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唐朝小官人-第2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下午三点前更第二章。(未完待续。)
第六百零四章:摊牌
所谓温水煮青蛙,不过是秦少游的一种手段而已。
借着自己足以让朝廷尾大不掉的实力,使朝廷不会轻易和河南府翻脸,不得不维持着一种斗而不破的局面。而在这种局面之下,秦少游除非真正的谋反,其他的一些小动作,都会被容忍。
也正因为如此,这位魏王殿下才会借此不断来巩固自己的实力。
朝廷呢,见秦少游的行为并不‘过份’,于是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不过想要如此,也未必都行得通,比如朝中有韦弘敏这样的人,人家可就未必能容忍了。
现在这个韦承庆,似乎有些不好对付,既然他行事果决,那么秦少游……也不得不改变方略了。
秦少游突然道:“一个行事果决的人,他若想为韦家来削弱本王,做的第一件事,理应是什么?”
上官辰沉默片刻:“这……可说不准,不过料来……殿下,眼下其实对于韦家来说,心头之患,不在河南府,而在萧墙之内。”
萧墙之内四字,是一种隐喻,意思就是说,韦家真正的危机,是在韦家的内部,甚至可能是在大明宫里。
秦少游颌首点点头,上官辰说的不错,萧墙之内,其实就是在长安宫中的上皇。
上皇在长安,犹如韦家的眼中钉、肉中刺,正因为上皇的存在,所以才使一些反韦之人开始甚嚣尘上,再加上,上皇外结了神策军,不容小觑,一不小心,他们就可能会翻船。
这个女人最可怕之处,就在于她的号召力,她终究是天子的生母。具有足够的号召力,韦家若是能控制住局面时倒还好,而一旦出现问题,武则天登高一呼,韦家就要分崩离析了。
秦少游毫不犹豫的道:“假若这个韦承庆当真受了韦后的信任,那么他着手的第一件事,只怕就是要对付上皇了,此人既然行事果决,眼里就绝不会容下上皇这粒沙子,上官老弟。上皇只怕要凶多吉少了。”
秦少游绝不是妄加揣测,当初武则天去长安,当然是要承担一些风险的,不过之所以武则天依然要去,只是因为,她算准了韦家的人投鼠忌器,不敢明目张胆的鱼死网破,所以才冒险而去。
这其实,也是某种程度的温水煮青蛙。既不给韦家人一个痛快,可是步步紧逼,一次次给他们添堵,偏偏让他们无法痛下彻底决裂的决心。结果就使韦家的人处处陷入被动。
可是……一旦韦家出现个认识到这种局面所产生巨大危害的家伙,那么……这样的情况还会继续下去吗?
当然不会,那么接下来,势必就是韦家开始铤而走险了。
上官辰也不禁忧心忡忡起来:“现在。下官在长安的人,倒是没有发现这样的迹象,不过殿下的担忧。不无可能,殿下以为,眼下当如何应对,是否以拖待变,还是事先做好准备。”
秦少游微微一笑,道:“其实如果真的到了这个地步,那么……真正摊牌的时候,怕也要到了,假若那个韦承庆,是第二个韦弘敏,那么……理应得来个痛快。上皇是绝顶聪明之人,她虽是孤身在宫中,但绝不是任人宰割之辈,眼下……不必联络她,宫中对于她极为防范,让人与她接触,反而是得不偿失,我们做我们的,而她,若是有了警觉,自然会有她的应对之策。”
上官辰不由哭笑不得,话说,秦少游似乎对于武则天一向很有细心,一个女人,孤身入了敌营,秦少游居然说的出不必担心。
只是……上官辰仔细想了想,也就释然,无论是上皇,还是这位魏王殿下,哪一个是省油的灯啊,他们都不担心,自己担心个什么。
却见秦少游道:“不过……接下来,上官老弟却需要辛苦一下,要准备动身成行,再去长安一趟了。”
又要去长安……上官辰只是转念之间,便明白,秦少游似乎是要准备谋划大局,接下来,理应会有大事发生了,自己……理应是要去长安坐镇,居中调度的,于是他毫不犹豫道:“明日我便动身,却不知殿下还有什么吩咐?”
