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一品富贵-第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宋九翻着账本。

    胡老大又说道:“九郎,你替国家做了这么多,码头的树木能让陛下补助吧。”

    宋九要绿化,胡老大开始也不知道,结果账算下来,将他吓着,这个绿化分为两期,以未来广场为分界线,第一期就是广场以东,包括码头、书院、正店与商铺等等一起在内,也就是所有商业区。

    移载参天大树不大可能了,也玩不起,但也不能移载小树苗,那样成长起来会太慢,不能在三两年内形成景观,这也有一个轻重,游乐场与正店哪里必须要移载一些大一点的树木,余下的可以移载稍小的树木,然而这是在宋朝。

    那怕一根不值钱的竹子运到京城,仅是路费与路上的保养费用也是惊人了。这是私人投资,若是北宋末年宋徽宗那样玩法,路路有官员贪污,一根竹子成本能变成几十贯钱。

    但无论怎么节约,估算成本一根普通的文竹小一点也要几十文,大一点上百文两百文。

    因此这个成本最后估算到三万到六万缗,究竟多少,一路上误差太大,十几个学生都算不出来。

    码头占的面积大,若是节省下去,最少能省到三到五千贯钱。

    宋九摇了摇头,说:“胡行头,不能补助,我贴得多,陛下心中有数。不然以后收入多了,眼红的人多,我这个河洲保不住。”

    “这是陛下答应的。”

    “陛下答应也不行,它以后收入太高了……”宋九道,自己只卷了九十几家衙内,其中真正贵者不足四十家,余下的也就那么一回事,有的父亲现在都不如宋九。但整个京城有多少贵人家?又说道:“就这样吧,明天中午到我家,将钱帛提出来,派勾当人与各个人手下去购买,不然时间就跟不上。”

    “好。”

    从胡老大家走出来,宋九对玉苹说道:“还好,当初筹集钱帛时多筹了两三万缗,不然处处超支,最后会闹成笑话。”

    这一折腾,接近三更时分,宋九倒在床上就睡下。第二天早上还是玉苹叫醒的,她打来洗脸水,让宋九洗梳,前面学生一起来了,见到他开心地喊:“九先生。”

    “大家好,我们又开始了。”一干学生一起笑起来,宋九又说:“不过今天上午我暂时还没有空教你们。”

    几个先生与学生都会意,宋九要去救青衣。

    来到开封府,赵匡义让人将他带到偏厅,宋九进了偏厅,看到桌上瓷花瓶里插着一束早开的桃花,花开得妩媚动人,象一团烈火……

    赵匡义问:“宋九,这株桃花如何?”(未完待续。。)

第一百四十九章 背后(下)

    宋九那敢作声。

    赵匡义说道:“实际这株桃花本官不当摘,也不能放在皇宫,要让它结出许多桃子,再用这桃子培育出许多桃树,那么整个大宋百姓都会尝到甘甜的桃汁。”

    “二大王,它只是一株普通的桃花。”

    “你啊,胸无大志,你可知道你此次西下,表现多亮眼?”

    “我不知道。”

    “闻听你的事迹后,不但本官,赵相公他们一个个都听傻了,皇兄大半天都未作声,就在殿中走来走去。刘温叟快抓狂了。”

    “他为什么抓狂?”

    “他是直臣,清廉,敢言,因此看不惯你种种行为,为此,还委婉地弹劾过你。不过还好,他对你应象不恶,虽弹劾了,措词不激烈。但这番大事是你做出来的,能不让他抓狂吗?”赵匡义说到这里,大笑起来。

    他说什么桃花,乃是为了让宋九安心,但在他心里面,宋九还是他的人。恐怕现在宋九也察觉到了,虽说养在皇宫,无人敢摘,那也是避嫌之语。能逃得了干系?又说道:“你此次西下,虽是吕馀庆请求,本官也是同意的,你长了皇兄的脸面,也长了我的脸面。”

    “微臣不知道。”

    “所以刘温叟抓狂,就是你这个不知道,你所做的一切事,似乎都不知道。包括我与皇兄一直纳闷,为何你教出来的学子个个皆是人中龙凤,表现那么亮眼,想过许多原因。其实有一条最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你的赤子之心。因此你西下。敢冒着极大的风险,强行与王将军打了生死之赌约。不但救许多巴蜀百姓于水火之中,并且还将几路大军拧在一起。不容易啊。”

