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超级驸马-第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萧莫,则是没有办法,毕竟这里是在辽国,是人家的主场,自己只好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了!

    詹圆的脚力还算是可以的,毕竟这里的辽国,到处都是骏马,随便牵一匹骑回去,来去也花不了多长的时间。

    詹圆回到皇宫,却是从怀里掏出一个透明度非常高的琉璃瓶,瓶子的体积有竹筒那么大,瓶口却只有人的拇指大小!最重要的是,瓶子的腹中,却装着一颗不小的鸡蛋!

    众人见了这个琉璃瓶,都好奇了起来。

    这鸡蛋是这么变进去的?

    问题来了,这也正是詹圆要问萧莫的。

    而且詹圆也说了狠话,这个瓶子可以说是詹圆的绝招了,旁边的张元直见詹圆果然拿出了自己的必杀器,高兴地笑了起来。

    张元直也在这个瓶子上吃过詹圆的亏,现在还记忆犹新呢!

    詹圆看着萧莫,说道:“萧大人,若是你能答出在下接下来的问题,那么在下不用萧大人问,就当认输了!”

    萧莫笑着看着詹圆,反问道:“榜眼郎不会是想问在下,这鸡蛋是如何放进瓶子里的吧?”

    詹圆闻言点点头,道:“不错!此乃在下毕生得意之作,想必萧大人定然知晓!”

    “这个其实不难!”萧莫笑了起来,笑得非常地无邪。“不管在下怎么说,榜眼郎都可以说在下的说法是错的,或者就算在下说出了事情,这鸡蛋是榜眼郎在烧制这件琉璃瓶的时候就放进去了,榜眼郎也一定会不承认,所以,在下的答案是……”

    是什么?

    听到萧莫的话,在场的所有聊臣,还有耶律洪基、萧观音以及和萧莫站在一起的刘羽之,还有詹圆自己,都激动了起来!

    【看本书最新精彩章节请:)

第299章 阴险的汉臣

    萧莫说得不错,这个鸡蛋,是詹圆在烧制琉璃瓶的时候就放了进去的,除此之外,根本没有办法解释为什么鸡蛋可以进入到琉璃瓶中!

    但是萧莫也说了,詹圆完全可以否认,这就需要另外一个答案了。

    这个答案,而且只能是唯一的!

    现在,连詹圆也有些激动,萧莫会怎样回答呢?

    不止是他,其他人也不知道萧莫会做出怎样巧妙的回答。

    萧莫的答案很简单,他来到詹圆的面前,指着瓶子笑着说道:“榜眼郎,这鸡蛋不是你放进去的!”

    这就是答案?

    众人无语了,这算什么答案?

    张元直激动了起来,萧莫错了,他没有答上来!

    这个鸡蛋不管是不是詹圆放进去的,但是只要詹圆说是他自己放进去的,别人也没有话说!毕竟这鸡蛋的事,还是詹圆说了算!

    于是张元直一双眼睛,全部放在了詹圆的身上。

    可惜的是,詹圆摇摇头叹息一声,说道:“萧大人果然是聪明人,这个答案也确实不错!”

    怎么回事?就这样认输了?

    张元直有些不甘心了,詹圆完全可以否认的啊!

    这时候萧莫突然说道:“状元郎,别不甘心,若榜眼郎说萧莫的答案是错的,那榜眼郎也一样是输了,因为如果萧莫的答案错了,那很简单,如何证明?便只好让榜眼郎现场在表现一次,如何将鸡蛋放进琉璃瓶中了!”

    原来是这样!

    在表现一次,将鸡蛋放进烧制好的琉璃瓶中?开什么玩笑?那能成么?

    众人都恍然大悟,原来答案竟然是如此的简单,但是偏偏,在场的人都又钻牛角尖了!

    这时候,詹圆见萧莫把答案解释了出来,心里越发地不服气了,便改口道:“萧大人,且慢得意,这问题,在下还没有出呢!”

    也许是见萧莫在张元直面前得意,詹圆觉得自己的脸上过不去了,于是居然出尔反尔,耍起了无赖来!

    詹圆对萧莫问道:“在下本来是想问萧大人,这鸡蛋如何取出来?”

    问题变了?现在是如何取出来?

    众人再次惊讶了起来,萧莫会如何回答?

    萧莫果然没有被难倒,对詹圆说道:“很简单,榜眼郎,这鸡蛋是如何放进去的,在下便如何取出来!”

