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一品富贵-第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是管事不服,他是平民百姓,可身后站着二百多家衙内,因此反过来弹劾刘御史判罚不公,也是一条简单的理由,虽说不得强迫百姓卖地,可也要量情酌等,若不然官府征地,个个百姓以此来学习,全部刁难,竞出高价,官府地如何得征?

    别的不说,就象这次安置灾民,去年宋九的办法,朝廷也学来了,将这些灾民组织起来,兴修道路,开挖水利,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但算是一条解决灾民流浪的办法。

    这些工程不算太大,可也占据了一些百姓用地,官府做了稍许补偿,安抚性质的,根本就谈不上公平。若以刘温叟的判决,官府岂不是做错了?

    钱不算太多,也就两百多亩地,差价三十缗一亩,不过六千缗钱,但这个案子争议很大。公说公的理,并且这个理还是赵普自己制订的,婆说婆的理,无论什么制度,也非是城内,就是城内一亩地皮二十多缗钱也不薄了。李里正他们是贪得无厌。

    关健抛开别有用心,如敌对赵普的,或者巴结赵普的,站在公平立场,双方似乎都有理。其实本是赵承宗这一方渐占上风的,不过刘温叟突然坚强起来。

    他也在犯疑惑,于是下去查了查,这一查大堆问题出来。

    包括以前诸管事得地的种种手段,打人不是第一遭了,不知道是几遭。还有用工的问题,也用了两河百姓,还安置了一些拆迁户,以及征用了一些浮客。后者便宜,前者赵承宗也想做做好事。

    但这个心是有限的,正是这种心态导致许多问题产生。

    开始就有问题,一些管事的虐待工人仆役,哪儿都有,赵承宗淡淡说了几句,也没有当成一回事。还有用工的工薪,河洲那边日薪不高,只有五十文,这边也是五十文。但两者心态不一样,即便雇到了人,也不象河洲那边认真勤劳,于是管事便呵责,甚至笞打。赵承宗看到宋九也不大好说的,你会笼络人心,俺不行,能说出口吗?

    矛盾积累下来,宋九用人时终于大面积发作。宋九给的薪酬很高,并且有足够假期,两者情况又不一样,那边用人是挑了又挑,是相互回报,规矩也不少,当然百姓积极性也高,这是一个良性互动,虽薪酬高,凭借这些百姓勤快,也值了。

    这边也想,可回报率不一样,它属于大众化店铺作坊,以量取胜,利润跟不上去,薪酬自然跟不上去。赵承宗与宋九交谈偶然也报怨过,宋九就解释了利润关系。赵承宗也不好深说,人家那怕给一百缗钱的薪酬,与他有什么关系?

    然而这导致了工人仆役们怠工,管事便管得紧,甚至强迫与他们签订各种不平等的契约。至于笞打谩骂是经常的事。

    御史台下来人查访,于是一起诉苦叫冤。

    中间的种种关系,宋九早就料之十之**,但在这时代的人很难想明白,刘温叟亦是如此,反正他认为赵承宗虐待工人仆役,欺压百姓,将这些记录一起递给赵匡胤。不仅是地,陛下,你再看这些情况,老臣就不要说交不交税了,至今开封县未看到一文钱的税务。然后又递过一份账单,那是河洲与宋九产业的记录。宋朝的商税一般泛指正规商业交易,例如一匹布帛,甲方卖给乙方,交易生成,一缗钱交易交二十文钱往税,再运又要交三十文钱的往税。也不能算是太重,关健越往后路路剥削,过一县要交一县税务,过十县要交十县税务,这才导致重苛产生。实际真正交税的只是无权无势的中小商,于是整个国家不公平产生。

    准确地说,不管什么交易生成,都要交商税,就是酒肆都不行,但这个不好统计也不好收,例如大姐的食肆,她自己都不知道多少钱,衙役如何征?

    顺店却交了,利润太惊人,宋九不交,估计诸衙内也要交,看到其利润,诸衙内不是傻子,当真不怕别人眼红?于是严格按照百分之二的营业额交税。这一交是吓人的税务,才开张三个多月,包括城郭税在内,以及宋九的两个作坊,一共交纳了五万四千多缗税务。

    刘温叟也震住了,本来看到游乐场种种,他有点看不惯,但看到税务账单后,什么话也不罗嗦,玩吧,只要别出人命,只要不弄出男女混浴,随你怎么玩。

    “这么多啊。”赵匡胤喃喃道。

    “是不少,但顺店里一切都贵,老臣听闻最高一顿饭,居然有人一顿就吃掉一千三百多缗钱,老臣不知道他们吃的是什么?”

