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朝伪君子-第2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慎苦着脸连道不敢,一旁的秦堪却道:“光见礼还不够,过来,摸摸状元公的右手,多摸一会儿……”

秦康愁眉苦脸上前拉住杨慎的手。

杨慎如坐针毡,神情非常尴尬。

“感觉到什么吗?”秦堪谆谆善诱。

“没有。”

“孽子!状元公的才气你难道没感觉到?”

“感觉到了。”秦康点头,老爹发怒的时候说什么便是什么。

“好,沾到状元公的才气了,去摆个香案,给状元公上炷香……”

杨慎不淡定了,被狗咬了似的跳了起来,面红耳赤道:“使不得,万万使不得!”

杨廷和也不淡定了,今天来拜访秦堪的节奏似乎已全被打乱,于是急忙道:“秦公爷太……呃,太隆重了,犬子担当不起,真的担当不起……”

秦堪愁意满面叹气,拉过一旁的秦康,指着他的小脸道:“杨先生何必自谦,看看,看看,我家这个才是名副其实的‘犬子’……”

令秦康速速滚回书房,秦堪和杨家父子寒暄了几句,杨廷和这才说到正题。

原来杨廷和今日却是来为杨慎求官。

从正德六年高中状元,入翰林院为修撰,兼弘文馆讲官,直至今年已是第八年,翰林院里苦熬八年的进士可不多,更何况还是堂堂状元郎,这份资历不论怎么说也该熬够了,该出头了,京官也好,外放地方也好,终归该有个说法。

可难就难在,杨廷和如今是内阁首辅,儿子的差事按理说只消他一个眼神,下面的人就该心领神会,然而杨廷和太看重名声了,这个眼神怎么也不敢给,生怕御史言官们参劾。更怕被士林学子们耻笑怒骂,有朝中同僚主动提出为杨慎安排官职,都被杨廷和恶狠狠骂了回去。

眼看一年又一年过去,如今杨慎已三十四岁,还是翰林院的一个小修撰,杨廷和终于坐不住了,自己不方便为儿子谋官职,只好登门拜托秦堪帮忙。

这十年来,杨廷和不知不觉跟秦堪走得越来越近,刚开始只因秦堪拿住了他收受宁王贿赂的把柄,后来跟秦堪熟悉以后,杨廷和也清楚知道了他的志向,再看这十几年大明内外翻天覆地的变化,看似水到渠成,可细细一寻思,件件都跟秦堪有关。

杨廷和是读书人,从一介秀才举子做到当朝首辅大学士,读书人的理想和志向并未丢失,他也有着富国强军的梦想,他也希望看到这个沉疴渐重的国家在他这一代焕发新的生机,每个读书人都在声嘶力竭的喊着同样的口号,可真正做到的,却只有秦堪一人。

杨廷和终于明白当初李东阳为何一直偏袒着秦堪,也终于明白李东阳致仕离京时为何将昔日的门生故吏全部托付给秦堪,因为秦堪是真正有理想的人,他的理想绝不是嘴上的口号,而是默默的一步一步用尽全力实现它。

杨廷和也被折服了,他终于敞开心怀愿意为秦堪铺平道路,扫除障碍,和秦堪一起朝遥远的理想蹒跚而行。

如今秦堪与杨廷和的关系,比政治盟友更亲,这也是今日杨廷和携子杨慎拜访秦堪的原因,这件事情别人拉不下脸去做,但秦堪一定能帮上忙,而且也不会丢了内阁大学士的面子,因为杨廷和在秦堪面前早已没有面子可言,可谓丢无可丢。

想当初秦堪的老丈人杜宏进京,那时刘瑾当政,把持朝纲,秦堪愣是靠一己之力生生将都察院左都御史的重职从刘瑾手中夺过来送给老丈人,丝毫不怕刘瑾怨毒的报复,更不怕满朝悠悠众口,实在是内举太不避亲了,杨廷和对秦堪的脸皮厚度有着非比寻常的信心。

