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统天下-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打了一早上了不管是鞑子骑兵还是被围的明军都已经是强弩之末,都是靠的意志在坚持,现在朱厚照的六千骑兵一加入瞬间便摧毁了鞑子骑兵的意志。
  溃败出现了……
  “好了,不要追了。”看着火筛两千多骑兵逃走了,朱厚照便下令不许追击。
  “赶紧打扫战场,统计一下伤亡。”朱厚照吩咐道。
  “郑瑀,谁让你带兵出城和火筛决战的?”看到刚刚送过来的伤亡报告,朱厚照愤怒的朝着郑瑀吼道。一场决战,明军伤亡六千人,郑瑀带出去的五千人只有不到五百人是走着回来的,朱厚照带来的六千人也有一千多人的伤亡。在明朝这么落后的医疗条件下,在战场上受伤基本和死没有区别。虽然鞑靼也同样留下了五千多具尸体,但是在朱厚照眼里十个鞑靼人也比不上一个大明人。
  “殿下,我们将军也是被逼无奈才这样做的。这全怪齐辉那个王八蛋,要不是他……”在一旁的郑萼看到朱厚照要追究郑瑀的责任赶紧站起来解释道。
  “郑萼,不要说了。下命令的是我和别人无关。”不待郑萼说完,郑瑀便制止了他。
  “哦,还有隐情?你接着说。”朱厚照猜测事情没有自己想的那么简单。
  “是,殿下。”接着郑萼便把齐辉如何为一己之私,接到求援信后却见死不救,还有鞑子骑兵把城外的百姓都逼到城内导致粮草不足而不得不初成决战的情况详细的说了一遍。
  而在一旁的卫勇也证实了齐辉确实见死不救。
  “真是岂有此理,胆大妄为,这个齐辉该杀。”听了郑萼的话,朱厚照愤怒的摔掉了手中的杯子。朱厚照生平最厌恶的就是那种为了一己私利而至国家利益与不顾的人。想不到这个齐辉为了置对手于死地竟然至大同数十万军民之性命不顾。这种人该杀。
  “传我命令,令山西总兵齐辉即可前来见我。”
  “是。”知道事情的严重,接到命令后传令兵便即可出去传达命令。
  “想不到太子殿下已经到了大同了。”太原总兵府,看着手中传令兵送过来的军令,齐辉朝身边的几个手下说道。
  “这么快?”听了齐辉的话,几名手下具是一惊。
  “大人,太子殿下的军令上说的什么?”
  “让我即刻前往大同,不得延误。”齐辉一个字一个字的说了出来。
  

第四十二章 杀入草原
更新时间2012…4…23 17:41:42  字数:2892

 听了齐辉话房间里一下子陷入了沉默。,
  “大人,那你是去还是不去啊。”一名参将问道。
  “去。”这个去字几乎是咬着牙出来的。不去不行。
  “大人,这回恐怕是没好事?既然太子殿下已经到了大同,那么说明他也已经知道了我们按兵不动没有救援大同的事情。这回去大同太子殿下肯定会问罪的。”
  众人又是一阵沉默。
  “大人要不我们直接投靠火筛吧。现在火筛兵力吃紧投靠他正是时候。”沉默了一会站在齐辉右面的一个游击将军小声的说道,说完还颇为忐忑的看了看齐辉。
  “呃?”这名游击将军不可思议的看着齐辉,又看了看捅在自己肚子里的刀,伸出右手指着齐辉,他怎么也想不到齐辉竟然会杀了他。
  “投降火筛,亏你说的出来。你不要以为你和火筛私下联络我不知道,这回要不是你一直劝我不要增援大同,事情也不会到了这个地步。你不知道二十年前我的家人都是怎么死的吗?”右手拔出插在游击身体里的刀,齐辉不紧不慢的朝他说道,同时他的话也是说给其他人听的。
  “我…好…悔…”“碰”一声,那个游击将军再也坚持不住,倒在了地上,不过他的眼睛仍然盯着齐辉,是那么的不甘和后悔。
  “来人,把他拉出去。”齐辉命令道,然后继续朝其他将领说道:“既然殿下已经到大同了,那不救大同之罪就由我一人承担。你们不用担心。都随我去大同。”
  齐辉知道他这回完了,但他还是要去大同。虽然他因为私利而没有救援大同,但是不代表他会投靠鞑靼人,更不代表他会谋反。
