝晸觉得岳飞在挖自己墙脚。杀心顿起,命人将侯邦抓起来,准备杀掉。
岳飞大怒,拍案而起,说:“郝晸算什么东西?竟敢妄杀读书人!”警告郝晸立即将侯邦恭恭敬敬地送来,如少了一根毫毛。吃不了兜着走。
郝晸没想到岳飞对一介文士如此重视,只好乖乖将侯邦送来。
夏珙和李启是经济管理型的人才。
夏珙先是担任荆湖北路的转远判官,筹划岳家军的钱粮供给,后由岳飞保奏升迁为转远副使,负责岳家军的开支用度。
李启善于理财,担任军中的回易官。经营公使、激赏、备边、回易、关引、典库、房钱、营田等处,平日布衣草革,遇事躬亲操劳。
王大节原是四川名嘴,有辩才,喜怒不形于色,是个极其优秀的间谍。多次混入敌军阵营中搞情报。岳家军打仗时能知己知彼,其可谓居功至伟。
李若虚是河北西路洺州县人。他有一个英雄的弟弟………在靖康之难中,以死难闻名的李若水。
胡闳休是开封人,上马能提枪,下马能提笔,著有兵书二卷,能文能武,是个不可多得的全能型人才。
总之,这些人中,既有望门名士,也有庶门隐士;既有科举出身的官员。也有寒微布衣之士。
岳飞不拘一格,唯才是用,幕僚也都尽心尽力,为知己者用,乃至以效死力。岳家军中。主宾情投意合,将帅上下相得。
无怪史称岳飞“欲有所举,尽召诸位统制与谋,谋定而后战,故有胜而无败,猝遇敌不动,故敌为之语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这时候的岳家军,阵容强大,配置合理。将帅上下齐心协力,为了抗击金人,收复河山,蓄势待发。
洞庭湖的土寇平定了。
战后论功,高宗皇帝让岳飞兼任了淮南西路蕲州和黄州的制置使,并在两镇节度使之外,另加了一个检校少保的名誉衔头。
紧跟着,又将岳飞封为荆湖北路、襄阳府路招讨使,把唐州、邓州、随州、均州、房州、信阳军等州府划到了岳飞的管辖范围之内,统一管理。
而这个时候,高宗皇帝在张浚的鼓舞和劝说之下,也有了让岳飞北上“招讨”的心思,他还亲手起草了一份诏书给岳飞,上面写道:“杨幺这个心腹大患已经剪除,北伐中原的构思可以着手开展了。”
受到高宗皇帝这份诏书的刺激,岳飞除了对岳家军进行整编和严格训练之外,还在襄阳府、唐州、邓州等江北的州府兴建“山城水寨”。
同时,岳飞还沿用老帅宗泽的计策,实施“连接河朔之谋”,与太原府、怀州、德隆府等山西与河南等地的义军联系,积极为下一次的北伐作准备。
然而,就在这个关键的时刻,岳飞却病倒了。
他患的是眼部的疾病。
说来话长,岳飞的眼疾自从跟随杜充从汴梁城南撤建康府的时候就已经有了,这可能跟气候有关。
南方的气候湿热,尤其是在夏天,眼睛容易发炎。
而在南下的六年时间里,岳飞每年都在暑期用兵,所以,每年盛夏眼睛都会有所不适。
病发的时候,两眼的病情不一,右眼轻,左眼重,而岳飞看东西时,不得不右开左闭,久而久之,被众人称呼为大小眼将军。
绍兴五年六月,岳飞从洞庭湖回到鄂州大本营,病情加重,“两目赤昏,饭食不进,四肢堕废,”。
于是乎。一心为公的岳飞第一次向赵构提出了辞职。理由是:以带病的身躯执掌兵权,关系到国家的生死存亡,如果贪图荣华富贵,恋栈不去,势必耽误了恢复故疆的大计。
以高宗皇帝现在对于岳飞依仗的程度。又怎肯放由岳飞退隐?于是颁下诏书给岳飞回复道:“爱卿措置上流事务,责任繁重…卿当厉忠愤之素心,雪国家之积耻,勉副朕志,助成大勋…勿复有请。”
皇帝说得那么直白,岳飞只好收回了申请。把军务交给了薛弼和李若虚两人暂时代替处理,自己先行在家养病。
在岳飞养病的期间,有两件事情发生了:一件坏事,另一件是好事。
这件坏事就是,在岳家军中居然有人造反叛变。
鼓动造反的将领叫王缺子,原先是杨幺手下的得力干将。在洞庭湖的水寨里习惯了大块吃肉,大秤分金。自从被迫投降,加入到岳家军之后,一直难以适应军中的生活,早有反心。
如今趁岳飞患病不能掌兵的时候,马上开始行动。
王缺子四下串联,秘密约见和鼓动旧部跟随自己一起造反。
兄弟们。跟我走吧,我们重新回到水寨里去,吃香的,喝辣的,不比这里整天清汤寡水、规规矩矩的强?
