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乱臣贼子-第3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韩遂不以为意,“无妨,咱们是客人嘛,作客就要有作客的规矩,否则的话,岂不是成了恶客?”

说到这里,韩遂自顾自地笑了起来。

此时,一个又一个西凉军卒涌上城头,他们与曹军抽刀对峙,大有一言不合拔刀相向的迹象。

曹军校尉察觉到不妥,急忙质问:“韩将军这是什么意思?”

“没什么意思,只是前来讨要一番吃食而已,曹公催的急,兄弟们没带多少吃食便赶来助拳,如今,到了河东,自然不能再饿肚子了”

曹军校尉脸色急变:“关内也没有多少粮秣,只怕不够大军食用”。

“这就是你们的问题了,借调也好,征收也罢,我只要粮秣,不管其他”

“韩将军!”

“嗯,适才忘记跟你说了,我只给你一天的时间,如果筹集不到足够大军食用的粮秣,我会让儿郎们自己去取!”

校尉又急又怒,从壶口到许昌,快马狂奔也得两个日夜,说什么也赶不及了。

不闻不问?

韩遂已经把话说的很清楚了,如果逾期无粮,西凉军纵兵劫掠,这责任算谁的?

曹军校尉懊恼不已,这个黑锅他背定了!

翼亭,三千名曹军押解着万石粮秣正往壶口关而来。

为首一员大将神情低落,似乎什么事情都打不起精神。

忽而,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由远及近而来。

“报,曹将军,壶口关急报”

“嗯?何事?”

“西凉军已入壶口,韩遂索要十万军粮”

曹洪瞪大了眼睛,“去他姥姥的,韩贼真是好大的口气,他还说什么?”

“韩遂只给了一日的时间,他还说,如果逾期无粮,他便让西凉军自取!”

这般**裸的威胁当即让人气往上涌。

曹洪脾气暴躁,“狗贼,真是狂妄至极,来人呐,与我去会会韩遂!”

“不可,曹将军不可呀”

“粮秣才是重中之重,韩遂再嚣张,有了粮秣也不会太过分”

“西凉军大举入关,冀州军一定有所防备,曹将军,不可擅离职守啊”

曹洪咬紧牙关,额头青筋直露:“可恨!难道就由得他猖狂不成?”

“西凉骑军战力强悍,韩遂有他猖狂的本钱”

“呸,若不是刘表太不争气,使君又何必向他求援?在我看来,对付李贤,兖州军足矣!”

兖州粮秣不多,能够匀出粮秣分给西凉军,这已经挑战了曹洪的极限。

偏偏韩遂行事跋扈,这让曹洪万分不爽。

“不行,我不能听之任之”

“将军,韩遂要的就是粮秣,只要粮秣抵达,谅他也不敢胡作妄为”

曹洪喘了几口大气,似乎在抑制心头的愤怒,“总有一天,我要让他付出代价!”

“将军可使人先行一步,通知那韩遂,便说粮秣即刻抵达,让他稍安勿躁”

曹洪虽然愤怒,却也知道这时候不能意气用事,否则的话曹操那里不好交差。

没多久,两名曹军脱离大队,快马先行。

壶口关,韩遂的西凉军已经尽数入内,他们安营扎寨,摆出一副不见粮秣不罢休的模样、

曹军校尉彻夜难眠,他想尽了一切办法,还是没能凑出足够的粮秣。

韩遂再一次不告而入,“粮秣呢?”

“都在营外”

韩遂摇了摇头,“五千石粮秣可不够,难道我的意思不明白吗?我不能让我的兄弟饿肚子!”

“将军稍安勿躁,使君定然有所准备”

“哼,我再告诉你一次,是曹操求我,我才引军前来,粮秣无忧,这是他答应的条件,也是盟约的前提,如果你们不能提供足够的粮秣,休怪我翻脸不认人”

“将军!”

“距离一日之约还有一个时辰,你还有一个时辰的时间来想办法”,韩遂拂袖而去。

曹军校尉痛苦无比,韩遂此举无异于**裸的胁迫,可是,他又能怎样?

幸好,一个时辰的时间不到,曹洪派来的使者便赶到了。

甫一见面,曹军校尉便大喜过望,“兄弟来的太及时了!”

使者不明所以。

校尉又道,“韩遂催的急,我这边无法凑足粮秣,他已经下了最后通牒,不过,只要你过来了,应该就没事了”。

使者不置可否。

没多久,韩遂便见了使者。

“嗯,你说你是曹洪麾下,曹洪正在押运粮秣?”

