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朝伪君子-第1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原来……他没死。
自从上次在官道边绝然点了一炮以后,身边葛老五等老弟兄们亲眼看着马车被炸碎,伴随着血肉横飞,众人证实秦堪已死之后才飞身远遁,这些日子他们不敢现身城镇,只能跋山涉水前往霸州,一路上消息闭塞,根本与外界毫无交集。
直到今日见了这份公文,以唐子禾聪明的头脑稍一推算,便知道秦堪并没死,再回忆一下当时马车周围的护卫人数,以及车子周围的仪仗规模,代表天子钦差的旌旗图纹……
有些事情当时并无察觉,然而此刻回想起来却处处透着漏洞。那辆打头的马车……想必是故意放出的诱饵吧。
唐子禾嘴角一抿,好狡猾的人,害她这些日子夜不能寐,彻夜辗转,背地里不知白流了多少眼泪,而他却囫囵完整地回到了京师,大展抱负志向,在满朝老狐狸环伺中从容游走,悄然无息中,将曾经答应过她的事情一步步做到了……
淡淡的羞恼,淡淡的喜悦,还有一丝淡淡的惆怅,此刻萦绕于心间,唐子禾忽然觉得整颗心仿佛跳跃起来了。
他不但没死,当初答应我的事情也一件件做到了,他……心里应该有我的,有吗?
虽没说话,但唐子禾欣喜的眼神却怎么也掩饰不住,眼神不可避免地落入了葛老五的眼中。
葛老五也是从天津跟随唐子禾一起出来的老弟兄,他对唐姑娘和那个姓秦的狗官之间那淡淡的暧昧最清楚,甚至也知道姓秦的狗官花言巧语,为了取悦唐姑娘而以国事为筹码。此刻看到京师通政司发出来的公文,葛老五也大概猜到此事与秦堪脱不了关系。
没想到姓秦的命大,大炮都轰不死他,明廷气数未尽啊。
冷眼看着唐子禾欣喜的模样,这些日子一直苍白落寞的神色此刻如同三月里的桃花般嫣红俏丽,葛老五不由重重一哼。
“唐姑娘,刘氏兄弟已从霸州城出来,马上要与我们在龙泉寺相会了,咱们是不是准备一下?”
唐子禾从喜悦中回过神,面容迅速恢复了惯有冷漠。
“从天津出来的三千弟兄呢?”
“已分批遁入霸州附近深山里,刘氏兄弟为人仗义,暗里先筹备了一批粮草送给了咱们……”
唐子禾嘴角露出一抹讥诮的笑容:“仗义?你以为这批粮草他们白送么?”
“姑娘的意思是,刘氏兄弟对咱们有所图?”
唐子禾目光注视远处,淡淡道:“咱们这三千人马以前可是天津三卫所属,受过大明正规军伍操练,也曾经剿过海贼,杀过土匪,这批人马的战力不俗,而刘氏兄弟……当世虎狼也,此二人当初曾为响马盗,在霸州打家劫舍,后来被官府招安,聘募入衙充为协捕,专司缉盗拿贼,然而此二人以前过惯了大金大银的日子,你觉得他们会甘心在霸州府做一个每月区区三四两银子俸禄的协捕么?”
葛老五目光一凝:“姑娘的意思是,刘氏兄弟暗中蓄力,图谋甚大,他看上了咱们这三千人马?唐姑娘,既如此,咱们为何要来投奔他们?这不是与虎谋皮吗?”
唐子禾冷笑:“老五,谁是虎,谁是皮,你现在就能肯定么?”
葛老五闻言一凛,他没想到投奔霸州刘氏兄弟其中竟有如此凶险,更没想到这一切竟都在唐姑娘的算计中。
有些人天生便是适合干大事的人,而葛老五,穷其一生想必也只是麾下被驱使的角色。
“唐姑娘怎么说咱们就怎么做,霸州刘氏兄弟若敢不轨,只要你一声令下,葛老五第一个斩了他们的狗头。”
唐子禾点点头,眸中浮上暖色。
葛老五顿了顿,若有深意地道:“三千多弟兄将身家性命全系于唐姑娘一身,姑娘的一个决定或许决定着几千条性命的死活,还请姑娘凡事三思而行,兄弟们心若未冷,何惜这大好头颅?”
