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朝伪君子-第2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弘治先帝若九泉下有知……

还是别知了,朱厚照下辈子给他做多少次羹汤恐怕都无法消除老皇帝欲将这孽子杀之而后快的迫切心情……

站在门前欣赏了一会儿新牌匾,秦堪很快便觉得索然无趣。

“两位夫人呢?”

他的爵位升了,夫人家眷的品级自然也要升,随着晋爵圣旨一起来的,还有晋升两位夫人的圣旨,杜嫣由三品诰命升成了一品诰命,连金柳也升到了七品诰命,全家都升级了。

管家笑道:“夫人穿着新诰命朝服,怜月怜星刚刚还在大礼参拜,这会子怕是进了库房,大夫人说要找一件能搭配新朝服的首饰……”

秦堪脸有点绿……

刚升级就忙着找极品装备,这家里难道就不能消停一会儿吗?

秦公爷决定暂时避开那两个头脑发热的婆娘,进豹房谢恩去。

※※※

朱厚照的心情非常好。

“大快人心啊!”

非常做作地仰天大笑的豪迈样子,然后又迅速拉下脸,不知朝哪个方向狠狠比划了一下他学到的新技能,一根嫩白的中指飘飘乎如遗世独立,令秦堪眼角直抽抽。

“今日你没上朝,没见着那帮大臣的惨状,一个个被揍得鼻青脸肿,还不得不忍着痛摆出一副不失仪态的样子,笑得朕差点满地打滚儿……”朱厚照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不由再次哈哈大笑:“那帮勋贵着实帮朕出了口恶气,朕恨不得把他们的爵位轮着个儿的都升一下以示恩赏,要不说勋贵才是最跟皇帝贴心的人呢,关键时刻就是管用。”

“话说回来,那帮勋贵揍人可真狠,特别是保国公,不知跟李东阳有多深的仇,瞧把李东阳揍的没个人样儿了,……难道李东阳勾搭了保国公的小妾不成?”朱厚照说着又笑了起来,笑得前仰后合。

一名小宦官给秦堪奉上清茗,恭敬地躬了躬身便待退下,朱厚照出手如闪电,忽然朝小宦官比出了中指……

小宦官吓了一跳,又不知此中指有何含义,吓得小脸苍白,扑通一声跪倒。

“陛……陛下,奴婢万死,不知此中指何意……”

“滚!”

小宦官逃命般飞遁而去。

秦堪看着朱厚照的中指,忍不住叹道:“陛下,这个……中指,不宜频繁。”

“练习练习,将来对付大臣……”朱厚照浑不在意。

真后悔教他这个下流的手势啊,天真活泼可爱的小皇帝现在活脱一收保护费的小痞子,秦堪真想现在跑到太庙前学着文官的样子悲呼一声“先帝”,又怕老朱家列祖列宗真的显灵,一道神雷先劈死他,那感觉一定不怎么美妙。

又一名小宦官诚惶诚恐端着各式点心进殿,朱厚照习惯性的一伸手……

秦堪眼疾手快抓住了他的中指。

“陛下,别再露出来了,不礼貌!”

第577章 意欲离京

秦堪很后悔教朱厚照这个下流的手势,肠子都悔青了。

本来只是一时兴起,以为朱厚照笑笑便忘,谁知这家伙竟开始练习了,一想到这根中指的含义被广而告之,而某一天朝堂金殿上朱厚照跟大臣吵嘴,吵不过随即恶狠狠地比出这个手势,不知下面会有多少大臣悲愤得击柱而死……

朱厚照仍保持着愉悦的心情,由此看出大明正德年的君权何其势弱,君权的一次小小胜利都能让这个少年皇帝乐很久,秦堪看在眼里说不出是可怜还是可叹,反正他的心情并没有看起来那么高兴。

“委实是妙招……”朱厚照眯着眼不住地夸赞:“激怒勋贵去揍文官,秦堪你那脑袋是怎么长的?”

