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朝伪君子-第1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指挥,各百户们将令不一,互相矛盾,火势一起,睡梦中迷蒙惺忪的义州卫将士们哪有能力组织有效的抵抗,勇士营一阵乱刀劈杀后,便只听到义州卫官兵恐惧凄厉的哭喊。

勇士营参将孙英也直接参与了此次突袭,眼中看着火光遍地的营盘,耳中听着求生无门的哭嚎,孙英脸孔微微抽搐。

此情此景,与当初秦大人下令血洗东厂时何其相似。

这位秀才出身,看似温文尔雅风度翩翩的年轻人,施展雷霆手段时却如一尊杀神下凡,一道命令便收走了多少人命。

※※※

勇士营杀人是有选择的,大乱甫起,勇士营冲入营盘后,厮杀的目标都集中在那些混乱中跳脚骂骂咧咧指挥的将领人物,一阵冲杀过后,义州卫营盘里的副千户,百户等等将领顿时死了一小半。

残酷杀戮中,两门散发着幽幽冷光的佛朗机火炮被勇士营的几名军士推到营门前。

轰!

一发实心炮弹准确地击中了营中的帅帐,帅帐眨眼间化为一团烈火。

这一发炮弹终于彻底击溃了义州卫官兵们微弱的斗志。

叶近泉从火光中踏步走出,刚杀了两名千户的他此刻浑身浴血,大手一扬,营地中间的厮杀双方渐渐停手,彼此凝神小心戒备着对方。

“查,辽东都司义州卫指挥使钱宪横行跋扈,贪墨军饷,残杀百姓以冒军功,任内多有不法事,并策谋刺杀钦差以掩其罪,奉钦差大人之命,钱宪已被诛杀于义州郊道,钦差大人代皇帝陛下和朝廷接管义州卫所,但有抵抗违命不从者,视为附钱叛逆,当场诛杀,并株连九族!服从钦差大人接管者,旧帐一笔勾销,人人有赏!”

叶近泉满含杀意的大喝,令所有义州卫将士愈发动摇犹疑了。

皇帝,朝廷……这些离他们仿佛很遥远的字眼却唤醒了他们的敬畏心。

人类自有统治者以来,对皇权终究是畏惧的,三千余将士都是苦出身的军户子弟,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下来,若不到走投无路活不下去的地步,谁也没胆子造反,更何况今晚营地里的情势一眼分明,勇士营已控制了整个局面,这个时候谁还会为了一个钱宪而跟代表皇帝和朝廷的钦差叫板?

锵!

一名义州卫军士扔下了手中的兵器,一言不发地抱头蹲在地上。

这个动作如同瘟疫一般迅速传染全营,所有将士纷纷扔下了手中兵器抱头蹲下,用沉默的方式表现出对钦差接管义州卫的顺从。

叶近泉悬着的心终于落回了肚里,冷酷的脸上甚至勾出一抹不易察觉的笑容。

秦堪的意思是杀将领而收军士,秦堪不需要这些将领,但他需要义州卫的三千余军士,叶近泉终于完美地执行了秦堪的命令,厮杀固所难免,但义州卫的伤亡只有数百人,已然减到了最低。

“放下兵器者皆有功,钦差大人不会让弟兄们白忙活……”叶近泉说着朝后一挥手,几个红木大箱子从营门外抬了进来,箱子里的数万两现银却正是秦堪出关后一路收取的各府县官员们的孝敬。

“凡放下兵器者都过来领赏,每人领十两银子,真金白银童叟无欺,算是钦差大人给弟兄们的见面礼,弟兄们把银子揣进怀里,再拍拍胸脯问问自己,钱宪可曾对各位如此大方过?你们是愿意铁心跟着一个胆敢杀官造反的叛逆被朝廷大军剿杀,还是愿意堂堂正正跟着代表朝廷的钦差大人升官发财,功荫子孙万代?”

