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超级驸马-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瑶一副俏皮的样子,这一次,胡云雪终于明白了为什么赵瑶一直拉着自己喊姐姐,原先一直还以为是赵瑶喊自己姐姐是出于礼貌,但是现在……

    胡云雪的泪水又流出了出来,自己只是胡宗广的养女,这个身份胡云雪也知道,但是这些年来,父女两个生活得很开心,胡宗广对自己比亲生女儿都要好,胡云雪也很知足。

    但是这一切,都要过去了么?

    现在的胡云雪心里有些茫然,呆呆地坐在那里。

    很久之后,胡云雪才低声问道:“那个……郡主,我,我的身份是……”

    赵瑶指着胡云雪道:“你是公主”然后又指着她自己道:“我是郡主,你是我姐姐,我是你妹妹!”

    “公主?”胡云雪差点昏了过去了,怎么回事,难道自己的生父不是赵合?

    看出了胡云雪的疑惑,赵瑶便对她说道:“姐姐,其实你的父亲,正是当今皇上,我父亲的哥哥,我的皇叔……”

    “皇上……”胡云雪念了一句,然后整个人坐在那里,呆住了。

第64章 诗会(一)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逍遥津画舫上,软香阁的诗会已经准备好了,许多才子学子以及教习陆续地来到了画舫上,其中也有上次在慎县萧莫见过的祝允明和卓汉阳,不过在虞山书院一行人中,却没有见到庐州四大才子之一的邓颖。【&n】

    萧莫和公孙桓三人站在一起,心思却飘到了画舫二楼上,赵合的雅间里。

    下午萧莫去求见赵合的时候,正碰到一些士兵从赵合那里得令出来,然后萧莫去求见,却被拦在了门外。

    王府的卫兵根本就不给通报,说是王爷现在正在见一位贵客,谁也不见!

    贵客?难道是胡云雪?

    萧莫猜测了起来,不过对于赵合把胡云雪请去的目的,萧莫却没有担心,毕竟胡云雪现在的身份是位男子,也不怕赵合会对胡云雪不轨,况且雅间里都是王府的女眷,想来赵合就算是识破了胡云雪的身份,也不会对她怎么样。

    萧莫担心的是,胡云雪得罪了赵合,或者是冲撞了郡主,会被赵合问罪,这样的话就有些麻烦了,不得已的话,诗会结束以后,只有去求周常了。

    在赵合眼里,萧莫只不过一介小吏而已,根本不用正眼去看,也只有在周常面前,萧莫才可以说几句话。

    诗会在入夜的时候准备开始,像这样的聚会,一般除非是有实在脱不开身的事情,很少有人会缺席的。

    先是酒席,萧莫满算了一下,差不多有十来桌,也幸亏软香阁的手笔大,这艘画舫居然能容纳这么多人举行聚会。

    作为王爷,赵合当仁不让,和朱修持以及周常三人坐在首席上方,正对着其他几桌的人。

    像诗会,聚会这样的活动,一般都是很热闹,这次也不列外,在赵合和周常以及朱修持三人分别祝酒致词之后,就是各桌的才子自行饮酒吃菜的时间了。

    萧莫因为是代表慎县县学的山长来参加诗会的,所以被安排和五县四院加上三位大佬坐在一起。

    五县是指庐州治下五个县学的山长,四院是指庐州四大书院的山长,加上淮阴王赵合、知府周常、庐州学子之师朱修持,刚好一十二个人,坐在一张大圆桌上。

    一桌一十二个人,清一色的中老年男人,萧莫年纪最小,坐在桌上的最下席,这样才不显得是那么地奇葩了。

    桌上的酒菜也很丰盛,不过吃起来确实是难。

    古代的诗会进行的时间一般都很长,有时候还会通宵达旦,所以肯定也要酒菜管够,不然你让人家来参加诗会,然后吃不饱,饿一晚上的肚子也说不过去。

    不过诗会上面酒倒是管够,这菜嘛,也有,但是只有开始的这一次机会,菜凉了以后,就会有厨房的人来收盘,只留下酒,那时候你再想吃可就难了。

    并不是人家舍不得酒菜,原因很简单,在菜没有凉的这段时间里,你吃够就是,不够可以加。菜上来了,你吃不到,那就是你没本事了。

    这样的规矩也让萧莫感到惊讶,他看了周常和赵合一眼,也不知道是谁想出这样的点子,让各桌的才子们行酒令争菜,赢了的吃个饱,输了的,就只有饿肚子了。

    这个注意确实是蛮损的,但是当着淮阴王和知府的面,谁也不敢说什么,又不肯饿肚子,就只有与同桌的人竞争了。

    难怪各县和书院的学子们都是岔开来坐席的,想到这里,萧莫不禁替公孙桓三人捏了一把汗。

    希望他们今晚都能吃饱喝足吧!