秦堪温文笑道:“借势而已,勋贵这个群体相对文官来说比较单纯,虽然败家子和恶霸比较多,但胜在脾气直爽刚烈,很少玩阴谋诡计,他们也学不会这些,所以一旦有人动了他们的利益,他们的报复是最直接而且最快速的……”

“怂恿朕将韩文封为保国公,恰好与朱晖的爵号重合,想必你就是为了激朱老爷子出手吧?”

秦堪叹道:“老爷子宝刀未老,承天门前一拳将韩文揍倒,那一拳惊才绝艳,已成了京师的传奇,陛下有此猛将,实在可喜可贺……”

朱厚照啧啧有声:“你这风凉话说的,若让朱老爷子和韩尚书知道是你出的主意,哪怕你已贵为国公,这两人怕是也要上门把你家国公府牌匾砸得稀烂。”

秦堪叹道:“那时就别怪臣出卖陛下了,这个黑锅臣可背不起……”

“行,朕和你一起背,朱老爷子若揍你,朕帮你揍回去。”

朱厚照与秦堪相视一笑,心里洋溢着淡淡的暖流,损友一起干坏事一起背黑锅的感觉很美妙,生在皇家无兄无弟的朱厚照一直不曾有过这样的感觉。

见朱厚照高兴的样子,秦堪欲言又止。

今日进宫不仅仅是谢恩,秦堪总觉得应该含蓄委婉地跟朱厚照说说宁王的事,哪怕不把这层纸捅破,至少也该让他有个心理准备。

大明正德年间的造反似乎特别多,安化王反,白莲教反,霸州乱民反,现在宁王又要反,朱厚照年纪虽幼,但秦堪看得出他心里的苦,作为一个皇帝,治下那么多人造他的反,恐怕他也伤了心吧,被背叛的滋味一次又一次,能好受吗?

秦堪犹豫半晌,终于还是决定暂时不提宁王。

藩王造反终究是个很忌讳的话题,况且造反的还是皇叔,这个话题更忌讳,因为同样的事情,朱厚照的先祖永乐皇帝也做过,也是皇叔造侄子的反,幸运的是,永乐皇帝成功了,于是造反便被美化成了“靖难”。

朱厚照兴致勃勃地亲自拎着两只鸡,非要拉着秦堪一起去喂猛兽,张永不仅接任了刘瑾的位置,连刘瑾溜须拍马的本事也继承了,派人不知从哪个深山老林里捉了几只熊罴养在豹房,现在豹房虎豹狼熊等等野生动物应有尽有,琳琅满目,一踏进去便随处听到虎啸豹嘶熊吼。

马永成被调到宫中最清贫的直殿监以后,内库总管换了八虎里面算得上老实本分的高凤,老高隔三岔五就跟秦堪倒苦水儿,说陛下花银子太厉害,内库太穷,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云云……

秦堪真的很想提个建议,若把豹房改建成动物园向京师百姓开放,进去参观一次收二两银子门票,若想参观皇上收十两银子,前提是不准给皇上喂香蕉,一年之内内库绝对赚个盆满钵满。

想想这个建议朱厚照估计不会答应,秦堪便掐断了帮内库赚钱的心思……

豹房很大,里面太监宫女无数,但真正的主人只有一个朱厚照。

少年正是一生中最活泼最值得回忆的时期,可他却只能每天待在深宫里喂虎豹熊狼取乐,这样的日子每天重复着,他难道不腻吗?

朱厚照拎着两只活鸡兴冲冲地往关着熊罴的殿宇走着,秦堪与他并排而行,见他兴奋的样子,秦堪忽然心有所感。

“陛下,你实在应该出去走走的,你是整个大明江山的主人,你的足迹不能被锁在深宫,锁在京师这区区一个城池里……”

朱厚照脚步一滞,兴奋的脸蛋忽然一垮,无比泄气道:“朕难道不想出去吗?可是朕怎么出去?若朕敢稍微动一动离京出巡的念头,那些文官们会前赴后继一批又一批活活撞死在朕面前……”

秦堪笑道:“岂能因噎而废食?只要陛下有这个念头,办法总会想出来的,你这一生是为自己而活,而不是为文官活,一个人活在世上,想吃什么,想喝什么,想玩什么,这些都是老天赋予我们的最基本的权利,平凡布衣百姓都能做到的寻常事,陛下贵为九五至尊为何却不能做?”

