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朝伪君子-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千多人就这样静静看着倭寇的海船缓缓靠近,靠近……

终于,海船在离岸边只有数丈之遥时,船行的速度渐渐慢了下来,十余艘海船上扑通扑通跳下百余个倭寇,他们穿的衣服很杂乱,文人长衫者有之,武人短衫者有之,和服者有之,甚至也有人精赤着上身,胯间只围了一块日本传统的兜裆布。

他们的武器也是五花八门,刀枪剑棍,连举鱼叉的都有,为首的十几个人梳着髡头,头皮上抹着黑色的油漆,形象说不出的怪异难看,他们泅着齐膝的海水,面目狰狞地朝岸边走来,嘴里发出哇哇的怪叫。

秦堪的心已提到了嗓子眼,这一战关乎着生死,关乎着包括自己在内四千多名大明官兵的生死。

十余艘海船上陆续下来了三百多倭寇,为首的十几人离岸边不足十丈,已在弓箭的射程之内了。

吕志隆眯着眼端详了一会儿,将手中的大砍刀高高扬起,大声下令:“放箭!”

嗖嗖嗖!

箭矢漫天激射而去,泅着海水的倭寇们当即倒下了十余人,可他们仍在向前不屈不挠地泅渡着,眼中凶光毕现。

“再放箭!”吕志隆大声命令。

嗖嗖嗖!

随着倭寇们的步步逼近,卫所官兵的队伍却出现了小小的骚动,又有几名军士扔下了兵器,不要命的跑出了队伍,被锦衣卫督战队赶上后一刀劈翻。

当所有倭寇在不停歇的箭雨中强行登上岸后,吕志隆命弓箭后撤,枪兵上前列阵。

双方隔数丈之遥,开始了冲锋,双方越接越近,终于迎面狠狠撞击在一起。

秦堪努力支撑着发抖的身躯,领着锦衣卫亦步亦趋地跟随队伍前进。

轰!

惊涛拍岸似的巨响,双方短兵相接,倭刀与长枪无情地刺出,双方拼尽了全力,相互屠戮着敌人的生命。

刀光剑影和临死前绝望的惨叫,交织成一片地狱的亡灵曲。

腐烂如铁锈般的血腥味道很快充斥着空气,殷红的鲜血和森森的白骨,以及那些捧着残肢倒地哀嚎的军士们,一幕幕残酷得让人发疯的景象,狠狠刺激着秦堪的心。

交战不到一炷香时辰,终于,倭寇们抵挡不住了,数百人开始惶恐后撤,纷纷跳下海朝海船逃去。

秦堪感到心脏一阵剧烈猛跳。

快赢了!就差一点点了!

为首的十二名倭寇见伙伴们后撤,仿佛彻底激起了他们的凶性,一名光头穿着日本武士服的倭寇当先跨出一步,忽然发出凄厉如鬼般的嚎叫,接着狠狠一刀劈在一名卫所军士的背上,接着发了疯似的扔了倭刀,两手抱住军士的肩膀,一张嘴朝他的脖子狠狠咬下去,军士的惨叫声里,倭寇连皮带肉咬了一大口,嘴里嚼了几下,竟生生吞了下去,然后咧开血红的大嘴,朝官兵们厉声吼叫。

这一举动令所有官兵目瞪口呆,一种莫以名状恐惧深深袭向众人心头,眼前这个状若食人厉鬼的倭寇将所有人的高昂士气瞬间降至了冰点。

秦堪心头猛地一沉,情知不妙,刚准备叫丁顺和李二严密压阵,话还来不及出口,便听得军士中有人忽然恐惧至极地大喊:“我们打不了的,他不是人,是鬼!是鬼!”

一人,两人,三人……

只差一线便要赢了的官兵们,此刻纷纷扔下兵器,掉头就跑,任两侧压阵督战的锦衣卫如何劈杀震慑,也顶不住如潮水般败退的逃跑官兵。

兵败如山崩!