    萧莫心里祈祷着,然后就开始没良心地大吃大喝起来,当然,在赵合面前,萧莫也会照顾着吃相,要斯文一点,但是又要吃个饱!

    菜很快就凉了,不过赵合这一桌的酒菜却没有收起来,厨房的人把其他几桌的菜收回去了以后,就到了进行诗会的时间。

    题目是赵合出的,六个字‘月夜’、‘流水’、‘诗会’!

    虽然这次诗会的目的是考察庐州学子,但是诗会这样的场合,赵合不可能去出一些与科举有关的事情,所以便用‘月夜流水诗会’为题。

    这个题目的难度不大,本身‘月’和‘夜’就有很多东西来写,还有流水以及诗会,应情应景,相信难不倒这一干才子!

    题目一出来,许多人都松了口气。

    虽然诗会并不是要求每个人都能写出来,有佳作当然是好事,若是做不出来也无妨,不过学子们都知道,如果自己能根据题目写上一首,不管好坏,起码比动不了笔的要强上许多,如果运气好,自己的诗词中某一句被周常或者赵合欣赏,从而记在了心里,那就是走了大运了。

    出完了题目,周常便下令,给学子们备上文房四宝,开始作诗。

    数十个人拿着毛笔一起作诗的场景,怕也只有在周常举办的这次诗会上面可以见到。

    没办法,在座的都是庐州的学子,周常为了举试,想了解一些庐州学子的风气,这才想出了几个损招。

    当然,诗会嘛,不可能像考场那样严谨,学子们只见还是可以相互交流的。

    其实周常也知道,这次诗会的头名,只怕还是会落在庐州四大才子的头上。

    毕竟四大才子是经过公认的,四大才子各有所长,其中又以虞山书院邓颖的诗和若水书院郭腾的词略胜另外两人一筹,所以邓颖和郭腾两人经常在各种诗会上出尽了风头,不过这一次少了邓颖,看来这个头名基本上就是郭腾的了。

    趁着学子们作诗词的时间,赵合扫了面前的这些儒士一眼,然后放声笑道:“诗会本来就是要求各位放浪形骸的,诸位这般拘谨干什么?”

    萧莫心想,有您老人家在,大家能不拘谨么?

    想归想,萧莫当然不敢说出来,这个时候,朱修持的名望就发挥了作用,他开口道:“大家畅所欲言,对于这次诗会,都说几句吧!”

    这是要广开言路的意思,在安朝,因为言论而获罪的极少,当然反对朝廷的言论除外。

    “对嘛!”赵合点点头,说道:“朱老说得不错,本王久闻庐州有四位才子,诗词经赋,各有所长,几乎包揽所以诗会的头名,不知道这一次夺得头名的会是谁?”

    ps:稍晚还有一章,大家都说更新慢,墨水尽力多更一些吧!

第65章 诗会(二)

    坐在首席的,除了萧莫之外,其他几位山长,听到赵合的话,都兴致缺缺,特别是虞山书院的山长陈明忠,看着知水书院的山长陈百常气呼呼的,似乎陈百常抢了他的老婆一样。

    花白的胡须掉在嘴巴上,陈明忠的嘴巴都快翘到天上去了,听到赵合的问话,他闷哼一声,然后偏过了头。

    “呃……”赵合有些尴尬地看着陈明忠,才发现这老儿是在和陈百常赌气。

    “哈哈……”陈百常笑了起来,然后对赵合说道:“王爷不要见怪,这老儿心胸窄得的很,这次虞山书院的邓颖不知道为什么,不肯来参加诗会,所以他心怀才不满的!”

    原来是这么回事,大家听完之后都笑了起来,赵合笑着看了周常一眼,说道:“原来是因为这个,呵呵,本王还以为陈老是对本王不满呢!”

    赵合本来是开开玩笑,但是这句话从他的嘴里说出来,谁敢当他是开玩笑?

