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乱明-第1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广大海商常年奔波于四海,对海上力量的变化尤其敏感。他们察觉到,自从林纯鸿打败刘香后,郑芝龙的武装船只甚少跨入广东沿海,于是,林纯鸿被他们视作继郑芝龙之后的又一海上巨无霸。
甚至还有一些野心勃勃的海商祈望两家立即互殴,然后渔翁得利,在海洋上谋得一席之地。不过,让他们失望的是,无论是林纯鸿、还是郑芝龙,均表现得非常克制,绝不踏入对方地盘一步。
林纯鸿强势崛起,海商们的心态颇为复杂。一方面,海商立即从砧板上的鱼肉变成了两家积极拉拢的香饽饽,他们完全可以两面下注,谋取个人之利;另一方面,林纯鸿具有极为深厚的官方背景,谁也不知道林纯鸿会不会加大对海商的盘剥。
不过,海商们对海商大会还算积极,不仅广东籍的海商悉数到会,就连江浙、徽州及山东的海商也来了不少,甚至还有从福建赶来的几个海商。
此外,还有一些不是海商的商人也赶来参加海商大会,包括邦泰境内的豪商洪齐云、张德胜和罗永浩,他们分别是齐云社、德胜社和永浩社的老板。他们在林纯鸿的强势保护下,短短五六年内,成为大明首屈一指的商人,从心里早就把林纯鸿当成了他们的保护神,一向唯林纯鸿马首是瞻。
而且,经商这么多年,他们认识到,林纯鸿所从事的产业,无不是前景广阔的行业,所以,只要林纯鸿想干什么,他们一定会跟风而上。这次,林纯鸿召开海商大会,他们也有意在海上拓展商业范围,遂不远万里,结伴而至广州。
林纯鸿听闻三人至广州,极为高兴,亲自接见了他们。
“来……来,快坐,棉花大王、药材大王、木材大王,三位来广州,是不是对出海产生了兴趣?”
林纯鸿一一点出三人资本最为集中的行业,并贯于大王之称,让三人受宠若惊,纷纷回道:“林军门说笑了,和军门一比,简直就是拿星辉比日月!”
林纯鸿笑道:“哪里,哪里,三位岂不知林某早已将旗下大部产业置换成了土地?”
“这个……”洪齐云笑得颇为僵硬,“正因为军门放开了棉纺、榨油,荆州一夜之间冒出了无数的老板,现在生意……”洪齐云摇了摇头,叹道:“越来越难做了啊!”
林纯鸿哈哈大笑:“当初邦泰的生意被三位挤压得利润越来越薄弱,林某不得已,只好放弃了。难道三位遇到了林某当年的难题?也想另谋出路了?”
如林纯鸿脸上的表情一般,他心里也极为得意。洪齐云所说的生意难做,正是他千方百计培育的竞争性商业环境。自从去年林纯鸿强行赎买豪绅土地后,豪绅们得到了无数的工坊。这些新工坊主为了生存,打起十二分精神应付竞争,纷纷追加投资、扩大规模,直接导致邦泰境内各行各业竞争日益激烈。
三位老板不约而同地点了点头,三人一向以洪齐云为首,洪齐云也当仁不让,拱手说道:“荆州、夷陵虽然人口众多,毕竟局限一隅,咱三人正好手头还有点余钱,一合计,还是跟随军门到广州来谋点小利。张老板想在广东找块地种植甘蔗榨糖,罗老板属意于造船工坊,至于在下,就没有两位老弟的胆略了,只想在马六甲这个地方销售点棉布和棉油……”
林纯鸿大奇,当今时代,海外贸易利润极为惊人,三人居然一点也不动心,牢牢地坚持着生产至上的理念,堪称奇数。
而且,洪齐云居然想着在西洋人手里分一杯羹,到底算胆识过人,还是无知者无畏?
林纯鸿还未置言,洪齐云继续说道:“要做成这三件事,无不需要军门的照应,咱三人商议过了,除了税收外,每年向邦泰缴纳二十万两的献金……”
洪齐云的话太具有震撼力了,至少让林纯鸿目瞪口呆。
林纯鸿目瞪口呆的原因,三人绝对无法理解:邦泰境内的资本不仅一直在寻求武力的保护,甚至有了借助武力进行扩张的需求!
这算不算资本发展的必然趋势?
邦泰境内的资本如此,广大海商的资本呢?有没有借助武力进行扩张的需求?林纯鸿觉得有必要在海商大会上增设一个议程!
“献金一事,切勿再提,三位所提之事,林某人会为三位提供方便,尽管放心就是!”
