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楚霸王-第2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贵客光临,老道有失远迎了!”李宽刚要上前敲门,可是里边传来一声苍老的声音,袁守诚直接在院中出声道。与此同时院门大开,李宽一眼就看到了坐在庭院之中的三个老道士,还有一个中年道人。

    “袁老先生客气了,此次本王不请自来,还望老先生海涵!”李宽虽然是上门逼迫道家表态的,可是他见到了三个老道士的时候,就知道这一次恐怕真的不能用强了。因为里边不仅仅是袁守诚和张道勤这两个大唐国师,还有一个李宽非常尊敬的道人——药王孙思邈。这是一个真正的纯粹的人,将一生都献给了医道,为了救治天下人,这个老道士已经踏遍了大唐的万里河山。可谓是在大唐有人的地方,他都曾经留下过足迹。

    曾经在岭南,爆发天花,在这个时代这就是无解的病,所有人都只有等死一途,当时执掌岭南的冯氏一族,将天花疫区全然隔离,若是有人想要出逃,直接就地斩杀。避免了天花扩散,而这位老道士直接跋山涉水到了那里,细细的研究了很久,并且不止一次想要进入隔离区域,想要找到救治的方法,要不是冯氏一族的人将他阻拦在外,恐怕他就真的直接去天花疫区去给那些人治病去了。

    而且这些年,这位老道士,也给李宽不少的亲人治过病,先是李秀宁,之后是李二,长孙皇后,兕子,也给李丽质调理过身体,这些事情李宽都记得,所以因为孙思邈在这里,他才会这样客气。要不然他恐怕就直接踹门而入了。现在这样已经是看在孙思邈的面子上给道家最大的礼遇了,但是接下来他要达到的目标可不会为了孙思邈而退让半分。道家必须要满足他的心意,才能继续在大唐存在下去,一个掌控了无尽资源的宗教,将会是临架在皇权之上的存在,这是绝对不允许的。因为在西域,昭武九姓隔着的那一片大地上,一个宗教至上的国度正在崛起,宗教的恐怖统治可不是闹着玩儿的。(未完待续。。)



第十卷 佛道之争 第四十四章 差点闹翻

    “楚王殿下此次前来,可是为了我道家?”袁守诚坐在主位上,身上一袭剪裁合体的道袍,雪白的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颔下三缕长须,一双虽然显得浑浊但是却又深邃的恍若深潭的眸子盯着李宽。

    “国师大人,这般郑重是为哪般?本王就那么让国师大人警惕?像是防贼一样防备本王?”李宽没有直言前来的目的,对面这几个人都是聪明绝顶之人,不然袁守城和张道勤也坐不到国师的位置上,袁天罡和孙思邈也是这样,一个是后世敬仰的药王,另一个干脆是大名鼎鼎的神棍,《推背图》可是流传千载,记录下了多少大事,让无数玄学爱好者争论不休。

    “既然都到了这一步了,楚王殿下这般顾左右而言他,是不是太过没有将我道家放在眼里了!”张道勤花白的头发披散在脑后,身上的刻画着八卦的道袍一甩衣袖,冷哼一声道。

    “怎么,就这么等不及了?既然如此,本王也不和你们客套了,不错此次前来正是为了佛道两家的事宜和两位商讨,想必二位也知道了洛阳城的事情了,怎么样,有何感想?”李宽轻轻地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居高临下的问道。既然这两个老道士想要快点了结此事,那么就这样直接一点好了,反正该担惊受怕的也不是他。

    “果然,佛家的事情是楚王殿下的手笔,那样大规模的幻术,却是只有楚王殿下还有能力布置出来,我们这些老家伙都是年老力衰。有心无力了!”袁守诚有些颓废的说道。他们早就知晓李宽身后的科学家保留着完整的传承,比起他们这千年之中不断流失的道家传承比起来可是占据了绝大的优势。可是没有想到这些东西居然能取得这样的成果,佛家这一次算是彻底的栽了。恐怕再难翻身,哪怕玄奘从西域归来,能够保住佛家苟延残喘下去,就是天大的幸事了。而他们道家呢?希望在哪里?

