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末战骑狂潮-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也有人持信任态度,毕竟,在皇甫嵩这位左将军的面前,区区一个护羌校尉,安敢谎报军情?!这不是找死么?

“好了。”

皇甫嵩喝了一声,帐中立刻安静。

“我相信李校尉不会谎报军情。”皇甫嵩道:“现下诸位就着这军报,商讨一下如何破敌吧。”

董卓心里将军报上的内容细细品味的一番,心里忽然有些焦躁。他觉得,有些事,似乎脱离的掌控。

却见董卓眼珠子一转,道:“逆贼韩遂此番损兵三万,又失了高平,汉阳郡就暴露在了护羌李校尉的兵锋之下。皇甫将军何不下令,让护羌校尉领兵南下,直入汉阳,与我等里应外合,如此必破贼兵!”

然而皇甫嵩听了,却摇了摇头,道:“此计不妥。护羌校尉以四千对三万,虽然得胜,但折损一定不小。在此种状态下,令其出击,还不如让其屯兵高平,只做出南下进攻态势,反而作用更大。如此,韩遂必然分兵防备,也为我等减轻压力。”

在皇甫嵩看来,李铮虽然厉害,但以四千击败三万之后,剩下的力量必然不多。若是继续作战,很快覆灭在韩遂手中,还不如一直钉在高平,给韩遂持续的压力更有作用。

堂下众将闻言,细细一想,觉得有理。

这场战争,双方投入的总兵力,已经超过三十万。李铮手下不过区区几千人,再是厉害,投入战场之后,也是一滴水花,难以起到作用。还不如将其留着,用以少胜多的威名,作为一种势,威慑韩遂。

因此不由齐齐顿首,赞同了皇甫嵩的意见。

董卓见此,心中暗恨,却无可奈何。

军议之后,董卓回到自己的营帐,脸色立刻就阴沉了下来。思索了一会儿,喝道:“来人,把董旻将军给我叫来!”

“喏!”

不片刻,帐门掀开,走进来一位身材适中的中年将领。此人约莫三十余岁,面容与董卓略略相似,但却不比董卓刚硬,圆和了许多。

“二哥!”

董卓见到这人,立刻就露出了笑脸,道:“叔颖来了,快坐。”

“二哥叫我来,有什么事吗?”

董旻跪坐下来,抬头便问。

董卓沉吟了片刻,道:“有件事想交给你去办——我小觑了那护羌校尉李铮,想让你去交好于他,顺便探探底。”

董旻闻言,眉头微微皱起,道:“二哥的做法太危险了。。。依小弟看,还是。。。”

“你懂什么?!”董卓浓眉一竖,喝道:“我董仲颖起于微末,多年以来为汉庭征战,总难升迁,若非结好何进,现在还不知道在哪个旮旯里吃土呢!我算是看出来了,这大汉朝差不多病入膏肓,若手里没兵,什么都不是。如果不是我手握数万人吗,那大将军何进会看得上我?!兵马,一定要握在手中,你知道吗,猪脑子!如果灭了韩遂,我就没有理由抓住兵权,汉庭一定会想方设法解除兵权把我调走,到时候任人宰割,被人灭族,你愿意吗!?”

“这护羌校尉手段非同寻常,万一此人是个榆木脑袋,眼里只有大汉,只有天子,相助皇甫义真灭了韩遂,那就坏了我大事!”

董旻嗫喏了一下,好久才道:“那二哥你的意思是。。。”

“你带我亲笔书信,去高平见那李铮,探探此人心性如何。然后尽可能的打探一下他还有多少兵马,手里握着多少力量,然后回来报之与我,我再作打算!”

董旻吁了口气,点点头,道:“好,弟这就去办。”

“去吧,对了,带些财货美女,也看看此人是否好财色。”

。。。

高平,在李铮接到来自皇甫嵩的将令的时候,张山等人从武威传来的信报,也同时到了手中。

命人将荀攸叫来,两人在县衙书房商讨起来。

“皇甫将军果然是个好人。”李铮将两封书帛都递给荀攸,笑道:“我正想着如果他下令让我南下进击,该如何推拒呢,没想到竟然如此善解人意。”

荀攸将左将军将令看了一遍,略一思索,便笑道:“想来皇甫将军以为,主公击破三万叛军,损失颇大,进击无益。不如才让主公屯驻高平,威慑韩遂,以分其精力,为皇甫将军减轻压力并创造致胜条件。”

