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乱明-第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郑芝龙对商机的敏感度远不及郑彩,郑彩恭恭敬敬的解释道:“将军,目前我们和西洋人、日本人交易的大头便是生丝,往常,生丝由商人们运到安平和月港,我们再收购,价格将近两百两银子一石,但是,苏松地区,一石生丝仅仅一百五十多两,如果我们直接派海船前往扬州收购,直接前往日本,这一来一去,省下的银子可是大数目!”

“为何前往扬州?”

“林纯鸿在扬州修筑了可供五桅帆船停靠的码头!另外,林纯鸿希望将军允许他在安平和月港建立货栈和钱庄。”

郑芝龙思索片刻,说道:“好吧,票据就票据,我们也可以拿着票据找他买生丝。要建货栈和钱庄也可以,这个你去操作,最近咱们造炮船、找英吉利人买炮,花了不少银子,现在又与荷兰人和刘香开战,所有商船都绝了踪迹,手里真还有点紧,能省点就省点吧!”

郑芝龙的表态让郑彩大喜,与郑芝龙热衷于收保护费不同,郑彩热衷于将贸易的触角伸入大明各地,能够赚取银两,可谓郑彩最大的享受。再说,郑彩的商船队比郑芝龙数量多,进入长江贸易,对郑彩的好处要大得多!

郑彩继续说道:“说到炮船,林纯鸿还有一个请求,就是想找咱们买三桅炮船。”

郑芝龙大惊道:“我们的三桅炮船刚造出来不久,还没有用过,这林纯鸿如何得知?”

郑彩道:“三桅炮船这么醒目,只要稍微注意点,哪能不知?这林纯鸿知道咱们造炮船倒也罢了,最难得是,这家伙却是识货之人,知道这炮船的厉害!”

郑芝龙一口回绝道:“炮船不能卖,现在战况胶着,我们自己都嫌不足,哪能卖与他?再说,我们费了老大功夫才买到火炮,哪能轻易的卖给别人 ?”

“可是林纯鸿说只买船,不买火炮!火炮由他们自己想办法去弄。况且,他说如果将军卖船与他,他将以最优惠的价格提供造船的巨木!”

郑芝龙心里一动,但最终还是拒绝卖船。三桅炮船乃郑芝龙多年心血的结晶,自己对抗荷兰人和刘香的希望全寄托在上面,哪能让林纯鸿轻易得到?

郑彩道:“那林纯鸿还说,如果将军不愿意卖三桅炮船与他,他就想找将军买几个大木师傅,自己来造船。”

郑芝龙轻蔑的哼道:“他林纯鸿以为自己能造三桅江船,就能造海船?即使能造海船,就能造战船?异想天开!大木师傅都是宝贝,一个也不放!”

说完,又吩咐郑彩道:“你去告诉林纯鸿,要嵊泗岛,我不同意,要用票据缴纳令旗费,我答应。不过,缠不住刘香一半以上的兵力,别怪我翻脸不认人!”

……

林纯鸿虽遥处中原,一双眼睛始终盯着海洋上的是是非非。

当林纯鸿得知郑芝龙同意收取票据后,欣喜若狂,忍不住拿起手头的斩马刀,将眼前的案台一劈为二,厉声喝道:“掌控郑芝龙,自货币始!”

他知道,郑芝龙视东海为禁脔,绝不会允许他染指,至于买三桅炮船、提供大木师傅,得之亦喜,失之也无害。让郑芝龙接受票据,并且在手中拥有大量的票据,才是林纯鸿的终极目标。

林纯鸿哈哈大笑:“就怕你不用票据,用了就食髓知味,哈哈,假以时日,你的真金白银会哗哗的流到我的腰包!即便富可敌国,又能奈我何?”

当林纯鸿得知熊文灿的条件后,当即命令张兆接受熊文灿的条件,同意让官兵加入海盗中。官兵中,能人也不少,林纯鸿认为,这是扩大兵力的绝好机会。林纯鸿相信,要不了多久,这些官兵就会被海盗同化,享受了四成分利的好处后,谁还愿意每个月吃那几两银子的干饷?

