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民国当大帅-第1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本扳扳手腕是没问题了,但是依然无法让王振宇满意,因为在他的脑海中,强大的苏联依然如同阴影一般笼罩在心头。

    而按照王振宇的思路设计的制度严格来说对于王振宇体系的建立是起到了正面促进作用的,起码现在辖区内的各县都有了点发展进步的样子。不过贪污**,以势压人的现象依然存在,司法虽然独立了,但是对于社会关系的调节能力依然差的可以。

    但是这些在王振宇看来都还不足以要命,因为虽然在南京和武汉这个层面玩的是**,玩的是**制,但是这个层面之下还是建立在**协商基础上的,换句话说,过分的事情无法避免,但是至少在事发后是有希望得到纠正的,而不会让错误不断延续和重复上演。**制度最大的优点不是制造一个圣人社会让所有阴暗的东西消散,而是建立一个自我修复治愈系统,对发生的错误不断进行纠正并避免再犯。而这才是王振宇追求的一种状态,可是仅仅是在武汉周边的走访过程中,王振宇就发现这个还是太理想了。

    县级政权和省级政权是建立在**协商的基础上了,但是对不起,做的比较好的是省级政权,在县一级政权出现了一个比较糟糕的情况。所谓的**协商,那是指县城,一旦出了县城的范围那就对不住了,族有族长,村有恶霸,该怎样就怎样,谁也管不着。

    由于县级政府严格来说并不是中央派出机构,缺乏权威性和唯一性,本身的执行力又因为没有暴力机构支撑而非常不足,这样一来,**进步也就是在县城和一些商镇了,到了各村依然还是过去千百年来的老样子,而且看起来如果不想办法的话,这个样子还要继续下去。

    这一点让王振宇十分的不满和沮丧,他感觉到自己穿越之后的一切努力都和挑战风车的堂吉诃德没什么区别,甚至更加幼稚可笑。所有的努力似乎并不是为了让中国强大起来,并不是让中华民族文明起来,而仅仅是走洋务派走过的老路,学习西方列强的目的不是为了打败西方,而只是为了维系自身腐朽没落的社会制度。这让王振宇如何不沮丧,这一刻他似乎有点理解李鸿章了,这位大清帝国的裱糊匠是何等的凄凉,那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感觉是何等的感伤。想到这里,王振宇按了下桌上的铃铛,陈布雷推门进来了:“委座,有什么事情请您吩咐?”

    王振宇想了想道:“去请皙子先生,畅卿先生,戴季陶过来,另外让侍从处安排一下船,我等下和他们一起去南京。。。”

    这一天是8月5日,国民政府主席依然还是孙中山,不过国民政府历史上最为重要的一幕却即将揭开。

    8月7日清晨,王振宇乘坐自己的座舰永丰号抵达南京下关码头,按照他的命令,没有安排任何军政大员来迎接,仅仅是由三十辆福特车组成的车队在等候他的到来。

    车队一行直奔国民政府一号会议楼,王振宇这个时候突然跑来南京自然不是来看孙文下台的热闹的,而是有更重要的事情要谈。

    而在这个风云飘摇的时候,王振宇的抵达不可避免的带来了两个结果。第一个结果是南京当地的军警全部出动,从下关到国民政府所在地,车队必经之路全面护卫警戒,搞的不知道情况的市民更加紧张。第二个结果则是南京政经界的反应,大家都在关注王振宇这个南中国的实权者这次突然的南京之行会接见那些人,而被接见的这些人基本上就可以确定在未来一段日子里依然是南京国民政府的重要存在。

    不过根据武汉方面点名的情况来看,王振宇遇刺事件基本上就划上了一个不怎么完美的休止符。除了即将病休的国民政府主席孙文,遭到软禁的海军部部长萨镇冰以及已经畏罪潜逃的劳动部部长汪精卫,参与阴谋已经被秘密逮捕的农林部部长林森四人外,整个国民政府的要员都在被邀谈之列,这不禁让那些担心会被大清洗的人不由自主的叹了口气放下心来。