沉甸甸的银子握在手里,再配上叶近泉这一番推心置腹的利害言辞,义州卫将士们脸上颓丧木然的神情终于悄然变化。

叶近泉喜在心头,义州卫,可用矣!

“银子都拿到了吗?”半个时辰后,叶近泉嘶声大喝。

“拿到了……”三三两两稀疏的回答。

“都他娘的精神点!你们是发了小财,不是死了爹!”叶近泉再次大喝道:“银子都拿到了吗?”

义州卫将士精神一振,齐声大吼道:“拿到了!谢钦差大人赏!”

“好,现在,从地上拾起你们的兵器,此刻开始,咱们就是同一个锅里搅饭吃的弟兄,跟着钦差大人,他会给弟兄们一个敞亮的前程!”

一名百户模样的将领捂着右臂流血的伤口,语气里带着几分犹自愤怒的意味,瞪着叶近泉道:“我们死了二百多人,都是被你们杀死的!你们刀口上的血还未冷,转脸咱们又能当兄弟了?”

叶近泉冷酷一笑,身子一转,指着营门处两门佛朗机火炮,道:“这两门炮我若命人填上开花弹,突袭之前先朝你们各个军帐发几十弹,你觉得你们会死多少人 ?'…'”

百户一滞,顿时讷讷不能言。

叶近泉话里的意思很清楚,勇士营已是大大的手下留情了。这是战争,战争没有慈悲,没有愧疚,大明内地是太平盛世,边镇却是乱世,乱世之人,命不如狗,活着比什么都强。

见众官兵脸上的愤恨之色渐消,叶近泉最后的担心也消退了。收服降兵,驱之以利,晓之以情,则军心可用。

“现在,拾起你们的兵器,半个时辰内清理伤亡,然后准备整队出营!”

又一名百户鼓起勇气问道:“这位……将军,我们出营去哪里?”

叶近泉面容浮上一丝笑意:“去义州城,钦差大人说,他给你们准备了压惊的酒宴……”

※※※

刘平贵觉得需要压惊的是他自己。

进士出身,熬炼多年终为一府父母,这些年来见过不学无术的人很多,边镇重地龙蛇混杂,可谓谈笑不一定是鸿儒,往来大多数是白丁。

但能把一句妙语理解得如此清新脱俗的人还是很少见的,此人绝对不能小觑,一听便知是个狠角色。

一把飘逸的美髯被刘平贵自己狠狠揪下来一缕,疼得刘平贵直咧嘴,偷眼瞧瞧秦堪的脸色,却见他一脸诚恳的学术讨论态度,却也瞧不出他这话是故意装傻还是真的不懂。

操千曲而后晓声……

是不是今晚给钦差大人安排一个名叫“千曲”的名妓陪寝,完事了再送一个名叫“晓声”的名妓进去?

刘平贵犹豫了,虽说文官犹重风骨,不应如此谄媚上官,可是……不谄媚就升不了官呀,这位钦差可是皇上最宠信的大臣,待他回了京师,嘴皮子往左歪或往右歪,都能决定他刘平贵是调回关内某个富庶州府,或是在这偏僻贫瘠的边镇穷壤做官做到老死。

更何况钦差大人似乎有意对付钱宪,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就冲这一点,刘平贵决定认同秦堪对《文心雕龙》的解释。

当官的那天起便意味着自己不是文人了,所谓风骨,所谓节操,该舍弃的时候坚决舍弃。

清咳两声,刘平贵站起身刚决定对秦堪拍一番令所有人脸红心跳的马屁,却见秦堪神色古怪地扭头瞟向窗外。

刘平贵和一众官吏心下有些奇怪,于是纷纷顺着他的目光朝窗外看去。

窗外漆黑如墨的夜空里,一支火箭尾后拖着血红的火舌扶摇而上,在夜空中无声地绽开了一朵鲜艳的烟花。

所有人脸色都变了。

边陲重镇的夜空里放了一支火箭,傻子都明白事情不寻常,在这个通讯落后的年代里,烟花并不仅仅代表着喜庆,有时候更是杀戮开始前的信号。

秦堪静静注视着夜空那朵烟花从绽开到消失,心中不由大喜。

丁顺和叶近泉得手了!

