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朝伪君子-第1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唐子禾抿唇一笑:“当然实话实说,咱们分明是被刘瑾逼反的,难道不是吗?”

说完唐子禾笑了笑,然后转身便离开了梁府,至于地上瘫软着的梁洪,唐子禾眼角都没瞟过他,落到仇人张茂手里,这梁洪已是个死人了。

一个时辰后,霸州城内各处忽然张贴出了安民告示,并严令了军纪军令,除了告示,城内还撒满了墨迹未干的讨贼檄文,所谓的“贼”,自然是京师司礼监的刘瑾。

又过了一个时辰,一名锦衣卫密探趁着城中反军不备,悄悄顺着一处垮塌的城墙溜出了城,踉跄着朝京师方向奔去,密探怀里揣着的,除了霸州安民告示,还有一张要人命的讨贼檄文……

密探奔赴京师之时,秦堪犹在侯府书房与李东阳,杨廷和,杜宏等人商议除奸大事。

内有悍敌,外有造反,矛头皆直指刘瑾。

刘瑾的命运似乎已被注定。

第506章 决战金殿(一)

京师,承天门前。

焦芳的心渐渐沉入不见底的深渊。

焦芳年近八十,他在大明朝堂里打滚了一辈子,每一次浮沉之前,他都能敏锐地察觉到空气中的预兆,所以尽管这些年他仕途不算太顺,但也能保得自己平安,靠着自己的敏锐直觉,他甚至在满堂排斥的处境中逆流而上,做到了吏部侍郎。

今日,焦芳再一次察觉到空气中的冷凝气氛,周围大臣们刻意与他保持的距离,一脸冷漠连虚伪笑容都欠奉的表情,还有那一道道仿佛已将他当成了死人似的冰冷目光……

焦芳眼角一抽。

近日朝堂里诡谲的顺流与逆流,文官与阉党之间难以言状的莫名气氛,还有司礼监刘瑾一天比一天更暴躁的脾气……

焦芳苦涩地笑了笑。

今日便是决战之时了么?胜负之算几成?

沉默中的焦芳站在人群中,此刻却从未有过的孤寂,仿佛立身于旷野般渺小,孤单,绝望。

又一乘官轿缓缓行来,身着绯袍的兵部尚书刘宇走出轿子,脸上带着几分和煦的微笑,他的怀里还揣着两份奏疏,安化王造反平灭了,兵部已推举出新的宁夏都司指挥使,当然,也是刘公公的亲信,刘宇打算在今日的朝会中提起廷议,党羽,当然越多越好,权力越大越好。

走出轿子的刘宇轻轻拂了拂官袍下摆,仿佛担心把官袍弄脏了似的,直到做完一系列动作后,刘宇这才感觉承天门前的气氛不对,骤然抬头,迎面而来的是一道道冰冷彻骨的目光,空气仿佛凝滞了一般。

和焦芳的反应一样,刘宇心中忽然咯噔一下,顿觉不妙。

联想起这些日子以来京师的种种诡谲气氛,和刘公公几近癫狂的脾气,刘宇脚下一软,一股深深的绝望顿时替代了刚刚的志得意满。

“焦阁老——”刘宇忽然嘶声大叫,惨白的面孔透出极度的恐惧。

焦芳站在人群中,绝望地叹了口气,阖目不言不语。

当——当——

钟鼓司的钟声响起,悠然传扬在整个京师上空。

寅时一刻,百官上朝!

※※※

朱厚照打着呵欠,一脸惺忪地看着满殿黑压压的人头,没好气地哼了哼。

对他来说,最无聊便是每日朝会了。他也很想漂亮地处理几件国事,教那些大学士和六部尚书侍郎们刮目相看。然而他毕竟太年轻,每次往往他觉得精妙之极的处理法子,到了大臣们口中却一文不值,不是失之周详谨慎,便是太过荒唐幼稚,被否定的日子过久了,渐渐的,朱厚照也懒得再开口了,于是朝会也成了朱厚照每天最无聊最难捱的时候。

金殿上,百官唱名见礼后,本是七嘴八舌禀奏国事的时间,然而今日殿内鸦雀无声,安静得如同鬼域,朱厚照坐在龙椅等了一会儿,大约一炷香时辰过后,就连迟钝的朱厚照也发觉气氛不对了。

朱厚照乐了:“今儿可新鲜了,难道朕的正德朝今日四海升平,政通人和,所以众卿无事可奏?”

