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楚霸王-第1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是,本王……我是真的想来看看李修的家属,有没有什么需要帮助的,一表心意而已,当年李修怎么说也是保护过本王!”长衫少年说着。
就在此时一个妇人从远处走了过来:“勇儿,回来吃饭了!”
………………………………
清河崔氏大本营,这一天夜里,夜色深层,天空中也没有星光闪耀,伸手不见五指。在占地广阔,修建的富丽堂皇的崔氏大门外,一个不速之客来了。
“清河崔氏,接受来自阎王殿的问候吧!”(未完待续。。)
第二十七章 轰隆隆
天空中一片漆黑,没有星星和月亮,只有闷热,还有不时飞舞的蝇虫。蝈蝈在草丛中演奏着自己的乐章,自娱自乐着。树木在它的音乐声中,给它伴着舞。
清河崔氏已经陷入沉眠,没有灯火阑珊,也没有人声鼎沸,这段时间这个世家显得格外的沉默,不在似以前那般热闹了。家族中的护卫多半都派了出去,只留下必备的守卫人员。而且家族中重要人物也都全数归来,制定着一个个的计划,这一切都是那个楚留香还有李宽所赐,这两个家伙,让这传承接近千年的大世家面子丢尽,所以被他们恨得牙痒痒。一个盗走了家族的传承之物,还放了一把火,另一个则是斩杀了他们家族的重要成员,让崔氏对扬州的掌控全然落空。
沉闷的雷霆,在天际滚过,乌黑的夜变的闷热起来,这是夏夜即将下雨的征兆。疲倦的更夫敲着梆子,在院落中巡视着,这是他们的职责。别人都睡下了,他们却要工作。敲着梆子,嘶声大喊着:“天干物燥,小心火烛!”在这夜里传得老远。但是却惊不醒那些早已入眠的人,在这样的夜里,黎明的前一刻,最深沉的黑暗是这片大地的主旋律。只是在这个时候还是有人没有入睡,在做着自己的事情。
崔府的院墙之外,一个家伙穿着天蓝色的衣服,很紧,将他猿臂蜂腰的身材显露无遗。灵巧的像是一只猿猱,前面一丈多高的院墙在他面前就像是一个小小的栅栏一般。轻巧的就直接翻了过去。他穿过树梢,潜伏在路边的一片草丛中。在他前方不远,打着哈欠的更夫缓缓走过。
“呼……”调整了一下呼吸。这个人再一次开始了他的行动,在黑暗中,只有那远处屋檐之下的灯笼闪耀着微弱的光。可是这并不能阻止他,借着这微微的光芒,他已经足够看清楚周围的情况了。
崔府虽然绝大部分的人都已经睡下了,但是还是有人在熬夜做着一些见不得光的事情。这段时间整个大唐都被搅动起来,因为他们的动作。因为皇室的疑虑。所以这段时间以来,崔氏的大门前,盯梢的人多出来不少。不仅仅有皇室派来的眼线,还有别的世家的探子。不要以为世家之间就是铁板一块,其实他们之间的龌龊真要说起来,三天三夜都不够。只是因为皇室强势。所以这些世家暂时发下了彼此的仇怨。联合在了一起。
残灯如豆,在一间狭小的斗室之中,崔氏的绝大多数的负责人都在此地了,他们在商议着一件事情,一见堪称大逆不道的事情。这些时日以来,除了最开始寻找到了一次楚王李宽的下落之后,就再也没有找到他们主仆三人的踪迹了。这让崔氏觉得很不可思议,这是三个大活人。而不是什么小动物,怎么可能就这样消失无踪。所以他们催促着家族死士加大寻找力度。今天恰巧是崔家死士前来汇报结果的时候。
崔氏家族现在在这大本营中的崔家的主事人。大多都集中到了这里,只有个别人没在。他们在等着消息,因为最近家族周围多了许多的不明身份的人,所以很多事情都不是很方便了,就像此时,平时那些死士可以在天色入夜之后就能到府上汇报情况了,但是现在却不得不等到黎明前一刻,这个时候是所有人最松懈的时候,那些盯梢的探子都已经快熬不住了,这样才能神不知鬼不觉的潜进来。
但是这也让这些一直养尊处优的大人物们不得不熬夜了,此时他们正坐在这间小小的房间里,相顾无言。只有油灯还发出轻微的啪啪声响。