“不错,车队已经加快了速度,可是粮秣太多,还请将军见谅”

“有多少粮秣?”

“一万五千石”

韩遂眯缝着眼,微微颌首,道:“这才对嘛,答应的事情就要做到,否则的话,你们让我如何交差,现在好了,只要粮秣抵达,我便继续前进”。

“韩将军,粮秣一来一回难免有所折损,若是西凉军前行几十里,岂不是可以节省一部分?”

韩遂摇了摇头,“我说过,不见粮秣不开拨”。

“可是……”

“没有那么多可是,没有粮秣,我如今向麾下军卒交差?”

曹军校尉再不敢言,这时候,他已经不奢望其他了,只要韩遂能够耐心等待,不去惹事生非,已经算是苍天保佑了。

曹洪尚未抵达壶口关的时候,曹操终于得到了壶口关守将的告急文书。

“韩遂欺人太甚!”

“使君,这只是韩遂的手段”

“喔?此言何解?”

“韩遂可能不想与李贤为敌,如果粮秣不足,他便有充足的借口劫掠离去”

“把我曹操当软柿子吗?”

郭嘉无言默认。

曹操勃然大怒,“可恶的西凉蛮子!事成之后,我不会放过他们”。

“使君慎言!”

第六百八十四章各显手段

枭雄与平凡百姓最大的区别在于,枭雄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绪,而平民百姓往往抑制不住。

韩遂是曹操请来的救兵,除非西凉军真的作出什么天怒人怨的事情,否则的话,曹操不会将其拒之门外。

不过,韩遂咄咄逼人,兖州军多有不忿,这时候,对于曹操而言,适时地表现出愤怒的情绪,也是一种领导艺术。

换句话说,即便没有郭嘉的劝说,曹操也不会与韩遂反目成仇。

这世道,利益可以使人疯狂。

河东郡,壶口关内,曹洪一路疾行,终于在韩遂反悔之前交接了粮秣。

韩遂倒是爽利的很,接到粮秣之后便引军开拨。

此时,荆州大胜的消息已经传遍天下。

刘备败亡,关羽不知所踪,刘琦兄弟接连投降,就连荆州门阀也低下了头颅。

一时之间,李贤声望攀升不止。

自从天子迁都下邳以来,李贤扩张的脚步一直未曾停下。

先是袁术,接着是袁绍、张扬、刘表,现在又杀了刘备,夺了荆州。

大汉十三州,李贤已经取了其中之六。

这可是前所未有的辉煌。

数年前,谁能想到李贤会取得今天的成绩?

不过,对于守旧势力而言,李贤只是图谋不轨的贼子,是王莽之辈!

昔日,王莽乱政,幸有刘秀光武中兴,现在呢?

天子暴毙,是李贤要某朝篡位吗?

守旧势力数度串联,意图逼宫。

然而,保皇派的核心人物董承却闭门不出。

蛇无头不行,放眼天下,唯有董承的身份地位能与李贤掰一掰手腕。

董承退宿了,不代表其他人会放过他。

“列侯,你是怕了吗?天子身亡,你身为国戚,自当为君分忧,闭门不出是何道理”

“食君之禄,忠君之事,董承,你枉为君子!”

“逆贼独断超纲,正是我等为国尽忠之时,列侯,你休想置身事外”

……

接连不断的呼喝在董承府外响起。

董承叹了口气,嘴里道:“非我不愿,事不可为也!”

注定难以成功的事情,董承自然不会掺和进去。

弑杀李贤也好,另立新君也罢,王子服、伏皇后,这两者是守旧势力最重要的砝码。

如果两者尽入囊中,当有五成的把握;两者取其一,当有三成的把握;若是两者无一相助,那么,此事断不可成。

正是因为看透了这一点,董承才抽身事外,宁愿背负一个贪生怕死的骂名。

昔日,董卓何其嚣张?

西凉军睥睨天下,可那时,董卓掌控的地盘也不过三州之地而已,现在呢?

李贤麾下军力之强盛丝毫不逊于董卓,而地盘有过之而无不及。

董卓乱政之时,不见忠臣孝子,如今到了下邳,却出来这么多良臣,原因何在?

所有人低估了李贤!

