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唐朝小官人-第2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她看着榻上依旧没有什么多少意识的李显,心里只是叹息。

    她有些恼恨这个丈夫了,正因为有这个丈夫,所以她才朝夕不保,所以她才不得不用自己的办法去保护自己。可是她越是保护,就陷的越深,越是害怕,就越是想要抓住所有,越是如此,就越无法回头,她从太子妃,变成了皇后,从皇后,又成为了大唐帝国真正的主宰者,而如今……她发现自己是多么的无力。

    可是……她心知自己已经没有了选择,韦家也已经没有了选择,她只能抓住更多东西,才能保护自己,也只有铲除掉那些应当铲除的人,自己现在占有的东西才不会失去。

    她于是冷笑,可是接下来。她眉头深锁,她万万想不到,自己的计划居然会泄露,也万万想不到,泄露之后却会惹来满城风雨的议论,更加没有想到的是。就趁着这个空档,武则天来了。

    这个女人……还真是见缝插针,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啊。

    韦氏不得不佩服她,也难怪她能执掌天下这么多年,一切的一切,这人的胆魄,足以让所有人为之折服,她对时机的把握,更是到了玄妙的地步。

    现在……终于该正面的会一会这个纠缠了自己半生的女人了。

    韦氏没有退路。

    静谧的长乐宫里。传来了细碎的脚步声,有宦官跪倒在了寝殿之外,低声道:“娘娘,新来的消息,上皇已抵达长安东门。”

    已经到了……

    韦氏皱眉。

    现在已是子时,那个女人,倒是来的很快,想必她是日夜不停的赶路。

    不过……到了夜间。长安是不会开城门的,也就是说。上皇必须得在城外露宿一夜。

    现在……她在想什么呢?理应是在想,该如何对付自己吧。

    呵呵……

    韦氏冷笑,她眯着眼,露出了几分狰狞。

    她已经恨透了那个女人。

    自己当初……是有儿子啊。

    可是这个儿子……

    她的瞳孔深处,露出了无以伦比的憎恨,他的儿子叫李重照。为避武则天讳,改名李重润,在武则天登基不久之后,就被武则天以图谋不轨的名义杖杀,那时候的他。也不过年仅十九岁而已。等到李显再次即位,才将他追封为懿德太子。

    现在……

    韦氏的手在颤抖,她瞳孔不断的收缩,疯狂的压制着自己心中的杀机,最后她长长吐口气,陡然笑了,不徐不慢的道:“哦,叫个人,从城墙上下去,前去拜谒上皇,就说城禁森严,夜间无法开门,不能迎接上皇圣驾,本宫……于心不安,还望恕罪,多送一些瓜果去,噢,本宫记得,上皇最爱吃的是核桃,将剑南进贡的核桃挑篮子好的送去。”

    “是。”

    那宦官匆匆离开。

    韦氏回眸,眼睛落在了病榻上的李显身上,她冷哼一声:“没有出息的男人……”便旋身,匆匆而去。

    …………………………………………………………………………………………………………………………………………………………………………………………………………………………………………………………………………………………………………………………………………………………………………………………………………………………………………………………………………………………………………………………

    武则天的车驾,出现在东门的时候,便就地驻扎起来。

    这一路上,舟车劳顿,倒也很是辛苦,不过武则天却并没有太多的疲态。

    她已经潜伏了太久太久,这两年来,她退居于幕后,已经远离那权利的中心也太久太久,现在,她突然找回了从前的感觉,原来真正让她荣光焕发的,并不是那高高在上,一言九鼎,而是一次次的拔剑,一次次的将敢于站在自己对面的人打倒。

    营地规模不大,因为再过两个时辰就要开城门,所以除了武则天设了营帐暂歇之外,其余所有人都在外戒备,一团团的篝火点起来,照的城外灯火通明。

    武则天的大帐里,亦是点起了许多的蜡烛。

    上官婉儿小心翼翼的用银钗挑着灯芯,一面道:“陛下还不睡吗?再不睡,只怕就要迟了,明日进城,怎么会有精神?”

