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楚霸王-第1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越过越好了。在这些年一家子都能吃饱穿暖了,甚至在年关的时候吃上几顿大米饭,那白米饭和白面馒头在以前只能在梦里吃到的,现在居然能吃到嘴里了,这样的日子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

    这一切都要感谢伟大的圣天子,圣天子在堂,百姓安居乐业,虽然在边关地区还是有一些强人剪径,在那些穷山水之中。仍旧还有绿林为祸,可是这样的好日子已经足够让这些百姓们感到满足了。他们生活在天子脚下,这里没有强人绿林为患,这里也不会有贪官污吏祸害。百姓交完主家的租子剩下的粮食就全是自己的了,再加上从数年前不知从哪里开始流传出来的五谷轮回的种地理论,让他们地里的庄稼全都产量上涨不少。这一切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就在百姓们等着冬天的到来的时候,一行百骑的骑兵缓缓的来到了长安城外。他们浑身风尘仆仆,铠甲上面也尽是尘土。显然是一直赶了不少的路了。在这些骑士的中间,一辆马车缓缓而行,在骑士们的护卫下来到了明德门外。

    城门洞前,骑士们下了马,牵着马进城了,他们的腰牌悬于腰间,佩刀却是在城门口解了下来。在这长安城,他们这些骑士还没有资格配备刀剑。毕竟他们不是守城的驻军,在这国都之中佩刀剑而行是有些犯忌讳的。当然这也是在这大唐初年,以后大唐国力日益强盛之后,这一禁令就会逐渐的放松下来。

    “启奏皇上,孙思邈神医已经来到长安城!”就在这一队人马刚进城门不久,李二就收到了消息,寻找了半年多的孙思邈此时终于被找到了,迎回了长安城。这也意味着兕子的病有希望了。

    “快,朕要出宫迎接孙先生!”李二激动不已,作为一个父亲,因为女儿的病有了治愈的希望而欢欣不已。

    “陛下,此时岂可劳动万金之躯,还是让太子代替陛下去迎接好了!”长孙无忌在一边劝诫道,同时也是打着小算盘,要让自己那个大外甥和这位孙神仙打好关系,像这样的人物,再怎样折节下交都不为过,谁敢说自己不生病?

    “这怎么行?朕一定要亲自去,这样才能表示诚意,再说了辅机,你的心思朕知道,这样好了,让承乾和宽儿一同前往!”之前长孙无忌被自己在朝会结束的时候留了下来,商议一些事情,没想到却在这个时候起了一些小心思。

    “臣遵旨!”没办法,李二已经说到这份上了,长孙无忌也不再坚持。

    于是在东宫的李承乾还有显才殿的李宽就被两个小黄门带着向着朱雀门而去,说是要迎接一个贵人。

    两人都不是笨蛋,李承乾更是冰雪聪明,稍一思考就知道这是谁来了,于是两人都不再推辞,径直随着小黄门向着朱雀门而来,在半道上遇到了李二和长孙无忌,又是一番行礼问安,然后李二在最前面,长孙无忌落在最后,中间是李承乾和李宽这样的迎接队伍就形成了。

    “草民孙思邈见过圣上!”孙思邈见到从朱雀门走出的李二,打了一个稽首。这个鼎鼎大名的孙思邈是一个道家修行者,也就是说老孙是一个道士,但是这个时候的道士都是不禁嫁娶的,所以他也有后人,但是因为是道士,所以不用躬身,只需稽首就算是行礼了。

    “孙先生,朕可算是将你盼来了!一路辛苦!走,朕为先生准备好了素斋,先行洗洗风尘!”李二上前把住了孙思邈的手臂,然后就拉着他一起向着宫内走去。

    在这个时候,随着李二来的李承乾和李宽才向着孙思邈见礼,这位老道,李二都尊重,他们两个小辈就需要恭敬了。

    “陛下,还是先看看小公主再说!”孙思邈再次拒绝了李二的客套,这是第二次了,当初李秀宁,现在兕子。这也是因为在医术这一个孙思邈的绝对领域内他才会如此的不通人情。这样全心全意方能取得他这样骄人的成就,这就是成功的秘诀了。(未完待续。。)