林纯鸿一席话,让三人欣喜若狂,二十万献金不仅免了,还得到林纯鸿的保证,任谁也难免举止失态。一时之间,各种肉麻的马屁如潮水般涌向林纯鸿,直把林纯鸿恶心得想呕吐。
他们哪里想到,林纯鸿想到了一个绝妙主意,从这个主意中,林纯鸿收刮的可不是个小数目!
“二十万献金?太少了!”林纯鸿想着,他可不是钻进钱眼的小军阀,绝无可能被二十两银子所左右。林纯鸿知道,一旦收取二十万,这个口子以后将越来越大,邦泰体系将逐渐被豪商控制,成为他们手头的工具。这是林纯鸿绝不能容忍的。
在长达半个时辰的恭维后,三位豪商终于再次进入正题。罗永浩言道:“还有一事,请军门帮忙。在下一直想把荆州地区的货物卖至海外,苦于不知海外对何种货物感兴趣,亦不知利润几何,军门能不能让广州货栈提供点消息?在下愿意花重金购买!”
“哈哈……”林纯鸿大笑不已,“罗老板何需重金购买?此事极易,我准备在广州举办一个万国博览会,不仅邀请大明商人参会,还会邀请欧罗巴人、大食人、印度人参会,大家尽管将准备出售货物的样品带来,购买什么、出售什么、价格几何,岂不是一目了然?你们回荆州后,还得帮万国博览会宣传,尽可能多带商人过来!至于具体如何操作,你们去找杨提举吧,此事杨提举负责!”
三人一听,叹道:“正所谓行大事者无不有气吞日月之势,军门思谋深远,吾辈望尘莫及!”
说完此事后,林纯鸿极力撺掇三人投资海鱼保鲜行业,可谓苦口婆心:“三位可曾听说,林某准备在香港大力晒制鱼干?这可是一本万利的新兴行业!鱼干一经制成,可保存十月之久,足以运送至大明的每个角落里。现在大明北方赤地千里,无数饥民无不嗷嗷待哺,有了鱼干,当活人无数,可谓功德无量。况且,林某人算过一笔账,四千料的海船运送鱼干到扬州后,转乘运河船只抵达济宁,当谋利两千三百两,三位是否有意涉足?”
三人面面相觑,心里实在想不通林纯鸿为何对臭鱼如此重视。他们对林纯鸿开拓的新产业,无不打起十二分精神关注,早就知道林纯鸿的鱼干大业,而且还替林纯鸿算过一笔账,所得结果与林纯鸿计算的相差不远。
不过,林纯鸿似乎遗忘了一个事实,郑芝龙那里还得缴纳三千两令旗费!
三人沉默不言,林纯鸿继续劝说道:“你们消息灵通,也知道邦泰今年仅仅向扬州输送了十船粮食,就把江南的粮价搅得一塌糊涂,广大粮商损失惨重,邦泰更是获利五十多万两银子!鱼干也相当于粮食,三位涉足后,不仅获取利润,没准圣上一高兴,给三位封妻荫子,也不是不可能!”
为了说服三人,林纯鸿不惜抛出“封妻荫子”此类虚无缥缈之言,让他自己都汗颜不已。他立即转变话题,接着说道:“制作鱼干所需之盐,林某一手提供,价格都可以商量,绝对比官盐低九成以上。至于人手,三位无论采用什么方法招募人手,林某人都可以从旁协助……”
林纯鸿滔滔不绝,直至最后三人实在受不了他的长篇大论,洪齐云开口说道:“军门有所命,在下无所不从。只是通过东海,需向郑芝龙缴纳三千两的令旗费,如此一来,岂不是亏损七百两?”
林纯鸿似乎早已谋算在心,神秘地笑了笑,道:“诸位放心,绝不会让你们再缴这笔银子!”
三人心里暗自吃惊:海上炮火刚刚停歇,难道又要狼烟四起?这林纯鸿的野心,简直比妙红楼姑娘的胸脯还要大!
第222章 海商大会(二)
洪齐云、张德胜、罗永浩所说的妙红楼,是广州最大的娱乐场所,该楼内,各种娱乐项目一应俱全,实行一条龙服务,可谓广州第一销金窟。据说,该楼乃熊文灿产业,不过,谁也懒得去追究这点,在这里一掷千金,享受人间至善至美的服务才是唯一目的,至于这里的主人是熊文灿还是一条狗,又有什么关系?