兖州,荆州大胜的消息已经传了过来。

卢县,四门紧闭,太史慈、臧霸、徐和、赵云四人麾下人马正列队围城。

青州军凶名在外,城内的兖州军再也不敢怠慢。

虽说大队人马就在数里开外,可是,援军一日不曾露面,守军便一日不敢放松。

听说,西凉军已经应邀而来,骑军足有三万人,如果是在平原作战,起码需要两倍的步卒才可以将其拦阻下来。

卢县,李贤的兵马合起来不过四万人,只要西凉军及时抵达,吃亏的定然是青州军。

不过,眼下,兖州军只希望青州军的攻势不要太猛。

卢县南侧二十里,一条蜿蜒盘旋的小河流淌而过,四月,正是绿草勃勃,鸟兽繁衍的最佳时机。

距离天子暴毙已经过去了三天的时间,每一日,青州军都不曾懈怠,为了防止凶狠成性的西凉军横插一手,赵云将麾下的骑兵全部派了出去,没日没夜地巡弋在边塞。

据说西凉军可是兵分两路南下的,若是等到韩遂与另外一路人马汇合之后,再度来袭,那时候,势必又会是一场恶战。

防患于未然,向来是青州军的处世之道。

对于战功,李贤很是大方,他堂而皇之地表示,会在新君继位之时,彰显张绣、徐盛之功!

对于朝廷的封赏,李贤并不在乎,就连他麾下的兵马也不是十分在乎,反正鼓捣出治盐技术之后,李贤手中从未短缺过金钱。

眼下,最为紧要的事情是稳定实力,将占据的地盘消化掉。

这一日,赵云正在兖州巡弋,忽而,队列中耳朵最灵敏的赵五叫了起来:“将军,前方两百步开外有十多骑正往此处疾驰而来。”

负责护卫的一行人马急忙将赵云围在其中,有人更是提议道:“将军,情况不明,要不暂避一二?”

赵云连连摇头,道:“没听赵五说了吗?对方只有十几骑,我们可是有两百骑啊,哪有以多惧少的道理?更何况,难道你们不相信自己的身手吗?”

赵五是军中老卒,经过两年的厮杀,他已经从一名青涩的少年成长为合格的军校。

眼下,赵五还待多言,却被赵云的眼神喝止住了。

其余的军卒们也被赵云的最后一句话激起了士气,他们再不多言,只是默默地分布开来,确保能够最大程度上护得赵云周全。

“哒哒哒”,马蹄声越来越近了。

青州军士有的弯弓搭箭,有的却是抽刀在手,只等情况不对便掩杀过去。

赵云的生死存亡干系重大,谁也承担不了护卫不利的罪名。

不过,赵云自身便是万人敌般的角色,只要不让人偷袭得手,正面交手,赵云不惧任何人。

当十名骑士进入八十步之内的时候,双方人马都发现了彼此的存在。

赵云这边还好些,军卒严阵以待,看上去阵势已成,轻易不可冒犯,而对面的骑军数量众多,他们发现赵云的旗号之后,脸上顿时露出一股说不出是喜还是忧的神色。

敌情不明之前,谁都没有乱动。

这时,自小在塞外长大的赵五低声说道:“他们不是突厥人,倒像是契丹人。”

契丹人怎么会跑到这里来?赵云好奇心大起,他仔细打量着这伙不速之客,不错,原本看得不仔细,觉得游牧民族之间并没有太大的不同,可这时候仔细一琢磨,还是能够发现突厥与契丹之间的迥异之处的。

此时,赵云视线中的这伙家伙,穿着打扮很是不凡,看上去倒像是贵族!

没错,尤其是那个少年骑士,不但饰物不凡,就连武器也很是精良,胯下的马匹更是万里挑一的良驹,显得很是神骏。

“请问将军可是李使君麾下人马?”

就在双方人马对峙的时候,少年身旁的一名骑士打马前行一步,抱拳作揖问道。

原本赵云害怕彼此语言不通,会闹出误会,现在看来,却是多虑了。

既然有熟悉汉话的人,那沟通就不再是问题了。

在赵云的示意下,赵五朗声回道:“不错,我们正是李贤李使君麾下人马,不知道你们又是契丹哪一个部落的,又为什么跑到了这里?”

那契丹人似乎没想到汉人竟然这么快就认出了他们的底细,脸上闪过一丝愕然,不过很快就被他遮掩住了。

“将军明鉴,我们是契丹乞买部的兵马,前些时日,赤旗兀杨部、白旗夫蒙部在幽州动员部族参战,我们乞买部愿为李使君效力”

赵云没有放松警惕:“既然是投诚,信物又在哪里?”

“这里有兀杨部、夫蒙部出具的印信,请示下!”

