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朝伪君子-第2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杨廷和呆怔半晌,脸上渐渐露出极度的惊喜之色。

“你,为何如此?老夫平日在朝堂上处处与你为难,陛下两次晋你之爵,皆被老夫以死相抗,如今老夫有把柄在你手中,你竟将我放过?”

秦堪笑着叹气:“也许我今日吃错药了吧……”

杨廷和沉默半晌,忽然像遇到流氓的良家妇女似的勃然变色:“莫非你欲以此事要挟,想要老夫沦为你的爪牙?告诉你,老夫宁死不从!”

秦堪喃喃一叹:“果然好人做不得,每次做了好人总会听到一些混帐话……”

秦堪淡淡朝杨廷和瞟了一眼,目光中已带了几分冷意。

“我秦堪的敌人遍布朝野,多你一个不多,少你一个不少,用得着以此事要挟你么?”

杨廷和也觉得自己的话有些过分,脸色赧赧道:“老夫实在想不通你为何放过我。”

秦堪叹道:“也许朝堂上的混蛋太多了吧。就算把你扳倒又怎样?再上来一个内阁大学士难道就瞧我顺眼了?与其便宜了别的老混蛋,还不如便宜你这老……咳咳,老人家。反正,你应该不会比别人更坏,对吧?”

这番话令杨廷和脸颊抽搐了几下,不知该怒还是该喜,尴尬的沉默许久,杨廷和长长一叹,脸色已如冰雪初融。

“老夫……应该感谢你的。”

秦堪笑道:“别谢了,以后少给我堵我就谢天谢地了……”

杨廷和展颜笑道:“该添堵时还是要添的,这个老夫可不敢保证。”

二人相视一笑,彼此的笑容都很和善,竟有几分一笑泯恩仇的味道。

……

秦堪很快从杨府走出来,他的心情很好,嘴里甚至哼着不知名的小调儿,手臂弯里却抱着一大捆从杨府前堂搜括的名人字画。

杨廷和一直将他送出大门外,最后见他如同扔柴火似的将一大捆珍稀字画抛进马车,杨廷和的脸颊使劲抽搐起来。

见秦堪半个身子已钻进了马车,杨廷和心中一急,忍不住开口了。

“你……等等,老夫还有一事相询。”

“杨先生有话请讲。”

尴尬地搓了搓手,杨廷和罕见地红了脸,讷讷道:“你今日不是来抄我家的吧?”

“当然不是,你见过如此温文尔雅的人亲自抄家吗?”

指了指马车上横七竖八的字画,杨廷和一脸肉痛:“那这些字画……”

“都是我的啊……”秦堪一副被贼惦记上的提防表情,警惕地打量着杨廷和:“杨先生有何指教?”

“啊?”

※※※

南昌宁王府。

唐寅的心跳很快,快得仿佛进军的鼓点。

时已近午时,离约定的时间只差一刻,唐寅早早便出了门,宁王府的侍卫果然没拦他,作为江南第一风流才子,宁王对他还是颇为敬重的,哪怕唐寅虚情假意归附,哪怕他跟徐庶入曹营一样终生不出一语,不献一计,宁王也不会对他有丝毫为难。

唐寅这块风流才子的招牌便值得宁王如此敬重,它是宁王将来收服天下士子民心的一件武器,宁王也不指望像唐寅这样的书呆子能给他献出什么惊才绝艳的妙计。

被王爷看重的招牌今日只想在王府里随便逛逛,侍卫们是不会反对的。

当然,鉴于唐大才子曾经独自逃命却在王府迷路的可耻事迹,今日唐寅身后还是跟了四名侍卫紧紧相随。

唐寅走得不快也不慢,负着手一副饶有兴致欣赏王府美景的模样,显得悠闲而自在,脑海里深深记着那位不知名的厨子的话,出门向东,行四百步,有一个偏僻的小院,院中一口老井……

唐寅依言而行,走足了四百步后放眼一望,不由大吃一惊,脸色分外难看。

眼前哪里是什么小院子,分明是一座黑幽幽的小树林。

唐寅脑海里冒出的第一个念头便是被那该死的厨子坑了!