林纯鸿还吩咐张兆:对于底层官兵,不用太留意,只需要带他们劫掠即可。一定要密切监视熊文灿派来的高级军官,这些高级军官有一技之长的,就拼命拉拢,无用的就让他寸步难移。至于那些死忠于朝廷的,关键时候,不惜以暗杀来消除隐患!

这条命令甚对张兆的胃口,他隐隐觉得林纯鸿做事越来越坚毅果断,远非当初在荆州时可比。

林纯鸿的命令传到遂溪后,张兆立即令郑帆与熊文灿继续谈判,双方迅速敲定了详细细节。熊文灿也不拖延,立即上奏朝廷,等待朝廷的批准。在这段时间里,张兆和赵和海厉兵秣马,加紧修复和改造手头的九艘战舰,并且从海盗中抽调身体、文化素质高、作战娴熟、容易约束的海盗补充到新增加的四艘战舰上,每日勤练不休,力图在对刘香开战时,能发挥所有的战力!

战舰改造完成之后,赵和海的旗舰变成了俘获的三桅炮船“福甲”号,这三桅炮船上安装了十六门十八磅重炮,弗朗机火炮二十门,火力直追荷兰最精锐的战舰。其余的八艘两桅轻型战舰也或多或少的增强了火力,平均每艘安装重炮达到六门,整个舰队实力猛增,让所有海盗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海盗们士气高昂,恨不得马上开着九艘战舰,与刘香一决雌雄!也难怪这帮海盗求战欲望这么强烈,现在的遂溪港,几乎成了销金窟。这帮亡命之徒纵横海上,不就是为了上陆之后一掷千金?张兆满足了他们的愿望,让他们可以在遂溪港豪饮豪赌,在女人肚皮上肆意发泄!

况且,朝廷招抚的消息传开后,这帮亡命之徒中居然有人痛哭失声!他们现在不仅可以肆意的抢掠,还可以得到朝廷的正式认可,重新成为大明帝国的子民!今后,他们有了战功,不仅可以封妻荫子,老了之后,还可以在陆地居住,为子子孙孙留下丰厚的遗产!

念天念地念祖宗,任何一个华夏的子民都躲不开这个结!

更别谈海盗队伍中的西洋人、日本人和东南亚猴子,他们现在居然能成为大明帝国的子民,还有机会获得职衔,这是何等的荣耀!

大明是整个东亚的中心,如同黑洞一般,对周边的民族有着魔法般的吸引力!

这就是大明的荣耀!即便在末世,也拥有非同一般的光荣!

第143章 海盗受抚

遂溪港内,一片庄重肃穆,一改往日纷纷扰扰的乱象,显得整齐有序。海盗们将平日的倔傲不逊收敛,伸长了脖子,往港口方向探望。

正对着港口不远处,坐落着一排新盖的木质房子,木质房子前,摆着香案,香案的正中,放着一个香炉,上面插着香,就等着天使来之后,焚香接旨。

赵和海就站在香案边上,两只手不停的搓来搓去,显得有点紧张。

张兆碰了碰赵和海的胳膊,道:“别紧张,不就一中官么,有什么好怕的?”

赵和海撇嘴道:“我哪里是怕中官啊,奶奶的,太麻烦了,我是担心错了之后让兄弟们白白的耻笑!”

张兆嘿嘿的笑了笑,不置可否。自从昨日熊文灿的使臣到了之后,就把赵和海和一众军官召集起来,连夜训练如何接旨。训练让这帮杀人越货的海贼苦不堪言,不是忘记了如何跪拜就是忘记了该说何话。

张兆心里清楚,要这帮海贼灵活的驾驶帆船轰击敌舰、拿着刀枪和敌人拼命易如反掌,要他们学规矩可谓难如登天。赵和海能否顺利的应付熊文灿及中官?张兆有点不放心,但是他又不能亲自出面帮赵和海解决一切。毕竟他的正式身份是林纯鸿麾下的一介商人,如果让熊文灿和中官发现林纯鸿与海贼搅在一起,后果不堪设想。

张兆不放心,絮絮叨叨的吩咐赵和海:“一切小心了,万万不可透露将军的任何事情,什么话不知道怎么说就让郑帆说,知道了吗?”