赵云辨认一番之后,确定印信是真,于是双方人马合二为一,径自往邓县而来。

邓县城外,听闻契丹部到来的消息,太史慈又惊又喜。

外族来援,这彰显出了汉庭的威势,可是,数万大军久攻不下,到头来竟然要靠一帮外族,这要是传出去,天下人会怎么看?

春夏之交,草原上正是羊肥马壮的季节,每年的这个时候,边疆上的突厥、契丹等游牧部落都会打马南下,纵兵劫掠。

然而,今年的形势大有不同,草原上最强大的两个部落接连投靠汉庭,其余部落,若想存活,只得俯首听命。

像乞买部,便是响应赤旗、白旗的号召,引军而来。

在李贤的计划中,整个草原上的游牧民族都应该成为他手中的利刃。

乞买部只是其中之一,真正可以左右占据的兀杨部、夫蒙部,他们精骑近万,如今并未出现。

不过,数日之后,兖州境内多地遇袭。

没了妇孺老幼的牵绊,骑军来去如风,他们不惧怕报复,只是劫掠军粮,宰杀游骑而已,外族骑军游刃有余。

在赵云骑军的指引下,外族骑军来去如风,完全切断了兖州数城的粮秣供应。

甫一开始,曹操还没有将这些外族骑军放到眼里。

等到兖州的损失攀升到一定程度之后,曹操彻底怒了,“韩遂在哪里?马超呢?为何不见他们出手?”

“使君,马超不知所踪,韩遂倒是在河东郡,只是,距离兖州尚有一定距离”

“该死,真是该死!”

这种命运不为自己掌控的感觉糟透了,曹操烦躁至极。

偏偏曹操无计可施,韩遂、马超可都是请来的强援呀,一个不好,若是他们不告而别,曹操岂不是要直面青州强军?

自古以来只有千日做贼没有千日防贼的道理。

韩遂本想讨价还价,可是,契丹军马的出现却改变了他的想法。

于是,韩遂第一时间与马超联络,试图何二为一,共同对敌。

谁曾想,马超不屑为之。

“贼众虽多,可其精锐却少,余者多为裹挟之辈,只要败其精锐,破其根本,余者不足为惧。”

“善,如何破之?”

“听说赵云麾下老卒俱为骑军,只要寻到贼人骑军的影踪,使人用骄兵之计相诱,贼人必中计,到时,伏兵四出,定可杀之!”

听上去很是简单,可是具体实施起来却要好生思量。

首先,引诱敌军的将领须得把握住时机,一旦时机错过,贼人说不定便会瞧出破绽。

其次,埋伏的地点也需要好生选择,总要寻一个易守难攻易藏伏兵的所在才是。

当然,马超已经把这一切想好了。

“马铁、马岱”

“末将在”

“你二人各领本部兵马一道随我南下”

“喏!”

与韩遂分离之后,马超本想突袭青州,谁曾想,半道间冒出了契丹的兵马,这时候,不除契丹,西凉军便有后顾之忧。

马超向来自负,他相信自己的马家军不惧任何强军。

一万精锐,一万辅兵,这就是马超的所有兵力。

辅兵的身家性命俱在正兵之手,属于家奴一样的存在。

每逢大战,正兵奋勇在前,辅兵亦不敢缀后,只因为他们一家老小的性命都由不得他们半点懈怠。

骑军过千,便已然是一股不容小觑的力量。

马家军数量过万,足以硬撼兀杨、夫蒙两部。

建安四年,春,天子暴毙,韩遂、马超引军入关,与此同时,契丹、鲜卑、乌桓各部骑军入关勤王。

西凉军入关的时候,朝野为之震动,后来,外族骑军入关勤王,天下人已经彻底惊呆了。

这才几年的功夫,李贤就收服了蛮族?

竟然如臂驱使!

这一日,马超所领的西凉军遇到了三千契丹军马。

契丹军不知厉害,未曾退却,马超大喜。

“某乃扶风马孟起,谁敢战我?”

银衣白马,端得是嚣张务必。

锦马超在塞外凶名显赫,听到对手是他,契丹大将脸色急变。

不过,这时候再想退兵已经来不及了。

幸好,求援的消息已经发了出去,只要坚持半个时辰,援军必至!

想到这里,契丹军将便打定了主意,拖延时间!

如何拖延时间?

斗将便是!

“谁为我出战?”

“我去试试”

“务必小心”

“少族长放心便是,必不让你失望!”