近日,将近六百多海商齐聚广州,妙红楼的营业额一下子翻了好几番,达到了一座难求的地步。
不过,此时,妙红楼的姑娘们都停止营业,打扮得花枝招展,站在阁楼上,望着楼门前的青石板路,叽叽喳喳。
青石板路上,豪华马车一辆接一辆,往长洲岛方向而去。姑娘们哪里见过如此盛况,不停地对马车指指点点、评头论足,不时爆发出银铃般的哄笑声。
马车内,乘客大部分都是海商。昨日,海商大会正式开幕,按照大会安排,今日举行第一个议程:观看长洲造船工坊!
所谓观看工坊,无非就是林纯鸿展示实力而已,海商们无不心知肚明。福建籍海商罗明、浦成志、陆岩敏三人共乘一辆马车,忍不住对林纯鸿极尽嘲讽之能事。
浦成志撇嘴道:“战船不过五百,水手不过三万,就想展示武力!笑掉我们的大牙了!”
罗明深有同感,叹道:“我就想不通,大帅为何对林纯鸿一忍再忍,眼下,要吃掉林纯鸿还不跟玩似的?林纯鸿狼子野心,要是让他成了气候,又是一个刘香!”
浦成志道:“就是就是,看看林纯鸿,这次海商大会摆明了就是排斥闽人,虽说咱闽人压根不怕林纯鸿的打压,但心里总是不舒服!”
罗明接着说道:“排斥闽人倒也说不上,咱们闽人只来了三个,还不是大帅的安排?”
……
两人一句接一句,尽力发泄胸中的闷气。
陆岩敏见两人越扯越远,忍不住喝道:“都少说两句,大帅吩咐咱们过来看看,咱们就只管带着眼睛看,至于如何应对,大帅自有定算,容不得咱们说三道四!”
罗明和浦成志终于闭上了嘴巴,默默地想着心事。不多时,马车抵达码头边。
码头边喧闹无比,过万的民夫如同蚂蚁一般在码头边忙忙碌碌。码头北首,扩建工程接近尾声,赫然竖立着高达十丈的脚手架,脚手架还伸出长长的手臂,手臂上挂着巨大的铁钩。
“这有何用?”罗明忍不住惊呼道。
旁边适时传来解释的声音:“这是脚手架,用来装卸货物,非常方便,以往百余工人需要装卸十天的货物,使用脚手架后,二十个工人三天就完成了!”
解释之人乃杨一仁特意安排,总体意图就是向海商宣传邦泰的政策、解释一些奇巧淫技的用途。
“这……”三个闽商不知道该说什么,一下子愣在那里。
陪同人员微笑道:“以后三位可以前来广州装卸货物,既省钱又省时间,何乐而不为?”
说完,陪同人员邀请三位上船,前往长洲岛。
长洲造船工坊本有三个船坞,近期已经扩建至十个船坞,还有十个船坞处于规划之中,只看到测量人员在哪里比划来比划去。
浦成志暗骂道:“二十个船坞,小心撑死你!”
众海商对在造商船皆不留意,唯对一号船坞上的战舰产生了浓厚兴趣。
罗明忍不住心里发凉,颤抖着挤出几个字:“三层甲板、九十六门红衣大炮……”
浦成志的反应也差不多,“奶奶的,九十六门……林纯鸿在哪里搞到的火炮!”
陪同人员依然波澜不惊,解释道:“战舰舾装基本完成,正在油漆,估计一个月内就可下水。至于火炮,当然是自造的么!找红夷能买到这么多火炮?”
“这……”自陆岩敏以下,三人脸色苍白,造三层甲板战舰倒也罢了,居然连火炮也自产,郑芝龙真的有把握对付林纯鸿么?
三个闽人这么想,其他海商也彻底惊呆了。这些海商常年海上讨生活,经历的海战不计其数,有的海商根本就是亦商亦盗,岂能不知三层甲板战舰意味着什么?
一江浙籍海商居然兴奋莫名,大叫道:“红夷只有两层甲板战舰,林军门居然造出三层甲板战舰,绥靖南洋,指日可待啊,指日可待啊……”
这名海商喊出了大伙的心声,这些海商早就对西洋人的欺压忍无可忍,彻底控制南洋的呼声日益高涨。最初,海商无不把希望寄托在郑芝龙身上,料罗湾海战后,海商一度看到了希望。哪想到,郑芝龙根本无意驱逐南洋的西洋人,甚至对近在咫尺的热兰遮也视而不见,海商们极度失望。
现在,当林纯鸿展示出三层甲板战舰后,让海商们又一次看到了希望,已经逐渐熄灭的热血再次沸腾起来,纷纷询问陪同人员:“不知林军门意欲东向还是南向?”