    宋九会意了,怪不得赵匡胤说桃花,敢情自己让人感觉开放了,开得还十分漂亮……

    这让他十分郁闷,摘不摘暂且不管,问:“二大王,青衣他……”

    “青衣这件案子有些复杂,你先说一说当天你与韩熙载会面的情况。说详细一点。”

    事情过去一年多了,现在让宋九回想,很有点困难,侥幸那天韩熙载风采极佳,宋九还能记住部分,仔细地回想了好一会儿,开始讲叙。赵匡义认真的听着,听完说道:“想来那个潘佑仍然不甘心,但韩熙载知道不可讳。敷衍了事,去了鄂州,与你会面。宋九,你很幸运。若是答应了,以你的资历与唐国的文风,真担任了国子监少监。学问让人家掏出,等着受死吧。”

    “想掏去微臣学问。恐怕不易,这门学问先生只教了我一些理论知识。我还在逐步完善,就是不受死,微臣是宋人,陛下与二大王对我不薄,为何要去唐国?”

    “大势也不会让你去,唐国君臣醉生梦死,你去了就算是重用,等我朝大军一至,你还是受死。”

    “反正微臣没有同意,而且唐国国主对北臣有忌惮,逐步打压北臣,微臣看韩熙载满眼惆怅,再加上他的风采,不会做出此事。青衣又在我身边,他是不是奸细,微臣也能看出来。”

    “韩熙载他是自找的,皇兄苦苦留他,我朝又缺少文学之士,一旦留下他必会重用,非不听,要潜回唐国。”

    “故微臣认为他不会使出这等不光明的计策,再说光有理论也没用,必须要实践,我之所以得功,乃是陛下支持,包括大量钱帛,工匠与官吏。打算青衣聪慧,学四五年能学出什么,他再逃回唐国,唐国能否给他象陛下这样给我的支持,从钱帛到各种人力?连韩熙载都不重用,更不要说他一个僮子。若能,都不会当二大王醉生梦死四个字。”

    赵匡义走了几步,想了许久,这小子看来还是懵懂,有的事要点一点他了,道:“是啊,可现在问题有些复杂,你知道为何朝廷让你出三道题吗?”

    “不知道。”

    “我讲一个趣事给你听,一次唐国派他们的才子徐铉出使我朝,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中原因为战乱不休,文教落后。在文人上我朝远不及唐国,其中有名都象韩熙载、徐铉徐锴等人。他们动武不行,便让这个风度翩翩的才子来我朝出使。皇兄犯愁了,这样的一个才子来我朝,该派何人接待,于是环顾群臣,所有臣子目光躲闪,皆不敢对视。”

    宋九不由呵呵一乐。

    论写诗作赋,宋朝与南唐相比,是差得太远。

    “连赵相公也束手无策,这时皇兄想出一个好办法,让殿前司官员挑十个不识字的兵士过来,名册呈上。皇兄接过名册,用笔勾点了一人,吩咐赵相公说,此人可为接待使。这名兵士突然获此荣职,一头雾水,只好奉命前往接待徐铉。宴会开始,徐铉说话,引经据典、滔滔不绝、舌绽莲花,陪客中的文臣只听得目眩神摇。但是他说的话连文臣只听得一知半解,更不要说那个兵士,对他来说,徐铉讲得再妙,也等于没讲。结果数天下来,兵士不但不敬佩,反而认为徐铉是罗嗦,不以为然。最后徐铉看着他不以为然的神情,选择沉默,以为遇到一个比他学问更厉害的儒者,莫测高深地打道回府。”

    宋九乐笑弯了腰。

    这招高明啊,象自己一知半解,看到韩熙载,特敬佩,特别小舟临发,韩熙载盘坐于船头引吭悲歌,当时自己以为是神仙。这只是自己感觉,若碰到胡老大这样的人物,会是什么感觉?说不定会认为韩熙载是一个神经病!

    “这终是无奈的办法,皇兄实际也惆怅,所以才让你出三道题,不管怎么说,也是一种学问,一种能难倒唐国的学问,多少折回一些脸面。但唐国文学之士何止大小徐。韩熙载,还有更多。张洎、宋齐丘、史虚白等等,他们每一文出。连我朝京城文人都在传颂。为何大小徐与韩熙载最负盛名?”

    “德操?”

