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医匡九合-第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温体仁则是从商鞅说到王安石再说到张居正,那些贤君名臣们变革祖宗之法,国家如何富强云云。
一到具体问题,两人就开始抓瞎,无休止的互相拆台。
周延儒赞成的,温体仁反对;
温体仁赞成的,周延儒反对
到最后也就只有一种结果,请皇上圣心独断!
‘呸!什么事情都要朕圣心独断,还要你二人作甚?!‘崇祯咬牙切齿地骂了一句,颓然坐下,把头往椅背上一靠,便眯上了眼睛。
伺候在身后的太监连忙递上一杯参茶,可是崇祯却根本没有想喝的念头,勉强摇了摇头就算是下了‘撤‘的命令。
崇祯只觉得头痛欲裂,耳中嗡嗡作响……
国家的财政已经坏到了极点,凡是能够想得出名义的税都已经一征再征,外加上三番两次的‘加派‘,已经使得本朝赋税之重为历朝之冠了,却仍然不够使用。
然而军费却又无一处可省尤其是辽东一带的军费,花起来就像个无底洞,即使把全国的税收都往辽东送,也还不够用!
军费不足倒也罢了,辽东现在简直就像一个吸血饿鬼!辽西将门的人根本不听自己的使唤,只知道要饷,闹饷!
山海关前两个月才闹过兵变,乱兵们将巡抚都一刀砍了……
那几天京师一日数惊,大家都盛传山海关的大军就要调转枪头,杀奔北京城来了!
后来自己好言好语地打发吴襄前去弹压,又解去内帑三十万两白银,才堪堪将兵变平息。
内帑,那是朕的私房钱啊!可不是国库里的钱,国库里现在空空如也,不发内帑,朕这皇帝宝座都坐不稳了呢!
想到此处,崇祯情不自禁地咬牙切齿地咒骂着:
‘辽东……辽东,老天爷怎么不降下天火来,一把火给整个烧光呢!‘
崇祯口里诅咒着,心里痛恨着,身体也就不自觉的发出了一阵颤抖。
‘祖大寿,吴襄,吴三桂……你们这帮乱臣贼子,朕恨不得扒了你们的皮!‘
然而崇祯也知道自己也就是口里骂骂而已,辽西将门的人牵一发动全身
那祖大寿,朕已经三番五次召他进京,他竟然敢不来!
偏偏他不来,朕还没有一点办法!
军饷不敢拖欠分毫,甚至昧着良心称赞祖大寿的外甥吴三桂什么‘军中之龙‘。
呸,就吴三桂那副德行,也敢称‘军中之龙‘?
忽然,崇祯哑然失笑,只觉得一股清凉之气充盈于头脑之中。
对了,听说那杀千刀的吴三桂竟然成了太监,真真是大快朕心啊!
崇祯越想越解气,于是哈哈大笑起来。
笑到最后,崇祯眼中竟然噙满了泪水!
祖父、父亲、哥哥,朕无能啊,国事竟然糜烂至此!
小小的一个吴三桂,蝼蚁一般的人物而已,朕却害怕他背后的势力造反,要好吃好喝的供着……
那袁崇焕在时,辽西将门还不敢造次。
可是袁崇焕一死,这帮武将个个嚣张跋扈,宛如藩镇一般。
难道朕真的杀错了人么?
现在朝中就没有一人可以制衡辽西将门么?
没想到国朝二百年,在朕手中,竟然出现了听调不听宣的跋扈武将,真真是愧对列祖列宗啊!
呜呜呜崇祯居然失声痛哭起来!
在大臣面前,自己一定要保持一个强者的形象。而这些小太监都是自己的心腹,可以无需顾虑!
当皇帝,真累啊!
为什么哥哥天启皇帝就可以天天做他的木匠活,朕却是日日都有操不完的心呢?
当初杀掉魏忠贤,难道朕也是杀错人了吗?
有魏忠贤在,文臣武将安敢如此?……
侍候一旁的亲信太监看着不忍,上来低声劝道:
‘万岁爷,夜深了,该安歇了吧!睡不了几个时辰,明日还有抡才大典殿试呢!‘
好半天过后,崇祯才收住了哭声,带着哭腔道:‘抡才大典?抡个狗屁才,还不是周延儒温体仁一般的人物?每日就知道党争,为了扳倒对方蝇营狗苟!‘
崇祯叹了口气,自言自语地道:‘朕非亡国之君,臣乃亡国之臣!唉,朝政如此,如之奈何?‘
第221章殿试
‘一钉子辽东大定……‘崇祯喃喃自语道,脸色开始潮红起来。
这人莫不是不学无术?
