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朝伪君子-第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消停点啊,穿着诰服去串门,脑子被门夹了?横行家里便罢了,不准横行乡里,否则……”

杜嫣嚣张的笑声顿时一滞,下意识地捂住了臀部,气道:“否则家法伺候,对吧?”

秦堪笑眯眯道:“不错,这条刚收入秦家家法,只能小心遵守,不可轻易触犯。”

杜嫣眼睛眨了眨,摇着秦堪的手臂撒娇道:“相公比我爹更有本事,才二十岁呢,便官封三品了,而且连我这个妻子也沾了你光,你好厉害呢,相公你不知道,宣旨的宦官走了以后,好多邻里都围在咱家门口道贺……”

秦堪苦笑道:“傻婆娘,人家邻居原本只想在咱家门口瞧瞧热闹,你立马把诰服穿上神气活现,像只开屏的孔雀似的,人家不道贺都不行了,娘子乖,快把诰服换下来收好,将来等你为相公生个女儿,把诰服留给她当嫁妆……”

一听这话,杜嫣容光焕发的俏脸顿时一变,如同炸了毛的猫儿似的,凶恶地瞪着秦堪道:“什么女儿,我将来要生的是儿子!必须是儿子!不生儿子怎么传宗接代?每年祭拜秦家祖宗我哪有脸面给祖宗们磕头?以后相公别跟我提女儿了,不喜庆。”

秦堪瞠目结舌,没法接话了,这婆娘受封建主义毒害太深,自己是女儿身却不待见女儿,生男生女有那么重要吗?

杜嫣螓首轻轻靠在秦堪肩上,幽幽道:“相公这么年轻已官居三品,将来开府建衙,封王拜相也不是不可能,秦家一天天壮大,若不给相公多生几个儿子,偌大的家业还有将来朝廷的爵位岂不是没了承继?我这个做妻子的一直帮不上相公什么忙,若连儿子都生不出,将来邻里会在背后戳我脊梁骨的……”

摸了摸平坦的小腹,杜嫣惆怅道:“不知怎么回事,咱们成亲快一年了,肚子还不见动静,京师附近的庙我都拜尽了,也不见老天给点面子让我怀上一个儿子……”

秦堪失笑,家里的婆娘不是没心没肺,原来她也承受着很大的压力,尽管这种压力在他眼里看来很无谓,但杜嫣却非常在意,“无子”这一条可是实实在在列于七出之列,没生出儿子便代表着正妻这个岗位有危险,杜嫣愁坏了。

哈哈一笑,秦堪揽着杜嫣的小蛮腰便往卧房里走去。

“求老天给面子还不如求相公我给你面子,相公多耕耘几回,还怕生不出儿子?”

“呀!相公你,……天还没黑呢,相公怎可白日宣淫?”杜嫣娇羞不已,象征性地挣扎了几下。

“白日更有情趣,娘子试试便知……”

“等,等会儿……我把诰服先脱了。”

“别脱,今日咱们玩个新花样,就穿着诰服那个……”秦堪色色地笑,凑在她耳边说了句悄悄话。

杜嫣睁大了眼睛:“相公,何谓‘制服诱惑’?”

这个只能身体力行地解释,鉴于杜嫣的理解能力,或许解释一次还不够,三次四次差不多了……

※※※

奉天殿内哭灵七天七夜以后,弘治十八年五月十五,礼部尚书王琼于朝会中跪求皇帝陛下颁继位秉国诏书,礼部传抄,颁行天下。

朱厚照当即允了,这也是继位的程序,诏书早已由刘健大学士拟好,朱厚照只在上面盖上皇帝大印,王琼便双手接了诏书,老迈的身躯异常矫健地匆匆跑出大殿,直奔承安门(即紫禁城正南门)而去。

承安门外的广场上,京师数千勋贵官员早已排班静静肃立,正门前楼两侧的两根三人合抱的大石柱上刻着一副楹联,联曰:“日月光天德,山河壮帝居”,此联为永乐年京师皇宫建造完工后,成祖皇帝命当时的大才子,大学士解缙所题。

