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乱臣贼子-第1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相对于位置关键的济南国,齐国就简单多了,与之相邻的泰山郡,曹军兵力不多,占据齐国,不必要承担多余的风险。

聪明人总是善于取舍,原本太史慈还怕李贤好大喜功,得陇望蜀,现在看来完全是自己多虑了。

太史慈心情极佳,他笑道:“使君所言不差,眼下新军未成,不宜扩张过快”。

“嗯,你也看到新军了?”

“大军返城时,半途间正好遇到‘操’练新卒的徐公向,我便与他闲谈了几句”

李贤来了兴致,“依你之见,新卒多久可以形成战力?”

“若论‘操’演兵士,徐公向当为第一,只要做到令行禁止,上得战场便能杀得人”

太史慈并没有直接说出形成战力的时间,而是对徐盛的能力表示赞赏。

李贤也没有打破沙锅问到底,他笑道:“这次北海军折损的人马可以从新卒中遴选,等到李典、于禁回返,我打算将新卒‘交’给他们,另立两营”。

太史慈与李典、于禁接触不多,不过却也知道,这两人是有真才实干的,“只要使君觉得李、乐二人可靠,此事倒也可行”。

“袁公路难耐寂寞,已经兵发扬州,陶恭祖抵挡不住,前来求援,我便让李典、于禁去了徐州”

太史慈领军在外,对徐州的局势却是不曾了解,“喔?战况如何?”

“李典、于禁用计烧了袁公路的粮秣,袁军无粮,只好退兵了”

太史慈笑道:“恭喜使君又得两员大将”。

徐州之役,可以说是李贤考校李典、于禁的手段。

倘若李典、于禁实力不济,或者说有三心二意,绝对不会任凭李贤驱使,现在,两人用一场大胜来报答李贤的信任,自然算是通过了考校,就算李贤破格提拔,想必也会少去很多非议。

如今李贤麾下武将颇多,拿得出手的文臣谋士却少之又少。

原本国相府的那些官员,多数都是些夸夸其谈之辈,少有真才实学,就算李贤想用他们,都有些无处下手。

之前太史慈北征乐安国的时候,李贤特意嘱咐过,让其注意沿途间的人才,此番,借着话头,李贤便问道:“子义在乐安国内可有收获?”

太史慈明白,这收获自然不是钱粮方面的,而是人才,他知道李贤求贤如渴,当即应诺道:“北上临济城的时候,沿途间偶遇剧县名士徐干,他见我军卒秋毫无犯,当下应诺随军回返”。

徐干,这可是建安七子之一呀,其人在青州颇有名气,如果能够将其收入麾下,对其他的文人士子肯定有“抛砖引‘玉’”之功效。

李贤喜上眉梢:“那徐干现在何处?”

“应该还在城内,他身份特殊,不好过分约束,不过他答应我,日落之前会到郡府外等候”

名士肯定有名士的脾气,李贤表示理解,了却了一桩心事,他又想到了城外的军卒,嘴里道:“今夜便取消酒禁,让将士们开怀畅饮,如此可好?”

太史慈自然没有异议,麾下兵马厮杀了这么久,就像一张绷紧了弦的弯弓,偶尔也需要放松一下,毕竟,一松一驰才是长久之道。

二人又闲谈了一阵,太史慈便告辞离去。

大军驻扎在城外,没有人坐镇指挥,很容易闹出‘乱’子来。

对待凯旋的军士,李贤自然不会吝啬,光是酒‘肉’就装满了几十车。

北海军卒见罢之后自然大喜过望,他们三五成群,勾肩搭背,唱着荤曲,吹着牛皮,很是快活。

。。。

第三百零四章名士徐干

北海军驻扎在城外,李贤身为青州刺史,自然要到军中转一圈,以示重视,不过,由于惦记着徐干,李贤没敢在军中耽搁太久,日落之前他便回到城中。

刚在厅中待了没多久,李贤便听到卫卒来报,说外头有人求见。

李贤不敢怠慢,他急忙迎出‘门’外。

或明或暗的气死风灯下,只见一名二十五岁左右的男子背手而立,他头缠方巾,身着青衫,显得很是自信。

“可是徐干徐伟长先生?”李贤明知故问。

徐干微微颌首,他拱了拱手,道:“正是区区在下,不知足下可是李使君?”