“差不多了吧!”崔昌这个资格最老的崔氏老家伙首先出声打破了沉默。对于之前的压抑的气氛,这位老人并未觉得不妥,因为要是连那一点点的压抑都承受不住,那还能做啥大事儿。但是现在时间差不多了,也该打破沉默了,所以他出声了。应为院外传来一声夜莺的叫声,这是约定好的信号。
“是的,只是家主还没来!”崔家的胖老头环顾了一圈说道,崔敬没来,崔氏这个大会开不起来呢。
“不用等他了,今夜他是来不了了!”崔昌说道,他知道自己儿子这个时候去做啥去了,虽然现在这个所谓的会议很重要,但是那件事情也并不能放下,再加上这一次不过是家族死士的回报消息,由他转达也是一样的。所以这位前任的崔氏族长就决定了直接开始,不用等崔敬回来了。
“进来吧!”崔昌苍老的声音传出了这一间斗室,在夏夜里,沙哑的声音带着一种说不出的淡淡威严,传进了等在外面的死士的耳中。
房间的门悄无声息的打开了,一个身穿灰色麻衫的汉子,闪身进来。然后径直走到房间的中央,向着正前方供奉着的一方灵位鞠躬行礼之后,才抱拳向四周行礼。
“各位族老们,小的奉了我们大统领的命令,前来汇报情况!希望各位定夺!”汉子身高接近八尺,身上裸露在外的皮肤上有着好多条伤痕,这是他为崔氏征战的功勋章,所以他站着只是抱拳向四周打招呼并未让这些崔氏家族的话事人觉得怠慢。因为这样的人是绝对忠诚于崔氏家族的,与家族有功的人获得了他们的尊敬。
“具体情况怎么样?有没有发现那个人的踪迹?”崔昌连忙问道。
“老家主,请恕我们无能,现在还没有发现李宽的下落,因为这位楚王殿下真的太滑溜了,只从第一次被我们兄弟伏击了一次之后,就像是人间蒸发了一样,我们在他最后失去踪迹的地方方圆百里都翻了一个遍了,还是没有找到他们的蛛丝马迹。而且,他好像还猜到了我们的身份,当时伏击他的那一支队伍的首领身上还带着我们家族的腰牌标记。”汉子有些惭愧的说道,同时还在心里抱怨那个负责伏击的家伙,居然连腰牌都没有摘就去伏击这个没有丝毫把握的目标。他可不知道当时,李宽只有一个人还带着两个女眷,而他们崔氏足足有着几十号人,全然是胜券在握,要不是李宽这家伙身手实在是少有人能敌了,才会出现这样的事情。可是当时的情况不管是谁都不会想到这个只有十四岁的少年,会有着不下于尉迟恭,秦叔宝的武力值。
“什么,没找到,那你们还汇报什么?接着找就是了,而且那个蠢货居然还带着腰牌前去了,这简直就是送把柄啊!不行这个李宽一定要找到,一定要除掉,不然他要是回到长安,那么我们崔氏和皇室之间的关系恐怕……”白眉老头一听到没有找到李宽,甚至还暴露了身份,立时就急了。
“老八,安静!”这个老者是崔昌的堂兄弟,排行老八,是当代崔氏家族家主的堂叔。在场诸人之中他的辈分很高,只有崔昌一人是稳稳的能压服于他的。所以这个时候崔昌说话了。这个老家伙是人老心不老的典范,虽然年纪大了,很多事情都力不从心了,但是还是坚持在本家之中做一些事情,说是发挥余热,其实在场的说有人都知道这是这个老家伙呆不住,想要找些事儿做而已。
“大哥……”白眉老头停了下来,看向还坐在椅子上的崔昌。
“启禀老家主,也不是没有收获,虽然没能找到楚王李宽,但是他的两个侍女却是被我们找到了,那个大一些的叫做红袖的在之前的伏击之中受了伤,并没有离的太远,还在我们的监视之中。只是在她们周围却有一些人在暗中护着她们,我们不敢擅自做主,特意前来请示!”汉子说着这段时间的收获。
“那还等什么,把她们抓起来啊!这样我们就能用她们将李宽小儿逼出来!”胖老头也坐不住了,他在这里辈分最低,是所有人的小弟,甚至还有他的叔父辈的老家伙在这里,所以之前一直都闷声不说话,现在才插了句嘴。
“查清楚那些保护她们的人是什么来路了没?”崔昌没有理会这个胖老头,自顾自的问道。
“没有,那些人隐藏的很好,要不是弟兄们都受过专业的训练,可能还真的发现不了!而且为了避免打草惊蛇,我们都只是远远的盯着。”汉子说道。
