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辽东钉子户-第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等到天放亮的时候,军营的大火被扑灭。作乱的兵痞除了被毙杀,剩下的几乎都被俘虏。

    张恪领着大兵,押着一百多俘虏,浩浩荡荡回到了义州。

    迎着初升的朝阳,士兵身上的铠甲反射耀眼的光,雄壮的队伍就好像天兵天将一般。城中的百姓喜极而泣。

    昨天夜里的一场大乱,有上百户失去了亲人,还有更多的房舍损毁。真正的切肤之痛。百姓们跪在地上,嚎咷痛哭。

    “大人,给我们做主啊!”

    “大人,给我们报仇啊!”

    ……

    看着百姓痛哭流涕,张恪的心里何尝不在自责,要不是故意怂恿,兵变根本不会发生,百姓们也就不会承担如此惨痛的后果。

    可是不破不立,长痛不如短痛,义州的新时代就要来了。

    想到这里,张恪催马到了百姓们的面前,抱拳说道:

    “乡亲们,都是张恪无能,乱兵造反,让大家痛失亲人,家破人亡。请乡亲们放心,所有犯罪之人,张恪一定严加惩处,就在大凌河边,开刀问斩,告慰冤死的百姓!另外所有抄没的犯官家产全都分给受损失的百姓,帮着大家重建家园!”

    报仇,补偿!

    两条全都切中要害,百姓们纷纷擦干了眼泪,就等着看张大人有什么手段。张恪看了一眼侯恂。

    活儿来了!

    侯恂顿时说道:“经过拷问,作乱兵痞全系王青、韩才长等人部下。犯官纵容部下,图谋不轨,不杀不足以平民愤!跟着本官,前去拿人!”

    士兵们得令,紧跟着侯恂,猛扑向王青的府邸。

    其实在昨天晚上,王青府邸所在的街区就被封锁起来,切断了内外的联系。老百姓坐在家里还无所谓,对王青等人,简直就是最痛苦的煎熬。

    坐在家中只能听到爆豆一样的枪声和喊杀声。每一声都像是敲在了心弦上,吓得他一惊一乍,提着心吊着胆,魂儿都飞了一半。不光是王青,韩才长等人也都聚在了府邸,战战兢兢地等着结果。

    没用多久,就能看到火光点点,半个义州都笼罩烟火中,夜空被烧得通红。韩才长一看,顿时气得七窍冒烟。

    “蠢货,饭桶!让他们闹事,谁让他们毁了义州!就算把张恪扳倒,我们也没有好下场,简直就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哎!”郑越绥苦笑道:“韩兄,放火容易救火难,能全身而退就是咱们的福气了!”

    这几个人不停走动,从大厅到院子,不时趴着门缝看看,简直就像热火上的蚂蚁,全都没了主见,也不知道惹出来的一把火会把谁给烧了!

    渐渐的城中城中喊杀声越来越小,明显乱兵撑不住,要落败了。他们心头的阴影越来越大,张恪的手段他们不是没有领略过,杀周雄的时候,那是何等果决!想想真有些后悔,惹这个煞星干什么,无非要点田产和粮食。不是没要命吗!忍下来算了,何必拿小命冒险!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街道上除了零星的声音,再也没有动静了。

    完了!

    大家都不敢相信,可是他们也不得不承认,论起打仗,张恪强过他们一万倍!

    郑越绥面如死灰,一屁股坐在地上,痛哭流涕:“城里的没指望了,就剩下粮草了。要是烧毁了,张恪肯定完蛋了!可是那小子狠啊,他要是临死拉个垫背的,把咱们都弄死,那该多冤啊!”

    “闭上你的臭嘴!韩才长豁然站起,大声说道:“不能再等了,我要出去!”

    “你想找死吗?”

    王青阴沉着脸喝道:“我们不出去,无非是士兵闹饷而已,要是你出去了。张恪扣一个谋反作乱的大罪,我们谁担着?”

    “那也不能坐以待毙啊!”

    王青眼珠转了转,半晌说道:“先上房顶看看情况,要出去也是咱们一起。就说帮着维持秩序。都给我记住了,咱们是一根绳上的蚂蚱,谁也不准怂了!”

    “好!”

    几个人乱哄哄地跑出来,郑越绥不知道哪来的劲头。没用搬梯子,蹭蹭上房了,比起猴子还要灵活。

    “老郑。怎么样了?能看清外面吗?”地上的人焦急的问道。

    “等我再爬高一点,好好看……哎呦!”