秦少游沉吟片刻:“一切,审时度势即可,这里距离长安毕竟太远,事先的任何安排,都难以预测到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所以,你到了长安之后,一切从权吧。”
一切从权,就意味着从现在开始,所有人的命运,都掌握在了上官辰手里。
是彻底和朝廷反目,还是继续温水煮青蛙,又或者是采取什么行动,都与上官辰息息相关。
上官辰自然晓得秦少游话中的意思,他去了长安,就彻底代表了秦少游了。
深吸了一口气,上官辰反而没有任何的紧张,他的姐姐,毕竟也在长安,就在上皇身边,假若上皇那儿出了什么不测,上官婉儿也非要香消玉损不可,自己这一趟去……于公于私,都是理所应当。
上官辰毫不犹豫道:“下官遵命。”
难得这个家伙,居然也正经了一回。
反而秦少游从先前的凝重,变得轻松起来,他不禁失笑道:“去了长安,可不能再通宵达旦的夜夜笙歌了,年轻人,总要爱惜身体才好,你瞧瞧你,一脸酒色掏空的样子。”
上官辰委屈的道:“下官若无此牺牲,如何为殿下效力。”
依旧又恢复了他的厚颜无耻的本色。
秦少游不禁笑了,寒暄了几句,上官辰要为明日的成行做准备,所以起身告辞,他临走之时,秦少游突然叫住他:“上官辰……”
上官辰回头,有些诧异,秦少游叫的是他的全名。
秦少游道:“小心一些。”
上官辰呵呵两声,掩饰了自己的情绪,回身朝秦少游深深一揖,接着便是匆匆而去。
……………………………………………………………………………………………………………………………………
额,起来的太晚了,第二更送到。(未完待续。)
第六百零五章:惊天密谋
上官辰匆匆去了。
他时间仓促,所以只带着几个随从便在次日清早成行。
这个隐匿在秦少游账下如隐形人一般的人物,如今却是肩负着极大的使命。
当他在码头上了船,遥望着愈来愈远的五军营大营,神色不感到轻松。
即便是他如何没心没肺,他也知道,接下来会有一场何等残酷的博弈,而博弈的地点,就在长安。
魏王殿下既然请了二皇子来,这就意味着,他可以放手一搏了,也正因为如此,秦少游才对自己说,长安之事,尽皆由自己自作主张。
自作主张四字,就意味着魏王殿下已经做好了准备。
上官辰在舱中吃着酒,几日功夫,抵达了函谷关,而后,他照例去拜谒了韦玄贞。
上官辰又来了。
得知这个消息,韦玄贞颇感诧异,这个家伙,一个月前就去过长安一趟,才打了个来回,却又要过关,这让韦玄贞觉得匪夷所思。
既然上官辰来访,韦玄贞固然知道此人底细,不愿意打什么交道,却也想试探一下此人来意。
于是便在自己的临时行辕里会见上官辰。
“贤侄又要去长安吗?”
看着风尘仆仆的上官辰,韦玄贞似笑非笑。
上官辰笑吟吟的道:“是,长安有一笔买卖需要处理,小侄非去不可。”
上官辰打着的,乃是做买卖的幌子。
而他为秦少游效力,是人所共知的事。
不过韦玄贞没有点破,只是笑吟吟的道:“啊……贤侄看来也不清闲啊,怎么样,贤侄是从哪里来?”
“卫州。”上官辰没有瞒他。
听到卫州二字,韦玄贞眯起眼睛,卫州的事。他也是知道的,秦少游现在在卫州练兵,声势浩大,据说是养兵二十万,虎视眈眈,这让韦玄贞感受到了极大的压力,函谷关这里,不得不一次次的增加兵力,现在的情况,是外松内紧。表面上,函谷关这儿还算是防范轻松,可是内里,却是紧张无比,生怕一夕之间,那位拥兵自重的魏王殿下便兵临城下了。
韦玄贞道:“卫州?卫州是个好地方啊,老夫听说,那秦少游也在卫州,哈哈……怎么。你见过了秦少游了?”
