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唐朝小官人-第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周兴联想到秦少游对自己的‘诽谤’,当然也不能客气了,他忙是火上添油:“圣人,秦少游说的不错,事到如今,唯有死马当活马医了,难道大家就这样干坐着?眼见崔公不治而亡么?”

    武则天皱起眉来,她心绪很乱,周兴的话使她更是焦躁。

    她重重地叹口气,才是道:“取羹!”深深地吸了口气,然后别有深意地看了秦少游:“秦卿,朕信你一次!”

    …………

    最后一碗瘦肉羹送了上来,有人将肉羹送到了崔詧的唇边。

    说来也怪,这肉羹虽然是用雪梨与肉一起熬制,可是无论是梨肉还是瘦肉都是熬制得稀烂。

    这里头自然是秦少游的独门秘技,他在肉羹之中添加了一些苹果汁,千万不要小看这个东西,添加之后,果汁释放出果酸,再添上猛火,能将瘦肉熬成糊糊。

    肉很香,香气扑鼻。

    而周兴则是冷眼看着这一切,他知道,一旦出了什么岔子,即便圣人再怎样保秦少游,可是崔家绝不会轻易放过这么个出头鸟,以崔家的能力,一旦要与一个人为敌,秦少游必死无疑。

    肉羹慢慢地灌进了崔詧的口中。

    武则天紧张兮兮地看着。

    上官婉儿也是捏了一把冷汗。

    莫说是他们,即便是较有把握的秦少游,此时也不由有些忧心。

    终于,半碗肉羹下肚,崔詧随即开始疯狂地咳嗽。

    周兴的眼眸顿时亮了。

    就在此时,只见一口浓痰却是自崔詧的口中喷出,崔詧的脸色胀红,就像是一个婴儿,贪婪地呼吸着空气。

    所有人的心都仿佛要跳到嗓子眼里。

    而下一刻,崔詧竟是长长地吸了口气。

    居然……好了。

    崔詧急火攻心,本就老弱,正好有一口浓痰堵在了呼吸道里,因而奄奄一息,而雪梨瘦肉羹有着极好的化痰效果,这一剂‘猛药’下去,疏通了呼吸道,当然也就不治而愈。

    武则天的眼眸一亮,她的心情自然可以用雀跃来形容。

    可是周兴却是脸色骤然变了,这……也能歪打正着。

    “这……不符常理啊。”他整个人像是被抽干了一样。

    好在,所有人的注意力依旧还在崔詧的身上,却见崔詧抚了抚胸,四顾一眼,才慢悠悠地道:“方才,不知是谁救治了老夫……”

    然后,所以在场之人的目光汇聚在了秦少游的身上。

    秦少游上前道:“正是下官。”

    崔詧愣了一下:“居然是你…你是…”他当然料不到救治自己的,居然不是医官。只是他刚醒,觉得秦少游有些面熟,却是一时忘了秦少游的姓名来。

    秦少游很认真地道:“崔公,请叫我雷feng。”秦少游说罢,退后一步,站到了一边,绝不透露自己的本名,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这种做了好事不留名的感觉……挺好!

    ………………………………………………

    第五本书终于要在今晚凌晨上架了,其实这本书一开始有很多地方不够完善,主要是上一本书还没完本,这本就开始了,老虎其实也不想这么急,可是生活压力太大,老虎的工作停不下来,以至于老书的一些东西,带入了新书,这也是大家经常诟病的地方,老虎在这里说一声抱歉,不过经过了两个月的推敲,在这期间,老虎是每天都在通宵的,也许大家觉得老虎更新不是很多,可是老虎更多的时间花在了研究剧情上,最近写起来也感觉渐渐进入状况了,也算是没有白费老虎的辛苦,虽然最近的确很累,身体也差了不少,但是老虎会继续努力,很期待大家的支持。









第九十四章:升官进爵

    崔詧已渐渐好转。

    武则天屏退左右,让大臣们都在大殿等候。

    她深深地看了崔詧一眼,缓缓地道:“崔卿家,好些了么?”