这话说得已经相当直白,等于在问是准备打郑芝龙还是打西洋人。
陪同人员的回答几乎一致:“林军门早已有安排,接下来几天定不会让诸位失望!”
第一天的参观结束后,海商们基本形成了共识:林纯鸿会在短时间内彻底改变海上的力量对比,如果不出意外,假以时日,郑芝龙万万不是林纯鸿的对手。
基于这点认识,海商们方才打起精神思索海商大会的目的,彻底将以前应付的心思丢到了瓜哇岛。
第二天,林纯鸿的目的非常简单,就是要让海商知道,他愿意充当海商的保护神。
当六百余海商挤满了会堂的时候,林纯鸿带着崔玉和杨一仁进入了会堂,堂内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不过,海商们关注的焦点却不是林纯鸿,而是艳丽无比的崔玉儿。
“搞什么搞嘛,把自己的小妾展示在咱们面前干什么?炫耀小妾漂亮么?”罗明不无恶意地猜想着。
罗明孤陋寡闻并不代表粤籍海商瞎了眼睛,崔玉儿在广州一带活动了好几个月,要是他们不知道崔玉儿所为何事,那只能说明这帮海商一大把年龄都活在了狗身上。
这帮粤籍海商中,几乎有三分之一的海商将旗下的商船投了保险,难道今天的议题与保险有关?
且听见林纯鸿大吼道:“这是内子,估计在座的许多人已经知道,她还是三一社的老板!”
“哦?”惊呼声响起,不认识崔玉的海商完全没料到,如此艳丽的美人儿居然掌管着一个商业社团。
林纯鸿接着吼道:“我宣布,凡是在三一社投保的船只,皆悬挂邦泰令旗,凡有劫掠悬挂令旗者,邦泰海军将缪力剿灭,绝不姑息!”
一石卷起千层浪,“啥?投保后就能得到邦泰海军的保护?这不是真的吧?”广大海商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纷纷问询陪同人员,以期得到证实。
整个会堂如同炸了锅一般,彻底失去了秩序,吵杂声几乎要超过炮击的声响,直欲掀翻会堂屋顶!
海商们集体癫狂,几乎把台上的林纯鸿忘在了一边。等到主席台上抬出一张三尺见方的白绸布时,方才停止吵闹,疑惑地瞅着白绸布,不知林纯鸿在捣什么鬼。
林纯鸿拿起一支毛笔,开始在白绸布上写字,“凡有劫掠悬挂邦泰令旗者,皆视为敌对,邦泰上下,当缪力剿灭,绝不姑息!”
写完后,林纯鸿拿起自己的印章,哐的一声,盖上了鲜红大印。
林纯鸿犹不满意,伸出右手食指,咬破后,在白绸布上写下了自己的大名“林纯鸿”。
林纯鸿写完,厉声下令道:“悬挂起来,让每个人都能看见这个誓言!”
伴随着雄壮的乐曲,白绸布被悬挂起来,用鲜血写就的字眼触目惊心,让每一个海商都深切地体会到林纯鸿的决心。
会堂彻底陷入寂静中,林纯鸿趁机说道:“至于投保之事,诸位可询问陪同人员!”
说完,林纯鸿离开了会场,留下了杨一仁和崔玉儿与海商交涉。
此誓一出,林纯鸿对整个海洋的野心昭然若揭,他想将所有的海洋变为邦泰船只航行的通途。落到具体处,这无异于向郑芝龙宣告,再不取消令旗费,咱们就兵戎相见!
这里面的弯弯道道,罗明、浦成志、陆岩敏哪能想不明白?他们的脑中一片空白,难道这么快两家就要打起来了?
实际上,三人也得给郑芝龙上缴令旗费,并接受郑芝龙的保护。要说他们心里有多愿意,那绝无可能。而在林纯鸿处,不仅能得到保护,而且当商船失事后,还能得到补偿,这是百利而无一害的好事!
三人几乎产生了立即投保、悬挂邦泰令旗的冲动。所谓的闽人归属感,在赤裸裸的利益面前,狗屁都不值。
不过,三人尚未失去冷静,考虑到林纯鸿与郑芝龙间的实力差距,他们按捺住不明智的冲动。与三人想法一样的海商不在少数,最终,除了绝大部分粤商、少部分山东、江浙海商投了保,其他海商依然持观望态度。
第223章 海商大会(三)
连续两天的刺激,让海商们彻底陷入了癫狂状态,看来,林纯鸿不把大海掀起滔天巨浪,誓不罢休!
第三天会提出什么议题呢?海商们期待万分。
这里面,唯有一人察觉到,林纯鸿并不想把大海搅得一塌糊涂,而是力图建立以邦泰意志为转移的大海新秩序!