朱厚照大为感慨:“秦堪,你总是那么的与众不同,朕从小到大,父皇,文官和春坊的大学士们从来没跟朕说过这样的话,他们总是强行塞给我治世之学,帝王之道,孔孟经义,却很少有人问我自己想做点什么……”

无比神伤的轻叹口气,朱厚照黯然道:“以前只有刘瑾这么问过,可惜最后朕才发现这人狼子野心,秦堪,朕身边的贴心人可只有你了……”

“臣愿为陛下肝脑涂地。”

“朕若欲离京,你能帮朕找到机会吗?”朱厚照期待地问道。

秦堪眨眨眼,若有深意道:“有机会的,陛下,一定有机会的。”

朱厚照顿时眉开眼笑,他对秦堪的信任是盲目的,事实上秦堪也从未让他失望过,秦堪说有机会,那便一定有机会,现在他要做的便是静心等待秦堪找出离京的机会。

一想到可以巡视自己的江山,可以亲眼看看各地的风土人情,朱厚照兴奋得鼻尖开始渗出细细的汗珠,两只眼睛闪闪发亮。

手里拎着两只鸡,朱厚照走得愈发欢快了,飘逸得几乎踮着舞步般蹦跳前行,沿路遇到宦官宫女惶恐跪下行礼,朱厚照也非常大方地见人便说一声“赏”,内库总管高凤垮着嘴角唉声叹气跟在后面,几乎也快给朱厚照跪下了。

秦堪也笑了,既然朱厚照心情这么好,一定要说些更开心的事,让他高兴得彻底一点……

“陛下和那位酒肆的刘良女如今进展如何?”秦堪盯着他,目光里充满了祝福。

朱厚照轻快的脚步一个踉跄差点脸着地,停住身子慢动作般缓缓转过身,脸上愉悦的笑容早已荡然无存,转而换上一脸凄绝的哀怨。

“你是故意的,对不对?你就是见不得朕高兴,对不对?所以你哪壶不开提哪壶,对不对?”朱厚照眼圈泛红。

秦堪惶恐不已:“陛下,臣绝无此意,实在是臣觉得日子过了这么久了,陛下和那位刘姑娘总该稍稍有点进展了吧?难道……”

小心地看着朱厚照即将崩溃的脸色,秦堪试探道:“陛下仍无寸进?”

朱厚照嘴一瘪,哇地一声大哭起来,然后……扭头便跑。

秦堪愕然呆立许久,总算隐隐明白,估摸朱厚照的情路非常坎坷,大抵崎岖到令人发指的地步,否则不可能出现这种泪奔的场面。

怔怔看着朱厚照跑远,秦堪喃喃道:“纯情少年为情所困,泪奔渐远,多么感动的场景,可是总觉得差了点味道,如此情伤之时,为什么……还拎着两只鸡跑得那么快呢?”

※※※

宁王又往京师送礼了。

这是个很矛盾的王爷,至少在秦堪眼里看来非常矛盾。

一方面隔两个月便上奏疏哭穷,王府经年失修啦,主殿漏雨害堂堂的宁王殿下只好带着家眷憋屈地住进侧殿小厢房啦,王府三卫人吃马嚼的王府养不起啦,总而言之,奏疏里的宁王非常穷,不仅穷而且胸无大志,毕竟把日子过得跟叫花子似的王爷,是引不起朝廷太多戒备之心的,别的不说,就这种存不钱的人,连过日子都艰难,有本事养千军万马去造反?