王琼捧着诏书来到城楼上,将诏书系在一只木雕涂了金漆的凤凰口中,万人瞩目之下,金凤口衔诏书,缓缓飞下城楼,随着金凤的降落,广场上的数千官员和无数百姓向禁宫方向三拜九叩,山呼万岁。

城楼下早已等候着的礼部官员用装饰着云朵的木盘恭敬地跪接诏书,然后托着木盘骑上马,飞奔至礼部衙门,由衙门内的官员文吏们抄写,印刷,遍贴天下城镇乡郭,向世人昭告新一代的大明皇帝已即位,王土之下,臣民共尊之。

这便是著名的即位仪式,“金凤颁诏”。

直到金凤诏书颁下,朱厚照的皇帝身份才算是合理合法,完全被天下士子和百姓们所认同。

诏书里宣示,自明年起,大明的年号改元正德,新一代天子即正德皇帝,尊已逝大行皇帝弘治为“达天明道纯诚中正圣文神武至仁大德敬皇帝”,庙号“孝宗”。

改元换代,继往开来,大浪淘旧沙,千古江山,且看正德主沉浮。

一页终了,历史翻开了新的篇章。

第三卷 朝登天子堂

第217章 丁顺挨打

清晨下了一场雨,阳光从云里悄然探出一道金黄光芒,懒懒地晒在人的身上,很舒服。

呼吸着雨后清新的空气,秦堪坐在镇抚司衙门里微微眯起了眼睛,头一点一点的,有些犯困。

家里婆娘求子心切,不拜菩萨改拜相公,不得不夸杜嫣一句,自从嫁了秦堪后,杜嫣越来越务实了,她渐渐知道生儿子这种事菩萨帮不上什么忙,相公才是关键,不播种哪来的秋收?

于是秦堪昨晚播了四次种,起床不但腿脚发软,而且很没精神,今日只能坐在衙门里打打瞌睡。

锦衣卫指挥同知自然没必要巡街的,具体的工作都由下面的人去做,作为锦衣卫系统里仅次于牟斌的二把手,秦堪的权力很大,在很多人眼里可以算是掌握了生杀予夺之权,一道命令发下,自有上万人为他驱使奔走,今日的显赫风光,与不久前的内城千户自不可同日而语。

早上进衙门应了卯后,前来拜会他的下属不少,从京师内的各区千户一直到衙门里的镇抚使和都佥事,一个上午走马观灯似的,在他办公的厢房里川流不息,这些人里很多都已早早将礼品送进了秦府,今日过来只不过锦上添花,在上司面前留一个好印象。

秦堪强打着精神应付了半日,中午时实在受不了了,吩咐叶近泉守在门口,任何人都不见,秦同知大人则躲在屋里美美打了个盹儿。

叶近泉已不在秦府当护院了,倒不是秦堪觉得大材小用,事实上被山寨版的师妹和师侄一天揍八次,每次见到他时脸上身上没一块好皮肉,不是青便是紫,这样的人才真不知该如何评价他,岳母和杜嫣与他一照面便二话不说,一掌拍下,而叶近泉除了冷冷一句“来得好”颇具宗师风范,其身手却毫无亮点,每次被一掌拍得脸着地,无一例外。

秦堪不忍心,也为叶近泉的处境感到揪心,张宗师教出个嫡传弟子不容易,尽管这位下了生产线的弟子是个残次品,但好歹也是张宗师亲手教出来的啊。

所以秦堪干脆把叶近泉调到身边当贴身侍卫,没指望他将来能保驾救命,只当给秦堪他自己求了张平安符在身边吧,权当辟邪用,信则有,不信则无。

秦堪一直觉得自己很善良,京师居然有谣言说他坑人,那些家伙的眼珠子一定被人抠下来当鱼泡踩了。

※※※

升了官儿的人不可能太闲,老天爷都看不过眼,“偷得浮生半日闲”这样潇洒的诗句秦堪没资格用。

才打了半个时辰的盹儿,便听到丁顺气急败坏地在门外大声嚷嚷,估摸被叶近泉拦住了门不让他进。叶近泉打不过师妹师侄,打丁顺还是很富裕的,丁顺大概在叶近泉手下吃了一点小亏,急得声音都变了调。

