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一品富贵-第2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但呼延赞本人来了,他四个儿子武艺同样了得,这次呼延赞将长子呼必兴,次子呼必改,三子呼必求也带到军中,只有小儿子呼必显呆在定州。

    “好一个壮汉,呼将军,随我来。”范延召英雄惜英雄。大声说道,然后义无反顾地冲向宋九的后部,支援宋九。

    来得正是时候。

    两员勇将的加入,宋九险情终于缓了一缓。范延召杀到宋九身边。惊讶道:“宋公,你受伤了。”

    “范将军,你也没走啊。来得好。本官平时连笞人都不喜欢,没曾想今天居然杀了三名辽兵。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杀一个够本,杀两个赚一个,哈哈哈。”宋九大笑道。

    虽然无数兵士在他身边牺牲,可是这种前扑后继的精神,让宋九看到了希望。

    范延召看着宋九,宋九骑在赵匡义赠送的那匹乌雉马上,身上不时地涔出血迹,还斜斜地插了三根箭矢,大黑更是中了七八箭。

    这一刻范延召与宋九身边的将士很想哭。

    范延召忽然说道:“对啊,各位兄弟,杀一个够本,杀两个赚一个,有什么好怕的。”

    然后发疯地迎上越来越多的辽军。

    软的怕硬的,硬的怕横的,横的怕不要命的。

    辽军虽多,虽凶悍,虽是骑兵,可这时,几乎所有宋兵都不要命了,有一个宋兵被砍断了腿,居然死死抱着一个辽将的战马不放,用牙齿在咬马腿,使那匹马吃痛,扬起后蹄,将这名辽将掀翻,他又爬过去,将辽将抱着,用牙齿咬,用拳头揍,两人在地上翻滚厮打……

    然而辽军太多了,怎么杀也杀不完。

    呼延赞次子呼必改身中了数箭,从马上倒了下去。

    “呼二郎……”呼延赞手下悲叫道。

    “死得好,死在沙场,死有所得,”呼延赞大喝道。此人性格很怪异,有胆勇,忠心,遍身刺“赤心杀贼”四字,又在四个儿子耳朵后刺“出门忘家为国,临阵忘死为主”八个字。曾于凌冬时将用冰水泡孩幼,希望他们长大后能御寒劲健,儿子生病,割腿上的大肉熬汤给儿子吃。比生女真人还野蛮的一个勇将。

    但这时候他虽喊死得好,眼中却闪出点点泪花……

    就在这时候,杨业及时地从左路杀过来。

    宋九一分为三,也不能说不对,分开了虽力量单薄,可是扇面更大,能更好的掩护后方。实际这时候也不能说对与不对,根本就没策略而言,纯是看能不能乱拳打死老拳师,完全的不讲理打法。

    耶律休哥做法却更合理一点,集中兵力,将宋九这一部给灭了,那么余下的宋军将会全部夺气,尽管有一部分人逃走了,可余下的几十万兵马将会全部成为待宰的羔羊。

    他手挥着长枪,生生将眼前这两个疯子击退,然后再度下令,从其他地方调拨更多的兵力过来。命令刚下完,这两个疯子又带着手下杀了过来。

    耶律休哥脑门子上在冒汗,尼玛,这两个神经病从哪儿杀来的,若是在高梁河有这两个神经病,自己还能将宋朝那个皇帝吓跑吗?若不是自己武艺好,早就让这两个疯子给当场击杀了。

    他应当幸运的,还有一个猛人在蔚州,若是他来了,不比指挥能力,单凭武艺,即便一对一,杀到现在,耶律休哥早就被大卸八块了。

    无比惨烈的一战,宋九带来一万余兵力,以及后来陆续加入的军民,几乎达到两万人,战到现在,三分之一人全部倒下了,余下的人几乎一半人带伤。

    实际此时三路兵马全部被重重辽军隔开,不过杨业作战经验丰富,隐隐感到不对,向中路眺望,立即带着部下杀了过来。

    杨业到来,局面又缓了一缓,然而随着重重辽军到来,又再次陷入苦战。一声惨鸣,大黑终于重伤,倒了下去。

    这匹温顺的黑马,陪宋九去过钢监,去过巴蜀,去过湖南,去过广南,去过辽东,然而今天也与无数战士一样,倒在这个充满血腥的战场……(未完待续。。)

第四百十一章 铁血之路(十一)