上官辰点头:“是,魏王殿下确实是在卫州,小侄与他会过一面。”
韦玄贞目光幽幽的看他,这个上官辰。倒是知无不答,不过……即便答了又能如何呢,其实就算他矢口否认,自己也是不会相信的。这个人既然是要去长安,肯定是身负使命,至于负了什么使命。这才是重点。
韦玄贞知道其他的话可以问出来,可是一些不会答的,也指望不了上官辰回答,于是他的问话也就点到为止。便笑吟吟的道:“卫州是个好地方啊,那是兵家必争之地,四通八达,既是洛阳的屏障,亦是河北的门户。”
上官辰抿嘴一笑:“函谷关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韦玄贞愣了一下,便哈哈大笑起来。
紧接着有人送茶上来,韦玄贞请上官辰喝茶,上官辰押了口茶,漫不经心的道:“此次去京兆,途径了函谷关,这才来拜谒世叔,世叔一直留在函谷关吗?世叔乃是侍中,驻扎在外,难免会被人所猜测。”
他这无心之言,勾起了韦玄贞心里的不快,确实,他是堂堂侍中,可是一直待在函谷关,现在反而成了函谷关守将似得,韦玄贞终究还是个要面子的人,想到肯定会有一些流言蜚语,脸色冷了下来。
上官辰道:“何况,小侄还听说过一些事,说是现在娘娘对于韦承庆更加信赖有加,那韦承庆,不过是个小小黄门侍郎罢了,可是三番五次入宫,如鱼得水,长安内外,都说他如今,乃是朝中的隐相,政令多出于他这黄门侍郎之手,这些事,世叔知道吗?”
韦玄贞脸色胀红,韦承庆的事他怎么会不知道,那韦承庆,乃是自己的侄子,虽然还算亲近,可是现在一个侄子,日益得到重要,反观自己,实在是让人唏嘘,现在上官辰哪壶不开提哪壶,他脸色自然不好看,于是冷冷道:“哦,承庆乃是老夫的侄辈,倒是个四平八稳的人。”
“世叔难道就一点都没有想过回到长安去吗?”上官辰突然道。
韦玄贞打了个哈哈:“回长安做什么,函谷关这里,自在逍遥,老夫素来想寻个清静所在,这里最好。”只是脸色很不好看了。
韦玄贞已经不想和上官辰说什么话了,只是寒暄几句,上官辰看时候差不多了,也准备继续成行,于是告辞而去。
对于这个上官家的人,韦玄贞还算客气,送了他出去,回到自己行辕的时候,方才的小厅里,闪出一个人来,却是自己的女婿张晋,张晋眯着眼,道:“泰山大人,何故与他说这么多话,此人……”
韦玄贞摆摆手:“不,老夫不过是试一试他罢了,你没看明白吗?方才此人,想离间韦家,呵……这种雕虫小技,他居然也用在了老夫身上,这是欺老夫糊涂吗?老夫,怎么会上他的当。”
张晋想说的就是这个,见韦玄贞一脸从容,不由松了口气:“问题的关键是,他去长安,却不知抱着什么目的。”
韦玄贞脸色阴暗不定,背着手,来回踱了几步,徐徐道:“一定是有重大的事,若非如此,他不会去长安,那秦少游,将二皇子请了去,肯定图谋不小,现在上官辰又心急火燎的要去长安,可见……他们终于是耐不住了,这么说来,极有可能要有大事发生。”
韦玄贞满脸警惕之色,他对于上官辰,可一点都不敢怠慢啊。
上官辰的身份,许多人多少了解一些,此人相当于秦少游下头的礼部尚书,专门负责为秦少游与人打关系。而且此人确实做的不坏,几乎和许多人,甚至是一些韦家的人,也都保持着表面上的友情。
而且,据闻,此人还负责为秦少游打探消息,韦玄贞冷着脸:“老夫一直在怀疑,上一次,闹得满城风雨的事儿,就和他有关系。这个人……不可小看啊,连娘娘下药的事都能打探到,上一次,他也去了长安,可是过不了多久,武则天那个女人便抵达了长安,以至咱们韦家处处的被动。而如今,才刚刚去了卫州打了个来回,他便又要入关。这必定是接受了秦少游重大的使命,又要闹出点事来了。”
张晋抿抿嘴:“何不如索性派出一队人马去,将他追回来,或者索性扮作是山贼。将他杀了。”