    “刘中丞,随朕来。”

    “上哪儿?”

    “来人,传赵相公,开封府尹,李相公,楚司使过来。”

    “陛下意欲何?”

    “朕就带你们吃这一千三百缗钱的豪宴。”

    “陛下不可。”

    “刘卿,不仅是吃饭,朕还有许多不明白,朕要吃这顿饭琢磨琢磨。”

    “陛下,这是浪费。”

    “唉,就当它没有吧,”赵匡胤挥舞着奏单说道。五万多缗钱,够他吃几十顿的。

    “陛下,你去老臣不去,我怕这一顿吃下去,能数夜不得安眠。”

    “刘卿,去了,朕会相信你有收获,而且朕想用一个人了。”

    “谁。”

    “宋九,不能再让他在外面飘荡。”

    “是啊,老臣也以为能用,国家到处缺少治世之臣,却放任一个人才在外面飘荡,这才是浪费。”

    “刘卿,可你想过没有,若是用,那些技术怎么办,那些学子怎么办?”

    “这,这……”

    “刘卿,朕与你打一个赌,”赵匡胤看着这个账单,想到了打赌,忽然来了精神,看来有事没事的,打一起赌也不错啊,又说道:“而且宋九必不愿意来朝堂,若是朕输了,你可不准吃一顿饭几夜不得安眠。”(未完待续。。)

第一百八十七章 用(下)

    六人怕扰民,上次记忆太深刻了,于是全部便装出行,但也带了十几个侍卫。不过没有带玉辂,又是骑马出行,很快就来到白玉桥,这时候正是秋税高峰时候,一直到冰封来临,都是汴水最繁忙的时间段。

    正好一艘船载着货物往码头行驶,船上十几个人一起盯着白玉桥看,从开始就在看顺店,现在看白玉桥,看游乐场,另一边一艘空船出来,眼看就要撞上,空船上的人大声吆喝,才将这船的人惊醒,匆匆忙忙地扳舵。桥上的游客一起笑骂。

    赵匡义也笑骂:“这也不好啊,船家容易分心。”

    赵匡胤笑笑,不能怪船家,就是京城的人天天看,现在还不是感到惊奇?然后瞥了一眼游乐场,站在白玉桥上看得很清楚,越是那些刺激项目排队的人越多,一个个尖叫,一个个大笑。

    刘温叟摇头:“皆不知道珍惜自己。”

    “刘卿,不用说,就是朕也想上去,你不要紧张,朕只是说说。”赵匡胤说漏了嘴。

    楚昭辅悄悄说道:“陛下,臣进去过一回。”

    “哦,说来听听。”

    “听我那不肖子说的,臣于是上了那个秋千,魔鬼秋千。”

    “如何?”

    “转得臣天晕地旋,落地后半天才清醒过来。”

    “楚使司,你不是找罪受吗。”

    “刘中丞,你不懂。”

    “还有呢,就那一个。其他的在排队,臣就未上去。然后到处看了看。不过说实话,那三百文钱花得确实值。”

    “所以人多啊。”

    一边说着里面的各种好玩的物事。一边下了斜桥,刚进大门,就过来几个穿戴整齐的仆役牵马,很客气的施礼:“几位大郎有请……不,陛,陛下。”

    “你们不要惊慌,将朕的马牵进去马厮。”

    但这不是他说的算,早伏倒一大群人,赵匡胤无奈。他这个身份是洗脱不了,于是进去。几个仆役趴在地上看着赵匡义与赵普,赵普挥挥手说道:“你们该怎么就怎么着。”

    “喏,陛下,请净鞋。”

    “净鞋?”

    “官家,既来之则安之。”

    “你们也来过?”

    “二大王来过,李相公来过,楚司使也来过。”

    敢情就是赵匡胤与刘温叟未来过。赵匡胤笑了笑,这是人之常情。越是贵越是好奇,自己都好奇了,怎能怪臣属。于是听从仆役指挥,坐在椅子上。仆役熟悉地拿来清水以及一盒琉璃装的油脂,在鞋面上打油。赵匡胤问:“它是什么?”