    “嗷!”宋九大叫一声,从王斌手中接过大旗,站在哪儿一动不动。

    雨住了。

    但风未停。

    在夜风中,旗帜染着血迹与泥泞,发出猎猎的声响。

    杨业说道:“宋公,我们杀向右路吧。”

    右路是刘知信的部下,宋九几乎将八成辽国主力吸引过来,兵力太单薄,不能再分兵成扇状了,只有与刘知信会师,力量才雄厚一点。

    李继宣与杨延昭气喘吁吁地杀回,他们杀累了,耶律休哥也他们杀得疲惫不堪,站在高坡一边喘气一边指挥。反正有这两个疯子在此,他想用擒贼先擒王的策略,是不会成功的。

    李继宣说道:“宋公,骑我的马。”

    “好。”宋九不矫情,他带伤,李继宣也带伤,可是自己一旦出事,整个军队将失去灵魂所在。

    杨延昭在马上,李继宣在马下,继续保护着宋九,向右路杀去。宋九忽然问道:“杨将军,延浦呢。”

    杨业默默,没有说话。

    宋九未多问,不用问了,杨延浦同样也牺牲在这里。

    他忽然喝道:“杀。”

    不知道杀谁,仅是悲壮地大叫。

    宋军凶猛地向右路冲去,在宋军惨烈的作战下,终于两路人马再度成功会合,可情况仍不大好,打到现在,刘知信手中伤亡更重,几乎一半人倒下去。

    范延召一边交战一边看着附近,忽然拨马回来,说道:“宋公。你看身后。”

    宋九扭头看着身后,耶律休哥一心想要宋九的性命。将主力调过来,身后的压力更加轻了。田史二人趁机将这个长达三四里的防线工事终于草草的完善起来,并且聚集了许多兵马,更远处还有一些兵民向这个防御圈会集。

    范延召说道:“虽宋公带领,士气激愤,然而士兵终是疲军,力恐不能持久也。我们身后有很多辎重武器,撤回去防御吧。”

    宋九想了想,这非是呈英雄的时候,于是点头同意。

    宋军向回杀。

    耶律休哥急了。用大旗发出一道道命令,让大军将这支宋军层层围住。

    看到情况危急,史珪与田绍斌同时说道:“符将军,你来负责防御,我们过去营救宋公。”

    “好,”相比于其他人,符昭寿表现最差,到现在,他的两条腿仍憟憟发抖。

    田史二人率领部下杀了出去。

    宋九也没有想到后方的变化。他在前方的惨烈厮杀,并没有让后方多少兵士逃到河南,相反的,倒是越来越多军民聚集过来。

    因此二将手下兵力变得多起来。两人几乎率领一万多兵士杀了过去。

    宋九在前面杀,后面防御工事渐渐布置好,许多人心安定了。也注意到前方的惨战,怕死的兵士有之。不过这支宋军中更不泛剽悍之辈。感动之下,一万多兵士不要命地冲了过去。

    实际一场战役。从谋划到结束,可能会持续几个月甚至几年时间。

    但真在交战时,往往在短短几个时辰内便决出胜负。

    并且在交战时伤亡并不是最重的时候,为什么后来宋辽交战,击杀一万辽军便是大捷,而宋军一旦伤亡数目却是很大,速度也。

    真正伤亡便是在追击之时。

    然而这一战却打得很惨,正常战役,伤亡是在外围,阵型里面伤亡不会过重,当然,败退时失去阵型那就不好说了。但在这一战中,辽军数量多,几乎穿透了宋军所有阵型,作战圈都扩大到宋九身边。

    若非宋九激励起士气,让这支军队成了亡命之徒,早就全军覆没。

    宋九惨战了两个多时辰,为后方赢得宝贵的时间,可是在这一战中,伤亡过半,但辽军那边同样不大好,伤亡无数。

    看到宋军又有一万多兵马冲了上去,这个结果显然耶律休哥不想要的,加上夜色中视线不清楚,又担心让宋九这样不要命的打法将士气整个提高起来,自己部下渐渐困乏,说不定奇迹将会上演,让宋军反败为胜。于是耶律休哥下令,三军撤退,暂时休息,明天清晨再战。

    宋九回到工事内,神情木然。

    他多次去过前线,灌口寨,南汉,交趾,太原,涿州,辽东,可从没有看到如此惨烈的一战,无数熟悉的人眨眼之见一起躺在远处的夜色中,忠心的老家将郭二死了,那个爱吹捧的王枕死了,大黑死了……