换了平日朱厚照说出这番无耻的话,必有不少大臣出班义正词严驳斥他了,可此刻却仍没一个人出声,殿内众臣仿佛变成了庙里供着的泥塑金刚似的。

朱厚照嬉笑的表情终于收起来了,不自觉地坐直了身子,拧着眉环视众臣,沉声道:“到底怎么回事?没人说话吗?”

静谧的人群中,终于发出了一道等候已久的声音。

“臣,都察院监察御史姚祥有事奏。”

朱厚照眉梢一跳,道:“说。”

※※※

山阴侯府。

秦家的气氛也是一片低迷。

主母杜嫣穿着一身绿绸薄袄,焦急地在家中池塘边的水榭回廊下来回踱步,金柳抱着小秦乐悠悠轻摇,小秦乐躺在母亲怀里,一双懵懂的大眼睛好奇地扫视着四周,随即眼皮开始耷拉,有一搭没一搭地瞌睡起来。

怜月怜星手牵着手站在杜嫣身后,二女的神情和杜嫣一样充满了紧张焦虑。

侯府池塘边的石桌上摆了四样小菜,和一壶已烫好的花雕,秦堪一身白衣玉带,头发整齐地梳拢,在头顶上挽了一个髻,髻上饰以一颗晶莹透亮的白玉,此刻他正独自坐在石桌边,但桌上却搁着两副杯筷。

一大早便如此反常的举止,教杜嫣金柳等人怎能不急?可她们深知秦堪有心事,此时却不敢靠近,只能远远看着。

酒尚温,壶嘴里冒着丝丝热气,秦堪亲自将桌上的两只酒杯皆斟满。

定定看着空荡荡的对面,秦堪索然叹息。

不出意外的话,今日便是刘瑾的末日,此刻金殿上,李东阳严嵩戴义等人想必已开始发动了。

明争暗斗两年多,今日算是有始有终,奇怪的是,秦堪此刻却无半分胜利的喜悦,相反,他只觉得心头沉甸甸的,一种无法言喻的疲惫涌上心间。

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真的其乐无穷吗?

大明朝永远不缺奸佞,一个刘瑾倒下,又有多少奸佞冒出来?这辈子斗得完吗?

就算是秦堪他自己,千百年后的史书上,他留下的名声谁敢保证比刘瑾好?

两年多来,他和刘瑾对人对事的手段其实谁比谁好到哪里去?不同的是各自心底里的目的而已。

秦堪苦涩一笑,看着对面空荡荡的石凳,喃喃道:“不管恶名还是清名,你终究还是留了名,相识一场缘分,且遥敬你一杯,顺便送你一程……刘公公,我从来不觉得你是彻头彻尾的坏人,我相信你是有理想有抱负的,只是你的理想和抱负太急,太自私,令旁人太痛苦,第一杯酒,我敬你推行的新政,尽管它是失败的,幼稚的,夹杂了私心的,但我仍然看到了一丝诚意……”

秦堪一口饮尽,温酒入喉,苦辣自知。

缓缓给自己斟了第二杯酒,秦堪的笑容收敛起来,目光渐渐变得冷厉。

“这第二杯酒,刘公公,恕我不能敬你,我要敬的是这两年来被你残害至死的国朝忠良!”

酒盅缓缓在地上洒了一圈,酒汁入土,英灵含笑。

※※※

“臣一告司礼监掌印太监刘瑾残害忠良!两年来残杀大臣百余人,从正德元年的杖毙戴铣,艾洪,蒋钦,薄彦徽,到正德二年的华昶满门被灭,张乾被刺,一桩桩一件件皆有凭有据,国法森严,王庶同罪,焉可独厚刘瑾耶?”