    武则天却是睡不着,她靠着软塌上,举着一本书看,她眼皮子只是动了动,眼睛依旧落在书上,徐徐道:“不急,不急,韦氏……理应会来尽孝的。”

    上官婉儿笑了,道:“若是真有人来,让臣去挡驾就是,多半,也就是一些虚礼客套,陛下何必看重。”

    “不,你不明白。”武则天笑了笑,道:“朕倒是不担心那韦氏的使者来,反而人若是来了,才教人担心。”

    “啊……”上官婉儿愣了一下:“这又是何故?”

    武则天道:“若是使者来了,说明韦氏尚且还存着理智,她无论是喜是怒,至少此时还晓得不能轻举妄动。可若是她命人来,说明她已经乱了方寸,甚至连基本的礼节也顾不上了,一个乱了方寸的蠢女人,倒是容易对付的很。可是到现在,依然还不慌不忙,至少还存着理智的女人,反而最是麻烦。朕哪,心里也是矛盾的很,有时觉得,她蠢一些也好,朕倒是从容和轻巧一些,也省的花费什么功夫。可是……有时候朕又有些不甘,若是她这样的愚不可及,朕来这里,又有什么意思呢?这就如那神策军一样,若是横扫的是飞骑军,固然胜的艰难,可是一场鏖战下来,畅快无比。可若是对付的一群蟊贼,固然能轻易破阵,无往而不利,却又有什么意思。”

    “朕老了啊,没有多少活头了,人到了这个岁数,反而不看重结果,结果好坏,朕只怕也享受不着了,朕要的是这个过程,惊心动魄一些,总能含笑九泉。”

    上官婉儿不禁笑了,道:“陛下深谋远虑,臣不能及。”

    武则天的心情似乎很好,她的眼眸从书上移开,然后恼怒的看了上官婉儿一眼,道:“你呀,这和深谋远虑有什么关系,朕……只是寂寞罢了,秦少游曾说过一句话,叫什么来着,噢……叫古来圣贤皆寂寞,朕虽非圣贤,却也害怕这两个字,寂寞久了,就闲不住。”

    “快去看看,人来了没有,这个时候,理应也该来了,但愿……那姓韦的,不要让朕失望才好,否则……朕这一趟来,不免遗憾。”

    “是,臣这就出去问问看。”上官婉儿颌首,告辞出去。

    ……………………………………………………………………………………………………………………………………………………………………………………………………………………………………………………

    大章送到。(未完待续。)

第五百九十一章:人心似水

    上官婉儿刚刚出了寝帐,便有个宦官来报:“宫里来了人,送了许多蔬果来,说是奉韦娘娘之命,特来见过上皇。”

    “哦?”上官婉儿轻笑,却是不以为意的点点头:“是吗,你且少待,我去禀告。”

    她不得不回去,等进了寝帐,却发现武则天已经酣然睡下。

    上官婉儿失笑,方才陛下还精神的很呢,这才多少时候,她蹑手蹑脚的去寻来那宦官:“告诉那人,就说陛下已经睡下,让他回去复命,就说在上皇已经知道了韦娘娘的心意。”

    那宦官忙是去了。

    这个小营地里,如今许多人都已经乏了,很多人都只是围着篝火打盹。

    上官婉儿抬头,遥望着长安城,她记得自己当初的时候,是对长安有印象的,那个时候……自己的祖父还没有死,依然还在做宰相,可是后来,祖父获罪,她小小年纪也就入了宫,只是那时候,都城已经从长安迁去了洛阳。

