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唐朝小官人-第1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深深的吸了口气,秦少游心里已经想好了措辞,他挽住李显的手,语气坚定的道:“殿下,如今的情况,固然是万分紧急,可是现在陛下的圣意虽然坚决,却并非可以力排众议,殿下不必着急,就算天塌下来,也不过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事,就算情况再坏,难道能坏到殿下在庐陵的时候吗?”
李显却是不信,好不容易变得开朗一些的他,接下来又回到了懦弱的时候,他死死的抓住秦少游的袖子不肯放手:“可是……可是……”
秦少游斩钉截铁的道:“我知道殿下心里在害怕,也知道殿下在害怕什么,殿下仁爱,必会有拨云见日的一日,事到如今,秦少游只有一言相告。”
他深深吸了口气,心知要安抚住李显,也唯有最后一个办法了。
李显没有了选择,做了太子,就可以做天子,做不了太子,就做不了人,可是对秦少游来说,又何尝不是如此?
秦少游甩开了李显的手,李显心中更乱,更是感觉自己风雨飘摇,还要哀告,却见秦少游已是拜倒在地,正色道:“臣秦少游,固蒙受陛下厚爱,方有今日,乃至主持天策军,坐镇孟津,居庙堂之侧,恩禄无双。臣秦少游对陛下的忠心,可鉴日月。臣更知,当今天下,陛下钦点的太子唯有殿下一人,今固有奸臣贼子进谗言于陛下左右,而使陛下心思动摇,乃至动摇国本,而引发天下猜忌,只是无论如何,在臣眼里,太子只有殿下,再无他人,臣不敢自居殿下肱骨,却敢作保,臣对殿下绝无二心它念,殿下若不能克继大统,自臣以降,天策军上下,绝不肯坐以待毙,殿下且宽心,此事尚有转圜的余地,真到了危难之际,臣固是匹夫,也不过随殿下血溅五步而已,臣无惧,殿下何惧之有!”
这一番话,郑重其事,却几乎是把秦少游的所有底牌全部露了出来,殿下不能做天子,那么天策军,乃至于秦少游,无非是有死而已。
………………………………………………………………………………………………………………………………………………………………………………
第一章送到。(未完待续。。)
第二百八十六章:胜券在握
若是在几日之前,秦少游这种所谓的效忠可以说是毫无意义。
这个世上,自来不看重抬轿子的人,反而讲究的是患难见真情,日久见人心。
从前李显为太子,固然不是呼风唤雨,却也算是门庭若市,虽说外戚韦家曾吃过苦头,可是不要忘了,打击韦家的崔詧、狄仁杰等,也都是李显的重要支持者。
某种程度上,秦少游挑拨起来的崔詧和韦氏之争,分明就是龙门内部之争,而崔詧等人决定痛下杀手,理由也很简单,这个人和太子太近了。
这里头牵涉到的,是未来李显朝的格局,是以崔詧为首的文官和门阀光彩照人,还是以韦氏为首的外戚一手遮天,这个矛盾由来已久,而不管他们怎么争怎么斗,对李显来说,也不会损失分毫的利益。
可是现在却是不同,现在的李显,真是丧家之犬都不如,陛下的决心已定,他的兄弟又掌握了禁军,重要的支持者狄仁杰下狱,而崔詧固然实力不容小觑,可是莫要忘了,崔詧背后乃是一个庞大的家族,他绝不可能为了一个李显而孤注一掷。
李显是必死的结局。
而秦少游今日的这番话,也可谓是胆大包天到了极点,他把自己的身家性命,还有整个天策军,全部押了上去。
这是一场豪赌,赢了就是通吃,输了就意味着一无所有。
李显的人品,显然还是值得秦少游去冒险的,在历史上,看韦氏的遭遇就可见一斑,韦氏在李显登基后,肆意弄权,甚至与武三思若即若离,李显都容忍了她。假若这只是因为李显宠幸韦氏,却又不然,因为李显生了许多的儿女,其中韦氏所出的并不多,很早之前,他便有许多的嫔妃,完全不可能独宠韦氏。
其中的原因大抵就是,当年李显遭难的时候,许多人鸟兽作散,对李显避之如蛇蝎。也唯有韦氏在他身边,不断对他鼓励,因此李显曾对韦氏立誓:“如果日后我能重见天日,一定会让你随心所欲,不加任何限制。”
很明显,李显做到了,当然,也正因为如此,才为他的王朝埋下了一个祸根。
秦少游自然不晓得这些典故。可是他相信李显不会相负,这既是无可奈何的选择,同时也是王琚力劝的结果,当然。秦少游的情感天平也占据了很大的砝码。
秦少游这么一拜,行的乃是臣子谒见君王的大礼,一旁的上官辰吓了一跳,也跟着拜倒:“殿下乃真龙。上官辰没有什么长处,却愿供殿下驱策。”
万念俱灰的李显,本已是心乱如麻。沮丧到了极点,他素来懦弱,闻知这个噩耗,早已灰心冷意,他本来等的只是那把悬在头顶的利剑斩下来,可是现在,他渐渐安心,因为他看到了秦少游脸上的毅然决然,单凭这一点,自己又该害怕什么呢?