金殿上,监察御史姚祥说的每一个字掷地有声,振聋发聩。

朱厚照眼中顿时浮现慌乱紧张,腾地站起身来。

他对刘瑾确实生了戒心,他确实想一步步削去刘瑾的权力,他甚至想一脚把刘瑾踹到凤阳去给太祖守陵,可刘瑾不是别人,刘瑾是陪伴他十年的东宫老仆,是他除了父皇之外最亲近的家人,朱厚照绝无杀刘瑾的意思。

今日此刻的金殿,朱厚照已察觉到殿内弥漫着浓郁的杀机,杀机是冲着刘瑾而去,再看殿内众臣一张张充满了阴沉戾气的脸,今日分明是不死不休的局面。

朝臣杀人,只需一张嘴。

“你们说刘瑾……刘瑾杀人,可有凭据?”朱厚照死死抓紧了龙椅的金色扶手。

“有!”

朝班里,吏部尚书张彩面无表情走出来,垂首,躬身,双手递上一叠书纸。

满殿大哗,刘瑾党羽焦芳,刘宇,张文冕等人面如土色,一道道极度怨毒的目光恶狠狠地盯住张彩,这个刘瑾党羽中的反骨。

“陛下,刘瑾下令西厂杖毙戴铣等二十一人的亲笔手令,以及两年来以各种理由戮杀大臣的书信,手令,命令手下爪牙屠灭共计十七位大臣满门家小的来往信件皆在此,桩桩件件有据可查。”

朱厚照无力地靠在椅背上,感受着椅背雕刻的金龙传来的阴冷气息。

“先……先查实再说……”

众臣见朱厚照如此明显的袒护态度,不由一齐皱了皱眉。

“陛下,臣,户部给事中李济有事奏!”

※※※

“刘公公,这第三杯酒,恕我还是不能敬你,这杯酒,敬天下被你圈占土地后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可怜百姓,敬那些拿不出你巧立名目各种重税而命丧黄泉的无依冤魂!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秦某无能,让你死得太迟了!”

酒汁仍旧缓缓倾洒在黑土里,伴随着两滴无人察觉的晶莹。

※※※

“臣二告司礼监刘瑾借皇庄为名,侵占北直隶土地万顷,各地乡绅农户被夺田失地,沦为流民,无数百姓家破人亡,卖儿卖女,锦绣人间几成地狱修罗惨境,此皆刘瑾之罪也!你的江山,被刘瑾害成何等面目,陛下知否?陛下知否!”

户部给事中李济双目泛泪,跪地悲呼。

朱厚照呼吸急促,面孔涨得通红,看着满殿悲怆深沉的大臣,朱厚照嘴一撇,哇地一声大哭起来。

“什么圈地,什么皇庄,朕哪来那么多皇庄?你们……你们何苦非置刘瑾于死地!何忍逼朕太甚!”

第507章 决战金殿(二)

“陛下难道不知你如今占地何其巨也?”户部给事中李济愤声道:“从刘瑾掌司礼监以后,对内阁和朝臣言称内库耗费颇巨,入不敷出,又称陛下不忍因私己之费而加赋于万民,故而刘瑾下令圈北直隶之地充为皇庄,皇庄所产皆入内库,户部不得干预……”

李济仰天大笑几声:“好一个‘不忍私己之费而加赋于万民’!殊不知刘瑾一声令下,北直隶各府县的乡绅倾家荡产,寻常农户赖以存活的薄田全部变成了陛下的私产,农户沦为农奴,甚至流民!去岁至今,北直隶数府数县激起民变,皆因此而起,只不过官府扑灭及时,未成大祸矣!民变消息进京,司礼监便扣押拦截下来,不让陛下看到一个字,听到一个字,官员若敢反抗便被拿入诏狱,百姓若敢反抗便抄家灭族,陛下居深宫只顾玩乐,可知刘瑾已将你变成了一个目盲耳聋之昏君?”

“若刘瑾果真将圈来的土地充为皇庄,虽手段歹毒却也尚算忠心,然而北直隶数万顷被圈土地,真正充为皇庄者十之一二而已,余者尽皆被刘瑾和内库马永成以及下面办事的太监宦官竞相私吞,仅刘瑾一人名下土地便已超过了两万顷,陛下,你为何就是不肯睁眼看一看?”