李贤笑道:“正是我,贵客盈‘门’,还请入内详谈”。

徐干白日间在城内转了一圈,他没想到,都昌城竟然有了这么大的变化。

比起数年前的郡城,如今的都昌城更显整洁、繁华,这让徐干很是好奇,能够将郡城治理的如此赏心悦目的郡守,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

李贤身材高大,虽说出身寒‘门’,可身上却自有一股气质。

甫一见面,徐干就对李贤有了几分好感。

倘若是一个凶神恶煞、面目可憎之辈,就算徐干不会拂袖而去,他也绝不会久留。

依言入府之后,各分宾主落座。

为了防止冷场,李贤特意把徐庶唤了过来。

偌大的厅堂内只有三个人,显得颇为冷清。

不过,无论是李贤还是徐干,都不觉得有什么不妥。

世人都说李贤求贤若渴,‘胸’怀若谷,徐干想试探一番:“李使君南征北战,可曾考虑过郡国百姓?将军百战死,沙场几人归,以在下之见,使君未免有些穷兵黩武了”。

李贤脸‘色’一僵,他干笑道:“形势如此,我也无可奈何”。

徐干摆出一副洗耳恭听的模样,嘴里道:“愿闻其详”。

李贤心道,这家伙竟然明目张胆的考校我,我倒还没考校你的本领了,也罢,想必建安七子都是有些真才实学的,今日且卖‘弄’一番!

想到这里,李贤好整以暇地说道:“北征乐安国,是因为袁绍袁本初实力膨胀过快,如果不能据河而守,一旦袁军南下,应付起来十分吃力,再者,那刘备与孔北海之死有着莫大干系,讨伐乐安国,可谓一举两得”。

徐干不‘露’声‘色’,嘴里道:“使君可曾想过,如果刘备投靠曹‘操’,那又该如何是好?”

“刘备、曹‘操’都是当世英雄,他们可能会有龙困浅滩的时候,但绝不会长期居人篱下”

“喔?曹‘操’连败两阵,使君还觉得他有回天之力吗?”

李贤心中暗道,那是自然,曹孟德可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牛人,怎么会败给吕布,不过,心中所想自然不能直截了当地说出来,不然未免有些惊世骇俗了,当下,李贤斟酌说辞,嘴里道:“曹‘操’虽败,但军力犹存,而且他据守三城,集中军力,不曾‘浪’费半点实力,吕布虽然势大,可麾下军卒良莠不齐,又在兖州横征暴敛,不得民心,两相比较,自然是曹‘操’大占优势”。

徐干不置可否:“徐州陶恭祖驭下不利,那袁公路北伐徐州,又与我北海国有什么关系?”

“北海国与徐州‘唇’亡齿寒,那袁公路狼子野心,如果被他得了徐州,难免会得陇望蜀,窥视我北海国,与其隔岸观火,倒不如防患于未然”

“听说南下徐州的李典、于禁都是降将,李使君就不怕他们反戈一击吗?”

李贤笑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李典、于禁颇有将才,我相信他们”。

徐干又道:“李使君以为当今天下大势如何?”

“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大汉开朝数百年,如今已垂垂老矣”,这番话可谓大逆不道,李贤脱口而出,却也有考校徐干的意思。

徐干即没有拍案而起,也没有面‘露’疑‘惑’,只是问道:“以使君之间,大汉还有多少寿数?”

“不过四十年”

徐干吸了口气,道:“秦亡于暴政,我大汉休养生息,不与民争利,为何又落到这般田地?”

“寒‘门’无士子,士子无寒‘门’,大汉以孝道治天下,孝廉由地方选出,刚开始,确实可以为国选才,而现在,只怕选出的都是大族子弟,长此以往,朝政由世家大族把持,置穷苦百姓于何地?”

徐干皱起眉头,“使君如何选才?”

“唯才是举!”

“就像招贤令中所言那般,不以道德论人才?”

李贤知道这一条颇有争议,不过,他却没有半点修改的意思,“正是如此,只要能够造福于民,为我所用,便是‘私’德有亏,又算得了什么?”

接连发问,李贤俱是对答如流,徐干听罢之后很是感概,他离席而出,一揖到底,嘴里道:“使君除黄巾,逐曹‘操’,击刘备,对外扬我北海军威,轻徭役,重屯田,兴水利,对内重视民生,可谓治世之能臣,请受在下一拜”。

李贤急忙搀起徐干,嘴里道:“伟长先生何必如此,何必如此呀”。

“我在剧县的时候,北海军便秋毫无犯,那时我便心中疑‘惑’,世间还有如此军马,着实令人敬佩,后来,大军北征乐安国的时候,我以访友之名,特意到乐安国走访了一圈,所过之处,百姓皆是赞誉有加,使君深得民心,真是可喜可贺呀”

李贤自谦了几句,嘴里道:“早就听说伟长先生‘胸’有丘壑,不知道可否留下来助我一臂之力?”