    在她的记忆深处,似乎还有一些长安的残存记忆,记忆中,有一处宅子,但是更多的,却是当官兵冲入上官家的时候,那如狼似虎,面目可憎的样子。

    那时候她自然还年幼,许多事都不懂,直到后来,她才知道,因为如此,本该是大家闺秀,闺阁小姐的自己,已经改变了一生的命运。

    或者……若不是那一次,自己理应已经出嫁了吧,嫁给了万年县的某个世家子弟,管着一个诺大的家,和成群的奴仆,或许……也就没有现在的纷扰不休了。

    上官婉儿记得武则天第一眼看她的时候,就对人说,这是一个心大的丫头。

    其实上官婉儿却知道不是的。那时候刚刚入宫的自己,不过是个饱受惊吓,却不得不假装镇定的小姑娘罢了,她心一点都不大,只是……

    当她数年如一日的躲在凌烟阁里看书,当她在武则天观摩着这个女子,当她惯看了那些曾经不可一世的男人在武则天面前的奴颜之态,这些人或许高贵,或许才高八斗,或许……玉树临风。可是……上官婉儿却见多了他们最丑恶的一面,他们的怯弱,他们的满腹心思,他们的谄笑,一一在上官婉儿的眼前,某种程度,上官婉儿在武则天身边,更像是一个旁观者,这些年来。她所见所闻,比许多人几辈子加起来都要多。

    念及于此,她的眼眸自长安的高大城墙轮廓上收回,目光隐入夜色中的幽暗。她不禁轻轻一叹,或许也正是因为如此,自己的心才大了吧,也正因为如此。所以天下间,已经没有几个人能放在眼里了。

    唯一让她印象深刻的男人,似乎也只有一个。在这个男人身边,她也正如她从前所扮演的角色一样,是一个冷静的旁观者,她看到一个小小的厨子,却是无所不用其极的抓住时机,一步步向上攀爬,靠的……不是阿谀奉承,也不是他尊贵的血统……到底是什么,上官婉儿也说不清。

    她只好幽幽叹口气,不禁笑了。

    ………………………………………………………………………………………………………………………………………………………………………………………………………………………………………………………………………………………………………………………………………………………………………………………………………………………………………………………………………………………………

    一夜过去。

    清晨拂晓的晨雾还未升起,城门终于洞开。

    武则天还未醒,一夜未睡的上官婉儿也不急着通报。

    可是接下来……却是无数人从城里涌出来。

    为首的正是二皇子李重福,除此之外,就是三皇子和四皇子,还有不少大臣、官宦,一些关中门阀的子弟也参杂其中。

    那李重福几乎是一马当先,上官婉儿上前去,李重福忙是道:“上皇醒来了吗?”

    上官婉儿道:“还未醒来,殿下不知有何事?”

    李重福道:“皇祖母远道而来,我既是孙臣,岂敢无动于衷,本王是来给上皇问安的,既然上皇还未醒,你不必通报,我去账外跪侯就是。”

    他倒是一点没把自己当外人,吩咐了这一句之后,便急匆匆到了寝帐之外,跪在门口,不发一言。

    另外两个兄弟见了,当然也不甘示弱,他们当然清楚,现在到了这必死的局面,一句容不得他们苟且了。

    而现在的上皇,终究还是有底牌的,一方面,她是父皇的母亲,又是上皇,身份尊贵,真要论起来,便是父皇和韦后见了上皇,还不是乖乖要行大礼。

    再者,谁都清楚,上皇的背后就是秦少游,秦少游的背后就是神策府和五军府,就是一万多神策军精锐,加上近十万的五军营精兵。

    这就是力量,正因为有了力量,就有了分庭抗礼的资本,一旦父皇有什么不测,或者那韦氏想要做什么,皇子们至少,可以有一线生机。

    三个皇子,直挺挺的跪在账外。

    而其余的人,则是远远侧立一边,他们连跪的资格都不曾有。

    就这样,虽是乌压压的人,可是场面却很安静,安静的落针可闻。

    ……………………………………………………………………………………………………………………………………………………………………………………………………………………………………………………………………………………………………………………………………………………………………………………………………………………………………………………………………………………………………………………

    韦后也起了个大早,或者说,其实她这一夜都是辗转难眠,还不容易在即将天亮的时候打了个小盹,紧接着又被噩梦惊醒,等她问明了时辰,方才知道这时候城门理应开了,她急匆匆的道:“去叫韦洵来。”

    韦洵乃是韦后的异母兄弟。也是韦家的长子,奉命在此节制大明宫中的人马。

    韦后左思右想,觉得还是韦洵靠得住一些。

    过不多时,韦洵便匆匆而来:“娘娘有何吩咐?”