吕志隆大怒,亲手劈翻了几名逃跑的军士,仍被不断涌向后方的将士们冲击得踉跄不已。

“兄弟们不要跑!不要跑!倭寇只有十二个了,只有十二个了啊!”吕志隆的两眼布满了血丝,吼声里充满了悲怆。

秦堪也被败退的官兵冲击得不停往后退去,一直喊着脱逃者军法处置,可根本毫无作用。

乱军中,十二名倭寇眼见竟吓退了上千的官兵,不由得意的猖狂大笑,一幕令国人悲哀的景象出现了,空旷的沙滩上,十二名倭寇竟嚣张的扬着倭刀,追杀着上千名毫无斗志毫无士气的大明官兵。

吕志隆没有退,他不能退!退回去他也是死路一条。

迎着倭寇们的倭刀,吕志隆长身而起,环式大砍刀奋力劈出,为首的倭寇敏捷地一闪,一刀落空,旁边的倭寇一刀刺出,瞬间将吕志隆刺了个透心凉。

吕志隆刹那间仿佛失去了所有的力气,撒手扔下刀,朝着官兵们逃跑的方向跪下,嘴里仍在虚弱的呼喊:“……回来,回来!他们……只有,只有十二个人啊……十二个人啊!”

浑身抽搐几下,吕志隆颓然倒地,气绝而亡,至死未瞑目,眼睛盯着前方,充满了悲怆苍凉,一直到死,他都没有解开心中的疑惑。

上千名官兵竟被十二个敌人吓得落荒而逃,这,到底是为什么?

第057章 崇明抗倭(下)

官兵们仍在溃逃,沙滩上丢落了一地的旌旗,兵器,盔甲。

秦堪被挤在溃逃的人群中,止不住地踉跄后退,如逆流中的小舟,在人潮中起伏搏浪。吕志隆的惨死一丝不差地看在他眼中,秦堪的眼珠充血凸出,张着嘴却发不出一丝声音。

他知道,这个时候无论多大的声音也喊不回那些毫无斗志的官兵了,一人崩而全军崩,打仗完全靠一口士气撑着的,士气一泄,战事皆休。

文官仗节死义,武将慷慨赴死,都是臣子的本分,然而吕志隆却死得冤,他死在倭寇的刀下,却被自己的袍泽兄弟诛了心。

官兵们逃得很快,只恨爹娘少生了一双腿,须臾间便没了踪影。

洁白的沙滩上只剩下一摊摊鲜血,一具具尸体,以及秦堪和手下的锦衣卫兄弟们。

大家的神色都很木然,目光中透着毫不掩饰的悲凉和困惑。

他们和吕志隆一样不明白,这场仗,到底输在哪里?

秦堪也很迷茫,他同样不知道答案,或者说答案太多,他不知道哪个是正确的。

十二名倭寇狞笑着缓缓走近,沙滩上只剩了秦堪和手下不到一百名兄弟。督战队在刚才的战斗中被倭寇杀死几个人,官兵溃逃时又被乱军刺死了几个,还有十几人和官兵一样生了惧意,和大家一起溃逃了。

剩下的包括秦堪在内只有七八十来人。

“大人,战事已不可为,我们尽力了!标下护送大人撤吧。”

倭寇缓缓步近,丁顺焦急地劝着秦堪。

“是啊,大人,我们已坚持到最后了,上面怪责不到咱们头上,撤吧!”李二也附和道。

秦堪笑了,笑得很悲哀。是啊,上千人跑了,反倒是督战队留在了战场上,说责任,秦堪一点责任也没有,官兵溃逃与督战队毫无关系。这个时候扭头便跑,不但不会受到怪责,说不定雷千户还会表彰他们忠勇无双,毕竟他们坚持到了最后。

可是,能逃么?