奏疏上的穷王爷,现实里却阔气得一塌糊涂,今年才过了一半,宁王已三次派人从南昌送重礼至京师,送礼的队伍低调而庄重,送给朱厚照的都是不值钱却好玩的东西,比如烟花,比如一支可以击发两次的双管鸟铳,比如两只憨态可掬的大熊猫等等,而宁王送给京师大臣们的礼物明显贵重多了,可以看出宁王并不傻,烟花熊猫这些东西显然糊弄不了大臣们,于是各种金银各种古玉各种美婢挨个儿送进了大臣们的家里。

奏疏和现实相差如此巨大,而且做得这么大大方方,秦堪忍不住怀疑宁王这家伙是不是得了精神分裂症……

或者说大臣们得了精神分裂症,人家送礼都送得如此大方了,还有大臣上疏为宁王说好话,请求朝廷拨给宁王钱粮军械等等物事。

第578章 故人重逢

锦衣卫密探从南昌传来的消息不容乐观。

按大明祖制,藩王可拥兵三卫,三卫满编的话大约一万五千余人,也就是说,一个王爷能指挥的军队只有这一万五千多人,而且指挥他们干什么事必须有朝廷的命令,譬如圣旨,兵部文函,调兵虎符等等,三卫里面的将领也不是完全没脑子的,王爷带他们发财他们肯定没二话,王爷带他们造反就恕不奉陪了。

不得不说,这是个相对比较稳妥的制度,它把藩王的不臣之心活活掐死在摇篮里,想造反?可以啊,前提是你有本事领着这一万五千多人能打败百万朝廷军队。

这个制度在太祖洪武年间执行得不算彻底,因为建国不久,国内许多前元余孽和山贼土匪要清剿,边境还有强大的蒙古残余军队要剿灭,封地在边境的藩王们拥兵绝不止三卫,比如当时的燕王和宁王,二人驻扎在北方前线,麾下军队拥兵何止十万,直到后来永乐靖难成功,心虚的永乐皇帝对这个制度下了死命令,藩王们不得不交出兵权给那些外姓武将或勋贵。

这个也很好理解,毕竟永乐皇帝就是造反起家的,而且显然雄才伟略的永乐大帝在这方面不算很大方,他自己可以这么干,但别人若想模仿他就绝对不行了,这是原则问题,尤其是对那位封地改迁到南昌的宁王,绝对是严防死守的对象,这又是永乐皇帝干过的一件心虚事。只怪青春太年少,热血太沸腾,又或许是喝多了嘴太贱,总之,答应宁王事成后“江山共治之”这句话,待永乐皇帝坐上龙椅后全都忘了,大股东混成了小马仔,宁王不可谓不憋屈,这种憋屈还不能对外宣扬,耻辱于是被代代相传,终于传到了这一代的宁王朱宸濠。

锦衣卫从南昌传回来的消息里,宁王朱宸濠拥兵仍只是三卫,一点也没违制,但这三卫都是摆设,事实上他正暗中大肆招兵买马。江西南昌自古便是一座水城,城池缘水而兴,城内城外河湖众多,有赣江,抚河,玉带河,锦江等等,自古便有“七门九州十八坡,三湖九津通赣鄱”的古谚。

河湖里面盛产很多东西,比如鱼虾螃蟹蹩,比如水贼水盗。

宁王招兵买马的对象主要便是河湖里的水贼水盗,这无疑是个很实用的做法,这种人很容易收买,只要有银子,任何无法无天的事情都敢干,于是一大批水贼水盗山匪很快团结在以宁王为核心的造反集团周围,其中盗匪为首者有三人,名叫凌十一,闵廿四,吴十三。