    “你!”詹圆无奈了,没想到,这样也难不倒萧莫,对于这个有些无赖的问题,也确实,只有这么一个无赖的回答!

    摇摇头,詹圆叹息一声,然后退到了张元直的身后,对于认输的事,却始终不肯开口!

    毕竟这里是辽国,詹圆和张元直都是汉人,汉人在辽国为臣,这本来就让他们的心里有一些极端,现在再要他们在辽国皇帝的面前承认自己比不上安朝的臣子,那简直比杀了他们还要难受!

    当然,也不是辽国所有的汉臣都是这样的,比如辽国的参知政事,张孝杰张大人!

    见到两个后生吃瘪,张孝杰的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张元直心高气傲,向来不将自己这个参知政事放在眼里,现在在萧莫面前,丢尽了脸面,看你们还能神气到哪里去!

    于是张孝杰站出来说道:“皇上,斗智之事,乃是娱乐而已,两国相交,还是要以大事为重!”

    “不错!”耶律洪基顺着张孝杰给的台阶走了下去,毕竟面对萧莫,是自己手下的臣子输了,耶律洪基的脸上也有些难看,好在张孝杰及时出来,岔开了话题。

    然后张孝杰对萧莫道:“敢问萧大人,贵国此次派两位前来,可是有要紧事?”

    果然,张孝杰没有食言,主动追问起萧莫和刘羽之来辽国的意思了。

    萧莫便对张孝杰行礼道:“张大人,萧莫此行,确实是有要事与贵国相谈!”

    说罢,刘羽之从怀里掏出赵权的议事表,然后递给了太监,呈上耶律洪基去了!

    耶律洪基将议事表打开一看,片刻后笑道:“区区一个白莲教,居然让偌大的安朝,来向朕乞求平安,呵呵……”

    乞求!

    耶律洪基得意的笑声,听在萧莫和刘羽之的耳朵里,显得格外地刺耳!

    这时候议事表到了张孝杰的手里,张孝杰看了看,然后站出来说道:“启奏皇上,臣有本奏!”

    “讲!”耶律洪基点点头。

    张孝杰道:“皇上,臣闻两国相交,贵在诚意,不知道这一次,安朝让我辽国作壁上观,所付出的诚意是什么?”

    萧莫闻言眉头一皱,对张孝杰道:“张大人,三年前两国曾订下契约,永世修好,为此,我安朝每年向你们辽国进贡一定数额的岁币,莫非这诚意还不够么?”

    “当然不够!”张孝杰给萧莫使了个眼色,似乎在说,别看这辽国满朝的文武不说和,其实他们的心里贪得很,你们不给一些好处,就想让他们对白莲教的事站在一边不插手,那是痴人说梦!

    张孝杰说道:“秦失其鹿,天下逐之!三年前两国修订的契约,毕竟是三年前的事了,此一时彼一时也!”

    这就是耶律洪基欣赏张孝杰的地方,够无耻,身为汉人,在辽国为臣,不思回报汉人,反而对汉人视如敌国,对辽国却如此忠心,你看,不忠心的话,张孝杰能这样勒索安朝的使者?

    其实耶律洪基哪里知道,这张孝杰并不是忠心辽国,只是忠于他自己,这家伙阴险着呢!

    张孝杰这样一说,萧莫就无奈了,问道:“那不知道贵国需要我等表示出什么样的诚意呢?”

    要表示什么样的诚意,其实也就是安朝给辽国怎样的好处!

    这个问题当然不好回答,张孝杰想了想,说道:“自然要经过两国的商议与谈判了!”

    这时候萧莫说道:“张大人所言不错,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开始谈判?”

    张孝杰没有说话,而是看向了耶律洪基。

    耶律洪基说道:“今天时日不早了,两位外臣且回馆中歇息去吧,至于谈判之事,朕会令派人与两位计较!”

    耶律洪基开口了,萧莫和刘羽之便只好其声告辞!

    出了辽国的皇宫,刘羽之气愤地说道:“这个张孝杰,果然不是好东西!”

    萧莫摇摇头,对刘羽之道:“慎县,探花郎难道不知道,这张孝杰其实是在帮我等成事!这一次辽国之行,想要达到让他们不出兵干涉白莲教的目的,就必须要谈判!”

    “怎么谈?”刘羽之看了萧莫一眼。

    萧莫道:“且会驿馆再议!”