第十二章 李承乾的小心思

    一行人浩浩荡荡的进了朱雀门,直接向着后宫而去,在李二统治下的这个时代,孙思邈也是少有能够直入后宫的人物了。只因为其高尚的德行,精湛的医术。除了这位神仙似的人物,就连李承乾这位太子也只能蜗居于皇宫的一角,东宫的范围之内。李宽这样的亲王更是需要李二的手谕才能在宫中行走无碍,哪怕现在李宽就居住在皇宫内院,可是除了两仪宫和他自己的显才殿之外,就只有一个藏玉斋能去了。

    这一切其实就是李二吸取了自己这一辈人的经验,或者说教训,当初李建成和李元吉在后宫之中做出的荒唐隐隐事情,李二也是有所耳闻,虽然其中多有不实之处,他那两位兄弟似乎还没有那么大的胆子,可是这样的事情都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所以李二在登基之后,就设下了这样的规矩,使得后宫安稳不少。

    进入两仪宫,这里装饰并非十分豪华,起码比起孙思邈在前隋时期出入的大兴城的皇宫相差了不少,这也是长孙皇后能为李二所敬重的原因所在,这位皇后可谓是能当得起母仪天下四字。哪怕现在国内民生已经缓和下来,仓廪渐足。可是这位皇后还是节俭操持着李二硕大的后宫,她身上代表一国之母身份的凤披霞冠还是当初册封时制作的那一套,而平时身上穿的衣裙甚至是遮不住脚,只为节省些许绢帛。

    “见过皇后娘娘!”孙思邈向长孙皇后见礼,一个稽首表示了他的尊敬。对于这位堪称一代奇女子的皇后娘娘,这位虽然身为方外之人的老道士。还是非常的尊重的。否则当初也不会出手给她治疗那堪称顽固的气疾。虽然其间有着李二赠书的人情在里边,可是彻底的根治那顽固的哮喘花费的心思岂止是那么一点点?

    “道长免礼。本宫有失远迎,还望见谅!”长孙皇后见到这位老神仙。也是非常的高兴,这意味着自己女儿能够得到最好的治疗了,这是一个母亲最大的欣慰。

    “且让老道先看看公主的病!”孙思邈没有客套,在宫娥递来的清水中洗净手掌,然后就进入正题说道。

    “道长这边请,兕子在这里!”长孙皇后赶紧的让开道路,然后引导着孙思邈到了小兕子的摇篮前。

    “如此,老道先看看!”孙思邈来到了摇篮前,并未急忙的诊治病情。而是轻轻的摇晃起摇篮来,嘴里还哼着一手舒缓的不知名的小调,脸上一双不见丝毫浑浊的眼睛此时一眨不眨的盯着小兕子的小脸。嘴角也翘起一个温暖的弧度,似乎像是一个正在哄着自己小孙女的关中老农一般。

    渐渐的在摇篮中的小兕子从一开始的惊愕的样子变成了眉开眼笑,纯净的大眼睛也眯起来了,嘴里还呜呜的发出了欢喜的嘟囔声,似乎对于这个站着白胡子,白眉毛的老爷爷很是喜欢的样子,小手纤细。像是火柴棍一样,但是此时却在身前随着嘴里的嘟囔轻轻的拍着。

    “兕子很喜欢道长呢!”李二有些吃惊的看着眼前这一幕,要知道这个孩子是他所有子女中最敏感的,对于任何人靠近都会感到不安。除了长孙皇后之外,就连李二靠近都会让小兕子小脸挎着,嘶声力竭的哭出声来。在当初李宽能够接近这个小家伙的时候。李二就已经感到很是吃惊了,没想到孙思邈这个完全陌生的人也能轻易的让小兕子解除戒心。这让李二有些嫉妒了。

    “呵呵……小孩子对气息很是敏感的,这也是她身子骨太过柔弱。从而自我的一种保护,就像陛下,你身为九五至尊,身上的威严气息实在是太过浓烈,过于靠近你的人都会感到一种无形的压迫,所以小公主才会被你吓哭了!还有太子殿下,也是如此,身居高位,身上不知不觉的就会沾染上那些不纯粹的气息,这让敏感的小公主如何能接受你们?依老道看,恐怕在这里能亲密接触这个小家伙的只有皇后娘娘了!”孙思邈淡淡的说道。

    “确实如此,先前只有观音婢能够靠近兕子,现在宽儿也能,其余人哪怕是长乐还有豫章都不能长久和小家伙亲密的相处,抱一会儿还行,过一段时间就不行了。”李二很是疑惑,难道李宽比起长乐和豫章两人还要没有什么凌厉的气质?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啊!自己这个次子这两年在外做的那些事儿他是再清楚不过了,杀的人堆起来恐怕能将这间宫殿堆满了。一身的杀气可是一点都不小呢,怎么会说他身上气息平和?