    陈明忠虽然和老一辈人那样,有些固执,但也是知道人情事故了,毕竟自己刚才让王爷尴尬了一下,所以赔罪道:“王爷,老朽方才莽撞了,还望王爷见谅……”

    “啊……哈哈……”赵合又笑了起来,说道:“哎,陈老何必当真,本王方才是戏言耳!”

    说罢,赵合似乎忍不住,又笑了几声。

    经过了这个小插曲,首席上众人才开始活跃了起来,互相议论着。

    诗会进行到了这个时候,已经陆续有学子写好诗词的,交给了诗会上的侍应,然后再递到首席这里,由赵合和朱修持评判,当然,各位山长也是评判的人选之一。

    既然找不到第三个有资格当评判的人,赵合干脆就提议让大家一起评判,是好是坏,由各位山长和自己三人说了算。

    第一批递上来的诗词,刚好五份,赵合便建议让相邻的两人一起审视一份,这样的话,萧莫便和陈明忠分到了一起。

    陈明忠打开手上的纸卷,然后对萧莫微笑着问道:“阁下是?”

    这个问题陈明忠憋在了心里很久,相信不止是陈明忠,在座的,不认识萧莫的人,只怕心里都对萧莫的身份有些疑惑。

    一个十六七岁的毛头小子,怎么有资格和我们坐在一桌?

    其实萧莫的身份,上桌的时候周常本来就应该向大家介绍,但当时周常正在忙,就忘记了,而赵合和朱修持则是忽略了这件事。

    人家不说,这些老头们也不好问,所以只能憋在了心里。

    “哦,晚生慎县萧莫,见过陈老!”萧莫赶紧对陈明忠打了个招呼。

    “慎县,萧莫?”陈明忠闻言脸色沉了下来。

    作为山长,对于邓颖三人去慎县的事情当然是知道的,但是却不知道他们去干什么了,只是回来之后,邓颖就一直托病不来书院上课了。

    后来才祝允明和卓汉阳的口中才了解到,原来邓颖是在慎县遇到了打击,被一个叫萧莫的人的诗压了一筹,后来就闷闷不乐,每天只是念着那一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仿佛魔怔了一样。

    陈明忠听到这句诗的时候,也被震住了,随即也就明白了,为什么邓颖会不来上课。

    作为庐州的四大才子之一,邓颖非常地自负,这一次被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人压了一筹,而且对方诗大气、悠远,让邓颖也明白了,什么是天上有天人外有人,所以邓颖才会出现这样的反应。

    想了想,陈明忠觉得让邓颖在诗上吃吃亏也好,这样的话可以防止他滋生自傲的心理,所以就吩咐了祝允明和卓汉阳两人,不要将这件事情泄漏出去,省得再给邓颖造成困扰,不过陈明忠心里,对萧莫还是有些好奇的。

    现在萧莫就在眼前,陈明忠也觉得有些惊讶,没想到萧莫居然这么年轻,看萧莫写的那首诗,不像是一个十几岁的少年能有的水平,而且诗句中包含着一种很丰富的人生阅历,这显然是萧莫这个年纪的人没有的。

    惊讶之后,陈明忠对萧莫也有些生气。

    既然你年纪轻轻就当了山长,那么你就是师字辈的了,怎么能用诗词去压后辈学子呢?

    想到因为萧莫,邓颖没有来参加诗会,这个诗会的头名,只怕十有**是要落在郭腾的头上了,平白地让郭腾和陈百常在赵合的面前出风头,陈明忠心里非常地不快。

    陈明忠和陈百常两人是本家,都是陈氏一族的族人,两人说起来,还是族兄弟,不过因为两个人的脾气都好胜,谁也不服谁,所以明里和睦,但是暗里两人斗了一辈子,都想争口气,凡事都压对方一筹。

    知道了萧莫的身份以后,陈明忠就没有什么好脸色了,打开了纸卷,说了声:“看诗吧!”然后就将纸卷放到了两人中间。

    萧莫看了一眼,只见纸上写道:江楼感怀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

    默念了一句,萧莫点点头,而陈明忠也是一脸喜色。

    很明显,这首诗有月有水又有意境,是难得的律诗佳作,诗中又寄托了一点淡淡的愁思,使这首诗仿佛有了灵性一般。

    萧莫见到这首诗的第一反应就是,又遇到一位历史上的大神了!