朱厚照此时也顾不得别人当面骂他昏君了,勃然怒道:“朕不相信!就算圈地真有其事,那也是下面的人阳奉阴违,背着他私下做恶而已,刘瑾只是一个阉人,终年难得出宫一回,他能干出多大的恶事?他圈那么多土地做何用处?尔等将别人做的恶全部咎于刘瑾一人,不觉得有失公允吗?”

吏部尚书张彩似乎索性将刘瑾出卖到底了,朱厚照话音刚落,张彩又站出班来,缓缓掏出一本册子双手举过头顶。

“陛下,刘瑾这两年来占地共计两万余顷,每顷每亩皆有帐可查,所拥土地之巨,几超大明藩属邻国矣,臣请陛下御览。”

“张彩,你……!”朱厚照指着他气得直哆嗦。

张彩面无表情,默默退回了朝班。

李济伏地悲呼道:“陛下!刘瑾之罪,非臣等构陷,桩桩件件有凭有据,何来‘有失公允’一说?”

朱厚照重重坐回龙椅,看着满殿面色冷漠的大臣们,垂泪泣道:“刘瑾,阉人也,何以为害?满朝公卿常言儒家仁恕之道,为何你们却偏偏容不下一个阉人 ?'…'”

内阁大学士杨廷和缓缓出班。

“陛下,昔日东宫春坊时,臣教授陛下学业,陛下通读经史子集,难道忘了汉唐以来宦官阉人祸乱朝纲何其多也?陛下何出‘何以为害’之谬言?非是臣等容不下这个阉人,而是天理公道容不下刘瑾!”

见曾经的授业老师都出来说话了,朱厚照顿时察觉今日事态比他想象中更严重。

原本满心愤懑的朱厚照现在真有些慌了。

“朕……朕今日乏了,不想再议此事,退朝……”

“陛下!”杨廷和愤然上前一步:“陛下遇事便躲,躲到何时方休?今日满朝文武参劾刘瑾,字字句句有理有节有据,陛下为何仍旧视而不见?先帝和诸多治世贤臣操劳一生,终将这座大好基业交给陛下,而刘瑾却将这座江山祸害得疮痍满地,生灵涂炭,陛下还在袒护他,将来你有何面目去见你的父皇?”

杨廷和眼中泛泪,哽咽道:“当刘瑾的钢刀架在诸多忠臣良将的脖子上时,臣多么希望陛下能够像袒护刘瑾一样袒护一下我们,臣等是先帝留下来辅佐陛下治理江山的肱股老臣,不是你的敌人,陛下缘何视祸国权阉如父如母,却视我等为死敌仇寇?陛下已非稚龄童子,已知是非黑白,难道你还看不出究竟谁在祸害你父皇留给你的基业,谁在忍辱负重苦苦支撑着即倾的社稷?”

朱厚照只觉得自己已被逼到了墙角,退无可退,不由大哭道:“杨先生,为何你也逼朕?就算刘瑾做了一些恶事,圈了一些土地,朕命他还回去便是,难道非他杀吗?”

杨廷和怆然一叹。

人群中却传出另一道沉稳的声音。

“刘瑾之罪,罪当凌迟,陛下怎能不诛?”

平日朝会中甚少发言的严嵩慢慢走出朝班。

“臣,兵部左侍郎严嵩,三告刘瑾,伏乞天听!”

※※※

司礼监内。

刘瑾呆呆坐在书案后,无意识地盯着案上堆积如山的奏疏,却不知魂游何处。

昨晚批阅了整整一宿奏疏,彻夜未眠,天快亮时正打算叫个贴心知趣儿的小宦官给他捶捶腰腿,让他美美地打个小盹儿,寅时钟鼓司的钟声却敲得他右眼皮直跳,没来由地感到一阵心慌意乱,一种大祸临头的不祥预感笼罩着他,却又不知这种感觉来自何处。