秦堪打了一个长长的呵欠,再伸个懒腰,这才淡淡地朝门外道:“让他进来吧。”

丁顺踉跄闯进门,秦堪一见他的模样不由吓了一跳,只见丁顺一身飞鱼锦袍被扯得稀烂,外面披着的白色孝衣七零八落,脸上带着几许青肿,嘴角残留着点点血渍,一只眼圈还泛着乌黑,形象非常狼狈。

秦堪呆了片刻,道:“你家被强拆了?”

“大人,属下被人打了!”丁顺悲愤叫道。

站在百姓的立场,如狼似虎的厂卫被打,绝对是一件拍手称快的事。只可惜秦堪只能站在厂卫的立场,因为他是锦衣卫的二把手,理论上来说,大明天下数万锦衣卫都是他的属下。

“谁敢打锦衣卫?而且打的还是锦衣卫的千户……”秦堪狐疑地打量着丁顺:“……你把内阁哪位大学士的小妾睡了?”

“不是啊大人,是宁王……”

秦堪愈发迷惑:“宁王进京……带着小妾?”

“不是啊大人,属下是被宁王的侍卫打了!”

秦堪目光一凝,冷然道:“怎么回事?仔细道来。”

关于宁王策划谋反一事,锦衣卫里知道的人不多,仅牟斌,秦堪和丁顺三人,所以宁王一进京便成为秦堪严密监视的对象,丁顺早早布置了人手眼线,将宁王和一百余名随从盯得死死的,宁王下榻的驿馆所有掌柜伙计等等,已全换成了锦衣卫的人,宁王一行人在京师的动向,哪怕上茅房时顺带放了几个屁都被锦衣卫牢牢掌控着,监视程度之高,可谓密不透风。

虽然历史证明宁王殿下从事造反行当有点愚蠢,毕竟这种事是第一次,而且没人给他积累经验再来一次的机会,但是宁王府的侍卫们却不是傻子,早就发现了锦衣卫对他们的监视,多日隐忍而未发。

半个时辰前,侍卫们簇拥着宁王从京师一家商铺里出来,仿佛故意找碴似的,侍卫们一拥而上,把商铺门口化装成买菜小贩的锦衣卫眼线揍了个半死,丁顺闻讯匆匆赶来,与宁王侍卫吵了几句,侍卫们照例将丁顺也揍了一顿。

丁顺捂着脸上的伤痕,忿忿地将事情说了一遍。

秦堪冷眼瞧着他,道:“就这样?你挨了一顿打然后跑回来告状?”

“不止这样,被他们揍了之后,宁王好象这才认出我来,向我不咸不淡地说了几句赔礼的话,然后侍卫扔给我一包银子,约莫数百两,算是赔罪和汤药钱,最后他们便走了。”

秦堪冷笑道:“明着打你,实际是在打我的脸,杀鸡给猴看呢。没想到宁王进了京师也如此嚣张……”

丁顺忿忿道:“大人,这事儿难道就这么算了?”

秦堪瞟了他一眼,懒得理他,摸着下巴喃喃沉吟:“宁王该回封地了吧?这些日子该打点的官员差不多都打点了,老留在京师不是个事呀……”

“宁王似乎存心赖着不走了,御史们参劾了好几次,每次他都以给先帝守灵的借口留了下来,这说法让人无法挑出毛病,御史们参了几次后都没话可说了。”

秦堪拧着眉,他决定必须把宁王赶出京师,不仅仅是意气之争,宁王谋反目前处于策划准备阶段,可以说各个方面都很不成熟,缺兵,缺粮,也缺武器,最缺的是一个让天下人认同的借口,历史上的宁王造反一直拖到正德十四年才羞答答地登场亮相,顺风顺水没几天便被朝廷大军揍得满地找牙,四十天便将号称十万的造反大军灭得干干净净,准备了这么多年,就换了如此结果,不得不说,宁王委实不是干事业的材料。