    这首诗萧莫以前也读过,记得是出自唐朝,穿越过来以后,唐朝没了,只剩下了安朝,但是安朝的民风和政策,又和宋朝一样,所以萧莫一直怀疑,自己来到的这个世界,可能是唐宋两个朝代的合体产物。

    这首诗萧莫记得是一位叫赵瑕的诗人写的,看在纸卷上的署名以后,萧莫更加确定了自己的想法。

    纸卷的后面,分明写着赵瑕两个字。

    见到这个名字以后,陈明忠松了口气,还好不是郭腾这个名字,不然的话,以他的名气,这首诗只怕真的会被捧上今晚的头名了。

    赵瑕,不知道是那家书院的学子。陈明忠想了想,突然脑海闪过一个注意。

    既然这首诗不错,那为什么自己不向王爷和知府推荐一下呢?顺便捧上两句,如果能得到好评,把郭腾给比下去,那就最好!

第66章 诗会(三)

    打定了主意之后,陈明忠摸着胡子自言自语起来:“月光如水水如天,好句,好句,当浮一大白!”

    说罢,端起酒杯,陈明忠看了萧莫一眼。

    这是在向萧莫询问意见,因为毕竟萧莫也是评判这首诗的山长之一,他不发话,陈明忠也不好独断,将这首诗呈到赵合那里去。

    萧莫会意,也端起酒杯,和陈明忠满饮了一杯,没办法,这首诗确实写得很好,加上陈明忠这个老头儿气量有些小,自己也不知道什么地方惹到他了,在自报姓名之后,陈明忠就一直在给自己脸色看。

    “陈老说得是,依在下看,这首诗当取!”萧莫附和地说了一句,但是萧莫也只是表态这首诗‘当取’而已,并没有把话说死,毕竟这才是第一批递上来的诗词,后面还有许多人正在动笔或者打算动笔的,谁知道还有没有佳作?

    陈明忠这才点点头,刻板一般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笑意。

    “既然汝认为当取,那老夫就将此诗递上去了!”陈明忠对萧莫的态度也没有因为萧莫附和自己而完全转变,直接称呼萧莫为汝,而不是称呼‘萧山长’或者‘萧莫’!

    萧莫也不介意,对陈明忠微笑着做了个请的手势,陈明忠这才站起来说道:“王爷,我与萧小友推敲之后,发现这首诗应情应景,当取头名!”

    当着赵合的面,陈明忠便称呼萧莫一句‘小友’,既然是作势,陈明忠当然就要做足,听到‘当取头名’四字,赵合和朱修持以及周常三位大佬都将注意力转到了陈明忠手中的纸卷之上。

    “头名?”

    “这么快就出来了?”

    “可恨此刻吾才思闭塞,偏偏让他人夺了头名……”

    “我还没开始写……”

    听到陈明忠的话,许多犹在苦思和动笔的学子们纷纷停顿下来,然后连声叫苦。

    而那些已经将诗词写出来了却没有将纸卷交上去的才子们,则是表情各异,有的表现出诧异,有的不甘,有的则是一脸惋惜的神情。当然,也有一些性格自负的学子,傲然地抬着头,望着首席那边,一脸不服气的样子。

    喧闹之后,赵合站了起来,示意众人安静,然后拿着纸卷念了起来:“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

    念完这首诗之后,再看坐下的学子们,脸上的表情就更精彩了。

    “呃……月光如水水如天!好句,好句。”朱修持也摇头晃脑地念了一句,然后向陈明忠问道:“明忠,这诗是何人所做?”

    “乃是西县县学,一位姓赵名瑕的学子!”陈明忠记性不错,还记得纸卷下赵瑕的署名和出处,说完之后,陈明忠还朝西县县学的山长抱了抱拳。

    “恭喜秦老,高足,高足啊!”

    “呵呵……哪里,哪里!比起州府四大书院,我这西县县学,就显得寒酸了,也只有这个赵瑕的诗词能拿得出手!”虽然是谦虚,但是在座的谁都看到了,西县县学山长秦恪一副与有荣焉的样子,脸上更是红光满面。

    这样的诗会,能得到提名,让赵合宣读诗词,那确实是一种荣光,而秦恪当然也觉得脸上光彩了许多!

    不管最后能不能得到头名,起码今晚赵瑕给自己,给西县,算是争光了!秦恪如此想着,心情大好,便端起酒杯,喝了一杯满盅。

    “哼!”一声闷哼传来,打断了秦恪的自沾自喜,众人看去,却是陈百常阴着脸,不服气地说道:“这才第一首诗,就取头名,太武断了吧!”