刘瑾睡不着了,披着暗黄蟒袍坐在椅子上呆呆出神。

蟒袍是正德元年刘瑾初掌司礼监后,朱厚照一时心情好,顺口赏给他的,可刘瑾却十分珍惜,命尚衣监制了十件每日轮换,有一次一个小宦官不小心将茶水溅了一点点在蟒袍上,刘瑾勃然大怒之下将其活活杖毙,自己更是心疼得半宿没睡着。

披在身上的蟒袍仍如当初一般贵气雍华,双肩和胸前绣的四爪金蟒栩栩如生,仿若脱锦而出,腾云九霄。

刘瑾右手轻轻抚摸着肩上的金蟒,嘴角露出一丝淡淡的笑意。

万夫所指又如何?内外交困又如何?

当初内外廷联手绞杀,力量何等强大,可自己还不是照样安然无恙?如今自己虽又陷入重重危局,可是只要陛下宠信未减,他刘瑾就绝对死不了。

大明天下,终究姓朱。

大明的共主若不想杀他,天下谁能杀他?秦堪敢向他刘瑾下刀吗?外人眼里所谓的如山铁证,所谓的种种罪名,只要陛下想饶他,还不是轻轻一句话便揭过了?

刘瑾愈发觉得自己的处世观是非常正确的,抱紧了皇帝的大腿死不松手,天下于我何加焉!

只是……今日心中那股子大祸临头的预感,到底从何而来?

刘瑾的右眼皮又使劲抽搐了几下。

※※※

匆忙的脚步声从司礼监外的长廊一直传到屋子里,刘瑾心跳没来由地加快了许多,不祥的预感随着脚步声越来越近而愈发加深。

一名小宦官面色苍白地踉跄奔到司礼监暖炕边,惊惶道:“老祖宗,不好了!奉天殿外值殿太监张公公叫奴婢赶紧来报信,今日此时的金殿朝会上,满朝文武发动了!他们众口一词参劾老祖宗您,要求陛下将您治罪诛杀!陛下被他们逼哭啦!”

刘瑾如遭雷殛,顿觉手脚冰凉,一股深深的绝望袭上心头。

呆呆怔忪片刻,刘瑾触电般从椅子上弹起来,将肩上披着的蟒袍随意一裹,抢将奔出司礼监大门,飞也似的朝奉天殿跑去。

眼中的景色在飞快倒退,沿路巡梭的禁卫和小宦官们向他行礼的身影也在倒退,刘瑾心急如焚跑得飞快,从司礼监到奉天殿,平日半个时辰才晃悠得到的路程,今日竟只一炷香时辰便赶到。

奉天殿外,刘瑾双手支在膝盖上,弯腰大喘着粗气,耳中却清晰听到殿内兵部左侍郎严嵩冰冷如寒铁般的说话声。

“臣,兵部左侍郎严嵩,三告刘瑾,伏乞天听!”

刘瑾如坠冰窟,当下也顾不得朝仪规矩,几步抢将上前,殿门都没跨入便扑通一声在高高的门槛外跪下,凄厉大哭道:“陛下——满朝文武公卿冤我,陛下救救老奴吧——”

※※※

“刘公公,这第四杯酒,恕我还是不能敬你,你罔顾时势,不知新政凶险,强行清查官仓军屯,清查天下贪官,却不知变法之道唯徐徐图之,交换易子甚至妥协方可成事,因你一道鲁莽的新政谕令,逼反了安化王朱寘鐇,逼反了甘肃宁夏延绥将士,致使战火烧遍三边,三省百万百姓陷于涂炭,你罪孽之重,凌迟碎剐亦难赎!这杯酒,敬三边无辜陷入战火而致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百姓!”

琥珀色的酒汁洒入黑土,秦堪握杯的手狠狠一捏,小小的酒盏应声而碎,瓷片深深刺入秦堪的手心,一股殷红的鲜血顺着掌心纹路滴落。

仿若远古的血祭,告祭了无数贱如草芥的蝼蚁冤魂,却抚平不了家国的刺痛。

※※※

“臣,兵部左侍郎严嵩,三告司礼监刘瑾新政误国,逼反甘陕边军,致使生灵涂炭,社稷飘摇,百万百姓家破人亡,此皆刘瑾之罪也!”

