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民国当大帅-第2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真的是没有半点脾气。

    “大家都说说,莪们山西这次该怎么办?”在没主意的时候,召开一个会议来想主意显然是个不错的办法,所以阎锡山把晋军系统营以上军官统统招到太原来开会。

    阎锡山把主题一亮出来就满怀期望的看着自己麾下的这些人,期望他们能给自己拿出一个好办法来。而出席这次会议的晋军军官包括商震、徐永昌、李服鹰、张荫悟、周玳、楚溪春、杨澄源、杨爱源、王靖国、傅作义、孙楚、李生达、陈长捷、郭宗汾等则立刻陷入思考之中。

    阎锡山对待部下一贯优厚,这一点在民国并不少见,但要论及待人真诚,整个民**阀中恐怕也就只有这个阎锡山了。所以现在他有麻烦了,下边的人自然是只能闷着脑袋拼命想了。

    但是这种危局之下办法岂是好想的,最先开口的是资历最浅的傅作义:“督军大人,卑职愿意帅部据险而守,挡住奉军,但是光靠莪们晋军怕是不够的,您还是得找点外援。。。”

    这号称晋军最能打的傅作义都这么说了,其他诸如商震,徐永昌之类次一级的战将自然也纷纷跟进,建议督军大人向国民政府求援。

    阎锡山是又好气又好笑,最后也只能是无可奈何,谁让自己手下这帮子兵那么熊了。嗯,阎锡山到是忘记了一个说法,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历史上的晋军战斗力不强的关键其实还是在他阎锡山自己身上,不然同样是晋军在他手里是个软柿子到了傅作义手里怎么就变成“七路半”呢?

    阎锡山点点头,同意了这个说法:“这样,就辛苦商兄和徐兄,你们各领一军前往晋北和晋东迎敌,记住一点,只要奉军不动手,你们就不要开火,能不打莪们还是不要打的,一打苦的还是莪们山西的老百姓啊。”

    说道这里他又看了看傅作义:“宜生兄,你就替我守太原就是了。我想来想去,这个最后的决战怕是要在这太原城开打了。。。”

    其实阎锡山和晋军的高级将领们把问题想得有些严重了,张作霖其实并没有开打的计划,人家也是善于算计的。按照张作霖的算计,只要在山东借助日本人的力量打败了南方的王振宇,那么接下来这天下还不是自己老张家的,然后自然是借着天下一统的局面威逼阎锡山投降是了。当然阎锡山如果现在就望风归降那就更好不过了,可偏偏平素软弱的阎锡山这次却如同吃多了药一般,居然把麾下的晋军八个师一分为三,商震,徐永昌各指挥2个师和孙烈臣,张景惠的部队进入对峙状态,而另外四个师则退入太原城中。一副死战到底,毫不退让的架势,这下轮到张作霖自己吃不准了。打还是不打,这是个问题?

    一时间之间,山东山西同时成为中国内战的导火索所在。社会各界,尤其是南北两京的知识分子纷纷对此表示担忧并发出和平请愿,敦促各方势力以国家大局,民族利益为重。而英国驻华公使朱尔典却是个相反的例子,这个已经习惯在中国当太上皇对中国中央政府指手画脚的英国老殖**义者现在兴奋的不得了。自从自己错误的判断了形式支持袁世凯称帝并引发护国战争以来,整个中国就陷入了势不可挡的崛起状态。虽然白厅方面没有责怪朱尔典,但是一直以一流外交人才自居的朱尔典却十分内疚。因此他对于南方国民政府以及王振宇本人是充满敌视的,这一点在中**队击败德国人之后更是达到了顶点。在朱尔典1919年元旦递交给白厅的年度报告里,朱尔典反复向伦敦方面强调,如果继续坐视中国的强大,那么帝国不仅仅是在华利益受到损害,在东南亚地区的利益也将不保。因此朱尔典希望帝国政府扶持日本加大对中国的打击力度,然后再利用俄国这个泥潭消耗日本的力量。算盘打得倒是很响,可惜伦敦方面对此没有只言片语的回复,这让朱尔典很是沮丧甚至心生不满,他对公使馆的其他人员说:“伦敦那帮人现在做着的是埋葬大英帝国的事情,而我们却只能束手无策。”