    于是两人回到了驿馆,这时候,辽国的大臣们,便开始商议这和安朝谈判的事了。

    耶律洪基声音洪亮地问道:“众位爱卿,你们看派谁人为使,与两位外臣谈判?”

    众人没有回答,辽人在朝中,多是武将,弄权术根本不是张孝杰这班汉臣的对手,于是都将目光投向了张孝杰。

    张孝杰无语了,这个差事对别人也许不错,但是对自己可是个烫手山芋,毕竟自己可是受过萧莫好处的,到时候谈判,会有很多不便的地方,因为如果是自己去谈判的话,到最后,让步也不是,不让步也不是!

    想了想,张孝杰对耶律洪基道:“启奏皇上,臣认为,魏王是最佳人选!”

    魏王是耶律洪基的弟弟,耶律阿鲁翰,和外国谈判,确实是用皇亲比较好!

    耶律洪基想了想,对张孝杰道:“卿所言不错!”

    于是,便命人去请耶律阿鲁翰了!

    ps:晚上要看欧冠决赛,今天的更新到此为止。

    【看本书最新精彩章节请:)

第300章 顶牛

    辽国魏王,耶律阿鲁翰是耶律洪基的亲弟弟,为人素有忠名!

    派他和安朝谈判,辽国上至君王,下至文武百官以及百姓都没有半点异议!

    当得知谈判的对手是这样一个难缠的家伙以后,萧莫和刘羽之,包括刚刚回到驿馆的蒋文征,三人都摇摇头,觉得有麻烦了!

    “耶律阿鲁翰可是只老狐狸,怎么谈?”刘羽之愁了起来,这一次辽国之行,刘羽之的表现,并不没有他这个年纪应该有的浮躁,反而非常地老成!

    蒋文征则是说得比较实际:“还请两位大人思量一下对策吧!”

    “对策?”萧莫摇摇头,说道:“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唉!身在辽国,只怕心有余、力不足了!”刘羽之叹息了一声。{}

    蒋文征这时候提议道:“莫不再去找一趟张孝杰?”

    刘羽之也看着萧莫,道:“大人,此计可行么?”

    萧莫摇摇头,说道:“先前张孝杰在辽帝面前为我等解围,因为此事无关大雅,但是谈判之事,关系到两国各自的利益,张孝杰为人素奸,肯定不会再帮我等了!”

    “这么说来,真是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刘羽之叹息了起来,身在异国他乡,自己三人,身为安朝的使臣,身后没有支援,但却要尽力争取本国的利益,这难度,可想而知不是一般的大了!

    谈判既然提上了日程,又临近年关,当然要马上就展开了!

    谈判的双方,是萧莫、刘羽之对上耶律阿鲁翰。

    耶律阿鲁翰穿着辽国贵族的服饰,在辽国皇宫内接见了萧莫和刘羽之。

    双方寒暄之后,相对而坐。

    耶律阿鲁翰说道:“两位远道而来,本王特意请了一套南朝的班子,来给两位使者助兴!”

    说罢,耶律阿鲁翰拍拍手,马上就有粉头登场,然后琴声也响了起来。

    南朝!

    萧莫和刘羽之尴尬了起来,谈判还要助兴?而且耶律阿鲁翰你称呼安朝为南朝是什么意思?

    这是羞辱!

    刘羽之不干了,起身对耶律阿鲁翰说道:“王爷慎言,臣只闻有安朝,不知有南朝!”

    耶律阿鲁翰脸色一沉,说道:“莫非我辽国以今日之威,尚不能称朝?”

    刘羽之这时候愤青的脾气也上来了,居然和耶律阿鲁翰顶牛,说道:“王爷,自古以来,未闻外邦之国能称朝唤代,此乃正统!”

    意思就是,你们辽国是蒙古人的国家,不是汉人的国家,不能称朝代!

    耶律阿鲁翰一听,脸色更不善了,说道:“看来这谈判没有必要进行下去了!”

    这还没开始呢,两位就在称呼上较劲了,还谈个屁!

    于是耶律阿鲁翰冷哼一声,然后站了起来,转身就走,不给萧莫和刘羽之再说话的机会。

    房间里,就只剩下萧莫和刘羽之,以及那个尴尬的表演班子!

    无奈的萧莫只好带着刘羽之回到驿馆,也不好责怪刘羽之,人家这是为国出头,才和耶律阿鲁翰顶牛的!

    回到驿馆,蒋文征听了谈判的经过,愁了起来:“这可如何是好?”