    “楚王殿下,说一下你的要求吧!我道家要做到怎样,才能保住传承不失?”袁天罡此时插嘴道,而在他的身边的孙思邈也是一脸希冀的神色,这个老神医虽然心怀天下,可是他毕竟也是道家中人。对于道家现在面临的困境也是有心出力,不然他也不会出现在这里。因为他的存在,道家或许真的还有希望传承下去。

    “看在老道的面上,楚王殿下能否网开一面?”孙思邈还是没忍住,出声求情道。现在朝廷可谓是前所未有的强势,李二励精图治,这些年大唐越来越强大,百姓生活富足,官员虽然不敢说全都是两袖清风。可是却没有一个不是兢兢业业的。全都是恪守本职,可谓是吏治清平,大唐是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着,而其中这个楚王殿下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现在大唐种的水稻,还有耕地的曲辕犁,白叠子制成的棉衣棉裤。这些都是楚王殿下最先拿出来的。更别说周遭的异族现在对他是畏之若虎。所以李宽在这一辆大唐的战车上发挥的作用是非常大的,现在更是将佛家一下子打压到了最低点。这一切都表明这个少年王爷的手腕是多么的强悍,虽然不见得高明可是却是一力降十会。无人能挡。现在他针对道家了,那么作为大唐道家最高层的这几人,岂能不小心对待。

    “哈哈……孙先生,本王敬重你,你的医德让本王深感敬佩,可是你可知道道家这些年做的事情?他们和佛家无异,全都是大唐身上的蛀虫。大唐百姓刚刚从战火之中解脱出来,还没有过上几天好日子,这帮出家为道的道家弟子,就在他们身上搜刮了,这样下去,我大唐何时才能真正的屹立于这世界之巅?”李宽对孙思邈这般说道:“道家在一座山上建立了道观,那么这座山就是道家的产业了?这是何道理?山下的土地就这样默认是道观的产业?百姓们需要到道观之中向道士们签署租种契约,每年要给他们多少粮食才能中山脚下的土地?”

    “这个……”孙思邈不善言辞,他只是一个一心希望多攻克几个疾病,多救治几个人的医者,对于这些还真的不了解,只是每次出去云游,到那些道观挂单休憩的时候,总能见到山脚下郁郁葱葱的田地,感到非常的高兴:因为这些庄稼长得非常好,百姓们能够有个好收成了。可是却从未想过这些土地居然是道观的产业,而且还要给道观规定的粮食才能在山脚下种地。这简直……孙思邈面色不禁有些泛红。

    “这些事情,从我道家诞生致辞都是一直如此的,孙思邈道长一心为了救治病人,并不知晓这些事。楚王殿下是否知道其实这些百姓在上交给道观粮食之后,是可以不给朝廷上交赋税的,这可是千百年传承下来的。所以百姓们虽然要供养我道门中人,却是比起朝廷的税收还要少些许。他们还能得到更多的粮食。这又有何不可?”张道勤出声质问道。

    “是吗?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为何你道家就这般超然物外?”李宽冷哼一声。

    “我等皆是出家之人,岂能受皇权束缚?”袁守诚没有出声,袁天罡倒是抢先回答道。

    “哈哈……既然尔等是出家人,那么还要土地作甚?既然尔等超然物外,那么为何还成了我大唐国师?既然尔等不在意是否风餐露宿,那么为何还在那些名山大川之上修建道观,修的一座比一座辉煌,一个比一个富丽堂皇?”李宽大声斥责道:“你们不过是出家之人,有一个茅庐就足以遮风挡雨,自己开荒种植三两亩地就足以果腹,为何占据大片良田,为何修建华丽的道观?为何还眷恋权位?说得好听,其实比起我等世俗之人,尔等更是欺世盗名之辈!不过是一群蛀虫,吸取民脂民膏,中饱私囊。既然如此,留你道家何用?”李宽越来越气氛,原本还想给孙思邈三分薄面,可是这几个老道士还有小道士居然这样自我感觉良好,占据了国家的土地,说的好像是为了百姓过得更好才这样做的一样。现在朝廷实施的农税是十五税一,而道观的供养可就不定了,道士多的道观,要的就多,少的就要得少。所以百姓其实得到了多少并不一定。

    “既然如此,那么楚王殿下究竟想要怎样?我道家在华夏大地上传承千载,也不是好欺的!”张道勤一直就是久居人上的人,作为龙虎山天师教的最高领导者,何时受过这样的气。

    “我要道家全斗还俗!”李宽也上了火气,你们道家不是牛么?金丹之术骗了无数的帝王,愚弄了无数的百姓,现在居然还和我闹牛脾气,真是牛鼻子啊!