当然,读书人善于总结,也善于想象,很快唐寅脑海中又冒出了第二个念头……

“呃……,这位侍卫大哥,敢问此处可是宁王府的东边?”

侍卫环臂而立,懒洋洋地翻了翻眼皮:“这里是王府的西边……”

说着大拇指往身后一翘:“那边才是东边。”

唐寅索然而萧瑟地呆立许久,脸上汗如瀑布:“……唐某还想去东边瞧瞧。”

第592章 终脱囹圄

能干出在王府里迷路这么可耻的事,唐寅还是颇具实力的,第二次逃命刚开始,而且这次有里应外合的情况下,唐寅居然又迷路了……

唐寅连留给自己默默羞愧的时间都没有,立马转身往后走,这次一定是东边,没错。

步履不再是闲庭信步般从容淡定,前面南辕北辙已耽误了不少时间,此刻唐寅的脚步有些急促,实在已不像散步,而是在慢跑了。

身后四名侍卫有些奇怪,不明所以地互相看了一眼,四人也加快了脚步跟上他。

奇怪归奇怪,侍卫们倒也没起疑心,整个南昌城都在王爷的掌控之中,这姓唐的书生在王府里怎么蹦达也跳不出这摊浑水。

往回走了八百步,唐寅抬头再看时,眼圈忽然一红。

偏僻的小院子已在眼前,唐寅的神情激动得直欲翩翩起舞,小院子便是他的希望,院中那口老井更是希望中的希望,他唐寅这辈子是逍遥书生还是附逆反贼,全看这口老井了……

脚步渐渐放慢,唐寅负着手优哉游哉地朝院子靠近。

四名侍卫皱了皱眉,然后无奈地跟上。

他们皆是普通的武夫,在王爷心目中的地位没法跟唐寅比,若唐寅将来真心归附王爷,王爷必然重用他,那时唐寅想要他们四个人的小命易如反掌,所以此时只要他不逃命,他想干什么都由他,犯不着得罪这位即将红得发紫的书生。

唐寅按捺住疯狂的心跳,慢吞吞地走进小院,院子不大,三排低矮的平房,中间的房顶上矗立着两只大大的烟囱,袅袅的青烟从烟囱里冒出来扶摇直上,正如那个厨子所说,院中果然有一口老井,隔着老远便能感到老井里的井水传来的丝丝凉意。

唐寅举步走近老井,一屁股在井边坐下,四名侍卫无奈地四散开来,心中难免腹诽这读书人脑子有病,没事往厨房里凑。

唐寅装模作样地捶了捶腿,一副走累了的样子,也不知是不是看过《演员的自我修养》,居然还非常应景地用袍袖当扇子,给自己扇风。

袍袖抬起来的刹那,一颗黑色的药丸神不知鬼不觉地落入手中,宽袖一挥,趁着遮住侍卫视线的一瞬,黑色药丸掉入井中……

直到这一刻,唐寅眼中才露出兴奋的光芒,他感觉逃离宁王府已成功了一半,另一半就要看秦堪那位朋友靠不靠谱了。

那位熟悉的厨子很适时地从厨房里探出了头,看了一眼坐在井边的唐寅,厨子的表情很木然,仿佛完全不认识他似的,探头出来随意扫了一眼后便缩了回去。

唐寅也仿佛完全不认识他,继续用袍袖给自己扇风。

漫长的等待时间里,一道很不合时宜的声音传来。

一名年约十七八岁,相貌阴柔,目如鹰隼的男子走进院子,皱眉盯着唐寅。

“我从没见过你,你是何人 ?'…'”

唐寅呆呆地说不出话来。

旁边的侍卫却急忙躬身行礼:“参见二王子。”