    这时他脑袋空空如也,就象失去了灵魂一般。

    史珪说道:“宋公,赶紧疗伤吧。”

    范延召则说道:“宋公,指挥吧。”

    通过简短的两句话,便能看出两人的品行,不过这一战,史珪也有功的。

    宋九这才清醒过来。

    他看着黑压压的人群,说道:“我是宋九。”

    此时他全身上下沾满血迹与泥泞,于是又用手将脸上的污渍抹去。

    十几万军民发出欢呼声。

    有了宋九在,就有主帅在了,而且宋九的英勇顽强,也让他们有了主心骨。

    宋九看了看,说道:“这是谁的主意,很不错。”

    “这是我与史将军的主意。”

    “范将军,史将军,在下深表感谢,”宋九施了一个大礼。虽然范延召改变了他的原先计划,但是做对了。

    “不敢当啊。”

    “我是替十几万兵民感谢你们。我思虑不周,若非你们,十几万军民局面更堪忧,”宋九虽不知道史珪开始遇到的难题,但这时也隐约猜到一点,那种情况下,三军未稳住,就是架浮桥也未必管用。又说道:“这个办法好,清点一下人数吧。”

    不久。数字清点上来,一共有禁兵五万一千余人。还有,一些逃向四面八方的宋军看到这支宋军再次聚集。又返回了,不过他们仍在危境当中,最终有多少禁兵能回去,谁都不敢说。还有三万七千余乡兵以及弓箭手,三万九千余民夫。

    蔡玉逃了,曹彬逃了,米信逃了,崔彦进逃了,杜彦圭逃了。赵延溥逃了,张绍勍逃了,董愿逃了,曹美逃了,李延斌逃了,傅潜逃了……

    也不是所有人都贪生怕死,特别是曹彬一逃,大家也没有办法了,只好逃吧。比如范延召若不看到宋九在拼命,恐怕也会逃跑。留下来等死啊。

    倒是郭守文不错,刚刚侥幸逃到拒马河对岸,扭头看到河北情况不对。想了想,一时冲动之下,又潜回河北。就在田绍斌与史珪二人援助宋九时,再度回到军中。

    这些人多少带走一些宋军。

    不过余下的人。要么就被辽军杀死或俘获,要么就淹死在拒马河中。

    这个数字不会少。不会低于十万人。

    宋九脸色阴沉,虽然有好的一面,如今几乎所有将士一起唯宋九马首是瞻,会号令如一,不再混乱,但有更多不好的一面,士气低落,将士困乏,辽军后方大军源源不断而来,兵力越来越多,前面有拒马河阻挡,自己处在险境之中……

    宋九开始下达命令:“符昭寿,你带着五千民夫,立即从岐沟关军营里将所有木料抽出来,架浮桥,能架多少就是多少,持我号令,若无我命令,任何人渡桥一律斩杀之。”

    他已经从史珪嘴中得到刚才发生的情问。

    “喏。”

    “史将军,你带着余下民夫,再修几道防御工事,若无车用粮包做墙,能修几道就是几道。”

    “喏。”

    “郭将军,杨将军,范将军,你们将军队分为左右中前行四路,郭将军为左路主将,史将军为左路副将,杨将军为中路主将,杨延昭为中路副将,范将军为右路主将,田将军为右路副将,刘将军为前行主将,李继宣为前行副将兼先锋官,呼将军为副前锋官。符昭寿你随我协掌中军,维护军民撤退时的秩序。”

    “喏。”

    “各营指使在,仍以各营指使为主,若无指使者兵力少者并营,或以各自副指使与都头兼任,划分好各自诸营后,伤者及时疗伤,余下者一分为三,一者警戒,二者轮流休息。”

    “喏。”

    听罢,有的民夫叫苦。

    宋九又说道:“再传令,我们是军人,军人的职责就是保家卫国,无关百姓,浮桥架好后,民夫先行撤退。”

    “喏。”

    符昭寿道:“九郎,你的伤。”

    宋九看到局势缓了一缓,也吩咐大夫过来替他疗伤。

    其实在战场上,他四面都有兵士保护,然而耶律休哥就认准了他攻打,以致数名旗手倒下,宋九都提着重剑砍了几个辽国兵,因此受了数处创伤。当盔甲脱下来时,有箭伤,有刀伤,有枪伤,大大小小的伤口多达十几处。