    崔詧感激地道:“谢圣人关心,臣已好些了。”他不由苦笑:“人老了啊。”

    他这个老字似乎也触动了武则天的心事,武则天目光之中亦是掠过了一丝悲凉,她好整以暇地踱了几步,才接着道:“是秦少游救了你。”

    崔詧抿着嘴,没有做声。

    他当然清楚圣人的意思是什么,他只能幽幽叹口气,道:“臣知道。”

    武则天深深地看崔詧一眼:“那么就请崔卿家好生调养一些时辰,朕还有些事要交代。”

    她旋身,朝着大殿,莲足轻快地穿过了甬道,然后到达了宣政殿。

    在宣政殿里,当武则天出现,又见她面色轻松,大家便知道崔公已经无碍了。

    于是乎,有人欢喜有人忧。

    欢喜的人自是真心挂念崔詧身子的;而忧心的人,却是万万想不到这个秦少游居然还能药到病除。

    一道肉羹,居然有起死回生的功效。

    如此一来,不容辩驳的事实就是,秦少游成了崔詧的救命恩人,这个支持旧制,而对四门学一小撮官员荒唐举动予以斥责的宰相,现在还能对秦少游口诛笔伐么?

    口诛笔伐是可以的,可是必须得从你死我活的争斗转换成君子之争。否则……这知恩不图报之名可就扎扎实实地落在崔詧的头上了。

    崔公是天下人敬仰的大名士,他不但家族根深蒂固,而且还是宰辅。再怎样也不可能彻底撕破脸皮。

    武斗成了文斗,而文斗……似乎秦少游这个家伙的战斗值有爆表的趋势。

    现在圣人一到,顾盼自雄,自然而然要发挥起方才秦少游救人的余热,她抿嘴道:“朕对崔卿素有敬仰之意,他是我大周柱石,方才崔卿命悬一线之间。崔卿一旦有个三长两短,对朕来说,便要椎心泣血了。朕听说崔卿对尔等都曾有一些恩惠。想必到时,诸卿也很不好受吧。”

    众人听到这句,便晓得杀招真正来了,大家一个个神情紧绷。却不得不承认武则天这话是对的。难道你能说,崔詧死了也就死了,没什么大不了的,又或者说,大家和崔詧都不熟,关我屁事。

    既然认同了这些话,那么下来的话就顺理成章了,武则天语气平静地继续道:“幸赖秦少游出手相救。也算是扶大厦于将倾,这个功劳在朕看来。比治学要大得多。”

    这是场面话,总而言之,就是武则天很重视崔詧的意思,给足了崔家的脸面,可越是如此,就越发显得秦少游方才的治病救人十分可贵了。

    有了这个铺垫,一切都水到渠成:“方才崔卿恳请朕,说是秦少游治学有功,理应敕为县男,朕也深以为然,朝廷理应赏罚分明才是,门下那边,明日就下旨。”

    接着,武则天便话锋一转:“不过秦少游又有救治崔卿之功,这个功劳,只怕更大,那么……便升为博士罢,依旧治学于四门,诸卿以为如何?”

    众人面面相觑,这是一个擦边球,前头封了县男确实是崔詧的意思,而之后这个博士又是打着崔詧招牌加封的,崔公要是知道因为自己而成就了秦少游……

    大家心里哀叹,而此时此刻,竟是找不到反驳的理由。

    最重要的是,谁也不知崔公的态度,没有了打头阵,一盘散沙,圣人这边又是当机立断,无可奈何花落去,也只好如此了。

    秦少游没想到竟是直接双喜临门,博士自不必说,学官里头,博士几乎已算是跨入高级干部的门槛了,除了还要看国子监的脸色之外,在学里,即便你不是掌学博士,一般情况,那也是能说得上话,能决定大事的角色。

    至于这县男,其实含金量也是不小,县男没有俸禄,不过朝廷却是授予五百亩的永业田,五百亩,看上去似乎也不多,毕竟寻常的小门小户,在唐初的时候,有几十亩地也是稀松平常,不过这永业田,却一般都是在京畿附近,是从皇庄的田里直接赐予,而皇庄的土地不但距离京师近,而且都是最上等的良田,田和田终究是不一样的,诚如女人和女人也不一样,给你一百个某姐,也及不上一个小冰,以此类推,这个田的市值就不菲了。

    想到这个,秦少游不禁泪流满面,自己居然也成地主了。

    他很干脆,这时候也没什么好谦虚的,二话不说,直接作揖道:“臣谢圣皇恩典。”这是要造成既成事实。

    只是许多人面露不善之色,尤其是周兴,想到这厮升官发财,心里像是吃了苍蝇一样,得罪过他周兴的人,哪个不是非死即伤,谁晓得这个家伙还能活得这样的快活,他不能忍。

    “圣人。”周兴笑吟吟地站出来,道:“圣人圣明,秦少游有大功,授予县男,臣是极力赞成的,唯独……有一样,臣觉得有些不妥当。”