开口求人总有几分赧然,但把事情说开后,杨廷和倒渐渐坦然了。

秦堪果然没让杨廷和失望,沉吟片刻后便拍了板,决定帮杨慎谋一个肥差,通政司左参议。

这个差事油水并不多,但胜在权力大,大到什么程度呢?皇帝的圣旨若不靠谱儿,司礼监发到通政司后,左参议有权把这道不靠谱的圣旨扔回皇帝脸上,拒绝执行,俗称“封还”。

第705章 正德选妃(上)

秦堪的建议很不错,杨家父子非常感动,感动得跳了起来。

“万万不可!通政司左参议官阶四品,一个刚从翰林院出来的修撰何德何能,使不得,使不得……”没等儿子开口,杨廷和便断然否定了。

秦堪很想把自己的岳父杜宏搬出来当参照物,相比杨状元公,杜宏才叫“何德何能”,他都好意思当左都御史,杨状元哪怕当个吏部尚书也用不着脸红的。

杨慎脸现喜意,他知道通政司左参议的分量,正想假模假样推辞几句然后顺势答应下来,结果老爹一句断然否定仿佛当头给他淋了一盆凉水,从外到里凉了个透透的。

两父子的脸色瞧在眼里,秦堪不由噗嗤笑了:“杨先生勿复多言,令郎状元之名可不是靠着先生的余荫,而是实实在在靠自己的本事挣来的,翰林院里苦熬了八年才正式出仕,已然算得谦谦君子了,老实说,令郎可没沾你的光,反倒是杨先生的内阁大学士身份拖累了杨兄的前程……”

杨廷和怔忪片刻,终于黯然一叹,看向杨慎时目光多了几分歉意。

秦堪接着笑道:“杨先生想必知道,上月通政司左参议刘惟明的致仕奏疏已递进了内阁,陛下也照允了,刘参议去职之日近在眼前,新任人选尚无着落,杨兄无论学识还是资历足够任此职,虽说骤然幸进四品参议有点不大合规矩,可我朝不拘一格任人才。骤任高位者岂止杨兄一人哉?正所谓内举不避亲,杨先生这些年担心朝官议论参劾而故意视杨兄于不见,如此岂不落了下乘?哪位言官若不满意,叫他也生个状元儿子来瞧瞧。”

杨廷和被秦堪几句话煽得颇为意动,捋着长须阖目沉吟不已。

杨慎不住地朝秦堪望去,眼中露出感激之色。

秦堪也向杨慎投去惺惺相惜的目光,并且用眼神告诉他,没错,我家老丈人就是靠我用这种不要脸的说辞蛮横地当上了左都御史,原本介绍他去司礼监工作的。老头儿不干……

犹豫半晌,杨廷和总算想通了。

是啊,我生了个状元儿子,而且这个状元儿子老老实实在翰林院苦熬了八年,从一个风华正茂的少年才子熬成了中年怪蜀黍。现在出来当一个左参议怎么不行?为什么不行?数遍历朝历代。哪位状元郎混得这般凄寒落魄?

心中做了决定。杨廷和捋了捋长须,笑道:“如此,一切麻烦秦公爷了。老夫身居要职,却实在不方便出面,惭愧啊。”

杨慎沉默着站起身,没有多余的废话,整了整衣冠后,朝秦堪行了一个非常正式的儒家长揖。

秦堪急忙回礼,笑道:“杨兄状元之才不可埋没,于公来说,我也是为国选才,杨兄堪当大用。”

杨家父子今日拜访的目的达到,三人在前堂笑谈了一番闲事,左右不过朝中八卦和深宫秘辛,坐了半个时辰后,杨家父子起身告辞,秦堪笑吟吟的相送。

父子二人一只脚刚跨过秦府大门,秦堪冷不丁在背后道:“今日杨兄受了犬子大礼,算是正式拜了师,明日国公府有束脩送至杨府,还望杨兄莫弃。将来犬子若考不上状元,别怪我翻脸啊……”

扑通!