赵和海拍了拍胸脯:“老大,你就放心好了,绝不会出差错!我从未到过荆州,也不知将军为何人,连你也不认识!”

张兆满意的点了点头,慢慢往木屋子踱去。朝廷官员抵达遂溪后,他觉得自己不露面为好,万一被有心人盯上了,将带来无谓的麻烦。

地平线上,已经隐约可见突出的桅杆,海盗群中一阵喧哗,“来了,来了……”。这帮游离在大明体制之外的海盗,对朝廷的官员好奇不已,一个个不由自主将脖子伸得更长,脚颠的更高。

赵和海抹了抹额头上的汗珠,眼睛一瞪,怒道:“都给我闭嘴,谁要是再吵闹,坏了事,仔细身上的皮!”

海盗们伸了伸口中的舌头,纷纷将高度降低,但脸上的兴奋之情依旧。

赵和海继续骂道:“一个二个都像没见过世面的,朝廷命官算个屁?有什么好怕的?不都是两个卵蛋一根吊?”

梁枫快人快语,“太监没有吊!”

海盗们哄堂大笑,将对朝廷的敬畏之心减轻了不少。赵和海摸了摸后脑勺,嘿嘿笑道:“我倒忘了,太监是没吊的!好啦好啦,都给我静待着……”

粗俗的话语让熊文灿的使臣不停的皱眉,但又无可奈何,只好将目光投向船来之处。自从昨日抵达海盗窝后,他就一刻也不想多呆,这哪是他该来的地方?自己一个好好的风雅之士,居然与海盗搅在一起,这算什么事?

不到半个时辰,朝廷的使船终于靠岸,赵和海一声令下,鼓乐齐鸣,鞭炮轰响,让熊文灿的全权代表广东按察副使罗朴茂暗自点了点头,对身边的中官说道:“陈公公,这帮海盗还算知礼,懂得迎接天使。”

中官不是别人,正是陈奎。

只见陈奎微微笑了笑,也不说话,与罗朴茂并肩走下搭板。后面紧跟着海上千总黄启铭。

刚下搭板,赵和海率着五人犹如给罗朴茂的话做注解一般,半跪于地,抱拳口呼:“草民赵和海拜见天使……”

罗朴茂笑容满面,双手手掌向上,微微抬了抬,“好……好……都起来吧……”

赵和海、郑帆、冯仑、吴明瑞、宋书陶、梁枫六人马上从地上爬起,目光不由自由的投向罗朴茂身边的陈奎。

陈奎的眼皮跳了跳,心里有点不喜,从怀中掏出圣旨,尖声道:“汝等还不准备接旨?”

在陈奎的要求下,赵和海等人总算完成了接旨的一些程序,陈奎的圣旨读完,赵和海就成了朝廷的海上千总,而郑帆等五人就成了朝廷的海上把总。

一阵山呼海啸般的“谢主隆恩”声传来,只把陈奎吓了一跳:下面的声音太乱了,洋腔洋调、各地方言此起彼伏。

陈奎谨守着自己的本份,宣读完圣旨后,不肯多说一句话多走一步路。倒是罗朴茂忍不住问赵和海:“近闻惠州府海丰县被刘香和红毛鬼洗劫,生民死伤无数,赵千总准备如何对付刘香?”

赵和海心里暗骂不已,刚招安老子就来催兵啦,娘的,也太快了吧?当下装作义愤填膺,愤然道:“刘香劫掠财货、杀我大明子民,天怒人怨,明日我就率领全部人马去攻打他的老巢南丫岛!”