韦玄贞嗔怒的看了他一眼,而后冷笑:“杀了一个上官辰又有什么用?秦少游账下,难道还缺一个这样的人,今日杀了一个他。明日就会有第二个第三个,关键是秦少游,而不是他的这些门下走狗。况且,此人的朋友极多,真要杀了,只会引来更多的揣测,没有这个必要。”
张晋唯唯诺诺的点头,也觉得自己有些冒失。
韦玄贞叹口气:“总而言之,他既然要去长安,就必定要严加防范,你立即修书一封,送去长安吧,让那边知晓此事,更该让娘娘不可小心大意。”
张晋颌首:“小婿这就去办。”
韦玄贞并不感到轻松,他皱起眉,不禁又开始在猜测,这个上官辰,到底故弄什么玄虚。
…………………………………………………………………………………………………………………………………………………………………………………………………………………………………………………………………………………………………
事实上,函谷关的急报,比上官辰还要快一些,上官辰还没有入京,快报就已经送到了宫中。
韦后对于函谷关送来的任何消息,都是绝不敢等闲视之的,等看到急报中提及的只是这样一件‘小事’,反而是有点儿莫名其妙,她固然晓得这个上官辰不简单,可是专门因为此人来京,就送来急报,在她看来,还是有点儿大题小做。
这其实也是韦后最大的弱点,她和武则天其实都一样,同样是野心勃勃,同样有很高明的手腕,否则,又怎么能掌握住李显,权倾一时。
她唯独比不上武则天的,只是她终究还是个普通的女人,武则天高瞻远瞩,眼睛不是放在一个角落,而是整个天下。而她却显得有些‘鼠目寸光’,绝大多数时候,都只是盯着宫中的一片天。
好在这个不同寻常的快报,还是足够引起她的警惕。
近几日,韦承庆入宫的频率已经越来越高,甚至绝大多数时候,他都在宫里的中书省里后命,只要韦后一个传唤,只需要几柱香,这黄门侍郎便可立即去长乐宫觐见。
韦后将那韦承庆寻来,随后将快报递到他的手里:“本宫的父亲,到底是什么意思,韦卿家能否见告吗?”
韦承庆只看了一眼,随即眯起眼睛,目中满带着警惕,他沉吟片刻道:“韦侍中这不是小题大做,而是嗅到了一点儿不同的意味。”
见韦承庆又要侃侃而谈,韦后道:“你继续说下去。”
韦承庆道:“上官辰的身份,臣就不赘言了,此人是秦少游的爪牙,何以屡屡来长安?他既然来,必定是奉秦少游的指令,想要做什么,此人在秦少游账下,绝不是什么小人物,既然如此,这番来长安,图谋一定不小。娘娘……明枪易挡暗箭难防啊,此人,就是秦少游射来的暗箭,决不可等闲视之。”
韦后皱眉:“真的有这样的严重。”
不过她终究还是信了,自己的父亲虽然糊涂,可毕竟不是傻子,况且连韦承庆都这样认为,那么……看来是要有所防范了。
“既然如此,那么就让人时刻盯着他吧,万不得已时,索性给他一个了断。”
韦承庆却只是微微一笑,摇头道:“这未尝不是一个法子,可是臣以为,却不能治本。”
韦后道:“什么是治本?”
韦承庆叹口气:“此人既然来长安,那么势必的要动用所有能动用的力量,来做对韦家有害的事,而在这长安,什么才是他们的力量呢?在从前,秦少游在长安,影响并不太深,至多,也就是蓄养一些贩夫走卒,为他打探一些消息罢了,可是如今却是不同了,上皇就在长安,而现在许多人,都将希望放在了上皇身上,娘娘……以臣的大胆预测,上官辰此番来,必定是要联络这些人,图谋什么大事。他们在暗,我们在明,固然是让人监视他,效果也不大,他毕竟不是普通人,既然明目张胆的来,就肯定有办法掩人耳目。”
韦后眉头皱得更深。
其实她现在确实最担心的,就是一批长安城中的反韦之人,这些人可不是寻常的百姓,他们既有一部分是勋贵,有一部分是朝中大臣,也有名士,更有一些将军,甚至是一些关中的门阀也掺和其中。若是如此说来,那上官辰,或许还真是跑来联络这些人,密谋大事也不一定。
甚至……可能会发生宫变吗?