吕志隆的尸体离他们不足百步,那双死不瞑目的眼睛仍在盯着他,眼睛里有太多的悲凉,太多的困惑。

秦堪只是个文弱书生,他不懂杀敌,他甚至连最基本的劈刺都不会,他和普通人一样,也害怕敌人,他比谁都珍惜自己的性命。

可他现在偏偏不想逃,他唯一想做的是,帮吕志隆解开那些困惑,让他死后的目光不再悲凉,至少,应该有一点点希望。

转身环视着手下,秦堪怆然一笑:“……他们,只有十二个人啊。”

这句话也是吕志隆临死前的最后一句话。

秦堪不再多说,将刀收回鞘内,从地上捡起一杆官兵丢下的长枪,握紧,扎下弓箭步,深吸一口气。

秦堪的举动已给了丁顺他们最后的答案。

丁顺和李二眼中惧色一闪,看着前方秦堪如山岳矗立的身影,二人狠狠一咬牙。

“锦衣卫督战队,列阵!”丁顺咆哮,声音嘶哑难听。

李二眼中也露出了凶光,狠狠朝沙地上吐了一口口水,喝骂道:“老子七八十个人,就不信干不翻十二个人,这都打不赢,活着是为了造粪肥田吗?兄弟们,招呼着!”

“对,咱们才是真正的军户子弟,那些卫所官兵不过是一群农夫而已。”

“干他娘的!老子百多斤今天就撂这里了!”

士气就是这么奇怪的东西,当秦堪一马当先握紧了长枪,他甚至一句提气鼓劲的话都不必说,锦衣卫兄弟们的士气就这样莫名地高涨起来。

“都捡长兵器,倭寇惯用刀,身手精湛,近身相搏凶险,用长枪长矛列阵方可制敌。”秦堪头也不回的淡淡下令。

十二名倭寇狞笑步近,秦堪和众人缓缓后退,趁着对峙的当口,所有人从地上捡起官兵们丢掉的长枪长矛,在丁顺和李二的呼喝下,摆成了两排长枪阵。

秦堪则一马当先,站在枪阵第一排的正中,嘴角噙着一丝决然的冷笑。

小鬼子们,文弱书生刺出的枪,照样也能要人命的!

十二名倭寇脸上的轻视和狞笑渐渐消失,神情变得凝重起来。

他们突然发现这群明军跟刚才落荒而逃的明军不一样,大不一样。

具体区别在哪里,他们也说不上来,只是感觉遇到了棘手的劲敌,仿佛面前无端多出一座无法攀越无法征服的山。

倭寇们久经战阵,不敢大意,双手握紧了手中狭长锋利的倭刀,眼睛死死盯着面前的敌人。

两排枪阵缓缓移动,一步一步朝倭寇逼近。一排当先而立,后面一排则以半蹲之势,长枪从前排兄弟腿部间隙里露出来,平端前指。

明军与倭寇的第二次交锋!

半丈相距,秦堪忽然吐气大喝:“刺!”

刷!

一排长枪整齐凌厉地朝前刺出。

倭寇们敏捷地一闪,顺势朝前一滚,倭刀来不及劈出,后排的锦衣卫从他们的下盘及时的刺出一枪。

一阵凄厉的惨叫,顿时四五名倭寇腿上多了几个血洞。

倭寇尚在翻滚哀嚎,前排又一齐补上一枪,秦堪的长枪狠狠刺在一名倭寇的心脏部位,他只看到倭寇浑身一阵剧烈的抽搐,便没了声息,猛地抽出长枪,鲜血狂溅,秦堪白净的脸上顿时一片骇人的血红。

忍住强烈的呕吐欲望,秦堪面无表情端枪前进。

我杀的不是人,是一群畜生,如此而已。

秦堪不停在脑海中这样告诉自己。

倭寇们胆寒了,眼中露出了惊恐,他们没料到大明居然有配合如此默契的军队,这样的军队,为什么刚刚第一次交锋的时候不站出来,反而等到大军溃散后才出手?