李显忙是将秦少游搀起,他咬着牙道:“若朕为天子,尔定为上卿。”
上卿二字,出自东州,和现在九卿有很大的不同,这里的卿,是君王的封臣,是左膀右臂,权柄极大。
李显的许诺,现在当然谁也不知作准不作准,可是此刻,一个新的联盟却已达成。
李显依旧显得心事重重,不过比之前的慌乱却好了许多,到了正午,龙门那边来了人,却是将李显的儿女送了来,韦氏没有来,不过意思却很明白,韦氏将继续留在洛阳,虽然这个女人留在那里已经没有任何意义,可是她的存在,仿佛却是在向全天下人宣告,龙门宫的主人依旧还是李显。
李显见了儿女,却陡然念起韦氏,只是辛酸不已,眼中满是泪花,无语哽咽。
秦少游已是不见了踪影,上官辰倒是一直在旁作陪,他嘻嘻哈哈地逗着孩子们玩了玩,好不容易让人劝着这些龙孙们去歇息,眼看着李显浑浑噩噩地坐着,不发一语,上官辰笑呵呵地道:“殿下为何还是闷闷不乐?”
难得正经一回,结果说得却他娘的是废话。
这楼都要垮了,天都要塌下来了,谁还有心思陪你唱歌喝酒来着?
李显却是长叹口气,道:“你尝过待死的滋味吗?”
上官辰楞了一下,摇头。
李显眼眸里掠过一丝悲凉,道:“本宫尝过,你被打发去了异地,在那里,不知道每个人是何人派遣,你说任何一句话都要小心翼翼,因为隔墙有耳朵,身边有耳朵,近在眼前的人也在支着耳朵,本宫以为自己要死了,于是每一次有钦命来,本宫都像要走一遭鬼门关,一次又一次,哈……罢了,不管了,去拿酒,我们吃酒,这一次也是一样,本宫也在待死,不过要死,索性就痛快一些罢。”
上官辰的眼睛贼贼地一转,道:“有好酒,冰窖里的葡萄美酒,是姐夫那厮私藏的,上次咱们就吃过。”
李显眼眸一亮,却又摇头:“他将这陈酿的美酒当做宝贝一样,每日都藏在他的冰窖里,上次是迎接本宫才舍得拿出来一坛子,此后哪一次索要,他肯给了吗?”
上官辰却是贼兮兮地笑了,道:“这次不同,这一次殿下是待死啊,你看,殿下现在这样的‘痛苦’,几欲要肝肠寸断,况且现在不是还挂念着龙门的娘娘吗?这样的情况,姐夫还会小气,还不舍得拿出来?殿下……这是喜事啊,我这就去……”
李显心情本就郁闷,听到这家伙眉飞色舞的样子,顿时暴怒,豁然而起,直接去掐他脖子:“竟敢拿我爱妃做幌子!”