父子二人动作整齐划一的踉跄一下,以异常惊艳的饿狗……猛虎下山之姿止不住身势地扑倒在秦府大门外。

“状元就是状元,扑街都扑得那么惊艳,不羁……”秦堪又羡又嫉地看着杨慎销魂的身姿,想起自己那早已具备杀人放火潜质的儿子,怅然若失地叹了口气。

※※※

十天时间很快过去,京师里最近变得热闹起来。

许多外地官宦的家眷成群结队入京,一辆辆门帘遮掩得密不透风的马车驶进京师,马车里皆是外地官员们尚未出阁的女眷。

正德皇帝登基十四年后的第一次选妃开始了。

一大早敬事房的掌印大太监便站在皇宫南门承安门前,嘴角噙笑耐心等待来自四面八方的待选良家女子。

明朝的选妃与历朝不同,为防外戚后党乱政,皇帝选妃原则上须选民间贫寒良家为妃,绝对禁止手握重权朝臣女眷入宫,而选妃的标准则非常复杂繁琐,除了观其眼,鼻,唇,发,耳,额,眉,嗓音等等外部条件之外,还必须注重德行操守,一切皆以洪武元年马皇后修撰的《女训》为评判标准,不合格者退货,皇恩浩荡,退货无条件给亲们包邮包路费。

当然,大明立国一百多年,规矩已稍有变化,选妃不再局限于贫寒良家女子,而是以小官小吏女眷为主流,不管怎么说,官宦人家养出的闺秀确实具有竞争优势,无论诗词书画还是温婉气质,都比贫寒女子强上许多,这是无法避免的趋势。

最让男人又羡又嫉的是,待选妃子的年龄规定在十三到十九岁之间,皇宫前一排排站出来全部都是清新可人的小萝莉,令人忍不住暗骂皇帝是禽兽的同时,又无比渴望萝莉们放开那只禽兽,有什么冲我来……

敬事房掌印太监名叫马春,弘治三年开始便一直领着敬事房,敬事房顾名思义当然是管皇帝房事的,也就是每次皇帝和妃子玩得最嗨的时候,扮演着窗外扒墙根提醒皇帝别嗨过头的角色,皇帝玩得正是兴起时,往往必须不知死活的喊一句“皇上该起了”……

马春能平平安安活到正德十四年,大抵跟自家祖坟风水有关……

所以这类人通常最不受皇帝待见,马春当了近三十年的敬事房掌印也没挪过位置,便是典型的例子。

……

正德皇帝登基十四年第一次选妃,可谓大明天下的一大盛事,也是敬事房的盛事,马春站在宫门外不由感慨丛生老泪纵横。

多少年了,多少年没见过这许多莺莺燕燕乱花迷眼了?

承安门前,无数辆马车在广场停下,马夫掀开帘子,成百上千各种娇媚婀娜的女子下了车,三五聚集一处像一群群麻雀似的叽叽喳喳,未经风浪不经世事的单纯和快乐,令这冰冷残酷的大明皇宫仿佛都透着一股阳光的味道。

辰时一刻,礼部尚书毛澄,宁国公秦堪,宣府游击将军江彬三人穿着官袍按时来到承安门前,马春老眼一眯,接着脸上迅速堆满了笑容热情地迎了上来。

三位选妃正使副使,一位敬事房太监,还有无数宦官和女官,这便构成了今日海选妃子的评审团。

马春心窍玲珑,对毛澄,秦堪和江彬非常客气,四人聚在一处寒暄了一阵,毛澄看了看天色,然后朝秦堪点头笑了笑,示意正式开始选妃,却对江彬冷冷淡淡,连眼角余光都欠奉。

这年头文贵武贱的思想根深蒂固,秦堪是秀才出身,又是世袭的国公勋贵,更是权倾朝野的权臣,毛澄若不想将来致仕后被山贼弄死在归乡的路上,就不能不对秦公爷客气点儿,但是对江彬却没那么客气了,堂堂礼部尚书的眼里,哪里容得下这么多乱七八糟的野蒜?