唐子禾面容瞬间苍白,猛地扭头注视葛老五,却见葛老五眼中哀求和冷意交织。
唐子禾欣悦的心情顿时沉入了谷底。
千秋大业里,进或退从来不是一个人的事,唐子禾已无法抛开。
龙泉寺外传来隆隆马蹄声,远处黄烟滚滚,十余骑快马飞驰而来,为首两名魁梧汉子披着斗篷,腰挎朴刀,一股肃杀气息扑面而来,马脖子下的铜铃铛随着马儿奔跑当当作响。
葛老五凝目瞧了一会儿,道:“唐姑娘,刘氏兄弟来了,咱们去会会吧。”
※※※
秦堪现在正做着坏事。
好与坏是相对而言的,如果弘治帝还活着的话,一定勃然大怒,下令将秦堪拉到菜市口斩首示众,可是如今是正德朝,这件坏事如果在朱厚照面前做的话,小皇帝却非常开心。
乾清宫内,朱厚照和秦堪两颗脑袋凑在一起,聚精会神地翻着一本书。
书,自然不是什么好书,能让不识四书五经的秦侯爷和从未认真上过一堂课的朱厚照两人都如此专注的,可以肯定绝不是什么圣人之言。
一本发黄的旧册子里,一具具男女裸体姿势各异,或在庭园或在草地或在回廊,男女不着一丝,各种私密器官看得纤毫毕现,做着各种没羞没臊的事情,每幅图旁还配上一首令人遐想联翩,回味悠长的淫诗,却正是好一番人间风月。
刘瑾,谷大用,张永等人侍立不远,眼巴巴地瞧着君臣二人种子共享,三人不自觉地咂摸咂摸嘴。
这事儿,就那么有意思吗?
男人不懂太监的忧伤,太监也不懂男人的快乐,有些事情刘瑾是绝对没法争宠的,因为大家物种不同,没有共同语言。
朱厚照兴奋得鼻尖沁出几滴细汗,两眼直放光芒。
“怎么样?怎么样?刘瑾费尽心思给朕找来的春宫,瞧着果然有意思得紧,你看,这个姿势……这个姿势太不要脸了,怎么可以这样……朕要下旨,以后民间百姓夫妻谁用这种姿势行房,朕重重有赏!”
秦堪翻了翻白眼。
一句话便充分暴露了他的昏君潜质,那么的鲜明出众,想掩饰都掩饰不了,难怪这家伙在史书上的名声……
“陛下,这些春宫瞧起来确实精致出奇,不过画功略显不足,臣不得不直言进谏,陛下乃九五至尊,富有四海万民,天下一切皆为陛下所有,天下最精致的春宫图册,你,值得拥有。”
朱厚照愣了,刘瑾的脸却黑了。
每次都这样!每次都这样!他呈献给陛下的东西不论多么精巧,不论花费了多少人力物力,到了这姓秦的嘴里便一文不值,仿佛刘公公献给陛下的东西全都是从垃圾堆里刨出来似的,岂有此理!
殿内沉默片刻,朱厚照一把揪住秦堪的衣袖:“还有更精致的春宫画儿?”
“有。”
“哪里?”
秦堪不慌不忙从袖中掏出一本册子递给朱厚照,完全无视刘瑾快喷出火来的怒目。
虽然海运买卖令秦侯爷和刘公公暂时进入了罕见的蜜月期,可秦侯爷是个就事论事的人,爱公公,更爱真理。
朱厚照没察觉到秦堪和刘瑾之间的暗潮汹涌,迫不及待地翻着秦堪递来的春宫。
人比人该死,货比货该扔,粗粗扫了几眼,朱厚照便知道,秦堪呈来的春宫比刘瑾的高了不止一个档次。
不仅画功上更细致更神似,而且每幅画旁的配诗也更具韵味。
朱厚照呼吸愈显粗重,眼睛直勾勾地盯着画册,嘴里喃喃品位着册子里的诗句:“罗幔半欣,光景无边。诗咏无桃,花开合惧。浅深莫问,长短休嫌。金针欲下,玉股自悬。摩弄功夫,须在事先……好,好不知羞的句子,不堪入目,不堪入目啊!”