    其实朱尔典还真的是冤枉了大英帝国的决策者们,他们不仅看到了朱尔典的报告,而且给与了高度重视,但是英国的国库实在是太不给力了。在欧战之后,这个曾经号称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库已经空的可以跑老鼠了,而在远东地区采取任何措施都是大英帝国财政无法支撑的,一个不慎甚至会引发整个帝国的崩溃。。。所以他们对于朱尔典这份充满爱国主义和责任心的报告只能是选择视而不见了,一战之后的大英帝国在面对此起彼伏的问题时大多数时候就是这个心态,这也为后来的绥靖政策埋下了伏笔。

    现在好了,中国人终于要打内战了,而且根据日本方面的消息,他们那种穷得和叫花子一样的天皇军队又要开始赌国运了。他们将在山东和南方的国民政府进行作战,并争取为北京的中央政府统一全中国提供支持。

    为了获得英国人的支持,日本人还表示绝不扩大日本的在华势力范围,并尊重英国在中国东南地区的特殊权益。而这个权益是朱尔典梦寐以求的,1916年为了让中国出兵,英国不仅仅是放弃了九省关税,还放弃了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许多权力,而这些地区在英法列强势力退潮后进入了高速建设时期,财富滚滚而来,让他这个驻华公使看了都眼红。而现在这一切在不需要帝国政府支持的情况下就有可能实现了,你让朱尔典如何不幸福?

    不过小日本并不是活雷锋,他们做事情是要好处的,条件就是大英帝国认购日本政府发行的战争债劵,打仗是需要花钱的。。。

    实际上,1919年的世界经济也呈现出了一个颓势,随着欧战的结束,市场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武器和军工原料的需求几乎在一夜之间降到了最低点,同时居民生活消费明显供不应求。这个时候工业结构中重工业比例明显过高的日本人就吃大亏了,许多产品被积压在了仓库里,许多订单被取消,大批产业工人失业。。。而在他们的对岸,国民政府控制的南中国则没有受到多少影响。重工业的订单减少之后仅仅是微微一跌就止跌回升了,青年军的扩编工作立刻消化了他们多余的产能,而随着这几年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大量侨汇和欧战红利的出现,国内市场的消费能力和购买力也发生了惊人的变化。更为重要的是国民政府提出了第二个五年发展计划,成都,昆明,贵阳,长沙,南昌,福州,杭州,苏州,西安,郑州,徐州等十五个城市被列入国民政府发展计划。国民政府计划在五年的时间里花150亿华元以这十五个城市为中心,开展大规模的铁路公路交通网和新式城市建设。

    而更让日本决策者担心的问题是,南支那一旦实现了他们的第二个五年计划,那么即使不需要通过战争,他们的国力也将超过日本。而这基本就意味着日本将只能成为一个海洋国家,而一旦支那人建设了足够强大的海军,那么日本的命运就只有灭亡一途了。

    “皇国兴废,在此一役”田中在陆军部最后的动员会上发出了声嘶力竭的喊声。。。

第440章 战争降临(三)