上官辰露出一副痛苦的样子,大家道:“喂喂喂喂……轻着一些,轻一些……”
过不多时,葡萄酒的香气便充盈了整个小堂,李显拿着筷子敲打着夜光杯,高声唱:“天黑了,孤独又慢慢割着,有人的心又开始疼了,爱很远了,很久没再见了,就这样竟然也能活着……”
词儿是什么内容,他已记不清了,只是到了后面,不过无意识地哼着,他的眼里,隐隐有着泪光。
…………………………………………………………………………………………………………………………………………………………………………………………………………………………………………………
一个宦官小心翼翼地到了长乐宫,寝殿的门打开,数十个小宦官和宫娥鱼贯而入,拿着各种梳洗的用具,开始为李旦更衣洗漱。
李旦已经在这里住了一个多月,早已熟悉了这里的一草一木。
李旦喜欢这个地方,喜欢这里的堂皇,喜欢这里的巍峨,住在这里,让他有一种吞吐天地的感觉,心里隐隐生出了难以言喻的满足感。
清早的时候,他便穿上了尨服,这个时候,他应当去见母皇了,昨夜他睡得比较迟,因为母皇夜咳,所以他一直在紫微宫外守到了三更,可是睡了一两个时辰之后,他又精神奕奕地起来,作为儿子,自然该再去紫微宫一趟了。
外间的事,他多少知道一些,其中流言最盛的,反是太孙们纷纷被送去了孟津。
听到这个消息,李旦也只是莞尔一笑,这些日子,他就像是透明人一样,可是任谁都知道,在这不言不语之中,现在的李旦却是这场风暴的主角。韦氏的做法,显然引起了更多的议论,这分明是告诉天下人,韦氏或者是太子李显已经成了惊弓之鸟,为了防止孩子们被加害,所以连夜出了洛阳。
他们……真是不智啊。
李旦只是摇头。
女人就是女人,若是当真要下毒手,莫说是人送去了孟津,就算到了天边,他们也得死。而他们的这种举动,固然引发了许多的同情和流言,可是每一个同情和流言都无异于是在刺伤紫微宫中的陛下。
自己的儿子和儿媳还有孙儿们都避自己的母亲、祖母如蛇蝎,这李显和韦氏不是摆明着告诉大家,当今陛下无情无义?
陛下听了这些,没有阻止,只是哦了一声,也就没有再吱声了,可是李旦当时在场,分明的看到了母皇的脸上所显露出来的不悦之色。
偏生韦氏那个妇人,居然还妄想翻盘,每日都叫人到宫中来请求谒见,想要照顾母皇,李旦不觉得韦氏会是什么威胁,这种临时抱佛脚似的照顾,或许可以蒙骗乡间没有见识的老妪,但是绝对瞒不过母皇的眼睛,母皇屡屡叫人挡了驾,显然也是因为如此。
李旦现在并没有感到春风得意,恰恰相反,越是这个时候,他越是小心谨慎,他已经错过了一次,而这一次,绝不能再露出星点的错误,所以自始至终,他都置身事外,安心地去做一个好儿子。
…………………………………………………………………………………………………………………………………………………………………………………………
第二章到!(未完待续。。)
第二百八十七章:决战
李旦去谒见武则天。
武则天昏昏沉沉的,咳了一夜,起来时倒是好了,只觉得口齿发干,拼命的只是要喝茶。
有宦官碎步进来:“龙门韦娘娘求见。”
李旦只是站在一旁,不露声色。
武则天却是摇摇头,道:“往后让他们不必来了。”沉吟片刻,又加了句:“朕还没死。”
那宦官忙是去了。
李旦看着那宦官的背影,道:“母皇的话严重了,韦氏料来也是挂念着母皇的身子,何必要拒人于千里之外。”
武则天平静的吃着茶:“这个女人,并不简单。”
说罢,似乎对这件事再无兴致,话锋一转:“令月下嫁,也就在月中吧?”
“是,还有七日。”李旦笑吟吟的回答,武则天每日念叨这件事,可见对此,下嫁之事在武则天的心里,是何等的重要,李旦当然不敢怠慢,这下嫁,对于他来说,也成了头等重要了。
武则天叹了口气:“当年的时候,朕将她下嫁给薛家,也是情非得已,薛家那小儿,确实不是什么好东西,可是当时,朕是为了借助薛家的力量,薛家终究是军功世家,在军中有太多的声望,这一次……希望不会再错了。
”她蹙眉:“若是能了了这桩心愿,朕也该急流勇退了。”
急流勇退四个字,说到了李旦的心坎上,他心里想,母亲所说的急流勇退,是什么呢?是索性退位,将皇位让给自己吗?