    武则天抿嘴,淡淡道:“你但说无妨。”

    周兴诚恳地道:“臣以为,秦少游不堪为学官。”

    他抓住了学官这一点,很快得到了一些大臣的认同,其实许多人和秦少游往日无怨近日无仇,秦少游就算是封了个县伯、县侯,大家都无话可说,只是鉴于秦少游要挖大家墙角,真正让人纠结的就是这个博士上头。

    武则天脸色越冷起来:“这又是何故?”

    周兴正色道:“学官为人师表,品格高尚,可是秦少游呢,却是出口成脏,弃斯文于不顾,方才秦少游辱骂微臣,说微臣是……微臣……是烂……”

    秦少游好奇地道:“烂什么?”

    周兴老脸通红,咬了咬牙,道:“烂臀……”

    秦少游想了想,道:“不对啊,我明明说的是烂屁股。”

    “……”周兴恶狠狠地道:“对,你就是说烂屁股,这等粗鄙之词,是学官该说的吗?我未尝听说过此等伤风败俗的学官。”

    这个理由总还算过得去,学官嘛,总不能骂人,影响不好。

    所以请圣人收回成命。

    武则天也不禁无语,她对秦少游是又爱又恨,此子确实有大才,偏生不检点,非要弄出点把柄给别人,总是教自己为难。

    她只得向秦少游道:“秦卿,有这回事么?”

    这是**裸的暗示啊,方才武则天可就在现场,现在武则天来问秦少游,秦少游只要脸皮厚,矢口否认,或许能蒙混过关。

    谁料秦少游叹口气道:“是,有这么一回事。”

    这一下子,连武则天都恨不得把秦少游生吞活剥了。你居然就认了,你方才脸皮有八尺厚,睁着眼说瞎话的精神呢?

    周兴顿时打起精神,像是抓住了秦少游的痛脚,立即道:“秦少游,你既然也认了,那么该怎么个说法?你侮辱大臣,也配做学官吗?”

    宣政殿中,所有人的精神一振,谁曾料到,这位周侍郎居然一鼓作气,竟是翻转了时局。

    无数眼睛都落在了秦少游的身上,这分明是让秦少游知难而退了。

    而秦少游想了想,却是道:“我蛮夷也。”

    “……”

    殿中安静下来。

    周兴先是一愣,以为自己听错了,忍不住道:“你说什么?”

    秦少游道:“周侍郎,下官说的是:我蛮夷也……”

    “你……”

    殿中顿时剑拔弩张,周兴勃然大怒,就差捶胸跌足。

    我蛮夷也,这句话是有出处的,这番话出自史记,春秋时期,楚国伐随国,随国很傻很天真,于是义正言辞的说,我无罪!楚王回答,我蛮夷也。于是乎,随国被楚国一巴掌拍死。这一句我蛮夷也,可谓是骄横到了极点,用在秦少游的语境里,大抵就是说,我他娘的做不做学官,关你屁事,我就是要做学官,你能怎样。

    挑衅,分明是**裸的挑衅。

    当然,这一句我蛮夷也,当然不是说秦少游自己就是蛮夷,因为一个能将史记典故信手捏来的人,至少是有深厚的经史底蕴的,这不过是文人的臭毛病,拐着玩骂人的把戏罢了。

    周兴气得发抖,这个秦少游……太嚣张了。

    而秦少游说完这句话后,却是意味深长地看向武则天。

    其实秦少游这番话可不只是和周兴说的,而是在给圣皇某种暗示。

    武则天眼波流转,细细咀嚼着这句话,而后……她像是明白了什么,接下来,她脸色一冷,一双锐利的眸子看向周兴。

    周兴还浑然不觉,他忙是向武则天道:“圣人,这样的人也配做学官么?”

    武则天却是抿抿嘴,笑了,笑得有些冷酷。

    ………………………………………………………………………………………………………………………………………………………………………………………………

    第一章送到,以后每天三更了,恳求月票,恳求大家支持,新书月票期间,大家踊跃投票啊。(未完待续。。)









第九十五章:得赐殊荣

    周兴看着圣皇,突然感觉有些不妙。

    却听武则天笑吟吟地道:“周卿当真要朕主持公道?非要分出一个是非,是么?”

