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农家-第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何氏听了后。与王青山对看了一眼,然后不好意思道:“二叔、二婶,我们今天来,其实是有事儿求你们的。”

杨氏听后说道:“什么求不求的啊,你这样说就见外了啊。你快说说是什么事儿,只要我们能帮上忙的。我们一定帮你的。”

杨氏说着看了看王友富,于是王友富也是点头道:“是啊,青山、秀娟。你们两口子有什么事儿就说,只要我们能帮上忙的,就一定帮你们。”

杨氏和王友富这么说,也是因为知道王青山与何氏两口子的事儿,对于这两个晚辈。他们还是很乐于帮忙的。

何氏听了之后,很是感激道:“二叔、二婶。你们这样说,我倒是不知道要怎么开口了。可是如今我们有了全儿了,全儿还小,不像我们两口子随便吃个什么粗食都行。我们两口子把家里的钱几乎都用在给全儿买吃的上了,可是还是不够。所以我就想着这青同在你们家磨坊打杂,一个月也是能有五百文工钱的,而年后,青同应该就不会去了,我就想着,能不能让青山去顶了青同之前的空缺,这样,每个月家里也是能有些收入的。我们倒是还无所谓,就是怕苦了孩子,他现在可就是我们两口子的希望了啊!”

王友富与杨氏一听,这倒是不难,本来王青同走了之后,他也是想着是不是要重新招人的,现在既然青山要去,那也是可以的,毕竟青山这孩子性子也是很好的,而且这样以后,他们家的日子也能好过一些。

于是王友富说道:“我当是什么事儿呢,你们放心,这事儿我今天就应下了,等青同离开之后,就让青山去吧。正好我们也不用再重新招人了。”

王青山与何氏两人一听,很是高兴,“多谢二叔二婶,以后青山一定会好好干的。”

王青山与何氏两人对视一眼,这样以后就不用再担心全儿的事了。

杨氏笑道:“你这孩子,谢啥谢啊,说起来,这也是我们没有早些想到这些,还想着要招人,都没想到这家里就有现成的人。”

王青山两口子与王友富两口子说了起来,而此时罗晴与王青华倒是脸色有些不对了,尤其是罗晴,好似有些懊悔有些怨气。

罗晴此时心情绝对谈不上好,要知道她之前就跟王青华说了,虽然王青华当时没有立刻答应下来,可是她也早将这个空缺当作是自己的囊中之物了,因此才没有急着跟公婆说的。而此时,罗晴是后悔的不得了,早知道就不事先跟王青华说了,直接跟公公婆婆说就好了啊,现在可好,眼看着到手的空缺就这么被别人拿去了,这要让她怎么跟娘家交代啊!此时,罗晴甚至是有些怨王青华的,要不是他迟迟没有定下来,自己娘家何至于白白错失了这次的机会?

此时的王青华看了看罗晴的脸色,也是有点自责的。毕竟自己媳妇可是很早就跟自己说了,而自己总是认为不急,等青同走了再说。没成想,就被自己堂哥得去了。不过,说起来,自己堂哥家分出去单过了,而且现在又有孩子要养活,比自己岳家更需要这个空缺。看来自己还是待会儿好好跟媳妇说说吧!

王青辰倒是注意到了他们两口子的不对劲,暗想着,不会是自己大哥对于这个职位早有安排吧?不过现在不是问的好时机,等王青山与何氏走了再说。

王青山与何氏两口子的目的达成了,也没有多留,毕竟这要过年的,每家都是有不少事儿的,他们已经耽误了人家这么久了,所以两口子很识趣的走了。

等王青山与何氏走远了,王青辰就想着要问问王青华,没成想,王青华与罗晴都不在屋子里了,难道是回房了?王青辰想了想,还是朝自己大哥屋子走去了。

刚走到自己大哥屋子门口,就听见里面大哥和大嫂的说话声,王青辰正犹豫着是不是要敲门进去,就听见自己大哥说道:“晴儿,这事儿我也是没有想到的,我之前也没有想到大堂哥会想来磨坊里帮忙啊!”