掌握了义州卫的兵权,剩下这群文官还不是随便自己拿捏,任他秦堪搓圆搓扁。

雅间门口,五百少年兵里的杨志勇出现在楼梯口,朝秦堪憨厚龇牙一笑,悄然无声地打了个手势。

秦堪心中愈发笃定,眼中却分明冒出几分恶作剧的光芒。

※※※

众人官吏错愕惊讶之时,一阵如山崩地裂般的喊杀声远远传来,听方向竟来自义州城门外。

“有人攻城!”秦堪长身而起,瞋目厉声喝道。

刘平贵文弱的身躯一软,脸色刷地变白了。

这就是做边镇知府的弊处,性命时时刻刻处于危险之中,尽管经历了不止一次,然而每次危险来临时,刘平贵仍旧感到一阵心慌意乱,多少年过去了,丝毫不见长进。

方才笑语盈盈的鸿宾楼内顿时大乱,众官吏当下也顾不得官员仪态了,面色惊惧地纷纷站起身,请来作陪的几位名妓吓得尖叫连连,珠泪纷洒,却也没人再去品位美人梨花带雨我见犹怜的娇媚风情。

“秦大人,怎……怎么办?钱指挥使和义州卫官兵并不在城内,城里只有一些衙役和老弱百姓可堪驱使,如若来攻城的是鞑子,义州必然守不住的,我等此番休矣!”刘平贵惊慌失措道。

平日里最讨厌最敌对的人是钱宪,然而危急关头,刘平贵终于念起钱宪的好处来,世人崇文鄙武,可一旦战事来临,武人便成了文人们唯一的指望,指望他们保护自己,指望他们杀退敌人,战争结束后,文人们又跑出来指手画脚,于是好好的太平天下又归了文人们统治。

千古帝王功业,成也文人,败也文人。

满屋惶然惊恐的气氛里,秦堪忽然站起身伸手抓住刘平贵的衣襟,拖着踉踉跄跄的他朝二楼窗口走去。

刘平贵大惊:“秦大人,你这是做什么?”

秦堪焦急道:“当然先跑了再说,站在这里等着挨鞑子的刀吗?”

心猜多半是鞑子攻城,守城的将领和军士又不在,刘平贵早已失了主张分寸,急忙点点头:“一切唯钦差大人马首是瞻……”

这家伙危急关头也不忘先把责任推了再说,果然不是好人。

将刘平贵带到窗口,秦堪急切道:“快,你先下,我紧跟着!”

“好,好!多谢秦大人……”刘平贵单腿搭在窗沿边,道过谢后扭头朝窗外一瞥,不由魂飞魄散:“啊?大人,这是二楼……”

话没说完,秦堪不耐烦地将他一推:“废什么话!”

“啊——”

啪!

这声惨叫令秦堪呆了一下,接着面无表情地转过身来,迎着满屋子官吏期待的目光,秦堪缓缓道:“本官刚才忘记了一件事……”

义州府同知王松龄脸色难看地拱拱手道:“大人忘记何事?”

秦堪摸了摸鼻子,缓缓道:“刘知府奋勇跳楼后,本官这才发现……鞑子尚未进城,其实我们不用太着急跑的……”

众官吏纷纷一脸认同之色。

秦堪板着脸,面孔却憋得通红:“就算要跑,正常人一般也只会选择从大门跑……”

第301章 接管义州(下)