  大同镇抚司府,处理完战后事宜之后,朱厚照又一次招来了众将开会。
  “打听到火筛的情况了吗?”朱厚照问道,现在最紧要的情况就是了解火筛的军队情况,战争还没有结束,对敌人就不能够放松。
  “殿下,刚刚探子来报已经发现了火筛的下落。火筛带着两千骑兵跑了之后,把他的其他三路大军聚集在了一起,现在又一万七千人聚集在朔州。”
  “报……殿下山西总兵齐辉到了。”
  “让他进来。”
  “臣山西总兵齐辉参见太子殿下。”
  “起来吧。齐辉你可知罪?”朱厚照喝道。
  “噗通”一声,齐辉又一次跪倒了地上个,“殿下,我知道我不派兵救援大同是我的过错,我一人承担,不过请求殿下不要追究其他人的责任,他们都是按我的要求行事的,这和他们无关。请殿下责罚我一个人吧,与他们无关,臣甘愿一死。”
  “与他们有没有关系不是我说了算,至于你死不死,那也不是我说了算,到底怎么样处罚你由父皇说了算。”不再理会齐辉,朱厚照命令道:“把他押下去,即刻送往京师。”
  “是,殿下。”
  当天晚上,朱厚照便得到了一个好消息,自己的铁血军的另两个旅已经到了大同。得到消息朱厚照大喜过望。有了这两个旅的人,那大同里的明军的战斗力也就不比朔州火筛差了,他就可以出城决战了,毕其功于一役。
  次日朔州城外,明军和鞑靼军在城外的空地上已经摆开了阵势,只等双方将领一声令下,便即刻发起冲锋。火筛把他的骑兵摆成了中军七千,左右军个五千人的品字形。而朱厚照则是把所有的炮兵都集中到了两侧,中间是八千名火枪手,而火枪手的两边就是剩余的所有骑兵。这也是以前神机营参战时最常用的阵型。
  “周述忽,打听清楚昨日明军来的是哪路援军了吗?今日明军将领是谁?”看着前方的明军整齐的摆好了阵势,火筛略微有点担心的问道,昨天的失败他的骑兵损失可不小。
  “昨天增援明军的是明廷京师的神机营,不过他们现在改名叫神机铁血军了,领兵的大将就是明廷的皇太子,朱厚照。”
  “哦,哈哈哈……想不到来的竟然是神机营,不管叫什么神机营始终是一群废物。不过想不到明皇竟然舍得让他的宝贝儿子前来领兵打仗,难道他不怕我把他的宝贝儿子杀了让他绝后吗?啊,哈哈哈哈”火筛听了高兴的大笑了起来。跟着其他将领也都笑了起来。
  对于他们这些长期和明军打仗的人来说,京军里的那支军队的战斗力怎么样他们一清二楚,神机营在他们看来就是一群凑热闹的,根本不值一提。
  神机营近几十年来几乎没有打过像样的仗,因此在这些异族人眼里神机营根本就不足为虑。
  “既然明皇把他的宝贝儿子派来送死,那我就成全他,一个十几岁的孩子还想学人家领兵打仗,还是回去吃奶去吧。哈哈哈”
  或许这些鞑靼将领不知道被轻视的敌人往往最能创造奇迹。
  拔出马刀,火筛命令道:“传我军令,吹号角。冲锋。”
  “呜”“呜”“呜”……
  “杀啊……”“杀……”听到号角声,中军的鞑靼骑兵迅速向前冲去,连带着两边的边陆军也跟了上去。
  看到鞑靼骑兵开始冲锋了,朱厚照走到中间,说道:“全军注意。”
  “炮兵:开炮……”
  “嘭”“嘭”“嘭”
  一颗颗炮弹带着通红的火光向着中间的鞑靼骑兵飞去。
  “快躲开。”“明军的大炮。快躲开。”
  密集阵型中大炮的威力最为巨大,“嘭”“嘭”“嘭”一颗颗炮弹掉落在鞑靼骑兵中,落地开火,鲜血满地。一瞬间便有便有几百骑兵从马上掉了下来,更多的马匹则纷纷受伤,有的直接倒地,有的则到处乱冲。
  “炮兵:开炮。”
  “炮兵:开炮”
  ……
  一阵阵炮击之后,鞑靼骑兵终于穿过了打击阵地,不过却也留下了满地的尸体,和站在那里嘶鸣着寻找主人的战马。
  “火枪手,预备:射击。”
  “碰”“碰”“碰”一颗颗子弹射出,一排排骑兵倒下,不过后面的骑兵仍然冲了上来。
  “碰”“碰”“碰”有一排排骑兵不甘的连人带马倒下。
  ……
  鞑靼骑兵后面,周述忽焦急的朝火筛说道:“诺颜,伤亡太大了。明军今天的火器太厉害了,咱们的骑兵根本就进不了身?”