“二王子?”唐寅大吃一惊。

侍卫小声提醒:“这位是王爷的二公子,朱拱椿。”

唐寅眼皮跳了跳,显然如此关键时刻王府二公子出现得很不是时候,猛然想起昨日厨子说过,这位二公子欲夺世子之位,是以经常亲自下厨给宁王做些羹汤以博宁王欢心,同是给父亲做羹汤,朱厚照做得那叫孝心感天动地,而这位朱拱椿二公子却功利十足,宁王府从上到下没一个好东西。

唐寅嘴里发苦,却不得不躬身施礼。

“姑苏唐寅,见过二公子。”

朱拱椿眼睛眯了眯:“唐寅?可是江南第一风流才子唐寅?”

“正是在下。”

朱拱椿阴沉的面孔瞬间如同春风化雪,阳光灿烂。

“原来是唐公子当面,真真是久仰了。听说唐公子被父王请进王府做客,小王一直想拜会唐公子,没想到今日竟如此有缘。”

唐寅强自挤出个笑脸,扭头看着院子后方的王府围墙,目光闪过一丝焦急。

朱拱椿很客气,这种客气大抵也带着功利性,若能令这位名满天下的第一才子站在他这个阵营,无疑给他争宁王世子之位增添了一份重重的砝码。

唐寅起身之后又坐在井边,朱拱椿一心向结交唐寅,于是也不嫌弃,学着唐寅一样一屁股坐在井边。

二人寒暄几句久仰之类的废话,唐寅的额头渐渐渗出汗珠。

不论什么事超出他的掌控,事态向一个莫名未知的方向发展时,唐寅便习惯性的流一身汗,然后像一块无根的浮萍,任凭命运摆弄,随波逐流,当初科考舞弊案如是,前几日王府迷路如是,此刻逃离王府计划出现了偏差亦如是,唐寅心下惨然,索性任由事态发展,而他却不管不顾。

性格决定人生命运,这句话果然一点错都没有。

幸好运气偶尔也能决定人生,唐寅的运气不错,因为数年前莫名其妙认识了秦堪。

唐寅和朱拱椿有一句没一句地说着客套话时,院中厨房走出一位袅娜女子,她手里拎着一个小陶罐,迈着轻盈的碎步慢慢走向老井。

井边的朱拱椿和唐寅顿时眼睛睁大了,目光露出极度的惊艳。

眉如黛柳,眼若秋水,脸上每一个毛细孔似乎都可以入诗入画,这样的女子,怎会出现在宁王府的厨房里?如此绝色佳人,难道只是屈就于王府的厨娘?

朱拱椿倒吸一口凉气,接着眼中露出了疯狂的占有欲望。

这个女子,今晚一定要出现在他的床榻上,哪怕大哥跟他抢也绝不相让!

女子走到老井边,朝朱拱椿嫣然笑了一下,这一笑差点令朱拱椿魂飞魄散,真正是无比销魂。

院中四名侍卫却露出了警惕之色,王府的厨房虽不是什么重要的地方,但王府里每个人的吃食都是由这里出来的,这个女子不明来历,出现在这里显然不是好事。

“你是何人 ?'…'”一名侍卫厉声喝问,其余几名侍卫的手已按在刀柄上。

女子轻轻一笑,又低沉地叹息了一声,然后莲足微踮,原地转了一圈,身姿如蹁跹蝴蝶一般美妙之极。

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女子转了一圈后,四名侍卫顿时目露极度惊骇之色,四人同时捂住口鼻,悲愤地指着女子,没来得及说一句话便轰然倒地。

朱拱椿和唐寅也软软倒在井边,连抬手的力气仿佛都失去了,惊惧地看着女子越走越近,那张近在咫尺的绝色笑靥此刻看起来分外妖异诡谲。

女子没急着处置朱拱椿,而是朝唐寅嘴里塞了一颗药丸,药丸入口化作津液,唐寅顿时便恢复了力气,腾地一下站了起来,眼睛眨也不眨地盯着女子,神情痴迷,入坠云雾,呆愣愣的像个傻子。