    实际上这只是王振宇耍的一个小心思,他这次来要谈的主要是三农问题,也就是农业,农村,农民。这个问题相对来说还是很专业的,那里需要所有的部长都参加啊!把所有的人都邀谈更多的是一个姿态而已。真正被王振宇点名参加内部会议的人员是熊希龄,梁启超,胡汉民等大佬和周质云,唐绍仪,张骞,程德全,蔡元培等政务院委员,再然后才是财政部部长廖仲恺,司法部部长徐谦,公安部部长郝冰,交通部部长詹天佑四人。

    历史上对于这一次会议的命名存在争议,有的学者认为根据会议的主体内容应该命名为“三农工作会议”,有的学者则认为根据参加会议的部门应该命名为“三院会谈”,都是吃饱了的。

    不过王振宇抵达国民政府后并没有急着下车,而是在车上等王亚樵上车汇报。

    王亚樵虽然只是党务调查部江南总站的站长,但是由于其肩负对日情报工作,而且屡立奇功,由此在整个党务调查部系统,除了部长周斓就是他有资格直接面见王振宇了。这次他更是从上海连夜坐火车赶来,有机密事务要面禀大帅。

    “大帅,这是我们查获的东西,因为事涉外交,所以我们不得不请示一下您”

    王振宇打开王亚樵递过来的文件看了一下惊讶的道:“土肥原贤二,这个人现在居然是上海日本总领馆的武官?”

    “是的,大帅。而且根据汪精卫身边秘书的交待,这次汪精卫筹划刺杀行动的经费就是由此人提供的。”

    “哦,那就做了他,这个人留着是个祸害。”

    “大帅,做掉他容易,可是会不会给日本出兵提供一个口实?”

    “亚樵啊,你考虑的到是很仔细,不过你只管做,不过要记得搞成一个意外就好了。”

    这一点王振宇考虑的更仔细,一来土肥原人在上海,如果是在南京到有些犯难了,上海则没那么多忌讳。二来英国人,日本人明面上还是盟友了,一个外交官如果死于意外,恐怕引不起什么波澜,别死于非命就行就这样。于是历史上声名赫赫的土肥原贤二就被王振宇改变了命运,无论他在历史上多么厉害,这个时候和王振宇一比,依然是如蚂蚁一般,王振宇这是在作弊了。

第382章 三农问题(三)

    王振宇快步走入一号会议楼大厅的时候,即将扶正的国民政府专职副主席王隆中,副主席兼文官事务委员会委员长章太炎,政务院总理熊希龄,参政院院长梁启超,立法院院长胡汉民五大佬纷纷带头鼓掌,欢迎王振宇的到来。

    这一刻,全南京都明白了国民政府里谁才是真正的老大,不是别人,正是眼前这个只有二十七岁的年轻人,这点不服不行啊!

    大家纷纷入座之后,王振宇自说自话的开始了发言:“突然决定和大家见面开这个会了主要是有几个事情要和大家谈一谈,这第一个事情就是要对已经作古的前清人物李鸿章做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这个我的秘书陈布雷起草了一份文件,大家待会传阅一下,再加加工,还历史一个清白,一个公道,不要让那些真正搞垮这个国家,让民族蒙羞的权贵逃脱历史的审判。”

    此言一出众人面面相觑,原本都以为王振宇要来谈孙文病休之后的问题了,可这一上来却是八竿子打不着的李鸿章的评价问题。拜托,在座的都是搞政治的,这种评论是非对错的事情可不是大家要操心的啊!

    王振宇却不在意大家的态度,而是继续说下去:“第二个问题就是三农的问题,准确的说,我们的农村要搞一搞了,再不搞就算我们完成全国统一,我们也逃不出历史的周期定律。这次我在武汉周边的农村走访了一下,发现这个农村地区,封建宗族势力依然强大,农民的收入依然低下,而且对土地的依附性依然很强,这还是我们借着欧战的机会从这个地区抽走了几十万壮丁之后的结果,其他的省份是什么情况那就可想而知了。在座的都是国民政府的精英,我想听听大家的意见”

    好不容易说服孙文病休的胡汉民现在自然是毫不客气的站出来反对了“王委员长,如果胡某没记错,去年的这个时候,这个土地改革的计划就已经出来了一次,但是在推广中遇到了许多问题,然后还是您亲自叫停的,怎么一年之后,您又要启动这个计划了?这总的给我们一个合理的解释或者说是理由吧。”