    “立即带一队人马,迎接上皇入宫,记着,要懂礼数,切莫让人觉得咱们韦家的人不懂的规矩,你平时是浪荡惯了的,以往轻慢的事本宫不追究。可是你要知道,你现在是去迎驾,若是惹出什么事,本宫绝不姑息。”

    韦洵忙是应命,旋即便点齐了一支人马,鲜衣怒马的往东城去。

    其实韦洵对于韦后的话有些不以为然,迎驾?那个姓武的恶妇,现在算什么?这天下……可是姓韦不姓武。

    不过韦后的叮嘱还是起了作用,韦洵本来就是纨绔子。甚至连韦后都瞧不上他,只不过这几年来,随着杨再思和郑家的背叛,再加上许多人的蛇鼠两端。让韦后对于那些大臣,已不再有多少信任了,不得已之下,才启用了韦洵。

    不管怎么说。还是自己家人用的放心一些。

    韦洵本来只当这是一个小差事,所以也没有太过重视,只是等接近东城的时候。发现那儿熙熙攘攘,他不由皱眉。

    这是怎么回事,东城又没有挨着市集,而且绝大多数入城的人,平时都是从其他门进来的,这是东城的正门,除了一些身份高贵的人,不会有人出入。

    所以久在长安的韦洵才觉得诧异,而且……他发现了许多的熟悉面孔,这些人可都不是一般人,甚至有一些禁卫的武官也参杂其中。

    韦洵皱起眉,当众人看到韦家的人到了,倒是不敢造次,纷纷让出一条道路出来。

    只不过,韦洵越是出了门洞,越是心惊,等他看到了三个皇子,脸色更加差役。

    此时天已凉了,李重福三人已经跪了小半时辰,可是纹丝不动,他们即便看到了韦洵来,也是不理不睬。

    以往的时候,这三个皇子真是狗都不如,见了韦洵都要热络的招呼,甚至在场的绝大多数人,其实都是如此,以往的笑容不见了,有的有的只是陌生。

    这时候韦洵即便再蠢,也感觉到事态严重起来。

    他打马上前,有人截住他:“什么人。”

    韦洵只好下马,道:“我奉韦娘娘之命,特来迎驾。”

    “上皇陛下还在休息,烦请稍待。”

    烦请稍待……真是好大的架子。

    韦后的心意,在这长安城就是圣旨,谁敢轻慢了韦后。

    可是……这种轻慢,却让韦洵猛然意识到,事情很不简单。

    那个女人,当真还在酣睡吗?

    这可不见得,人在城外呢,几个皇子就跪在外头恭恭敬敬的候着,许多的官宦和显贵们此时都在屏息等待,而自己作为韦后的使者,却也只能在此‘稍等’。

    这是什么架子?即便是天子也不过如此吧?

    人都是盲从的,盲从的人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很多时候人并不理智,比如上皇和天子,到底谁更尊贵呢?理智上来说,天子才是正主,毕竟上皇只是尊位而已,这和太后没什么分别。

    可是人最大的盲从就在于,他们更习惯于从表面上来看人的权势高低,也正因为如此,所以才有人需要面子,所以才有人需要摆架子,架子摆的越高,大家越是会产生错觉,越是生出敬仰之心。

