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辽东钉子户-第2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爷,还请进城吧,已经准备好了接风洗尘的酒宴。”

    张恪点头笑道:“熊大人费心了。”

    熊廷弼在前面领路,一直到了总督府大厅,分宾主落座。张恪看了看四周,笑道:“熊大人,让他们都下去吧,我有几句话,想单独聊聊。”

    “这个……好吧,你们都下去。”

    打发走了众人,张恪突然一笑:“熊大人,我想问问你在辽东的事情?”

    “怎么,王爷,您还记仇不成?”熊廷弼脸色顿时沉了下来,怒道:“你兄长的案子老夫的确做得不对,可是当时什么情况,岂容大兴邢狱,就算是能重来一遍,老夫还会如此。”

    张恪看着色厉内荏的熊廷弼,微微一笑。

    “熊大人,我大哥的事情就不说了,你可记得宽奠六堡?”

    “什么?”

    熊廷弼像是被雷击中一般,手一哆嗦,酒杯落在地上,脸上写满了惶恐。

    “张恪,你想说什么?”

    “不想说什么,你可知道,当年有个千户叫做张海川?不巧得很,那个人就是本王的父亲。”

    啊!

    熊廷弼的嘴巴张得老大,他实在是不敢相信,一生之中,熊廷弼两次入辽为官,怎么两次都和张家人扯上了关系,这世上要是有个诺贝尔倒霉奖,他熊廷弼当之无愧。

    “你,你想公报私仇?”

    张恪抓起酒杯,一饮而尽,冷笑道:“怎么会,你熊大人贯会制造冤狱,害得我爹十几年流离失所,有家不能回,害得我大哥差点掉了脑袋。新仇旧恨,杀了你怎么能解气,本王会让你尝尝什么叫做被冤枉的滋味。”

    熊廷弼眼睛瞪得老大,人无杀虎意,虎有害人心!他一心想避开张恪,没想到竟然是这么个结果。

    “张恪,你好歹也是朝廷的王爷,因为私怨构陷部堂大员,你就不怕圣上的雷霆之怒吗?”

    “哈哈哈,哈哈哈!”张恪笑得眼泪都出来了。

    “熊廷弼,皇帝的雷霆之怒只会落到你的头上,来人,把他给我压下去。”

    义州兵涌进来,把熊廷弼生拉硬拽,拖了下去。这时候张峰也走了进来,对着兄弟说道:“老二,熊廷弼这个老东西干脆杀了算了,何必麻烦!”

    “杀人不过是一刀,我要让他死得更痛苦。”张恪随即拿出了一封奏本。

    张峰眼前一亮:“二弟,你要弹劾熊廷弼?”

    “非也,我要给他请功。”

    张峰顿时傻眼了,一头雾水,张恪哈哈一笑:“大哥,你瞧好吧!”

    有人用六百里急递,把张恪的奏本送进来京城,转过天崇祯就亲自批示,血红的字迹赫然写着:熊廷弼欺君罔上,勾结白莲,不知羞耻,传首九边!(未完待续。。)

第五百四十七章 晋商的手段

    一碟花生米,二两老白干,三两猪头肉……简单的酒菜,摆在了张恪和张峰兄弟俩中间,这点东西确实不像王爷会吃的,其实也确实不是吃的,只是摆着好看。

    张峰彻底迷糊了,他捧着崇祯的圣旨,反反复复看了好几遍,又把张恪所写副本拿出来,一个字一个字的读着,可是怎么看,也看不明白。为嘛请功的折子会变成催命符,张峰这辈子都没有死过这么多脑细胞。

    啪。

    把折子和圣旨都放在桌子上,突然拿过蜡烛,对着折子就烤了起来。

    “二弟,我猜你准是用药水写的折子,用火一烤,啥罪证都出来了!”

    我有那么笨吗!

    张恪彻底被打败了,拉住了神经兮兮的大哥,无奈地说道:“这么容易点事,我用得着费那个劲吗!”

    “那你倒是说说,怎么让皇上下旨杀熊廷弼的?”

    “呵呵,咱们这位崇祯皇帝啊,自诩英明,又有点神经兮兮的。我这次一共上了两道本章,第一道是说扫荡白莲匪徒,清理宣府军队的,这里面写了不少白莲教残害百姓的罪证、下一道则是以我和熊廷弼谈话,了解他多年的辛劳为名,向圣上请功。”

    张峰点点头:“没错,就是如此,还有什么玄机吗?”