    郑越绥一声痛叫,从房上滚下来,软肋部砸在了汉白玉的石阶上,钻心疼痛,他差点昏过去。

    “老郑,没事吧?”

    “有事,有大事啊,来抓咱们的了!”郑越绥哭着说道,也不知是吓的,还是疼的。

    这时候大门处一声巨响,士兵们抱着圆木撞开府门,侯恂领着人马冲了进来。看到了王青等人,他顿时咬牙切齿,自己的仕途差点就毁在他们的手上。

    “全都给我抓起来,一个别放过!”

    “是!”

    士兵们一拥齐上,二话不说就抓人,王青等人一看不是张恪,还有些不服气。

    “你是干什么的,凭什么抓我们?”

    “凭什么?就凭本官是辽东通判侯恂,就凭你们抢夺本官的军粮!”

    王青顿时面色铁青,撞上枪口了。侯恂来了,怕是城外也失败了,一瞬间,天都塌下来。王青面如死灰,身上的力气都被抽空了。

    士兵们把他们捆起来,带了出来。紧接着就有人冲到各家,把家人全都抓得一个不剩。男女老少用绳拴牢,被士兵驱赶着,就向城外的大凌河走去。

    到了河边,一股不祥的感觉扑面而来。

    沿河站满了百姓,一个挨着一个,他们全都怒目而视,眼中燃烧着熊熊火焰,好像吃人一样。二十个身披红绸子的彪形大汉,手里拿着明晃晃的鬼头刀。

    这是要杀人啊!

    王青和韩才长他们互相看了一眼,从对方眼睛里面读到的全是恐惧。真正死到临头,他们扯着嗓子喊起来。

    “饶命啊,闹饷的事情我们一无所知啊!”

    “没错,我们都是朝廷命官,没有朝廷的旨意,不能杀我们啊!”

    “张大人,高抬贵手啊,我们知错了啊,放过小的吧!”

    ……

    十几个男人撒泼打滚,张恪顿时冷笑道:“乡亲们,这些人就是煽动造反,害得大家家破人亡的凶手!”

    啪!

    话还没说完,一颗臭鸡蛋正好击中王青的脑袋。

    “打死他们,一个别放过!”

    老百姓们怒吼着冲上来,咬牙切齿,恨不得把他们都给生吞活剥了。

    王青的脑袋一下子都空白了。

    什么?造反!

    “张恪,老子没有造反,你无耻,诬陷好人!”

    不光是王青,韩才长也反应过来,急忙大声喊道:“我没有造反,欲加之罪何……”

    话没说完,一颗臭鸡蛋正好打在韩才长的脸上,恶臭的液体全都流到了嘴里。士兵们捏着鼻子,把他们带到了木桩前,全都绑好。

    “行刑!”

    “行刑!”

    命令传下来,刽子手将鬼头刀举起,寒光闪过,一颗颗斗大的脑袋,带着不甘落在了黄土上。(未完待续。。)

第一百六十七章 独当一面的压力

    从王青算起,一个指挥同知,两个指挥佥事,五个千总,还有九个把总,全都被送上了断头台,随着刽子手的鬼头刀,鲜血迸溅,人头滚滚。

    大凌河岸,看热闹的百姓无不拍手称快。有些人还大喊:“砍头便宜他们了,凌迟,一个都别放过,一刀刀剐了他们!”

    平心而论,被杀的武官之中,王青的死党最多不过三分之一。其他人多数都是打酱油的,他们看着兵痞作乱,也想趁火打劫,全都撞到了枪口上,让张恪一勺烩了。

    说冤枉,他们的确冤枉。可是看着老百姓解气的样子,张恪坦然了,兵痞作恶多端,到了必须清理的时候。

    侯恂更是狠茬子,杀了王青等人还不过瘾,当即下令,把带头闹事的兵痞也都揪出来,挨个砍头。

    顿时河岸上哭天喊地,刀光闪耀,血光飞溅,愣是把河水都染成了骇人的红色。就连那些刽子手都砍得胳膊肿了,浑身没了力气。

    鬼头刀只砍了一半,从伤口中涌出血水,没死的人在地上不停地抽搐打滚,半晌也不断气,简直就像到了修罗地狱一样可怖!