嘴里说着“不堪入目”,朱厚照的眼睛却瞪得比铃铛还大,闭眼细细再品了一番,终于睁开眼,长长舒了一口气。
“秦堪,你这册子果然精致多了,画它的人一定是丹青大家,这人是谁?朕要将他召进宫里,任为书画待诏。”
秦堪拱手笑道:“陛下,此画出自苏州才子唐寅之手。”
第466章 欲求翻案
“唐寅?”朱厚照茫然地睁大了眼。
很显然,名满江南的唐大才子,他的名声还没到上达天听的程度,朱厚照从幼时春坊读书开始,授他课程的,教他学问的,全是朝中有名望的老臣鸿儒,一本正经地道德先锋,他们教给朱厚照的只有圣人之言,儒家学说,正经学问之外的东西,他们是绝对不会让朱厚照知道的。
唐大才子的名字显然被老臣鸿儒们排除在正经学问之外。
一个考试作弊被革了功名终生不准再考,整日只知眠花宿柳,画些不知羞的春宫聊以度日的家伙,鸿儒们怎么可能在朱厚照面前提起他的名字,污染了东宫太子那颗幼小天真原生态心灵?
“唐寅很有名吗?朕为何从未听说过他?”朱厚照对唐大才子产生了兴趣。
能画出这么不要脸的画儿,朱厚照觉得大家应该有很多共同语言。
朱厚照没听说过的名字,刘瑾却不可能没听说过,他是大明内相,又掌管着西厂,名满江南的唐大才子刘瑾自然是熟悉的,他甚至兴起过将唐寅纳入彀中充其幕僚的心思,如今的刘瑾权势已至巅峰,但是并非完美,他还欠缺很多,除了缺德以外,他还缺银子,更缺声望。
缺德没法纠正,缺银子随处可捞,缺声望就有点麻烦了,刘瑾听从了幕僚张彩的建议,广纳天下知名的大儒才子为其西席幕宾,用这些人原本具有的名望来堆砌他刘瑾的名望。
秦堪无缘无故送上唐寅的春宫,又有意无意地在陛下面前提起唐寅的名字,令刘瑾心中生出几分警觉。
这孽畜又想做什么?
听朱厚照发问,刘瑾急忙恬着笑脸答道:“陛下,唐寅此人,老奴倒知道一点,据说此人徒具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虚名,这虚名却是民间好事者生搬硬套而凑就,然而此人的德行却颇为不堪,弘治十三年震惊天下的科考舞弊案,苏州举子唐寅和江阴举子徐经便是涉案者。经内阁李大学士严查之后,下令削了唐寅和徐经的功名,朝廷永世不复录用。于是唐寅从此纵情声色,眠花宿柳,终日放浪形骸与江南妓女为伍,生活窘迫不得不以卖春宫画为生。陛下,唐寅这人,不堪用……”
甭管秦堪这孽畜打着什么主意,刘瑾决定什么都不管,先搅黄了再说。
坏人的思维总是相似的,和秦堪的想法一样,海运只能算是一杆子买卖,虽然有着共同的利益,但并不妨碍二人在别的事情上依旧保持敌对关系。
刘瑾话刚说完,却见秦堪一脸奇怪地瞧着他,刘瑾白眉一扬,皮笑肉不笑道:“秦侯爷,杂家没说错吧?”