策论居然用这么直白的口头语答卷?
不应该呀,先前不是都通过会试了么,怎么可能有不学无术之人呢?
呃,这人的卷子被周延儒评定为最末一等……
崇祯按捺不住强烈的好奇心,迫不及待地开始看了起来。
一边看,崇祯一边微微颔首:
‘秦汉六朝以来,有叛将而无叛兵……‘
‘至唐中叶以后,则藩镇兵变比比皆是……‘
‘盖藩帅既不守臣节,亦不知天子为何物……‘
‘为天子者,既虑其变而为肘腋之患,欲结其心以为爪牙之助,遂不敢制以威令,而徒恃厚其恩施,此骄兵之所以益横也。‘
最后这一句,崇祯彻底被震撼了!
这句话直白地告诉自己,正是由于自己担心辽西将门成为‘肘腋之患‘,对他们‘厚其恩施‘,才是导致骄兵‘益横‘的最大原因!
崇祯叹了口气,不住的点头。
那帮该死的武夫,朕恨不得将他们千刀万剐!
再往下看,这人竟然提出一个大胆的建议,说是要做自己的一颗钉子,扎入辽西将门之中!
‘钉子……‘崇祯反反复复地重复着这个词语,待回过神来以后,迫不及待地打开了封条,看见了答卷者的名字
‘张力?‘
……
在偏殿中苦等了两个时辰之后,礼部尚书徐光启终于出现在了张力的眼前。
众考生立刻站了起来,纷纷将目光投向了徐光启。
张力也不例外,看向徐大人的眼光也带着一丝期许……
徐光启一眼就看见了张力,不经意地匆匆一瞥之后,整了整嗓子,朗声道:‘名次已定,大家以后都是天子门生了!皇上在太和殿等着大家呢,都检查仪容。切不可失了礼数!‘
众人的仪容那都是再三检查了的,毕竟谁也不希望自己在传胪大典上丢脸……
徐光启领着一众考生,从偏殿走出,径直往太和殿而去。
张力的心也悬了起来。刚才徐大人有意无意地看了自己一眼,到底是何意?
是自己高中一甲?
还是名落孙山呃,虽然殿试不做淘汰,可是最后几名的话,也就是授个外省县令的官儿而已。
尼玛不能吧。混了这么久,混个县令,那本少爷还不如一头撞墙死了算了?
太和殿乃是故宫三大殿之首,此刻崇祯皇帝高座在龙椅之上,颇有些紧张地看着宫门之外。
那个张力,到底是什么模样呢?
千万不要是五六十岁的老叟啊,若是垂垂老矣之人,又岂能对抗如狼似虎的辽西将门?
‘新科进士到‘礼部官员们扯起了大嗓门,高声呼喊。
张力跟在大部队之中,亦步亦趋。
臣子在皇宫内走路。讲究个‘趋‘字。
趋,意思是低头小步快行。
张力‘趋‘行到了太和殿内,站在了队伍靠后的位置。
整个进士队伍在文武百官的身后,由于没有朝服官帽,所以很明显就能与大臣们分辨出来。
张力注意到,一名先前没有露面的中年官员,独自一人走到太和殿正中的御道前,高声呼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张力微微颔首,想必这就是传胪官了吧?
大殿内文武百官哗啦啦地跪了下来,新科进士们也不例外。众人一齐山呼: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崇祯打起了十二分精神,肃容道:‘众卿平身!‘
大殿内所有臣子们这才站了起来,张力也站了起来。
那传胪官转过身来,开始唱名!
‘叶天成。一甲第一名,福建福清‘
在众人艳羡的眼光中,徐静萍走出了队列……
张力的心也提到了嗓子眼上,静萍妹子啊,你可千万顶住啊!
徐静萍没有让张力失望,举止相当得体。并无半分不妥,躬身立于殿前。
‘陈正操,一甲第二名,北直隶顺天府‘
一听到这个名字,张力不免有些失望。
唉,榜眼是没戏了!
不过这陈正操也算是个熟人,先前在徐光启大人府中也有过一面之缘
陈正操也走出队列,隐隐站在徐静萍身后,整个人也激动得浑身发抖……
一甲只有三人,现在状元和榜眼都已经名花有主了。
张力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上,拳头握得很紧,手心中全是汗水。
一甲啊,还有最后一个位置了!