“我那么早就和你说了啊,结果你却不肯跟爹娘他们说,现在好了,那空缺被大堂哥得去了,你让我弟弟怎么办啊?我可是都跟我娘说好了啊!”罗晴不乐意道。

“这,晴儿,我今天看着,大堂哥他们家过得很不好,你看,他们家是分出去单过的,我听说他们家可没有分到多少东西的。而且,现在又有了孩子要养活,担子还是很重的,现在把空缺给了大堂哥,他们家以后日子也能好过一点不是?”王青华劝说道。

王青华显然是想说服罗晴,不过,显然王青华的想法跟现实还是有些距离的。只听罗晴有些不高兴道:“话不是这么说的好不好?我可是先和你说的,而且,我弟弟一直以为他能够进咱家磨坊的,搞不好他都跟好多人说了,现在去不了了,别人会怎么想啊?”

罗晴这样想,也是有道理的,要知道罗晴的弟弟可是遗传到了陈氏爱张扬、爱炫耀的性子,搞不好真的是已经宣扬出去了。

王青华听后,显然也是想到了这一点,也有点不知所措了。毕竟这要是宣扬出去了,结果却没有让罗晴弟弟去磨坊的话,还真不知道别人会传出什么话来呢,搞不好都会说罗晴在婆家的日子不如意了云云。

罗晴一看王青华皱眉的样子,又有些愧疚了,毕竟这事儿还真不怪王青华,谁能知道突然就出了个王青山呢?而且,自己也是有错的,没有定下来的事儿就答应了自己娘,而且就算是传出去了,也是因为自己娘和自己弟弟的原因,怪不了别人。

“青华,你别想了,这事儿不怪你,毕竟谁能想到会这样呢?对不起,我刚刚太急了,都跟你发火了。”罗晴不好意思道。

不过,王青华倒是不在意的,反而很是愧疚道:“没事儿,这事不怪你的,都怨我,我要是能早点跟爹娘他们说就好了,也不至于会这样了。”

屋外的王青辰听着这两人的话,倒是会心一笑。看来自己大哥和大嫂相处的还是很不错的。而对于自己大嫂的火气,他倒是也能理解,毕竟是她先跟王青华谋取这个空缺的,而且自己大哥估计当时也没有拒绝,本来是板上钉钉的事儿没想到出了岔子,换谁都高兴不了啊!不过,看他们两口子这样,王青辰也不想他们之间有个疙瘩什么的,于是想着能不能想个法子什么的帮他们一把。

正文 第一百二十三章 货源

王青辰回屋想了想,之前家里开磨坊的时候,就想好了要收购一些粮食,然后由磨坊自己碾磨成米或者是面粉出售。但是由于大多数人想着这只是磨坊,因此来碾磨粮食的人多,而买碾磨好的米或者面粉的人少。要知道,大多数人买米或者是面粉之类的去的多是粮行,所以一开始,王友富家的磨坊自己碾磨的成品卖的并不是很多。后来,自家磨坊有了些名气,过来买成品的人才多了起来。

买成品的人多了起来,也就意味着磨坊里面需要收购更多的粮食了,到时候,铺子里的人手应该又会不够了吧!何不如让自己大嫂的弟弟跟着王青华负责这一块呢?而且,听着自己大嫂刚才那话,她弟弟应该也是很能说的一类人,正好可以安排在收购这个部分。

想好了的王青辰也没有立刻就去跟王友富和杨氏说,而是先去找了王青华和罗晴,得先问问他们两口子的意思,尤其是自家大嫂的意思,免得到时候好心办坏事儿。

王青华与罗晴听了王青辰的建议,哪儿有不乐意的,只不过,王青华对于自家的磨坊能否需要大量收购粮食还是保持着怀疑态度的,毕竟自己的磨坊的成品再怎么说,数量和客源上都比不过粮行的。

王青辰倒是很有信心的,毕竟按照自家大哥这一年来做的账本来看,来他们家磨坊买成品的人已经渐渐多了起来,相信以后还会有更多。

三人商量了一下,都觉得可行后,王青华就急匆匆去跟王友富和杨氏商议了,他可不想再犯同样的错误了,有些事儿是不能拖的,一拖机会就没有了。

王友富和杨氏一听王青华的建议。一开始也是如王青华之前想的那样,自家磨坊会到了要大量收购粮食的地步吗?专门雇人收购粮食是否有需要呢?