事实证明除了刘平贵以外,绝大多数人是正常的。

刘平贵如果脑子没摔坏的话,大抵会学到两个很宝贵的人生经验,第一,狗急了可以跳墙,但人急了不能跳窗,特别是二楼的窗。

第二,无论何时何地背对别人前,首先要想一想自己背后的人人品如何,会不会下黑手把自己从二楼窗口推下去。

第二条比第一条更深刻,而且饱含血泪。

……

外面攻城的声音越来越小,直至完全听不到,一众官吏惊慌失措地跑出酒楼大门时,外面已是一片寂静,跟平常义州城的夜晚没有任何不同。

正当官吏们睁着疑惑惊惶的眼睛面面相觑,怀疑自己刚才听到的攻城声是不是错觉时,一骑快马从城门方向疾驰而来。

“报——义州卫指挥使钱宪煽动卫所官兵造反,欲攻破义州城杀尽城内官吏百姓,叛军已被刚刚赶至的京师勇士营参将孙英说降,逆贼钱宪授首!”

嘶——

众官吏脑袋如同被寺庙铜钟狠狠撞了一下,耳朵嗡嗡作响,半晌不出声,睁着眼睛怔怔地消化着这个令他们无比吃惊的消息。

一名官吏脸色苍白讷讷道:“刚才攻城的……不是鞑子,而是义州卫官兵?”

“是!”

义州府同知王松龄觉得不对劲,站出来大声喝问道:“你胡说!钱宪乃将门之子,他的祖父,父亲皆是义州指挥使出身,世代食我大明俸禄,怎会造反攻城?这事有蹊跷!”

报讯的骑士白了他一眼,面朝酒楼正门单膝跪在地上,冷冷道:“信不信是你的事,我乃钦差大人麾下军士,只向钦差大人报信。”

王松龄气得胡子一翘,却也无可奈何。

京师出来的人,无论官员还是兵丁,到了地方上统统见官升三级,他们对地方官从来没什么客气脸色,一个个性子傲得很。

官吏们惊疑不定地低声讨论猜测,秦堪整了整衣裳,从酒楼门内走了出来。

王松龄上前揖道:“秦大人,军士说钱宪造反,下官以为此事不可信,请大人明察。”

秦堪点点头:“钱指挥使将门出身,世代忠诚,若说他造反,本官也是不信的,各位大人稍安勿躁,且待真相大白……”

说着秦堪朝报信军士一板脸,沉声道:“事情到底如何,你且再探,回来如实禀报本官。”

“是!”

听得秦堪这么一说,王松龄脸色才好了一点,其实他对钱宪也很反感,这些年钱宪的做法令义州的文官武将之间矛盾很深,几乎势不两立,然而反感归反感,在钦差眼里,义州的文官武将是一体的,若钱宪果真造反,他们这些文官大约也逃不了责任。

王松龄没有忘记,秦堪除了“钦差”这个头衔外,其本身还是锦衣卫指挥使,锦衣卫是做什么的?专治对大明王朝各种不服。若钱宪造反,秦堪会放过义州城的文官?

※※※

文官们聚集在鸿宾楼门口,谁也不敢离开,神情很难看,大家都不是蠢货,和王松龄想到一块去了,如若钱宪造反属实,恐怕义州的文官们日子不好过。

想到这里,官吏们的神情又开始变得古怪起来。

知府刘平贵刚刚从二楼摔下,当场便晕过去,被送回府了,一府首官昏迷不醒,一卫首将莫名其妙举兵造反,再加上刚刚钦差大人从楼上有意无意推那一下……

好浓郁的阴谋味道!

各怀异样心思中,不知不觉半个时辰过去,数骑快马飞驰而来,跟他们同来的,还有一名义州卫的副千户和两三名百户,马上骑士手里还拎着一个血淋淋的包袱,里面裹着指挥使钱宪的头颅。

副千户和百户们众口一词的说法,终于令义州府的大小官吏们绝望了。

钱宪听闻朝廷欲裁撤义州卫,再加上与义州知府刘平贵素来不合,心怀怨懑,顿生反心,于是煽动卫所将士攻城,欲破义州城池杀尽官吏,再向朝廷报称鞑子犯边,如此一来朝廷诸公认为义州不靖,义州卫不可轻易裁撤,卫所指挥使及一众武将的前程多半能保住……