    “当然有了。”张恪拿起了第一道奏折,笑道:“这里面写的白莲教蛊惑百姓,作恶杀人,地点和人数,与第二道奏疏当中熊廷弼诉说自己功劳的地方差不多。”

    “啊!”

    张峰忍不住惊呼一声,他骤然明白了张恪的手法,忍不住说道:“这,这不太厚道吧!”实际上他想说的是这也太缺德了吧!

    两道奏疏一前一后,就算正常人看了。都会怀疑熊廷弼是杀良冒功,更何况又牵涉到白莲教。自然而然就会让人联想到熊廷弼包庇白莲教,白莲教杀死了人,他不但不剿灭,相反还拿着死人的脑袋冒功。

    要不这些年宣府都没有了鞑子侵扰,怎么会立了那么多功劳。

    崇祯绝对是最多疑的君王。听说妻子是扬州人,又会唱小曲,他都要派人去调查,看看是不是瘦马出身。

    对妻子尚且如此,对大臣更别说了。何况熊廷弼还是准阉党!

    党附魏阉。勾结白莲,虚报战功,残害百姓……足够了,一道旨意下达,直接开刀问斩,并且传首九边。

    至于上本的张恪,追查白莲教,清理军中害群之马,做得都非常好。可是后面竟然被熊廷弼迷惑。替罪人上书请功,实在是糊涂。念在功劳为主,只是下旨申饬,并且在旨意当中。交代张恪要用心做事,识破伪装,把大奸似忠之徒全都清理干净云云……

    “二弟,你这招倒是厉害。只是白白挨了一顿训斥,总有些不划算。”

    “哈哈哈,大哥。你还没想明白,要是我不卖一个破绽,天子怎么会这么兴高采烈的杀熊廷弼?还放手让我继续做!”

    作为上位者,总喜欢显示自己比下属高明,别人想不到的事情,他能够想得到。做下属的不光要把事情做好,还要把露脸显示智商优势的机会留给上位者。

    就拿崇祯来说,他发现了张恪没有发现的东西,自然就会觉得自己比起威震天下的安东王还要高明,巴不得杀了熊廷弼,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而且张恪借着给熊廷弼请功的机会,又洗刷了自己,使得崇祯没觉得他要拿下九边,因此放权给张恪,让他继续巡边……

    有些东西说穿了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可是却牵涉到了对人心最深刻的把握。无形之中,张恪借着对崇祯性格的把握,轻描淡写地诛杀了熊廷弼。

    简直就是无招胜有招,厚黑功力爆表!

    张峰听完之后,除了佩服,还是佩服。

    “老二,哥要是有四个大拇指,全都给你!”张恪叹服道:“你以前也挺厉害的,抓住把柄之后,穷追猛打,不达目的不罢休。可是你现在都学会杀人于无形了,进步也太快了!”

    被大哥恭维着,张恪还是十分受用,微微笑道:“大哥,这下子有了皇上的尚方宝剑,咱们可以随便处置九边了,下一步你看该如何?”

    张峰略微思量一下,这几年为了不被兄弟甩的太远,张峰也下了很多功夫,最起码把蒙古和九边的情况都弄了个门清。

    “二弟,九边里面最重要的是四处,辽东,蓟镇,宣府,大同,如今前三处都在我们的手中,眼下最该做的是两件事情,第一是尽快在宣府推行屯田制度,把地方掌控起来。第二就是进军大同,把山西掌握在手里。晋商的老巢落到了我们刀锋之下,想怎么处置,就怎么处置!”

    张恪听完,微微颔首。大哥所想和自己差不多,只是进入大同就等于和晋商彻底撕破脸皮,也好,就看看谁更狠……

    次日,宣府城外,无数百姓聚集着,在人群的中间,足有上千人黑压压的跪着,半空中挂着犯由牌,写着他们的罪行。

    “白莲逆党,密谋造反,罪不容诛,奉皇命,斩杀白莲匪类。”

    有识字的百姓念了出来,大家都竖着耳朵听着,敢情都是白莲教的,那可真该杀。但是也有些百姓偷偷一看地上的人,认了出来。

    哪里是白莲教匪,分明是他们村里的军户,平时游手好闲,做了家丁之后,更是有恃无恐,专门欺负大姑娘小媳妇,简直就是一大祸害。

    “不管是白莲教也好,还是地痞流氓也好,总之死了最好!”