想到这里,他有些不可置信,却又难掩住激动。
却听武则天道:“旦儿,那秦少游如何?”
“啊……”李旦不知母亲为何有此一问。忙是回神,他想了想:“此人天赋异禀,非常人也,朝野内外,都有赞誉。”
武则天摇摇头:“朕问的不是他的官声。”
这就是问李旦对秦少游的看法了。
李旦深知,母亲将令月下嫁,已是对秦少游绝对的认可,于是他笑吟吟的道:“他素来对儿臣有些芥蒂……”这是实话,李旦知道母亲是个洞若烛火的人,所以掩藏这些。显然是极为不智的,这只会给多疑的母亲一个自己虚伪的印象,然后李旦道:“不过此人确有很大的干才,朝廷离不得他。”
武则天莞尔一笑,似乎对这个回答很满意。
李旦没有在情感上渲染自己对秦少游的喜爱,而是站在利益权衡上,说明此人的重要。这既没有蒙骗了自己的母亲,也可去除母亲对自己的担心。
武则天噢了一声,随口道:“看来你是不喜他的。”
李旦笑了笑:“母皇不是也不喜崔詧吗?”
这句话有些胆大。
不过这也是实情。武则天不喜欢崔詧,觉得这个人太老成了,老成没什么不好,可是武则天深知。在表面上,虽然立李氏是狄仁杰等人的坚持,可是明眼人却是知道,这与狄仁杰这些人背后站着的崔詧分不开。就好像下棋一样,武则天与崔詧是棋子手,李显、狄仁杰、武三思等人。其实俱都是棋子。
李旦的意思是,陛下不喜欢崔詧,可是崔詧依旧还是宰相,而且他的族中子弟,也大多占据了津要之地,甚至他的族弟崔湜刚刚还升了个中书侍郎、同平章事。中书侍郎,是与狄仁杰一样的地位,已算是副宰相了。不只是如此,还有另一个崔家同族的崔玄暐,如今也已成了天官侍郎。所谓天官,即为吏部,吏部侍郎典选官吏,乃是极为重要的位置,虽然地位在三省之下,可是其重要性,显然并不低,将来也必定是要入三省,宰辅天下的人物。
三个崔家之人,未必都是近支,可是崔家内部,却素来是同气连枝,如今这崔氏形成犄角之势,两个是正副宰相,处理天下政务,一个是吏部天官,提拔官吏,再加上不知多少子弟充任舍人、员外郎,更不知有多少刺史、县令充当羽翼,这样的恩荣,还真是望外了。
李旦想说的是,陛下不喜欢崔家,甚至对关陇的门阀素来厌恶,可这又如何,他们照旧还是个个位极人臣,这是因为陛下需要他们而已。
自己也是一样,自己未必喜欢秦少游,可是自己却需要秦少游,感情是不能维系君臣关系的,只有利益。
这套理论,放在隋唐倒是合适,可是放在后世的明清,却成了大逆不道。
至少……武则天听了不禁颌首,便没有再问下去。
她闭上眼睛:“这些日子,多承你的照料,你啊,比显儿要孝顺一些,他固然有仁孝之心,可是藏在心里,朕也瞧不见,而你每日衣不解带,已尽了人臣、人子的忠孝,你的脸色不好,这几日好好歇着吧,待到令月下嫁的时候,还有的是你们兄弟俩忙着的。”
她深深看了李旦一眼:“天大的事,先压一压,都等令月嫁了再说。”
这句话,很明显是个暗示。
李旦心念一动,却不敢露出任何喜色。
母亲的意思应当是,等到下嫁的事尘埃落定,就该解决自己地位的问题了,狄仁杰都已经拿了,现在还在狱中,接下来就该一鼓作气了。
念到此处,李旦故作不懂,只是乖巧的道:“儿臣告退。”
……………………………………………………………………………………………………………………………………………………………………………………………………………………………………………………………………………………………………………………………………………………
李旦这时,倒是没有去管禁卫的事,而是返身回到长乐宫。
他实在太累了,这几日忙前忙后,不知付出了多少辛苦,而如今,他终究得到了满足,因为眼看着,一切的辛苦都将获得回报。
倒是他入宫之后,却有宦官在外头探头探脑,李旦认得他,这个宦官乃是内仆局,叫王正,名字很气派,不过差使嘛,就有点不太上档次了,他是管蜡烛的,专门负责长乐宫的照明,不过李旦初来乍到,处处谨慎,倒是在这人身上使了不少钱,渐渐的这王正也就被他收买。
李旦疲倦的入殿,见他还在外头不肯走,便高声道:“进来吧。”
王正这才蹑手蹑脚的进来,旋即便露出笑容,道:“殿下,奴才……”
李旦摆摆手,和气的道:“有什么话,但言无妨,现在不是你当值,为何来了?”