第七十七章等级制度

李铮微微颔首,笑道:“按照常理,皇甫将军的考虑很是有理。”

“不过,主公却非常人呐。”

两人说着,哈哈大笑。

笑罢,话题便转移到了张山信报内容上来。

“张山欲借河西临松卢水胡之力,对付韩遂叛军。。。公达怎么看?对于卢水胡,我并不了解。”

荀攸看完信报,沉吟片刻,道:“卢水胡可为义从,如果主公愿意拿出一些钱财,再动之以理,晓之以情,想必能够说动卢水胡以为臂助。”

李铮皱眉道:“虽然张山具言,那卢水胡曾多次受朝廷征召,也立下了汗马功劳,但对于胡人,我并不信任。再则,眼下凉州局势混沌,韩遂势大,恐怕卢水胡畏惧,不敢受雇啊。”

荀攸却是淡然一笑,道:“主公多虑了。也许主公还不知道卢水胡是怎样一个部族吧?”

李铮点头称是。

“卢水胡的组成部分,十分复杂。有西域胡人,有羌人,有匈奴人,甚至还有汉人等等!历来,这个部族都是大汉朝廷河西士兵的重要来源。曾有不少出身卢水胡的将领受到朝廷重用,在一定程度上,卢水胡是与朝廷绑在一起的。”

“主公,自中平元年至今,羌人叛乱,到现在的韩遂逆贼流毒,可曾听说过有卢水胡参与?!”

“这倒是。”李铮不由点了点头。

“也许韩遂势大,卢水胡不得不退避三舍,但却并没有参与叛乱。如果许以财货,再以情理动之,只道王国大败,韩遂势弱,皇甫将军即将杀入凉州,想来卢水胡衡量一番之后,一定不会拒绝征召。”

李铮听着,眼睛微微眯了起来。

这卢水胡组成复杂,还是雇佣兵形式存在的部族,又在这西凉边塞之地生存了无数年,想来部民定然彪悍异常,否则也不会被当成是大汉朝河西士兵的重要来源。

如果能把这个部族一口吞下,想来对于势力的发展,有着不小的促进作用。

想了想,李铮道:“既如此,便让张山先试试看吧,至于财货嘛。。。”说到这儿,李铮皱起了眉头。

这两年来,他手里就从来没富裕过。要雇佣卢水胡,等闲一点财货,恐怕不能打动人心。

“主公可以用粮食抵偿。”荀攸道:“今年春季播种的粮食,眼下刚刚入库。三个县,仅仅税收,就有三百多万石。这些粮食,至少能供应主公麾下大军十年所用,太多了,不如用在此处!”

李铮下辖三个县,今年春季的播种面积,超过了一百万亩。虽然不全是参麦,但因为推广精耕细作和加大水利设施投入的缘故,使得粮食产量有了质的提升。

仅仅三成税收,就入库三百万石出头,也就是说,灵州、富平、廉县三县总计收入,约莫一千万石!

仅仅一年就有这么多的粮食,李铮麾下才不过万余兵卒,加上几千家奴,还有雇佣的工人,五七八年恐怕也吃不完。

“好,这个主意不错。”李铮面露微笑。

因为战乱,使得凉州民生受到了极大的破坏,而粮食,对于凉州任何人而言,比之金钱都要贵重!

想来,以粮食抵偿雇佣金,卢水胡定然不会拒绝。

“对了主公。”荀攸忽然道:“卢水胡在凉州有三支,河西走廊是临松卢水胡,金城郡有河湟卢水胡,还有这安定郡,却是卢水胡的发源地!是否就地征召安定卢水胡,为主公征战?!”

“安定也有?!”

李铮闻言不由一愣,道:“这事儿交给你去办,可以试试看。”

荀攸闻言,不由面露苦笑,拱手道:“遵命。”

李铮嘿嘿一笑:“能者多劳。”

荀攸离开之后,李铮面色深沉,却是陷入了思考。

凉州这个地方,民风彪悍是其一,最重要的,是多民族杂居。因为各个民族之间的信仰、习惯等方面的不同,很容易造成相互之间的冲突。

综合这些方面的因素,就可以想象出,为什么凉州会这么乱。

当然,最重要的原因,还是朝廷势弱,掌控不住。

凉州早晚是李铮碗里的肉,如果不把这些问题给解决喽,以后难免会闹出什么乱子来。

今日冒出个卢水胡,明日指不定又是什么这样胡那样的胡的,所以尽早做准备,拿出一个预备方案来,等到以后将他们收服之后,直接实施即刻。

就李铮而言,他觉得,这个世界上,除了汉人,其他的民族,完全没有必要存在!当然,并不是说要将其他的民族给灭了,而是主动将之融合!