江彬不在乎毛澄对他客不客气,他是宣府武将,武将不走寻常路。

江彬选择的路不是杀敌立功,而是另一条捷径。

他将筹码押在一个女人身上。

秦堪见过那个女人,确实是倾城之姿,后来派人查过,这个女人姓王,是顺德府王鉴之的女儿,身份确实不假,也确实有资格被选入宫中,不过锦衣卫探子还打听到了更多关于这位王氏的事迹。

是不是清白女儿身暂且不知,这个自然由宫中女官来检查,不过王氏在顺德府却十分有名,六岁时便因琐事指使护院将家中老仆活活打死,上家中私塾时又因口角将请来的西席先生用砚台将其头砸破,先生气愤不过,召集同窗向她老爹讨公道,王氏竟一副娇柔之状诬称先生欲轻薄于她,害得西席先生声名俱毁,回家后一根绳子搭房梁,走了秦公爷前身的老路……

仅仅这两桩事,便可知王氏为人何等恶毒,这样的女人若成为朱厚照的枕边人,其祸不下于刘瑾乱政。

实在不知江彬走了什么狗屎运,竟让他发现了这位如此绝色又歹毒的女人。

……

一辆不起眼的马车悠悠停在承安门前,王氏从马车内盈盈款款走出来,仍是那副柔柔弱弱的样子,仿佛一阵风便能吹跑,又像一只容易受惊的小兔子,咬着下唇怯怯环视着周围叽叽喳喳的女子们,无依无靠的眼神透着几许羞涩,几许无助,她这副登场亮相的模样,顿时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

秦堪面无表情地看着她,若不是派人打探过她的底细,怕是连他自己也会醉死在她无助的目光里,可以肯定,朱厚照那没见过世面的家伙若见到她必然一见钟情,然后满朝文武就静等着后宫鸡飞狗跳,血流成河吧。

“一定不能让她和朱厚照见面!”

秦堪悄悄攥紧了拳头,暗自做了决定。

第706章 正德选妃(中)

单只论容貌,王氏确实是倾城之色,一出场便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就连敬事房掌印太监马春也两眼发光,眼珠子动也不动地盯着王氏。

广场上其余女子们的目光又不一样,秦堪很容易便看懂了她们的眼神,那是一种想拿把刀子在王氏脸上画围棋棋盘的嫉妒目光。

选妃的淘汰率是很高的,绝不逊于后世某些节目秀的海选,千名待选的女子中,按制只有五十人才能进入第二轮选拔,麻雀飞上枝头当凤凰,其难度跟鲤鱼跃龙门差不多,如此残酷的竞争环境里,忽然多出王氏这么一个娇媚倾城的祸害,众多心怀凤凰梦想的女子怎能不对她除之而后快?

王氏站在承安门前的广场,迎着万千道或嫉妒或惊艳的目光,抿唇笑了笑,显然她对自己的姿色很有自信,纤手轻抬,无意地拂了拂被风吹散的发鬓,眉眼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傲然。

虽然很不想承认,但秦堪不得不说,只论容貌的话,此时王氏足可称得上“鹤立鸡群”了。

鸡们很不愉快,其实秦堪也不大愉快,古有“焚琴煮鹤”这种煞风景的事,细细思量,那只鹤应该是太高调了,令人不得不将其杀之拔毛烹之而后快。

江彬很愉快,他神情恭敬地站在毛澄和秦堪身后,却悄然抬眼,目光恰与王氏在半空中相碰,二人同时抿了抿唇,彼此神会,然后各自很快转移视线,一副素不相识的样子。

秦堪扭头看了看礼部尚书毛澄,毛澄第一眼见到王氏时也有一瞬间的失神,随即目光充满了赞叹,捋着长须笑着点头。

“确是人间绝色,浓抹淡妆总相宜,不错,堪为陛下良配……”毛澄笑赞道。

秦堪笑着点头附和,侧头看了看江彬,江彬神情愈发喜不自胜。见秦堪笑意满面地看着他,江彬急忙朝秦堪作了一揖,这一礼颇有含义。

无声点了点头,秦堪转过身,嘴角不易察觉地一撇。

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这姓江的显然入错行了,当什么官呀,看这皮条拉得如此高端大气,天生当大茶壶的料,人为什么总是无法正确认识自己呢?