  火筛也是在那里不敢相信的看着一排排的骑兵就这么的倒下了,“不可能啊,明军的火器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厉害了,明军一定是又有什么新火器了。”
  “诺颜,怎么办?”
  火筛也知道事情有点严重,闭上眼睛,使自己冷静下来,只有冷静才能正确的想出对策。
  可惜,似乎今天的幸运女神不再火筛这边,对付明军火器的对策还没有想出来,一个更坏的消息却传来了
  “诺颜,不好了,前面的部队溃败了。”
  “你说什么?”看着跪在自己前面的浑身是血的传令兵,火筛不敢相信自己会在这里失败。
  战场前面,鞑靼骑兵仍然在不断的向着明军冲去,只不过势头已经大不如开始了。
  今天铁血军的第一次使用火绳枪作战,威力出乎所有人的想象,就连朱厚照看着都目瞪口呆,鞑靼这么密集的冲锋简直就是自己往枪子上撞啊。看着前面进攻几乎已经停滞不前的鞑靼骑兵,朱厚照知道他们已经到达极限了,只要在加一把劲,鞑靼必然溃败。
  “射击……”“碰”“碰”又是一排排子弹射了出去,冲在前面的鞑靼骑兵再一次步了自己前辈的后尘。
  看到前面的一排骑兵又一次倒下了,后面的骑兵不自主的停了下来,互相张望着,不知道还要不要向前冲去。
  “碰”……又是一阵枪声响起。
  溃败了,鞑靼骑兵溃败了。在又一次听到枪声之后,前面的鞑靼骑兵慌忙中有许多人掉头就往后面走,有人带头逃,就有更多的人跟上,片刻只见鞑靼的阵型便已完全混乱,后面的向往前面,前面的向往后面,互相拥挤在一起。
  看到鞑靼骑兵搅在一起,朱厚照知道自己机会来了。
  “骑兵:随我杀……”高吼一声朱厚照便骑着马向前冲去。
  “杀……”朱厚照一走剩下的骑兵也全都跟上了。而鞑靼骑兵则直接溃散了。
  一天时间朱厚照带着骑兵追着火筛追了一百多里,直接杀入草原内部,不过最后还是让火筛带着几百亲兵给跑了。不过朱厚照也不是没有收获,回来的路上朱厚照下令骑兵围剿发现的草原部落,一路下来收获颇丰。
  看着手中的战果清单,朱厚照再次高兴的大叫了起来。这一仗,打得好。
  

第四十三章 乌思藏都司战火重燃
更新时间2012…4…24 7:58:37  字数:2735

 鞑靼骑兵溃败之后,火筛迅速做出反应,留下两千骑兵殿后,带着剩下的三千残兵败将慌忙的逃回了草原。朱厚照自然不能让火筛跑了,于是亲自带上六千骑兵追了上去。一个毫无士气的在前面逃,一个士气正旺的在后面追。到了最后火筛带着仅剩的几百亲兵逃亡了草原深处,朱厚照也下令停止了追击,到草原深处就可能会碰到大股的鞑靼骑兵了,再追下去倒时侯估计就要反过来自己逃对方追了。
  没有追上火筛,自然让朱厚照极为懊恼,可以说杀了一个火筛顶的上杀了一万鞑靼骑兵。火筛常年带兵侵扰大明边境,大明人可以说对他恨之入骨,所以说杀了火筛对大明影响极大,不但可以出去一个大患,还会极大的鼓舞明朝百姓的士气。
  没有抓到火筛朱厚照自是不愿就此甘心,于是就下令扫荡大草原。一个下午扫荡了十几个中小部落,可谓是收获颇丰也算是弥补了没有抓到火筛的遗憾。
  “来人,去把抓到的那些女的赏赐给此次出征的将士。”有这么多的收获朱厚照自然要好好的赏赐一番。这些女人自己留着也没用,还不如赏赐下去呢。
  “殿下,这样不好吧?”看到朱厚照要把那些女人全都赏赐给那些当兵的,站在朱厚照身旁的林清平不忍的劝道。
  “那你想让我怎么样,养着她们,供着她们?记住他们曾经是我们的敌人。”朱厚照不悦的朝林清平说道,对于自己这个亲兵营长朱厚照对他的各方面都很满意唯独对他总是太过心慈善良颇为不满意。慈不掌兵义不掌财,想要做好人就不要当兵。