    这长安城到底谁说了算,从法理上来说,当然是陛下,当然也是韦后。可是当无数人在此屈膝奴颜地奉承着武则天的时候,人心就变了。

    武则天要的……显然就是这个人心。

    …………………………………………………………………………………………………………………………………………………………………………………………………………………………………………………………………………………………………………………………………………………………………………………………………………………………………………………………………………………………

    韦洵的不耐烦已经越来越多,因为足足已经过去了两个时辰,日头都已经上了三竿,这时候,已是正午时分。

    而这里的人,没有一个人敢轻易离去,所有人都焦灼的看着那寝帐,寝帐里一点声息都没有。

    就好像上皇卯足了劲头,在和大家玩看谁先眨眼的游戏而已。

    而最最可怕的显然不是这个,要等,韦洵可以等一天两天,他虽然是不耐烦,可是这毕竟不会少一块肉。

    真正可怕之处就在于,长安已经震动。

    起初有人听说了上皇到了,倒也不以为意,大家该吃吃,该喝喝,有一些大唐的忠臣们,想要表态,那是他们的事,和自己没有关系。

    可是……时间过得越久,有人开始坐不住了。

    三个皇子去了,三省的周公也去了,禁卫中的赵都督也没有拉下。

    这么多人,这么多自己听说过和没听说过的人,据说是聚众者上千。

    于是乎……一些恪守中立的人有些坐不住了,人都是盲从的,别人都去了,自己该不该去?不去,说不准会得罪太子,会得罪上皇,会得罪许多人,可是不去……似乎也未必能讨好到韦家,更何况,就算是去了,在场这么多人,所谓法不责众,似乎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于是犹豫的人越来越多,终究,还是有人悄悄的动了身,而动身了一个,就有两个,乃至于十个、八个,而去的人越多,不去的人就越是不安,就仿佛别人都密密麻麻的站在一起,而自己却孤零零的站在另一边,仿佛要被千夫所指一样,某种程度,人是需要安全感的,而安全感却是需要从别人的身上才能得到,只有抱了团,站在人群之中,人心才能踏实。

    个刚刚个就就就几乎好就好(未完待续。)

第五百九十二章:分庭抗礼

    人的从众心理,使得这东城越来越热闹了。

    一辆辆的车轿赶来,甚至连个脚不沾地的地方都没有。

    而此时,许多人心里产生了微妙的变化,他们看到这一个个的人,许多人甚至都是平时所熟识的,而大家碰了面,自然不会说,我只是来凑凑趣,人都来了,说这样的话,天知道自己这番话会不会惹来人反感。

    大抵人都来了,自然要表现出一副对上皇陛下敬若神明的样子,无论内心里是不是对这位上皇是什么感情,可是表面上,却总是恭敬有加。

    每个人都是如此。

    而正因为每一个人如此,许多不过是来凑趣的人便不禁的冒出一个念头,上皇……居然如此得人心吗?

    人心如水,当初是人心被迫让武则天不得不禅位,而如今,也是这个人心,将这个上皇又推到了顶峰。

    韦洵已是满头大汗淋漓,他已看到来人越来越多,以至于整个东城内外都已人满为患,他当然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三个皇子在这里,这么多文武百官在这里,这么多世家子弟流连,这么多的僧俗百姓没有散去。

    这时候,京兆府当然不敢去赶人,而韦洵,也只能放任如此。

    而偏偏,那位上皇,似乎还在‘沉睡。’

    寝殿之内,没有一点动静和声息。

    可是每一个人,似乎都不以为意,他们仿佛觉得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聚众的已经越来越多了。

    甚至……还出现了几个韦党。

    他们也怕啊。

    跟着韦家的人虽然得到了荣华富贵,可是眼下这个局面,鹿死谁手也未可知,天子生死难料,一旦韦家出了问题,这些韦党。哪一个不是要死无葬身之地。

    而现在……上皇人心所向,这个时候,不如且来给自己留一条后路。

    烈日当空,所有人都是汗流浃背,韦洵阴沉着脸,只是在寝帐之外,不发一言。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