造反也是一种事业,无论做人还是做事,专心是第一要素,像宁王这样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绝对不是干事业的态度,秦堪都为他着急。

所以宁王必须离京回封地,诚如春秋时郑庄公克叔段于鄢的典故,伤口不坏死不发脓,秦堪没法剜除它。养虎为患固然愚蠢,但很显然,宁王不是虎,他比较适合“养猪过年”这一条。

丁顺见秦堪陷入思考,不敢打扰他,许久之后,忍不住讷讷道:“大人,今日这事儿您看……”

秦堪回过神,上下打量他一眼,叹气道:“挨了打找大人告状,这种事儿我五岁以后就没干过了,没想到丁千户童心未泯,实在可喜可贺……”

丁顺哭丧着脸道:“虽然大人的语气很委婉,但属下还是听出来了,您在损我……”

“对,我就是在损你,”秦堪很不客气地承认,脸色越来越冷:“你很缺钱吗?”

“属下已升千户,不缺钱。”

“不缺钱你心安理得收下宁王的银子做什么?”

“这是他赔给属下的汤药钱……”

秦堪冷冷道:“你现在回你的千户所召集人马,还有准备银子,就照宁王给你的这个数,给我狠狠揍回去!伤了他一个人,你就扔一包银子,伤两个就扔两包,钱不够我来垫……”

冷不丁重重一拍桌案,秦堪忽然变脸,盯着丁顺嘶声吼道:“那么多无法无天的事你都干了,一个小小的藩王你怕什么?还有脸跑到我这里来告状,丁顺,你官儿升大了,胆子却越变越小了?别人怎么揍你的,你十倍百倍给我揍回去!挨了打顶着满身伤告状,你没断奶吗?今日你若不自己找回脸面,我秦堪从此没你这号没出息的窝囊手下!”

丁顺毕竟是条汉子,听得秦堪一顿厉声训斥,已激动得紧紧攥住了拳头,伤痕累累的面孔涨得通红,牙齿咬得格格响,红着眼睛嘶声道:“大人,属下跟随你杀倭寇,一枪一个窟窿从没含糊过,我不是孬种!”

“是不是孬种,用行动证明给我看,站在这里练嘴有屁用,滚!”

丁顺恨恨一跺脚,杀气腾腾地出门了。

第218章 进宫请罪

皇宫巍峨,深锁帝王。

时已下午,经过七天七夜的哭灵后,道录司官员领着一批和尚道士进宫办了七场法事。

一国君主的安葬地点是国家大事,关乎着皇家气运和大明国祚,满朝上下不敢马虎。

钦天监监副倪谦向朱厚照奏曰,宪宗皇帝所葬之茂陵西面,一个名叫施家台的地方,其山地面貌聚风藏水,“庶可安奉神灵,为国家祈天永命之助”,工部给事中许天锡建议派朝堂精通风水的大臣复勘一次,礼部尚书王琼赞同。

于是朱厚照派了三位太监,分别叫扶安,李兴,覃观,以及当时的礼部右侍郎王华四人一齐去施家台勘察数日,回来后四人上疏,称钦天监倪谦所言不虚,施家台风水正聚合帝王气象,适合大行皇帝陛下归寝。

事情便这么定下,弘治十八年六月初五,户部拨银二百余万两,工部拨工匠四千余人,大行皇帝的陵园正式动工兴建,经礼部与诸朝臣商议后,弘治帝的陵园被定名为“泰陵”。

※※※

秦堪是个不肯吃亏的人,两辈子都没吃过亏,外表温文尔雅,但骨子里异常刚烈。

不肯吃亏不代表是愣头青,男女房事都有个前戏过程,做人做事怎能不预先铺垫?