女子见他痴迷的模样,不由轻轻蹙了蹙黛眉,低声喃喃叹道:“同样是书生,有人可以定国安邦平天下,而有人却百无一用,果然是世间百态不一而足……”

见唐寅痴迷的样子委实恶心,女子很不客气,直接一耳光甩在唐寅脸上,将唐寅抽回了神。

唐寅面露惊喜,殷切地看着她,一脸“你是猴子请来的救兵吗”的幸福。

女子冷冷瞟他一眼:“杀过人吗?”

唐寅摇头。

指着地上的朱拱椿,女子冷冷道:“现在,你抱住他的双腿,然后慢慢往上提,把他拖近井口,对,就这样……”

※※※

王府最近进进出出的人越来越多,文人武将,甚至贩夫走卒都有,宁王朱宸濠也越来越忙,离起事之日愈近,宁王便愈发紧张,他只能依靠不停的忙碌,试图来淡化藏在心中的恐惧。

王府书房内,朱宸濠新招揽的武将凌十一,闵廿四等人商议进军路线。硕大的羊皮地图前,众武将围成一团,朱宸濠手中的柳条直指地图某处,柳条缓缓移动,沿着虚线一直指向京都南京……

这一刻,一种江山在手,挥斥方遒的豪迈之情油然而生,朱宸濠手中的柳条指在地图“南京”那两个字上久久不动,仿佛已坐拥了半壁江山。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断了朱宸濠的幻想,朱宸濠不满地皱起眉,冷冷望向门外,不论来者是谁,他都决定将其杖毙。

一名王府侍卫满面惶急,跌跌撞撞地抢进门来。

“王爷,不好了!一名陌生女子带着唐寅逃离了王府……”

“什么?”朱宸濠勃然变色。

“还有,唐寅走之前把您的二公子扔井里去了!”

※※※

秦堪坐在豹房的主殿内,静静等着朱厚照出现。

当南昌城第一道用八百里快马传来的急报搁在秦堪案头上时,秦堪知道不能再等,也不能再瞒了。

一个包藏祸心的藩王,即将举十万大军发动谋逆战争,朝廷若还不抓紧时间准备,将来被战火荼害的百姓会越来越多。

好在朱厚照曾亲自下旨命厂卫严查宁王,有了这句话,秦堪不管带来任何消息,都不会引起皇帝的猜忌,这也是秦堪今日面君的底气。

殿侧屏风后一道熟悉的身影闪过,朱厚照打着呵欠出现在殿内,团龙金袍上的那条龙似乎也和朱厚照一样懒洋洋的打不起精神。

“为何选在大中午的跑来?不知道朕这个时候正是打盹儿的时候吗?”朱厚照不满的瞟了秦堪一眼,顺手接过宦官奉上的一盏浓茶漱了漱口,然后又打了一个大大的呵欠。

宦官适时奉上第二盏茶,朱厚照揭开茶盖,慢条斯理地啜了一口。

“陛下!宁王马上要反了!”秦堪冷不丁开口大喝。

“噗——咳咳咳……”朱厚照一口茶水喷出,接着咳得撕心裂肺,面孔瞬时涨成紫色。

秦堪喝完这一句话后便不说话了,同情地看着咳得死去活来的朱厚照。

盈满则缺,泰极否来,古人的话果然没错,做人活得太安逸要遭报应的,秦堪自己已很久没尝过睡午觉是什么滋味了……

宦官忙不迭在朱厚照背上又拍又抚,同时还不忘扔给秦堪一个怯怯的嗔责眼神。

朱厚照咳了很久终于顺过气,一把将宦官推远,腾地站起身,面色狰狞地瞪着秦堪:“你刚才说什么?”

秦堪好整以暇道:“臣刚才说,宁王马上要反了。”

朱厚照惊道:“怎么可能?朕待宁皇叔不薄,他为何反朕?”