    无论人类的愿望多么美好,历史的车轮总是离美好很远。身为穿越者的王振宇现在已经彻底融入了这个时代,在他的眼中已经没有什么和平了,他要的是统一和强大。

    在徐州,北伐军总参谋部,白崇禧依着自己的习惯背靠着自己的办公桌,眼睛一动不动的看着背板上的军用地图。对于身后进进出出、忙忙碌碌的参谋他自然是视而不见的。

    山东地区的作战准备早就已经开始了,军备部更是强行切断南北交通接管多段铁路,不惜一切代价把各类作战物资源源不断的送到了徐州。而在徐州,北伐军各级机关全部都在连夜加班,把这些作战物资下发各作战单位和输送到指定储备地点。而徐州的机场也进入到了空前繁忙的地步,大批秘密转场前来的飞机飞抵此处,空军飞行第一师已经全部抵达徐州大型军用机场,所有的飞机都在进行最后的检测,隶属空军的气象部队也开始秘密潜入可能的作战地区,对天气变化做出各种预估和分析。。。所有的工作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不过这跟白崇禧没有半分钱的关系,这些事情目前都是蒋方震这个副参谋长在负责。白崇禧虽然只是一个北伐军参谋长,但是实际权力却相当于北伐军司令了,因为目前的北伐军总司令是由军事委员会委员长王振宇亲自兼任,这也是军事委员会的一项新制度,兵力超过十个师以上的方面军最高指挥官由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亲自兼任。而北伐军的兵力目前还在不断的扩大中,原本计划用五个师赢得山东地区作战的方案已经被王振宇否决了。王振宇的思路是要在山东赢得决定性的胜利,这就要求有充足的兵力,因此北伐军的规模最终达到了惊人的二十二个师,其中部署在徐州一线的就有十个师和一个装甲师,一个飞行师共十二个师的部队,总兵力达到了惊人的三十万,各类重炮达到七百二十门,辅助性火炮二千门,各类作战飞机一百八十架,坦克装甲车二百多辆。可以说如此巨大的作战规模是青年军建军以来的第一次,对于白崇禧个人来说也是平生初见,所以他也顾不上掉发越来越严重的脑袋了,没日没夜的在思考着全局,对他来说,这一仗必须赢,而且要大获全胜。

    和往常一样,这次北伐军也设立了东线和西线司令部,在东线司令部坐镇的是李烈钧,这位同盟会系出身的将领靠着最近一段时间的表现以及在担任欧洲远征军司令的成功获得了王振宇的信任,这次更是出任北伐军东路军总指挥,算的上是王振宇面前的红人了。而在西线司令部坐镇的则是程潜,这位同样非嫡系出身的将领依靠自己出色的工作能力和拉帮结派能力使得自己在王振宇面前的砝码越来越重,这次的西路军总指挥人选则然是跑不掉的。

    不过白崇禧并不在意谁任总指挥,因为很多时候,他会直接把命令下到师一级,而每每到这个时候总指挥就成摆设了。。。

    当蒋方震签署完几份比较重要的文件走进来的时候,他看着又沉寂在思考中的白崇禧很是惊诧的问道:“健生老弟啊,该准备的都准备了,你还是思考什么呢?难道还怕我们失败?”

    白崇禧是一个孤傲的性格,平素待部下根本谈不上什么尊重,要么不理不睬,要么动辄呵斥,总之少有好脸色。但是对蒋方震却是礼遇有加,理由也很简单,蒋方震的战略眼光一直都是白崇禧佩服的不行的存在。根据军内高层传闻,这一次军委一号首长(指王振宇)批准的山东作战计划书就出自于这位前保定校长蒋方震之手。

    “百里兄啊,我根本不担心我们的军队打不赢,别的不说,目前的东路军从人员到装备比当初咱们在欧洲远征军那会强多了。当时那么困难的情况下咱们都能轻轻松松打败德国佬,现在这个张宗昌乃至日本人我还真不放在眼里。可这一仗毕竟关系到祖国的统一和大帅的宏图大业,你要说我一点也不担心恐怕我自己都不信。”

    留学过日本,并且算得上是军刀组的蒋方震对于日本似乎还真的是一点都不担心。事实上留学日本归来以后,在中国陆军建设方面,蒋方震一直鼓吹日本有两样东西不值得中国学习,一个是武士道,一个是陆军。可惜当时的中**界高层在日俄战争之后对日本陆军产生了近乎迷信的崇拜,不断的把军事人才送往日本培训,而对于日本留学归来的军官也委以重任。结果抗日战争在一定程度也就变成了老师打学生了,看样子就算是学习强者也应当是学习其长处而非短处的。

    看到白崇禧的担忧,蒋方震十分轻松的笑道:“正好我这会得空,听你说说看,看你在担心什么?”

    白崇禧笑了笑,才想起自己居然一个上午没喝一口水,于是抓起杯子喝口水后道:“其实张宗昌还不够资格让我们担心,我们真正要担心的还真是日本人。日本的陆军实力很强,但是我个人有信心,这一次把他们打翻在地,毕竟日俄战争已经过去了十四个年头了,战争的玩法早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有一个情况一直没变啊,那就是制海权,日本人的联合舰队摆在那里,而我们的海岸线也是长的可以,咱们在山东一旦和人家开打,从山东到广东都是人家联合舰队可以随便打击的对象,日军可以在其中任何一个省份实施登陆。而这个时候我们的主力全部都在前线,真到那个时候我们可就真的是鞭长莫及了。。。”

    蒋方震十分严肃的听完,然后仰天长叹道:“大帅果然神机妙算,他就知道健生兄会有这个担心,我从武汉过来前他就专门找我谈了话,现在用上了。”

    白崇禧闻言大惊:“大帅怎么说的?还望百里兄速速道来!”