    “哦!没想到楚王殿下居然已经到了这一步了?真是可喜可贺!”孙思邈别有深意的看了一眼李宽,然后说了一句,之后就不再多言,而是开始给兕子把起脉来。

    孙思邈的一句话,让所有人都看向了李宽,这让李宽有些不好意思,但是却又不好多说什么,有些事情说不明白的,就像这件事儿,其实说白了很简单,那就是收敛。作为一个休息内家拳有成的人,对于身体上的支配是这个时代的绝顶高手都比不了的,虽然说气息什么的实在是玄乎的很,但是李宽上一次出去游荡这大半年。他易容成楚留香,对于气质的变换也是颇有些心得了。

    孙思邈给小兕子把脉的时候,所有人都没有说话,等着这位大唐第一神医给出最后的诊断结果。

    半响之后,孙思邈放开了手,然后继续摇晃着摇篮,待将小家伙再一次逗笑了之后,他才转过身来:“陛下,娘娘,小公主的病情实在是不知如何说才好!”孙思邈面色凝重,他还是第一次见到如此的脉相,虚浮却又有那么一种坚实,时缓时急,实在是仅见!

    “孙先生,不知兕子的病情如何?”李二有些焦急的问道,就连这位都说不好,那么岂不是希望渺茫?

    “孙道长,请你一定要治好兕子!”长孙皇后也是哀求道。她虽然已经有了三个儿子三个女儿,但是这些孩子都没有一个像是兕子这样柔弱多病的,哪怕是李丽质小时候也时常生病,但是至少还想是一个正常的孩子,显得白白胖胖的,兕子则是小的可怜。

    “老夫自然会尽力,而且曾蒙陛下当初赠书,让老道的医术再进一步,现在虽然说棘手,但是还是有那么一分希望!”孙思邈说道。当初李二送给他的《青囊经》虽然说是李秀宁的诊金,可是给孙思邈的帮助实在是无比的巨大,这位恩怨分明的老道士岂会忘记。

    “那么就有劳道长了!”李二知道现在再怎么焦急都无济于事,于是先行谢过孙思邈。对于这位老神医,李二还是信得过的,这些年被这位神医就活的人不在少处,现在的大唐这位老神医可谓是万家生佛的存在了。

    “既然如此,那么孙先生就在宫中住下好了!”李二再次说道。

    “这就不必了,老道只要在城北的丹霞观中挂单即可!”孙思邈谢绝了李二盛情,住在宫中,他从未想过,这皇宫大内住进来容易,可是想出去那就难了。对于当一个御医这样的事情孙思邈是一点兴趣都没有,给一家子治病哪有给全天下人治病来的畅快!

    “那怎么行?”李二可不同意,这位老神医什么样的身份,要是让他住在什么丹霞观,皇家在背后还不得被那些隐伏了的世家戳脊梁骨啊!那帮子世家虽然退出了朝堂的争夺,但是在思想这一方面,这些世家还是有着很大的力量,到时候皇室的名声恐怕就会狼藉无比。李二不知道皇室的名声在后来的岁月里将会是没有最臭只有更臭,那帮子公主简直就是名声的败坏机器。

    “孙先生住到儿臣的东宫去好了!”李承乾插了一句嘴,这一句是那么的柔弱,似乎只是小小的自言自语,可是却让李二眼前一亮,对呀,住在后宫不行,那么就住在东宫好了,那里也离得近,但是却出了后宫的范围,不招人闲话。而且因为是储君的居住地,也显得皇室重视孙思邈,于是李二心动了。

    “孙先生,就住到承乾的东宫好了!”李二下了决定,这话说得很是肯定似乎不允许任何人拒绝。这说明这位帝皇是真的下定了主意,由不得任何人有异议。

    李宽有些诧异的看了一眼李承乾,看来这家伙还是有些小心思的,难怪史书会有记载这家伙少时聪慧。只是后来怎么会走向造反的那一步?其间又有什么别的事情?