于是王青华就拿出账本,将王青辰说的那一番推测说给了王友富和杨氏听。王友富和杨氏也不是笨人,听了自家大儿子的推断,心里也是稍微有点底了,虽然还有些微的不确定,但是起码知道那还是有可能的。而自家儿子推荐的是岳家人,两口子想着儿媳妇自到了他们家来,一向都是不错的,于是。两口子对于这事儿也是没有异议的。

看到王友富和杨氏答应了下来,王青华和罗晴这才算是松了一口气,罗晴更是高兴得脸上的笑意止也止不住。

这事儿解决了之后。一家子又投入到了过年的气氛之中。

由于过年了,家里的长工郑武和他媳妇吴氏是要回自己家过年的,所以之前王友富就将今年的工钱给了他们两口子,并按照之前说好的,吴氏也是算作一个长工的工钱。然后杨氏又给了他们五斤肉,五斤米,五斤白面作为年终的福利,还约好了,明年过了元宵节来他们家即可。

郑武和吴氏两人心里很感激,毕竟有这样的东家还是很不容易的。然后两口子才收拾了东西带着孩子回了老家。

今年,王友富家去老宅送年礼什么的,倒是没有遭到老太太的嫌弃。当然了,不是说他们家今年的年礼有多丰厚,而是因为今年王友良给老两口买了好些东西,这让老太太非常高兴,甚至是对于之前每次都要挑剔一番的年礼也是笑着接纳了。这让二房和三房都不知道该做何感想了。是要气老太太的偏心,还是要高兴于老太太终于不挑剔了?

不过。好在老爷子还是一如既往的对待二房和三房的人,这才让他们稍微有点安慰。

大年三十这天,王友富带着王青华和王青辰贴门联,而杨氏和罗晴则是在准备着中午的饭菜,彩云则负责看好小青和。由于腊月二十五的时候,吴氏一家子就回老家过年了,因此后来家里的一些活都是王友富家自己张罗的,好在家里人去年也是这样过来的,到也没有显得手忙脚乱。

中午饭菜做好了,一家子先是敬神祭祖,然后才是一家子吃午饭。此次的敬神祭祖,王友富倒是显得很是虔诚,毕竟明年自己的二儿子就要去参加童子试了,要是能考过,那可就是秀才了啊,到时候他们王家也能出一个秀才了,这对于他们王家几辈子都是地里刨食儿的情况来说,那可是非常重要的事儿啊!

下午照例是包饺子,然后晚上守岁。而今年有罗晴在一旁帮忙,杨氏倒是省了很多事儿。

晚上,彩云和小青和倒是撑不住睡着了,其余人还是等到了子时的,然后王友富去了外面点燃了炮仗,外面其他人家也是如此,然后一家人在炮仗声中进入了梦乡。

第二天,虽然一家子都是穿上了新衣,可是王青辰还是发现了不同的。自己娘亲和大嫂好像还多了那么一两件首饰。而本来以为没有自己份的彩云,在被自己娘亲拉去后,回来时耳朵上已经换上了一副新的耳坠,直把彩云高兴的不行。

收拾好了,一家子就出去拜年了。到了老宅,就遇到了一些王家的亲戚在,这些人平日里倒是不怎么能看到罗晴,如今倒是借着这个机会好好认识一番。

于是杨氏就带着罗晴和这些亲戚们说说话什么的,没一会儿,张氏也加入了进来。而与之相反的就是田氏和罗茵了。因为来了不少人,毕竟过年的时候人总是喜欢扎堆说说话什么的,所以她们两个就必须得准备茶水、零嘴什么的了。

田氏忙里忙外的,看到杨氏和张氏在那儿和别人说说笑笑的,都没说过来搭把手什么的,心里就埋怨了起来。尤其是在看到张氏头上的钗跟去年的不一样的时候,心里更是不舒服的要命。要说田氏最近,还真是没什么顺心事儿,先是跟二儿子和二儿媳妇闹的那一出,让她和儿子、儿媳妇的关系不如从前。后来丈夫挣了钱回来,本应该是高兴的,谁成想,钱都由家里的长辈们做主,分给了几个儿子,让她白白高兴了一场。现在过年了,先是家里的事儿差不多都压在了她身上不说,现在还得给这些亲戚们端茶倒水什么的,累了半天不说,还得看着杨氏和张氏两人在那说笑,真是没一件好事儿。

同样有心里落差的还有罗茵。如今她每次看到罗晴在婆家过得那样好,心里都有点不是滋味,虽然告诉自己不要乱想,可是那心思哪儿是能阻止的了的。回想之前在闺中的时候,自己样样都比罗晴好,就算是嫁到了婆家来,她也不认为自己做的比罗晴差。可是有时候,人还真的不能不信命。就像自己在婆家经常会不顺心,而罗晴很少会不顺心一样;就像自己必须在这里忙碌着,而罗晴却能在外面跟人说笑一样。