秦堪淡淡道:“或许宁王仍觉得你待他不够好,至少你没把皇位送给他……”

说着秦堪从怀里掏出一张写满了字的纸递上前。

“陛下,宁王确实要反了,据锦衣卫密查,这些年宁王大肆搜刮南昌百姓,南昌城几乎被他搜刮得十室九空,宁王府囤积了大量的钱财和粮草,同时宁王这几年招兵买马,暗中招揽江湖莽夫,盗匪和鄱阳湖水贼,终日操练不歇,目前这些人分散在南昌附近,人数已多达近十万之巨,臣今日上午收到锦衣卫的密报,宁王府近日宾客出入频繁,这些人进了王府往往彻夜不出,通宵达旦商议不停,南昌城的锦衣卫探子估计,宁王发动叛乱就在这几日了……”

朱厚照垂头定定看着手上的密报,然后抬头睁大眼睛看着秦堪,惊骇的神情迅速从脸上褪去,取而代之的却是一片极度的愤怒和杀机,面孔渐渐涨红。

“朱宸濠,乱臣贼子,该杀!该剐!”朱厚照握拳嘶声咆哮。

“陛下息怒……”殿内所有宦官宫女们全部惶恐跪地。

眼泪顺着脸颊缓缓滑落,朱厚照将密报狠狠揉成一团扔远,泣道:“乱民四起,烽烟处处,连朕的宗亲藩王也一个接一个造朕的反,朕到底多不得人心,令天下皆来反我!”

秦堪叹道:“陛下没错,错的是藩王的野心,他们的野心跟陛下毫无关系,只不过恰好利用了陛下年幼生涩,根基不稳,心存侥幸故而起事……”

抬头看着泪流不止的朱厚照,秦堪加重了语气:“陛下,振作起来!哪里有了叛乱咱们就平定哪里,历朝历代的帝王治下谁没有经历过叛乱?汉武唐宗焉能免哉?帝王可施甘霖雨露,亦可降灭天雷霆,路不平,碾过去便是!”

第593章 九江剿匪

无论霸道还是孔孟之道,其本质都是“碾过去”,说得通俗一点,那便是“专治各种不服”,造反也属于“不服”的一种,这是病,得治。

被背叛的滋味不好受,特别是被背叛了一次又一次,安化王造反,宁王造反,年轻的朱厚照终于见识到了人心的险恶,也终于知道为何那么多帝王总是站在巅峰处长叹“天家无情”。

朱厚照很快平静下来,他已长大,已学会了面对现实,尽管现实仍是那么的残酷,可他至少勇于直视,然后伸出手,以帝王之威将这些残酷的现实一一抹平。

“招兵买马近十万,消息确实么?”朱厚照平静地问道。

“确实,锦衣卫不敢虚报,他们吃罪不起,表面上看,宁王只拥三卫,三卫整编满员,并无超员的迹象,但宁王靠的并不是三卫,三卫指挥使皆是朝廷委派,而且里面充斥厂卫眼线,宁王无法完全掌握三卫,他的真正实力是那些暗中招募来的盗匪水贼,这些盗匪水贼以数百上千为一伙各自分散,由宁王府派出心腹亲信掌管,平日里打家劫舍,一旦宁王起事,他们换身衣裳便是悍勇之兵,陛下万不可小觑。”

朱厚照点头:“宁王在准备,朕也要开始准备了,宁王反,则江西乱,必须从南直隶和湖广各地卫所调兵,只不过调兵太过繁琐,怕是赶不及堵截反军……”

秦堪笑道:“陛下勿忧,还记得前不久离京赴任的汀赣巡抚王守仁吗?如今他正在江西九江府,想必他对宁王的反意也有所察觉,目前正在九江府调集卫所兵力,宁王若反,首必取南京,欲取南京则必先取安庆,王守仁打算在安庆外围先建一道防线拦截反军,为朝廷调集重兵争取时间……”

朱厚照喜道:“此乃老天助朕也!”