倭寇们困惑了。这一场仗,留给敌我双方太多的疑惑。

“倭崽子们,马上放下兵器投降,我们百户大人可以饶你……”

“丁顺!我不要俘虏!投不投降他们都是一个死!”秦堪厉声喝断了丁顺的喊话。

“是,大人。”

倭寇惊恐地节节败退,海船已扔下他们跑了,在这个岛上,除了他们自己,没有任何援助。

“枪放平,刺!”秦堪再次下了命令。

刷!

“后排,刺!”

刷!

※※※

八十人对十二人,战斗毫无悬念地结束了。

当一支军队有了士气,任何敌人在他们眼中只是一群待宰的猪。

十二颗倭寇人头整齐地摆在死去的吕志隆尸首前。

秦堪血染征袍静静默立,推金山倒玉柱,向吕志隆跪拜下来,身后八十名锦衣卫兄弟跟着跪下,磕头。

“吕千户英灵不远,兄弟已帮你报了仇,我知道你心里有很多疑惑,也有很深的悲凉,这十二颗人头祭奠给你,你在天之灵好好看清楚,我们的大明,至少还有一点点希望……因为我,秦堪,不属于这个年代的人来了,大明一定会跟历史上的大明不一样……”

“你的疑惑,同样也是我的疑惑,我们大明的朝廷,大明的卫所官兵到底怎么了,有生之年,我会找到这个答案,并且,彻底纠正它!我发誓。”

第058章 战后还京

有生之年,找到这些疑惑的答案,并且纠正它,改变它。

这是秦堪在吕志隆遗体前发下的誓愿,浑浑噩噩的他,终于在大明找到了自己的目标。

吕志隆目光中的不甘和悲哀一直在秦堪脑海中萦绕,一生也不会忘记,将来走到困境绝境,那道目光终将成为他继续前进继续支撑的动力。

英灵不远,吕千户在天上看着他,看着他的一切所作所为,看着他为今日的溃败找到答案,并且彻底改变这个悲凉的结果。

合上了吕志隆不瞑目的眼睛,锦衣卫兄弟们抬着他的遗体,回到了卫所驻地。

秦堪面无表情,没有任何胜利后的喜悦。

溃逃的军士们已被各百户收拢,回到了营寨中。

遗体回营,在军士们的面前缓缓行过,大家的眼神没有太多变化,仍旧一片刺痛人心的麻木不仁,以及对自己未来的担心。千户死了,官兵自然也要受到惩处的。

不过死了个千户而已,他为什么死?也许他跑慢了吧……

秦堪真想仰天大笑三声。

到底什么原因,让充满血性的汉家儿郎沦落到如此麻木?

煌煌大明盛世,这张繁华强盛的外皮下,掩藏着多少懦弱的灵魂,多少近在眉睫的危机?

※※※

绍兴卫指挥使张奎赶回来了,监察御史王介赶回来了。

看着吕志隆的遗体,张奎默然半晌,按剑躬身一礼,王介长长一揖。

安葬了吕志隆之后,张奎和王介等官员们终于开始正视秦堪这个小小的百户。

八十人对十二名倭寇,大获全胜,天大的奇迹,这代表着什么?代表绍兴卫没有败,没有败便是胜利!军功,荣耀,升迁……这些他们毕生追求的东西将会接踵而至,死者死矣,生者还需继续生活下去,并且生活得更好。

歌功颂德声里,众人看到了自己敞亮的前途。

“秦百户是锦衣卫的百户,说胜也是我锦衣卫之胜,与你绍兴卫何干?”雷洪千户跳了出来,喘着粗气,眼中充满了对名利的渴望。

“我们绍兴卫在撤退之前,已杀了大部倭寇,功劳明明是我们的!”