罗朴茂吓了一跳,赶紧劝道:“赵千总别急,此事还得从长计议,听闻刘香战舰上百艘,手下蝼蚁更是不计其数,赵千总还得慎重,免得着了刘香的道!”

赵和海双手高举,呼道:“为朝廷效力,哪管自己性命!”

说完,立即对身边的郑帆令道:“郑管事,立即拟定计划,咱们明日就出兵攻打南丫岛!”

“郑管事?”罗朴茂疑惑道,“应该是郑把总才对吧?”

赵和海嘿嘿笑了笑:“叫顺口了,对,郑把总,去吧!”

赵和海的话拨动了陈奎的心弦,管事,这个怎么听起来这么熟悉?陈奎皱着眉头,不停的搜索着脑海中的记忆。

陈奎终于想起来了,对,就是在林纯鸿的荆州弓兵中听到管事的称呼!

这是巧合?还是林纯鸿与赵和海有着不可告人的关系?

陈奎心里存了这份心思,再注意观察赵和海,发现赵和海说话的口音既不是粤音、也不是闽地之音,好像与楚地的口音略微有点相似。陈奎不停的转头四顾,看赵和海的军中是否有板甲和钢弩。如果赵和海的军中有了这两件利器,定然与林纯鸿有联系!

让陈奎失望的是,放眼望去,所有海盗均未着甲,也未携带钢弩,从这点根本就判断不出。当下,陈奎对罗朴茂说道:“罗按察,听闻赵千总兵甲精良,咱们要不去看看赵千总的武库?”

罗朴茂不知陈奎何意,但考虑到陈奎乃崇祯信任之中官,也不反对,望着赵和海,“赵千总,带路吧?”

赵和海道:“谨遵大人和天使吩咐。”

说完,转身就往海边走去,还右手向前,指路道:“请随小的过来”。

罗朴茂脚步未动,惊道:“武库怎么可能在海边?”

赵和海笑道:“我们以前海上讨生活,哪敢把值钱的东西放在岸上?武器啊、大炮啊都在船上咧!”

罗朴茂转头对陈奎说道:“陈公公,您看,咱们还上去不?”

陈奎心知罗朴茂不愿意上船查看,也不坚持,道:“既然都在船上,不看也罢。咱家在河南时,见过一种利器,四百步外伤人易如反掌,如果能配备在船上,倒是管用。”

赵和海朗声道:“四百步外伤人,陈公公说的是弗朗机火炮吧?”

陈奎摇了摇头,眼睛里露出一丝狡黠的光芒,说道:“非也,乃是弩!”

赵和海脱口而出:“哦,原来是滑轮钢弩,那玩意海上如何赶得上……”

郑帆一听,大急,慌忙打断赵和海的话,道:“启禀大人和陈公公,赵千总和小的倒也见过滑轮钢弩,当时从红毛鬼的船上截获,端的是利器,射五百步也不在话下,只是敌人遮蔽在船舷之后,用处不及火炮!”

赵和海这才反应过来,脸上不由变了颜色,看向罗朴茂和陈奎的眼神甚为不善。

陈奎见了赵和海的表情,心里更为笃定,这赵和海与林纯鸿定然有紧密的联系。郑帆如此紧张,说不定赵和海还受着林纯鸿的控制!

紧接着,赵和海为朝廷的使臣举办了盛宴,但陈奎食不知味,一直琢磨着林纯鸿和赵和海的关系。这林纯鸿到底和赵和海有多大程度上的联系?

如果赵和海是林纯鸿的下属,那林纯鸿到底想做什么?陈奎心里一阵后怕,那些剿匪弓兵可不是朝廷供养的,基本上算的上林纯鸿的私兵!

况且,跟随林纯鸿作战的将士们,从不向朝廷讨要官职,这在大明帝国实乃一个异数!