    大夫拨箭擦酒精消毒包扎伤口,痛得宋九咧牙啮齿,但痛的更是内心深处。

    天色蒙蒙亮,十座浮桥架在拒马河上,三道简易的工事也布防起来,宋九说道:“符昭寿,你立即带领所有民夫,以及重伤的兵士,每人带上弓箭刀枪,三日干粮,带上重伤兵,轻装前进,迅速撤向雄州。”

    “啊。”

    “人命关天,这是四万多条人命,比战场更重要,快去吧。”

    实际主要是符昭寿能力有限,可是这些百姓要撤回去,必须有一个人能镇住场子,否则一旦撤到河南,还会乱。符昭寿作战不行,然而他是国舅,身份能震住百姓。

    符昭寿不情不愿地安排民夫撤退。

    然而就在这时候,得到休息的辽国大军再度逼了过来。

    这时宋军虽轮流休息,可是环境恶劣,根本就没有休息好,是有三道工事,然而这个低矮的简易工事并不是城墙。

    局势依然很恶劣。

    茫茫无际的辽军在渐渐逼近,甚至眼力好的人,能看到辽军后方的龙旗。萧燕燕来了,辽国小皇帝来了……(未完待续。。)

第四百十二章 铁血之路(十二)

    宋九盯着辽军,喊来侍卫刘全圭:“你带十名兵士立即骑马去雄州,让翰林司使安忠立即从雄州收拢败兵,看看有没有能打不畏死的将领逃到雄州,由他们率领前来白沟接应。”

    安忠人在雄州,掌雄州屯兵之职。

    不是浮桥架好了,就能安全逃回去的,现在宋军主力全部在这里,虽然人马困乏,兵力不少,这会将辽军死死吸引住,大约民夫没关系,然而他们自己也要撤的。可是从拒马河还有其他的道路让辽军随时堵截。

    危险不仅是在这未来的防御战中,同样将会在撤退之中。

    “喏。”

    宋九想了想,又说道:“再让他分兵于诸砦,以备游骑,若有可能,向诸砦再调一些粮草武器,以防辽国报复攻打砦堡。”

    按照地图志的说法,此时宋军南面的拒马河就是涞水,当然也能说是拒马河,它是拒马河的主流,上达飞狐关,但在南面还有一条河流,叫易水,宋朝的防御战线主要是在易水之南,包括遂城,满城,但易水与涞水之间因为宋辽数番交战,生生打成了闲田。只是后来宋军迫于岐沟关一役,宋军精锐军队尽折,加上西夏独立,转攻为守,甚至因为西夏独立,渐渐失去战马重要的来源地,骑兵在军中越来越少,防线渐渐后退,一直退到黑卢堤一带。

    现在易水之南,还有一系列的堡砦。

    宋九指的就是这些堡砦。

    从地理位置上,它们很难防守。不过对辽国威胁同样很大,宋九暂时不想放弃它们。

    “喏。”

    刘全圭带着十骑。匆匆踏过浮桥离去。

    宋九这才将视线看着战场。

    没有什么好说的,兵来将挡。水来土屯,打吧。

    宋九下令分发武器,南逃时,宋九刻意吩咐过,符昭寿与刘知信一边小心地与杨业部下靠近,一边保护着这些武器。

    至于粮草,管它!

    但出忽宋九意料。

    辽军未攻击,而是从后面转来无数仪仗队,以及几顶黄罗伞。几辆銮驾从大军中推了出来,无数辽军伏下,山呼:“太后万岁,陛下万岁。”

    萧燕燕来了。

    宋九与几员大将皆皱了皱眉头,当然,若是有耶律休哥的本领,直逼辽国銮驾,让萧燕燕与辽国小皇帝落荒而逃,大捷便有了。然而这只能想一想。

    他们到了前线。情况可很是不妙了,无疑会更激励起辽军的士气。

    一名太监来到前面,喊道:“宋国宰相宋九可在。”

    这是要喊话,宋九走到前面。说道:“某就是。”

    前面銮辂帘子一挑,一个貌美如花的妇人走了出来,但在她身边还带着一个妇人。

    看到这个妇人。宋九心神忽然激荡起来。

    萧燕燕也在盯着他,不过左右侍卫手中皆举起盾牌。全副武装的警戒。毕竟这时候宋军出现了许多可怕的远射攻击利器。

    萧燕燕挥挥手,让这些侍卫勿要紧张。徐徐来到前面,说道:“你就是宋九?”