丁顺赤红着眼睛打算跟宁王侍卫大干一场时,秦堪在屋子里没坐多久便穿戴整齐进宫了。

朱厚照登基以后便给秦堪下了旨,除了晚上宫门落闸以后,其余时间可随时入宫,秦堪如今要见朱厚照方便得如同邻居串门似的。

宫内大小殿宇仍旧披挂着白色的孝布,触目望去,满目素白,平添沉重压抑。

朱厚照住在乾清宫内,每次见了秦堪总嚷嚷说乾清宫住不习惯,太大太冷清,而且没有任何可打发无聊的玩意儿,东宫里好歹还有几头虎豹大象斗犬供他玩耍,乾清宫里除了书还是书,冷冰冰的没一丝人味儿。

秦堪失笑不予置言,他知道,豹房的计划大约已在朱厚照心中悄然酝酿着了,整天嚷嚷着住不惯乾清宫便是朱厚照事先做下的铺垫,这孩子也有了几分心机了,尽管有些稚嫩,不过这种稚嫩的心机表现得比较可爱。

乾清宫外戒备森严,秦堪是宫里的常客了,站在殿前稍稍等了一会儿,便有宦官带着几许阿谀之色,恭敬地请秦堪入内。

朱厚照百无聊赖地和刘瑾,谷大用三人玩斗地主,秦堪走进侧殿时,却见朱厚照正在发脾气,一手握着牌,一手使劲地捶着谷大用。

“牌好了不起吗?牌好便敢压我吗?我出一对10,你出一对2压我,不要命了?”

谷大用吓坏了,急得连连讨饶:“陛下息怒,息怒啊,老奴错了,出错牌了,真的。”

说着谷大用忙不迭将桌上那一对2收了回来,朱厚照这才转嗔为喜,赞许地一笑。

秦堪笑着叹气,都当皇帝了,这家伙的牌品仍旧没长进。

悄悄走过去,秦堪从谷大用手里仍将那一对2抽出,甩在桌上。

这就是大臣与太监的区别,也是朋友与奴才的区别。

朱厚照眼睛盯着桌子,呆了一下,接着勃然大怒:“谷大用,你好大胆……”

谷大用心惊胆颤,带着哭腔道:“皇上,不关老奴的事啊……”

朱厚照一扭头,却见秦堪笑吟吟地瞧着他,一见秦堪,朱厚照顿时没了脾气,把手里的牌一扔,笑道:“你怎么来了?”

秦堪叹道:“陛下,游戏有游戏的规则,你拿身份压别人,以后谁愿跟你玩?”

朱厚照嘻嘻笑道:“我就是觉得谷大用这狗才模样太不讨喜,缩头缩尾的样子好讨厌,还是跟你和徐鹏举玩牌比较有意思,输了赢了都痛快,跟这几个货玩得软绵绵的,忒没意思啦。”

秦堪眨眨眼:“陛下的意思是,跟臣玩几把痛快的?”

朱厚照慌忙摇头:“稳输不赢的事儿傻子才干呢……你今儿进宫来有事?”

秦堪神情一整,躬身肃然道:“臣今日进宫,是为向陛下请罪,求陛下惩处。”

朱厚照怔忪片刻,眼睛渐渐发亮:“请罪?你是说,你做错事了?快说快说,你干了什么坏事?太不仗义了,好玩的事儿你总不叫我,我……不,朕必须要重重罚你!”

刘瑾和谷大用一旁侧立,羡慕得眼睛都泛了红。

同样是天子近臣,瞧瞧人家秦大人混的,犯错请罪都令陛下如此高兴,仿佛过了年节似的,就差没放炮仗庆祝了,这样的恩宠,教他们这些整日跟在陛下身边的贴身人心里如何平衡?

秦堪苦笑道:“陛下,这事儿真的不好玩,臣的几个不争气的锦衣卫手下,跟宁王的侍卫打了一架,属下犯错,臣不得不担待,毕竟冒犯了藩王,臣向陛下请罪。”

朱厚照眨眨眼:“就这事?”