军帐里的每一个人都仿佛化身成了饿极的野兽,毫不掩饰地将名利当成他们追逐厮杀的猎物,凶相毕露,杀气腾腾。

至于秦堪这个实际的功臣,已没人理会他。

他只是个百户,这份功劳的归属与他无关,因为这该由上官们决定,敌人是他杀的,但是在谁的领导下杀的敌人,这个事情需要讨论研究决定。

大明的官场……

※※※

倭寇该死的都死了,该退的也退了。

一份锦衣卫发出的报捷文书通过军驿飞快发往京师北镇抚司,同样,一份报捷的文书从绍兴卫出发,也发往京师兵部和内阁。

两份捷报都为自己所在的卫所争功,只不过有个共同点,锦衣卫百户秦堪带领属下全歼了最后的十二名倭寇。

接下来的善后事情与秦堪无关了,雷洪千户带着大家回了南京。

此次百户所里战死的几名兄弟,每人抚恤白银一百两,子弟袭职锦衣卫,逃跑的十几人全部开革,并押送至南镇抚司衙门治罪。

回到久违的南京,久违的百户所,秦堪只觉得满身心的疲惫,只想倒头好好睡一觉。

百户所的门口站着一群颇为面熟的家仆,雁形分列两排,小公爷徐鹏举一脸崇拜的盯着秦堪,眼里冒着小星星,那种发现了奇葩似的眼神令秦堪有些不舒服。

“秦兄弟手刃倭贼,名扬崇明岛,壮我大明声威,委实令人……喂,喂!你什么态度!”

秦堪华丽丽地无视徐鹏举,懒得理会他,目不斜视地走进了百户所,关门,睡觉。

徐鹏举一直保持着拱手的姿势,仿佛被人点了穴似的凝固不动,脸上的笑容都像被冰冻住了一般。

看着大门砰地关上,徐鹏举机械地扭过身,看着身边的家仆呆呆地道:“你……看得见我吗?”

“小公爷身躯精壮,相貌风流,小的当然看得见。”家仆连连点头。

“他为何看不见我?”徐鹏举有点不自信了,垂头看看自己的手脚,急切想证明自己是真实存在,而不是一团空气。

“那家伙必然是个瞎子,小公爷,要不要小的进去收拾他?只要有您压阵,锦衣卫百户算个……”

啪!

徐鹏举一记耳光打断了他的马屁。

“小爷的兄弟是壮我大明声威的英雄,你算个屁!滚远!”

小公爷仍旧不改跋扈的脾气,不准别人骂秦堪是一回事,秦堪冷落他又是一回事,他可受不了这个气。

咣!

大门被徐鹏举一脚踹开。

“秦堪,你给我出来!凭什么对小爷视而不见?你刚回南京,小爷招你惹你了?”

秦堪叹了口气,从床上翻身而起,整了整衣冠,接着看到门口怒气冲冲的徐鹏举,秦堪仿佛刚刚才发现他似的,一脸惊喜讶然:“啊!原来是小公爷当面,久违久违了,小公爷什么时候来的?”

徐鹏举又愣住了。

刚刚自己……难道真的隐身了?

“刚来。”徐鹏举面无表情道。

秦堪挑挑眉,一副杜嫣的嘴脸:“来讨债?现在我可没钱还你。”

“……不是。”

英雄的形象在徐鹏举心中渐渐碎裂……

“那你来做什么?”

“来崇拜你。”

秦堪笑了,转身坐在屋子里的太师椅上,摆出个大马金刀的姿势,朝徐鹏举勾勾手指。

“来吧,我准备好了,你可以开始崇拜了。”

徐鹏举脸色有点发青:“……”

庙里拜神似的,徐鹏举一言不发地朝秦堪长长一揖,表示了一下崇拜,准备扭头便走,又不甘心地转过身。

“我觉得既然来了,还是干点有意义的事儿吧,……你什么时候还我钱?”