    蒋方震见状也不卖关子了:“大帅的思路远比我们清楚,是真正做到了知己知彼。健生兄你再看看地图和我军的部署,根据我们从秘密渠道获得的情报,日本在山东计划投入的军队不过三个师团八万多人而已,另外有还有二个师团五万多人则留在了九州作为后备部队,这个是你是知道的,和咱们几十万虎狼之师交手却派出劣势兵力一直都是犯兵家大忌的。可是你知道的是为什么日本人会做这么傻的事情?大帅就知道。日本陆军常备师团不过十七个,除开近卫师团这个花瓶摆设外,剩余的十六个师团因为西伯利亚出兵已经派出了九个。也就是说,即使把近卫师团也派来山东,日军也才能在兵力上和我军持平,而且还是建立在我军不增派援军的基础上。这个时候他们能发动山东战事就不错了,根本做不到派出部队去我们的沿海玩抢滩登陆了。更何况我们的大帅在这一点上早有防备,福建,广东,浙江,江苏四个省均留驻了二个师,有这八个师在,日军登陆兵力多了他们没有,少了他们则是在送死。对于联合舰队我们真正要担心的是他们突入长江炮击沿江诸城,可是海军早就在吴淞,崇明,江阴,镇江等地修建了坚固的要塞炮台,依靠370mm的重炮守卫炮台封锁长江,日本人要突入根本没可能,估计最多也就是轰轰上海,可人家英法答不答应就不知道了。而且大帅已经计划组织高速舰队去执行破交任务,估计到时候日本联合舰队会忙的连炮击上海的时间都没有了。真正要咱们操心的是如何在山东地区的决战中重创日军,这是必须做到的,同时就是以山西地区为核心点把奉军拖进去,这样我们才能全心全意在山东和日本人决一死战。还有张宗昌你不要小看,大帅的意思,必要的话,就趁着张宗昌佯攻的机会,把小打变大打,把张宗昌的元气和锐气都给打没了,同时也让日本人得出我们已经是强弩之末的判断,为我们选择有利态势决战打下基础。。。”

    白崇禧听到这里顿觉茅塞顿开:“大帅果然是大帅,整个全局都被他看得透透的。妙极,妙极啊!百里兄啊,我觉得我们的作战计划还可以再修改一下,变得更狠一些。你觉得我们把决战地点放在济南如何?你看从济南往北可都是一马平川,适合装甲突击战术的执行。而且有泰山做掩护,一旦展开反击,我们进行战略迂回也要轻松的多。更为重要的是,一旦我们把战场定在济南,那么日军的整个战争补给线就不得不跟着拉长,这个时候我们的机会就出来了。。。”

    蒋方震点点头道:“我看行,不过我觉得还要补充一条,我们在进入济南后要尽快在济南建设军用机场,大型无法建成就用小型在数量上弥补。我看了飞行一师的训练,我有一种预感,这作战的模式还存在很大的变数,所以济南做战场,空军的投入也是要给与保证的。。。”

第441章 战争降临(四)

    在阎锡山的晋军之中,有这么一群人存在。他们原本是太原讲武堂的毕业生,从毕业之初就深得阎锡山的信任和重用,在晋军之中一直是中层军官的主体。民国六年的直皖,直奉战争结束后,一度亲临前线观战学习的晋军高层商震、徐永昌等人深为新的战争方式所震撼,纷纷敦促阎锡山改革晋军。而阎锡山改革晋军的办法也很有他的个人风格,当时国民政府代表提出的办法是派遣应届毕业的军校生进入晋军任职,这个办法在他看来很容易导致军权旁落。他的办法是把晋军中一批二十五到三十二岁之间的军官,以傅作义为代表派到武汉学习两年。在他看来这些人至少不会背叛自己,可他却忽略了一个基本事实,那就是繁华的南方对于这些深居山西的青年军官已经成熟的思想也许产生不了巨大冲击,但是却能产生持续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晋军营长楚雄飞就是其中的代表,现年二十八岁的楚雄飞是山西五台人,浓眉大眼,体格健硕。民国二年毕业于太原讲武堂,随后报送保定三期学习,为人性格豪爽,处事果决,待人谦和,加上他自身的军事素质十分出众,在晋军之中也算是声名赫赫之辈。在新生的少壮派之中,傅作义之下就属这位仁兄最厉害了。民国六年前往武汉陆军大学学习自然是少不了这位仁兄了,而且相对于傅作义,这位在思想上走的更远,他居然还秘密的参加了青年军官联合会这个组织。并且在回到山西后大肆鼓吹国民革命的成果,把武汉南京吹的和天堂一般,把青年军的战斗力吹成了所以这一次前往晋东,楚雄飞的部队就成了晋军的先头,第一个开抵山西和直隶的交界点,整个山西的安全所在,井陉。