    “对,正是操守。”

    “我还是没有听懂。”

    “你说韩熙载的操守好,我也说他的操守好,甚至远胜于大徐。对这样的人只能敬重之,就象当初羊祜送药给陆抗,陆抗能怀疑是毒药吗?当时毕姓家人诬蔑,我感到有很多疑点,他只是一个地方上的豪绅,有什么胆量对抗一个知州。并且只是为了一个中年妇人对抗知州,闹到京城。怕后面的事儿多,向皇兄请求将此案接到开封府来审问。”

    “谢过二大王。”

    “你也不用谢,当时我还是想得简单,早知今天,当初我就不当接的,对你未必有利,不然那来的它……”赵匡义看着桃花。

    宋九也看着桃花。

    “青衣是不是奸细不重要,也没有证据证明青衣是奸细。大不了你在传授一些机密学问时,将青衣排除在外。但我若放人,必须有一些证据,只要能证明毕家是诬蔑。你回来后,我问一问,走一个过场。本官就可以将人放出来。于是本官查问此案,只查到一件事。有一京城人氏带了一些钱帛去了毕家,然后就有了毕家诬蔑之事发生。再查。马知州不配合了。和州在长江边上,非是在京城……”

    宋九点点头,京城是赵匡义的天下,甚至在皇宫里都有赵匡义的人,但出了京城,到各州各县,又是赵普的天下。没想到这么快,二人就撕破了脸皮。但这件案子就为难了。

    “本官若是强行查下去,太过招摇,青衣放出来,对你也不利。”赵匡义心中更郁闷。大哥要平衡,大家平衡吧。上阵亲兄弟,打仗父子兵,自己毕竟是兄弟。

    甚至他以为这是“家务事”,父亲去世,自己一直将赵普当成兄长叔叔看的,大家走一走过场。没想到这个老小子越来越翻手为云,覆手为雨。随着他想到一个可怕的后果,自己非是赵普,大不了贬官贬职,自己是皇弟,一旦大哥再往深处想,自己就是死路一条啊。难怪杨广最后变态,在杨坚反复打压下,能不变态吗?

    宋九不知道他心情,问:“那青衣他……”

    “高明的办法,不管不问,在开封府衙,本官负责他们母子平安。还有一个下策,本官只能过问京城事务,那是本官职责。和州那边不配合,本官也没有办法。不过据我所知,马知州曾经是石守信手上书吏,为人强硬,不管怎么说,心中也不服这口气。他不能动手查下去,但只要有了证据,他不会不查。再告诉你一件事,毕家离和州不远,有一千多亩地,还有数家店铺,因为其妻贪婪,对佃户与店仆比较苛刻。若是有人聪明,继续往下查,就能从一些佃户与店仆嘴中掏出许多消息。你选上策还是下策?”

    “我还是选下策吧。”

    “本官知道你就会选下策,唉,你这小子,心不硬是做不来大事的,不过你志向不高倒也无所谓。但那样你就要吃一些苦了。”

    “吃苦就吃苦吧。不过我还是不大明白,难道赵相公要对付我?”

    “我提了赵相公吗?况且想对付你还不简单,例如京城广传你的英勇事迹,说你如何将王全斌玩弄于股掌之上。”

    “原来。”

    “原来什么,这还不简单,王全斌那孩子有股份在河洲,带着他发点小财,什么仇恨也没有了。就这一阵风,过去了,也不会有人再针对你,毕竟你地位还低,再对付那叫过犹不及。不过你想平安,又选了下策,包括你与青衣都要吃一些苦。”

    宋九还不知道吃苦是什么意思,赵匡义忽然说道:“来人。”

    两个衙役进来,赵匡义说道:“将此子拖到公堂上。”

    两个衙役将宋九拖到公堂,包括他们也同样不大明白,赵匡义正冠到了公堂,一拍惊堂木喝道:“小子,你居然口出狂言,将他拖下去,笞二十下,再将那个青衣拖上来,笞二十下。”

    一干衙役一起傻眼,这二人关系不错啊,怎么闹翻了脸?但是赵匡义吩咐,只好拖宋九下去笞。

    宋九也晕了,说:“二大王,我是官员哪。”

    “官员就敢屡屡顶撞我吗?我看你立下一点小功,都不知道天高地厚!”