    周兴言辞恳切地道:“圣人,臣绝无私念,只有秉公之心而已。”

    这是打定主意死磕了。

    武则天却是莞尔一笑,然后深深地看秦少游一眼,与秦少游的目光交流,带着会心的笑意,之后才一字一句地道:“我女子也!”

    很简短的四个字,可谓是语焉不详。

    可是……

    周兴的脸色却是变了,他的嘴唇哆嗦起来,满头是汗,双膝一软,下一刻便拜倒在地。

    秦少游方才一句我蛮夷也,这句话够蛮狠,够不讲道理,可以说,楚王那句话简直就是仗势欺人的典范。

    而秦少游引出来,当然也是仗势欺人,可是仗的是谁的势呢?他这是暗示,暗示武则天,而武则天明白了秦少游的意思,跟这些人还有什么道理可讲?所以武则天直接四个字送给了周兴,我是个女人啊,你跟我讲什么道理,这个世上,有谁能和女人把道理讲通得了,女人天生就是带有不理性的动物,你周兴居然跑来和朕讲理了,你是什么东西,朕意已决,哪里有你说话的份?方才朕拿捏不定主意是因为崔卿,现在你一个小小的周兴也敢来讲道理?

    周兴听懂了,所以他魂不附体,瑟瑟作抖。

    武则天冷冷地扫视他一眼。淡淡道:“好啦,看来周卿是没有意见了,这样很好。既然诸卿一致认同,那么此事就这么定了吧。朕也乏了,尔等退下。”

    方才武则天的脸色拉下来,让所有人都提心吊胆,现在见圣人见好就收,大家自然不敢再放肆,没了崔公打头。谁敢惹怒圣人。

    一场朝会,就此散去。

    秦少游出去的时候,偷偷看了一眼上官婉儿。而后发现武则天狐疑地看他,吓了他一跳,忙是收起心思,乖乖地出殿。

    出了宣政殿。日头快要落了。霞光洒落在宫殿屋脊的琉璃上,五光十色。秦少游有点孤家寡人,不过不管怎么说,他总算度过了难关,不只如此,而且不出意外的话,朝廷的恩赏,想必很快就要来了。

    至于周兴。与他侧身而过时,自然不会给他好脸色。

    秦少游却不以为然。其实惹恼周兴,对他有很大的帮助,此人是秋官,现在秋官吃香得很,别看在圣人面前什么都不是,却是罗织罪名的好手,一旦被这种人盯上,谁晓得什么时候,他给你弄出个谋反之罪来,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当着圣皇的面和他翻了脸,给圣皇留有一个周兴与自己不对付的印象,将来周兴就算想要罗织什么罪名,到时候,圣皇心里不免会想,这个周兴素来和秦少游不和,莫非是因为这样而栽赃陷害吗?

    所以对秦少游来说,和周兴翻脸比不翻脸要好。

    这时,武承嗣快步赶了上来,武承嗣嘻嘻哈哈地道:“秦博士……恭喜了。”

    秦少游忙道:“武尚书言笑,这博士八字还没一撇呢。”

    武承嗣冷笑道:“什么时候,你竟这样的谨慎了,方才你不是蛮夷么?一日是蛮夷,终身就是蛮夷,我就很喜欢你做蛮夷的样子,本来就是真小人,非要装什么伪君子,有甚意思?”

    秦少游被他一通数落,情绪便低落了,什么时候,自己成真小人了?搞得好像我和你一样品德败坏似的。

    他叹口气,看了看武承嗣,却是突然发现自己似乎在不自不觉间上了武家的贼船,做人难啊。

    出了宫,便有许多人在外焦灼等候,却见四门学里的博士助教来了不少,一见秦少游不是被武士押着出来,大家欢欣雀跃,秦少游上前,给大家见礼。

    赵博士笑着道:“经此户部一役,老夫便晓得你必定能全身而退,老夫和大家凑了些钱,是要给咱们四门学的大功臣接风洗尘的。”

    秦少游感激地道:“赵博士有心,下官哪里担当得起,我看就不必了,免得大家破费。”

    赵博士豪爽地道:“这是什么话,这是理所应当的,此番若不是你,老夫与今日在场的诸公,怕都要因此遭罪,你啊,就不必再客气了,你想吃什么?”