    陈百常哪里不知道这是陈明忠耍的小把戏?所以毫不客气地反对了起来。

    两位姓陈的本家向来不和,众人都心照不宣,就连萧莫这个初次见面的人也看出来。所以对于陈百常的不满,别人当然也不会往心里去。

    “咦?”就在有些冷场的时候,朱修持却顶着手中的诗稿惊讶了一声。

    坐在朱修持上边的赵合听到了他的惊讶,便将头凑了过去,问道:“朱老莫非有什么发现?”

    朱修持道:“发现倒是有,这首词……”摸着胡须看了陈百常一眼,朱修持继续说道:“是知水书院的,呵呵……正是出自郭腾之手!”

    郭腾?听到自己的得意门生被朱修持提起,陈百常紧张地忘了朱修持一眼,也不知道在朱修持的眼里,郭腾的词到底是好是坏。

    说起来也巧,今晚诗会进行到现在,两位主角赵瑕和郭腾居然坐在一起。

    文人间的诗会,聚到了一起,当然是会互相通报姓名的,才郭腾的词也被点名之后,赵瑕和郭腾相视了一眼,然后都微笑了起来。

    不过两人却没有什么交谈,因为现在两人是对手了。

    “朱老,莫非我知水书院这个不成器的,写得不好么?”见朱修持久久没有下文,陈百常不由得心急地问了一句。

    朱修持知道他是着急要在陈明忠面前争口气,也不介意陈百常的埋怨,摇摇头之后,朱修持道:“这首词,算了,还是交给王爷来评判吧!”

    说罢,朱修持将纸卷递给了赵合!

    画舫二楼,王府的女眷和软香阁的女子分别置于两间雅阁之中。

    胡云雪从下午的失神之后,直到晚饭时分,诗会开始了以后,才被赵瑶拉着,出了赵瑶在画舫上的闺房。

    “姐姐,听说下面又有好词了,快来听听!”

    “听什么?”对自己突然加到身上的身份,胡云雪很不习惯,包括突然多了赵瑶这个堂妹,而且还是一位高高在上的郡主。

    按照赵瑶的话说,真正高高在上的是自己,因为自己是正宗的真命天女,是当今皇上的女儿,安朝的公主!

    我真是公主么?为什么爹爹一直不告诉我?我该怎么办?

    胡云雪一直自问着,但是却没有答案。

    被赵瑶拉着,在二楼远远地看着诗会中一脸云淡风轻的萧莫,胡云雪心里一动。

    如果是真的,不知道子衡听到这个消息,会怎么样?

    心乱如麻,胡云雪对那些才子们的诗词也失去了兴趣。

    赵瑶就不一样,她似乎也很喜欢诗词,看着一路小跑的侍女兴奋不已。

    “快些,快些,又出了什么好句么?难道比那‘月光如水水如天’更妙?”

    那侍女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宫女,哪里懂得什么诗词,听到赵瑶的问话也答不上来,只好尽力用最快的速度把手中专门抄写给赵瑶的诗稿递到了赵瑶的手上。

    “咦,是首词……”

    默念完了手中的诗稿以后,赵瑶拉着胡云雪道:“姐姐,你也来看看,这句怎么样?”

    胡云雪看了一眼,见诗稿上面,赵瑶指着的地方写着‘柳翠杨青烟散,云整霞羞’,再看看词牌,赫然是‘曲玉管’。

    胡云雪自小便熟读诗词,对于诗词也有一定的评鉴能力。

    可能这也是爹爹故意让我学习诗词的原因吧,毕竟自己的身份,若是不识诗词礼仪的话……胡云雪心里又胡思乱想起来,一时间竟然忘记了回答赵瑶的话。

    “姐姐,姐姐?”赵瑶如百灵鸟一般的声音响了起来,将胡云雪拉回到了现实之中,在胡云雪面前,赵瑶也恢复了小丫头俏皮的本性,嘟着嘴问道:“姐姐想什么呢?”

    胡云雪摇摇头道:“没,没什么!”

    赵瑶道:“还是接受不了么?难道姐姐不想回宫里去?”

    “呃……”胡云雪不知道怎么回答了,这赵瑶的思维也太跳跃了吧,自己何时在皇宫待过?没待过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