    “那不可能!我道家自从春秋时期老聃创建起来,就一直没有断绝过传承。你李唐自认是老子后人,岂能如此做?”袁天罡也出声道。

    “那又如何?道家的存在与大唐无益,留着你们继续压榨百姓?”李宽寸步不让,牛脾气也上来了。

    “楚王殿下暂且息怒,大家有话好好说!”孙思邈打起了圆场,这个老道士此时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了,道家屹立千年他也是道家之人,此时该怎么做?确实道家对于朝廷是没有多大利益,可是却也不妨碍朝廷的统治不是,为何会闹成现在这样?

    “孙先生,这一切,都是道家不知进退,一味的占据山川,现在大唐各州县有道观不下千座,按照每一座道观平均战局良田千亩来算,足足有十万亩良田被道家占据,这么多的天地,足够数万百姓耕种。这些本该都是朝廷的东西,道家就这样平白的占据了,这算什么?占山为王么?”李宽厉声说道:“既然两位国师不愿接受这样的条件,那么朝廷大军不日就将征讨道家的各地道观,彻底将道家粉碎在大唐的土地上!”

    “你敢……”张道勤大声喝道:“我道家有数百万信徒,比起黄巾如何?”

    “怎么,你还想造反不成?”李宽声音也是高了八度,一时间院落之中的气氛变得无比的凝重。

    “这样好了,我道家让出多余的土地,收归国有,朝廷允许我道家每年多收几个门人如何?”袁守诚一直没有说话,此时才开口道:“这也算是当初老道答应小友的条件!”

    “不可……没有了这些田地,我道家将如何生存下去?”张道勤出声阻止道,没有了百姓上交给道观的粮食,他们就得自己种地了,这对于道家的这些人来说实在是一件难以接受的事情,他们这些人又有几人会种地的!而且没有了这些土地,道家想要继续发展也是一个难题:因为自己种地种粮食,就限制了他们的行动,将他们彻底的拴在了道观周边,无法传播教义,招收更多的信徒了。

    “那么,让朝廷大军将我等各地的道观全都夷为平地?”袁守诚长叹一声:“现在大唐不像别的王朝,现在的大唐即将腾飞,势不可阻。我等身为化外之人,岂能违逆这等天数?张道友,或许彻底的放下才是真的解脱,你当时不是已经悟到了么?怎么现在又……”

    “罢罢罢……从此,我等彻底的归隐山林间,做一个闲云野鹤也好……”张道勤意尽阑珊,有些颓然。(未完待续。。)



第十卷 佛道之争 第四十五章 道家退出

    贞观六年,时值初夏,阳光照耀下的长安城显得格外的雄伟,一座座金碧辉煌的宫殿,像是天上宫阙一般熠熠生辉,雕梁画栋显得大气磅礴,整个大唐的皇城沐浴在阳光之中,雄伟的恍若天帝的神宫。无数车马在长安城进进出出,穿流如梭。一派繁华,但是无人知道在这繁华的背后,有多少的惊涛骇浪潜藏其中。

    长安城西北,修真坊,一座静寂的院落。此时院中凉亭之中端坐着四个人,还有一人立于旁边伺候着。这区区五人却是决定了大唐今后最强大的两个宗教之一的道家今后该当何去何从。场中一片沉寂,没有人说话,之前一番激烈的交锋之下,双方差点剑拔弩张,大打出手,要不是还有一个孙思邈在其中作为一个缓冲,恐怕这里剩下的四人早就打了起来了。这几个人都是当今天下顶顶有名的人物,两位大唐国师,还有一人是其中袁守诚的高足,另外一人是当今大唐最炙手可热的亲王,这几人可谓是跺跺脚大唐都要抖三斗的人物。他们都是寸步不让,道家三人为了千年的传承不得不向这里最年少的那个少年讨价还价,而最强势的还是李宽。他端坐钓鱼台,不为所动,不管是对方开出何等的条件,都是一概不理,他就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将导管所占据的土地收归国有。这一点是寸步不让,而对于道家提出来的每年多发放度牒的条件,也是没有丝毫的松口。倒不是他不能决定,只要他开口了。那么李二那里自然也能过得去,毕竟道家在大唐百姓之中还有这很大的影响力。特别是李二登基之后,大唐一直是天灾不断。