“查清楚,我怀疑那些人是圣上身边的人,要是那样,这说明我们已经暴露了,楚王李宽已经将他知道的消息汇报给了圣上,这就难办了!”崔昌分析着说道。
“遵命!”汉子躬身应诺。
“要是不是圣上身边的人,就把那两个丫头抓起来,说不定还可以利用这两个丫头和楚王谈判一番。或许我们用不上,因为那可能是最糟糕的情况下才会用上的招数,但是现在有备无患!”崔昌身侧一个手持蒲扇的老头端起桌上的清茶喝了一口说道。
“就依三叔所说!要是李宽那个小子真的能将我们崔家逼到这样的绝路上,那么就用这两个丫头当条件谈判也不是不可!”崔昌看样子是同意了。
“遵命!”汉子再次躬身应诺。
只是在窗外却没人发现,那里一个身着蓝衫的人影将他们所说的话全都听在了耳里,双手握拳咬牙切齿:“你们这些家伙真的以为老子是软柿子?那么就接受老子的轰天雷吧!劈死你丫的!”说着就见他掏出了一个火折子,还有一捆圆柱状的东西。
“轰隆隆……”一声震天动地的声响在这夜色之下如同旱地惊雷般,传扬出来,震动了整个城池。(未完待续。。)
第二十八章 震惊天下
贞观五年的七月,一个漆黑的夜,在清河郡一件震惊天下的事情发生了。
这一天,天色还没有亮,天边没有一丝的光亮,就连星空都被夜空中厚实的云层阻挡在外。伴随着一声剧烈的声响,整个清河郡被吵醒了。无数的人在睡梦中被惊醒,这一声像是霹雳一般的声响伴随着一阵噼里啪啦的声音传遍了这个不大的城市。接着人们发现天亮了,不,不是天亮了,而是一种淡漠的红色照亮天穹。
人们走出家门,矗立在这还显得闷热的街头,看向天光传来的方向,又是崔府?所有人心里都这样闪过一个念头,他们都记得在几个月前,这个崔府就走了一次水,当时烧得半边天都亮了,这一次又是这样大的响动,又出了什么事情?
就在此时,崔府那边传来了一阵阵的响动。只听得一声声的鸣锣之声传来,还夹杂着大喊声:“走水了!走水了!”
听到这个响动,站在街上的百姓却是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色,这崔府这段时间居然接连了两次失火,这是不是有点。而且那震天响的声音是怎么回事?虽然百姓们心中都有些兴灾乐货的成分,看到一直在自己脑袋上作威作福的大世家出点事情,也是很有利于身心健康的事情。可是还是一个个本着去帮忙的心态,提上自家的水盆还有木桶,就向着崔氏家族的大院子跑了过去,淳朴的他们都是这样。不管崔氏之前对他们怎样。他们只要自己做些什么事,对得起自己胸中跳动的那颗心。
上一次崔氏失火,他们去帮忙却是被挡在门外。因为上一次失火的地点有些敏感,那是崔氏家族的后院,那里居住的全是家中的女眷,不能让外人进入。所以这些热心的民众被挡在了崔氏的大门之外,这一次应该不会了吧!
可是当他们赶到的时候,再一次被挡住了。因为这一次更是敏感,这一次居然是在崔氏家族的祖宗祠堂边上。那里一间小屋矗立在那里,但是现在却是一片废墟。要是只是一间小屋,倒是不无不妥。可是这小屋里还横七竖八的躺着散碎的尸体,这就不得不让他们对此保密了。而且这些人居然全是崔氏家族的话事人,上一代,在上一代以及现在家主这一辈分的主要人物都在其中。光是负责崔氏日常运转的族老就死了好几个。还有哪些一直藏在暗处的老家伙们。一个个像是被雷劈了似的,黑乎乎的躺在地上,早就断了气儿。这些人死了一个都是天大的事儿,可是现在却被一锅端了,这让没有参与进去的崔氏家族今夜负责值守的族老,崔佰翔,崔氏家族现任家主崔敬的堂兄,感到胆战心惊。
这位崔家族老留着山羊胡子。但是此时他颔下的胡子差不多都被自己拔光了,愁的是满脸的褶子都挤到了一起。看着被下人们一个个抬出来的尸体。他依稀能分辨得出是谁,可是真是因为能认出来,才更让他心惊。这些人全都死了,崔氏家族完了!