    这回宋九终于知道吃苦是什么意思了,青衣在牢房里,还没有拖出,他二十笞已抽完,真笞,笞得屁股都涔出鲜血,然后被赵匡义轰了出去。走出开封府,宋九未恨赵匡义,心中却在喊:“赵普,老子这一辈子必将你弄死。”(未完待续。。)

第一百五十章 花蕊夫人(上)

    宋九一瘸一跛子返回家中,诸先生与学子们大惊。玉苹慌忙地迎出来,问:“怎么啦?”

    “别问,给我抓金创药来。”

    玉苹去药铺抓来金创药,一边替宋九上药,一边埋怨道:“九郎,为何二大王要打你?”

    “玉苹,青衣案子复杂了。”

    “有什么复杂?”

    “弄不好赵普也插手其中。”

    “赵相公,他那么大人物,害青衣做什么?”

    “不是害青衣,而是想对付二大王,也许开始与赵普无关,毕家来京城打官司,我又不在京城,只有二大王庇护。于是赵普利用了这个机会,将青衣案收归御史台,事发突然,二大王未细想就接手了案子,入了赵普的彀,这件事切莫对其他人说。”

    “那二大王为什么要打你?”

    “他先在偏厅接见我,隐约说出真相,然后刻意将我拖到公堂,说我顶撞他,笞了二十下,皮肉之苦,并无伤害。这是保护我。”宋九道。

    毕竟赵普要害他简直太容易。

    到这时候,他基本断定张琼之死,赵普可能从中要负一半责任。就是石汉卿恐怕也是赵普的人,他不知道具体的历史,但相信以后石汉卿可能不会得好死,或者被冷处理。原因简单,不是赵匡义的人,张琼在禁兵中威望很高,只要石汉卿死了,禁兵会很开心。禁兵开心,赵匡义地位才能稳固。

    而且赵普这样做的后果很严重。

    有一个词,信念!

    这个词无比的重要。赵匡胤登基以后,在便殿。大约就是接见宋九那个小殿里召见了董遵诲。当年太祖爷投奔他,就是他不容。将赵匡胤撵出随州的。

    现在赵匡胤当上皇帝要召见他,董遵诲吓得浑身抖如洒糠,一见面就叩头请罪。赵匡胤却将他扶起来,说:“你还记得随州城的紫云与梦里飞龙吗?”

    这是随州董遵诲无意中与赵匡胤谈到的一件事,说他好几回在随州城头看到有华盖般的紫云,又梦到一座高台,遇到一条长百丈的黑蛇,刹那间往东北方向腾去,天空中还有电闪雷鸣。

    只是一个巧合。

    赵匡胤当时连一日两顿饭还为难呢。那敢想着做皇帝。不过当时听了,对赵匡胤产生了一些心理暗示作用。后来董遵诲不容,他便往东北方向流落,混得那个叫惨哪。直到他被郭威收留,又听到自他走后,随州再也没有紫云如盖奇景,便越发觉得自己了不起。因此作战勇敢,包括滁州与扬州两场根本没有任何把握打胜的战役,他也果断地敢于战斗。

    这就是董遵诲无意中给赵匡胤带来的信念。

    所以赵匡胤当上皇帝后。不但没有找董遵诲算账,反而破格重用,似乎此人在西北做得还不错。

    赵普如今打压赵匡义,屡屡打压。赵匡义不倒,同样也给了赵匡义一种信念!就象自己在西南听到的传说,有些百姓养蛊。将各种毒虫关在一起,让它们互相残杀。最后活下来的那个毒虫会十分厉害,百姓称之为蛊母。也就是赵普的打压。是在替赵匡胤培养一条蛊母。可能因为这个原因,可能因为那个金匮的需要,这个老家伙又得重用了。

    这个很久以后了。

    宋九在想宋朝发生的种种事,甚至他怀疑赵匡胤两道诏书背后都有赵普影子,说赵匡义,宋九断定现在赵匡义肯定没有当皇帝的想法。只能说得益人,湖南事件发生后,赵匡胤重要霸府功臣李处耘下去。巴蜀事件发生后,另一个霸府功臣王仁赡下去。

    特别是李处耘能打能杀,而且有心机。现在要么是薛居正,他是柴荣的人,不会得到重用。要么就是吕馀庆,老好人一个,甚至老好到大家以为他是赵普的人。再将赵匡义弄下去,那么他就是真正的大权独揽。