王缺子满以为会得到兄弟们的热烈支持,可是,他失败了。
虽然岳飞治军严苛,生活朴素,但他对士兵极好,绝对是同甘共苦;而且对于新归顺的士兵也一视同仁。不分先后。
经过这么一段时间的相处,几乎所有新加入的士兵都对岳飞心悦诚服,并没有多少人愿意跟随王缺子造反。
幕僚长黄纵曾经在严寒的天气里看到有一个士兵衣着单薄,便试探着问他:“军营待遇这么差,你心里一定会有很多怨言吧?”
这个士兵的回答让黄纵颇为感动:
“我没什么可抱怨的。和其他将军的士兵相比。他们虽然有棉袄穿不会受冻,但他们的粮饷都会被克扣一部分,家里妻儿的生活困窘。而在岳宣抚军中,每月的军饷分毫不减,我身上穿得少,那是因为我家儿女众多,双亲健在,家庭负担实在太重的缘故,并不是岳大人待薄我。”
这个士兵的回答代表了岳家军中大部分人的心声。
王缺子瞎忙乎的几天,不但响应者聊聊无几,甚至连他的母亲也都极力反对。
这位伟大的母亲在对王缺子反复劝诫无效之后,决定大义灭亲,连夜向薛弼举报了自己儿子的罪行。
薛弼得到消息,大吃一惊,来不及向岳飞禀告,立即采取行动,将王缺子和他几个同伙抓了起来。
一场叛乱就这样兵不血刃地解决了。
在王缺子被抓住不久,岳飞遇上了一桩好事,居然有人送给他一个大家闺秀作为美妾,还有八大箱笼的金玉珠宝作为嫁妆。
这支送亲的队伍从陕西出发,沿途敲锣打鼓,不远千里来到鄂州岳飞的府邸中;因为动作搞得太大了,岳飞纳妾的消息被传得纷纷扬扬。
居然还有这种事情?是谁送的礼物?目的何在?
等到这支送亲的队伍抵达鄂州之后,人们才知道,这居然是川陕宣抚副使,进检校少师,奉宁、保定军二镇节度使吴玠的手笔。
在高宗皇帝所封赐的五位节度使当中,只有岳飞和吴玠是以“列校”出身,全凭战功一步步升上来,所以他们两个的关系极好,常有书信和使者往来。
而吴玠因为听到回来的使者说岳飞的生活朴素,也不与岳飞商量,便擅自做出了这等举动来。
这吴玠也是兄弟情深,一片好意。
PS:谢谢错花心大大、靓女007大大的打赏和支持。

第三百零九章垂楷模于后世

古代的通信和交通都很不方便,当岳飞知道吴玠送亲整个来龙去脉的时候,那名大家闺秀已经送到了岳府之中。
这个时候,岳飞的眼疾虽然有所缓解,但双眼依然未能睁开,只能用蘸了水的纱巾敷在眼上。
岳飞命人将女子带近自己床前,隔着屏风与之交谈。
岳飞说:“我的一家老少都是穿麻布衣服,吃粗粮杂面,你若能和我们一起同甘共苦就留下来,不然我不敢留。”
话音未落,屏风后响起了一阵哧哧的笑声,似乎对岳飞的话不以为然。
岳飞于是站起来,说道:“看来,我是留你不得了。”
站在旁边的张宪对岳飞劝道:“大人您正准备联结关陕,为什么不借这个机会和吴玠交好?”。
岳飞说:“吴玠太厚爱岳飞了,但国耻未雪,国仇未报,圣上睡不安枕,身为大将的又怎么偷闲取乐呢?”
大家闺秀被无情地退了回去,众人都以为吴玠会因此而怨恨岳飞不近人情,岂料吴玠不但不以为忤,反而更加敬佩岳飞。
岳飞口中所说的麻布衣服,杂粮粗面并不是用来吓唬那名大家闺秀,而的确是岳家一直以来的勤俭家风。
有一次,夫人李氏用家里的缯帛做了一件衣裳,还未来得及穿,岳飞就大发感慨地说:“我听说被掠到北地的后宫妃嫔食不果腹,衣不遮体,你应该和我一同为天下忧乐,不应该穿这种名贵服装。”
此言一出,全家人再不敢穿戴丝绸。
岳飞是北方人。大米难得,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