虽然心中战战兢兢,可是还是当场下达了封锁令,不准其余人来帮忙救火,不准参与了的人泄露半句,要是听到有什么传闻传出,那么所有人的一家老小全部连诛,没有丝毫的情面可讲。这个命令他下达的时候是咬着牙,含着泪说出来的,当时他自己都感到声音在发颤,他不敢想象这些人死了的消息传出去,会给崔氏家族带来多大的影响,那些还在虎视眈眈的盯着崔氏家族现在地位的世家们,一定会击节相庆吧,而且还会霍霍磨刀,准备在崔氏家族这个病老虎的身上下刀子了。
可是这世界上又岂会有不透风的墙?他现在能做的就是封锁消息,能瞒一天是一天,然后传书给家主崔敬,让他赶快回来,还有朝中崔氏家族的那些人,让他们发力,竭尽全力让崔氏家族挺过这个难关。不然这千年的世家就要毁于一旦了。
至于,丢下这个炸弹的家伙,此时正在翻着院墙呢。骑在墙头,身上的蓝色长衫卡在墙的两边,却是不敢在往前翻了,因为在那一边,一双明亮的眼睛正在看着他,里边是不敢相信的光芒,一双欺霜赛雪藕臂正捂着自己的嘴巴,十指纤纤,指甲上沾染着粉红色的豆蔻,显得非常的养眼。
就在崔氏忙得团团转的时候,在离着清河郡足有数百里开外的一座城池——郑州,这里是黄河边上的一座大城,这座城市有着悠久的历史,是商朝早期到中期的都城,也是殷商文明的发源地。这座城市到了大唐时期也是黄河上的一座重镇。在这里是大唐朝廷和世家大族之间的一个缓冲地带。世家们盘踞的底盘多数都是在这以东的地区,而大唐朝廷,李家的治下之地多是在这座城市的西面。除了盘踞在太原的王氏之外,其余的世家多数触手都没有伸过这座城市。
此时郑州城也是一片昏暗中,但是在城中一家华丽的府邸,郑州城的刺史府,还在灯火通明之中。因为这天夜里,一件事情正在这里秘密的协商着。这件事情可以说是大唐建立以来,世家和皇室第一次的磋商,也是崔氏这段世家的动作带来的效果。
这个时候,刺史府的正厅之中,由郑州刺史岳千愁正在做陪,这一次磋商两边来的都是大人物,他这个在这郑州一亩三分地而上面最大的官员,却成了赔笑的小虾米。这两边来的人都是他惹不起的。他作为东道主,就坐在主座上。在他的左手边,是来自国都长安的代表了皇室前来的人,只见身着紫袍,须发花白,头上的头发梳理的很是整齐,被一根雕花簪子撇着。在其上还戴着一个袱头。就像是头巾差不多的样子,只不过在脑后多了两个脚,软趴趴的搭在脑后。
在这个封建王朝最鼎盛的时候。穿着打扮也是一件大事儿,由不得一点马虎。要是一个差错,恐怕就是人头不保的下场。而且在这个时期因为受到胡汉融合的影响,很多服饰都有着不同的意义。而且李二他老爹李渊于武德七年(公元624年)颁布新律令,即著名的“武德令”,其中包括服装的律令,计有天子之服十四、皇后之服三、皇太子之服六、太子妃之服三、群臣之服二十二、命妇之服六。
这么多的服侍条例。将满朝文武大臣,皇家各种人等全都限定在里边了,李二登基之后。却是没有改这些条律,只是规定了三品以上官员穿紫袍,四品五品穿绯袍之类的,因为他老爹还活着呢。至于腰间系什么款式的玉带。玉带上装饰物要用什么样式。什么材质这些倒是还没有规定死,这要等到李二差不多平定四方之后,才会闲的蛋疼的出台这些新规矩。就像是公司上班一样,老板有生意忙的时候,谁会在意你办公桌上摆了一个什么样的摆件,合不合适了,都是没活干就折腾着玩而已。
所以这位长安来客,定然是三品以上的大员。这样的人在朝中都是呼凤唤雨的人物。而且这一次是和世家谈判的。所以有着世家背景的,定然是不会被李二委派来做这件事儿。那么适合的人选就没几个了。