    每一年。大唐幅员辽阔的国土上总会有天灾发生,百姓需要一个寄托,才能坚持下去。这些大唐最可怜也是最可爱的人,他们没有丝毫的奢望,不求高官厚禄,也不求家财万贯,只求能有一口饱饭,一身暖衣。可是这几年虽然大唐元气一直在恢复之中,还是有人吃不饱。穿不暖,道家,佛家在这个时候就有了市场,无数的百姓将自己的希望寄托于这些神佛身上,希望他们能保佑自己能够达成自己微薄的奢求。

    “楚王殿下,这样没有诚意的话,你怎么说的出口,我道家这千余年来,多少次救万民于水火?不管是天灾**。战乱和平,道家何时亏待过百姓?有天灾的时候,道家也是救济灾民,还有无数的道家之人游走于大唐各地。为大唐百姓治病。这样的事情楚王殿下应该也是非常的清楚,像孙思邈先生,就是其中最为杰出的代表。现在朝廷意欲将我道家赶尽杀绝,这样岂不是让人齿冷?”袁守诚非常认真地对李宽说道。

    “道家确实是对百姓不错。可是你们从百姓那里得到的更多,别的且不说。国师张大人,你可敢说,你龙虎山每年获取的香油钱有多少?其中用于百姓的又有多少?修建你龙虎山上的道宫花费的钱粮,是从何而来?道家讲究清静无为,而龙虎山闻名海内,这似乎与道家的宗旨背道而驰吧!”李宽也是出言反击道:“而且不说别的,尔等今年春上为了逼迫朝廷答应开放度牒限制,居然妄图威胁朝廷,这一点父皇岂会答应?”

    “这……却是我等有错,可是陛下也是要将我等逼到绝路,不得不出此下策!这样好了,我和袁道友为大唐占卜一次国运,作为交换如何?”张道勤此时也是委曲求全,大唐朝廷已经羽翼丰满,对于帝国内部一直超然的这两大宗教是再难容忍下去了。

    “国运,哈哈……大唐国运岂用他人占卜?这一切都在我大唐朝廷的掌控之中,不管怎样,好也罢,坏也罢,都是自己做下的。这世间变化千千万,何人敢说能洞察天机?”李宽却是嗤笑一声,不屑道。

    “大唐当兴,这是必然,不过三灾九劫却是在所难免,三灾天地人,现在大唐也已度过两个,还剩最后一遭,不知道这个可否换取我道家苟延残喘?”袁守诚长叹一声。这是他最后的底牌了,也是他当初就和李宽提及过得,现在不得不掀开来。这要是都无法打动李宽,那么他们恐怕就要像那些隐世学派一样远走海外了。道家虽然不至于元气大伤,可是却也将要从头来过,这千年的积淀却是白费了。

    “三灾九劫,不过是唬人的把戏罢了,这天下还有谁能为难大唐?大唐兵锋所向何人能敌,不要说高原上的吐蕃,他们现在自己都还未完成一统,再加上高原苦寒种不出粮食,而他们的信仰的苯教又是一个败家玩意儿,想要成为我大唐之敌,还需一些年头。高丽已经灭亡,新罗数十载之内是不会出现大问题的,而且我那父皇岂会不防备着这个国家?那么还有何劫难?”李宽不信,这些都是道士们自己杜撰出来的东西,什么三六九,这些数字说起来好听,不过是随口胡诌。既然是三灾九劫,那么为何不是九而是三?

    “灾分天地,所谓天地玄黄,这世间的一切都是有规律可言,既然经历了兵灾,蝗灾,那么最后一劫当为天灾,不是风雷雨雪,而是星象显示……”袁守诚不在意李宽的态度,自顾自说道:“老道虽然年老力衰,不过对于这天上星象倒有几分心得,这数年来老道一直心惊胆战,似乎有什么事情即将发生,只是一直模模糊糊,只有恍惚的一点灵光,似为牝鸡司晨……”