秦堪摸了摸鼻子,慢吞吞道:“刘公公明察秋毫,自然不会说错的,不过……本侯与陛下谈论春宫风月,正是何等风雅之时,你却一杆子插进来说什么科考舞弊,什么不堪用,……刘公公这么恨唐寅,难道你洗澡的时候被他偷看过,然后画了你的裸画贱价到处兜售?”
刘瑾老脸都气歪了,却不料旁边的朱厚照噗嗤笑出了声。
“秦堪,你这张毒嘴真是……你就不能给刘瑾留点面子吗?”
秦堪自然不敢将玩笑开得太过分,以前朱厚照便直接提起过他和刘瑾之间的尖锐矛盾问题,秦堪也答应了朱厚照一定和刘公公相亲相爱,当着朱厚照的面,秦堪对刘瑾的态度还是颇为收敛的。
朱厚照接上刚才的话题,道:“抛开科考舞弊不提,这个唐寅终日眠花宿柳,醉眠温柔乡,倒也是个性情中人,颇有宋朝柳三变之遗风……”
刘瑾刚才插嘴无故受了辱,此刻却也不敢再多言了。
秦堪笑着附和道:“陛下说得正是,唐寅和柳三变至少有四个共同点,一是嫖妓不给钱,而且妓女情愿倒贴,这点最令人羡慕……二是穷得叮当响,三是都非常有才华,四是朝廷对他们的态度都是永不录用。”
朱厚照总算听出秦堪话里的别样味道了,皱眉道:“秦堪,你这是话里有话吧?”
秦堪表情平静地注视着朱厚照,道:“臣确实话里有话,陛下,弘治十三年震惊天下的科考舞弊案,其实是一桩冤案,臣想翻案再审,求陛下恩准。”
刘瑾再也忍不住了,事情虽然和他无关,但他就是不想让秦堪称心如意,于是刘瑾嘿嘿冷笑道:“秦侯爷是否太武断了?你觉得是冤案便是冤案?无凭无据的,便要将多年前的铁案翻过来,难道咱们的大明律在侯爷眼里只是摆设不成?”
秦堪也不生气,反而非常诚恳地看着刘瑾,沉声道:“刘公公此言差矣,我欲翻案重审自然有我的道理,一桩案子冤不冤,其实是有迹可循的,比如说,如果有人污蔑刘公公与别人家的妻子通奸,我就一定认为这是冤案,那时我也一定会为刘公公上下奔走鸣冤,毕竟刘公公根本没这功能,这样的污蔑简直岂有此理……不过如果有人告刘公公与别人家丈夫通奸,这个,我就要持保留态度小心求证了,毕竟这个事情嘛,刘公公还是颇具实力的……”
“噗——”朱厚照一口口水喷出来,接着面孔涨得通红,一边笑一边呛咳不止。
刘瑾的老脸也涨得通红,浑身瑟瑟发抖,他纯粹是被气的。
朱厚照一边咳一边断断续续道:“秦堪……你,哈哈,朕命你不准再损刘瑾了,太毒了你,瞧把刘瑾给气的,哈哈哈……”
秦堪见好就收,急忙朝刘瑾歉意地一拱手:“对不住刘公公,我只是打个浅显的比方,没有丝毫针对公公之处,公公是大明内相,所谓宰相肚里能撑船,想必不会与我一般见识……”
刘瑾浑身直颤,肚皮明显鼓涨起来,显然此刻他肚里的那艘船比较占地方,不一定撑得下去。
第467章 寂寞皇帝
刘瑾如果不是缺心眼太严重的话,今日大抵会总结出一个很深刻的人生教训,那就是,男人说话的时候太监最好不要乱插嘴,没有共同话题很容易自取其辱。
朱厚照没心没肺,捧着肚子笑弯了腰,旁人或许顾忌刘瑾大明内相的身份,可朱厚照却不管那么多,太监的地位再显赫,终究只是他朱家的家奴。
还有一个人笑得更开心,那就是站在不远处的张永。
张永和刘瑾早已公然撕破了脸,见刘瑾吃了亏,他自然不会顾忌什么,笑起来肆无忌惮,甚至故意放高了声量。