    被这老小子盯上可不妙啊。

    “九郎,那你不要紧吧?”玉苹担心地问。宋九将她当成自己人,说了一些机密事,玉苹也有智慧的,以宋九一旦卷进去,那是凶多吉少。

    “我只是一个小人物,当时我不在京城,被赵普利用了一下,坑了二大王一回。我回来了,再找我麻烦没那必要,反而会引起陛下警觉。”宋九答道,他脑海里却在想着对策,忽然眼睛一亮。

    实际还是有办法的。

    自己后世的思想,看问题是两样的,许多人都认为自己是胸无大志,实际就是这种思想造成的结果,而且自己多少知道一些历史的趋向,不愿意卷入,也造成大家认为自己胸无大志。

    这就是优势。

    赵普再聪明,也没有自己这个优势。

    他还知道赵普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很贪,其贪婪程度不亚于王全斌,不过一个是用智慧贪,一个是用武力手段来贪。都不是正当的贪,但前者不显眼。

    想到一个好主意,这个过程有些慢,但一步步来,积少成多,说不定就能推翻赵普。

    有了对策,只是皮肉之苦,宋九终于开心起来,扭着屁股,翻看账册,先将胡老大喊来,让他领三万缗钱帛回去给勾当人,正事儿要紧。接着又将郭大喊来说:“郭大郎,你在瓦子里有没有熟悉的人?”

    “有。”

    “我这个人手要求有些高,一要机灵,二要身手好,三要口风严实,最好要有三四个。”

    “这个人手有些难找。”

    “所以我才问你,有没有?”

    “有,不过九郎要办何事?”

    “也就是想办法救青衣,我会付重金的,并且若是你能找到他们,说我以后会一直雇佣他们。就象你们一样,省得到处飘泊。”

    “是啊。家业越来越大,钱帛也多。你走了后,我与二弟一直不放心,省怕出了意外。你昨天回来,我们才睡一个好觉。”

    “辛苦你们了,玉苹,你拿一百匹绢赏给他们。”

    “九郎,不能啊,你给我们的酬劳很丰厚,而且呆在家中。不象以前那样饥一顿饱一顿,卖的膏药不好,心中也不大舒服。”

    “什么膏药不好,就是假药嘛。”

    郭大挠了挠头,可怜兮兮地看着宋九,那意思说知道就行,不能点破的。又说道:“找到他们如何救青衣?”

    “毕家对佃农店仆苛刻,这些人都不服。”

    “要去和州啊?”

    “是要去和州,所以人要机灵。你替我将他们找来,我会给他们五百缗钱,一是路费,余下的均分了。我也打算让你领头下去。另外五百缗钱用来收买他家的佃农店仆。买一匹雄马吧,大黑与小青一直不对头,带着马。来回通知音信。”

    “这个钱出得厚,一定能请到人。但我不明白,为什么当初不花一千缗钱赎青衣母亲?”

    “你不明白。当初我就是出了一千缗钱,马知州也不会答应。玉苹,你让翠儿带着伤药探监去,不说出真相,由着翠儿闹,她闹得越凶越好。”

    “奴家知道。”

    “怎么事情如此复杂?”

    “郭大,你记好一句,若是找到人手,下去后切莫惊动和州官府,这事儿本是小事,但惊动了上面,”宋九指了指天空。

    郭大终于会意,道:“放心吧,我一定办好它。”

    看着他离开,宋九不由一乐,当初想租房子,郭家兄弟来了,看到他们卖狗皮膏药,宋九心中还犹豫不决,不过河中房子难租赁,最后迫于经济,还是租给他们,没有想到今天两兄弟帮了自己许多忙。

    翠儿已经跑过来,眼泪汪汪地问:“九郎,你不是说没事吗,怎么连你也打了。”

    “我要二大王放人,二大王不放人,顶了几句,不提,你去探监吧。”

    翠儿匆匆忙忙离开。

    宋九带着学子,忍着痛来到河洲,事有轻重之分,灾民一起回去了,河洲的事可以往后拖一拖,学子的学习也能往后拖一拖,大不了延长时间。但码头兴师动众,必须要抢在三月底完成它,才能抢在夏税上来,码头可以正式启动。

    正带着学子处理一个又一个难题,韩重赟走过来,老远就说道:“宋九,你吃了熊心豹子胆哪,在巴蜀敢得罪王全斌,刚一回到京城又得罪了二大王。”

    “我求二大王放人,二大王不放人……别提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