陈奎越想越觉得不对劲,以前见林纯鸿奋力作战,丝毫不担心自己实力受损,自己还以为他忠心为朝廷,现在想想,林纯鸿很有可能在做戏给自己看。只不过后来假戏唱成了真戏。

陈奎心里非常矛盾,不知道自己该不该向崇祯皇帝报告此事……

第144章 镇守太监

大海之上,碧波万里,朝廷的两艘使船终于踏上了归程。东南风一阵阵的吹袭而来,两艘广船的硬帆吃满了横风,如扶犁一般劈开波浪,快速前进。

首船的船头处,陈奎正扶住船舷,往大海深处张望。红黑相间的官服随风飞扬,发出微微的噼啪声。良久,陈奎微微叹了口气,神情之间颇见萧瑟之意。

“陈公公何故叹气?走完了这一趟,圣上只会对公公更为信任。”

后面传来罗朴茂的声音,陈奎回头一看,见罗朴茂正站在身后。罗朴茂继续道:“陈公公不辞辛劳,为圣上分忧,当是我辈之楷模。”

陈奎微微一笑,道:“咱家见沧海无边,只觉得自己渺小,发出一点感慨,倒让罗按察见笑了。”

罗朴茂上前一步,扶住船舷,感叹不已,“会当凌绝顶,一览纵山小,山都觉得变小了,更何况人 ?杜工部当年心境,当与陈公公差相仿佛。”

陈奎略显尴尬,“罗按察说笑了,咱家哪能与杜工部相提并论?”陈奎心里明镜一般,罗朴茂这般说,当有所求,只是现在内臣势力大不如以前,罗朴茂恐怕打错了算盘。

果然罗朴茂继续道:“海洋太广阔了,各种势力兴也忽焉,亡也勃焉,熊巡抚一眼看透这些海贼的本质,方排除各种阻扰,招安郑一官,果不其然,郑一官心向朝廷,如今与刘香和红毛鬼战得热火朝天。”

陈奎心中了然,原来罗朴茂为熊文灿当说客来着。至于罗朴茂说什么郑一官心向朝廷,陈奎绝不敢苟同,当年宁锦之战时,陈奎正好在锦州,对郑一官坚决拒绝派战舰北上支援记忆深刻。

陈奎看也不看罗朴茂,盯着远处的地平线,悠悠道:“现在又多了一海上千总,朝廷的海上兵力当与刘香和红毛鬼并驾齐驱,可保一段时间的平安。”

陈奎根本不接罗朴茂的话,这让罗朴茂心里甚为不安,他揣摩不透陈奎是什么心思,只好自顾自的说下去:“熊巡抚曾对下官言道,当年剿灭倭寇之时,既无边患,也无内忧,尚且穷十多年之力。现在朝廷内忧外患,基本无力应对海盗和红毛鬼,与其眼睁睁的看着海盗和红毛鬼为祸海疆,还不如招抚一部,让海盗和红毛鬼互相厮杀,待朝廷解决了边患和内匪之后,当能集中力量,那时,哪容宵小之辈张狂?”

陈奎点了点头,熊文灿的这席话,算是说到了他的心里。陈奎自小进宫之后,由于机灵多智,在宫中得到了良好的教育和培养,平日也喜读一些史书。他知道,自古以来,从未出现过祸乱中原的海贼。也是,仅仅凭着占几个海岛,聚敛一笔财货,就妄图左右中原局势,诚为可笑。

突然,陈奎心念一闪,既通过海洋聚敛巨额财富,又在大明腹地拥有一块立足之地,这样的人是不是太可怕了?别说左右中原局势,就是取而代之,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自古以来,从未出现过这样的海贼,但不代表现在就不会出现这样的人。现在大明腹地乱成一锅粥,各路豪杰并起,如果这些豪杰将目光转向了海洋,那将如何是好?

陈奎曾听闻过郑一官的一些事情,他并不认为郑一官有这样的心思。那赵和海做一海贼,还算称职,要说这家伙有在陆地上找一块立足之地的志向,这也太难为他的智商了。

但是,如果赵和海真是林纯鸿的下属呢?