义州卫的官兵们本不欲做这诛灭九族的事情,奈何钱宪以指挥使之威强行下令,官兵们不敢不从,幸好被驻扎不远处的钦差仪仗勇士营参将孙英发现端倪,遂领兵平灭了这场叛乱,钱宪于乱军之中被钦差侍卫叶近泉斩首,义州卫官兵本无斗志,钱宪死后纷纷放弃了抵抗……

当着众官吏的面,副千户和百户们的证词一致,却听得大家齐吸一口凉气。

好个钱宪,简直无法无天!

义州官吏杀尽,谁还会知义州城的真相?还不是任由钱宪在奏疏里胡说八道,与文官们不合的大仇报了,守住了义州城不落鞑子之手立了大功,义州卫也不必再裁撤,好个一石三鸟之计!

众官吏忍住恶心恐惧,纷纷指着钱宪血淋淋的人头大声喝骂不止。

一片喧嚣中,钦差大人秦堪一脸冷峻之色站了出来。

“没想到小小义州竟糜烂至此,本官奉皇命巡视辽东,如此大恶怎可不纠?如此逆行怎可不查?祸起萧墙,边镇不靖,大明奚安?”

众官吏心一沉,惊疑地看着秦堪。

秦堪面朝京师方向拱拱手,肃然道:“本官临行前受陛下和朝廷托付,命本官好生巡视辽东,今晚义州卫指挥使钱宪造反作乱,知府刘平贵昏迷不醒,义州群龙无首,本官不才,手握节调辽东诸文武官将之权,此刻开始正式接管义州,诸位大人暂各司其职,不必惊慌,本官麾下锦衣卫查清一切后,诸位是清是浊,是黑是白,本官自有定论。”

同知王松龄神情一滞,还来不及说什么,却听秦堪扬声大喝道:“杨志勇!”

“在!”杨志勇凛然抱拳。

“传本官令,派兵进驻义州知府衙门,义州卫官兵驻城外,勇士营接管义州城防。”

“是!”

一日一夜的策划,终于到了收获的时候。

几句话里,秦堪顺理成章接管了义州的军政事务,一众大小官吏脸色难看,奈何秦堪的理由无比正义,钱宪领兵作乱也是事实,小小义州出了这种事情,教朝廷如何还信得过义州的文官武将?

杨志勇领着少年兵们领命而去,同知王松龄却始终觉得今晚之乱很不正常,仿佛一切都商量好了似的,心中隐隐有些疑问,张了张嘴,却见秦堪一脸笑意地盯着他,眼中杀机一闪而逝。

王松龄生生打了个冷战,忽然明白了些什么,于是紧紧闭上嘴,再不敢说一个字。

※※※

义州已被秦堪完全接管,城内不知何时多了一些陌生人,这些人穿着粗布麻衫,神情鬼祟地四处游荡,到了晚间便有一个又一个的布衣汉子走进钦差行辕,没过多久又走出来。

下级的小吏们不清楚,可义州的几位知县以及同知,推官,照磨等官员谈起此事却勃然变色。

那些布衣汉子大约便是传说中的锦衣卫密探了,义州城经过这一番清理,大小官吏不知多少人倒霉,多少人罢官,这年头不分内地边镇,哪个当官的底子真正能做到一清二白?谁没有几件见不得人的事?钦差大人动用了锦衣卫一查,谁黑谁更黑,桩桩件件一目了然,如何处置义州官员,仅在秦堪的一念之间。

几位挂着监察御史头衔的官员正义愤填膺写着状告钦差秦堪义州倒行逆施,专横擅权的奏疏,待听得无数锦衣密探入义州城的消息后,官员们呆愣许久,搁下手中的笔黯然长叹,不甘不愿的悄悄将没写完的奏疏点燃烧掉。