    “张大人,不是卑职残忍好杀,只是作乱历来都是大罪,要是杀得不够多,咱们也不好向上面交代。”侯恂虚伪的笑道。

    张恪哪里不知道他的心思,不多杀点人,他怎么邀功啊!

    “侯大人,这些人罪有应得,不过运送军粮还要民夫,我看还是别杀光了。能用他们就少惊动普通百姓。”

    侯恂连忙点头:“还是张大人仁慈,就饶过他们吧!”

    兵痞们被通红的河水吓得浑身发软,每次砍头,老百姓的欢呼就像是催命符,萦绕在耳边。他们第一次感到了心虚,做了那么多恶事,报应真的来了!

    有人提泪横流,有人哭爹喊娘,有人大小便失禁……

    知道太阳下山,砍头才彻底结束,五六十具尸体曝露在河边,触目惊心!提醒着每个人,这就是和参将大人作对的下场!

    侥幸逃过一劫的兵痞不知道等待他们的是生不如死的待遇,当他们辛辛苦苦把粮食运到前线之后。又让他们继续做苦役,基本上都活生生累死!

    “张大人,下官已经把平叛的折子拟好了,有什么疏漏,还请张大人指点”

    “哈哈哈,我哪指点文曲星的文章啊!”张恪笑道:“侯大人义州的事情算是结束了。你马上动身去辽阳,不知道侯大人如何看老奴呢?”

    “土贼蛮匪,不值一提!”

    侯恂满不在乎地笑道:“张大人,恕下官直言。老奴做大全都是因为辽东文武懈怠疏忽。倘若辽东上下能有张大人一半用心,只怕老奴早就被荡平了。如今袁应泰袁大人到了辽东,势必振衰起敝,要不了多久就能夺回失地。”

    侯恂说的义正词严。其实这也代表了清流东林的看法。只是可惜他们的判断只对了一半,如果在十年前、二十年前,野猪皮或许真的不值一提。可是到了眼下,大势已成。想要扭转就困难了。

    “侯大人,老奴经营几十年,手下铁骑数万。势力不容小觑。偏偏我大明军队糜烂,冒然出战,只怕会重蹈覆辙。你是袁经略看重的人,侯兄若是能向袁大人多说说,张某感激不尽。”

    侯恂知道张恪见识不凡,顿时也忧心忡忡起来,难道辽东不是建功立业的好地方,相反还是一个大火坑!

    “张大人,您的吩咐下官自然领命,只是实不相瞒,朝中诸公都主张反击老奴。尤其是兵部户部,拖延下去,耗费钱粮军饷太多了,怕是袁大人也承受不住压力。”

    说到底还要看京城的意思,或许只有连续惨败才能彻底打醒虚矫自大的明朝廷吧!

    “侯大人,我这里有个方略,若是真想打,最好选择小打,集中几十倍的兵力,一鼓荡平。只要能不断胜利,对朝廷也算是有了交代,当务之急还是练兵为先。”

    这已经是张恪绞尽脑汁能想到的最好办法了,他把其中的厉害关系和侯恂掰开揉碎,反复讲解,侯恂当然不笨,很快就心悦诚服。

    “张大人放心,下官一定向经略进言。”

    “如此,辽东百姓的安危就拜托侯大人了!”张恪暗暗期盼着袁应泰能听他的建议,多撑一段时间。

    侯恂在义州逗留了五天,把民夫青壮重新聚集起来,和张恪依依惜别,押运着粮草前往辽阳。

    送走了侯恂,屈指一算,快到八月了,卓十三偷偷派人送来了消息,说是入夏以来,万历皇帝多次昏厥,怕是撑不了多久了。

    说起来当皇帝可是一项高难度的工作,经验威望缺一不可,没有足够的历练别想掌控庞大的帝国。

    就拿万历的爷爷嘉靖来说,炼丹修醮,荒唐程度不下于万历,朝中还有一个大奸臣严嵩,折腾得乌烟瘴气。但就是那样,还能平定东南倭乱。

    万历亲政之后,也打赢了三大征,这就是国有长君的好处。平心而论,若是万历再多撑几年,野猪皮未必能占到便宜。

    当然这些假设注定不会成立了,万历的日子已经不多了,接下来的光宗皇帝当了一个月就挂了。天启即位之后,辽东吃了几个惨败,但是好歹天启能重用魏忠贤,压制党争,到了天启后期,辽东局势已经转好了。

    可是偏偏天启也是个短命的家伙,等到亡国之君崇祯上台,靠着清流治国,把名声不好却能办事的阉党摧毁,朝局彻底失控,大明也就走到了尽头。

    梳理历史的脉络,张恪心里很清楚留给自己的时间不多了,必须抓紧时间培植力量,这也是他交好侯恂等人的原因。别忘了胆大包天的袁县令也快要登场了,要是没有足够实力,别说抗击老奴,恢复辽东,弄不好自己都会步毛文龙的后尘!