李铮回忆后世的历史,在整个数千年的历史中,所谓的民族融合,都是呈现一种被动状态!每每都是汉人虚弱的差不多的时候,才会在血与泪之中,发生所谓的民族融合。

这是李铮不愿意看到的。

主动融合,势在必行。

就如同草场中一样,没有什么羌人,全都是汉人。

但那次,只是特例。

要融合胡人,得一步一步来,同时,还要照顾到汉人的尊严和情绪。

综合脑子里各种杂乱的思绪,李铮默默的端坐的两个时辰,才渐渐理清头绪。

分等级!

是的,分等级。

将汉籍列入最高等级,以社会福利、税收减免、拥有的权利和履行的义务,等等方面,来体现这一高贵。

次级为归化籍。那些主动臣服李铮,并自愿向汉文明靠拢的异族,可以列入这归化籍。当然,其中自然有许多明文条件,比如在语言、思想、行为等等方面,都有着严格的要求。否则没有资格列入归化籍。

归化籍也享有各种社会福利,但比高贵的汉籍,却是远远不如。

最低级的,便是奴籍。

对外战争中获得战俘、被动臣服的异族,将被列入这一等级。这一级的人只能享受最基本的社会福利,并且还要承担最重的社会义务,在各个方面,都有着很严格的限制!

当然,这样的等级分化,时间一长,就很容易造成阶级矛盾。

要缓解这种矛盾,就必须要将阶级之间的鸿沟,搭上一座桥。

所以李铮决定,不论是奴籍还是归化籍,他们的身份,并不是绝对的。打个比方,比如一个出身奴籍的人,只要他在语言、文化、行为等方面,符合了要求,就可以到掌管民政的衙门去申请升籍,经过考核过关之后,就可以从奴籍升籍成为归化籍。同样,归化籍在一定的条件下,也可以申请考核,成为真正的汉籍。

除了这种常规的升籍方式,还有一些特例。比如立下大功,比如对社会有着巨大贡献,比如在行为道德方面成为楷模,都能够直升汉籍!

这样一来,不但能够缓解可能形成的阶级矛盾,加强汉人的荣誉和尊严,提升民族的凝聚力,还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

可以想象,奴籍和归化籍的为了升籍,拼命的工作,绞尽脑汁做研究,等等等,这不是加强了社会发展的动力吗?

同时,李铮为了给最高等级的汉籍一些动力,还准备制定一个降籍的规则。比如犯罪、比如在伦理道德方面缺失等等等等,如果汉籍之人在这些方面有了瑕疵,那么就会被降籍。

如此一来,最高等级的汉籍也就有了压力和鞭策,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抑制这一阶层的腐化。