    “什么牝鸡司晨,胡言乱语,难道还会有后宫干政不成?”李宽丝毫不信,现在李二还在世,而且长孙皇后身体经由孙思邈调理之后已经是健康的不能再健康,定然不会像历史上记载的那样早早的死去,那么有这位千古贤后坐镇后宫,什么女人能够将手伸到朝堂之上?难道是嫌死得不够快?要是有这样的一个女子,那么也定然是长孙皇后。可是作为一个聪慧的女子,这个皇后娘娘自然知道那些事儿可以过问,那些事情是万万沾不得的。毕竟长孙皇后不是武媚娘。没有那种野心,而李二也不是稚奴那个软蛋,才略十分,可是魄力不足。李治最后被武媚娘那个女人篡了皇位,其实就是因为他性子软了一些。要是他有那个魄力,何须要后宫之中的武媚娘出面解决朝堂上的问题,自己一人搞定不就完事儿了,将那个怀揣着女皇梦的女人一直丢在后宫之中暖被窝不也是一件愉快的事。

    “若真是如此,那老道何须这些年一直苦苦寻求!天象万千,变幻无常,但是冥冥之中自有定数,就像殿下,当初老道和殿下第一次见面,就见识到了庚金白虎。这些年殿下哪怕一直逃避着,可是还是走上了这一条血煞满盈的道路,一路荆棘的走下来,还不是煞气满身!庚金白虎主杀,这就是殿下的宿命!”袁守诚不多言,坚持自己的说法。

    “即使如此,那又如何?这既然是大唐的劫难,那么就让大唐承受便是,道家到一边凉快,置身事外岂不是最好的选择,要是大唐在这一灾难下倒下了,那么道家还不是又能出山继续着千年以来的安逸日子!”李宽对于袁守诚的话没有丝毫的相信,这些神棍,说得头头是道,其实不过是夸夸其谈,什么实质性的内容都没有。仔细一想全都是一堆废话,什么牝鸡司晨,女人何时上得了台面了,除了个别的女汉子,这个时代的女人全都是在家带孩子的命,这个世界上有几个李秀宁,又有几个武媚娘?就连被中华民族传诵千载的花木兰,最后还不是回家对镜贴花黄了么?

    “楚王殿下何必不信?既然如此,老道就先答应楚王殿下的条件,将我道家的土地全都上交国家,我等道家之人全都退隐山林间,等到几年后一切兑现的时候,再谈其他如何?”袁守诚再一次退让,他不是不想再争取一番,可是现在他拿不出证据证明啊,这几年勒紧裤腰带咬咬牙坚持一下,等到一切显露出端倪的时候,那么就是他反击的时候了。

    “哈哈……怎么到了最后,还是不得不退出,早知如此,你们还这样和本王争个不休作甚?一切其实还是拳头说话,道家虽然在大唐有无数信徒,可是他们首先是大唐的百姓,其次才是信奉你们道家的信徒。”李宽站起身,转身离去,道家既然决定了退出那么他的任务也算是完成了,虽然没有像佛家那样打击了他们的传播信仰的根基,可是毕竟是本土宗教,地方保护主义还是有一定的市场的。

    “袁道友,糊涂啊!道家隐与山林间,恐怕就再难出山了!着无数的道家之人将来何去何从?”孙思邈此时也是焦急万分,道家的土地他倒是不心疼,只是按照袁守诚的话来说,道家这几年就无法传播他们的教义,这样下去,百姓恐怕会再难接受道家的思想了,毕竟生活在不断的提升,他们不再需要道家这样的精神信仰,没有源源不断的灌输,在坚定的信仰也会被岁月动摇。

    “这不过是以退为进,现在我们就将这里发生的事情通报出去,一定要让天下人都知道。等到那一天到来,定然会是收获满满的信仰!对于道家来说几年的蛰伏换来朝廷再也无法打压的威望,还是非常值得的!”袁守诚呵呵一笑,他可是知道得清清楚楚,再过几年那件事情是一定会发生的,上一次在他十二岁的那一年,那么这一次就在三年后!师门的典籍有着详细的记载与推论。(未完待续。。)



第十卷 佛道之争 第四十六章 农无税

    烈日炙烤着大地,整片大地一片闷热。知了也是有气无力的鸣叫着,夏天来了。长安城的夏天显的格外的闷热,因为这座城市里边有着世界上最多的人口。足足有近百万人生活在这座城市里。而且这个时代没有空调和风扇,显然更加助长了这种炽热的天气的威力。但是在这炎炎烈日下,长安城的城楼上,一个个士兵还在坚毅的站在自己的岗位上,他们身上披着有黑的铁甲,整个就像是一个铁疙瘩,却也像是一个蒸笼,将他们放在里边蒸着桑拿。汗水顺着他们的脸不断的滑落,不时地从下巴上滴下,摔落到地上碎成粉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