    王振宇此时的心境已经和过去大不相同了,在暗杀事件之前,他对眼前这些历史人物还抱有幻想,总觉得他们会一心为国为民,但是事实是如此的残酷,这些人本质上就是政客,就是要争夺权力,为此他们甚至不惜杀掉给予他们权力的自己。自己过去不断放权的做法显然是在玩以身饲虎的危险游戏,所以现在王振宇要收拢大权了,而这一切就要从眼前这个土地改革入手,因为土地差不多就是中国社会最核心最本质的东西了。

    “如果论学问,在座的都可以当得起我王文正的老师了,这点大家都不要谦虚,我自己有多少墨水自己是清楚的。但是有件事情上你们不如我想的多,所以现在是我来当这个委员长而不是你们。你们肯定想知道是什么事情,就是这历史上的兴亡之道。我这段日子好好读了读明史,大家说说看这大明灭亡真的只是因为阉党误国吗?大家再看看离我们最近的这个大清王朝为什么会垮台?”

    不等大家回答王振宇又接着道:“其实无他,就一点,不得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的话大家都会说,但是有几个大权在握的把民心当回事了?又有几个人把民心是个什么东西搞清楚了的?有的人认为只要老百姓有饭吃,这政府就得民心了,这个观点不能说全错,但也绝不就是正确。人的需求一般是阶梯式的,吃饱了就想要个媳妇,有了媳妇就想要个娃,接下来是富裕,尊贵。。。最后的理想就和在座的诸位一样,求个无愧天地,青史留名了。”

    众人一阵哈哈大笑,王振宇自己也笑了起来。

    “吃饭睡觉只是基本需求,人生的发展进步才是需求的核心内容,你满足了大部分人的核心需求,那么你就获得了民心,你就赢得了天下。历朝历代的建立都是在满足人基本需求的基础上的,而他们的灭亡无一例外都是因为自身体制的原因满足不了国人的核心需求了。以满清为例,八旗制度凌驾于全体国民之上,有的人生下来就可以衣食无忧,好逸恶劳。而有的人生下来辛苦耕耘,却衣不遮体,食不果腹。而贫穷还不是最可怕的事情,最可怕的是看不到希望。历朝历代都是世袭制,穷人的子弟刻苦读书尚可通过科举获得功名,英勇作战尚可获得升迁,总之出将入相尚有一丝可能。可是科举被清政府废除了,世袭制却没有被废除。从军打仗,立功再多也还是个士兵,而军官却是军校委培,多是裙带关系。官办企业,百姓的子女工作的再努力,也是一个合同工人,而他们的子女随随便便就是企业高管。就这样一个自杀的体制,满清政府居然还沾沾自喜,自诩是学习西方列强的新政。事实上当你固化了社会各阶层的存在,垄断了权力和收益并断绝了别人改变命运的渠道的时候,你自己离毁灭就不远了。而我们,国社党人,今天掌握了权力,切莫走前人走过的老路啊。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已。”

    王振宇这段话一说,在座的纷纷点头,并低声交换意见,财政部长廖仲恺更是激动的鼓起掌来。只有胡汉民听了之后,依然皱皱眉头道:“王委员长所言不虚,可是这跟咱们要进行的土地改革有什么关系吗?”

    王振宇笑道:“这个国家要发展壮大,不光是有知识有文化的人的责任,那些被你们轻视的农民也是有责任的,而且我可以明确的说,他们甚至还应该承担主要责任。但是如果是把他们放在农村,束缚在土地上,他们的能力也就是一年几千斤谷子而已。但是我要告诉你们,农民只是一个职业,而不应该是一个身份,龙生龙凤生凤也不应该是我们这个国家未来社会结构中的正常现象。我们要建设一个制度,让我们民族中真正有才华,有能力的人不因为出身,不因为家庭,不因为背景,不因为关系而被埋没。只有这样,我们的国民才会欢迎我们的制度,而不会充满抱怨和失落;只有这样,我们国民才会认同我们的国家,而不会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历史上二十万满洲入关,二亿汉人束手无策,任人宰割就是一个深刻的教训。”