  “但是她们现在也不再是敌人啊?难道不可以放了她们吗?”林清平还想在劝一下朱厚照,想让朱厚照能够放了那些女的。
  这回朱厚照是真的生气了,拍着桌子喝道:“混账,你还是汉人吗,你去问一问那些鞑子是怎么对待汉家儿女的,告诉你要不是看在留着她们还能生几个孩子的份上,我早就杀了她们了。”民族与民族之间从来没有正义和善良可言,来自后世的朱厚照深深的明白这一点。就是那些满嘴正义与民主的西方列强杀的人比谁都多。
  “不放就不放吗?干嘛对着我发脾气?”朝着朱厚照不满的说了一句,然后林清平满脸委屈的跑了出去。
  “诶,怎么跑了?”看着捂着嘴出去的林清平,朱厚照颇为莫名其妙的说道,“一个大老爷们怎么像个娘们一样啊。”
  小树林里,只见林清平拿着把刀不断地朝前面的小树挥砍,嘴里还念念有词,“让你骂我,我砍死你,砍死你。哼……”
  林清平走了之后,朱厚照又开心的看了一遍清单。
  这次出城决战,自己这一方只伤亡了一千多人,并且还都是追赶鞑靼残兵的时候受的伤,在两军对阵的时候,可以说明军凭借着火器之利几乎没有伤亡,唯一的几个受伤的还是火枪炸膛炸伤的。而鞑靼人此次伤亡就太多了,火筛来的时候带了两万多人,逃走的时候只带了几百个亲兵,再算上其他逃到草原里边的的鞑子骑兵,可以说火筛此次在这里折损了两万人。鞑靼不比明军,死个两万人没有什么,鞑靼总兵力也就是几十万,还要防御四周的瓦剌等敌人,可以说两万人足够打疼鞑靼了。更何况再回来的时候朱厚照还攻破了实际个部落,抢夺了女人一万五千多人,牛羊十万多头,还有俘获的战马也不下一万匹,至于那些鞑靼男人们,就只能早日投胎了。朱厚照可不会留着他们。
  取得此次大同保卫战的胜利,大同城内的军民足足欢庆了两天,对于他们来说去的此次大胜真的来之不易。不但出了口常年被鞑靼欺负的恶气,还获得了难得的和平。
  又在城里休整了几天,朱厚照便带着铁血军回京了,不过临走前铁血军的火器被郑瑀厚着脸皮要过去了将近一半。考虑到大同需要不断地应对可能出现的鞑靼人,朱厚照就给郑瑀留下了一百多门火炮和三千杆神机枪。相信有了这些火器下一次大同的守军就不至于对鞑靼毫无对策了。
  带上自己的一万多铁血军,朱厚照紧赶慢赶用了半个月才到京城,不是他不想快点,而是实在是快不了。这次打仗缴获的女人一万多人,带着这么多人走路肯定快不了了。况且大军还赶着十万头牛羊呢,至于一万匹战马,朱厚照都给留在了大同,因为那里比朱厚照更需要战马来建造骑兵。这一边行军一遍放着牛羊,看的朱厚照身边的亲兵们都忍不住想笑。这也导致了行军速度极为缓慢,最后没办法朱厚照走到半道把这些牛羊全给卖了,这才加快了速度,要不然还得在多走几天。
  回到京城之后孝宗给朱厚照弄了个盛大的凯旋仪式,朱厚照也被那帮大臣们夸得功迈霍卫,弄得朱厚照这么厚脸皮的人都不好意思了,咱可不敢和那些大将军们比,最起码现在还不行。之后就是孝宗下旨封赏众位有功将士。朱厚照自是没什么可封的了,已经是太子了,在官升一级就是皇帝了,所以最后孝宗赏了朱厚照很多金银。后来当朱厚照知道孝宗赏赐他的银子就是自己以前被孝宗要过去的那一批银子之后搞得朱厚照郁闷了好几天。父皇,搞来搞去您都是无本买卖啊。至于其他人也都是该升官的升官,该赏钱的赏钱。皆大欢喜。至于齐辉虽然最后没被杀头,不过也被流放到了辽东。
  拖着沉重的步伐回到自己的屋里,林清平刚刚被升为团长的喜悦消失的无影无踪。又看了一遍手中的家书,林清平一直在犹豫自己要不要回家里。不回去吧,自己家里已经来信催了好几次了,但是回去吧自己又有点舍不得,但是舍不得什么呢又说不清楚。“哎,真的好难选择啊。”
  南京一座府邸内,一位四十多岁的中年人朝面前的一位穿着黑衣看不清样貌的人问道:“怎么样,婉悦说她回不回来?”