    秦少游很不好意思地道:“真是的,总教你们破费。”然后道:“听说有个如春酒楼做的菜不错,不如去那里吃吧。”

    如春酒楼……有点耳熟。

    然后,大家就晓得为何耳熟了,这不是你姓秦的店么?

    而且……那儿的价格,据闻……

    赵博士的手有点哆嗦,他们可都是学官,学官的意思,就是大家平日手头都不宽裕……

    秦少游道:“诸位放心,到了那儿,自是算下官的。”说出这句话的时候,秦少游又不由地感觉自己高大了几分。

    ………………

    武则天慢慢踱步回到了紫微宫,小腿上的伤自然有上官婉儿小心翼翼的包扎,武则天有些疼,绣眉蹙起。

    突然,她却是噗嗤笑了。

    她这一笑,使得腿上的伤患疼得更厉害,只得伏住上官婉儿的肩,婉儿被捏得生痛,也是呲牙咧嘴,可是想到圣皇的笑,便联想到方才在宣政殿的一幕,竟也不禁笑起来,两个女人笑作了一团。

    武则天很快地平复了心情,然后板起脸来道:“明日去崔卿府上探视一下,不要冷落了他。还有……秦少游的旨意,你去颁吧。婉儿,你说秦少游既是封为县男,那么理当封在哪里的好?”

    上官婉儿晓得这个县男也有分三六九等,若是封在山疙瘩的地方,那就有点寒酸了,最好的当然是神都和西京长安,而现在,武则天定都神都,若是敕封于河南或是洛阳县,那可就真正是光宗耀祖了。

    上官婉儿慢悠悠地道:“陛下,臣想起了一件事来。”

    “你说罢。”

    上官婉儿的眼眸里掠过了一丝狡黠……

    ……………………

    秦少游吃醉了。

    宿醉起来,总是口干舌燥,洗簌后,他让邓健取来了一瓢清水,也不用热,直接吃了,这才感觉舒服一些。

    天气有些寒了,现在生员们都已入学,秦少游却因为还处于‘待罪’之中,不等朝廷恩旨来平fan,却也没有去当值的必要。

    他索性搬了个胡椅在后庭晒着太阳,酸溜溜的念着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之类的诗,心里痛快啊,阴霾已经过去,该是大展宏图的时候了。

    可是细细一想,却又不对,忍不住摇头道:“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不好,不好,应当是一日看尽牡丹花,哇哈哈……做诗的家伙真逗,中个进士就这样得瑟,为人当低调才好,可见不是人人都如我这般的。”

    于是摇头晃脑的,便开始哼歌。

    却在此时,邓健急匆匆的赶过来,结结巴巴地道:“来……来人了……上……上官待诏来了……有门……门下的圣旨……圣旨……”

    “瞧你这点出息。”秦少游很鄙视他,不过细细思量,这世上哪有人都像自己这般有出息的,于是为了显示自己的宠辱不惊,故意放慢了脚步,慢悠悠地走到了前院。

    上官婉儿很好认,她亭亭玉立地往这楼里一站,立即便万众瞩目,好在这时是清早,倒也没什么食客。

    一见秦少游,上官婉儿便板起脸来:“好大的胆子,有圣旨竟也敢磨磨蹭蹭。”

    秦少游只好认真对待了,亲昵地道:“讲道理嘛。”

    上官婉儿公事公办:“接恩旨吧。”

    一套俗礼下来,秦少游却是觉得意外了,升了个博士,功德圆满,至于这县男,倒也是在意料之中,只是这县男……这县男为何前头还加了孟西二字?

    “敢问上官待诏。”见上官婉儿神色冷峻的样子,秦少游索性也就公事公办了,却还是挠挠头,问道:“这孟西县男,是什么意思?”

    “你竟是忘了?”上官婉儿倒是反问起秦少游来。

    秦少游双手一摊:“当真不知。”

    上官婉儿道:“你可记得当日圣皇来你这如春酒楼,你上了黄米粥,还说了典故,说是这粥米乃是产自孟西,是因为圣皇在那儿劝农,亲自耕作了半亩水田,这才使得孟西成为了鱼米之乡,当日你说得头头是道,不曾想,你现在竟是忘了。”

    “啊……”秦少游有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