将这些东西里里外外想了个通透,李铮一双眼睛,明亮如星。虽然这个制度看起来十分的完美,但李铮知道,任何制度都不可能完美。可以先试行,一边做,一边找破绽,然后弥补。

提起毛笔,将所思所想一条条记录了下来,将之晾干之后,卷起来,放在了案桌上。

这个制度,是李铮自己想出来的,还得与荀攸等麾下重要人物商量一番,才能做最后定论。

呼出一口气,李铮站起身来,腿脚略略有些发麻。

跪坐了两个多时辰,不麻才怪。

走出书房,在院子里转了一圈,活动了一下手脚,这才感觉舒爽了许多。

叫来两个亲卫,李铮便出了高平县衙,缓步行走在街道上。

刚刚经历过战争,整个高平显得十分的萧条。虽然已经过去三四天时间了,但街道上仍然弥漫着一股血腥气。

行人步履匆匆,尤其是看到李铮,就像耗子见到猫一样,显得十分的害怕。

李铮虽然无奈,但也知道,这是必然的。

以后随着时间过去,随着一系列措施实施下去,自然会扭转过来。

高平虽然可以算是安定郡重镇,但其实面积并不大,还不如当初的灵州。从县衙出来,步行不过一刻钟,就到了城门处。

在城头上走了一遭,与守城的兵卒们聊了几句,李铮便转身往军营而去。

高平城里原本自然是没有军营的。但张横马玩等人率兵来此屯驻之后,就将高平城北的那一片民房尽数拆除,做成了军营。

现下,军营中还关押着八千余俘虏,庞德这几天都在里面忙碌,招降、安抚、训练他们。

到了军营,李铮立刻就被守卫的兵丁给拦住了。

紧随的两个亲卫正要呵斥,却被李铮阻拦。军营重地,闲杂人等不得擅闯,若有要事,须持军营守将令牌,才能出入。这是军令,李铮自己决定的军令。

当然,作为主公,李铮自己的专属令牌,在自己的地盘,到哪里都能通行。但李铮并没有拿出来,就站在军营门外,在守卫的兵丁警惕的目光中,悠然自在的等候。

不片刻,庞德就急匆匆的出来了,见到李铮被拦在军营外,不由脸一红,对着守卫的兵丁踹了好几脚,这才将李铮迎进大营。

“主公恕罪,他们不认识主公。。。”

“无妨。”李铮摆了摆手,看着有些手足无措的庞德,笑道:“这是我军军令,任何人都必须要遵守。我没拿出令牌,就没有资格进入军营。他们做的好,你也做的好!”

这军营中,都是刚刚投诚的俘虏,自然不认识李铮。不过能在短短数天之内,将李铮军的军令落实下来,庞德功不可没。

第七十八章董旻来访

庞德以降将的身份受到重用,在这种榜样和他的努力招抚之下,城内营中八千余叛军,连带其中军官,已尽皆投诚。李铮进入军营,首先就看到了热火朝天的训练场面。

各个兵种在各将领的带领下,分为不同的方阵,或是在练习技艺,或是在练习阵势,显得有条不紊。整个军营里颓势尽消,降卒们的精气神还算不错。

虽然看其训练强度,远不及李铮麾下的新兵训练方式。但李铮却清楚的知道,他们在韩遂麾下,可不具备承受那种强度训练的条件。

对此,李铮很满意,毕竟才刚刚投诚,能做到这个程度,已经很不错了。对庞德做了一番鼓励,亲切的拍了拍他的肩膀,这才在庞德热切的目光中,离开了这个军营。

老远,就看见正迎风立在衙门口的荀攸。

“怎么?”

李铮上前,还了一礼,这才问道。

“有意料之中的人来访。”荀攸呵呵一笑,道:“此人正在偏厅等候,主公是否要立刻见一见?”

“哦?意料之中的人?是。。。”李铮凝眉一想,恍然道:“是董卓的人吧?”

当初,李铮和荀攸讨论分析局势的时候,就推测过一系列的后续。此番李铮大胜,恐怕会给董卓造成一定的压力,会派人来拜访,也在情理之中了。

荀攸点点头,道:“来人自称是前将军董卓之弟,名为董旻。看来,董卓很重视这次拜访啊。”

“董旻?”

对于这个名字,李铮很陌生,如果换成是李儒什么的,倒是很熟悉。不过既然是董卓的弟弟,想来正如荀攸所言,董卓的确很重视这次拜访了。

“见一见吧,晾着也没什么意思。”李铮想了想,一边对荀攸说着,一边往偏厅而去。

两人一前一后,不过百步,就到了县衙偏厅。

进入门槛,抬眼就看见了一位端坐于厅中右侧首位的中年男子。此人身材普通,面容还算圆润,看起来给人一种温和的感觉。

见李铮进来,董旻的眼中闪过一丝异彩,随即缓缓起身,走出坐榻,微微躬身一礼,道:“在下董旻,可是护羌校尉当面?!”

李铮还了一礼,笑道:“正是本校尉!”

说着,走上主位坐好,这才示意道:“贵客请坐!”

待董旻坐好,李铮才开口,道:“不知贵客来此,有何要事?”开门见山,李铮张口就问。

董旻呵呵一笑,道:“在下董旻,乃前将军董卓麾下破虏将军。”虽然早就跟荀攸说过自己的身份,但面对李铮,董旻仍然正式的自我介绍了一番,接着才道:“此番奉前将军之命,以私人身份拜访李校尉,第一个,是代表前将军,祝贺李校尉以少胜多,立下大功!”

说着,董旻语气一顿,双目直视李铮,道:“前将军遣在下代为奉上美女十名,金一百,白璧五对,明珠十颗,还望李校尉笑纳!”

李铮闻言,不由微微一怔,接着便笑道:“前将军太客气了,在下如何敢当!?”