此时的罗茵也只能告诉自己,好在青云对自己很好,而且以后分家了就好了,分家了就不用再有这些不顺心的事儿了。只是不知道青云什么时候会向家里人提出来。

而此时的王青辰则是被王青同拉过去了。王青同之前就把自己的愿望什么的都告诉了王青辰,而且还某种程度上得到了王青辰的支持,所以现在关于开铺子的事儿,王青同决定还是和王青辰探讨一番。

按理说,王青辰在别人眼里,应该是属于不太了解开铺子事宜的那一类人。不过,也不知道为什么,王青同就是觉得要与王青辰诉说一番,他就是潜意识里觉得王青辰会给他一些帮助或者建议什么的。

王青辰听了王青同想要开一家杂货铺子的想法,就问起了王青同是否找到了货源什么的。然后王青辰听着王青同说起了他找到的一些供货商,也知道了王青同事先是做了准备的,不过可能是刚刚开始,因此很多东西也不是说有就有的。

王青辰想了想,自己跟霍家商号的洪掌柜还是能说的上话的,要不自己从中穿针引线一番?王青辰这样想着,就问起了王青同的意思。

王青同听后,哪儿有不愿意的。他倒是没有想到王青辰在镇上还有这关系,要知道霍家商号的名气还是很大的,南北都有分号的。

王青同此时非常高兴,幸亏自己找了王青辰来探讨一下,要不然自己可不就要错过了这次的机会?跟霍家商号一比,自己之前找的那些供货商,那还真是不够看的。

两人又说了一些其他方面的问题,王青辰虽然也不是很精通,但还是稍微结合了一下前世自己知道的一些经营方式什么的,然后给王青同稍稍建议了一番。倒是让王青同很是激动,暗暗想着,要是王青辰也去开铺子的话,应该也是能开的很好的吧?要是王青辰知道了王青同此时的想法,估计就得羞愧了,他对自己还是知道的,他在这上面也就是纸上谈兵罢了,真要亲自上阵的话,可是不够别人看的。

正文 第一百二十四章 杂货铺子

过年的假期很快就过去了,之后大家又会重新投入到往日的生活中。年后,王青辰特地带王青同去了一趟霍家商号,与洪掌柜说了想从他这儿进货的事。

洪掌柜本来还有些奇怪王青辰怎么会在这时候来找他,待知道了王青辰的来意后,倒是有些意外的看了看王青同,没想到这么小的孩子就要开铺子。然后洪掌柜又看了眼王青辰,难道现在的小孩子都这样厉害吗?

洪掌柜想着人是王青辰带过来的,应该还是靠谱的吧!虽然没有多加为难,但是还是忍不住问了王青同一些有关开铺子的事宜,毕竟这么小的孩子开铺子的话,他还是有些不放心的。

好在王青同虽然看见书本头疼,但是对于自己喜欢干的事儿知道的还是不少的。洪掌柜问的一些事儿,他倒是都能说出个所以然来。

于是洪掌柜满意了,同意了给王青同供货,之后只是说了他们这里的进货标准,比如说不能低于多少数量,或者是满多少数量价钱方面可能会优惠多少,还有进货后货款什么时候付之类的,由于比较多,洪掌柜倒是说了几条重点之后,就让店里的伙计跟他好好说说。

王青同拿下了这个供货渠道,心里那是非常开心的,与洪掌柜谈好了之后,就赶紧去向洪掌柜刚刚说的那个伙计那儿打听起了霍家商号供货的一些要求了。这让王青辰忍不住摇了摇头,这要是王青同在念书上也有这么大的热情,那大伯还有大伯娘该有多高兴啊!

那伙计之前知道了要从他们商号进货的就是王青同之后,还是非常的震惊的。这小孩才多大啊?比自己小好多的吧,结果自己还在做伙计,而人家就已经是要开铺子了,这就是差距啊!