虽然韦后已经有了足够的警惕,可是这事儿,还真是说不准。
“那么,依卿之见,又当如何呢?”
韦后信任的看了韦承庆一眼,韦承庆之所以受她信赖,除了是他的话总有许多道理,只怕也和他的气度分不开。
这个人,和别人不同,别人遇到了事,要嘛沉默不语,要嘛就是惊慌失措,可是他呢,无论任何时候,都是一副泰然处之的样子,韦后见他如此镇定自若,也不由受他感染,心里镇定了一些。
……………………………………………………………………………………………………………………………………………………………………………………
今天是大章,明天更新会早点。
(未完待续。)
第六百零六章:痛下杀手
只不过韦承庆的话,总是带着危言耸听。
所谓语不惊人死不休。
所以当韦后问到他的时候,他几乎毫不犹豫的道:“一个上官辰,不足为患,问题的关键,还是上皇。”
韦后沉默了,抿嘴不语。
这一些日子以来,韦承庆一直在韦后面前,提及到了武则天的危害,认为一切的祸根,还在武则天身上,他几乎极力要求,先除掉武则天,再做打算。
毕竟……若是从前,除掉武则天可能会惹来一场天大的麻烦。
而如今立了太子,给了一些人希望,这时候动手,固然也有风险,却还不至于出现什么太大的麻烦。
某种程度来说,韦承庆是正确的。
若是不立太子,天下猜忌,也给了武则天的可趁之机,无论是宗室,还是那些大唐的忠臣们,因为心中忧惧,一旦武则天出现任何个好歹,他们立即便会陷入绝望的境地,韦家若是把他们逼到了死角,他们也绝不是省油的灯,必定狗急跳墙,到了那时候,内外的宗室,乃至于那些忠于大唐的臣子们,会毫不犹豫的发动叛乱,若是再联合关东的秦少游,这一场叛乱,对于韦家来说,几乎是致命一击。
也正因为如此,武则天抵达长安,才能让人振奋,才能让整个韦家陷入尴尬的境地。
可是现在……就不太好说了,李重俊已经立为了太子,这位太子殿下,现在满怀着希望,就等着自己的父皇驾崩,他便可克继大统,即便武则天死了,他敢变乱吗?那些围绕在太子身边的人。已经开始逐渐凝聚,他们的希望,终究还是李家宗室,而不是武则天,现在确实是剪除武则天的大好时机。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没有风险。
谁也不知道,武则天那个女人出现个三长两短,会被外间的人如何利用,如何拿来做文章,甚至……引发什么后果,固然韦承庆说的头头是道。此法也确实可行,可是这并不意味着,一切都会顺着韦承庆的预测来。
谁能保证,不会出现动荡呢?
所以韦后没有轻易听信韦承庆的话。
而如今,韦承庆又将武则天与上官辰连接在了一起。
他侃侃而谈:“娘娘自己也说,李家宗室,不足为患,只需给予他们希望,他们也不敢造次。反而对于韦家来说,威胁最大的,便是武则天那个恶妇,她现在就在宫中。只要她在一日,就给了上官辰这些人可趁之机,只有断了这些人最后一丝妄想,娘娘方能在长安站稳脚跟。至于太子,如今二皇子一走,去了那洛阳。已是让太子殿下有些担忧了,在太子心里,他固然害怕娘娘,可是那与秦少游勾结一起的皇兄,又何尝不是心腹之患,只要娘娘待他好一些,他不但不会仇视韦家,只怕接下来,还要将娘娘当做自己的依靠才是。”
“所以,以臣愚见,杀武氏,则可一劳永逸,否则……只会反受其害。”
韦承庆的语气有些激动。
这个平时温文尔雅的人,现在却是杀机毕露。
韦氏却依然还是沉默。
她拿捏不定主意,固然他觉得韦承庆说的很有道理,可是……韦氏终究还是有些承担不起这个风险。
韦承庆却是急了,他乃是韦家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