董旻的心里却泛起一丝波澜。他清晰的看到,当他道出这些美女财货的时候,李铮除了表露出一些意外,清亮的眼神中,根本没有分毫贪婪。

这就说明,此人要么不好财色,要么就是家底丰厚,看不上这些东西。

不好财色,说明此人在性格方面没有这类弱点,弱点越少的人,越是不好对付。而家底丰厚,则说明此人颇有底蕴,有底蕴,才有力量!但不论是哪一样,都可以证明,此人不好相与!

“李校尉战功卓著,如何不能当?!”董旻笑道:“我家前将军对李校尉十分推崇,还望李校尉不要辜负了前将军的厚爱,务必要收下才是。”

李铮哈哈一笑,并不把董旻的话当回事,但嘴边的东西,不吃白不吃,于是便笑着点头应下了。

董旻见状,微微吁了口气。

既然李铮接下了这礼物,想必对于董卓,眼下来看,应该是没有敌意的。再者,财货奉上,接下来的话,才好说。

“这第二嘛,在下有个问题,不知当问不当问?”董旻接着开口道。

“哦?但说无妨。”李铮笑道。

“不知李校尉此战折损如何?手下还有多少可战之兵?”董旻道:“前将军说了,如果李校尉麾下人手不够,恐难以抵挡逆贼,前将军可调遣兵马予以校尉,襄助抵御逆贼!”

李铮闻言,不由与端坐左首的荀攸对视了一眼,两人的目光中,露出‘原来如此’的神色。

李铮面色一敛,露出一丝沉重,道:“此战以出其不意之策,打了叛贼一个措手不及。但本校尉麾下毕竟人少,虽然击破贼军三万,但也折损过半啊。如果左将军下令让在下出兵进攻逆贼的话,恐怕有全军覆没之虞。幸而左将军理解在下的困难处境,让我得以再次休养生息啊。”

董旻闻言,面色不变,却抿了抿嘴。

他进入高平东门城内才不过一会儿,进城的时候,亲眼看到那东门城墙上,里里外外上上下下,怕不有七八百精兵。如此一算,四面城墙,怕不有三四千人驻守。

眼前这李校尉,睁着眼睛说瞎话,说的竟然还如此自然。

“如果能得前将军之助,本校尉必将感激不尽!”

董旻默然片刻,道:“看来李校尉也非常人。。。”

李铮对他这句没头没尾的话,状作满脸疑惑。但眼神丝毫不变,盯着董旻,也不回话。

董旻却是指了指荀攸,继续道:“接下来,在下代表前将军与李校尉有要事相商,可否请这位先生暂时回避?”

“无妨。”

李铮见状,不由一笑,面色松弛,道:“这位是荀先生,乃我军军师,心腹之人,有何话但说无妨。”

董旻缓缓点头,沉吟良久,才道:“我家前将军不欲剿灭韩遂叛逆,李校尉意下如何?!”

“。。。”李铮盯着董旻看了好一会儿,看的董旻毛骨悚然之际,忽然大笑一声,道:“养贼自重么?”

“呵呵。”董旻只笑了笑。

“哈,你可以回去告知前将军,我李铮麾下兵力不足,对韩遂叛逆是有心无力,还请前将军不要怪罪呀!”

董旻得到了想要得到的东西,当下便起身,拱手施礼,缓缓走了出去。

待董旻离去的脚步声再不可闻,李铮才叹了口气,道:“公达的猜测果然不错啊,董卓真有养贼自重的打算。。。不过,”李铮突然哈哈一笑:“我不也是这么想的么?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我与董卓,算是盟友。”

荀攸颔首,道:“董卓此番试探,想必会有后续动作。主公还需防备此人,才是正理。”

“哦?”

“如果主公是董卓,会养虎为患吗?”荀攸反问道:“养着一个韩遂,已经能够达到董卓的目标,他绝对不会在养了一个贼的同时,还养着一只虎!韩遂也许不会让董卓忌惮,但主公一定会。”

李铮闻言,面色一沉,不由得点头称是,道:“那么公达以为,他会怎么做?”

“这倒不好猜测,不过最大的可能,是浑水摸鱼,趁着皇甫嵩发起大规模进攻的时候,对主公下手——或者驱狼吞虎——借韩遂之手,消灭主公。或者干脆自己动手!”

“如此一来,还得好生防备。。。嘿嘿,如果董卓生出这种心思,一定要让他吃个大亏!”

荀攸闻言,大袖一挥,笑着点头。

第七十九章天子诏

系统赋予的地图功能,虽然极其强大先进,但仍然有着不小的限制。其包揽的范围,只有李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