    “那请问委员长,我们在农村地区的改革该如何进行才能实现您刚才的设想和要求呢?”熊希龄听到这里轻声插话问道,他也是第一次发现王振宇那么能侃。

    王振宇伸出了三个指头:“其实简单来说只有四项基本工作,做好了,我刚才的设想就有希望实现,就能实现。这第一,是要打破封建宗族势力对于农村的统治地位,这个封建宗族制度上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社会,这个我们不否认。但是另一方面也滋生了许多社会问题,比如对人丁的控制,比如以家法代替国法,最终也导致国人眼中只有家而没有国。而我们目前推行的县人治县制度也因为这个封建宗族制度而走到了一个瓶颈上。这些贪婪自私的封建族长一方面通过县人治县制度获得好处,另一方面却不允许别人把手伸进他的地盘,这就是很自私的小农**识了。所以我的设想是设立乡村警察制度,先让那个家法作废,至于乡村警察都属于中央派出警察的范围,一般不从当地招募,全部由退伍军人担任,直接隶属于司法部和公安部。然后第二是村一级坚决不搞**选举制度,甚至允许世袭存在,允许在不违反法律基础上的威权主义存在。这个我也有我的观点,农村这个地方一般都是聚居,而我们中国人一贯也是帮亲不帮理的,这样的地方搞**,搞出来的也就是四不像的结果,不如不搞。所以根据第二我还想出了第三,村一级不设立行政机构,只设立服务机构。平日由村长或者族长带头,修修路,挖挖渠什么的,就不要把收租之类的行政权力混进去了。各商镇的农渔会这样的机构可以把这部分前朝又士绅承担的工作接过来,一方面帮助农户生产销售,另一方面则承包部分政府职能。农渔会在民国十年前全部由所在镇的农户自己选举管理,我甚至觉得还要让其拥有一部分发展基金,用于低息放贷给农户。第四点,也是最关键的一点,我们光把上面三项做了,也只不过是缓解农村的矛盾,对于整个国家的发展能起到的实质作用还是太过有限,所以这最后一点,我的想法很明确,要通过各种政策,把我们的农业朝着农场化的方向带,包括大笔的政府农业补贴。同时要想办法把由此产生的富余的农业人口引进到城市里,让他们变成产业工人和消费的主力军。这一点教育部蔡部长你们要注意了,不要光注意大学和基础教育的投入,还要多办些技术类职业类中专用于培养产业工人。我在这里还要提醒各位一句,过去一年,我们上了那么多项目,南洋的商人,浙江的商人开办了那么多工厂,看起来都赚钱了,但那是建立在欧战爆发需求猛增的基础上的。一旦欧战结束,需求必然由外向转向内向,而国民政府要做的,就是要让国民富裕起来,不然消费需求不足的结果是很严重的,我就说这么多,具体办法你们合计,我最后还提一点,你们最好先选一个省做试点,比如说江西省。。。”

第383章 风雨欲来

    土地改革注定不是能够一蹴而就的,孙文病休和《江西土改》在南京两院引起了空前的争议,不少议员甚至为此在议会大打出手。但这些不是王振宇要操心的,他有他的办法,就在孙文病休的前一天晚上,王振宇十分明确的告诉大家,要么由南京政府积极推行,要么就是哪里推行不动哪里就改成军政区,他不介意用暴力手段推动社会进步。

    孙文病退之后自然是不会再住在主席官邸了,实际上虽然大家嘴巴上都约定一年为期,但是就是孙文自己也不信这个约定届时能够兑现,他带着怀有身孕的宋庆龄去上海“养病”去了。

    从始至终,到孙文在南京上火车的那一刻,王振宇都没有露面,也没有要和孙文再谈什么的意思,孙文只好带着内心的那份失落去上海了。。。

    王振宇到不是故意不给孙文面子,而是北方的局势越来越严峻了。

    很多时候还真的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在直皖战争中扮演黄雀一角的张作霖现在是胳膊粗了,气也壮了,野心也愈发膨胀了。

    仅仅一个月前,还在沈阳卧着的东北王在日本人的诱惑下,终于提带二十万奉军提前登上了北京的政治舞台。此时正是直皖两军最为虚弱的时候,加上日本关东军的卖力支持(折损了足足一个步兵大队),张作霖不但一屁股坐进了中南海居仁堂,而且手下的奉军跟吹气球一样膨胀到了惊人的五十万,吓得正考虑如何独善其身的山西督军阎锡山,陕西督军陈树藩等人连忙通电拥护张作霖,这下子张作霖的声势可就大了。