出城迎战的这员敌将不晓得马超的厉害,倒是能够发挥出十成的本领。

说是斗将,其实胜负只在转瞬之间。

原本两军之间便不过百步之遥,拍马相会只需要弹指的功夫。

“砰”只听得一声巨响,契丹军将挥舞的巨斧便被马超挡了下来。

好小子,比力气,契丹军将正要咧嘴大笑,忽而,他惊恐地发现自己持枪的右臂好像完全断裂了一样。

巨大凶狠的力量从武器交汇处传来,虎口剧痛无比,险些松掉了武器。

马超犹有余暇,叹息道:“不过如此。”

说罢,契丹军将还没反应过来,就觉得右臂一空,险些被闪下马来,接着,一道耀眼的亮光劈头而来。

第六百八十五章赴国难

“噗哧”,枪头穿过血肉,带起一片腥风血雨。

马超两招毙敌,西凉军顿时欢呼不已。

“少将军,威武”

“威武!”

此消彼长之下,契丹军中却鸦雀无声。

族中少有的勇士就这么死了?

马超之勇武早已经在塞外流传,可是,亲眼目睹却是头一遭。

这可如何是好?

马超横枪立马,把手一招,道:“谁来?”

契丹军中无人应答。

如果说,马超显露身手之前,还有人抱着侥幸试探的心理,那么,马超毙敌之后,所有人都意识到,马超不可敌!

“还有人来吗?”

无人应答。

不屑地扫了一眼,马超摇了摇头,“一帮无胆的鼠辈”。

契丹部众又羞又恼,他们在草原上都是难得的好汉,可是现在竟然要遭受这等折辱。

有心出阵对敌,可是腿脚却怎么也迈不出去。

对手可是马超呀,失手就是死。

马超又等了会儿,确定无人应战,当即把手一挥,道:“西凉军听令,宰了这帮鼠辈!”

“喏!”

西凉军士气正盛,他们猛虎下山一般扑向了对手。

契丹军胆气尽丧,甫一交手便败下阵来。

危急关头,契丹主将在亲卫的护送下亡命狂奔。

西凉军随后掩杀,是役,阵斩八百首级,俘虏一千有余,自身只付出了两百多人的伤亡。

消息传出,外族骑军皆是心惊肉跳。

锦马超来了!

马腾、马超父子留驻凉州,常年与外族厮杀,而马超之勇猛妇孺皆知,此时,听闻对手是马超,契丹、匈奴各部兵马顿时萌生退意。

赵云闻讯不敢怠慢,第一时间引军来援。

双方大军隔江对峙,并未发生厮杀。

当天夜里,赵云接到李贤的飞鸽传书。

信中让赵云稍安勿躁,不必急于胜负之分,再过几日,必有变化。

青州军无心厮杀,西凉军很快便有所察觉。

有西凉部将劝谏马超,“少将军,我军先胜一阵,正该乘胜追击呀”。

马超连连摇头,“不可,便是胜了青州军,我们又能有什么好处?”

“青州军不是我们的敌人吗?”

“此言谬矣,我之所以出兵兖州,并非与李贤有仇,而是因为曹操的交易,若非曹操答应拿出百万钱作军资,我又怎会出兵?”

“少将军所言不差,只是,我等不战不退,只怕曹操那里会有所察觉吧”

“笑话,我西凉军刚刚取得一场大胜,难道不需要好生休整一番吗?放心吧,曹操是个明白人,他不会做蠢事”

部将虽然不懂,却也没再嗦。

于是马超下令道:“传令下去,这几日务必保持克制,只要青州军不曾过河寻衅,谁也不准滋事生非”。

“得令!”

马超是利益至上者,他不会因为曹操的事情与青州军拼个你死我活。

双方人马各有所图,不过,三五日的时间过去,两军还是未曾交手。

按理说,着急的应该是青州军才对,可是,令人诧异的是,与西凉军隔河对峙的青州军却没有任何动静。

马超渐渐有些按捺不住了,他不知道青州军到底在等什么。

河东郡,韩遂统领西凉军正一路疾行。

马超大胜契丹骑军的消息已经传了过来,作为马超的长辈,韩遂觉得自己也应该有份不逊于马超的战绩,如此一来才能衬托出自己的身份。

同为西凉军一系,韩遂与马腾的声望不相上下,只是,马超成长之后,马氏的实力地位渐渐高处韩遂一筹。

此番出征,韩遂哪能让马超占尽风头?

幸好,马超先胜一阵之后便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