秦堪哈哈一笑,勾着徐鹏举的肩膀强行往外送。

“年轻人做事要专心,说好了只是来崇拜我的嘛,提那些无聊的事情做什么,好,崇拜完了,小公爷慢走不送。”

砰。

大门关上。

第059章 小赌怡情

雷洪千户不得不对秦堪另眼相看,他渐渐发觉手下这位百户是他的福星,如果捷报送到京师后,京师牟指挥使大人论功行赏的话,他一定要推荐秦堪接任他的千户,而他,自然升得更高,至少也该当个南镇抚司佥事什么的,因为捷报上,秦堪正是在他雷洪的英明领导下,打赢了那一场艰苦惨烈的仗。

于是回到南京后,雷千户对秦百户颇为亲切,三天两头把秦堪叫过去吃饭喝酒,言语间不说主属关系,直接称兄道弟,话里话外的意思,无非想把秦堪拉进他的阵营,以后用来当作心腹对待。

秦堪感觉有点好笑,武人就是武人,他们拉拢人的方式从里到外透着一股单纯童真,非常的直爽,类似于小时候跟别人家孩子玩游戏时说一句“你跟我好我就给你很多好吃的……”

相比文官的阴损,秦堪觉得雷洪可爱多了,肚子里那点小小的心机一眼就能看透,跟这样的人打交道不累,你只要知道他想得到什么,自己需要付出什么就够了。

雷洪递来的橄榄枝秦堪没怎么考虑便接过了,所谓吃人嘴软,秦堪这些日子吃雷千户也吃得不少了,更何况秦堪还有个好习惯,每次吃不完都打包……

既然已当上了锦衣卫,那就必须给自己找个后台靠山,杜宏那样一没背景二没后台的官儿毕竟是少数,这样的官儿很危险,一不小心就被撸了,秦堪一直拿杜宏当反面教材,杜宏怎么干的,只要他反着干,一定能收获人生的巨大成功。

相比之下,小公爷徐鹏举只能把他划入狐朋狗友那一类,勋贵虽然可以在大街上横着走,见谁不顺眼就揍谁,但官场上却帮不了他太多忙。

※※※

倭寇之患,在大明早已让人深恶痛绝,特别是江南和东南沿海的富贵人家,对倭寇更是不共戴天,这群畜生直接损害的是他们的自身利益。

现在秦堪成了杀倭英雄,尽管杀得不多,才十二个,对那些没经历过厮杀场面的公侯子弟来说,已然是了不得的英雄了。

秦堪发现自己莫名其妙在南京城红了。

雷洪请客,徐鹏举请客,一些认识的不认识的公侯子弟也请客,好像大家的银子多得花不完,特意请秦堪给个面子帮他们花一些。

秦堪很想让他们折现,毕竟他还欠着小公爷五千两银子的债呢,每次见他总心虚,这种感觉很不好,想赖掉吧,又觉得这种行为太不要脸,现在他可是杀倭英雄呢,想还钱吧……可他还是想赖掉呀!

秦堪觉得是不是想点别的办法,光明正大的赖掉这笔帐……

于是几天以后,南京城的权贵圈子悄然流行起一种赌博游戏,名曰“斗地主”……

秦淮河边,垂柳依依,春光明媚的河堤边,金陵名胜五柳亭外绿树茵茵,秦淮河波光粼粼,美景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

五柳亭中却是一片乌烟瘴气,里面传出的污言秽语令来往游人侧目,守在外面的一群恶仆狠狠瞪一眼后,游人们忙不迭避走。

“他娘的!一对皮蛋凭什么比一对十大?凭什么?谁定的臭规矩?”

说话这人是徐鹏举,他已经输得脸都绿了。

“一对K……大你一对皮蛋。”武靖伯赵承庆擦着汗,脸色不比徐鹏举好看多少:“这个符号为什么念‘K’?太难认了……”

秦堪忝陪末座,他的脸色最阳光,很明显,他是大赢家。

“你把它横过来看,像不像一个女人劈开了两条腿?你管它叫劈腿我也不反对。”秦堪笑眯眯道。

徐鹏举和赵承庆一愣,仔细观察半晌,露出了男人都懂的淫笑。

“重要的是……”秦堪气定神闲甩出了一对牌:“……我一对A能管住你的劈腿。”

“我一对2!”徐鹏举甩牌的气势仍旧很跋扈。

秦堪一摊手,笑道:“不好意思,我

的牌出完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