义州变天了,主动权已不在官员们手中,朝夕之间已尽握秦堪之手,这是不得不承认的事实。

※※※

知府衙门内院,刘平贵头绑布带,左脸高高肿起,有气无力地躺在床榻上呻吟。

秦堪坐在床头一脸同情地瞧着他。

“刘知府受苦了,那晚情势太过危急,大家都慌了,不过知府大人的气节委实令本官敬佩,义州还没被贼兵攻破,大人便满怀忠义跳楼殉国,实在令本官敬佩得五体投地,虽然跳的只是二楼,稍嫌矮了一点,但心意到了就行……”

刘平贵面颊狠狠抽搐几下,艰难地扭头瞧着他:“敢问钦差大人,你送往京师朝廷的奏疏上是这么写的吗?”

“那当然,本官特意浓墨重笔保举大人气节可嘉,宁死不为俘虏,堪称我大明文官典范,相信朝廷吏部很快会提拔知府大人的。”

刘平贵脸色顿时青红不定,似怒似喜变幻莫测。

好吧,有了这份功劳报送朝廷,什么仇恨都可以不计较了。

长叹口气,刘平贵瞧着秦堪,幽幽道:“……是你推我下去的。”

“咳咳咳……”秦堪只好大声咳嗽,一边咳一边心虚地转过脸。

“刘大人摔伤了脑子一定没康复,你是跳楼殉国……”

刘平贵语气幽怨且执拗:“不,是你下黑手把我推下去的……”

第302章 坚实后援

给台阶都不肯下,秦堪对刘平贵很无语。

跳楼殉国多好听,不但高风亮节,收获满朝赞颂,而且也是非常绚丽的一笔政治资本,以后不管刘平贵升了什么官儿,出行仪仗只消打上“跳楼殉国未遂刘平贵”的旗帜,满天神佛都为他让道。

偏偏刘知府还在计较谁推他下楼的细枝末节,目光短浅的家伙!

“是跳楼殉国!”秦堪不得不咬重了语气再次重复,而且目光不善地瞪着刘平贵。

如果这家伙还敢说一句推他下楼的混帐话,秦堪决定立马派出快马追回赴京师的信使,报送朝廷的奏疏取消,改为刘平贵闻敌至大惊失措,逃命时不慎从二楼摔下……

平心而论,这才是事实真相。

幸好刘平贵脑子摔得并不重,只是间歇性抽风,很快反应过来了。

“好吧,下官跳楼殉国……唉,惭愧!”刘平贵老脸微红,看来确实有惭愧的意思。

秦堪表示很理解,毕竟逃命逃成了大英雄,稍微有点羞耻心的人都会脸红一下的,刘平贵还能脸红,说明读书人养了几十年的浩然之气没有全部当成屁放出去。

刘平贵老脸红了一下便恢复如常,目光隐隐有几分兴奋的光芒。

跳楼殉国,这四个字写进奏疏,落在皇上和朝堂大臣们眼里有着多么沉重的分量,他比秦堪更清楚,委实是一笔非常浓重的政治资本,可以肯定数月之后,吏部便会传来一纸调令,从此他再也不会在这个危机重重的关外穷壤孤城里终老了。

巨大的政治利益面前,杀父之仇都可以原谅,推他下楼这点小事更不值一提了,刘平贵甚至觉得秦堪这一推推得好,摔一下能换来如此巨大的利益,多推几次也无妨的,只要别玩过火,三楼以上刘平贵肯定不会答应了……

复杂地瞧着秦堪,刘平贵长叹道:“秦大人好算计,下官直到今日才想明白你为何不去辽阳府,反而中途改道到我这个穷壤小城里来……”

秦堪饶有兴味地看着他:“刘大人忽然变聪明了?”

刘平贵定定盯着秦堪,叹道:“下官以前目光太短浅了,只盯着义州这块小地方,没有放眼整个辽东,其实当初你来的时候我若仔细想一想,你的来意并不难猜到……辽东之患,不仅患在鞑靼瓦剌朵颜这些异族部落犯边,更患在我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