“固所愿耳不敢请也”

李贤大喜,“有伟长先生相助,如虎添翼矣!”

一夜无话,翌日一早,徐干便到郡府报到。

李贤给徐干寻了个长史的差事,年少时,徐干便在北海国内颇有才名,由他担任长史,虽然惹人‘艳’羡,不过,却也让人挑不出‘毛’病。

没过几天,徐干的名人效应就显现出来。

听说剧县徐干徐伟长投奔李贤,成为郡府长史之后,各地观望的士子纷纷走出家‘门’,前往招贤馆应试。

短短几天的功夫,招贤馆录用的文士便超过了一年来的总和。

李贤大喜过望,占据乐安国之后,北方空缺出不少官职,之前无人可派,眼下终于有了人手。

虽说不知道士子的忠诚度有多高,可在这紧缺人手的关头也顾不了那么多了,反正李贤有兵权在手,谅他们也反不了天。

北海军回返五日之后,李贤当即决定兵发齐国!

这一次,充当先锋的却是徐和、徐盛的人马,而他们原本驻守的朱虚、剧县两座城池都‘交’给了太史慈。

对于换防事宜,太史慈毫无异议,北海军厮杀了这么久,而徐和、徐盛两营人马却一直未能参战,如今攻打齐国,自然要把机会让给他们。

胡庸心急火燎的,也想随军出征,却被李贤几句话骂了回来。

齐国原本就兵力无多,神策军、玄甲军两营出击,已经颇有些杀‘鸡’用牛刀了,如果背矛士再去抢果子,难免会让人心生不爽。

万余兵马出击,自然瞒不过有心人。

齐国国相闻听之后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他派人前往下阿,恳求曹‘操’发兵来援。

然而,在曹军抵达之前,玄甲军、神策军便势如破竹,兵围临淄城。

齐国国相距城而守,不愿投降,徐和、徐盛商议一番之后决定强行攻打,谁知道,当夜竟然有大户开‘门’接应。

里应外合之下,子时之前,临淄城便易手了。

此时,齐国的使者刚刚抵达下阿城。

曹‘操’看罢书信之后,嘴里道:“李贤小儿倒是好大的胃口,刚刚吞了乐安国,这边又想收了齐国,他就不怕撑死吗?”

戏志才说道:“听说北海军征召两万多名新卒,这一次太史慈大胜而归,想必李贤‘胸’有成竹”。

“这齐国救还是不救?”

“救,无论齐国沦陷与否,我们都不能置若罔闻”

“何人去救?”

“刘玄德不是到了泰山郡了吗?让他去齐国走一遭便是”

曹‘操’眼前一亮,这招借刀杀人计着实妙的很!

“哈哈,好,就依先生所言”

三个时辰之后,刘备接到了曹‘操’的军令,看罢之后,他脸‘色’‘阴’沉,不发一言。

张飞不解:“曹阿瞒说了什么?”

“曹‘操’让我领军东进,救援齐国”

“李贤攻打齐国了?”

“不错”

“有多少兵马?”

“据说人马过万”

张飞啐了一口,“他姥姥的,这曹阿瞒太不是东西了,我们只有五千人马,他让我们去打一万人?还真看得起我们”。

刘备叹了口气。

“大兄莫恼,大不了咱们去徐州便是了,以后不必再看这曹阿瞒的脸‘色’了”

“唉,这些时日,如果不是曹‘操’接济,我麾下兵马又怎么会这么快恢复实力?吃人嘴短,拿人手软,这一次,不去的话,只怕会为千夫所指呀”

张飞翻了个白眼,“曹阿瞒肯定早就算计好了,真是十足的小人”。

简雍倒是看得开:“无妨,成与不成,咱们去一遭就是了,如果北海军势大,咱们又何必与他们硬碰硬?”

刘备眼睛一亮,是呀,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况且这曹‘操’还不算刘备的主将,到了齐国,如果有好处的话,那便谋划一番,倘若没有好处,大不了领兵南下,进入徐州,到时候曹‘操’也无话可说!