陈奎在林纯鸿军中呆了一个月,对什么荆州府派出弓兵的托辞呲之以鼻。他早就看出,所谓的荆州弓兵就是林纯鸿的私兵,唯林纯鸿之命是从!

但是,陈奎并未向朱由检汇报这一切,在宫中经历了那么多的血雨腥风,他早就明白,作为一名内臣,朱由检让他看什么,他便汇报什么,多说一句话,可能会召来杀身之祸。

对于赵和海可能为林纯鸿的下属,陈奎早就打定了睁一眼闭一只眼的主意。他手头并无确凿的证据证明这一点,乱说话,别说会得罪熊文灿,可能朱由检也不会相信。

且听罗朴茂继续说道:“据闻,圣上有意在广州设一镇守内臣,熊巡抚说,此内臣非陈公公不能胜任!”

陈奎心里猛地一震,在广州当镇守太监,不仅位高权重,而且天高皇帝远,自己也不用每日谨小慎微的服侍脾气怪异的朱由检,这对他的诱惑力太大了。陈奎不露丝毫表情,一句话也不说。

看着陈奎怔怔的发呆,罗朴茂诧异不已,难道陈公公听不懂自己的话吗?

陈奎哪会听不懂罗朴茂的话?熊文灿希望自己能帮助他稳固广东巡抚的官职,作为回报,会利用他的门路让陈奎就任广州镇守太监提供方便。

陈奎这次前往遂溪,得到了赵和海赠送的贵重礼物,由此推断,熊文灿得到的礼物只会比自己更多。这熊文灿在福建广东将近五年,真可谓官运亨通、富可敌国,他当然不想离开广东。

最终,陈奎对罗朴茂说道:“熊巡抚凭一己之力,力保东南海疆,咱家看在眼里咧……”

罗朴茂的脸上露出了笑容,而且笑容还显得非常灿烂……

遂溪港口最豪华的房子要算张兆的副都督所。但这个豪华实在说不出口,无非就是大点、有一些家具而已。万事草创,还不允许张兆兴起享受的心思。更何况,张兆对生活的要求也不高。

此时,张兆穿着亚麻背心和短裤,在副都督所里走来走去,旁边站着懊恼的赵和海。海盗们穿的,基本上是亚麻质的衣服,亚麻不仅吸汗能力强,洗涤起来也非常容易,非常适合海上的冒险家。

张兆右手捏着额头,思索着陈奎可能会给林纯鸿带来什么麻烦。

本来,陈奎南下时,还未抵达扬州,他的个人资料就送到了张兆的案台前。但是,千防万防,还是让陈奎看出了蛛丝马迹。

赵和海狠狠的甩了自己一巴掌,咒骂自己道:“都怪我嘴笨,这死淫阳人太淫险了,我一不小心就着了他的道!”

赵和海的咒骂惊醒了张兆,张兆安慰道:“这与你无关,只要是有心人,即使你不说,他也能看出,这个咱们是防不住的。”

“要不咱们追上去做了他?”

张兆摇了摇头,说道:“这个我可不敢决断,不如立即告知将军,让将军决定。朝廷的使臣走得慢,如果将军想下手,在陈奎回京之前有足够的机会。”

赵和海点头道:“将军让我们干什么,我没有半点犹豫。但是,搬一个朝廷放在头顶上供着,有什么好处?这不,好处还未看到,祸事就来了!”

张兆听了,心里的一股无名之火腾地冒起,骂道:“眼睛还只看得见巴掌大的地方,能不能看得远点?这点二弟比你强多了,你在海上呆了几年,一点长进都没有!”

张兆的骂声让赵和海不知所措,耷拉着脑袋,嗫嚅道:“大哥,说实话,这海上千总我真胜任不了还不如把海上千总让给别人。既然将军说要扩大海盗队伍,我还是一心一意当海盗头子。”

张兆叹了口气,道:“海上千总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