对,是建设,而不是捣乱!
这个人便是温州籍海商郑梦帆。
“郑梦帆?”就冲着这名,这家伙要是不干海盗或者海商,就大大辜负了老爷子的殷切期望。
要是林纯鸿知道郑梦帆已经意识到这点,定然会紧紧抓住他的双臂,大呼道:“知我者,梦帆兄也!梦帆兄可有意与兄弟共创一番事业?”
郑梦帆出身于温州府瑞安县仙岩海商世家,其爷爷、其父均投身于海洋这个黑洞之中,赚取令人惊羡的财富。郑梦帆更是青出于蓝,而更甚于蓝,不仅家族财富持续增长,而且还将南麂岛据为己有,在郑芝龙的眼皮底下谋得一块立足之地,堪称奇迹。
郑梦帆对诸子百家、四书五经、西洋书籍皆有涉猎,再加上其阅历丰富,所以,他拥有惊人的洞察力。据他估计,林纯鸿在前几日宣布了海上政治、军事秩序,那么今日很可能会轮到海上经济秩序,所谓的经济秩序,绝大部分职责由税收来完成,也就是说,林纯鸿今日会抛出他的税收制度。税收制度之后呢,难道是海上律法?
律法之后呢?难道讨论海上如何扩张?
果不其然,第三天,林纯鸿拿出了一份税收方案,不过方案中没有一个词涉及到税收二字,方案名叫做《海外贸易定点交易管理细则》。
林纯鸿可没有与海商们商议的意思,拿出来不过通报海商而已。也就是说,只要海商到广东交易,就必须遵守这个细则。
这个细则充分借鉴了当初的货栈管理制度,当初林纯鸿实力弱小时,就靠着货栈规避税收这一敏感字眼。
细则的原则就是:进出港船只货物的买卖只能在邦泰规定的货栈内交易,货栈收取交易总额的两成作为管理费。
“真他娘的黑,比郑芝龙还黑!”郑梦帆看到此处,忍不住低声骂道。
郑梦帆接着往下看,突然忍不住拍案叫绝。
林纯鸿收取管理费并不是一成不变,而是根据货物的种类而变化。如对粮食,粮食进口时,免除所有管理费,而当粮食出口时,收取十成的管理费!对并非必须的奢侈品,则恰好相反,如象牙雕制的梳子,进口时收取十成的管理费,而出口时免管理费。
还有茶叶、瓷器、生丝等货物,均采取鼓励出口,抵制进口的原则。
其他不属于控制类的货物,则一律收取两成的管理费。
“太绝了!通过税收,完全可以壮大自己摧毁敌人!”郑梦帆叹服不已。
海商们还未完全消化林纯鸿的管理费政策,林纯鸿宣布:“待码头附近的货栈修建完毕,也就是崇祯八年八月初八,将举行万国博览会!”
海商们已经彻底失去了思考能力,林纯鸿的每项政策可谓开天辟地,细思之下如饮醇酒,回味无穷。就拿万国博览会来说,从事实上表明了林纯鸿大力支持、保护海外贸易的立场,并为海内外商人的交流创造了一个平台。海商们相信,通过举办万国博览会,不超过三年,广州将成为各路海商朝拜的中心!
郑梦帆的预料非常准确,第四天,林纯鸿抛出了《海外贸易管理暂行规定》,从法律上对海外贸易进行了规范,并规定所有海外贸易纠纷皆由广东监察处处理。而且,林纯鸿还宣布,成立广东缉私队,专门打击广东沿海的走私行为。
林纯鸿还带着海商们参观广东缉私队的专用船只,即海洋版蜈蚣船。该蜈蚣船乃三桅桨帆船,行动非常迅速,按照陈奎的说法就是:“……其形若蜈蚣、快若闪电,乃近海作战之王。任何船只,只要被其接弦,皆逃脱不了被俘的结局……”
蜈蚣船彻底断绝了海商们在广东走私的企图,致使一些以劫掠为主、以海贸为辅的海商立即离开广东。
第五天,林纯鸿则抛出了他的战略规划:彻底控制马六甲!
会堂主席台上,挂着一幅巨大的海图,这幅海图采用飞鸟制图方法,让海商们耳目一新。这种海图一看即懂,而且海岛、港口一目了然,稍稍计算一番,各地点的距离就能轻松算出。
林纯鸿正站在海图前,拿着一根木棍,不停地比划着,滔滔不绝地说道:
“南洋乃大明之南洋,绝不允许大明以外的任何人染指!”
现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随之,呼喝声、口哨声此起彼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