。。。

第三百零五章大耳贼实在无耻

曹‘操’打算借刀杀人,利用刘备来对付李贤,偏偏刘备也不是傻子,他假意应允之后开始向曹‘操’讨要粮秣军械。

米粟一百石、长枪三百柄、箭矢两千支……

世上没有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的道理,曹‘操’虽然不知道刘备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却也不好拒绝刘备的要求,于是,大耳刘顺利骗取了粮秣军械。

得了好处,刘备便领军前往齐国,行至半途间,前哨探马来报,说临淄城已经失守。

刘备很是意外:“齐国国相不是说要严防死守的吗,这才几日的功夫就丢了城?”

探马从溃卒口中已经问清了来龙去脉:“据说是临淄城内的大户与外勾结,献了城池”。

刘备恍然大悟,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北海军等于说是不伤一兵一卒就取了郡城,他当即问道:“北海军有多少人马?统兵大将又是什么人?”

“徐和的玄甲军大约在五千人上下,而徐盛的神策军却足有七千人,如果算上辅兵,人马在一万五千人开外”

竟然有这么多兵马!刘备吸了一口冷气,心中已经萌生退意,他向简雍问道:“宪和以为可否一战?”

简雍连连摇头:“敌军数量三倍于我,又有郡城做屏障,实在不宜‘交’战”。

张飞有些不服气:“来都来了,总归要厮杀一阵,若不然岂不是白费了力气?”

刘备有些犹豫:“云长以为如何?”

相对于战争狂人张飞,关羽显得冷静多了,“齐国地处青州、兖州边界,夺之无益,不如归去”。

刘备松了口气,如果关羽、张飞一心求战,他也不好忤逆二人,现在,只是张飞一人的话,情况就不同了,“云长言之有理,即便我们攻下齐国,也无非是为曹‘操’做嫁衣罢了,更何况,北海军力强盛,我们还是避其锋芒吧”。

张飞又嘀咕了几句,便再也不言。

于是,曹‘操’寄予厚望的刘备兵马在齐国境内转悠了一圈,然后便往徐州而去。

临行间,刘备倒是派出骑卒向曹‘操’通禀了一声。

“什么?尚未‘交’战就退了?”曹‘操’明白真相之后气的破口大骂,“大耳贼焉敢欺我!”

戏志才也没想到刘备竟然如此无耻,借刀杀人的计策是他出的,现在有了纰漏,他自然要请罪:“刘备空有仁义之名,却行小人之事,是我大意了,误了使君大计,请使君责罚”。

曹‘操’心情虽然不爽,却也知道这也不是戏志才的过错,毕竟,临淄城失守在先,就算刘备与北海军厮杀,重新夺回齐国的可能‘性’也微乎其微,而相对于一城一地的得失,戏志才的重要‘性’毋容置疑:“先生此言差矣,我用些许粮秣便试出了刘备脾‘性’,也算是物有所值,下一次若是遇上刘备,我一定要好好招待他!”

言语间,曹‘操’对刘备充满了恨意。

之前,吕布夺取兖州的时候,刘备便多次趁火打劫,曹‘操’忙着对方吕布,没有与他计较,这一次,刘备败走兖州,惶惶如丧家之犬,又是曹‘操’不计前嫌为其提供粮秣军械,本以为刘备能够感恩戴德,谁曾想,他竟然不告而别!

这等无耻行径着实为人不齿!

如果意念可以杀人,刘备早已经被曹‘操’千刀万剐。

大耳贼实在可恨。

缓了一会儿,曹‘操’的怒火渐渐平息下来,他对戏志才好言宽慰了一番,方才问道:“李贤北占乐安、西进齐国,据说又在郡国内招兵买马,训练新卒,此獠图谋不小呀”。

戏志才吁了口气:“使君还要提防李贤出兵兖州,眼下,袁本初分身乏术,一旦李贤、吕布两军合流,我军危矣!”

一个吕布奈何不了曹‘操’,可如果加上李贤呢?

答案显然意见,李贤麾下兵马的战斗力甚至超过了吕布兵马,如果两者狼狈为‘奸’,曹‘操’的压力必将成倍增加。

他‘奶’‘奶’的,大好局面怎么演变成这个样子,曹‘操’又有些暴躁起来,如果刘备安安稳稳的待在兖州,李贤绝不敢轻举妄动。

现在倒好,刘备去了徐州,兖州只剩下曹‘操’一支兵马,数量虽然不少,足有六万人,可这六万人却分布在三座城池,一旦吕布、李贤合兵夹击,任何一座城池都有破城的危险。

强忍住心头的怒火,曹‘操’问道:“先生有什么法子防患于未然吗?”