    这里是晋奉两军对峙的前线,孙烈臣麾下的八个师就在这里摆着,能不能突破井陉这个千年天险不得而知,但是威慑效果却是不容忽视的。

    大摇大摆跑到晋军面前挑衅是奉军那帮土匪兵每天必做的工作,即使是在晋军援军大举抵达后,孙烈臣的部队也没有收敛,依然不客气的跑到晋军的阵地对面撒野,又是骂人又是撒尿的。偏偏这些东北人骂人嘴特溜,说起来一顺溜一顺溜,而且还先从山西人算不算男人说起。

    什么样的长官自然是带出怎么样的部队,楚雄飞这种眼里揉不得半点沙子的主,他手下的部队是个什么脾气自然是可想而知。男人最忌讳的就是被人小瞧,而奉军显然把这一点发挥到了人类的极限。楚雄飞麾下的晋军官兵大都咬牙切齿,枪弹上膛,如果不是楚雄飞平日军纪严明,保不齐他们就开枪射杀这些滋事的奉军了。

    但是事情到了这里发生了最让人苦笑不得一幕,负责闹事的这一个连队的奉军居然毫不客气的朝着晋军阵地放枪。这原本也是奉军每天必然上演的戏码了,意图是制造一点紧张的气氛,而原本负责这一线防御的晋军由于自身底气不足对此自然是不敢还击的。而在他们急吼吼撤下来的时候更是没对楚雄飞的人说明白,结果可想而知,听到枪声的楚雄飞部如闻天籁,这是奉军进攻而且是大举进攻的信号。。。

    足足一个连的奉军,一百五十多人枪,让楚雄飞一个营的兵力扫翻了一半,俘虏了一半。还没等楚雄飞想好怎么向上级报告,奉军的反击就不期而至了。

    实际上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换任何一个团级军官,如果麾下部队损失超过了百人而他却无动于衷的话,那么他这个团级军官也就做到头了。奉军的团长也不用花心思去请示了,直接调集部队发动攻击,算是找回场子,估计这个团长以前是混黑道的主了。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楚雄飞自然也犯不着客气了,指挥本营官兵一顿狠打。战斗仅仅持续了二十分钟,对于作战双方来说也许都是第一次,所有可以预见和不可预见的情况都出现了。没有战争经验,没有深仇大恨,没有政治信仰,这二十多分钟的战斗结果造成的彼此伤亡都不大。楚雄飞的这个晋军营确实是精锐,打得也凶狠,可战果实在是不够看。没办法,奉军打得实在是太赖皮了,也不知道他们从哪里找来的兵,没进入射程前个个龙精虎猛,一进入有效射程就个个爬在地上不肯起来,任凭军官如何催促都没有。最后督促的军官让晋军给打死后,这些奉军官兵也就乐得逍遥了。

    这场发生在井陉地区的小规模战斗完全是一场意外,而恰恰是这样一场意外更加意外的打响了中华民族彻底崛起的枪声,历史永远铭记这一刻,中华民国八年十月九日。。。

    南京,原江苏织造府,现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南京办事处。按照王振宇的要求,这里已经被更名为大观园,并且按照红楼梦里的记载对这里进行了大规模的改建,几乎做到了和书中记载完全一致的地步,为此王振宇还收到了上海红学会的特别感谢信。对此王振宇对送信给自己的赵玉婷笑道:“想那曹雪芹生前穷困潦倒,身后却养活了那么大一帮子人,厉害啊!”

    王振宇带着自己的二夫人赵玉婷是九日早上抵达南京的,因为次日也就是十月十日,南京国民代表大会有一个针对军事委员会的不信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