    刘羽之道:“辽国欺人太甚,我等身为人臣,断不能丢了气节,做出遗臭千古之事!”

    萧莫笑了起来,有几分苦恼的意思,对两位副使说道:“如今看来,只能再次去求见辽帝了!”

    于是让人去辽国的皇宫递名刺。

    结果,很快就回信了,说耶律洪基很不高兴,不想见安朝的使者。

    还好!耶律洪基没有撕破脸皮,萧莫三人又商议了许久,决定还是去找张孝杰。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了!

    张孝杰身为辽国的参知政事,自然每日都会在皇宫办公。

    为了避嫌,萧莫三人是直接去政事堂找的张孝杰。

    这也说得过去,毕竟不是私下的见面嘛。

    见面之后,张孝杰的脸色很不满,对三人道:“你们还来干什么?”

    这话说得,难道就不能来找你了么?

    萧莫笑了起来,说道:“张大人,能不能想办法,让我等再见辽帝一面?”

    张孝杰冷哼一声,却没有马上回绝。

    萧莫见状,赶紧给刘羽之递了个眼色。

    刘羽之会意,从怀里掏出一份奏章递给张孝杰。

    张孝杰打开一看,沉吟了片刻,说道:“难得几位远道而来,况且两国之事,事关重大,也罢,本官就再去皇上那里走一遭!”

    得到了张孝杰的答复,萧莫三人便退回了驿馆。

    这时候蒋文征纳闷了,怎么张孝杰突然就答应了呢?

    一问萧莫,萧莫笑道:“承事郎以为张孝杰为什么会答应呢?”

    蒋文征回想了一下,然后问道:“莫非是那奏章?”

    萧莫点点头,这时候刘羽之道:“什么奏章,分明就是一份礼单,上面罗列了这次请他张孝杰办事的好处,哼!这个张孝杰,胃口还真大,第一次罗列的礼单,居然还看不上眼,直到这奏章上罗列了许多的珍藏,这厮才松口的!”

    原来,那奏章上面写的,是一份礼单啊!

    蒋文征明白了,但是又摇摇头,说道:“只怕这一份礼单,就得花上十万两银子吧!”

    萧莫道:“不错,四个月的岁币,抵得上他张孝杰为辽国当一辈子参知政事的俸禄了!”

    蒋文征咂舌了起来,难怪张孝杰也忍不住动心了!

    面对这么巨大的利益,说实话,要不动心真的很难。

    于是张孝杰就去找耶律洪基了,他也不需要避嫌,毕竟他接见萧莫三人,是在政事堂里面,那么多人看着呢,而且自始至终,自己也没有收他们什么东西,只是收了他们的一份‘奏章’而已。

    这‘奏章’就好作假了,到了耶律洪基面前,张孝杰将掉包以后的真‘奏章’递了上去,然后说道:“皇上,安朝的时辰上表,请求再次和谈!”

    耶律洪基有些不高兴,对张孝杰道:“张爱卿,还有谈下去的必要么?”

    意思是,你们不承认我辽国是北朝,那就不肯谈判了!

    张孝杰不愧是张孝杰,没有把握的事,他是肯定不会答应的,听到耶律洪基的话,张孝杰马上就开始劝了起来!

    【看本书最新精彩章节请:)

第301章 解决的办法

    劝人有很多方法,而且对付不同性格的人有不同的方法。{}

    比如耶律洪基,他的性格是外强中干,说白了就是有些昏庸,但是为人又和顺,不是很喜欢发脾气,所以在他手下做事,自由度比较高。

    这也是张孝杰能做到辽国参知政事的主要原因之一!

    要劝一个昏庸的君王,当然很简单了。

    张孝杰对耶律洪基说道:“皇上,称朝唤代之事,急不在一时,也不必急于这一时!说实话,以今日我辽国兵马之盛,区区安朝自然是不足为患,但是皇上别忘了,安朝的财力和国力犹盛于辽,而且强太多了,所以臣认为,若是现在我大辽与安朝为敌,可能打得赢安朝,但是却耗不下去,因此,当前只能和安朝谈判,谋取利益为上!”

    果然,听到张孝杰说起辽国和安朝之力的利害,耶律洪基点点头,深以为然地说道:“张爱卿说得不错,但是朕也想要这个名声!”