“对。”

朱厚照神情顿时充满了失望,嘴一撇道:“我还以为什么大不了的呢,原来只是下面的人打架,秦堪啊,你拿这种鸡毛蒜皮的事儿请罪,觉得有意思么?朕是皇帝,很忙的!”

秦堪笑道:“不大不小也是一场冲突,锦衣卫是直属陛下的鹰犬,臣只能来向陛下请罪。”

朱厚照摆了摆手,漫不经心道:“行了行了,我知道了,打便打了,御史们也向我递过几本奏疏,参宁王侍卫京师横行,欺凌百姓,这事儿我管管,叫内阁给宁皇叔下个条子,督促他对侍卫严加管教便是……”

“陛下不罚臣了?”

朱厚照眼珠一转,笑道:“罚,当然要罚,你冒犯藩王,不罚何以服天下?这样吧,朕罚你明日下午在宫外等着我,整天在宫里待腻烦了,你陪我去京郊神机营看军士们操练,顺便调几杆鸟铳,咱们打獐子去。”

“臣,遵旨。”

朱厚照道:“宁皇叔的扈从虽有不检之处,但宁皇叔对父皇还是一片兄弟赤诚的,秦堪你心里莫存芥蒂。”

秦堪慌忙道:“陛下言重了,臣怎敢对宁王殿下心存不敬?”

顿了顿,秦堪颇似感慨道:“臣一直很敬佩宁王对先帝的兄弟情谊,先帝仙逝,宁王殿下想必心中非常哀痛,陛下若有孝心,不妨成全宁王殿下的一片赤诚情谊。”

“如何成全?”

“可命宁王殉陵……”

朱厚照脸色大变,秦堪知道这条毒计大概行不通,黯然一叹,退而求次道:“……殉陵是不人道的,正人君子所不齿,不过可以着宫中画师为宁王画一幅头像,白底黑笔,画好后将其画像送进泰陵,画像四周挂满菊花白绫,画前供香炉一鼎,檀香三支,让宁王的画像每日每夜陪伴着先帝的英灵,以此寄托对先帝的哀思,如此,先帝九泉之下亦不寂寞了……陛下觉得如何?”

朱厚照越听越觉得有道理,最后哈哈一笑:“好,就照你说的办!宁皇叔一定会感激涕零的,大用,宣宫中画师去宁皇叔驿馆,给宁皇叔画一幅近身画,叫画师画得逼真一些,不然扒了他的皮。”

第219章 以牙还牙

整不死你我恶心死你。

这就是秦堪的想法,画个遗像贴在弘治帝的寝陵内,宁王起码晦气三代翻不了身。

进宫请罪不仅仅是为丁顺即将实施的报复行动做铺垫,秦堪此举还有另一层意思。

宁王谋反是件大事,历史上朝廷平定谋反后,正德帝大怒,接连查处了许多大臣和太监,有些确实跟宁王有勾结,有些则是被无辜牵连,成为朝中势力相争下被牺牲的棋子。

秦堪今日明着请罪,实际上已向朱厚照透露出一个很隐秘的讯息,那就是他和宁王不和,不和便是敌对,将来宁王谋反,秦堪可以轻易地自脱勾结嫌疑。

走一步算百步,阴险亦是保命的手段。

※※※

京师东城分为十四坊,所谓的“坊”,可以理解为街市,等同现代的某城某区的某条街道。

东城有一家驿馆,位于南熏坊西口,南熏坊即后世的甜水井胡同。那家驿馆开在南熏坊西口,坐北朝南,驿馆占地十余亩,馆内花园假山奇石皆俱,通往内院的小径两旁,还种植着一片郁郁葱葱的翠竹,微风吹过,竹叶摇曳,沙沙作响,伴随着初夏几声蝉鸣,曲径通幽处,颇得风雅三味。

寸土寸金的京师城中,竟有一方如此幽雅的净土,难怪宁王入京后拒绝了鸿胪寺官员给他安排的藩王别院,情愿花钱住进这座雅居。

竹林中有一方石桌石凳,宁王朱宸濠此刻坐在石凳上,悠闲地品着茶,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