张力忽然感觉这一刻时间停止了一般……
‘张力,一甲第三名,山东蓬莱‘
哗,大殿内隐隐发出了一阵低声惊呼。
甚至这第三名探花郎的悬念,比第一名状元还要足!
状元名花有主之后,大家还想着榜眼;榜眼尘埃落定之后,众人就指望着探花;而探花一锤定音之后
余者众人一甲就没戏了!
张力赶忙收敛起心神,‘趋步‘走出了队列。
这一瞬间,所有人的目光全部集中到了一甲三人身上。
徐静萍在前,陈正操在左后,张力在右后,三人呈‘品‘字形站立。
‘叶天成,一甲第一名,福建福清‘
第二次唱名开始,一甲三人传胪官会连唱三次!
‘张力,一甲第三名,山东蓬莱‘
每唱到一个名字,由多个侍卫接力高声重复着从殿内传向殿外……
崇祯皇帝的眼光死死盯住张力,对‘叶天成‘和陈正操正眼也不瞧!
就在刚才评卷之时,自己本来是将张力的卷子放到了第一沓第一篇。
当自己正要写上‘一甲第一名‘五个大字之时,忽然想起了一事。
这状元的卷子,按惯例是要公之于众的,这可就大大不妥了……
最终自己将张力的卷子放在了第三篇就探花吧,探花试卷朕‘留中不发‘,外臣也说不出什么来。
崇祯又看了一眼张力,此人眉清目秀。仪表堂堂,望之就是名臣之相呀!
没准他就是大明中兴之臣,不过正所谓少年得志,还是需要打磨一番
崇祯心中无限yy着自己‘高明‘的驭下之术。一时间无法自拔,整个人明显有些走神了。
张力并不知道崇祯心中所想,心中满满的全是感概!
这一天,自己等了好久!
人生有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古人诚不我欺!
此时一甲三人唱名结束之后。又开始接着唱二甲、三甲进士的姓名、名次、籍贯。
不过这些人只唱名一次,是不能享受‘三唱其名‘的待遇。
传唱完毕,传胪官引导一甲三名的状元‘叶天成‘、榜眼陈正操、探花张力,走到天子座前的阶下迎接殿试榜。
张力心中稍稍有些遗憾,毕竟自己不是状元,看静萍妹子位置居中,且稍前于陈正操和自己。
静萍妹子正好站在第一块御道石正中镌刻的巨鳌头部,独个踏占在鳌头之上……
张力心中有些小小的酸意,尼玛,原来这就是‘独占鳌头‘!
状元‘叶天成‘接过金榜。带着身后一众进士,山呼万岁之后,传胪仪式才算是告一段落。
就在此时,崇祯皇帝突然开口了,而且话题有些‘不合时宜‘。
‘众位爱卿以后便是天子门生,要多多为国家效力!眼下国家多事,需要尽快安排职位,辅臣们今日便议一议,看看一甲之人授予何职妥当。‘
崇祯这话一落地,在场文武大臣都有些吃惊。
原本按照惯例。分授官职乃是吏部的事儿,等传胪大典结束之后,过几日才开始讨论的。
怎么皇上如此着急,竟然要当庭讨论一甲的官职?
这。这不合规矩呀!
崇祯压根也不管大臣们的反应,嘴里淡淡地蹦出几个字:‘首辅次辅留下,一甲三人留下。其他人都散了吧……‘
大臣们虽说不明白皇上为什么要这么做,可是圣上金口一开,又有何人敢不尊?
不多时,太和殿内众文武大臣们便走得干干净净。
大殿内只留下了首辅周延儒。次辅温体仁,还有就是新科状元、榜眼和探花了。
周延儒心中有些焦虑,原本叶天成向自己表过忠心,说是愿意去兵部‘潜伏‘,这也算是一招妙棋,可以起到牵制温体仁的作用。
现在皇上单独留下一甲三人,还说要现场授予官职,难道皇上对叶天成另有任用?
唔,这也是相当有可能呀!
毕竟叶天成是老太师叶向高之孙,皇上高看一眼,另授官职也说得过去。
一旁的温体仁瞥了周延儒一眼,心中实在是乐开了花。
自己原本对这些东林党进士就有了针对的预案,现在皇上将人留了下来,那是再好不过的了……
崇祯微笑着看向张力,你既然要做辽东的钉子,朕便成全你!
朕拭目以待,看看你做得如何?