    百姓心声如此,当义州兵举起火铳,一排排的枪声响起,硝烟弥漫,血腥味刺鼻。百姓们一次次拍手称快,胸中的怨气仿佛都消失了。

    很快有专门人员砍下了人头,用生石灰处理好,即刻送到了京城。

    崇祯亲自过问,听说有这么多白莲教,立刻兴奋起来。果然没错,要不是总督熊廷弼纵容,哪里会有这么多的乱匪,熊廷弼太该杀了!

    “王伴伴,你说光是砍脑袋是不是便宜了熊廷弼,朕看该判绞刑,就算灭九族也不为过。”

    这是多大的恨啊,王承恩这个汗颜。只能说道:“主子,熊廷弼的人头已经砍下来了,正在九边各处展览呢!”

    言下之意已经惩罚了,就不要再追究了。

    “嗯,便宜他了。”崇祯突然有些落寞,叹道:“哎,皇兄留下了这么个烂摊子,朕苦心焦思,国势竟然越发困顿,陕西那边又出了流寇,该如何是好啊?”

    真是天启的罪过吗?

    王承恩当然不能说实话,只有安慰道:“主子宵衣旰食,老奴看着都心疼。正所谓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主子刚刚登基,再高明的医生也不能药到命除, 不过依老奴之见,要不了几年,大明就会蒸蒸日上,中兴有望。不然也对不起主子的辛劳啊!”

    “巧嘴的奴婢。”崇祯轻笑了几声,又捧起了堆积如山的奏折,美滋滋的看着……

    熊廷弼被杀,脑袋传到了九边,这个消息迅速传遍各地,临近的大同最先得到了消息,几个晋商世家第一时间聚集到了范家,和范永斗凑在一起商量对策。

    黄云发家里头经营木材皮草声音,在两淮和长芦都有盐田,财力雄厚。他先开口说道:“诸位,熊廷弼是我们运作过来当总督的,说白了就是想凭着他的本事抵挡张恪的势力。可是熊廷弼轻轻松松就被张恪干掉了,一点作用都没有,实在是饭桶,无能!”

    另一位豪商王大宇苦笑道:“张恪手上有兵权,上面皇帝又支持,别说熊廷弼,换成任何一个人,也没有办法抗衡。熊廷弼死就死了,我们该想想咱们要如何办。”

    范文生作为范家的人,也算是主人,他突然说道:“兄长,还有诸位,我们和张恪也算是伙伴,尤其是羊毛生意,每年都有二三百万的进项,是不是能合作……”

    他的话没说完,翟堂就站了起来,他眉清目秀,温文尔雅,可是一发火,绝对骇人。

    “什么合作?张恪垄断了销售,尤其是海外销售,我们辛辛苦苦收上来羊毛,纺成线,织成呢绒,全都被他低价收购,我们就赚一点辛苦钱!这算什么,堂堂晋商,几百年的传承,老祖宗的脸都被我们丢干净了,吃人家的残汤剩饭,你不害臊,我还要这张脸呢!”

    兄弟被骂了,范永斗脸色一沉。

    “翟兄,光发火没用,我们现在要的是办法,张恪大军压境,马上就到大同了。我刚刚得到消息,说是有人在暗中调查永丰号,我估摸着是张恪察觉了咱们的行动。”

    轰!

    全场的众人脸色都是一白,有几个更是不自觉的流出了冷汗。

    “范兄,这玩笑可开不得啊!”

    “谁和你开玩笑了,别总以为自己英明,别人都是傻子。说实话,我们还是太急了,露出了马脚。”

    翟堂眉头深锁,说道:“范兄,事到如今,我看也没有好说的,大不了就和张恪来个鱼死网破。”

    王大宇摇头道:“说得轻巧,可是哪里有人马,再说了,也未必是张恪的对手。”

    翟堂眼珠转了转,突然神秘一笑。

    “要说人马,我们手上还真有,只要他们杀来,张恪就没有精力对付我们了。”

    范永斗微微一愣,询问道:“莫非翟兄说的是蒙古人?”(未完待续。。)

第五百四十八章 王爷的心思

    拿下了宣府之后,琐碎的事宜一堆。

    张恪把原有的士兵几乎都驱逐出境,地方上的流氓地痞,帮闲恶棍也都以白莲教匪的名义清洗了,宣府的地面算是干净了。

    可是面临的问题同样不少,缺少军队保护,需要编练新军,缺少青壮劳动力,需要大量移民。至于开垦田地,修建水利设施,重新清查人口,编订黄册等等问题不一而足。

    好在杜擎经验丰富,张恪拿出的二百万两银子几乎都收了回来,另外一百万石的粮食已经陆续运到。

    凭着这些东西,杜擎完全有能力招募人手,快速恢复宣府的生机,张恪也不担心。他把目标锁定在了更为重要的大同镇。

    ……

    “张大人,明天王爷领着大军就要赶到大同,在下提前来通知一声,王爷奉旨巡边,要查的是两件事情,第一是各地人马数量,第二是军需储备,你要准备好名单清册。等王爷来到,立刻献上,当然了王爷只会亲自调查,看看其中是否有出入。”