从这三位马马虎虎的名字可以看得出,他们对数字非常敏感,特别是跟银子有关的数字。

宁王殿下无疑有着凌云之志,只可惜志大却才疏,靠这帮水贼盗匪帮他打天下,老实说,还不如关上房间画圈圈诅咒朱厚照短命……

所以说,“有志者事竟成”这句话不一定适用所有人。

锦衣卫的情报很完整,包括宁王麾下的谋士张士实,刘养正,王纶等人的性格,爱好等等,整齐地堆放在秦堪的书案上。

秦堪越看越皱眉,心情有些坏。

不论历史上宁王造反以怎样的闹剧收场,但事实上他确实反了,战争一旦发动,受苦的仍是老百姓,秦堪有很多事要做,一次又一次的平叛已令他颇为厌烦,这些造反已严重影响了他的理想,一直以来,在一块平地上建立一个文明非常艰难,集几代人甚至十几代人日积月累的创造和修建,一旦爆发战事,这些数十年上百年的文明往往一夕之间便毁于战火,然后不得不再次从废墟上重建,人类的历史便是一次次破坏与重建的历史。

秦堪讨厌无休无止的战争。

※※※

讨厌却不能不面对。

最近锦衣卫北镇抚司来往的文函和人流越来越多,一份份情报通过各种渠道递进来,一道道命令也通过各种渠道发出去,秦堪忙得脚不沾地。

藩王造反太敏感,这些消息只在锦衣卫少数几个人里面传阅,秦堪下了封口令,没拿到真实的造反证据以前,任何事均不得向外透露一丝一毫。

正德三年初夏,一位满脸胡茬的中年男子拎着行李出现在京师朝阳门外,他眼里蓄满了泪水,定定注视着城门上的旌旗和古朴沧桑的城墙,长长舒了口气的同时,泪水夺眶而下。

一别两载,再踏故土,有种再世为人的感慨,穿着灰色破旧长衫的他,竟在城门外驻足徘徊,久久不敢进城。

近乡情怯啊,曾经的忠直热血,曾经的万丈豪情,如今归来,只换得行囊空空,身无所长,今日再回到久别的故地,他竟踯躅而不敢行。

不敢回家,不敢见亲朋,城门前徘徊思忖许久,他终于决定先进城去见一个人,一个赐给他再生的恩人,谁都可以不见,这个人却必须要见的。

※※※

日落西山时,秦堪结束了一整天的工作,伸着懒腰走出北镇抚司,然后,第一眼便看见了静静站在镇抚司大门外等候的王守仁。

一身破旧且打着补丁的长衫,长衫上处处沾满了灰尘,头发枯槁凌乱,肩上背着一个打了补丁的包袱,手里还杵着一根拐杖。

秦堪第一眼竟没认出他来,见他朝自己傻兮兮地咧开嘴,秦堪没搭理他,挥了挥手指了个方向:“要饭去西市口,那里人多,大方人也多,锦衣卫不但穷而且脾气都不好,你在这里要饭注定要倒霉的……”

王守仁:“……”

秦堪叹息着上了轿,嘴里还在嘟嚷:“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专一行,人已穷到这份上了,脑子还不灵光,活活穷死的命啊……”

直到秦堪的官轿快启行了,轿旁无数侍卫将王守仁隔开,王守仁这才忍不住高声道:“秦侯爷,还记得一起喝偷来的女儿红的王阳明吗?”

这句话比大明湖畔的夏雨荷更令人印象深刻。

“落轿!”秦堪在轿急忙喝道。

轿子落下,秦堪急不可待地亲自掀开轿帘走出来,怔怔盯着王守仁半晌,终于认出他来。

“王兄!”秦堪激动上前。

王守仁呵呵一笑:“你总算认出我了。”

“王兄……朝廷没发你路费吗?你从贵州一路要饭来到京师?”

王守仁闻言脸一黑,将手里的拐杖一扔:“我不是要饭的!”