刘瑾脑门三尸神暴跳,盯着秦堪的眼神直欲喷火,偏偏秦堪一副非常抱歉的样子,还颇具诚意地赔礼道歉,一句“宰相肚里能撑船”堵得刘瑾满腔怒火没处发。
“陛下……”刘瑾快气哭了,一双小眼睛可怜巴巴的瞧着朱厚照。
朱厚照自然不能太扫刘瑾的面子,当即便止了笑声,板起脸肃然道:“秦堪,你这样做不对,以后不准这样损刘瑾了,凭什么刘瑾只能跟人家丈夫通奸,不能跟人家老婆通奸,太欺负人了,简直岂有此理……噗——哇哈哈哈哈……”
笑点低的孩子说着说着又喷笑起来,刘瑾一张老脸却紫得像刚从菜园里摘下的茄子。
好不容易等朱厚照停了笑,瘫坐在椅子上喘气儿的空档,秦堪又拾起了刚才的话头。
“陛下,弘治十三年科考舞弊案疑点颇多,臣遣锦衣卫打听过,只不过因为当初主考官程敏政在糊了名的卷子上赞了一句‘如此文才必是苏州唐寅所作’,便被户部给事中华眿参劾程敏政受贿舞弊。这个理由简直是欲加之罪,后来京中风言风语四起,谣言满天飞,先帝因士林舆论压力而不得不下旨,永不录用唐寅和徐经,以此平息举子之愤,没过多久户部给事中华眿便被内阁除名罢官,这个举动已经很能说明问题……”
刘瑾仍不想让秦堪称心如意,于是不知死活地又插了一句嘴:“不论这案子是不是冤案,朝廷永不录用唐寅和徐经可是先帝爷的旨意,先帝爷下过的旨是你说翻案便翻案的吗?”
秦堪沉声道:“刘公公此言差矣,本侯再给刘公公打个很浅显的比方……”
刘瑾两眼惊恐地睁大,不自觉地踉跄退了两步,尖声道:“停!不要比方了!就当杂家什么都没说行不行?”
显然刘公公对秦堪的比方颇为忌惮,这孽畜嘴一张就不会冒什么好话,刘公公今天已被损得很没面子,不想再自取其辱了。
朱厚照皱眉瞧着秦堪:“为何一定要翻案重审?朕下道旨把唐寅召进宫里为官不就行了吗?”
秦堪叹道:“清白,陛下,唐寅所求者,不过一个清白而已。”
朱厚照沉默片刻,点了点头:“朕明白了。有些东西,该是他的就是他的,哪怕再微不足道,也是他的东西,失去了就要亲手拿回来。”
秦堪拱手笑道:“陛下一念通达。”
朱厚照道:“好,朕的江山治下不容许有冤案,也不会牺牲任何人,既然弘治十三年科考舞弊案有疑点,朕便不能视而不见,此非明君之道。秦堪,朕命你重审此案,还天下一个真正的是非黑白。”
“臣,遵旨。”
说完了正事,朱厚照拉着秦堪的袖子,兴致勃勃道:“走,朕带你看豹房去,朕的豹房马上要完工了,你去瞧瞧朕的新家。”
※※※
豹房位于京师西华门太液池西南畔。
穿着便装的朱厚照和秦堪,以及刘瑾等人站在豹房外时,豹房仍在施工,不过看得出已快完工了。
工地上密密麻麻的工匠民夫忙着活计,凶神恶煞的兵马司军士手里挥舞着鞭子,一个接一个的工部官员被下面的工头围着,颐指气使地指派着任务。
每个人脸上都带着凝重甚至焦急的神色,造成了眼前这一幕幕繁忙的景象,显然司礼监已向工部官员和民夫们下了限期完工的严令。
远处殿宇层叠的豹房已露出了雏形,它不像皇宫那样恢弘大气,没有那种让人一看就想顶礼膜拜的神圣气势,它更像一套寻常的富贵人家的宅子,精致典押,能避风雨却从不盛气凌人,只不过宅子大得有点离谱而已。