一甲之人让吏部拟选官职,肯定是供职翰林院了,朕今日就不通过吏部,直接由朕来指定。
崇祯的心思众人自然是不知道的,除了张力。
张力已经猜测到了崇祯的用意,肯定是要派自己去辽东了……
只不知给自己一个什么官职呢?
总兵、副将什么的那是武官系统,与文官系统毫不相干。
官掌兵权的话,最大的是督师,再下来是巡抚、道台等等。
张力用余光瞥了龙椅上的崇祯一眼:
皇上啊,给本少爷赏个什么官呢?
弼马温的不要啊!
第221章殿试
‘一钉子辽东大定……‘崇祯喃喃自语道,脸色开始潮红起来。
这人莫不是不学无术?
策论居然用这么直白的口头语答卷?
不应该呀,先前不是都通过会试了么,怎么可能有不学无术之人呢?
呃,这人的卷子被周延儒评定为最末一等……
崇祯按捺不住强烈的好奇心,迫不及待地开始看了起来。
一边看,崇祯一边微微颔首:
‘秦汉六朝以来,有叛将而无叛兵……‘
‘至唐中叶以后,则藩镇兵变比比皆是……‘
‘盖藩帅既不守臣节,亦不知天子为何物……‘
‘为天子者,既虑其变而为肘腋之患,欲结其心以为爪牙之助,遂不敢制以威令,而徒恃厚其恩施,此骄兵之所以益横也。‘
最后这一句,崇祯彻底被震撼了!
这句话直白地告诉自己,正是由于自己担心辽西将门成为‘肘腋之患‘,对他们‘厚其恩施‘,才是导致骄兵‘益横‘的最大原因!
崇祯叹了口气,不住的点头。
那帮该死的武夫,朕恨不得将他们千刀万剐!
再往下看,这人竟然提出一个大胆的建议,说是要做自己的一颗钉子,扎入辽西将门之中!
‘钉子……‘崇祯反反复复地重复着这个词语,待回过神来以后,迫不及待地打开了封条,看见了答卷者的名字
‘张力?‘
……
在偏殿中苦等了两个时辰之后,礼部尚书徐光启终于出现在了张力的眼前。
众考生立刻站了起来,纷纷将目光投向了徐光启。
张力也不例外,看向徐大人的眼光也带着一丝期许……
徐光启一眼就看见了张力,不经意地匆匆一瞥之后,整了整嗓子,朗声道:‘名次已定,大家以后都是天子门生了!皇上在太和殿等着大家呢,都检查仪容。切不可失了礼数!‘
众人的仪容那都是再三检查了的,毕竟谁也不希望自己在传胪大典上丢脸……
徐光启领着一众考生,从偏殿走出,径直往太和殿而去。
张力的心也悬了起来。刚才徐大人有意无意地看了自己一眼,到底是何意?
是自己高中一甲?
还是名落孙山呃,虽然殿试不做淘汰,可是最后几名的话,也就是授个外省县令的官儿而已。
尼玛不能吧。混了这么久,混个县令,那本少爷还不如一头撞墙死了算了?
太和殿乃是故宫三大殿之首,此刻崇祯皇帝高座在龙椅之上,颇有些紧张地看着宫门之外。
那个张力,到底是什么模样呢?
千万不要是五六十岁的老叟啊,若是垂垂老矣之人,又岂能对抗如狼似虎的辽西将门?
‘新科进士到‘礼部官员们扯起了大嗓门,高声呼喊。
张力跟在大部队之中,亦步亦趋。
臣子在皇宫内走路。讲究个‘趋‘字。
趋,意思是低头小步快行。
张力‘趋‘行到了太和殿内,站在了队伍靠后的位置。
整个进士队伍在文武百官的身后,由于没有朝服官帽,所以很明显就能与大臣们分辨出来。
张力注意到,一名先前没有露面的中年官员,独自一人走到太和殿正中的御道前,高声呼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张力微微颔首,想必这就是传胪官了吧?
大殿内文武百官哗啦啦地跪了下来,新科进士们也不例外。众人一齐山呼: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崇祯打起了十二分精神,肃容道:‘众卿平身!‘
大殿内所有臣子们这才站了起来,张力也站了起来。
那传胪官转过身来,开始唱名!
‘叶天成。一甲第一名,福建福清‘
在众人艳羡的眼光中,徐静萍走出了队列……
张力的心也提到了嗓子眼上,静萍妹子啊,你可千万顶住啊!
徐静萍没有让张力失望,举止相当得体。并无半分不妥,躬身立于殿前。
‘陈正操,一甲第二名,北直隶顺天府‘
一听到这个名字,张力不免有些失望。
唉,榜眼是没戏了!