    朱传志大喇喇对着大同巡抚张宗衡说着,语气之中,甚至有点教训属下的味道。放在以往朱传志绝对没有这个胆子,文贵武贱不说,他一个小小的游击,距离封疆大吏差着太远了。

    可是自从熊廷弼稀里糊涂被杀了之后,朱传志就立刻不一样了,他彻底看清了跟着的主子是个什么样的狠角色,胆气壮了起来。

    “张大人,王爷可是眼里不揉沙子的,你千万不要学熊廷弼哦!”

    吸!

    被一个粗鄙武夫教训,张宗衡脸色一沉,怒火都蹿到了顶梁,可还是勉强压了下去。勉强挤出一个笑容。

    “多谢朱大人提醒,还请回禀安东王。下官一定努力办到,只是……”

    朱传志将眉头一挑,面带不快。

    “怎么,张大人还想讲条件吗?”

    “不敢不敢!”张宗衡连忙笑道:“朱大人也是宣府的老人,宣大的情况您是知道的,熊廷弼这些年弄得人心惶惶,各处账目混乱,想要弄清楚,也不是一时半会儿的能做到的。”

    反正熊廷弼都被传首九边了,把什么罪过推到他的身上。也没有什么负担。

    可是朱传志并不买账,冷笑道:“张大人,你身为大同的巡抚,赞理军务,有多少兵,有多少粮,都是你的分内职责。这要是弄不清楚,不是和不知几碗饭能吃饱一样吗?简直让人可发一笑!”

    “这个!”

    张宗衡一咬牙,心里都骂翻了。朱传志,狗屎,就是小人得志!无奈,这个小人背后站着的主子太可怕了。他还要陪着笑脸。

    悄悄从袖子里掏出一沓银票,十分自然低塞到了朱传志手里。

    “朱大人,一路风尘仆仆,实在不容易。买两包茶喝吧。”

    朱传志偷眼一看,每张都是二百两,一共十张。两千啊!

    出手还真大方!

    以往都是他给文官送礼,什么时候巡抚大人竟然给他送礼了,简直太阳从西边出来。望着可爱的银票,一个字爽!两个字,真爽!

    朱传志有心装装清高,义正辞严地驳斥张宗衡,可是转念一想,又压下了念头。毕竟还不清楚王爷的心思,他别把事情搞砸了。

    “张大人太客气了,下官尽力向王爷陈情,至于结果如何,还要看王爷的心思,我就先告辞了。”

    朱传志起身,突然做出了一个谁都想不到的动作,伸出手爪子拍了拍张宗衡的肩头。笑道:“张大人,王爷对待自己人一向宽宏大度,可是对于那些心怀叵测之徒,更不客气,你可要想好该怎么办。下官在宣大多年,好歹眼明心亮,想玩什么把戏,不用王爷,就是我这一关都过不去!”

    说完之后,他扬长而去,只留下张宗衡傻愣愣站在原地。身躯将要站起还没站起,好像被点了穴一般。

    手下的家丁都吓了一跳,老爷这是肿么了,难道中邪了?

    管家跑过来,正要搀扶张宗衡,突然之间,张宗衡抓起了桌子上的茶杯,猛地掷出去,摔得粉粉碎!

    “小人,朱传志,谁给你的狗胆,敢教训老夫!欺人太甚,欺人太甚!”朱传志嘴唇哆嗦,气得又青又紫。

    放在以往,朱传志这样的东西来拜会他,连大堂都进不了,能得到一声哼,就算是天大的造化。

    好么,登鼻上脸,敢说老夫不知道吃几碗干饭,还有这么欺负人的吗?