豹房内建房共计二百余间,其中还包括无与伦比的跑马场,斗兽园,比武校场,以及按朱厚照的奇怪要求而建造的各种密室,迷宫和佛寺,外围部分甚至还建了一个长约二里左右的大集市,小昏君如果哪天有了兴致,豹房里的太监宫女们便会化装成寻常摊贩或百姓打扮,拎着内库早已采办好的各式各样的货品摆在集市两旁,于是贩夫们装模作样地吆喝叫卖,百姓们装模作样地讨价还价,而朱厚照这位昏君,则在人群里穿梭游走,合眼的不合眼的,想买就买,想扔就扔,享受购物的乐趣。
这就是豹房,历史上臭名昭著的程度不次于厂卫诏狱的地方,它代表着统治者的昏庸荒唐,徒耗大量民脂民膏建出这种毫无意义的工程,起因只为皇帝一颗未泯的玩心,浑然不顾当时已然非常紧迫的国库和内库收支……
似乎一切贬义的词汇都能用在豹房上,它成了朱厚照一生都无法抹去的污点,并且朱厚照这一生的污点绝不仅仅止于一个豹房。
然而此刻站在豹房外,看着身旁眼睛散发出柔和温暖光芒的朱厚照,再看看那条虚拟出来只供皇帝一人玩乐的小型集市,秦堪忽然感到一股深深的悲哀袭上心头。
真正融进了这个时代里,才发现数百年后的史书上写得多么荒谬可笑。
此刻秦堪眼里看到的,却只是一个沉沦在无尽寂寞里的少年皇帝,这个皇帝富有天下,然而他却只想要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家,一块属于自己的净土。
皇宫只是皇宫,它是一座座充满了威仪华贵的冰冷房子,那些房子对他来说太大太空虚,它可以令世人顶礼膜拜,但它绝没有资格成为一个家。
一个心里长出了翅膀的人,再大的房子也关不住的。
众人站在豹房工地外,沉默地注视着热火朝天的繁忙,以及肉眼可见的工程进度,朱厚照眼中的欣喜却怎么也掩饰不住。
指着远处层叠起伏的房子,朱厚照笑道:“秦堪,你看,那是我的家,两个月后,我将搬进豹房,我有家了。”
扭头看着神情颇不平静的秦堪,朱厚照很认真地道:“搬进去以后,我请你来家里做客,我亲手为你做一次羹汤,因为你是我的第一位贵客。”
淡淡的感动浮上心间,秦堪笑道:“按民间的习俗,客人去主人家做客也要带点礼物的,礼物不会太贵重,或许只是街坊上买的一盒点心,两尺绸布,那时还请你这位主人带我这个客人好好参观一下你的家,这也是主人的义务。”
秦堪这番话显然非常合朱厚照的胃口,朱厚照两眼一亮,大笑点头道:“好,我一定带你看完我整个家,它完全是我的,秦堪,我为你在豹房准备一间长期的院落,你什么时候想来做客了,便住进来。”
秦堪温和笑道:“我家夫人性子凶悍,我一定有落单求援的时候,你的房间一定要早早为我准备好,哪天我满身伤痕住进去,你要好好陪我喝酒浇愁,听我发发牢骚,诉诉苦闷,你要知道,一个成了亲的男人一定会对生活有许多怨言和埋怨,那时你一定要耐心一点,说不定你将来也有这么一天……”
朱厚照哈哈大笑:“一定,哪怕你家夫人打上门来,我也不准她进,你在我家里一刻,我便保你一刻平安。”
君臣二人相视大笑,笑声苍烈豪迈,夹杂着几许谁也听不出来的淡淡悲意。
刘瑾站在二人身后,听着他们的笑声,眼中不由闪过一抹深深的嫉恨。
刘瑾敏感地注意到,刚才他们这番对话里皆以“你我”相称,这一刻他们不是君臣,而是真正的知交好友,如同许多千古留名的知己一样,他们毫无隔阂,彼此完全敞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