秦堪叹道:“王兄何必掩饰,扔掉拐杖也遮不住你现在满身要饭的气质啊。”

王守仁整了整破旧的衣裳:“再说一次,我不是要饭的。”

“走,燕来楼,我请客,今日故人相逢,酒肉款待。”秦堪根本不听王守仁的辩解,拉着他的袖子便兴冲冲往前走。

有人请客,王守仁的脸色这才好看一点:“从见面到现在,你终于说了第一句人话。”

“王兄,先说好啊,到了燕来楼前,你要克制自己的情绪,莲花落之类的东西就不要唱了……”

“我——不——是——要——饭——的!”

“嘴硬……”

秦堪嗔怪着推得王守仁一个踉跄,亲热得如同城管驱赶擦皮鞋的……

※※※

果然是“款待”,如狼似虎的侍卫们提前冲进了燕来楼,将整个楼全部包下,秦堪和王守仁走到楼前,老鸨最大幅度地堆起笑脸,小心翼翼地朝这位权势熏天的国公爷福身一礼,至于这位年轻俊秀的国公爷为何带着一位叫花子上门,老鸨问都不敢问。

时令果鲜,八冷盘八热盘,各种山珍海味摆在桌上,酒仍是陈年的女儿红,偌大的桌边只坐了秦堪和王守仁二人,一群打扮得十分妖艳的莺莺燕燕如同穿花蝴蝶似的给二人布菜斟酒,雅间角落里,秀美脱俗的女子素手抚弄着琴弦。

显然今日的两位贵客有点粗俗,完全无视身旁的妖娆女子,一个只顾着喝酒,另一个只顾着埋头大吃。

美女们笑得都有些勉强了,一记记幽怨的目光如飞刀般投向那位年轻英俊的国公爷,暗恨妾命薄如纸,郎心坚似铁,如此绝佳的巴结权贵脱出苦海的机会,然则这位国公爷坐怀不乱,如老僧入定,不起任何波澜,好好的机会只能眼睁睁看它的流逝。

王守仁的吃相委实不大好看,不知饿了多少顿,最后仰脖将一杯酒倒入口,眼睛徒然睁大,抿着唇品位半晌将酒吞如喉,这才长长吁了一口气。

“好酒!这才是真正的酒,贵州喝的怎能算酒,简直是尿。”

第579章 把酒叙旧

一个人若成了圣人,会有怎样与众不同的表现?

言必子曰孟云,行必仪态翩翩,张嘴便是家国天下黎民福祉,脑子里思考的事情比菩萨还悲天悯人……

秦堪的印象里,圣人应该有很多可贵的异于常人的言行,而绝不是一张嘴便说喝尿。

王守仁说完后又灌了一口酒,品了半晌,肯定地道:“没错,这才是酒,贵州喝的是尿。”

秦堪摸着下巴打量他,心中暗暗嘀咕,不知这家伙升级了没有,若还没成圣人便被自己弄回了京师,自己算不算对中国千年学术界犯下了弥天大罪,背了个奸臣的罪名也就罢了,再背一个学术罪人的罪名,不知自己背不背得起……

“王兄,这两年过得清苦否?”

王守仁叹了口气:“苦啊,怎能不苦?房子被苗人拆了一次又一次,后来只好住山洞,缺衣少食且不说,最重要的是,连书都没有一本,教人怎么过日子,幸好贵州提学毛科对我执礼甚恭,隔三岔五给我送些衣食和书籍,否则我都不知该如何在龙场驿站熬下去……”

说完王守仁神情忽然一展,笑道:“不过一切清苦都是值得的,在龙场时我解开了心中最后一点困惑,骤然悟道那种感觉,仿佛天地瞬间扩大了无数倍,委实妙不可言。”

秦堪一怔,由衷喜道:“恭喜王兄超凡入圣,实为我大明士林之福也。”

王守仁笑道:“说什么超凡入圣,若欲成为圣人哪有那么容易,只是想通了一些久积心头的困惑而已,我还要多谢秦侯爷没忘记我,把我调回京师……”

一旁为二人殷勤斟酒的青楼姑娘终于等到了让她拍马巴结的机会,于是见缝插针嫣然笑道:“这位贵客有所不知,秦侯爷早已不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