    张宗衡只觉得肚子里一股怨气,不停的搅动,简直要爆炸了。摔了茶壶茶碗,还不解气,把屋子里能摔的瓷器都摔了,状若疯癫,好像野兽。

    正在他暴怒之时,突然外面一阵脚步声,走进来一个少年。

    只见此人十六七岁的模样,身形清瘦,一身淡蓝色的儒衫,戴着方巾,头上插着汉玉的簪子。往脸上看去,顿时让人叫绝,清秀的五官,尤其是皮肤细嫩,嫩的几乎出水,哪里是个男子,竟然胜过无数女人。

    看到了此人进来,张宗衡脸色稍微缓和下来。

    “是珍儿来了,爹心情有些不好,你下去读书吧!”

    来人微微一笑,顿时羞煞娇花。

    “爹,孩儿正是给您老开解而来。”

    张宗衡眉头一皱,说道:“珍儿,爹都被气死了,正好,你有什么见识,只管说就是了。”

    来人步子轻快,躲过满地的碎瓷片,坐在了张宗衡的对面,微微一笑。

    “爹,孩儿以为当下是您老的生死关,若是押对了宝儿,飞黄腾达,若是押错了,只能身首异处。”

    “嗯!”

    张宗衡目光深邃,思量半天,犹疑地问道:“珍儿,难道爹就不能不押宝吗?”

    少年郎微微摇头,露出贝齿,笑道:“爹想两边讨好?那就是两边都不讨好,只要人家分出了胜负,爹爹的下场只怕不会好。”

    张宗衡也不是傻瓜,他在九边多年,对晋商不说知根知底,也是了解一些。从张恪在宣府的举动,可以看得出来,他一定要把大同彻底掌握在手里,那就等于是动了晋商的命根子,他们岂会善罢甘休。

    事实上已经有人找到了张宗衡,让他给张恪下绊子,而且还送来了二十万两!

    “珍儿,其实爹是不想和那帮老西儿打交道,可是无奈何张恪太小瞧我,竟然派了个朱传志过来,简直欺人太甚!”

    少年郎突然噗嗤一笑:“爹,您老怎么糊涂了,安东王派了朱传志可是别有深意啊!”(未完待续。。)

第五百四十九章 开中法

    陪着张恪视察巡边并不是一个享受的事情,谁也不知道这位王爷下一步会干什么,这不,距离大同还不到二十里,突然停下了战马。

    张恪走到了路边的荒地旁,低着头仿佛找宝一样,到处看了看,突然拔出佩刀,用力掘地,弄得沙土满天飞。

    这下子可把卢象升他们吓坏了,急忙跑过来。

    “王爷,您哪能干这个活,还是让我们来吧!”

    张恪沉着脸,说道:“把这块挖出一丈的坑出来,限时半个时辰。”

    “王爷您瞧好吧!”

    卢象升信心十足,一摆手,招来五个工兵,都拿着铲子,卢象升给他们划出一个五尺见方的地方,五个棒小伙子挥动铲子,简直就是小号的挖掘机,地面上的土越堆越高。

    张恪直起腰,向四周眺望,不时摇头,叹气。

    “王爷,大同的官民都在等着呢,我看您还是赶快去大同吧,省得误了吉时。”

    “吉时?本王又不入洞房,要吉时有什么用?”

    卢象升这个汗啊,他认识张恪也好几年了,要说精明这位王爷比谁都精明,可是偏偏有些人之常情,张恪却总是不在乎。

    “王爷,您贵为王爷,又是钦差,入城当然需要吉时,再说了,一路风尘劳碌,也该休息休息。”

    “我不累。”

    一句话,差点堵卢象升一个跟头儿,您不累可是我们累啊,在荒郊野地折腾个什么劲啊!

    正在卢象升不知道怎么劝说的时候,突然远处出现一道龙卷风,霎时间天地之间多了一道暗黄色的柱子,地面的沙石草棍都跟着飞上了天空。

    义州兵好在训练有素,车营急忙围成一个圈,把张恪和卢象升等人都保护起来。至于其他的骑兵也都聚集在一起。

    霎时间,龙卷风到了近前,飞沙走石,打在脸上生疼生疼,等了差不多一刻钟,龙卷风才过去,大家身上都多了一层沙石草棍,有几个倒霉蛋脸上都破了皮。

    张峰的额头被砸得青紫一片,他气冲冲跑了过来。

    “老二,就是你事多。要是咱们早点走,不就避过去了吗!”

    张恪不理大哥的责怪,而是叹口气:“俗话说千里桑干唯富涿鹿。宣府能够屯田养兵,只怕大同是不成了。”

    听到张恪的叹息,大家都猛然一惊,原来王爷不是在发神经,而是在考察情况?

    “你们都看看,这一片荒地应该是以往的屯田,看样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