王正沉吟了片刻,道:“有大事相告。”
李旦看了看左右,见四下无人,方才道:“大事,你能有什么大事?”口里带着似笑非笑,心里却是不敢怠慢。
王正正色道:“奴才听到了一个消息,这消息只是私下里传的,是内宫局的人酒后说出来,奴才觉得事关重大,想了想,还是该让殿下知道,以备不测。”
李旦皱眉,内宫局,内宫局可是个与众不同的宦官机构,顾名思义,它是管内宫的,可问题就在于,这内宫的事很多,所以他们什么都管,可又什么都不管。
“你说。”
王正道:“内宫局的掌钥叫陈花子,前几日吃酒,他暗地里说,有人来寻过他,寻他的人,出自右金牛卫。”
李旦眉头皱的更深,右金牛卫乃是二十卫禁军中的一支,素来拱卫的是文宣门,文宣门不算是特别重要的地方,所以这右金牛卫在禁卫中的地位自然也就差一些,当然,这金牛卫的将军是叫武崇训,此人之前任团结营的总营将军,后来团结营裁撤,就被调任到了金牛卫,因此这金牛卫便被武家掌控。
武家的人寻到了内宫管钥匙的宦官。
李旦眯着眼:“那人寻他,说了什么?”
“具体的,奴也不知,只是晓得,那人使了许多的钱,以至于那陈花子近来出手都很阔绰,便是与人搏戏,赌的也是很大,寻常的几百钱,他都瞧不上眼,有时吃醉了,他还透露说,等公主下嫁的那一日,肯定有好戏看,天下到底谁做主,还说不准呢。”
李旦顿时警觉。
很显然,他嗅到了一丝危险,武家……掌钥……金牛卫……下嫁……
莫非……是有人要狗急跳墙了。
李旦不露声色,却是足足沉吟了许久,他突然笑了,道:“来得好,其实本王就怕他们不来,蜉蝣撼树,螳螂挡车,这是自寻死路。”
他抖擞精神,心中竟没有丝毫的畏惧,反是道:“王正,那姓陈的,你尽力接触,多去套些话,至于其他的,就交给本王吧,等到将来,自有你的好处。本王并不轻易许诺,可是既许了你,必不相负。”
………………………………………………………………………………………………………………………………………………………………………………………………………………………………………………………………………
第一章送到。(未完待续。。)
第二百八十八章:公主下嫁
武承嗣几乎是跌跌撞撞的跑到了武家的明堂。
武则天好佛,上有所好,因而各家的府邸都设明堂,置佛像,无论虔诚与否,这明堂反而成了各家里最重要的陈设。
武三思近日都在明堂中高坐,似乎已经泯灭了心中的**,他的神色慵懒,待武承嗣一到,只是抬抬眼皮:“怎么了?”
武承嗣皱眉:“二十卫换防了。”
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武三思几乎要跳起了,再没了方才的‘佛’性。
换防了,这可就不太一般了。
换防只有一种可能,就是预知到了危险,因而要提防什么。
武三思不由道:“金牛卫调去了哪里?”
“宣武门。”
“宣武门……”武三思松了口气。
宣武门比之宣文门更加重要一些,若是有人知道什么,怎么可能会把金牛卫调拨去更重要的位置?这显然是于理不合,难道,只是最寻常的调拨?
可是武三思却又不知,到底是哪里不对,他只得背着手,幽幽长叹:“要小心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