    “陛下,它是石蜡与虫蜡做成的。加了一些松节油,能保养鞋面。”

    现在人穿的鞋有草鞋。布鞋与皮鞋,也就是靴子。不少,包括顺店推出的运动鞋,也是各种兽皮做的皮鞋,进入顺店的人不可能穿着草鞋进来,于是每一个进入顺店的客人先进来擦鞋子,抛光打蜡,若是布鞋,用清水抹布将鞋底洗净,将鞋面擦干净。客人坐在椅子上擦鞋子的过程,还有仆役站在后面替客人按摩筋骨。

    包括侍卫都享受了一回,一排二八青春少女过来施礼,但这一回几个少女都十分紧张,说得不大利索了。一直引了进去,一名胆子略大的少女问道:“陛下,坐几楼?”

    “有何区别?”

    几个少女张口结舌,不知如何回答,还是赵匡义代答:“皇兄,越上越贵,菜单价格也不同。”

    赵匡胤看了看中央舞池问赵普:“朕坐三楼行不行?”

    “官家,臣也不知,没有礼书相关规订。”

    “就三楼吧,朕顺便看看舞蹈。”正中舞池上正有一群舞姬跳着一种奇怪的舞,权衡之下,赵匡胤觉得看舞比看远景好。

    但他一进来,所有进餐的客人一起停下,纷纷伏下施礼。赵匡胤挥挥手说:“你们各自回去进餐吧。”

    客人又回去,有的人心情激动,这算不算与皇上共餐?不过四楼五楼五桌客人一起下来,谁敢在皇上头顶上吃饭,他们往下跑,三楼的客人也自觉,往二楼跑。不忧民还是忧了。

    这不算什么,赵匡胤就当没有看到,大摇大摆上了三楼,被侍女带到一间最豪华的包厢。又有侍女拿着饮料单与果子单,上面有图画有文字,问:“陛下喝点什么,吃点什么?”

    赵匡胤看着两份单子问:“没价啊?”

    “皇兄,不是,这都是免费服务,一人只有一份饮料与果子,是开胃饮料与果子,不多,听说是润胃,这样吃东西后不伤胃,喝酒也垫了一些食物进去,不算是空胃吃酒,同样对胃有帮助作用。”

    “原来朕也是外行汉。”

    “皇兄,臣弟第一次来也不懂。”

    “朕有些明白为什么菜这么贵了。”赵匡胤哑然失笑,凭借这份服务,京城那个正店拥有?然后看着单子,十分好奇,反正来了六个人,于是点了六样果子与饮料。

    侍女下去,熟练的大伯上来,有果酶茶酶与奶饮品,还有茶,有的要当场表演的,因为紧张,动作不及往日利索,但还行,果子也端上来。一小碟,酸酸甜甜的,味道不错,但越吃越饿。侍女将菜谱拿上来,她也在纳闷儿,等会难道也要收皇上的钱?小心地依照往常的规矩,先递第一本菜谱,上面有字有图有价格,最低也有二百文的,也就是一盆清炒青菜。后面还有汤点,一碗清鸡汤要五缗钱。刘温叟看不下去,问:“什么鸡汤要五缗钱?你们是抢钱哪?”

    侍女莫明其妙,赵匡胤摆了摆手问:“为何它收五缗钱?”

    他眼睛还瞟着第二本第三本菜谱,第一本不贵。最贵的不过七八缗钱,怎么吃也吃不到一千多缗。想来奥秘还在那两本上面。

    “禀陛下,它不是普通的鸡汤。是数只活鸡当场宰杀,然后用压锅将汤味压出,再经过熬吊滤油,数只鸡熬出的汤汁浓缩成一碗,鲜而不腻,所以卖得贵。”

    “压锅?”赵匡胤忽然觉得自己成了土包子,什么也不懂。

    “是一种特制的锅,伯爵让钢监刻意打造的,一锅价值好几贯钱。食物在里面易酥烂,不过要专人操作,不然会有危险。”

    “朕懂了,想吃这种鸡汤,只能来顺店?”

    侍女不敢回答,心里想,有人传闻皇上朴素,吃的还没有一般大臣吃得好,难道是真的?那不对啊。那是皇上,怎么吃点东西也舍不得吃呢?赵匡胤说道:“先来六碗鸡汤。”

    “陛下,这个要等半个时辰,正好陛下吃好后上汤。能醒酒能助消化。”

    “那就等半个时辰,将那两本菜谱拿过来。”

    “喏。”侍女将菜谱递上。赵匡胤翻看,什么食材都有。暂时没有的上面也贴了红纸,无货。特别是最下面的。超过一百缗钱一盘菜的,最少有三四十种。居然一半还有货。看着这道菜谱,赵匡胤哑然失笑:“朕会意了,一千三百缗是如何吃掉的。你对厨子说,以一千三百缗价格来上一桌酒菜。”

    一个侍女下去,还有一个侍女继续站着侍候,赵匡胤问:“为何先上便宜的菜谱?”