    耶律洪基也有自己的想法,他的父亲在晚年,还把安朝打服了,并且让赵权称呼自己为皇兄,作为儿子,耶律洪基也想表现出来自己强大的一面,想要将辽国升级,由国家变为朝代,这样一来,耶律洪基自己的地位也会提高了,最重要的是,在国内贵族矛盾日益尖锐的时候,耶律洪基如果真能逼得安朝认可辽国是北朝的地位,那么这对耶律洪基自己在辽国的声望,无疑会更一步巩固!

    所以耶律洪基特意和自己的弟弟耶律阿鲁翰透露了这个想法,也得到了耶律阿鲁翰的支持,但是没有想到,耶律阿鲁翰只是和安朝的使臣随便一个称呼,就让安朝的人不高兴了,连安朝一个新科探花,还没有官职的后生都这样大的反应,可想而知,耶律洪基想要称朝唤代的想法在安朝的面前,有多难了!

    张孝杰知道,要是自己和耶律洪基在南朝北朝这个问题上再纠结下去,只怕君臣两个人说一辈子也没有用,于是只好从实际出发,不管怎么样,先把耶律洪基从他的梦想中拉回来再说!

    于是张孝杰道:“皇上,事有轻重缓急,除非皇上真以为白莲教能成大事!”

    张孝杰的意思是,皇上,你要称朝唤代,行啊,但是安朝那边是不可能答应的,那就只要另外一个办法了,你去支持白莲教,让他们把赵家从皇位上赶下去!

    这样一来,我们辽国再趁机起事,说不定还能捞到不少的城池和好处,到时候,白莲教刚刚立国,自然不敢不答应辽国称朝了!

    但是,安朝连自己偌大一个辽国也难以动摇,区区一个白莲教,真能成事?

    连耶律洪基也知道,白莲教师出无名,专门靠蛊惑百姓,而且兵少又没有钱财,根本不是安朝的对手,之所以现在白莲教在山东这么猖狂,那是因为山东的地势!

    耶律洪基终于清醒了,但是梦还没有破灭,对张孝杰问道:“张爱卿,你说经过这一次安朝从山东退兵,是不是说明局势改变了?”

    张孝杰翻了翻白眼,感情耶律洪基的梦还没有醒来,于是摇摇头道:“皇上,安朝退兵乃是假象,说白了,就是对现在的将帅不满,骑虎难下,所以只好先退兵再战,而且臣听说了,这一次安朝起复了李准,命此人为枢密副使,兼兵部尚书,只怕不久以后,这山东经略使的位子也要落到李准的头上!”

    “如此说来,朕的那位皇叔,这一次是下定决心了?”耶律洪基终于明白了张孝杰的意思。

    张孝杰对耶律洪基点点头,然后说道:“所以皇上,这一次我们还是要谈判,这白莲教只怕安朝一时也打不下来,今年若不是趁着安朝困难之时大敲一笔,只怕日后就没有比这更好的时机了!”

    “怎么讲?”耶律洪基不明白了,要说敲诈的时机,难道等安朝出兵了不是更好么?

    那个时候,安朝的兵在山东去了,自己只要在辽国稍微那么做个样子,甚至是打个喷嚏,只怕赵权也要寝食难安了,到时候在谈判,只怕赵权什么都会答应吧!

    张孝杰却道:“皇上,若是这一次安朝的几位使者得不到答复,只怕安朝是不会发兵的!”

    然后,张孝杰就和耶律洪基陈述了其中的关系。

    耶律洪基一听,然后对张孝杰佩服了起来,说道:“不愧是张爱卿,果然是算无遗策,看来这一次,不和他们谈好了,这安朝的兵,还真是调不出京畿道!”

    于是,耶律洪基又找来了耶律阿鲁翰,好说歹说,耶律阿鲁翰也明白了张孝杰和耶律洪基的意思,于是只好又开始谈判!

    再次在议事堂接见萧莫,这一次除了刘羽之,蒋文征也来了。

    耶律阿鲁翰脸色不善,但是也没有再提南朝了,直接说道:“尔等远道而来,耽搁了许久,本王也不卖关子了,这一次我大辽皇帝的意思是,想要让大辽不插手山东之事,安朝必须要给大辽一岁五十万两白银的平安税!”

    哇靠!萧莫无语了,这个辽国的王爷,说话怎么跟个小混混收保护税似的?

    萧莫对耶律阿鲁翰摇摇头,说道:“王爷,五十万两,是不是太多了?”

    其实一点也不多,但这是对于安朝来说的,对于辽国,三十万两的岁币就让辽国的君臣乐得合不拢嘴了,而这一次,耶律阿鲁翰一开口就要五十万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