严嵩没管殿外刘瑾嚎啕般的求救,眼睛都不眨地平静禀奏着刘瑾的罪名。

殿外,刘瑾的嚎啕声猛然一顿,接着如厉鬼般嘶吼道:“严嵩!你信口雌黄,构陷杂家!甘陕造反皆朱寘鐇之罪也,与杂家何干?”

严嵩从怀里掏出一张略显破旧的纸,双手高举过头顶,激昂道:“臣非构陷,这里有平叛总兵官杨一清和监军张永八百里快马送到京师兵部的军报,还有逆王朱寘鐇造反时遍传甘陕的檄文一份,请陛下御览!”

第508章 决战金殿(三)

逆王朱寘鐇造反的檄文!

金殿内短暂的寂静过后,又是一阵喧哗。

说起这份檄文,满朝文武早有耳闻,从古至今但凡有长远图谋的野心家们造反总会有檄文面世,他们不像被逼起义的农民军那样盲目混乱,野心家的造反都是一步一步有规划有步骤的,为求造反的名正言顺,檄文这个东西必不可少。

以朱寘鐇的皇族身份,他若造反必然有檄文,否则就是作死了。

可奇怪的是,朱寘鐇造反半个多月后,他的檄文居然还没传到京师,这就令京师不少文臣武将感到蹊跷了,直到各衙门官员派出信使或家仆离京去西北询问,而那些信使和家仆全部被西厂番子在京师城外截杀,大臣们终于察觉到一丝不同寻常的意味。

为了一份檄文而动用西厂上千人马封锁官道,甚至不惜杀人灭口,朱寘鐇造反难道跟刘瑾有关系?

这些日子来,甘陕造反檄文已引起了诸多大臣的猜测,檄文的内容也就成了京师最神秘的话题。

谁知此刻严嵩不仅拿出了朱寘鐇造反的檄文,而且直言朱寘鐇是被刘瑾逼反的,大殿轰地一下沸腾了。

兵部尚书刘宇站在朝班里,脸色比死人还难看。

他是兵部尚书,按理来说,这份檄文他应该知道得比严嵩要早,可事实是,兵部侍郎拿到了檄文,而他兵部尚书却仍蒙在鼓里什么都不知道。

杨一清和张永为何不将檄文发给兵部尚书,反而发给兵部侍郎?严嵩为何一直不提此事偏等到今日才拿出来?为何那么恰巧,今日便成了对付刘瑾的证据?

一丝阴谋的味道闪过刘宇的脑海,是谁,在背后舞弄长袖,翻云覆雨?

相比之下,殿外跪着的刘瑾才叫真的心神俱裂,他是清楚知道檄文内容的,更清楚这份要命的东西公诸于朝堂会是怎样后果,否则他也不可能丧心病狂不惜一切代价命令西厂番子拦截它了,可谁知这东西今日竟然还是落到了秦堪党羽手中!

“陛下莫信他!老奴冤枉,檄文是假的!是朝中诸臣恶意构陷!”

刘瑾凄厉嘶吼,跪在地上的双膝甚至蠢蠢欲动,若非看在严嵩年轻力壮厮打不过,刘瑾真想扑上去将他手里的檄文抢过来揉碎了吞下肚去。

这句欲盖弥彰的话连殿上的朱厚照都察觉到有点不同寻常了,于是拧着眉道:“朱寘鐇是被刘瑾逼反的?檄文里说了什么?”

严嵩垂头将手里的檄文捧高,平静道:“真假曲直皆在檄文中,请陛下自己看吧。”

值日宦官瞧了瞧朱厚照阴沉的脸色,然后踮着小碎步下来将杨一清的军报和檄文接过,小心地捧到朱厚照面前。

朱厚照咬了咬牙,翻开了朱寘鐇造反的檄文,刚看了两行,朱厚照的神情便猛地涨得通红,牙齿咬得格格直响,抬起头来复杂地看了殿门外跪着的刘瑾一眼,又垂下头继续看起来。

匆匆扫完檄文,朱厚照忽然双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