    “陛下,这是九郎再三吩咐过,后者皆贵,未必人人能吃得起,若呈上客人又吃不起,脸上无光,反而会难看。因此呈第一本菜谱,先让客人在承受范围内挑选,若不嫌贵,再上第二本菜谱。”

    “朕也吃不起?”

    “陛下恕罪,这是规,规,规订。”

    “无妨,还别说,就是第一本菜谱,若是让朕天天吃,也吃不起。”赵匡胤说到这里,好笑起来。又看了看对面二楼,舞台舞姬下去,二楼一个舞姬在表演,赵匡胤问:“为何只有舞,没有歌?”

    侍女迟疑地看着赵匡胤,赵匡胤道:“不用担心,朕也是第一次来吃饭,什么都不懂。”

    朕就是土包子!

    侍女说道:“陛下,来这里吃饭的都是有身份的人,举止优雅,若是唱歌会大声喧哗,有些不美。因此雅间多是舞蹈表演,很少有唱歌表演。要么舞台上偶尔有歌唱,不过声音皆不是很大。这样客人便会感到环境雅静舒服,符合他们的绅士身份。如果真感到寂静,外面也有诸多活动,可供娱乐。”

    “刘卿,你可明白了,不贵的人来到这里,也将你捧得高贵,吃饭能小气吗?绅士啊,何为绅士?”

    “老臣也明白一二。”

    “你们也下去吧,”赵匡胤对两个服侍的侍女说道。

    侍女下去,赵匡胤说道:“这小子一套接着一套,用于河洲,终是局面太小,朕想安排他一个闲职,你们看是往中书里塞,还是往枢密院,或是三司里塞。”

    “枢密院吧,那些武器离不开这小子,”李崇矩说道。

    “守则,军事非此子所长,最好寄于中书。”

    “政务也未必是其所长,理财才是这小子的长处,三司最好。”

    “刘卿,你看呢?”

    “陛下,老臣糊涂。”

    “二弟,你认为呢?”

    “放入枢密院也无不可,若是磨勘磨勘,以后可以担任大军后勤官员,或者监军,有此子担任监军,诸将领必然不敢肆意妄为,若是担任后勤官员,后勤必然秩序井然。”

    赵匡胤点了点头,他听说宋九说了统筹法,正是因为这个统筹法,所以夏天时他一心可以多用,最少担任后勤官员肯定没有问题,甚至因为精通算术,比任何官员做得更好。若是担任监军的职位,那必须要磨勘了,不能说爱民,打仗了就要死人的,这个轻重得知道。

    赵匡义又说道:“放入中书也行,他有种种奇思妙想,现在是河洲,若是放大到一州一路,也不是不可以,最少这一路经济不用发愁。当然,他还缺少一些经验,也要磨勘。”

    提到经济,楚昭辅大笑,说:“那就是,二大王,还是三司最好啊。”

    “三司也行,但主要看皇兄如何用,臣弟倒是赞成皇兄之见,先带闲职,半用半磨,书院与河洲诸多技术还不会荒废,用时即召,不用听任他授学或研发。反正他精力旺盛,不怕用垮他。”

    “二弟,不用再生他的气了,也不能用垮的。”赵匡胤不由乐了起来。但几人说了也等于没说,还是不知道将宋九往哪里塞。(未完待续。。)

第一百八十八章 立必行

    六人在里面说话,外面的人十分紧张,根本就没有想过要赵匡胤的钱,敢要吗?但皇上来了点名要吃一千三百缗一桌的酒菜,这也是顺店开张以来最高的一桌菜肴,皇上这是什么意思?