……

午时三刻,钟鼓楼敲响了钟声,广场上停止了喧闹,千名丽人规规矩矩排好队站在广场上,迎着周围官员,太监和军士们各异的目光,在十余名小宦官的指引下鱼贯走入宫门。

秦堪吁了口气,露出温和的笑容,请礼部尚书毛澄先行,毛澄急忙谦让,二人客气了一番后并排而入,敬事房掌印太监马春笑吟吟地跟在后面,至于那位朱厚照从宣府带回来的游击将军江彬,只能低眉顺目地走在最后。

选妃地点定在午门广场上,从承安门进入后,步行半个时辰才到,也不知哪个奇葩定下的地点,午门广场是朝臣挨廷杖的地方,从洪武年到正德年,不知多少触犯龙颜的大臣被杖毙在这个广场上,刘瑾乱政时犹甚,若有通灵之人放眼一瞧,广场上定然许多光着屁股的忠臣魂魄飘来飘去,怨念无限,这样的地方选妃子实在很不讲究。

在小宦官的指挥下,千名待选女子在广场上排成整齐的方阵,广场东面一字摆开四张太师椅,马春殷勤的请毛澄和秦堪坐下,很快便有小宦官奉上茶水和精致的糕点。

海选工作很繁琐,看起来各种莺莺燕燕鸟语花香,实则非常辛苦。女子们五人为一组,等待少监叫名,然后五人为一排在四位选妃正副使面前站定,秦堪和毛澄等四人则先看籍贯和出身,然后再粗略看看五人的容貌身段儿,同时暗中注意一下五人行走时的仪态以及气质。

这一刻秦堪才发现后世的言情书多么误人闺女,那种大大咧咧的傻大姐或性格迷糊可爱状的女子是绝对无法通过第一轮海选的,皇帝选妃首重德行,仪态和端庄,其次才是容貌,傻大姐和迷糊小可爱在第一轮就会被万千走高冷路线的女人踩在脚底下,连皇帝的面都见不到就乖乖打道回府,此生永无可能与皇帝有任何交集。

每五人为一批,若有仪态或气质出众者,四位选妃使交换一下眼神,然后小宦官便将其引入午门宫内,由年纪稍长的女官为其体检,这个体检过程是非常羞人难以启齿的,进入一间宫殿,站着脱光衣裳,女官上前查验皮肤,发,颌,口,鼻,背,胸,腿,脚等等,还要听其嗓音,再端庄再美丽的女子,若是生就一副鸭公嗓也是不行的,总之,比骡马市场挑牲口还严格。

当然,清白处子之身是第一必备条件,若是发现待选女子中有非完璧之身者,不仅要打入大牢治罪,其父母家人都会被连累,三代翻不了身。

刚开始秦堪还打起精神认真遴选,然而选了百十人后,秦堪便有些意兴阑珊了,眼睛半眯不眯靠在椅背上,翘着腿有一口没一口地品啜着茶水,也不知睡着还是没睡着。

毕竟是别人家的老婆,选得再起劲,晚上她也爬不到自己床上,对自己没好处的事秦堪总是不太感兴趣的。

就这样选了一个多时辰,秦堪迷迷糊糊打瞌睡时忽然听得小宦官尖着嗓子唤道:“顺德府王氏上前——”