    想到了这里。张恪顿时觉得再也不能等了。立刻下令,手下干将都被叫了过来。孙有光,李谦,镇抚单宏图三个人也参加了讨论。

    “诸位,王青等人都伏诛了,义州空下了不少位置。本官不是吝啬的人,大家伙都有高升一步的机会。只是你们要拿出自己的真本事,我们今天就商讨一下,该怎么恢复义州的元气?”

    张恪问完之后,在场的众人全都低下了头。用心思索。他们都见识了张恪的强势,跟着这样一个老板,除了实打实的东西,别的都行不通!

    王多闻率先说话了,“大人,卑职这几天询问了一下您在大清堡的所作所为。卑职总结起来,有三点:严法纪;兴屯田;练强兵。卑职以为义州也该如此,接着王青等人的死,换上一批听话的官员。把土地平分了,然后再多练兵,要不了一两年,义州就能焕然一新。”

    王多闻说完之后。不少人频频点头,显然很赞同他的看法。

    不过一直在张恪身旁的邓文通却微不可查的摇摇头。

    邓文通的学识甚至超过张恪,当他把注意力放在账目之上,很快就入门了。

    “大人。恕我直言,要想在义州推行大清堡的做法,您至少要拿出一百万两银子!”

    一百?万!

    在场的众人仿佛听错了一般。这位真敢说啊!

    邓文通面色严峻,给在场众人算了一笔账。大清堡屯田,农具、耕牛、种子都是张恪提供的,修筑水渠道路也要张恪出钱,做工的还有工钱,匠师的津贴更是高得吓人。至于士兵训练更是烧钱,武器作坊也是一个大黑洞。

    “义州的人口至少三倍于大清堡,农具种子耕牛少说要二十万两银子,修筑引水渠,打抗旱井,银子就更多了。最要命的是大人您还规定第一年不收租子,第二年一斗,第三年十抽一。以卑职计算,按照这个方法,老百姓自然得利,可是光第一年,就要拿出五十万两白银,不然休想推动。”

    张恪这下子也傻眼了,就算有金矿,可是也掏不出这么多的金子,这简直就是烧钱啊!大明朝一年的岁入才多少,怎么小小的义州就要花这么多钱?

    “姐夫,你是不是算错了,屯田真这么浪费钱,大清堡怎么维持的啊?”

    邓文通顿时白了张恪一眼,敢情这家伙才是真正不当家花拉的!

    “大人,大清堡和镇夷堡等地加起来才两万人。又是剿灭下山虎,又是干掉了白莲教,再加上朝廷的赏赐,这是多少银子?”

    是啊,张恪掰着手指头算算,加起来差不多三十万两银子,平均一个百姓头上十五两——令人发指的数字!!!

    短期大量的货币投入到了大清堡屁股大的地方,才让几乎不可能的政策推行下去了。真正独当一面之后,张恪才知道是多么侥幸。

    “姐夫,原来的办法真的行不通?”

    “除非你能弄得五十万两银子!”

    张恪翻翻眼皮,无奈地说道:“算我没问。”

    提出建议的王多闻也傻了眼,张恪到底不是善财童子。

    这时候胖胖的孙有光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张恪急忙说道:“孙老,你有什么好主意?”

    “好主意谈不上,就是有几句心里话。”孙有光道:“大人,您爱民如子,老夫很佩服。不过老夫以为凡事过犹不及,要是让老百姓过的太好了,他们也就不思进取。说句不客气的话,谁兜里装满了银子,还舍得孩子去前线杀敌啊!”

    张恪脑袋顿时打了一道闪电,没错,这可不是连农业税都免了,种田还有补贴的后世。正所谓慈不掌兵,该压榨还要压榨。

    “孙老,你说该怎么办?”(未完待续。。)

第一百六十八章 不速之客

    只有大清堡的时候,张恪想的很简单,那就是拼命让百姓过得好,死心塌地的支持自己。掌管了整个义州卫之后,站得位置不一样,看到的东西也不一样。

    除了施恩,还要立威!