    顺店好几个管事,大管事是玉苹,不过她也不经常来,主要就是一个监督作用,余下的都是交给了这几个大大小小的管事,商议了一会,想不通,害怕出事,派一人骑马迅速驰向城内,通知宋九。

    宋九正在授课,听后连忙出城,什么人都能来吃,但就是不欢迎赵匡胤来,万一吃出什么想法,后果堪忧。驰入正店,十几名侍卫散开警戒,这个也没事。来顺店吃酒不仅是为了美味,还为了那个派头。正好等一等,看到皇上的真容。于是诸客人一起散在门口,等赵匡胤好吃了出来。宋九翻身下马,让仆役将马牵进马厮,跑了进去。赵匡胤带着几个大臣开吃了。

    菜是贵,但也是美味,能卖得如此之贵,什么样的调料舍不得放?况且顺店里也有二十几名大厨,而且是真正的大厨,就是一盘炒青菜从他们手中出来味道也会是两样。

    几人一边吃酒一边吃菜,只有刘温叟吃得不是滋味,一千三百缗钱哪,一个知府一年的薪酬一顿饭就吃完了。宋九急匆匆地进去见驾。赵匡胤说道:“宋九,你吃过一千三百缗一顿的饭吗?”

    “微臣没有。”

    “为何?”

    “太奢侈了。”

    “那朕今天请客。”

    “这,还是微臣来结账吧。”

    “不用,朕如何让一个臣子请客?”

    宋九忐忑不安地不敢回答。

    “这个酒也不错。对朕的口味。”

    “陛下,若认为好。可以派内侍过来和买,不过若是用此酒宴请群臣。陛下就不能劝酒了,否则一定会喝醉许多大臣的。”宋九担心地说。朝廷和买,宋九肯定不会赚朝廷的钱,顶多收成本费,那怕倒贴一点问题也不大。就怕赵匡胤的劝酒,与宋九两人宴席上,赵匡胤还强劝宋九喝了几大盅,况且与其他人。这可不是别的酒,两盅喝下去。就差不多能将酒量不行的人喝趴下。

    “你以为朕没数吗?看,朕也在用这个小杯子,不然明天刘中丞第一个就要弹劾你。”

    宋九冲刘温叟拱手,做求情状。

    刘温叟摇头苦笑说:“宋九,你只要认真交税,细节上老夫不会与你计较。”

    “谢过刘中丞。”

    “刘卿,看来你也是朕的一只老虎啊,连这个小宋九也害怕你。宋九,坐下。”

    宋九坐下。赵匡胤从怀中掏出一些奏折,说道:“一边吃一边看。”

    宋九打开看,正是关于李家村那个地价争执的相关奏折。

    “陛下为何让微臣看它?”

    “这是一件小事,可不是一件小事。”

    “是。它会牵涉到准则问题。”

    “准则,准则,”赵匡胤放下酒杯。道:“对,就是这个词。所以朕久决不下,也感到困惑。”

    宋九心中纳闷。既然说它,可以召自己进皇宫单独说,为什么当着赵普的面说?又看着赵普,赵普面色平静,看不出来有何想法,不过宋九也只是看一眼,很明智,凭自己能看出赵普内心世界才怪。

    “说说看,应如何断?”

    “微臣那敢说。”

    “无妨,你只要说出你的想法,勿要顾虑赵相公,河北那块地价值并不大,也不过相当于四五顿这样的餐宴费用。”赵匡胤说完也乐了起来,赵普在边上同样失笑,赵匡胤又说道:“钱不多,可它将是一个准则。即便是赵相公,也必须以国事为重。”

    “官家所言极是,宋九,你大胆说吧,老夫不会怪罪你的。你们那是玩乐,只要不为非作歹,没有人当真。”

    “那我就说了。”

    “说吧,小子别要耍宝。”

    “好,微臣先说价值观的问题,微臣有数样钱不赚,国家的钱不赚,没有国那来家?”

    “说得好,朕赐你一杯酒。”

    来了,这可是正宗的老烧,一杯一两五!宋九苦着脸说:“陛下,臣量小,就赏臣一杯吧。”

    说着一口将一杯老烧喝下,不管几个大佬,先吃一块菜过咽,不然真辣啊。缓了一口气又说:“其次教育、慈善、赈灾、救死扶伤,用地也是如此,若是修桥铺路,兴办教育,兴修水利,城防军寨,慈善救灾,这些用地,不但国家,就是私人兴办的义举,不论是谁都不能贪得无厌,以地勒索。甚至有些特殊情况,比如泄洪,官员可以强行掘堤,任何百姓不得阻拦,以免得之小失之大。或者还有数种情况,微臣建议于湖南开垦围田,也再三说过必须留下蓄水的深湖区域,以及泄洪的河道。然而一旦人口增加,必然有些豪绅不管他人死活,肆虐围田,上游河水不得泄,造成洪水泛滥成灾。若遇到这种情况,官员应大胆将这些围田强行掘开,还围为湖为河。以及北方的旱情发作,一些豪绅强行占湖占河灌溉,让其他百姓无灌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