“李贤不过是皮癣之痒,吕奉先才是心腹大患,只要击败吕布,李贤便不以为惧”

这么一分析确实是这个道理,眼下李贤只有这几万人马,每占一地,他都需要分兵把守。

从威胁程度上讲,吕布远远超过了李贤,最起码,李贤不可能大肆占据兖州的地盘,夺取曹‘操’的根基,仅仅是青州之地就够他折腾的了,可吕布就不同了,他占据兖州,夺取了曹‘操’的大本营,无论曹‘操’有什么宏图大志,都必须先把兖州夺回来,否则的话,一切都是空谈。

分清楚轻重缓急之后,曹‘操’不再急躁:“先生有什么妙计可以对付吕布?”

“吕布横征暴敛,倒行逆施,对部下军卒很是苛刻,使君可以收买各地军将,联络郡县大族,等到时机成熟,覆灭吕布只在旦夕之间!”

曹‘操’眼睛一亮,是呀,吕布虽然军力强盛,可却根基不稳,只要用心谋划,肯定可以找出弱点。

钱粮算什么?如果能够用钱粮去解决的问题,那对曹‘操’来说都不是问题!

戏志才所言让曹‘操’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此时,南下徐州的李典、于禁二人已经回到下邳。

按理说,赶走了袁术,北海军只要打道回府就可以了,可出乎意料的,陶谦竟然打算让北海军常驻徐州,为此他还特意派出使者,表明态度。

李贤听罢之后很是疑‘惑’,陶谦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难道他就不怕北海军像根钉子一样钉在徐州吗?

想想看,两千兵马虽然不多,又没有后勤补给,却也是一股不容小觑的力量。

只要统兵大将小心谨慎,完全可以在徐州夺取一城一地,据城而守。

。。。

第三百零六章分兵把守

陶谦想干什么?

干系到两千兵卒的身家‘性’命,李贤不敢大意,他将徐庶、徐干唤到,将事情的经过叙述了一遍。访问:。

徐庶听罢之后也觉得匪夷所思,徐州兵马虽然被曹‘操’打的落荒流水,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凑个三万人马应该不在话下,陶谦将北海军留下,究竟是出于何种考虑呢?

徐干第一次参与议事,他没有草率地发表观点。

这种勾心斗角的事情,李贤实在有些不擅长,他把智囊团招来,就是想讨个主意的。

好在徐庶没有让李贤失望,半晌之后,他说道:“李典、于禁两位将军可有书信传来?”

李贤微微颌首,他将书信拿了出来。

徐庶看罢之后又递‘交’给了徐干,他冷静地分析起来:“出了这种事情,首先要确认李典、于禁的心思,如果他们心向徐州,那一切问题都可以解释清楚了,而现在,从书信上看,两位将军也‘摸’不清陶谦的想法”。

李贤有些明白徐庶的意思了,如果李典、于禁叛逃徐州,那陶谦有这种要求就合情合理了。

不过,李贤相信,李典、于禁二人应该不至于作出这种没脑子的事情。

再者,就算陶谦见猎心喜,欣赏李典、于禁的才能,他也不至于冒着得罪李贤的风险留下二人。

两千兵马、两名大将而已,至于吗?

这几次徐州危急,如果不是李贤仗施援手,陶谦这刺史早就做不下去了,就算他昧着良心,却也得顾及天下悠悠之口。

徐干不发一言,只是盯着李贤的一举一动。

李典、于禁会叛变吗?

陶谦能够给他们什么好处?

思虑一番过后,只见李贤“哈哈”一笑,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我相信李典、于禁不会让我失望”。

徐庶不置可否,“既然使君对他们有信心,那么事情就简单多了,陶恭祖兴许是被曹‘操’、袁术的兵马打怕了,所以才想借力打力,留下那两千兵卒”。

这个解释倒也靠谱,不过,李贤还是没有放松警惕,“两千兵马孤军在外,我还是觉得过于危险了,万一徐州生‘乱’,两千兵马不足以安身立命”。

徐庶笑道:“使君可以试探一番,摆出三千兵马再赴徐州的样子,看看陶恭祖有何反应”。

李贤击掌笑道:“这个主意不错,如果陶谦问心无愧,再给他三千兵马,他理应求之不得,否则,便是心中有鬼!”

徐干虽未出言,却也觉得徐庶的分析很有道理。

这时候,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