伙计得了洪掌柜的命令。倒是仔仔细细地将那些要求说了一遍,王青同听的也认真,没一会儿就记得差不多了。

待王青同记得差不多了后,两人才出了霍家商号,转而往回走。

王青辰知道王青同要是开铺子的话,肯定得先有铺子的,所以就问起了这事儿。

“你是说铺子啊?这个我倒是已经找好了,就跟你家磨坊隔了一条街,我问过主家了,租一年要六两银子五百文钱。我已经跟主家说好了。元宵节后就租给我。到时候我就在那儿开杂货铺子。”王青同说道。

“那你要是开铺子的话,也是要找伙计的吧,可有找好?”王青辰问道。

王青同有点不好意思道:“这个倒是还没有。之前倒是都去找货源了,伙计倒还没找呢!”

“那你可得好好找找了,要知道有些人会看你年纪小,然后敷衍你,或者是不把你放在眼里。更甚至是贪图铺子里的东西,所以这上面你得多上上心。”王青辰说道。

王青同点了点头,“我知道的,我是想到时候找知根知底的来。”

王青辰看王青同是有成算的,也就没有再多说什么了。

货源和铺子都找好了,那铺子离开张也就快了。为了王青同的铺子能够顺利开张。老爷子果然如他之前所说的那样,不仅是自己拿出了自己的棺材本儿,甚至是发动了老太太和王友良两口子一起支持王青同。最终家里人拗不过老爷子,总共为王青同筹得四十两银子。

王青同对于家里人能够为他筹得这么多的银子,还是很感激的。要知道这笔钱会不会被他赔掉还是一个未知数,而家里人在不知道会不会亏掉的情况下,居然能够给他提供了这么多的银钱。王青同非常的感激家里人的支持。这也使得他在以后的日子里,对于铺子那是非常的上心。就怕有丝毫闪失让那笔钱赔了。

至于伙计,王青同想了想,还是在村子里找了一个人。

在王青同铺子的先期准备工作里,王青山与王青云也是过去帮忙了的,甚至于老爷子也是去了一两回。王青华也是过去帮忙了,时不时地还给了一些建议什么的。王青同也是知道好歹的,对于王青华的建议都是非常重视的,毕竟这也是相当于王青华的经验之谈了。后来,王青华还说了一些,自己在开铺子的时候遇到的一些问题什么的,甚至连自己后来摸索出的解决方法也奉上了,这倒是让王青同之后方便了很多。

王青同对于自己开铺子的期望有多大,那么他现在的动力就有多大。待火急火忙地将铺子拾掇好之后,王青同又赶紧去了霍家商号以及他之前找的一些货源那儿进了一批货回来,然后将铺子布置好之后,又让家里人帮忙挑了一个好日子,底下就准备开张了。

即使是开张之后,王青同也不是将大部分的活都交给伙计的,而是自己干了很多一部分。王青同的努力也是有了回报的,他的杂货铺子生意非常好,这也让王青同松了一口气,至少维持这个状态的话,他应该是不会亏本的,那家里提供给他的银钱,他终有一天也是能够还上去的。

田氏最近可是成了村里的风云人物了,人家不仅是丈夫开了一个铺子,如今人家儿子也是开了一个铺子,虽然说铺子都是租的,可是据说生意都是非常好的。而且,就算是现在还没有买铺子,可是只要是能够挣到钱,那买铺子还不是迟早的事儿嘛!这也很让村里的一些妇人羡慕了,这丈夫和儿子都上进,这不就是很多庄户人家的心愿吗?

田氏也是一扫之前的面貌,她现在可是转运了,不像之前那样,事事都不顺心,现在她可是经常能享受到别人的羡慕目光的,这让田氏的自信心一下子膨胀了起来,甚至是对于二儿子和二儿媳妇都有些看不上眼了。

不过罗茵可没有那样的高兴,她现在可是很难受的,因为家里居然为了给王青同开铺子,拿出了四十两银子。这可不是小数目啊。之前王青山与何氏分出去的时候,也没见家里人拿出这么多银钱啊,没想到现在只是王青同要开铺子,家里人就拿出了这么多钱出来支持,这还真是偏心的可以。

罗茵不高兴的地方可是远远不止如此,要知道之前她可是指望着她和王青云两口子能分出去的。现在好了,即使是能够分出去,她也不想分了,毕竟现在分的话,那这四十两银子可就没他们两口子什么事儿了,她可不甘心这样。

不过,罗茵虽然是这样想的,但是她没有将自己的这个心思表露出来,毕竟那可是要破坏她以往温柔娴熟的形象的。

那边王青云虽然没有听罗茵在他面前说什么,但是他的心里也不是没有一点想法的,毕竟这一次,家里的长辈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