  “老爷,小姐说她暂时不想回来。”黑衣人恭敬的回答道。
  “哎,早知道这样当初就不逼迫她那么急了,她也不会躲咱们躲到军营里去。她一个女子之身隐藏在军营里被发现是要杀头的啊。”中年人后悔的说道。
  “小姐现在在太子殿下身边不是很好的吗?听说小姐刚刚被提拔为什么团长?”
  “哎,越是这样我越担心啊,她官升的越高,将来出事了影响越大,弄不好还会连累家族。”
  “哎……”中年人只能不住的叹息,“要是在其他地方还好说,偏偏在军营里,咱们的人再厉害也不敢私闯军营啊。”
  回到京城休息了几天之后朱厚照便有来到了铁血军,虽然战争已经短暂的结束了,但是在朱厚照看来铁血军却不能休息,而是应该反思与总结战争之中的经验教训。后世的人民军在总结经验教训上就做的非常好,得益于此人民军总是能够在战争中不断地提高自己,越战越勇。
  之后再朱厚照的号召与带领下,铁血军开始了为期半个月的全军大总结。通过这次总结铁血军有效地提高了自己的经验和战斗力。
  这一次战争之后明朝迎来了少有的没有战争的岁月。就连朱厚照记忆里的鞑靼小王子大举来犯也消失了。看来大同一战对鞑靼的打击还是挺大的,朱厚照估计在两年内鞑靼是不会再来了。
  这一年下半年明朝过的风调雨顺,没有战争也没有天灾发生。再加上孝宗从朱厚照那里弄了两千万两银子几乎全都投进了国家的建设,可以说这一年的明朝可是在大踏步的前进。
  只可惜,平静总有被打破的一天。明朝在平静中度过了一年之后,又一次出现了战火,出现的地点就是极为敏感的西藏。
  主角的第一次大改革就要开始了,大家加把劲啊。废除农奴制啊。。。。
  

第四十四章 废除农奴制
更新时间2012…4…24 13:25:32  字数:2644

 西藏,这个词是现代人的叫法,在明朝西藏不叫西藏而叫乌思藏都司。“西藏”一词的来历,不仅现在的明朝人就连后世社会大众,甚至专门研究藏学的学者,能够解说清楚的也不多。在后世提出的一些说法中,仍存在不少疑难之处。这是由于历史上藏语、汉语、蒙古语、满语对青藏高原各部分的地域名称和对藏族的族称曾经发生过多次变化,而且这些历史上的名称互相交叉和影响,使得至今对西藏和藏民族的称呼及其含义仍然存在较为复杂的情形。不过虽然人们不知道西藏这两个字出现在什么时候,但这并不重要,对普通人来说,什么时候出现的都无所谓。
  对朱厚照来说西藏两个字的由来同样不重要,重要的是西藏或许应该称之为乌思藏都司这个地方发生了叛乱。如果是明朝的别的地方发生了叛乱朱厚照绝对不会这么高兴,但是如果是乌思藏都司发生了叛乱,朱厚照绝对跳起来拍手叫好。只有这个地方乱起来他才有机会插手乌思藏都司的事务,才能进一步对乌思藏都司进行改革,从而使明朝完全控制乌思藏都司,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只能通过控制乌思藏都司的各大法王来控制乌思藏都司。
  弘治十八年(1505年),三月,乌思藏都司达瓦和格桑两人在错那起事。达瓦和格桑两人在错那聚集了五千对阐化王不满的农奴宣布起事。起事之后两人率领五千平民一路向北进攻着由万户和扎节竹吉,用了三个月的时间一举攻克两地。之后两人在扎节竹吉经过休整,军队人数由开始的五千人聚集到了一万五千人。再之后由达瓦率领一万人向阐化王的驻地中心乃东城进军,并一路攻克小城无数,阐化王见达瓦势不可挡知道自己无力抵挡遂派人向明廷求救。而另一路人马五千人由格桑率领,一路向西拉拢和生格宗。叛军势力越来越大,达瓦的军队又经过两个月的时间从一万人上升到了三万人,而格桑的人马也达到了两万人。五万叛军在阐化王境内到处肆虐,使得阐化王都成了惊弓之鸟。派人向明廷求救之后,阐化王又向邻近的大慈法王和大乘法王求救,三路大军合剿达瓦和格桑叛军。
  接到阐化王的求援信之后孝宗在翌日早朝朝会时和大臣们经过商量之后决定派四川总兵宋文华率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