    “你就是萧绰?”

    “你很没礼貌。”

    “你也没有礼貌。”

    萧燕燕称喟他宋九,不说相公,不说公,不说易安,于是宋九也称呼她萧绰,不说燕燕,不说太后。

    然后萧燕燕也不气,指着玉苹徐徐说道:“你可忘记了她?”

    “两国交战,不提对错,你身为堂堂的一国太后,何必刁难一个普通的民妇?”

    “本宫也是妇人。”

    宋九不语,心想你这个妇人可胜过了千万好男儿,那是不同的。

    “宋九,现在你身陷绝地,本宫给你一个机会,若降我大辽,本宫封你为燕王,加封南院大王同为宰相。”

    “感谢你的好意,但我是宋臣,生是宋臣,死为宋鬼,不敢受了。”

    “你有没有想过她?”

    “太后,能否让本官与玉苹说几句话。”

    “请。”

    宋九看着玉苹,玉苹眼睛垂泪,抽泣道:“官人,奴婢让你失望了。”

    “不能怪你,只有一个生父,换我也会这么做的。现在还好吗?”

    “奴婢还好,你受伤了,”玉苹看着宋九露在外面的纱带担心地问。

    “一点小伤。”

    “官人,勿要以奴婢误了国事。”

    宋九心如刀绞,然而还是重重点了点头。他很挂念玉苹,可是不能因为玉苹而不顾身后数万将士,大身后无数河北百姓,以及在京城的家人。

    萧燕燕打断了他们的话,说道:“如果你执意不降,勿怪本宫无情了。”

    “萧太后,她是我的家人,我很思念,只是因为探望生父,却被你们无耻的扣压,如果你想对她不利,尽管去做吧,那么这个仇恨,本官将会用几十万契丹的百姓来洗报。”宋九不是说恫吓话。

    只要这一战,能将大多数宋军带回去,虽然损失很惨重,但因为自己,士气不会低落太多,也更多地保存了更多的精锐将士,但相对而言,辽国那边这次损失肯定比史上更惨重。

    国力上,因为物格学带来的变化,以及西夏不复存在了,至少在这几十年内,宋朝只会越来越强大。除非以后出了宋徽宗那样的昏君。

    相信宋九回去后地位不会减弱,那么继续发展下去,宋九就可能有资源有力量血洗契丹族人。

    萧燕燕看到劝降无果,十分失望,于是让兵士押着玉苹退到后面,下了一道命令:“活捉宋九者,赏王爵,赏万两黄金,击毙宋九者,赏公爵。赏万头羊。”

    赵匡义与萧燕燕皆重视人才,然而相比于萧燕燕。赵匡义却多了一份猜疑,以至许多人不能很好地发挥才干。

    若论对宋九的重视。萧燕燕恐怕是这时代最重视宋九的人,因此开出天价赏赐。

    辽军开始进攻……

    宋九同时也在发布着命令,还下了一道命令:“继续轮流休息,部分兵士转移到岐沟关城中休息。”

    岐沟关城原先驻扎着许多军队,囤积着大量物资与粮草,并且曹彬看到物资太多了,为了及时赶到涿州,还有外面修了一个军营。战争一开始,许多民夫逃向了关城。也有许多民夫跳进了高梁河,有的游了过去,有的溺死了,还有的盲无目的四面八方的逃,那同样凶多吉少了。

    因此宋九让四军分出一半兵士进入关城中与大营里休息,以让体力迅速恢复。士兵太累了。

    惨战继续开始。

    一夜过来,民夫听说宋九让他们最先回去,感谢之下,不但搭建了浮桥。也抢修了三道简易工事。

    但这个工事毕竟很是薄弱。

    辽军同样步骑杂陈,骑兵冲击游射,步兵撞击辎重车与矮墙,甚至用收缴的宋朝盾牌掩护。直接将辎重车与泥土推到壕沟里。很快三道防线便被撕开一个又一个豁口,骑兵再从这些豁口对宋军发起一波又一波的冲击。

    “该死的幽州兵!”杨业骂道。

    这些撕开豁口的步卒九成以上是来自幽州的汉兵。

    杨业可以说是这时代最大的老愤青。

    其实开始宋九听到张浦的事情后,同样也愤恨。甚至在想为什么更成功的王猛不及诸葛亮名气大,因为他帮助的乃是胡人。若是没有张浦,李继迁会不会在另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