而在这岳千愁的右手边,是一个文士打扮的家伙,高冠长髯,丹凤眼,卧蚕眉。就差面如重枣了,要是脸色再红起来,那就是活脱脱的一个关公。身上一身皂白色的文士长衫,宽袍大袖,在这夏夜之中,倒也别有一番风骨。这位就是崔氏家族的族长,崔敬。这位掌控着大唐第一世家的人,倒是像一个读书人多于一个家主,一身的书卷气显得很是斯文。
“哈哈……长孙大人,既然到了这里,离我崔氏家族也不过数百里而已,比起长安那千里之遥,崔某也算是个东道主了,在这里先敬大人一杯!”崔敬一手轻轻的端起酒杯,另一只手拖着衣袖的下摆,这宽袍大袖的衣服就是这一点有点不爽,但是却不可否认正是这大袖飘飘方有那魏晋风骨。
“崔大人说笑了!这大唐天下全是陛下的,所以我们都不是什么东道主!在这里本官倒是代表皇室,算得上半个主人,要敬酒也是本官敬崔大人才是!”对面的人哈哈一笑,也举起酒杯说道。
“崔某失言了!认罚认罚……”崔敬笑着陪着脸,这第一次交锋让对面的笑面狐狸长孙无忌占了上风。但是崔敬也不是白搭的:“大人此次来可是来参加我那侄儿和郑氏家族明珠的婚礼的?”借着自己胞弟的儿子最近即将迎娶荥阳郑氏嫡出三小姐的事儿,崔敬不温不火的回敬了一句。
“这个,本官来时倒是没有听闻,恭喜恭喜啊!得到荥阳郑氏的支持,你们崔氏更加的兴盛了吧!”长孙无忌面色稍变,但是还是笑着祝贺道。
“那是,这天下是陛下的天下,同时也是我们的天下嘛!我们这些人就是帮陛下治理天下的人,不是吗?”崔敬接着说道。
“崔大人此言极是!我们是陛下的臣子,自当为陛下分忧啊!”长孙无忌附和道,虽然崔敬这几句话看起来是服软了,但是长孙无忌却始终觉得没那么简单呢。
“确实是这样,我那兄弟,正是在为陛下分忧嘛!至于我,山野之人闲云野鹤惯了,现在一介白身,倒也逍遥自在!”崔敬含笑夹了一口小菜。
边上的郑州刺史岳千愁,提着一个白瓷酒壶,帮两人斟酒。听着这些话,心里一阵阵的发冷,这两人话里行间的机锋,让他觉得身上的鸡皮疙瘩都在往上冒。‘看来自己还是太嫩了!’这位刺史大人在心里这样自我评价道。(未完待续。。)
第二十九章 形势大变
跨越了千年的时光,在这一刻,有一种恍然隔世的感觉。那双星亮的眸子,就像是夜空中最闪亮的星星。在这一刻,划过了无尽的光阴,刺进他的心间。但是此时的他却也是无法停留,这里是他注定不会久留的地方。他只是一个闪身,像是轻灵的猫儿,落在了她身前不远的地方,然后在夜色中消失在苍茫的远处。只留下一个背影,或许这回是他与她之间一个停留在心中的瞬间,但是对于彼此来说这都不会是什么美好的回忆。
千百里外,大唐的国都,长安城中。长孙无忌已经离去,这座繁华的城市沐浴在安详的夜色里,或许在暗处还揣着着别样的心思的人在暗暗的活动。但是这一切都将在今夜之后发生转变。云波诡谲的形势在这一夜之后将会出现一个巨大的转变,没有人能说得出这一切是好还是坏。大唐越来越偏离正常的轨道了,或者说会沿着原有的轨迹偏离出别样的璀璨光芒。
时光就是最廉价的东西,没有人会为了它付出什么,或者说付出了绝大的努力,但是却从来都无法留下它的脚步,这一切都是镜中花水中月,不过是徒劳而已。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更何况崔氏在这段时间里搞出了莫大的动静,在崔府门前随时都蹲着一大群的盯梢的人,这些人,或许无法渗透进崔氏家族的高层,但是收买几个下人,或者翻墙进去看看热闹。这些小小的动作却是轻车熟路。能够被派到这第一世家门前盯梢,每一个都不是简单的角色。崔氏家族在前一天夜里发生了巨变,这些人全都像是嗅到了腥味的猫儿。一个个毛都炸起来了,上窜下跳的进行着一系列的合纵连横,无所不用其极的想要知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