    谁也不知道,李承乾在心中也有些忐忑,刚才说出来的话其实是在自己舅舅长孙无忌示意之下说出口的,虽然心中有些不愿,但是还是没有勇气反对,只是这段日子要老实一点了!虽然说出了口,可是在脸上还是闪过了那么一丝不情愿的表情,很快的收敛了起来。

    既然已成事实,转念一想:这段时间要是能和这位连父皇都要客客气气的神医搞好关系的话,收获还是不小的。想到这里,李承乾觉得这样的事情其实也不是太坏。同时悄悄的看了一眼李二和长孙皇后,只是他没注意到长孙无忌在他身后看到了他的这一表现,有些复杂的神色一闪而逝。(未完待续。。)



第十三章 入军方

    孙思邈入住东宫最后在李二的拍板下定了下来,现在的东宫也确实是最好的选择了,孙思邈要就近的查看兕子的病情,就不可能住到皇宫外面去,但是让他住在后宫之中,这位老神医却又是万万不肯的。于是在孙思邈开出一张调养的药方之后,就随着李承乾一起去他这段时间的住所,稍作歇息了。

    李宽却是没有离去,他即将离开的时候被李二叫住了,这些日子他的表现让里尔很是满意,李宽在这些时日里表现出了对兕子的关心,李二是看在眼里,在心底很受用。毕竟他在几年前做的事情不管怎样都成了一块心病,这让他担心自己的儿女会布上上一辈的后尘,这也是他将李恪打发出京城的原因之一了,之所以留下李宽还有李泰,也有深意在其中蕴含着,李泰是出于一种偏爱,这个胖皇子还未表现出丝毫的混帐,喜欢舞文弄墨的他很的李二欢心。再加上,这个胖家伙还未到就藩的年龄,所以留了下来。至于李宽,则是有两个原因,其中之一就是因为兕子的身体,从御医不看好这位小公主的病情开始,李二有想起了李宽。他也是年少多病,甚至也曾被御医判定早夭的,但是现在却是所有的皇子皇女中最健康的,身手最好的,所以在这一方面李二保存了一丝希望。而李宽也没有辜负,还真的将这个小妹妹的身体调养的不错。

    至于第二个原因,这就是李二现在叫住李宽的缘由了。只从贞观元年以来,大唐除了北击突厥之外。就少有战事,哪怕四周外敌虎视。但是李二还是一直克制着,从未妄动刀兵。不仅仅是因为那些异族未曾大肆侵犯。主要的原因还是大唐的国力不足,不够支撑一场庞大的战争。这几年休养生息颇有成效,大唐百姓渐渐的能够吃饱穿暖,虽然在大灾之年还是会有百姓流离失所,但是比起刚刚接手大唐的时候,局面无疑是好了很多。所以李二的雄心开始燃烧起来,希冀给那些虎视眈眈的异族一个教训。但是在对麾下将士进行查阅的时候,李二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大唐堪称猛将如云。智将若雨,但是这些人大多已经年过不惑,甚至有些年过半百,大唐的将领出现了青黄不接的局面。当初随着他一起打天下的那些麾下猛将,秦琼已经不堪再上战场征伐,杜如晦更是已经逝去。房玄龄,长孙无忌这些已经转为文职,朝堂已经离不了他们,所以不可能再去统兵作战。年轻一点的就只剩下侯君集。李世绩这两人,而其余的像是程咬金,尉迟恭,屈突通。段志玄,刘弘基,张大亮这些人虽然还在当打之年。可是却多是猛将,缺乏智谋。而作为大唐军方第一人的李靖。这位虽然战功卓著,但是其出身让李二无法完全相信他。

    这样算来。大唐军中缺乏将领,缺一个能让李二完全放心的将领。当然其中还有另一个更加隐秘的原因:虽有无数的猛将率兵驻守四方,可是皇室能完全放心的下么?天下兵马之中只有江夏王李孝恭了,至于李二自己的堂叔李神通,不说也罢。所以为了防止大将拥兵自重,甚至心中起一些小心思,李二除了在军中大量的安插五蠡司马之外,还要有一个完全信得过的人去军中,代他坐镇。

    于是已经间露出些许峥嵘的李宽进入了李二的考察范围之内,并且早在那一次深入草原的战争之中,李二就开始观察起来。之后的一桩桩一件件的事情,李二都对李宽的行动做了大量的调查,最后在李宽这一次回京的时候做出了决定:让李宽进入军队中,成为皇室在军方的代表。