    孙有光很废柴窝囊的家伙,不过胜在经历得多,见识也就不一样。

    “大人,正所谓升米恩斗米仇,就拿这些百姓来说,要是发给他们每家一百两银子,我敢担保,要不了几天一半的人都会往关内跑,谁还愿意在苦寒之地受罪啊!说到底,要让老百姓的日子慢慢变好,田租也不能一步降到底。”

    听了孙有光的话,张恪寻思半晌,从座位上站起来,整整衣襟,冲着老孙躬身施礼。

    “孙老,一语点醒梦中人,正所谓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日后如何施政,还请孙老多多指点,张恪感激不尽!”

    “使不得,使不得!”孙有光急忙搀起张恪,惶恐地说道:“我就是胡说八道,大人切莫当真。”

    邓文通同样琢磨着孙有光的话,感慨地笑道:“孙老,你要是胡说八道,我们都该找地缝儿钻进去了!屯田该怎么办,田租该收多少,您老给拿个主意吧!”

    孙有光第一次享受万众瞩目的感觉,老头也有点晕乎乎的,他坐在位置上,翻看了一下邓文通的计划,一会儿点点头,一会儿又摇摇头。

    足足看了一刻钟,老头才说道:“大人,这里面如何分田地,如何重新划分民册,如何建引水渠,打水井都写的极为详尽,老夫就不多置喙了!不过在田租的问题上,最好提高到四成!”

    多少?

    邓文通、沈岳、唐光。包括张恪在内,全都傻眼了!辽东地主豪强的田租也不过是四五成而已,若是按照这么收,田庄还有竞争力吗,减轻百姓负担岂不是成了空话!

    看着几个年轻人怀疑的目光,老孙露出了一丝得意的笑容。

    “大人,老夫倚老卖老了,你们光想着田租,其实光是田租老百姓还能活得下去,真正要命的是别的!”

    孙有光打开了话匣子。这下子张恪才真正弄清了边军的弊端。

    就拿军饷来说,每个士兵一月能领一石粮食,如果真能如期到位,一家人勒紧裤腰带或许能挺过去。可是要命的是军饷不光拖欠,还不能直接发放到手里。

    士兵们要到上百里,甚至三五百里之外的省城支取,然后自己运回家,其中的消耗和艰险不用说了。每年都有士兵在半路被抢了,摔伤摔死的情况。

    就如同大明朝的奇葩征税制度——粮长制——由大户之中选拔粮长。负责把粮食运输到京城入库,官吏不得插手,大明朝的领饷方式一样奇葩!

    “大人,倘若您能把粮饷送到各个墩堡。让军户就近领取,他们就会感激不尽!”

    “好!”

    张恪毫不犹豫点头答应:“孙老说的太好了,以后粮饷一律先行垫付!孙老,还有什么好建议没有?”

    “有。军户逃亡,还有重要因素就是服役。每逢边疆战事,就要抽调青壮民夫。不光耽搁农事。甚至有丢掉小命的危险。”

    “差役不能免,不过我可以在各堡立下石碑,向百姓承诺,每年服役时间超过一个月,我就给他们工钱,不让他们白干!”

    “大人英明!”孙有光伸出了胖胖的大拇指,笑道:“最后百姓担忧的就是安全,鞑子经常掳掠,提心吊胆的日子谁也过不下去。”

    “哈哈哈哈!”岳子轩突然大笑起来:“孙老,不用担心,有我们在,准保让鞑子有来无回!”

    的确,军事力量是大家伙最自信的方面。

    终于屯田的事情商量妥当,第一年的田租暂定三成五,提供的农具种子耕牛也不再免费,算是百姓借的,只是不收利息。

    其余征收田赋,发放粮饷的运输工作全由卫所负责,至于徭役分成了两种情况,为本地修路挖渠只提供免费粮食,如果要离开义州卫,则要按照军饷的一半支付,且时间不能超过两个月,且在劳动期间死伤都要抚恤。

    张恪把新的法令刻在石碑上,连夜送到各个城堡,向百姓们宣讲。其实张恪还相当担心,毕竟比起以前的承诺缩水了不少,老百姓会不会反弹!

    为此张恪亲自乔装到各地观察民情,结果大出预料,老百姓不但没有反对,还显然接受。

    在他们看来,张恪原来的规定太宽厚了,简直宽厚到了虚假的程度,搞不好是先引诱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