秦堪终于睁开了眼睛,静静注视着王氏盈盈款款走出队伍,小蛮腰如柔风拂柳般摇摆着走到前面。

她再次收获了无数惊艳的目光,毛澄捋着长须含笑点头不已,马春眯着眼睛嘴角咧得大大的,江彬看着几位选妃使的表情,脸上露出一丝矜持的喜意,眼中反复闪烁着的光芒不为艳光四射的女色,俨然却是赤裸裸的权力欲望。

秦堪脸色有些不好看了,抬头看了看天色,眼中冒出几分森然的杀意。

若让王氏顺利进入第二轮,她与朱厚照见面则无法避免,将来不知会引发怎样的后果。

吩咐钱宁办的事直到现在也没见动静,秦堪终于对钱宁生出一丝杀机,王氏若被入选为妃,必杀钱宁以泄愤!

“顺德府王氏容貌身段皆上佳之选,几位大人意下如何?”敬事房掌印马春笑着问道。

毛澄点点头,脸上闪过一丝迟疑:“此女容貌无话可说,可谓百里挑一,但是观其气度仪态,却少了几分端庄,这个……”

马春笑道:“难得一见的美人,陛下见之必然心喜,说来这次选妃只为天家后嗣之故,陛下若喜必不惜恩典甘露,来日天家喜添龙子,亦是我大明社稷之福,至于端不端庄,选进宫后自有女官教她们仪态和规矩,半月之期足可脱胎换骨,毛老大人,说来说去,咱们也该挑个让陛下瞧得顺眼的美人才是呀。”

江彬急忙道:“下官位卑言轻,但恕下官放肆,下官以为马公公所言甚是。”

二人言毕,毛澄也没话说了,脸上闪过一丝犹豫后,终于重重点了点头。

如今的朝臣们太急了,从宪宗皇帝开始,天家子嗣一直不昌,这也是大臣们心中悬着的一块心病,到了正德朝,当今天子已近三十岁,却仍一无所出,将来若是有什么不可言之变故,皇位该委于何人 ?'…'

马春显然对这王氏很中意,也不知是不是收了江彬的好处,见毛澄点了头,马春又笑着问秦堪:“不知秦公爷意下如何?”

秦堪心中焦急,无奈此刻四位选妃使有三位都同意,再说此时也不宜与江彬公然翻脸,于是只好皮笑肉不笑地道:“各位大人都答应了,我自然无话可说,便选定王氏了吧。”

江彬闻言脸上的喜色更甚,秦堪眼中恼怒之色一闪而过,心中暗暗琢磨着坏主意,既然钱宁这家伙靠不住,索性今晚派人把王氏从宫里偷出来,让唐伯虎把她办了再送回去,反正唐大才子习惯白吃白嫖。为了大明社稷久安长盛,秦公爷客串一下皮条客亦未尝不可,甚至唐大才子嫖完了再送他一个红包也不是不可以商量……

思来想去总觉得太亏本,凭什么让别人办了事自己还得贴钱送红包?这事办得有点贱啊……秦公爷又抬起自己白净的右手,仔细注视着自己修长美观的手指,脑中迅速换了一种新思路。

其实有的事情不必那么麻烦,一根手指就能办到的事,何必假手他人 ?'…'

肚子里咕噜冒着坏水时,王氏却已朝四人盈盈一福,然后被殷勤的小宦官弓着腰请进午门内宫,莲步轻移,玉腿轻抬,眼看就要跨过那道代表荣华富贵万千宠爱的门槛了。

这时午门广场南面忽然急匆匆跑来一道身影,却是身着绛紫锦袍的小宦官,小宦官匆匆忙忙走到四位选妃使面前,朝四人行了个礼,然后垂手恭声道:“四位大人恕罪,适才宫门外传来东厂消息,近日东厂番子在顺德府发现白莲教余孽的行踪,东厂几经追查,昨日终于发现白莲教余孽竟与顺德府推官王鉴之有着密切关系,东厂档头连夜突审,王鉴之认了供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