    这个代表不仅仅是代表皇室的颜面,还有代表皇室对军队的统治,要做到这一点除了要能在军中站稳跟脚之外,还要建立起大量的军功。虽然李二也有心让李承乾去做这样的事情,但是在思虑之后还是放弃了,太子还是留在朝中好了。去了军中不一定镇得住那些桀骜不驯的武将呢,太子虽然也是勤练武艺,可是身手却是平平,这一点和自己的两个年岁接近的兄弟相差了很远。李宽就不说了,一身强悍的身手是得到了武将集团的肯定了的,至于李恪,这家伙虽然平时不声不响,但是一身武艺却是不容小嘘,特别是一身剑术,比起李二也差得不远了,而且不仅仅武艺,就连诗词歌赋,经典策论这个三皇子也是出类拔萃。这让李二很是怀疑两朝皇室的血脉真的如此的厉害,让李恪如此的天资过人?还是说李承乾没有真的用心学?

    不过哪怕李恪如此的优秀,还是被李二弄到了吴越之地,让他在那里呆着,免得在这长安城中搞的几兄弟面和心离,底下小动作不断。将他打发出去,这也是一种表态。是在告诉他,那个位置是万万不会传给他的,主要原因大家不说都清楚,李家如何会将江山传给一个拥有前隋皇室血统的皇子手中?

    当然这些事儿都是谁都不会明说的,大家都是在各自的动作中自己揣摩,能理会多少,那就是个人的本事了,只是作为势弱的一方,要是领会错误,那么对不起了,你就要为自己的愚笨付出代价,或者这个代价是你无论如何都承受不起的,但是那只能怪自己没有那个眼力,怨不得别人。政治这东西就是这样,披着一块遮羞布,让别人猜这块遮羞布下的**是怎样的。没有点头脑,还是不要掺和了。

    李宽有这样的自知之明,他知道自己要是步入朝堂,那就是那些老狐狸手中蹂躏的玩具,没有丝毫的还手之力,所以当初他就没有想过要在朝堂上混出什么名堂,反而是军伍之中,没有那么多的勾心斗角,比起尔虞我诈的朝堂,那里简直就是纯洁的天堂,一帮子都不愿意动脑子的军中武夫,相处起来很是简单,谁的拳头大谁说了算,当然除了来至上级的指派之外,同一级别都是这样的规矩。

    这也是军中武将这样喜欢相互之间比划拳头的原因所在了,只要自己的拳头大,拳头硬,那么你们这些别的杂碎全都要统统趴下。这样的生活让这些不喜欢动脑子的家伙很喜欢,同时也非常的附和李宽的心思。

    “宽儿,朕希望,你能在军中有所作为,皇室对于军队的掌控,不能有丝毫的瑕疵,朕在的时候还好说,要是朕不在了,这些将领恐怕单凭朝廷还压制不住!”李二难得的说出这样一番有些气馁的话来,倒不是说他对自己的没信心,而是他是从统筹全局的方面作为出发点的。对于治理国家他很是自信,有他在整个帝国是稳若泰山,但是他却对自己的子孙不是那么的有信心,李承乾虽然做得中规中矩,但是其中有多大的水分,李二很清楚,还有那一些不入流的事情,李二也是有一本帐的,只是这些事情还未被放到明面上,他也多次暗示,让李承乾有所收敛,只是在李二心中已经开始有一些别的心思了。所以要是将来军队真的出现了一些不可测的变故,那么就需要一个能镇得住三军的人来稳住局面了。他选择了李宽,这也是他所有的子女中暂时最不需要他操心的,而且这个家伙很多时候做出来的事情都是胆大包天,但是不得不说却又做得很漂亮。

    “儿臣入军中?可以!”李宽想了想答应下来:“只是儿臣希望父皇答应一件事情!”李宽趁机提条件,当然这也是李宽的专利,他的其余的那些兄弟就没有这个胆量。

    “你这小子,说吧,这一次又要怎样?”李二知道自己这个次子,哪一次让他做些事情不是要答应他几个条件是不可能的,而这小子提出来的那些事儿都不是不能接受,所以李二早就做好了准备。

    “儿臣此次想要独掌一军,不需太多,千余人即可!”李宽说出了自己的条件。

    “怎么,想要练出一支精兵来?”听到李宽的条件,李二就知道他在打什么主意了,这家伙是想要自己训练出一支像是玄甲卫一样的军队。

    “父皇英明!”李宽从没有想过隐瞒自己的想法,他就是想要练出一支精锐部队,能上山打虎,能下海击蛟。这样的一支精锐才是他想要的,毕竟吐蕃远在高原之上,而倭国更是悬于海外,要是没有这样的队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