    人就是这么奇怪一个动物,没得意之前那是老实巴交的不行,一旦风光了那就忍不住的张狂。现在我们的张大帅就很是张狂了,天天在北京和一帮子日本顾问在倒腾自己要不要趁着南方军队的主力在欧洲的机会,干脆二一添作五,五十万大军一口气向南一推就算完事了。这接下来天下就是俺们老张家的了,张作霖第一次感觉到了天下这头鹿离自己如此之近,简直就是唾手可得啊!

    不过要打南方,还是得先过直系的河南和皖系的山东,这自然也是张作霖要推的范围,可是人直系第一个不答应。吴佩孚在洛阳集合第三师,第十一师为主的六万直军主力就沿着黄河布防,等着奉军飞过来了。

    东北虽然纯爷们多,但是这些纯爷们大多不会游泳,看着黄河也就叹气的份了。不过没关系,要过黄河也不是非走河南不可啊,山东也是一个好去处。而且山东的皖军现在总兵力还不足五万。如此一来,张宗昌帅先带着十万奉军一点都不客气的就开进了山东,开进了济南城。

    相比于吴子玉还有老袁留下的巩县兵工厂补充弹药恢复元气,徐树铮到这会可是没这么好气运了。他是什么都没了,如果不是他还有些手段,及时带着嫡系三万军队退向了徐州,保不齐就在济南让张宗昌这个狗肉将军给缴械了。实际上不肯跟他一起撤往徐州的山东督军张怀芝就悲剧了,不仅麾下的第五师被缴械收编,而且本人也被张宗昌这个土匪抢劫一空,赶出了济南,如果不是随从发现的及时,估计已经抹脖子自杀了。

    这奉军显然是一帮没见过市面的土豪啊,根本不按规矩出牌,一边自夸自己最实在,一边实在的把别人家的东西当自己家的了。

    要知道张宗昌在刚进济南那天还和张怀芝认了家门,拜了把子的,结果不到三天,言犹在耳,就把人基业给夺了。这让一向以心狠手辣自居的徐树铮看了都冒冷汗,自己皖系这些人怎么看都不是奉军的对手。

    张宗昌获得了张作霖给予的山东军务督办的头衔后,立刻去青岛拜访了日本人,然后获得了一大批军火,紧接着一周不到,张宗昌的奉军就扩充到了八个师二十万人的规模。这些数字被送到王振宇处之后,一向以处变不惊自诩的王振宇都忍不住命令青年军各师开始恢复满员的军事动员工作。这让小日本一折腾,奉军估计突破百万也不惊人啊!

    英法美等国公使对于北方的这个变化也是惊讶无比,他们已经约谈日本方面了,希望北方中国的军事力量能够压缩规模,现在的扩张速度怎么看也是要继续进行战争的样子。再往下打自然是奔着南方去了,这是不许可的,英法现在是国民政府的大债主,如果国民政府被消灭了,按照人死债消的规矩,英法就悲剧了。而美国更是强烈抗议日本违反原有约定,开玩笑,美国资本已经进入南方各省了,这一打仗不就打水漂了,那些国内的大资本家可都是惹不起的存在,除非自己不打算回去竞选议员了。

    而到了这个时候,原本还是拖延状态的直系,皖系和南京方面的谈判立刻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起先,无论是吴子玉还是徐树铮都判断奉军在得到北京后就会停下来,毕竟奉军的实力有限,所以在和王振宇方面代表几次沟通中,这两位都还存了东山再起的心思,要求只是易帜,保留军队和地盘,同时每年从国民政府获得一千万银元的补贴。这样两家就以南北缓冲地带的形式存活下来了,将来再图发展也不是没有可能。但是谁能想到奉军的实力在入关后扩张是如此的迅速,跟吹气球一样就奔着百万大军的规模去了。而且这帮东北爷们真的很实在,一旦手里有了实力就没打算给你留活路了,连休整都不用,就仗着兵多就压了下来。

    结果首当其冲,徐树铮就没了谈判的资格,因为他现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