秦堪笑笑没说话,他总不可能告诉朱厚照其实王守仁赴任江西是他很早以前处心积虑的安排,这话说出来不大妥当。

朱厚照笑道:“九江府既然有王守仁驻守,少说也该能撑得十天半月,朕这便给王守仁下一道特旨,许他临机节制江西和湖广所有兵马,至于南直隶,交给魏国公徐老爷子,待南直隶兵马集结后,开赴安庆府,与朱宸濠决战!”

秦堪躬身笑道:“陛下英明,正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仿佛亲自统率大军一般,臣钦佩万分。”

这句话令朱厚照呆愣了一下,怔怔地看着秦堪,连表情都凝固了。

秦堪暗叹一声,不得不把话挑得更明白一些:“陛下不是一直想统率千军万马,驰骋纵横天下么?宁王谋逆岂不是绝佳的机会?”

朱厚照两眼睁大,瞬间露出极度的狂喜之色。

“哈,哈哈哈哈!对,对对!藩王造反,朕怎能安坐京师,任贼子横行荼毒朕的江山和子民?宁王造反造得好,造得妙!哈哈……”

秦堪垂下眼睑苦笑。

话的意思是没错的,不过听起来却总有一股浓郁的混帐味道,若真有在天之灵这回事,此刻皇宫太庙里的大明历代朱姓祖宗牌位应该会像多米诺骨牌一样纷纷倒下来吧?

自永乐皇帝迁都北平之后,京师皇宫大殿经常被雷劈,现在想想,恐怕不仅仅是地理和建筑的原因……

朱厚照笑声方歇,拍案大声道:“朕决定……御驾亲征!”

秦堪笑道:“吾皇威武。”

建议朱厚照御驾亲征倒不是秦堪的一时玩闹,一个久居深宫的皇帝连自己的天下是什么模样都没见过,实在算不得称职的皇帝,趁此机会出去走一走,看看各地的风土人情,对朱厚照来说不是坏事,况且秦堪深知这次宁王谋逆对朝廷的威胁其实并不大,御驾亲征根本毫无危险,这也是秦堪敢撺掇朱厚照离京亲征的原因之一。

“陛下御驾亲征,恐怕朝中那些大臣们不答应……”秦堪面现难色。

朱厚照哈哈一笑,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指了指秦堪,一推二五六:“这不有你么?你一定会为朕想出让大臣闭嘴的法子。”

※※※

江西剿匪记仍在继续。

王守仁接手九江府的军政大权后,下的第一道军令便是剿匪。

大抵是来江西这一路上被山贼土匪们折腾够惨了,接掌兵权后王守仁对山贼土匪们的报复可谓疯狂,正是吃了我的给我吐出来,抢了我的给我还回来。

于是九江府附近的土匪们倒霉了。

论读书,谁也没有王守仁读得多,人家都读成了圣人,就差背后长一对翅膀飞升了,土匪们算哪根葱?论兵法,嗯,兵法也是书……

土匪们终于尝到被人围追堵截被人用箭射用刀砍是什么滋味了,以往这些活儿基本都是他们干的。

九江府百里方圆展开了严打行动,第一轮清剿,九江府附近的土匪被剿灭了三千多人,土匪们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只好躲进深山里不敢出来,大秤分金大碗喝酒的好日子从此一去不复返,能喝上两口稀粥已是老天垂怜了。

将土匪们逼到这般境地,王守仁靠的不仅仅是武力围剿,而是智慧。

因为王守仁在九江府发明了一个害匪不浅的东西,名叫“十家牌法”。这个十家牌法不是十户人家凑起来打牌,而是类似于秦汉时期的连坐法,说得通俗点就是保甲连坐,将九江府附近的百姓全部发动起来,每十家为一个单位轮流在城镇和村庄里巡逻,一旦发现土匪而惧不敢报,或者某户人家跟土匪沾亲带故,那么这十家百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