不过这陈正操也算是个熟人,先前在徐光启大人府中也有过一面之缘
陈正操也走出队列,隐隐站在徐静萍身后,整个人也激动得浑身发抖……
一甲只有三人,现在状元和榜眼都已经名花有主了。
张力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上,拳头握得很紧,手心中全是汗水。
一甲啊,还有最后一个位置了!
张力忽然感觉这一刻时间停止了一般……
‘张力,一甲第三名,山东蓬莱‘
哗,大殿内隐隐发出了一阵低声惊呼。
甚至这第三名探花郎的悬念,比第一名状元还要足!
状元名花有主之后,大家还想着榜眼;榜眼尘埃落定之后,众人就指望着探花;而探花一锤定音之后
余者众人一甲就没戏了!
张力赶忙收敛起心神,‘趋步‘走出了队列。
这一瞬间,所有人的目光全部集中到了一甲三人身上。
徐静萍在前,陈正操在左后,张力在右后,三人呈‘品‘字形站立。
‘叶天成,一甲第一名,福建福清‘
第二次唱名开始,一甲三人传胪官会连唱三次!
‘张力,一甲第三名,山东蓬莱‘
每唱到一个名字,由多个侍卫接力高声重复着从殿内传向殿外……
崇祯皇帝的眼光死死盯住张力,对‘叶天成‘和陈正操正眼也不瞧!
就在刚才评卷之时,自己本来是将张力的卷子放到了第一沓第一篇。
当自己正要写上‘一甲第一名‘五个大字之时,忽然想起了一事。
这状元的卷子,按惯例是要公之于众的,这可就大大不妥了……
最终自己将张力的卷子放在了第三篇就探花吧,探花试卷朕‘留中不发‘,外臣也说不出什么来。
崇祯又看了一眼张力,此人眉清目秀。仪表堂堂,望之就是名臣之相呀!
没准他就是大明中兴之臣,不过正所谓少年得志,还是需要打磨一番
崇祯心中无限yy着自己‘高明‘的驭下之术。一时间无法自拔,整个人明显有些走神了。
张力并不知道崇祯心中所想,心中满满的全是感概!
这一天,自己等了好久!
人生有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古人诚不我欺!
此时一甲三人唱名结束之后。又开始接着唱二甲、三甲进士的姓名、名次、籍贯。
不过这些人只唱名一次,是不能享受‘三唱其名‘的待遇。
传唱完毕,传胪官引导一甲三名的状元‘叶天成‘、榜眼陈正操、探花张力,走到天子座前的阶下迎接殿试榜。
张力心中稍稍有些遗憾,毕竟自己不是状元,看静萍妹子位置居中,且稍前于陈正操和自己。
静萍妹子正好站在第一块御道石正中镌刻的巨鳌头部,独个踏占在鳌头之上……
张力心中有些小小的酸意,尼玛,原来这就是‘独占鳌头‘!
状元‘叶天成‘接过金榜。带着身后一众进士,山呼万岁之后,传胪仪式才算是告一段落。
就在此时,崇祯皇帝突然开口了,而且话题有些‘不合时宜‘。
‘众位爱卿以后便是天子门生,要多多为国家效力!眼下国家多事,需要尽快安排职位,辅臣们今日便议一议,看看一甲之人授予何职妥当。‘
崇祯这话一落地,在场文武大臣都有些吃惊。
原本按照惯例。分授官职乃是吏部的事儿,等传胪大典结束之后,过几日才开始讨论的。
怎么皇上如此着急,竟然要当庭讨论一甲的官职?
这。这不合规矩呀!
崇祯压根也不管大臣们的反应,嘴里淡淡地蹦出几个字:‘首辅次辅留下,一甲三人留下。其他人都散了吧……‘
大臣们虽说不明白皇上为什么要这么做,可是圣上金口一开,又有何人敢不尊?
不多时,太和殿内众文武大臣们便走得干干净净。
大殿内只留下了首辅周延儒。次辅温体仁,还有就是新科状元、榜眼和探花了。
周延儒心中有些焦虑,原本叶天成向自己表过忠心,说是愿意去兵部‘潜伏‘,这也算是一招妙棋,可以起到牵制温体仁的作用。
现在皇上单独留下一甲三人,还说要现场授予官职,难道皇上对叶天成另有任用?
唔,这也是相当有可能呀!
毕竟叶天成是老太师叶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